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湖山听泉
鼎湖山听泉读后感
![鼎湖山听泉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56a81a7a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87.png)
鼎湖山听泉读后感鼎湖山位于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是一座以山水秀美、文化古迹众多而闻名的名山。
其中最著名的景点之一就是“听泉”,它是一处名泉,泉水清澈见底,源源不断地从山间涌出,清脆悦耳。
鼎湖山的“听泉”景点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也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美好和感悟。
“听泉”这个名字本身就给人一种清新、悠远的感觉。
泉水从山间流淌而出,清澈见底,仿佛在诉说着山间的故事。
站在泉边,闭上眼睛,只听泉水潺潺流淌的声音,仿佛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它的生命力。
这种感受让人心情愉悦,仿佛能够洗涤心灵的尘埃,使人心胸开阔,心境宁静。
在这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生命的活力。
大自然是如此的神奇而美丽,它以它的方式诉说着生命的奥秘。
而“听泉”,则是大自然中最美妙的声音之一。
泉水潺潺流淌的声音,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活力和力量,也让我对大自然充满了敬畏和感激之情。
在这个喧嚣的都市中,人们常常忙碌于工作和生活的琐事中,很少有时间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而“听泉”则是一个让人远离喧嚣,静心聆听大自然声音的好去处。
在这里,我可以放下一切杂念,静心聆听泉水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也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和心灵。
“听泉”给了我很多启发和感悟。
泉水虽然只是大自然中的一小部分,但它却有着巨大的力量和魅力。
它不断地流淌,给大地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也给人们带来了清凉和宁静。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也应该像泉水一样,不断地前行,不断地努力,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力量和希望。
“听泉”不仅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思考。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我们常常迷失在物质和功利之中,忽略了内心的声音。
而“听泉”则是一个让人静心聆听内心声音的好去处。
在这里,我可以放下一切杂念,静心聆听泉水的声音,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也找到了心灵的寄托。
在“听泉”的感召下,我更加珍惜大自然的美好,也更加珍惜生活中的点滴。
大自然是如此的美丽而神奇,它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感悟和启发。
《鼎湖山听泉》原文
![《鼎湖山听泉》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aa2b880e4431b90d6c85c755.png)
《鼎湖山听泉》原文江轮夹着细雨,送我到肇庆。
冒雨游了一遭七星岩,走得匆匆,看得蒙蒙。
赶到鼎湖山时,已近黄昏。
雨倒是歇住了,雾漫得更开。
山只露出窄窄的一段绿脚,齐腰以上,宛如轻纱遮面,看不真切。
眼不见,耳则愈灵。
过了寒翠桥,还没踏上进山的石径,泠泠淙淙的泉声就扑面而来。
泉声极清朗,闻声如见山泉活脱脱迸跳的姿影,引人顿生雀跃之心,身不由己,循声而去,不觉渐高渐幽,已入山中。
进山方知泉水非止一脉,前后左右,草丛石缝,几乎无处不涌,无处不鸣。
山间林密,泉隐其中,有时,泉水在林木疏朗处闪过亮亮的一泓,再向前寻,已不可得。
那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使我想起在家散步时,常常绕我膝下的爱女。
每见我伸手欲揽其近前,她必远远地跑开,仰起笑脸逗我;待我佯作冷淡而不顾,她却又悄悄跑近,偎我腰间。
好一个调皮的孩子!山泉作娇儿之态,泉声则是孩子如铃的笑语。
受泉声的感染,鼎湖山年轻了许多,山径之幽曲,竹木之青翠,都透着一股童稚的生气,使进山之人如入清澈透明的境界,身心了无杂尘,陡觉轻快。
行至半山,有一补山亭。
亭已破旧,无可驻目之处,惟亭内一副楹联“到此已无尘半点,上来更有碧千寻”,深得此中精神,令人点头会意。
站在亭前望去,满眼确是一片浓碧。
远近高低,树木枝缠藤绕,密不分株,沉甸甸的湿绿,犹如大海的波浪,一层一层,直向山顶推去。
就连脚下盘旋曲折的石径,也印满苔痕,点点鲜绿。
踩着潮润柔滑的石阶,小心翼翼,拾级而上。
越向高处,树越密,绿意越浓,泉影越不可寻,而泉声越发悦耳。
怅惘间,忽闻云中传来钟声,顿时,山鸣谷应,悠悠扬扬。
安详厚重的钟声和欢快清亮的泉声,在雨后宁静的暮色中,相互应答着,像是老人扶杖立于门前,召唤着嬉戏忘返的孩子。
钟声来自半山上的庆云寺。
寺院依山而造,嵌于千峰碧翠之中。
由补山亭登四百余阶,即可达。
庆云寺是岭南著名的佛教第十七福地,始建于明崇祯年间,已有三百多年历史。
寺内现存一口“千人锅”,直径近2米,可容1 100升,颇为引人注目。
鼎湖山听泉
![鼎湖山听泉](https://img.taocdn.com/s3/m/95604afd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94.png)
鼎湖山听泉
鼎湖山,又称“五指山”,位于广东省肇庆市,是中国有名
的风景名胜区。
这里山清水秀,群峰起伏,自然水系丰富,这里有诸多峡谷、溪流和泉水,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听泉”景点。
“听泉”位于鼎湖山风景区的山腰处,距离鼎湖山景区的入
口不太远。
听泉的名字起源于这里的泉水声,泉水从山顶缓缓而下,流经高坡岩壁,在几道地形险要处汇成瀑布,顺着溪流,继续向下流淌。
听泉景区有四个主要景点:听泉、翠石潭、四进洞和悬龙洞。
这里的景观非常壮观,远远望去,绿树成荫,山峦叠嶂,有几处白色的瀑布如同悬挂在山腰,清澈的泉水流过石缝,溪流的声音如同胎动的音符,在山谷中回响。
在听泉景点惊叹于山清、水秀之余,您还可以选择健康快乐的活动,比如游泳、漂流、攀岩、放飞风筝等。
如果您希望停下来感受这里的气息,可以找一个安静的地方,静坐、沉思,欣赏这里的美景和清新的空气。
听泉之所以著名,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这里是中国水源地保护地。
听泉是广东省的一个名泉,泉水的温度常年保持在18℃,水源绵延26公里,是肇庆市潭根、鼎湖等多个城市的
主要供水源之一。
听泉水源地保护区已经建立了水生态研究中心,致力于确保这里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的健康稳定。
在“听泉”景点中,您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水资源的紧缺,在享受美景的同时,也可以在您行动上做出贡献,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总的来说,“听泉”景点位于鼎湖山风景区,是一个绝佳的
度假胜地。
您可以领略这里独特的水文化和自然景观,享受未受污染的清洁空气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如果您正在寻找一个放松身心,感受美丽自然的地方,那么听泉景区绝对不会让您失望。
10《鼎湖山听泉》
![10《鼎湖山听泉》](https://img.taocdn.com/s3/m/0d0f9c13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11.png)
10《鼎湖山听泉》
介绍
《鼎湖山听泉》是一部讲述了鼎湖山上的美景和泉水的美妙声音的文学作品。
该作品以其细腻的描写和优美的语言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本文将从景物描写、声音表达以及情感传递三个方面来分析《鼎湖山听泉》这部作品的魅力。
景物描写
作者在《鼎湖山听泉》中通过对鼎湖山的景物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美丽风景的世界。
他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山上的树木、草地和山川,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
他用生动的词语表达了湖水的清澈、山顶的高耸,使读者可以感受到鼎湖山的壮丽之美。
声音表达
作品的另一个亮点是对泉水声音的表达。
作者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泉水流动的声音,让读者可以听到那美妙的声音。
他使用了丰富的形容词和动词,如“潺潺”、“叮咚”,以及“流动”、“奔腾”,使读者可以感受到泉水流动的声音与鼎湖山的静谧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情感传递
《鼎湖山听泉》不仅仅是一部描绘景物的作品,它还传递了作者的情感。
通过描写鼎湖山的美丽和泉水的美妙声音,作者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他将这种热情传递给读者,使他们也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生活的意义。
总结
《鼎湖山听泉》是一部以景物描写、声音表达和情感传递为特点的文学作品。
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优美的语言,它带领读者领略了鼎湖山的美景和泉水的美妙声音。
作品中,作者将自己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融入其中,使读者也可以体会到这种美好和意义。
无论是从文学价值还是阅读体验上,《鼎湖山听泉》都是一部值得推荐的作品。
琴棋书画声,启口知何处?待取青山下,山中无老少。
《鼎湖山听泉》课件
![《鼎湖山听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421ffb3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06.png)
鼎湖山以亚热带天然森林、溪流飞瀑、深山古寺 见长。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分布着沟谷雨林、常绿 阔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等森林类型。
03 人文景观
鼎湖山自唐代以来就是著名的佛教圣地和旅游胜 地。拥有庆云寺、宝鼎园、飞水潭、蝴蝶谷等著 名景点。
作者谢大光生平及成就
谢大光,男,1943年生,汉族,中国共产党员。 1962年毕业于河北工学院电力系。1962年应征入伍 ,历任总后勤部某部战士、文书、文工队创作员,天 津人民出版社印刷厂职工,《散文》月刊编辑,百花 文艺出版社编辑、副组长、编辑室主任、副总编辑, 《小说家》编辑部副主任、主编,《中外散文选萃》 主编、副编审。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1980年开始 发表作品。
听泉地点选择
在鼎湖山,有多处可以聆听泉水声的地方。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位于山腰的“听泉亭”。 此处环境幽静,泉水声清晰可闻,是感受鼎湖山听泉之美的绝佳场所。
现场感受传达
置身于听泉亭中,可以清晰地听到泉水从山间倾泻而下的声音。这种声音宛如天籁之音, 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周围绿意盎然的环境与泉水声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宁 静、悠远的氛围。
01
分析鼎湖山的生态价值
课件中强调鼎湖山作为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意义, 让学生了解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02
探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通过介绍鼎湖山的旅游开发和管理模式,引导学 生思考如何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
展。
文化传承与民族精神彰显
挖掘鼎湖山的文化内涵
课件中介绍鼎湖山的历史文化背景,包括相关的 传说、诗词、民俗等,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 大精深。
详细描写鼎湖山的泉水,包括泉 水的声音、形态、清澈度等,突 出泉水的独特魅力。
引言
鼎湖山听泉(精选7篇)
![鼎湖山听泉(精选7篇)](https://img.taocdn.com/s3/m/77492831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f6.png)
鼎湖山听泉(精选7篇)《鼎湖山听泉》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筛选信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明白作者扣住一个“泉”字,抓住“听”来组合材料。
2.通过解读文本的有关内容,理解作者听泉的人生感悟。
3.结合课文有关语句,分析本文虚实结合的写法并学以致用。
4.通过问题引领帮助学生理解本文围绕中心安排详略的特点。
1.结合课文有关语句,分析本文虚实结合的写法并学以致用。
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
与一般游记散文的写法一样,文章主要按游踪的顺序组合材料,移步环境。
不过由于作者从“听泉”的角度切入,很新颖,这就给它披上了一件素淡朦胧的纱衣,陡增了它的神秘之美;又因作者在写景的同时巧妙地融进了自己的切身感受和独特的听泉感悟,这就使文章显得厚重、精深,颇令人玩味。
这两点该成为教学重点、难点。
此文被安排在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吟哦讽诵而后得之”的第一篇。
本单元是继八年级游记散文后的又一单元,只是要求已不同,这就要求教师站在学习方法的高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本单元的内容编排和写作训练,要求教者应该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和变换角度表现景物的方法;同时,要训练学生从多种渠道搜集、筛选和组合材料的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因此通过本文的学习应能有利于学生用“吟哦讽诵”法学习本单元的其它文章,并为单元写作积累一定的组合材料、表现景物的方法,从而为学生介绍本地的风景作铺垫。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设想:本着从整体上把握全文、“授之以渔”并训练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原则,根据本文的个性特点和本单元的教学、写作的要求,第一课时侧重于“读”,在读中筛选信息,整体感知全文,结合小组合作懂得本文组合材料的特点;第二课时,侧重于读中思、读中品。
有道是读而不思则罔,思而不读则殆。
唯有读与四紧密结合,方能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感悟。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个人默读、静思,筛选信息,整体感知课文。
2.吟咏讽诵课文有关语句或段落,初步体会作者写泉时的心情,明白作者扣住一个“泉”字,抓住“听”来组合材料。
鼎湖山听泉的人生感悟
![鼎湖山听泉的人生感悟](https://img.taocdn.com/s3/m/5bb01dc9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04.png)
鼎湖山听泉的人生感悟鼎湖山听泉的人生感悟导语:《鼎湖山听泉》是一篇优美的散文,里面描绘了美丽的大自然景色,让人读着仿若身临其境。
下面小编给大家收集整理了《鼎湖山听泉》的人生感悟,希望大家喜欢。
鼎湖山听泉人生感悟【1】鼎湖山是一处令人向往的风景胜地,那里绿树成荫,遍地都是翠绿的青草,偶尔也会闻到风中夹杂的花香,却见不到花的身影。
而那里最吸引人的,还是清脆的泉声,泉水叮咚,再与茂密的丛林相配,构成一幅优雅宁静的山水画。
今天,我读了谢大光的名作:《鼎湖山听泉》,被那里美丽的景色迷住了,感受到鼎湖山动态美与静态美的完美融合;清泉与绿树的交加,更显得生机勃勃。
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青翠欲滴的草丛中,流淌着许多纵横交错的小溪。
当溪流流到树木疏朗处,便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当水滴滴到草尖时,好似晶莹剔透的珍珠。
啊,一股夹杂着泥土馨香和花儿的香味随风飘过,令人心旷神怡。
竹木青翠挺拔,枝缠藤绕,犹如大海的滚滚波涛,气势宏大。
来到半山腰的庆云寺,各种各样的树木令你眼花缭乱,惊叹不已;这里也是花的海洋,美不胜收。
鼎湖山最美的顾名思义是优美的泉声的无穷变化。
泉声是山的灵魂,不绝于耳,把我们带入了绿色的网络。
万籁俱寂的夜晚,泉声清朗,音律各不相同:那清脆的琵琶声,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弹奏的;那柔曼的小提琴声,是草丛中淌过的溪水拉出的;那厚重的贝司声,是万道细流汇聚于空谷实弹奏出的;那雄浑的铜管声,是飞瀑急流跌入深潭时吹奏的。
还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忽扬忽抑,仿佛在演奏一曲美妙的交响乐,那种声音,犹如天籁之声,久久回荡。
鼎湖山泉水孕育了山间万物,蓬勃生机从这里萌发了。
鼎湖山真美,我多希望能亲自去体验,听一听那里动听的泉声。
鼎湖山听泉人生感悟【2】与作者同游在鼎湖山,万籁俱此皆静。
若听泉声汨响,若处时光倒流。
灵动泉水中,我们如梦,如醒;如痴;如醉。
此篇散文运用了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淋漓尽致地展现出鼎湖山的一片勃勃生机——泉水调皮可爱,忽隐忽现;泉声如铃笑语,美妙动听;树林枝缠藤绕,碧绿幽森;钟声低沉稳重,余音绕梁……这一切仿佛是鼎湖山的器官,而心脏则是最重要的泉水,那忽而变化的泉声就是其心跳声。
鼎湖山听泉读后感
![鼎湖山听泉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53fb52a3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24.png)
鼎湖山听泉读后感鼎湖山,位于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是一座以山水风光为主体的风景区。
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如画,尤其以“鼎湖山听泉”著称。
不仅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还有着深厚的人文历史。
在这里,游客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也能领略到历史的厚重与深远。
鼎湖山听泉,是鼎湖山的一大特色。
泉水清澈见底,潺潺流淌,仿佛是大自然的音乐,清新而动听。
站在泉边,闭上眼睛,聆听着泉水的声音,仿佛置身于一个清幽的世外桃源。
这种感觉让人心旷神怡,仿佛忘却了尘世的烦恼和纷扰,只剩下一片宁静和平和。
读到这篇文章,我不禁想起了自己曾经去过的一处山泉。
那是一个夏日的清晨,我和朋友们一起去登山,途中偶然发现了一处清泉。
泉水从山间流淌而出,发出潺潺的声响,清澈见底。
我们停下脚步,坐在泉边,闭上眼睛,聆听着泉水的声音。
那一刻,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清幽的世外桃源,一切烦恼和纷扰都被抛到了脑后,只剩下一片宁静和平和。
那种感觉至今仍然历历在目,让我倍感怀念。
除了泉水,鼎湖山还有着丰富的人文历史。
这里有着大量的古建筑和文物,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鼎湖山寺。
这座寺庙建于唐代,历经千年风雨,依然保存完好。
寺内的佛像、经文、壁画等文物珍品琳琅满目,让人叹为观止。
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感受到佛教文化的魅力,还可以领略到古代建筑艺术的精湛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读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自己曾经去过的一处古寺。
那是一个秋日的午后,我和家人一起去参观了一座古寺。
寺内的佛像、经文、壁画等文物珍品琳琅满目,让人叹为观止。
在这里,我不仅感受到了佛教文化的魅力,还领略到了古代建筑艺术的精湛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那一刻,我仿佛穿越了千年,置身于古代的文化长廊,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深远。
总的来说,鼎湖山是一座充满魅力的风景区。
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如画,不仅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还有着深厚的人文历史。
在这里,游客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也能领略到历史的厚重与深远。
读完这篇文章,我对鼎湖山的美丽和魅力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更加向往和期待能够亲自去一次鼎湖山,感受它的风景和历史。
鼎湖山听泉文言文阅读及参考答案
![鼎湖山听泉文言文阅读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5cd175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6e.png)
鼎湖山听泉文言文阅读及参考答案鼎湖山听泉文言文阅读及参考答案入夜,山中万籁俱寂。
借宿寺旁客房,如枕泉而眠。
深夜听泉,别有一番滋味。
泉声浸着月光,听来格外清晰。
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那清脆如弹拨者,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入深潭。
至于泉水绕过树根,清流拍打着卵石,则轻重缓急,远近高低,各自发出互不相同的音响。
这万般泉声,被一支看不见的指挥棒编织到一起,汇成一曲奇妙的交响乐,在这泉水的交响之中,仿佛能够听到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生命在诞生、成长、繁衍、死亡,新陈代谢的声部,由弱到强,渐渐展开,升腾而成为主旋。
我俯身倾听着,分辨着,心神犹如融于水中,随泉而流,游遍鼎湖。
又好像泉水汨汨滤过心田,冲走污垢,留下深情,任我品味,引我遐想。
啊,我完全陶醉在泉水的.唱歌之中。
说什么“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却道,“山不在名,有泉则灵”。
蕴育生机,滋润万木,泉水就是鼎湖山的灵魂。
这一夜,只觉泉鸣不绝于耳,不知是梦,是醒?梦也罢。
醒也罢。
我愿清泉永在。
我愿清泉常鸣。
1、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上面语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自古以来,文人们表现泉水多从其形貌入笔,而谢大光在《鼎湖山听泉》中却另辟蹊径,从___________入手,将层次___________丰富的表现得淋漓尽致。
3、“深夜听泉,别有一番滋味”。
这别有的“滋味”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作者由听泉而产生了哪些人生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语段中把流淌的泉水描绘得别有情趣。
《鼎湖山听泉》课文
![《鼎湖山听泉》课文](https://img.taocdn.com/s3/m/5d23973b43323968011c92da.png)
《鼎湖山听泉》课文
从肇庆市驱车半小时左右,便到了东郊风景名胜鼎湖山。
下了几天的小雨刚停,满山笼罩着轻纱似的薄雾。
过了寒翠桥,就听到淙淙的泉声。
进山一看,草丛石缝,到处都涌流着清亮的泉水。
草丰林茂,一路上泉水时隐时现,泉声不绝于耳。
有时几股泉水交错流泻,遮断路面,我们得寻找着垫脚的石块跳跃着前进。
愈往上走树愈密,绿阴愈浓。
湿漉漉的绿叶,犹如大海的波浪,一层一层涌向山顶。
泉水隐到了浓阴的深处,而泉声却更加清纯悦耳。
忽然,云中传来钟声,顿时山鸣谷应,悠悠扬扬。
安详厚重的钟声和欢快活泼的泉声,在雨后宁静的暮色中,汇成一片美妙的音响。
我们循着钟声,来到了半山腰的庆云寺。
这是一座建于明代、规模宏大的岭南著名古刹。
庭院里繁花似锦,古树参天。
有一株与古刹同龄的茶花,还有两株从斯里兰卡引种的、有二百多年树龄的菩提树。
我们决定就在这座寺院里借宿。
入夜,山中万籁俱寂,只有泉声一直传送到枕边。
一路上听到的各种泉声,这时候躺在床上,可以用心细细地聆听、辨识、品味。
那像小提琴一样轻柔的,是在草丛中流淌的小溪的
声音;那像琵琶一样清脆的,是在石缝间跌落的涧水的声音;那像大提琴一样厚重回响的,是无数道细流汇聚于空谷的声音;那像铜管齐鸣一样雄浑磅礴的,是飞瀑急流跌入深潭的声音。
还有一些泉声忽高忽低,忽急忽缓,忽清忽浊,忽扬忽抑,是泉水正在绕过树根,拍打卵石,穿越草丛,流连花间……
蒙眬中,那滋润着鼎湖山万木,蕴育出蓬勃生机的清泉,仿佛汩汩地流进了我的心田。
鼎湖山听泉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鼎湖山听泉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a38bc7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b4.png)
鼎湖山听泉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山泉作娇儿之态,泉声则是孩子如铃的笑语。
受泉声的感染,鼎湖山年轻了许多,山径之幽曲,竹木之青翠,都透着一股童稚的生气,使进山之人如入清澈透明的境界,身心了无杂尘,陡觉轻快。
行至半山,有一补山亭。
亭已破旧,无可驻目之处,惟亭内一副楹联“到此已无尘半点,上来更有碧千寻”,深得此中精神,令人点头会意。
站在亭前望去,满眼确是一片浓碧。
远近高低,树木枝缠藤绕,密不分株,沉甸甸的湿绿,犹如大海的波浪,一层一层,直向山顶推去。
就连脚下盘旋曲折的石径,也印满苔痕,点点鲜绿。
踩着潮润柔滑的石阶,小心翼翼,拾级而上。
越向高处,树越密,绿意越浓,泉影越不可寻,而泉声越发悦耳。
怅惘间,忽闻云中传来钟声,顿时,山鸣谷应,悠悠扬扬。
安详厚重的钟声和欢快清亮的泉声,在雨后宁静的暮色中,相互应答着,像是老人扶杖立于门前,召唤着嬉戏忘返的孩子。
[乙]如果遇上大的障碍,水就嘟嘟哝哝地仿佛表示不满,这嘟哝声和从障碍上飞溅过去的声音,老远就可听见。
然而这不是示弱,不是诉怨,也不是绝望,这些人类的感情,水是毫无所知的。
每一条小溪都深信自己会到达自由的水域,即使遇上像厄尔布鲁士峰一样的山,也会将它劈开,早晚会到达太阳所反映的水上涟漪的影子,像轻烟似的总在树上和青草上晃动着。
在小溪的淙淙声中,饱含树脂的幼芽在开放,水下的草长出水面,岸上青草越发繁茂。
这儿是一个静静的旋涡,旋涡中心是一棵倒树,有几只亮闪闪的小甲虫在平静的水面上打转,惹起了粼粼涟漪。
水流在克制的嘟哝声中稳稳地流淌着,它们兴奋得不能不互相呼唤:许多支有力的水流都流到了一起,汇合成了一股大的水流,彼此间又说话又呼唤——这是所有来到一起又要分开的水流在打招呼呢。
【小题1】鼎湖山的泉水声和林中的小溪声各有什么特点?文段[甲]和[乙]采用了哪种相同的手法,把无形的水声描摹得生动可感?(4分)【小题2】泉水为什么能让鼎湖山“年轻了许多”?写鼎湖山“年轻”对写泉水有什么作用?(4分)【小题3】揣摩文段[乙]画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鼎湖山听泉》学习要点
![《鼎湖山听泉》学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72e0d55b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42.png)
《鼎湖山听泉》学习要点一、作品简介《鼎湖山听泉》是中国古代文学家张云容创作的一篇散文,主要以描写鼎湖山景色和人物情感为主线,通过对自然和人文的观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人性的思考。
二、文学特点1.自然描写:作品通过详细描绘了鼎湖山的山水风景和瀑布泉水的声音,展现了自然的美妙和神奇。
同时,通过对大自然的描写,揭示出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
2.感情表达:作者通过对主人公听泉的心理和情感的描写,展现了人物内心的世界。
在大自然的美景面前,主人公产生了敬畏、慰藉和思考,同时也表达了人的小小和微不足道。
3.行文简练:文章运用简洁而富有韵律感的语言,让读者能够很好地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和作者的情感。
整篇文章行云流水,读来流畅而舒适。
三、学习要点1. 高度重视自然作品通过对大自然的描写,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通过在大自然面前感受到的敬畏和小小感,让我们认识到自然之伟大和人类之渺小。
2. 感受自然的美通过作者对鼎湖山的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自然的美和奇妙。
在现代都市生活的快节奏中,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力量,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享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宁静和慰藉。
3. 关注人性的思考作者通过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展现了人在面对大自然时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在大自然的熏陶下,我们也可以思考自己的存在和意义,关注人性的价值和意义。
4. 语言的运用学习《鼎湖山听泉》,我们可以学习到作者的语言运用技巧。
作者使用简洁而有韵律感的语言,让整篇文章行云流水,给读者带来愉悦的阅读体验。
5. 增强心灵的净化通过阅读这样的文学作品,我们可以增强内心的净化和充实。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欣赏自然和文学之美,给自己放松和沉淀的时光。
四、总结《鼎湖山听泉》作为一篇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思索的散文,通过对自然和人性的观察,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人性的思考。
通过学习这篇作品,我们可以提升对自然的敬畏与欣赏之情,关注人性的思考和价值观,进而提高我们的心灵净化和品味水平。
鼎湖山听泉的读后感
![鼎湖山听泉的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6dead044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21.png)
鼎湖山听泉的读后感鼎湖山,位于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是一座以山水风光著称的名山。
山上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听泉。
听泉,位于鼎湖山的山脚下,是一处以泉水清澈见底、潺潺流淌而闻名的景点。
我有幸在假期的时候前往鼎湖山游玩,亲身体验了听泉的美丽景色,也深深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在这里,我不仅领略到了大自然的美丽,也深深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魅力。
鼎湖山听泉的美丽景色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妙和美丽。
站在泉水旁,我看到泉水清澈见底,仿佛可以看到水底的鱼儿在游动。
泉水潺潺流淌,发出一种清脆悦耳的声音,让人心旷神怡。
周围的山峦环绕,绿树成荫,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这样的美景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让我深深地爱上了这片美丽的土地。
在听泉的过程中,我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魅力。
泉水虽然清澈见底,却源源不断地从泉眼中涌出,仿佛是大自然的馈赠。
泉水潺潺流淌,没有停歇,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生不息。
在这样的景色面前,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魅力,也让我对大自然充满了敬畏之心。
大自然的力量是如此的伟大,如此的神奇,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和生命的奇迹。
在鼎湖山听泉的过程中,我也深深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奇迹。
站在泉水旁,我看到了泉水清澈见底,仿佛可以看到水底的鱼儿在游动。
泉水潺潺流淌,发出一种清脆悦耳的声音,让人心旷神怡。
周围的山峦环绕,绿树成荫,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这样的美景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让我深深地爱上了这片美丽的土地。
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魅力,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奇迹。
站在泉水旁,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魅力。
泉水虽然清澈见底,却源源不断地从泉眼中涌出,仿佛是大自然的馈赠。
泉水潺潺流淌,没有停歇,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生不息。
在这样的景色面前,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魅力,也让我对大自然充满了敬畏之心。
鼎湖山听泉的美丽景色和大自然的力量和魅力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妙和美丽,也让我对大自然充满了敬畏之心。
《鼎湖山听泉》课文主要内容
![《鼎湖山听泉》课文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a6b5eb85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b0.png)
《鼎湖山听泉》课文主要内容《鼎湖山听泉》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描绘了一位文人在鼎湖山听泉的经历。
文章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融入了人的情感与思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文之美的独特领悟。
文章开篇,描绘了鼎湖山的自然景观,清澈的湖水、翠绿的树木、苍翠的山岭,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一幅美丽的图景。
其中的一座小山,则是文人选择停留的地方。
小山上古树参天,错落有致,山腰处有一泉水从山间涌出,如歌如泣,清澈悦耳。
小山因此得名“听泉山”。
接下来,文章重点描写了文人在这个小山上的经历。
文人身着古朴的衣袍,静静地坐在山腰上的一块大石上,倾听着泉水的声音。
他闭上双眼,周围的喧嚣逐渐消失,整个人陷入了一种宁静的状态。
泉水的声音随着风儿拂过,如音乐般穿透心灵的深处,引发起文人的思考。
文人开始思索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
他自然而然地回忆起自己的经历,回顾过去的种种,凝聚成对生命的领悟和对人生的思考。
他明白,生命的确是短暂的,人的一生也只能拥有有限的时间来追求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而在自然的怀抱中,他感到人与自然的相通和共生,人生的意义并不是只有在功名利禄中追求,更是要与自然和谐相处。
正如泉水的涓涓细流,静静地流淌,不张扬,但却给予人无限的启示和滋养。
在思考中,文人感到自己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让他感到宁静和平静。
他开始领悟到,真正的追求不在于外部的高位与权力,而在于内心的平和与放下。
只有放下才能真正感受到自然的美妙,感悟到生命的真谛。
与泉水一起流淌的,是文人内心的涵泳与净化,正如《大学》中所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有修身养性,心静自然,才能把握人生,实现自己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文章以一天的时间为线索,描绘了文人一天的宁静与思考。
在傍晚时分,天边的夕阳映照着湖面,山水交相辉映,形成了一幅绘画般的景象。
文人在这个时刻突然醒悟,他开始恍然大悟,生命的本质并不在于追逐功名利禄,而是要珍惜每一个平凡而真实的瞬间。
他明白,人生的真谛并不在于外在的追求,而是要从内心深处去寻找,用心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感悟生命的真谛。
《鼎湖山听泉》教案
![《鼎湖山听泉》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8c65a8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e5.png)
《鼎湖山听泉》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鼎湖山听泉》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的文学价值。
分析并掌握文章中的重要词句、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思考等方式,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学会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生态环境的观念。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和创造。
二、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作者:梁实秋背景:写于20世纪30年代,描绘了作者在鼎湖山听泉时的所见所感。
内容:描述了鼎湖山的自然风光、泉水声响和作者内心的感受。
2.2 教学重点:重要词句的理解和分析。
修辞手法的识别和运用。
文章的表达方式和结构特点。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图片展示:展示鼎湖山的自然风光,引导学生对课文产生兴趣。
提问:让学生谈谈对鼎湖山的了解,引出课文内容。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体会作者的情感。
学生找出自己认为重要的词句,进行标注和思考。
3.3 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要词句、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分享成果:各小组向全班分享讨论成果,进行互动交流。
四、课堂巩固4.1 填空练习: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练习,巩固对课文的理解。
4.2 拓展思考: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自然美景的感受,与课文进行对比和思考。
五、课后作业5.1 抄写课文:让学生抄写课文中的重要段落,加深对文字的感知。
5.2 家庭作业: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自然景观的短文。
选择一篇与课文相关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体会作品的主题和表达方式。
六、教学评估6.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思考和回答问题时的积极程度。
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6.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抄写课文和家庭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的书写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反思7.1 课程总结: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
鼎湖山听泉赏析
![鼎湖山听泉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dee7888b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c7.png)
鼎湖山听泉赏析鼎湖山位于中国广东省肇庆市,被誉为“广东名山第一”。
作为广东的一座著名旅游胜地,鼎湖山以其秀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于世。
其中,以“听泉”为主题的景点更是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兴趣。
在鼎湖山,你可以沐浴在清新的空气中,倾听泉水的涓涓细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泉水的流动与声音泉水是鼎湖山最大的特色之一。
鼎湖山拥有众多溪涧和泉眼,泉水从山峰之间源源不断地涌出,形成了宛如“天上水”的壮丽景观。
这些泉眼或蔚蓝如玉,或如瀑般奔腾,或如细细溪流,或如细雨飘洒,每一处都展现着大自然的神奇。
泉水的流动不仅带来了美丽的景色,也带来了独特的声音。
这些泉水在山石间流淌,发出潺潺的流水声,仿佛天籁之音。
当你沉浸其中,闭上眼睛,你仿佛能够听见大自然的心跳,感受到它们无穷无尽的生命力量。
赏析不同类型的泉水鼎湖山的泉水多种多样,每一处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魅力。
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喷泉、瀑布和小溪等不同类型的泉水,每一处都给人带来全新的感受。
喷泉鼎湖山的喷泉是一个令人惊叹的景观。
喷泉的水柱高高地冲天而起,形成一道壮观的水幕,结合灯光的照射,在夜晚展现出绚丽多彩的景象。
喷泉的水流动态连续,音量较大,带给人一种豪放和热烈的感觉。
瀑布鼎湖山的瀑布宛如一条天然的银链,悬挂在高山峡谷之间。
水流从高处跌落下来,如同天女散花,落下时溅起的水花映照着阳光,美不胜收。
瀑布的水声轰鸣,仿佛大自然的交响乐,让人感受到它的磅礴和雄浑。
小溪鼎湖山的小溪流水清澈见底,宛如一条银色的丝绸般缠绕在山间。
小溪的声音柔和而恬静,像是大自然的私语,让人感到宁静和舒适。
在小溪边漫步,不仅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也可以让心灵得到舒缓和平静。
泉水背后的文化在鼎湖山,泉水不仅代表了一种自然景观,它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鼎湖山自古便是文人墨客的栖息之地,许多文人都在这里寻找到了创作的灵感。
山中的泉水更是成为了文人墨客们吟咏的对象,留下了许多传世佳作。
泉水在中国文化中也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
鼎湖山听泉赏析
![鼎湖山听泉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d398214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f1.png)
鼎湖山听泉赏析鼎湖山位于广东肇庆市区西南约18公里处,是一座集文化、自然、人文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鼎湖山的名字来源于三座巨大的石鼎,这三座鼎形状各异,是历史上最大的青铜鼎。
鼎湖山区内有众多的景点和景观,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听泉。
听泉是鼎湖山区内最著名的景点之一。
据史书记载,听泉在唐代已经被人们所知晓,被赞誉为“南方第一泉”。
听泉位于鼎湖山的山腰部分,是由石壁上垂挂的七个小泉组成的,水势雄浑,激流涌动。
听者若将心灵寄托在其中,会感受到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让人心旷神怡。
在听泉边,可以观赏到峡谷里翠竹环抱,洞壑相连的美景,大自然中的气息和水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听泉的更多特点是它属于万年寒武纪地质时期的""富阳灰岩""。
这种岩石的坚硬程度是很高的,在长时间的冲刷下,其表面变得异常平滑,像是刀削一样。
面对着这样一堵光滑的石壁,不禁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巧妙和艺术之美。
在听泉区域,还有一些古建筑,如怀远楼、千人岩等。
其中怀远楼是明代著名喜剧作家汤显祖的故居,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千人岩石壁上有许多古代人物的题刻和年画,原本便是文化名胜,而引人关注的还有高85米的塔楼,它是功德和平塔,塔内供奉有释迦牟尼佛像,是一处另人敬仰的震憾人心的大型佛教建筑。
鼎湖山听泉所表现出来的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自然景观,更是现实人文和自然景观的完美融合。
听泉的意境美让无数游客遐想,寥寥数语,却蕴含着古今中外无数文学艺术家的情感和智慧。
在听泉的背景音乐下,人们仿佛走进了世外桃源,忘却了尘世纷扰,感受到自然之美的宁静和深邃。
总体来说,鼎湖山听泉是一处充满灵性和启示的风景区,让人们可以享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与神妙。
在这片美丽的天地中,人们可以畅享大自然的恢宏和瑰丽,可以在宁静的环境下,面对自己内心的细微而又深刻的思想,感受到生命的真正意义。
《鼎湖山听泉》课件
![《鼎湖山听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637f70a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21.png)
听泉的形成与地质构造和水流的特殊运动有关,是大自然的杰作。
3 文化意义
听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被视为瑰宝和福泉,象征着好运和财富。
体验听泉
1
现场感受
亲身体验听泉的美妙,感受泉水的净化力量和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的美好。欣赏美景、呼吸新鲜空气,享受休 闲时光。
鼓励投身文化旅游
让我们共同致力于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共同推动鼎湖山和中国传统文化走向 世界,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上鼎湖山。
《鼎湖山听泉》PPT课件
欢迎观看《鼎湖山听泉》PPT课件。本课件将带您领略鼎湖山的美丽风景和 悠久的历史。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个神奇之地吧!
简介
地理位置
鼎湖山位于广东湛江市鼎湖区,地处南海之滨,风景秀丽。
历史背景
鼎湖山拥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文化遗产之一,被誉为“星星之城”。
鼎湖山景点介绍
听泉
神秘洞穴
3
传统文化
在鼎湖山,您还可以体验传统文化,品尝当地美食,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
结论
文化内涵
听泉代表着鼎湖山的文化 内涵,它蕴含着丰富的历 史和文化底蕴。
自然美感
鼎湖山的景色如诗如画, 令人陶醉,让人沉浸在大 自然的美丽中。
旅游价值
鼎湖山作为文化旅游胜地, 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吸引力, 为游客提供丰富多样的旅 游体验。
听泉是鼎湖山的主要景点之一, 它以清澈悦耳的泉水声闻名, 拥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 文化内涵。
鼎湖山还有许多神秘的洞穴, 隐藏着无数的奇观和令人惊叹 的自然景观。
高山瀑布
壮丽的高山瀑布是鼎湖山的另 一个亮点,它们激起的水花如 同天降美珍,令人陶醉。
听泉的奥秘
1 声音特点
《鼎湖山听泉》
![《鼎湖山听泉》](https://img.taocdn.com/s3/m/455dafcc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36.png)
《鼎湖山听泉》《鼎湖山听泉》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
诗中描绘了一位游客来到广东鼎湖山,沿着山路上行,突然听到了溪流的潺潺声,令他非常感动。
在这个美妙的景色和声音中,游客感觉自己好像走进了一幅画中。
诗人通过描绘自然风景和声音的美妙来展现这美好的感觉。
在这篇诗中,王之涣很好地传达了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和美好的感觉。
首先,王之涣通过诗中的描绘,表达了自然风景的美妙。
他说:“潺湲曲折绕芳甸,流水无尘奔秀岩”。
这些生动的词语展示了山川的秀美,溪流的缓急和曲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自然环境中,感受到了其中的美。
诗人还在诗中写道:“翠巘黛嶂倍垂虹,幽林寒涧静转蓬。
此时无声胜有声,懒坐垂钓荒磯邦。
”这句话展示了大自然所具有的美丽与神秘,让我们意识到我们身边的自然环境是如此神奇、美妙和令人着迷的。
除此之外,王之涣在诗中也展现了声音的美妙。
他描绘了溪流的潺潺声,使读者仿佛可以清晰地听到溪流的声音和鸟语的叫声。
他说:“泉声咽危石之间,笑咽水沫纵横。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流”。
这样的描绘让人们感受到了大自然中的声音所具有的美妙和令人陶醉的力量。
正因为如此,这两句古文句代表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又将作为伟大地理之上有如泰山之高,文化之上有如黄河之重的古文名句珍藏于历代的中药材精品中。
此外,王之涣在诗中也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美好感受。
他说:“闲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些词语表达了自然环境和人类之间的和谐共生和互相依存的关系,使得人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和人类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王之涣也描绘了一个旅行者沿着山路,感叹着沿途的美丽风景。
“迴崖沓障驾驰驱,石麟岐路踏莓苔。
上出重霄入蒼冥,千秋万岁名高才。
”这些描述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喜爱和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之情。
正因为如此,这篇诗灵活的运用了自然景观所对应的象征性比喻和人物等因素,配合上自然环境的描写,形成了这样一个完美的画面。
综上所述,王之涣的《鼎湖山听泉》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声音的美妙和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感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说这些句子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1)初闻泉声,如见泉姿;循声而去,渐入 山中。
(2)再睹泉踪,正面写泉,以爱女作喻,表 现出泉水的活泼。
(3)钟泉之声相应,显现亲情。
(4)浑然一片——分清层次,从泉声中悟出 人生哲理,认识鼎湖山之魂。
作者组织材料的特点有哪些?
wǎng
gòu
童稚 污垢
lài 楹联 líng 怅惘cóng
解释下列词语: 雀跃 楹联 怅惘 万籁俱寂
雀跃:高兴得像雀儿一样跳跃; 楹联:挂在或帖在楹(堂屋)前部柱子 上的对联,泛指对联; 万籁俱寂:形容各种声音都寂静下来。
1.诵读文章,思考题目中哪两个字是关键?
本文作者 着重抓住一个“泉”字来写,
拓展学习
班内交流 赏泉水、听泉声、留对联
泉水活泼迸跳 尽显一幅娇女态
钟音悠扬鸣应 似灌两耳老翁
布置作业
学习本文的写景方法, 写作文《听雨》。
补充课后答案
• 《鼎湖山听泉》 1、根据第一句和前后文,适当造句。 • 2、让我们对泉声有了真切的感受。四个比喻句,又构成
一个排比句,写出了泉声的千变万化。 • 3、排比、拟人手法;把泉水当成人来写,写出了泉水的
课文在这两条线索的组织下,行文 非常清晰,结构层次分明
第一部分(第l段)初闻泉声; 第二部分(第2—3段)引发联想; 第三部分(第4—7段)回旋转折; 第四部分(第8—10段)得到感悟。
浏览课文,请找出文中写山泉的句子
(1)“过了寒翠桥……已入山中。” (2) “进山方知……已不可得。” (3)“安 详厚重的钟声……嬉戏忘返的孩
课文写泉有详有略,有直接描写也 有间接描写,而且同时用了多种表现手 法,如比喻、议论等等。
第四部分是怎样写泉的?
作者先写泉声的多种层次,文章由辨 声而想到具体的情景,接着又把这些泉声 汇聚 起来,比之为交响乐。由对乐曲的 阐释而道出了对人生的感悟。
课文的第8段中,作者用乐声来比拟 泉声,选择了几种乐器来作比喻。请问作 者为何要选择这几种乐器来比喻,为什么 先举乐声后再举本体?
2.作者在鼎湖山听泉,听到了什么?为什 么他能听出这样的内容?借听泉阐述什么
道理?
作者听到泠泠淙淙的清朗之声,泉水“活脱脱迸跳 的姿影”“半含不露、欲近故远的娇态”“岁月的流逝, 历史的变迁,生命的诞生、成长繁衍、死亡”等
因为作者无比热爱大自然,全身心地感受大自 然,用心灵和大自然进行对话。
作者从历史观和美学观的高度昭示人们:生生不 息,就是历史;孕育生机,就是美感。
欢快亲切,生动有趣。 • 4、接连不断地飞,不明目的地飞,不明原因地飞,着迷
似的急剧地飞,不计后果的飞。(意思对即可) • 5、顺其自然,从容不迫,历久不竭、富有生命力。 • 6、通过对比来突出中心,希望人类保护环境,人与自然
应和谐相处。 • 7、C • 8、C
感谢下 载
刹庆云寺、茶花阁、观景台等建筑。
1.掌握诵读要领,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习和运用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和变换角度表现景物的方法; 3.体会作者由听泉而生悟,领会文中深含的哲理。
给重点字注音:
肇庆zhào 一泓
pú
菩提 拾级 zhì
古ch刹à
Pì
辟为
yíng
xiá 遐想 hóng
yǎn
shè
繁衍
鼎湖山听泉
鼎 湖 山
鼎湖山是岭南四大名山之一,原名顶湖山, 因山顶有湖而得名,后传说轩辕皇帝曾在此铸 过鼎,遂改为今名。也有一说,山顶天湖周围 有三峰鼎立,故取鼎湖山。风景区范围包括鼎 湖、三宝、凤来、鸡笼、伏虎、青狮等十多座 山峰及天溪、云溪两大溪谷,总面积11.7平方 公里,主峰为鸡笼山。鼎湖山自然风光秀丽, 现分为天溪、云溪、天湖三个风景区,其中溪 景区是目前最重要得游览区,位于风景区北部, 有飞水谭、浴龙池、双虹飞堑等名胜及岭南名
听泉 2.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用听觉 来感受,写出了鼎湖山的独特 的美。
按照游人的行踪顺序来写。
岸边 ——寒翠桥 ——山中——补山 亭——庆云寺(半山)
补充课前导学答案
• 《 鼎湖山听泉》 1—2题:略。 • 3、空间顺序:岸边、寒翠桥、山中、补山亭、庆云寺(半山), • 时间顺序:黄昏、晚饭它滋养了一切,构成了“清澈透明的境 界”;清幽的环境,因为有了山泉的缘 故,不是使人消沉,而是让人们奋起, 更加热爱人生。
总结
本文的关键在一个“听”字。从全文来 看,“听”有一个过程,起先由听到泉声而 想到山泉。但是山泉时隐时现,作者由泉影 的变幻不定,联想起爱女而爱上山泉。及至 亭前观山,闻钟泉之声相应,把钟声与泉声 化为老人与孩子——成为两个时代的象征, 点出泉水活泼流动的青春气息。及至夜间, 由听泉生悟,写出了泉所深寓的精神。全文 是在颂泉,而“听”只不过是认识泉的一个 手段。
作者用这几种乐器作为喻体,就把一 个交响乐队的框架勾画出来了,为后面进 一步比喻设置了基础。先举喻体后举本体, 是符合作者听泉时的心理活动的。先听再 辨,最后才想象出泉声发生的具体环境。
鼎湖山的风景十分美丽,课文中也 涉及了很多。但文中主要是借山泉的美 来表现山林的美,揭示从泉中所领略和 感悟到的人生哲理。你能说说作者感悟 到了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