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4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1册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治本在得人,得人在审举,审举在核真。
——司马光《资治通鉴》
教学内容
中国古代官员的 选拔与管理
古代官员的选拔 古代官员的管理
【课程标准】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 不同阶段的特征,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 考核和监察制度。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 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 息,岂不难哉!。“
——《史记•秦始皇本纪》
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韩非子•五蠹》
4、汉代:察举制
分类
制度
常科 岁举,有人数规定、具体标准
门类 孝廉、茂才
特科
无固定时间,有具体标准 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
——摘编自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
内容
才学(经义、诗、 赋、文、时务策)
三十老明经 五十少进士
6、隋唐至明清:科举制
宋朝
故不问东西南北之人,尽 时间时期
北宋唐南朝北至方宋籍朝宰进相士入所仕占途比径例简表
960—宰9相97总年人数998—进1士02出0身年人数1021—进1士06出占3年身比人1数064—1085年
——王定保《唐摭言》卷一
材料:(科举制度)“为所有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 度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
——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
影响
①促进社会阶层流动,扩 大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 ②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③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④科举制促进了古代文化 教育的发展,有益于形成 重学社会风气 ⑤对近代西方文官考试制 度产生重要影响
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治本在得人,得人在审举,审举在核真。
——司马光《资治通鉴》
教学内容
中国古代官员的 选拔与管理
古代官员的选拔 古代官员的管理
【课程标准】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 不同阶段的特征,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 考核和监察制度。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 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 息,岂不难哉!。“
——《史记•秦始皇本纪》
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韩非子•五蠹》
4、汉代:察举制
分类
制度
常科 岁举,有人数规定、具体标准
门类 孝廉、茂才
特科
无固定时间,有具体标准 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
——摘编自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
内容
才学(经义、诗、 赋、文、时务策)
三十老明经 五十少进士
6、隋唐至明清:科举制
宋朝
故不问东西南北之人,尽 时间时期
北宋唐南朝北至方宋籍朝宰进相士入所仕占途比径例简表
960—宰9相97总年人数998—进1士02出0身年人数1021—进1士06出占3年身比人1数064—1085年
——王定保《唐摭言》卷一
材料:(科举制度)“为所有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 度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
——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
影响
①促进社会阶层流动,扩 大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 ②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③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④科举制促进了古代文化 教育的发展,有益于形成 重学社会风气 ⑤对近代西方文官考试制 度产生重要影响
历史部编版高中选择性必修一(2019年新编)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件
——《诗·大雅·文王》
西周:世官制
途径 标准
世卿世禄 血缘
特点
官位世袭、贵族垄断
(2)战国时期
概括战国时期选官制 度的变化趋势。
途径 标准
举荐、战功 才能、道德、军功
史料阅读
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授之。 ——《战国策·燕策二》
选练举贤,任官使能。 ——《史记·赵世家》
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 ——《韩非子》
举人 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
贡士
会试由礼部主持
进士
由皇帝主持
考试内容
考试从四书五经中命题, 采用“八股文”形式。
进士提名碑
命题范围狭窄,士子揣摩试 题,读时文选本,模拟仿作,而 束书不观,不务新知。 ——王德昭《清代科举制度研究》
西
春
战
周
秋
国
秦汉
世官制
举荐、 依军 功授 官
以以 法吏 为为 教师
察 举 制
粗且为一时选用之本耳。
察举制无法继续实施 ——《晋书·卫瓘传》
(3)魏晋南北朝
中正九品 上上 一品 上中 二品 上下 三品 中上 四品 中中 物品 中下 六品 下上 七品 下中 八品 下下 九品
一品 二品 三品 四品 五品 六品 七品 八品 九品 官品九品
魏晋:九品中正制
途径
中正官定资品—吏部曹授官 (后来发展为吏部)
——《汉书·高帝纪》
依据材料,概括汉朝的选官标准和途径。
途径 标准
西汉:察举制
考察—推举 舆论评价(孝廉等)、为官能力
学 霸 1.一种比较完备的选官制度
笔 2.为两汉国家选拔了大批人才 记
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 者,以匡朕之不逮(不 足)。
西周:世官制
途径 标准
世卿世禄 血缘
特点
官位世袭、贵族垄断
(2)战国时期
概括战国时期选官制 度的变化趋势。
途径 标准
举荐、战功 才能、道德、军功
史料阅读
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授之。 ——《战国策·燕策二》
选练举贤,任官使能。 ——《史记·赵世家》
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 ——《韩非子》
举人 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
贡士
会试由礼部主持
进士
由皇帝主持
考试内容
考试从四书五经中命题, 采用“八股文”形式。
进士提名碑
命题范围狭窄,士子揣摩试 题,读时文选本,模拟仿作,而 束书不观,不务新知。 ——王德昭《清代科举制度研究》
西
春
战
周
秋
国
秦汉
世官制
举荐、 依军 功授 官
以以 法吏 为为 教师
察 举 制
粗且为一时选用之本耳。
察举制无法继续实施 ——《晋书·卫瓘传》
(3)魏晋南北朝
中正九品 上上 一品 上中 二品 上下 三品 中上 四品 中中 物品 中下 六品 下上 七品 下中 八品 下下 九品
一品 二品 三品 四品 五品 六品 七品 八品 九品 官品九品
魏晋:九品中正制
途径
中正官定资品—吏部曹授官 (后来发展为吏部)
——《汉书·高帝纪》
依据材料,概括汉朝的选官标准和途径。
途径 标准
西汉:察举制
考察—推举 舆论评价(孝廉等)、为官能力
学 霸 1.一种比较完备的选官制度
笔 2.为两汉国家选拔了大批人才 记
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 者,以匡朕之不逮(不 足)。
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4课中国历代的变法和改革(共24张ppt)
遏制了土地兼并,提高农 民积极性;
加快了北方民族的交融, 缓和了民族矛盾;
缩小南北差距,为隋唐统 一奠定了基础。
北魏孝文帝改革适应了民族融合的时代潮流。
任务1-3:阅读教材P22-23, 回顾中外历史纲要上P52 的知识,和阅读历史 史料,分析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内容、影响
变法
时代背景
主要内容
时代影响
√ √ √
G
时间轴
古代 商鞅 孝文帝王安石 张居正 戊戌 变法 改革 变法 改革 变法
近代
清末 民国 新政 改革
当代
完成
社会主义 成就
革命
曲折
中国
特色 社会 主义 制度
建 促 挽危机
封汉 建化
学 披 探转 西 新 民变 法 衣 主制
度
曲完 折善 探制 索度
一 、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任务1-1:阅读教材P22和历史史料,分析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影响。
任务1-4:阅读教材P23和阅读历史史料,分析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内容、 影响
变法
时代背景
主要内容
时代影响
张居正改革 (明朝)
政治腐败、国库亏空、 土地兼并严重
整肃吏治、裁剪开支
清丈土地、改革税 制
财政收入增加; 封建统治危机缓和。
材料一:明中叶后,皇帝不临朝成为惯例.官衙无视法令,政多纷更,事 无统纪,主钱谷的不明出纳,言政治腐败 聿, 管监察的不行纠劾…… —— 刘志琴《张居正评语》
均输法:设立发运使,掌握东南六路生产情况和政府与宫廷的需要情况,按照“徙贵 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统一收购和运输。
保甲法:将乡村民户加以编制,十家为一保,民户家有两丁以上抽一丁为保丁,农闲 时集中,接受军事训练。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课件(36张)优质PPT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标解读 1.从时空观念角度把握中国古代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的历史变革进 程,概括出该制度变革的基本内容。 2.从史料实证角度进一步探讨中国古代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提高对 不同选官制度的比较、概括能力,以及辩证客观地论证历史问题的 能力。 3.结合中国古代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引导学生对政治制度的演进趋 势做出正确的历史解释,并形成对民族文化的自信。
时空坐标
教材 细研
素养奠基
知识点一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1.官员选拔 (1)世官制:西周至春秋的世官制是官位世袭的制度,贵族世代 垄断高官。 (2)察举制 ①形成:汉武帝时期。 ②含义:察举指先 考察 而后推举。 ③影响:为两汉国家选拔了大批人才。
(3)九品中正制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官员的③选拔内与管理容:在各州、郡设置大中正、中正,中正根据
家世
、道德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第二二单 单和元元 官官才员员的的能选选拔拔将与与管管理理州郡士人分为九等,写出评语。获得资品的士人,由吏部
3.阅读教材P31“思考点”,为什么说科举制是一种更完善的 选官制度?它又有什么弊端?
提示:(1)原因: 改善了用人制度;使门第不高的庶族地主得以参与政权;有利 于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教育事业和文学 艺术的发展。
(2)弊端: 科举制度严重扼杀追求实际学问的本领;扼杀人的创造精神和 独立的见解;科举考试的内容只偏重人文伦理,轻视自然科学,造 成中国科技逐渐落后;可能会造成官场的不正之风。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标解读 1.从时空观念角度把握中国古代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的历史变革进 程,概括出该制度变革的基本内容。 2.从史料实证角度进一步探讨中国古代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提高对 不同选官制度的比较、概括能力,以及辩证客观地论证历史问题的 能力。 3.结合中国古代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引导学生对政治制度的演进趋 势做出正确的历史解释,并形成对民族文化的自信。
时空坐标
教材 细研
素养奠基
知识点一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1.官员选拔 (1)世官制:西周至春秋的世官制是官位世袭的制度,贵族世代 垄断高官。 (2)察举制 ①形成:汉武帝时期。 ②含义:察举指先 考察 而后推举。 ③影响:为两汉国家选拔了大批人才。
(3)九品中正制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官员的③选拔内与管理容:在各州、郡设置大中正、中正,中正根据
家世
、道德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第二二单 单和元元 官官才员员的的能选选拔拔将与与管管理理州郡士人分为九等,写出评语。获得资品的士人,由吏部
3.阅读教材P31“思考点”,为什么说科举制是一种更完善的 选官制度?它又有什么弊端?
提示:(1)原因: 改善了用人制度;使门第不高的庶族地主得以参与政权;有利 于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教育事业和文学 艺术的发展。
(2)弊端: 科举制度严重扼杀追求实际学问的本领;扼杀人的创造精神和 独立的见解;科举考试的内容只偏重人文伦理,轻视自然科学,造 成中国科技逐渐落后;可能会造成官场的不正之风。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 第4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 课件(43张)
2.考核 (1)隋唐:隋唐官员的考核归吏部。 ①隋朝:九品以上官员每年要考核,地方官年终要到__中__央____汇 报工作。
②唐朝:考核官员, 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分为九等,根据考 核结果确定官员的__黜__陟____。
(2)宋代:宋朝考核称为“___磨__勘___”,由审官院考核京官, 考 课院考核地方官。
3.监察:主要有都察院和六科。 (1)明朝: 都察院监察御史不仅负责纠察内外百官,还代皇帝巡 按各省。六__科__给__事__中__则负责皇帝制敕与大臣奏疏的封还驳正,兼有纠 劾百官之权。御史和给事中秩轻权重。 (2)清朝:将六科并入__都__察__院__,停止了派御史巡按各省的做 法,但都察院监察百官的职能没有改变。
时空坐标
知识点一 秦汉至魏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1.选拔 (1)西周至春秋:实行官位世袭的_世__官__制___,贵族世代垄断高 官。
(2)春秋战国时期:尚贤思想兴起,各国为争霸图强,鼓励荐举 有才能的人为官, 或依据_军__功_____大小授予官职。但官员选拔缺少 制度化的途径。
(3)汉朝:汉武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标志着_察__举__制___ 的形成。察举制是一种比较完备的选官制度,为两汉国家选拔了大批 人才。
[微点拨] 在皇权专制制度下,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服务并受制于皇权,实为 加强皇权和专制的工具,实际效能有限。监察官本身贪赃枉法者不乏 点] 为什么说科举制是一种更完善的选官制度?
提示:科举制采用公开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其实质是公开、平 等、竞争、择优。科举制打破了人们以前依靠门阀才能当官的特殊方 式,打破了世族对官场的垄断。
3.监察 (1)隋唐: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其长官为御史大夫。唐太宗 将全国分为十道__监__察__区__,委派监察官定期或不定期巡回监察。 (2)宋朝:御史台承唐制,地方则划分路作为监察区。宋朝监察 制度的重要变化是台谏合一,以往只负责言谏的谏官与御史台官员一 样拥有了监察的权力。
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共25张ppt)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标要求: 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
知道中央集权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
一、中国古代官员选拔制度
1.西周至春秋:世官制(世卿世禄制)
材料一:太古至春秋,君所任者,与共开国之人及其子孙也。……大夫以上皆 世族,不在选举也。——俞正燮《癸已类稿》 材料二: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 不能戒其怠惰。——《礼记》
背景:汉末政治与社会秩序大乱 ,豪强大族控制地方 选人权。地方舆论被世族垄断;察举制弊端暴露,选举 不实;人员流动大,失去社会基础
过程:220年魏王曹丕采纳吏部尚书陈群建议推行九品 中正制。
内容:设置中正(本籍在中央人高官的人担任)、品评 人物(评定士人资品,写出评语“状”)、按品授官 (吏部授官)。
3.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 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韩非子·五蠹》
云梦睡虎地秦简
“百姓”和“一般官吏”都向“法 官、法吏”学习法律,加强普法教 育;“法吏”也担负起宣讲法律、 执行君王旨意的使命。
实质:摒弃诸子学说,专任法家思 想,文化上的专断、专制。
3.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三国时期,曹操提出 “唯才是举”的方针,后 魏文帝实行“九品中正 制”, 实行初期,品第人 物能以才德为主要依据。 西晋以后,“九品中正制” 逐渐被势力庞大的门阀世 族控制, 东晋时期,形成 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 士族”的现象。
——薛林军、马晓霞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 的变革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从南北朝时代考试取士措施中发展 官至宰相。“不为进士出身,终不为美”。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标要求: 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
知道中央集权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
一、中国古代官员选拔制度
1.西周至春秋:世官制(世卿世禄制)
材料一:太古至春秋,君所任者,与共开国之人及其子孙也。……大夫以上皆 世族,不在选举也。——俞正燮《癸已类稿》 材料二: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 不能戒其怠惰。——《礼记》
背景:汉末政治与社会秩序大乱 ,豪强大族控制地方 选人权。地方舆论被世族垄断;察举制弊端暴露,选举 不实;人员流动大,失去社会基础
过程:220年魏王曹丕采纳吏部尚书陈群建议推行九品 中正制。
内容:设置中正(本籍在中央人高官的人担任)、品评 人物(评定士人资品,写出评语“状”)、按品授官 (吏部授官)。
3.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 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韩非子·五蠹》
云梦睡虎地秦简
“百姓”和“一般官吏”都向“法 官、法吏”学习法律,加强普法教 育;“法吏”也担负起宣讲法律、 执行君王旨意的使命。
实质:摒弃诸子学说,专任法家思 想,文化上的专断、专制。
3.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三国时期,曹操提出 “唯才是举”的方针,后 魏文帝实行“九品中正 制”, 实行初期,品第人 物能以才德为主要依据。 西晋以后,“九品中正制” 逐渐被势力庞大的门阀世 族控制, 东晋时期,形成 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 士族”的现象。
——薛林军、马晓霞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 的变革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从南北朝时代考试取士措施中发展 官至宰相。“不为进士出身,终不为美”。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亡埋下隐患。
(二)、北魏时期的孝文帝改革
◎
北
魏
孝
文
帝
北
魏
建
国
定
都
平
城
统
一
北
方
拓
跋
宏
出
生
386
398
439
467
前提条件
孝
文
帝
继
位
孝
文
帝
亲
政
迁
都
洛
阳
孝
文
帝
病
逝
472
490
493
499
冯
太
后
临
朝
制度
创新
民族
融合
1.背景:
①由西部和北部内迁的游牧民族纷纷建立政权,相互之间征伐不断。
②鲜卑族拓拔部建立北魏政权,于439年重新统一北方。
【典例研析】(2022·广东·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北魏孝文帝认为使用近百年的都城平城“只是用武之地,非可文治”,而洛阳是
帝宅王里,可“光宅中原”,故有意迁都。由于迭经战乱,洛阳早已衰败,太和十七
年(493)孝文帝巡幸洛阳,令穆亮和汉族人氏李冲,董爵等人筹划重建。两年后,
础
上
表现 (战国时期)魏国的李悝、楚国的吴起、
决定
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变革
层
秦国的商鞅都主持了变法,其中以商鞅变法
建
(BC356)最为彻底。
百家争鸣
筑
邹忌改革
申不害变法
吴起变法
兼
并
战
争
2.目的:
富国强兵
3.内容和作用:
领域
(二)、北魏时期的孝文帝改革
◎
北
魏
孝
文
帝
北
魏
建
国
定
都
平
城
统
一
北
方
拓
跋
宏
出
生
386
398
439
467
前提条件
孝
文
帝
继
位
孝
文
帝
亲
政
迁
都
洛
阳
孝
文
帝
病
逝
472
490
493
499
冯
太
后
临
朝
制度
创新
民族
融合
1.背景:
①由西部和北部内迁的游牧民族纷纷建立政权,相互之间征伐不断。
②鲜卑族拓拔部建立北魏政权,于439年重新统一北方。
【典例研析】(2022·广东·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北魏孝文帝认为使用近百年的都城平城“只是用武之地,非可文治”,而洛阳是
帝宅王里,可“光宅中原”,故有意迁都。由于迭经战乱,洛阳早已衰败,太和十七
年(493)孝文帝巡幸洛阳,令穆亮和汉族人氏李冲,董爵等人筹划重建。两年后,
础
上
表现 (战国时期)魏国的李悝、楚国的吴起、
决定
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变革
层
秦国的商鞅都主持了变法,其中以商鞅变法
建
(BC356)最为彻底。
百家争鸣
筑
邹忌改革
申不害变法
吴起变法
兼
并
战
争
2.目的:
富国强兵
3.内容和作用:
领域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课件【新教材】统编版历史高中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PPT
其次,我们每个人都不能抱怨自己的家庭背景。如果没有好的家 庭背景,那么我们应该创造一个好的家庭背景。你知道,在雨中 奔跑的总是没有雨伞的孩子。
第三,真正的力量属于那些晚上在被窝里哭泣,但白天什么也没 发生的人。晚上没哭过的人不足以谈论生活。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五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固
中国古代官 僚制度始终 围绕着皇权 的强化、中 央集权的加 强而变化, 是巩固统治、 强化专制的 一种手段。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历 史高中 选择性 必修一 国家制 度与社 会治理
1、汉朝察举制的主要作用是(
C
)
A. 监察地方官吏
B. 监督地方财政
C.扩大统治基础
不宜擢升。英宗不仅不采纳其意见,反而贬钱公辅为滁州团练使。
——贾玉英《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史》
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国古代权力监督的评价及启示?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历 史高中 选择性 必修一 国家制 度与社 会治理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历 史高中 选择性 必修一 国家制 度与社 会治理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历 史高中 选择性 必修一 国家制 度与社 会治理
议
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思考题一:如何全面认识科举制?
思考题二:如何正确认识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历 史高中 选择性 必修一 国家制 度与社 会治理
宋御史台;地方 设路;台谏合一
元御史台;地方行御
第三,真正的力量属于那些晚上在被窝里哭泣,但白天什么也没 发生的人。晚上没哭过的人不足以谈论生活。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五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固
中国古代官 僚制度始终 围绕着皇权 的强化、中 央集权的加 强而变化, 是巩固统治、 强化专制的 一种手段。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历 史高中 选择性 必修一 国家制 度与社 会治理
1、汉朝察举制的主要作用是(
C
)
A. 监察地方官吏
B. 监督地方财政
C.扩大统治基础
不宜擢升。英宗不仅不采纳其意见,反而贬钱公辅为滁州团练使。
——贾玉英《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史》
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国古代权力监督的评价及启示?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历 史高中 选择性 必修一 国家制 度与社 会治理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历 史高中 选择性 必修一 国家制 度与社 会治理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历 史高中 选择性 必修一 国家制 度与社 会治理
议
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思考题一:如何全面认识科举制?
思考题二:如何正确认识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历 史高中 选择性 必修一 国家制 度与社 会治理
宋御史台;地方 设路;台谏合一
元御史台;地方行御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目录:
一、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二、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
时空定位
时 间 轴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全面认识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1. 定义: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
2.改革的原因 改革的发生是由于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生产力或经济基础
3.实质: 是少数民族政权自上而下的封建化改革;
即鲜卑族奴隶制统治模式向汉族封建统治模式的转化。
读下列史料并结合p23第一段所学,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 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摘自杨街之《洛阳伽蓝记》
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 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摘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 “求变”“求新”是中国的历史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中华文化传 承不息的重要原因。
课程目标:
1.通过文字、图片等资料,分析中国历代重要变法改革的背景、基本内 容、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实 证) 2.通过不同阶段改革的时代背景了解改革的意义,体会中华民族“求 变”“求新”的历史传统和精神。(家国情怀)
2.商鞅变法规定: “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秦汉王朝受其影响,农村不 许同姓聚居,农村都是杂姓村。 “乡 ” “里 ”划分的依据主要是户口数量,并随着
B 户口的增减而不断进行调整。秦汉的上述举措( )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人数,首创了武举 试,提高了科举
和殿试。
考试的地位。
宋朝 科举制进一步发展完善,科举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取士不问家世) 锁院、糊名、誊录等制度的实行,使得科举考试真正体现了公开公平的竞争原则。
元朝 部分保留了蒙古传统1;31恢3年复,科元举朝制颁,科官举员诏中。科将举儒出家身经比书例作不为高科。举考试的基本 内容,答题标准以程朱理学的解释为主。
理
西周至春秋——世官制
春秋战国——军功爵制
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认识:
汉朝——察举制
中国古代的官员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选拔与管理制度始终
隋唐宋元明清——科举制 围绕着君主专制的加
秦汉——上计制 魏晋南北朝——流于形式 隋唐宋——吏部严格考核 明清——考满、考察、考课
强、中央集权的强化 而不断变化,是巩固 王朝统治、强化专制 的一种手段,更体现
法规的完备、位卑权重等特征也都是围绕加强皇权专制而展开的。因此,封
建监察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吏治腐败,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
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无法
从根本上约束皇权,解决政治腐败的顽疾(评价)。
中
国 官员选拔制度
古
代
官
员
的 选
官员考核制度
拔
与
管 官员监察制度
十三道监察御史
中央
地方
特点
秦汉 御史大夫 (汉)州刺史
隋唐 御史台
道(监察区)
宋 御史台
路(监察区)
台谏合一
通判
明 都察院,六科 给事中
清 都察院
监察御史 按察使司 督抚
①垂直管理,机构 独立,以轻制重。 ②监察方式多样 ③监察越来越严密 ④服务于皇权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4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
环节3.主题升华
1、24页:结合课文,分析其中对官员“德””才 “的要求有何特点。
2、25页: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考核问题的看法。
几点启示: 1、考核必须与奖惩紧密联系; 2、考核必须防止有名无实,走过场; 3、考核必须实行有力的监督; 4、考核必须从效果出发,要有明确而不繁琐、切实而
又可行的标准。
探究5.解答:①垂直管理,组织独立,以轻制重 ②选拔严格,文化素养要求高 ③重奖重罚,有完善的法律制度 ④随着皇权的膨胀,监察机构的权力也随之提高,甚至被任意扩 大或滥用,从而使监察制度畸形发展
探究6.解答:积极作用:作为一种常设机构,在整顿吏治,打击 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 方面还是发挥了重要作用; 局限性: 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的腐败 和低效现象;
秦汉
唐
宋
明清
皇帝
中央
地方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
秦汉
唐
宋
明清
皇帝 中央
地方
谏议大夫, 谏议大夫等, 隶属于丞相 隶属于门下省 御史台,长 御史台,长官 官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
(州)刺史 (道)观察使
御史台, 谏议大夫 (台谏合 一)
厂卫特务、
都察院、
六科给事 中
通判
按察使司
环节2.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1、为什么说科举制是一种更完善的选官制度?(第1小组) 探究问题2、科举制带来了哪些方面的影响?(第2小组) 探究问题3、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变化呈现了怎样的规律?(第3小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4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
环节1.基础落实
目标任务1.阅读本课内容后,请归纳西周至清朝关于官员选拔制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实质:少数民族政权自上而下的封建化改革。 (鲜卑族奴隶制统治模式向汉族封建统治模式的
转化)
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迁都洛阳
——《魏书》
易服装
说汉话
鲜 卑 姓
拓 跋
独 孤
贺 楼
邱 穆 陵
步 六 孤
贺 兰
汉 姓
元
刘
楼
穆
陆
贺
改汉姓
孝文帝率先娶汉族大姓
卢、崔、郑、王4家的女
儿为妃,把自己女儿嫁给
汉族大姓,还为自己的6
——钱穆《国史大14 纲》
2. 内容:
目的 措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内容
实质:是一场统治集团内部局部调 整的变法改革运动。
作用
青苗法
青黄不接之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 民,收获后还本付息
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募役法
纳钱代役
有利于经济发展,增加政府收入
农田水利法
富国
均输法
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 采购物资“徙贵就贱,用近易远”
① 由西部和北部内迁的游牧民族纷纷建立政权,相互之 间征伐不断。
② 鲜卑族拓拔部建立北魏政权,于439年重新统一北方。 ③ 战乱给各族人民带来了苦难,在长期的冲突与交往中,
民族交融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
2. 内容:
前期: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创建新制度。
措施
内容
影响
均田制
国家把控制的荒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 府交纳租税,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保证灌溉,防洪赈灾 节省费用,增加财政收入,减轻人民负担
方田均税法
重新丈量土地,收取赋税,官僚、地 主也不例外
增加了政府收入,农民得到实惠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宗《励学篇》)
加强集权;
太读宗书皇人帝,真最长不策济,。赚烂的诗英文雄,尽烂提白如高头泥。。官国(员家唐素本·质为赵;求嘏才《计残,句谁》知)道变作了欺人技。三
句承题,两句破题,摇头摆八尾股,取便道士是禁圣锢门思高想第;。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
章?汉祖唐宗,是哪一朝官皇帝本?位(价清值·取徐向灵胎单《一刺。时文》)
——《阎步克自选集》
南北朝时选官制度出现了哪些新变化? 变化:重用பைடு நூலகம்族;注重考试
科举制
时期 隋朝 唐朝 宋朝
明清 清末
阶段 确立 完善 发展
加强 废除
概况 隋文帝分科举人; 隋炀帝设立进士科(标志形成)。 贞观年间增加考试科目,以明经和进士为主; 武则天创设武举和殿试。 考试分乡试、省试和殿试三级; 科目减少,进士科为主; 考试实行糊名、誊录、锁院等。 考试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八股取士; 南北卷。
方式 世袭 举荐、授官 举荐 评定授官 考试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4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
贰 官员的管理体系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4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4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
——《礼记》
以血缘亲疏为依据
世官制
选贤举能
察举制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 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 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 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选拔方式—— 自下而上 主要标准—— 道德品格 选拔程序—— 先举荐后策问再命官 最终确立—— 汉武帝时期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4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
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 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若询事而不考其终,兴事而不加 屡省,上无综核之明,人怀苟且之念。虽使尧舜为君,禹 皋为佐,恐亦难以底绩而有成也。
——张居正《请稽查章奏随事考成以修实政疏》
壹 官员的选拔制度 贰 官员的管理体制
世官制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考核制度
监察制度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4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
治国之本在治吏,吏治则国治。
德才兼备 勤政廉洁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4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官员考核问题的看法。 加强官员管理;维护中央权威;廉洁官僚队伍;促进人事流动; 产生激励与警戒功效。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4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4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4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
科举制
科举制
诗词背后,你读出了什么?据此谈谈你对科举制的认识。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社宋会·阶汪层洙的《流神童动诗;》)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自书愿高报(考宋;·公汪洙平《竞神争童,诗择》优)录取;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尚书文。的(学《风增广;贤文》)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推金动屋。文娶化妻繁莫荣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宋真
吏治——用什么人 治吏——怎么用人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 拔、考核与监察
目 录
壹 官员的选拔制度 贰 官员的管理体制
官员的选拔制度
请迅速浏览教材,指出中国古代的主要选官制度。
时期 西周 春秋战国 汉代 魏晋南北朝 隋唐至明清
选官制度 世官制 举荐与功劳制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世及以为礼” “公门有公,卿门 有卿,贱有常辱,贵有 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 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请思考:“徳” 的内涵是什么?
儒家的道德伦理
察举制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 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 如黾。
——晋·葛洪《抱朴子》
九品中正制
选官标准 家世、道德与才能
制度评价 利于选拔人才; 用人权归中央; 形成累世公卿。
九品中正制
至南北朝,有识者对士族政治以及九品中正制多有批评。君主为 了改变门阀势盛,威权下移的局面,开始启用寒庶,典掌机要。标准 由出身门第变为以文化考试为主,考试逐渐居于选用官制度的中心环 节。
察举制
儒生参政与“为政以德”政治理念的实际运用,贤良、孝廉设科明目 上体现的“进贤”意图,以及举荐形式上的“贡士”色彩,使察举制度从 根本上有别于先前的官员举荐方法,充分体现了儒家的为政以德、教民以 德,以及恪守德义的君子贤人任官以“轨徳立化”的思想,体现了一种在 选官上“以德取人”的原则。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 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4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 共20 张PPT)
治国之本在治吏,吏治则国治。 ——大唐名相张九龄
2020/8/17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 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4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 共20 张PPT)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4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
时期
秦汉
隋唐 两宋 明清
考核方式
上计 吏部考核
磨勘 考满和考察
监察机构 秦在中央设御史大夫
汉在地方设刺史 御史台
御史台,且台谏合一 都察院与六科
考核内容有针对性; 考核与监察相结合; 考核与奖惩相配套; 考核监察渐归中央。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4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
时期 西周 春秋战国 汉代 魏晋南北朝 隋唐至明清
制度 世官制 举荐与功劳制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标准 血缘亲疏 才能和军功
品行 门第 才学
1.循旧与创新并举 2.道德与才能并重 3.权力逐渐归中央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4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