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城市景观生态

合集下载

景观生态规划原理教材目录框架(王云才编著)

景观生态规划原理教材目录框架(王云才编著)

景观生态规划原理第一章生态规划的发展第一节景观规划设计的生态学透视一、景观的生态学内涵二、景观规划设计的生态学途径三、景观生态规划的NPH体系四、景观规划设计是景观生态学深度应用第二节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过程一、景观规划设计的内涵二、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过程三、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领域第三节国外景观生态规划的发展一、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前期发展及代表人物二、景观生态规划的发展及代表人物第四节中国景观生态规划的发展一、摸索与发展阶段二、研究实践与深度应用阶段第二章生态规划理论基础第一节生态规划设计的概念内涵与意义一、生态规划设计的内涵二、生态规划设计的意义三、生态规划设计的发展趋势第二节景观生态规划的理论基础一、景观生态学理论二、人文生态学理论三、景观的语言第三节景观生态规划的主要流派与核心一、景观生态规划的主要流派二、景观生态规划的六大核心第四节景观生态化设计与生态设计语言一、生态设计的发展与困惑二、生态设计语言的缺失三、生态设计与传统设计的比较四、生态设计的语言构成第三章生态调查与景观生态分析第一节生态调查一、生物物理环境调查二、生态系统特征调查三、社会产业调查第二节景观生态分析体系一、景观生态分析目的与原则二、景观生态格局分析三、景观生态过程分析四、景观生态演化分析第四章景观生态评价第一节景观生态评价体系一、景观生态评价目的与原则二、景观生态评价理论基础三、景观生态评价的七度体系第二节景观相容度评价一、景观相容度概念与内涵二、景观相容度评价体系与方法三、北京市郊区开放空间的典型剖面四、北京西部郊区开放空间景观相容性评价五、基于相容性评价的都市郊区景观生态规划第三节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一、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概念与内涵二、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体系三、巩乃斯河流域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的特征四、巩乃斯河流域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五、基于生态适宜性评价的巩乃斯河流域景观生态规划第四节景观敏感性评价一、景观敏感度的概念与内涵二、景观敏感度评价体系与方法三、石头城文化遗址景观及区域特征四、石头城文化遗址景观敏感度评价结果五、基于敏感度的遗址可持续景观规划设计第五节景观连接度评价一、连接度与连通性二、景观生态网络连接的典型范式三、景观生态网络连接度评价体系四、上海市城市景观生态网络连接度评价五、连接度与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第五章整体人文生态系统规划设计第一节整体人文生态系统概念与特征一、整体人文生态系统概念二、整体人文生态系统内涵三、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的特点第二节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的系统分析一、整体人文生态系统分析方法二、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结构分析三、整体人文生态系统过程分析第三节传统村落整体人文生态系统评价一、传统村落整体人文生态系统构成二、北京市郊区传统村落整体人文生态系统评价第四节整体人文生态系统规划设计一、城市化倾向与整体人文生态系统规划二、商业化倾向与整体人文生态系统规划三、整体人文生态系统规划设计四、江南生态园对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传承第七章生态城市发展的景观生态规划途径第一节生态城市特征与城市生态内涵一、生态城市内涵与特征二、生态城市形态的多元化第二节生态城市评价体系对比与创新一、城市生态与生态城市评价体系对比二、生态城市评价体系的创新第三节城市景观生态过程与体系一、城市景观演变及特点二、城市景观生态过程与体系第四节城市景观生态规划一、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原则与目标二、城市——区域生态格局规划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四、城市大型自然斑块与廊道保护规划第五节城市风景名胜区景观扰动与规划管理一、研究背景与方法二、万石山风景名胜区景观扰动格局三、万石山风景名胜区景观扰动机理四、万石山风景名胜区景观扰动控制与规划管理第六章区域景观生态体系规划第一节区域景观与区域景观空间构成一、区域景观规划概念与内涵二、区域景观生态空间构成第二节区域景观生态格局体系一、区域景观生态格局二、区域景观生态演变第三节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一、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概念二、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三、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设计第四节区域景观保护与景观生态体系规划一、区域景观保护重点二、区域景观生态规划第五节江南水乡区域景观体系与整体保护一、江南水乡区域景观体系特征及存在问题二、江南水乡区域景观体系整体性保护机制三、昆山千灯——张浦区域景观传统性特征四、昆山千灯——张浦区域网格格局与整体性保护第八章乡村景观生态规划第一节乡村景观与景观生态特征一、乡村与乡村景观二、乡村景观生态特征第二节乡村景观生态过程与体系一、乡村景观要素二、乡村景观类型三、乡村景观的区域组合第三节乡村景观生态规划一、土地利用与农业景观规划二、乡村人居环境与聚落规划三、自然斑块与廊道保护与规划第四节诸暨市直埠镇乡村文化景观空间保护规划一、区域特征与社会调查二、文化景观空间特征及其破碎化现象三、乡村文化景观空间破碎化演变过程四、乡村文化景观空间保护规划第九章格局——过程——界面的生态规划设计第一节自然格局的整体性规划设计一、景观格局的内涵二、景观格局的规划设计三、自然格局整体性规划设计第二节自然过程的完整性规划设计一、自然过程的内涵二、景观过程的判定三、自然过程的完整性规划设计第三节自然界面的延伸性规划设计一、自然界面的内涵二、大尺度自然界面规划设计三、中小尺度自然界面规划设计第十章物种——通道——生境的生态规划设计第一节物种的多样性规划设计一、物种多样性的定义二、物种多样性的测定三、物种多样性的规划设计第二节生物通道的连续性规划设计一、生物通道的内涵及类型二、生物通道的宽度设计三、生物通道连续性规划设计第三节景观生境的原生性规划设计一、生境与生境破碎化二、生境识别与原生性特征三、景观生境的原生性规划设计第十一章扰动——足迹——健康的生态规划设计第一节景观干扰的有限性规划设计一、景观扰动与干扰二、干扰的生态效应三、景观干扰的有限性作用机制四、景观干扰的有限性规划设计第二节生态足迹的平衡性规划设计一、生态足迹的内涵与模型二、生态足迹度量的指标体系三、生态足迹的平衡性规划设计第三节健康生活环境规划设计一、生态健康性的内涵二、景观生态健康性的特征及评价三、健康生活环境规划设计第十二章景观规划设计的生态性评价第一节景观规划设计的生态性评价体系一、整体人文生态系统规划设计二、景观规划设计的生态性评价体系第二节景观规划设计的生态性评价方法一、数据获取二、评价方法第三节鼓浪屿“世界音乐岛”景观规划设计的生态性评价一、鼓浪屿景观规划设计中的核心矛盾二、鼓浪屿景观规划设计的生态性评价。

第六章_景观生态学

第六章_景观生态学

落叶阔叶林
甘肃兴隆山 青扦林
内蒙古 草原
甘肃安西 戈壁荒漠
纳米比亚 热带荒漠, 热带稀树草原
非地带性植被:如,草甸、沼泽,等。
⑵ 特点 (1) 18世纪后景观概念引入地理学,成为地理学中研究的重要问题。
(2)关注的是景观要素(地貌/气候/土壤/植被等)特征和景观形成过程;
(3)无空间尺度限制;也不强调景观的异质性。
生态学中 一个景观应具备四个特征: (1).景观是若干生态系统聚合而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 (2).景观中各生态系统之间存在物质、能量流动和相 互影响。 (3).景观区域范围内具有一定的气候和地貌特征。 (4).其组成结构及功能特征与一定的干扰状况的聚合 相对应。
4.不同学科对景观的理解和主要关注点
(landscape pattern)。景观生态学用斑块(patch )、廊道
( corridor )、基质(matrix)这一基本模式来对其描述。 * 斑块(patch):一个与周围环境不同的相对均质性非线性区域。 *廊道(corridor):不同与两侧相邻土地的一种特殊的带状要素类型。 *基质(matrix):景观镶嵌内的背景生态系统或土地利用类型
☺景观与土地的关系:
景观是指土地的具体一部分,与土地不仅有着外延上的从 属关系,而且景观更代表了一种较为精细的尺度涵义,强调景 观供人类观赏的美学价值和景观作为复杂生命组织整体的生态 价值及其带给人类的长期效益,具有更大的内涵;土地则侧重 于社会经济属性,主要关注土地的肥力、土地的产权关系、土 地的经济价值等。
景观生态学与生态系统生态学之间的差异:

景观是作为一个异质性系统来定义并进行研究的,空间异质 性的发展和维持是景观生态学的研究重点之一。 景观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兴趣在于景观镶嵌体的空间格局。 景观生态学考虑整个景观中的所有生态系统以及它们之间的 相互作用,如能量、养分和物种在景观斑块间的交换。 景观生态学除研究自然系统外,还更多地考虑经营管理状态 下的系统,人类活动对景观的影响是其重要的研究课题。 只有在景观生态学中,一些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种群才能得到 合理研究。 景观生态学重视地貌过程、干扰以及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 系,着重研究地貌过程和干扰对景观空间格局的形成和发展 所起的作用。

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环境生态学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 Ecology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时:48学分:3.0适用对象:环境科学专业考核方式:闭卷考试二、课程简介环境生态学属于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专业本科生的专业方向课。

环境生态学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是伴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而产生和发展的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是一门运用生态学理论,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制,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

该课程注重生态学基本原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介绍了生态学的基本理论,重点介绍生态系统生态学;阐述了生态系统服务、人为干扰对生态系统的损伤、生态恢复、生态系统管理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等。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环境生态学的基本概念,环境生态学的形成过程及发展趋势,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理论,研究方法及实际应用。

了解受损生态系统变化,掌握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以及修复对策,掌握生态系统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

在认识和掌握生态学的基本规律的基础上,能够运用生态学理论,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治理被污染和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受损的生态系统,实现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协调,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环境生态学、生态学的概念;2.了解环境生态学、生态学产生的背景和发展过程;3.理解环境生态学与其他关联学科的关系;4.熟悉环境生态学、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环境生态学的定义及其形成与发展1.主要内容:环境问题的产生与演变,环境生态学的定义及其发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环境生态学,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环境问题的产生及演变,环境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认识当今世界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

第二节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与学科任务1.主要内容: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与学科任务;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环境生态学的学科任务及发展趋势;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环境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与任务。

景观生态学复习材料

景观生态学复习材料

第一章景观生态学的一般概念1、景观(Forman);景观是指一组以相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异质性地表区域。

2、景观生态学(Forman): 景观生态学是以景观结构、功能和动态特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宏观生态学分支学科。

3、景观生态学研究范畴景观结构:即景观组成单元的数量构成及空间组合与分布特征,其中景观组分的空间结构特征又被称为景观格局。

景观功能:景观对自身内部及其他相关生命系统生存和发展所能提供的支撑作用。

景观动态:景观在各种内外部驱动因素作用下其结构和功能的时间变化过程与特征。

4、尺度:一般是指对某一研究对象或现象在空间上或时间上的量度,分别称为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

5、粒度:空间分辨率的最小单位6、幅度:表示研究区域的大小或需要考虑的时间长度。

7、空间异质性:由不相关或不相似的组成构成的系统。

(景观内部事物或者其属性在时间或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或非随机性特征。

)8、景观多样性:景观单元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多样性,反应景观的复杂程度。

9、景观多样性包括斑块多样性、类型多样性和格局多样性。

在研究中往往更重视它与其他层次生物多样性的关联。

(多样性指数:丰富度、均匀度、优势度)图解:在景观类型少,大均质斑块,小边缘生境条件下,物种多样性低;随着类型(生境)多样化和边缘物种增加,物种多样性也增加。

首先,当景观类型、斑块数目与边缘生境达到最佳比率时,物种多样性最高;其次,随着景观类型和斑块数目增多,景观破碎化,致使斑块内部物种向外迁移,物种多样性也随着降低;最后,残留的小斑块有重要的生境意义,维持着低的物种多样性。

10、景观连接度;是对景观空间结构单元相互之间连续性的量度,侧重于反映景观的功能,是描述景观生态过程的参数;反映了景观促进或阻碍生物体或某种生态过程在源汇斑块间运动的程度。

11、干扰类型:①按干扰产生的来源可以分为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②依据干扰的功能可以分为内部干扰和外部干扰;③依据干扰的机制可以分为物理干扰、化学干扰和生物干扰;④依据干扰传播特征,可分为局部干扰和跨边界干扰。

城市生态景观建设的概念

城市生态景观建设的概念

城市生态景观建设是指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注重保护和提升自然生态环境,营造具有生态功能、艺术性和人文特色的城市景观。

其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生态保护:城市生态景观建设强调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包括湿地、森林、水域
等自然生态环境的保留和恢复,以维护城市生态的稳定和多样性。

2.绿色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建设绿地、城市森林、生态廊道等绿色基础设施,增加城市的
绿化覆盖率,改善城市空气质量、调节气候、保护水源等生态功能。

3.生态景观规划:在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自然地形、水系、植被等自然要素,进行科学合
理的布局设计,打造具有生态价值和美感的城市景观。

4.生物多样性保护:注重保护城市内的各类生物多样性,通过建立城市公园、野生动植物
保护区等措施,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多样性。

5.社区参与与教育宣传:鼓励居民参与生态保护和绿化建设,提高居民的生态意识,推动
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总体来说,城市生态景观建设旨在通过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改善城市绿化状况、提升城市景观品质等措施,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居民提供优美的生活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市景观生态学的探析

城市景观生态学的探析

城市景观生态学的探析摘要: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景观绿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而城市景观绿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也日新月异。

本文在阐述景观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基础上,介绍了城市景观生态设计中的景观生态学原理,并指出景观生态学对城市景观建设的重要性。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基本概念;生态设计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景观绿化建设成为当今城市建设的一大热点。

城市景观绿化建设在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丰富居民生活空间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生物群落与主要环境条件之间错综复杂的因果反馈关系的学科,用景观生态学的观点去进行城市景观设计,已被广大设计人员和群众所接受,但是对城市景观生态设计的理解,还存在着争议,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

下面,就城市景观生态学进行相关探析,以期指导实践。

1 景观生态学的基本概念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生物群落与主要环境条件之间错综复杂的因果反馈关系的学科。

也是研究景观结构单元的类型组成、空间格局及其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强调空间格局、生态过程及尺度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生态学新分支。

2 城市景观生态学及其结构要素分析城市开放空间中的绿色斑块主要包括公园、广场绿地、动植物园、烈士陵园以及部分绿化较好的园林式企业和事业单位。

这些绿色斑块的形状、分布位置直接影响着城市景观的生态质量。

城市中的绿色廊道主要是指以道路与河道为主干的带状绿化带。

绿廊的宽度、边缘形态及其连通性方面的不同都会对景观产生不同的影响。

3 城市景观生态设计3.1 建立城市景观绿色斑块系统3.1.1 最优斑块形状景观生态学的边缘效应原理提示我们,在进行景观规划设计时,为了提供较高的生物多样性,某些景观要素要尽可能地遵循自然的形态,避免人为化的切割和硬接。

对于钢筋混凝土林立的城市,景观斑块采用自然的景观形态往往能使人们放松心情,陶冶情操。

自然的凹凸起伏的曲线,在视觉上有别于直线的僵硬,能够形成韵律感。

城市景观生态设计分析

城市景观生态设计分析

城市景观生态设计分析摘要:在大力发展经济的背后,城市环境污染问题也层出不穷。

无论是建筑、电气或是城市景观,都在在不断尝试采取生态化的设计策略,以应对城市环境恶化问题。

本文根据多年工作实践,对城市景观生态设计策略进行研究,供同行借鉴参考。

关键词:低碳理念; 城市景观; 生态设计;海绵城市前言当前,我国各行各业都在强调低碳,发展低碳经济,创建低碳城市,倡导低碳生活方式,也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

在城市景观生态规划中,必须研究先进的生态技术,始终坚持以低碳为基础的城市规划目标,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是城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的城市规划设计中,对大气、水质、土壤等物质生态进行了研究,多项研究表明,环境因素与居民主观评价之间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例如,一个高标准的环境指数可能不会有高的满意度。

因此,仅仅对专业技术进行客观分析是不够的,还需要对城市的经济、生活等进行深入研究,低碳视角下的城市景观规划设计是当今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对发展模式的探讨较少,应该立足于实践,多学科协同研究。

通过对城市生态环境的调查分析,建立了基于低碳的城市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方法。

此外,从低碳角度出发,还需从景观优化、有机循环等现代技术入手,优化城市环境,减少环境污染。

一、城市景观生态分类(一)以水源类型分类城市景观生态,以滨水景观为主进行分类,大致可以按水体属性来分类,包括沿海型、洲岛型、滨江型和湖水型。

其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是滨江型城市景观,主要以江河河流为主。

它是当今城市文明发展的主要“根据地”。

不少国际大都市依托大江大河,逐渐发展得越来越繁华,滨江式城市景观经过多年的发展演变,已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类城市景观。

从景观数量上看,滨海景观实际上弱于滨江景观,但建设规模往往大于前者,并具有优越的自然旅游资源和潜在的人文聚焦环境的吸引力。

滨水景观的湖水型,主要是以人类赖以生存的湖泊为主,如我国著名的张家港山、暨阳湖、杭州的西湖等,都属于城市滨水景观的湖水型。

城市景观生态学

城市景观生态学


达到 充 分 脱 色

阳 离 子 印 染 污 水 中 的 C l一 C H
Z
快 速 净化 的 目 的
一 C H 一C H 一N
Z
1

(C H
Z

3

) C I 杂 质 吸 附凝
3




聚 沉 降 机 理 主 要 是 溶 于 水 后 的 带 负 电性 的 粘 土胶粒 吸 附C I 一 C H 一 CH 一 C H 1

环境 化学 铸造 技 术
环 境科 学
a
( 1984 )
借 助于 聚 丙 烯酞胺 的
,
氢键

作 用 和链
[ 2 1 杨 昌力 等 [ 3 ] 曾桓 兴
[4 〕C h a o d
户 价 心 邵丫 力 沪
(2 )
4 (4 ) C
a
28 66
( 1 988 )
29 1
( 19 8 3 ) ( 19 8 4 )
状 高分 子的 架桥 絮凝作用
护心 心 心 “ , 力 户 户
b 父 人 卜 又 、 夕 卜 9 q 交 反 勺 b
户 尹了 乙 、 卜 .一 fJ 六 八 七 勺 ,碑 、 J .一 夕
再 将 已 凝聚 的细

M 人p p l
.
ta
l g (3 )
3

心刀、。。。。。 。心 , /

,
。个
沪 沪沪 沪必沪 沪沪 沪沪沪 沪沪 沪沪 沪沪 沪沪沪 沪沪 沪沪 沪沪 沪沪 沪沪 扩
聚 丙 烯 酞 胺 中 的 胺 基 团 中 包 含有 N H 成

第六章 景观生态学理论与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利用-环境生态学(共43张PPT)

第六章 景观生态学理论与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利用-环境生态学(共43张PPT)

(三) 廊道的分类
廊道有三种基本类型:线状廊道、带状(窄带)廊道和河流 (宽带)廊道。
线状廊道
带状廊道
河流廊道
六、基质
基质是面积最大、连通性最好的景观要素类型
(一) 基质的判定
相对面积 连通性 控制程度
相对面积的大小、连通性和对景观动态的控制作用是判定基质的 三个基本标准。
(二) 基质的孔隙度
②传输通道(如植物传播体、动物以及其他物质随植被或河流廊道 在景观中运动)。
③过滤和阻抑作用(如道路、防风林道及其他植物廊道对能量、物 质和生物(个体)流在穿越时的阻截作用)。
④作为能量、物质和生物的源或汇(如农田中的森林廊道,一 方面具有较高的生物量和若干野生动植物种群,为景观中其他 组分起到源的作用,而另一方面也可阻截和吸收来自周围农田 水土流失的养分与其他物质,从而起到汇的作用)。
布的差异性)三个方面。 而另一方面也可阻截和吸收来自周围农田水土流失的养分与其他物质,从而起到汇的作用)。
从生态因子角度考虑,干扰的定义是:
离同“岛屿”空间分布格局具有某种可比关系时,对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表达有利。
基质(matrix):在景观中的本底覆盖类型,通常具有高覆盖率和高连接度;
(二) 基质的孔隙度
一、景观及景观生态学
傅伯杰等(2001)在综合国内外有关景观的概念的基础上, 总结了对景观的五个方面的理解: ①景观由不同空间单元镶嵌组成,具有异质性。 ②景观是具有明显形态特征与功能联系的地理实体,其结构与 功能具有相关性和地域性。
③景观既是生物的栖息地,更是人类的生存环境。
④景观是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具有尺度 性。 ⑤景观具有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价值,表现为综合性.

城市景观设计与生态保护

城市景观设计与生态保护

城市景观设计与生态保护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得城市面积不断扩大,高楼大厦林立,城市景观设计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追求美观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考虑到生态保护的问题。

本文将从城市景观设计与生态保护的角度,探讨如何在城市发展中实现和谐共生。

一、城市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城市景观设计不仅仅是为了美化城市,更是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一个良好的城市景观设计,可以提高城市的居住环境,增加城市的绿色空间,提高城市的空气质量,使城市更加宜居。

二、生态保护的必要性在城市化进程中,生态环境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生态系统破坏、物种灭绝、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

因此,我们在进行城市景观设计时,必须考虑到生态保护的问题,尽可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三、城市景观设计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城市景观设计与生态保护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辅相成的。

在进行城市景观设计时,我们不仅要追求美观,更要注重生态平衡。

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四、如何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实现生态保护1.增加绿色空间: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应增加绿色植物的种植,提高城市的绿化率。

绿色植物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城市的空气质量。

2.保护生态环境: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应尽可能保护原有的生态环境,避免破坏生态平衡。

例如,在设计公园时,可以保留原有的地形地貌,选用本地植物,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合理规划城市:在城市规划中,应考虑到城市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确保城市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4.提高市民环保意识:通过城市景观设计,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使市民更加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

例如,在公园中设置环保标语,宣传环保知识。

五、结论在城市景观设计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中,我们必须认识到,生态保护是城市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将生态保护融入城市景观设计中,才能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未来的城市发展中,我们应更加重视城市景观设计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六章 景观生态分类与评价

第六章 景观生态分类与评价

2.景观适宜性评价
������ 景观适宜性评价:指相对于特定生态过程的 景观潜力和景观利用的合适程度的综合评估。 ������ 生物多样性保育着重考虑生境条件对物种生存的 适宜性。������ 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标:气候,地貌、土壤肥力与 质量、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等,对土地不同利用方 式的适宜性进行评价。
二. 景观生态分类的原则
1. 综合性原则 景观是区域综合体,由不同类型生态系
统以某种空间组织方式组成的异质性地理空 间单元。因而分类应体现综合特征: 空间形 态、空间异质组合、发生过程和生态功能等4 个方面属性特征。 2. 主导因子原则
景观形成是多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但 各因子的作用不等。∴选取指标应有直观性、 代表性和分类结果的可靠性。
3)Z.Naveh的总人类生态系统
Z. Naveh(1993)提出总人类生态系统的概 念,涵盖了生物圈;将最小景观单元称为生态小 区,集中了生物和技术生态系统,最大的全球景 观叫生态圈,从视觉上和空间上贯穿地理圈、生 物圈和技术圈。他所建立的景观分类系统分为: ������ 开放景观(包括自然景观、半自然景观、半 农业景观和农业景观);������ 建筑景观(包括乡村景观、城郊景观和城市工业 景观);������ 文化景观。������
第一节 景观生态分类 (landscape classification)
������ 景观生态分类是研究景观结构与功能的基 础和景观生态评价、规划、管理的前提;������ 景观生态分类是景观生态学理论与应用研究的 纽带。������ 景观生态分类就是根据景观的空间结构与生态 功能特性,划分景观生态系统的类型。
上述景观输入能源、物质和信息不同,构成 不同性质和强度的景观驱动力。
Z. Naveh提出的景观分类系统

景观生态学重点

景观生态学重点

景观⽣态学重点第⼀章绪论1.景观(综合理解):景观由不同空间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形态特征与功能联系的地理实体,有⼀定⾃然和⽂化特征的地域空间实体,⽣物的栖息地,处于⽣态系统之上,景观具有经济、⽣态和⽂化的多重价值,表现为综合性。

2.景观⽣态学:景观⽣态学是地理学、⽣态学以及系统论、控制论等多学科交叉、渗透⽽形成的⼀门新的综合学科。

主要研究空间格局和⽣态过程的相互作⽤。

3.⽣态学:研究⽣态系统(存在于⽣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形成⼀个功能单位即可称为⽣态系统)结构、功能及其发⽣发展的进化规律与调控⽣态平衡机理的科学。

4.景观⽣态学的科学地位景观⽣态学的产⽣是基于地理学和⽣态学的结合,它是把地理学研究⾃然现象空间关系的横向关系,同⽣态学研究⽣态学系统内部功能关系的纵向⽅法相结合,是以地理学与⽣态学之间的交叉为主体的⼀门交叉学科。

以景观为对象,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和物种流在地球表层的迁移与交换,研究景观的空间结构、功能及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景观的动态变化及景观优化利⽤和保护的原理与途径。

5.景观⽣态学的由来与发展景观⽣态学是20世纪60年代在欧洲形成的,1939年德国区域地理学家Troll创造了“景观⽣态学”⼀词。

1968年,Rintelen理论与应⽤植物社会学私⽴研究所所长Tuxen主持召开了⾸届国际景观⽣态学研讨会。

1982年10⽉,在捷克举⾏的第六届景观⽣态问题国际研讨会上成⽴了国际景观⽣态学会(IALE),标志着景观⽣态学⾛向⼀个新的发展⽔平。

1981 年在荷兰举⾏的“第⼀届国际景观⽣态学⼤会”及1982 年“国际景观⽣态学协会”的成⽴。

6.景观⽣⽣态学研究的内容和任务内容:(1)景观结构:即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多样性及其空间关系。

(2)景观功能:即景观结构与⽣态学过程的的相互作⽤,或景观结构单元之间的相互作⽤。

这些作⽤主要体现在能量、物质和⽣物有机体在景观镶嵌体中的运动过程中。

(3)景观动态:即指景观在结构和功能⽅⾯随时间的变化。

景观生态规划方案

景观生态规划方案

景观生态规划方案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景观生态规划方案就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景观生态规划方案的相关内容,包括规划的目标、原则、方法和实施步骤等。

规划目标景观生态规划方案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合理的景观设计,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具体来说,景观生态规划方案需要实现以下目标:•保护和提升环境质量:通过景观设计,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通过增加绿化面积和提高绿化质量,增强城市的生态价值。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通过合理规划,将城市生态和经济发展有机融合,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规划原则景观生态规划方案需要遵循以下原则:•自然性原则:尽可能地保持自然景观的原始状态,尽量减少人工干预。

•功能性原则:根据不同的场所功能和需求,科学合理地规划景观空间。

•系统性原则:将不同景观要素有机组合,形成生态系统,实现生态平衡。

•可持续性原则:以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方面的和谐发展。

规划方法景观生态规划方案的实施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

以下是常用的景观生态规划方法:•场地分析法:先对现有地形、气候和植被等进行分析,然后进行空间规划设计。

•生态廊道法:通过连通不同的生态节点,形成生态廊道,增加城市的景观生态价值。

•生态工程法:依据生态工程原理,通过人工植被、生物工程等方法,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空间组合法:将不同的景观元素合理组合,形成多样化的景观空间,并使其与周边环境协调统一。

规划步骤景观生态规划方案的实施需要经过以下步骤:•调查与分析:对当前生态环境、自然要素和社会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为后续规划提供数据支持。

•目标确定:根据调查和分析结果,明确景观生态规划方案的主要目标和要求。

•方案设计:根据目标要求,设计出符合规划原则和方法的景观生态规划方案,同时针对不同的场所,进行差异化设计。

•意见征集:将设计好的方案进行公开展示和宣传,征集公众、专家和政府等相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景观生态学复习重点

景观生态学复习重点

景观生态学复习重点第一章绪论景观: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价值。

第三章景观结构1.斑块(概念,起源)(1)概念:依赖于尺度的、与周围环境在性质上或者外观上不同,表现出较明显边界,并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实体(2)起源:环境资源斑块、干扰斑块、残存斑块、引进斑块(种植斑块、聚集地斑块)2.残存斑块和干扰斑块之间的相似之处①二者都起源于自然或人为干扰。

②二者都具有较高的物种周转率。

③种群大小、迁入和灭绝的速度都在干扰发生之初变化较大,随后进入平稳的演替阶段。

④当基质和斑块融为一体时,两者都将消失。

3.大斑块的生态学意义,小斑块的生态学意义(1)大斑块:有利于生境敏感物种的生存;为大型脊椎动物提供核心生境和躲避所;为景观中其它组成部分提供种源;在环境变化的情况下,对物种绝灭过程有缓冲作用。

(2)小斑块:作为物种传播的生境以及物种局部灭绝后重新定居的生境和“踏脚石”,从而增加了景观的连接度;为许多边缘种、小型生物类群以及一些稀有种提供生境。

4.斑块形状(内缘比概念)(1)斑块形状:圆形和扁长斑块;环状斑块;半岛状(2)内缘比概念:指斑块内部和外侧边缘带的面积之比(较大的圆形或正方形斑块属于等径斑块,内缘比较高,而相同面积的矩形斑块内缘比则较低,甚至有等于零的情况。

)5.斑块形状的生态学意义①斑块的形状和走向对穿越景观的动植物的扩散和觅食有很大影响;②较宽阔的公路在局部上可视为长形斑块,它对垂直于公路方向迁移的动物来说往往起到很大的阻碍作用,而对平行于公路方向的影响不大;③形状不同,生态效应不同;④内缘比大的斑块有利于能量、生物养合;而内缘比小的斑块易于促进斑块内部6.廊道(概念、起源、连接度)(1)概念:廊道是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

(2)起源:环境资源廊道:由环境资源在空间上的异质性线性分布形成干扰廊道:由带状干扰所致残存廊道:是周围基质受到干扰后的结果种植廊道:由于人类种植形成再生廊道:受干扰区内的再生带状植被(3)连接度:指廊道如何连接或在空间上怎样连续的量度,可用廊道单位长度上间断点的数量表示7.基质(概念、判定标准、孔隙度概念及生态学意义)(1)概念:范围广、连接度最高,在景观功能上起着优势作用的景观要素类型(景观中的背景地域)。

《城市景观生态》课件

《城市景观生态》课件
通过实际项目的分析,了解城市 景观生态建设的成果和挑战。
城市景观生态建设的成果 展示
展示城市景观生态建设的良好效 果和对城市的贡献。
城市景观生态建设的未来 发展方向
探讨城市景观生态建设未来的趋 势和发展方向,促进城市可持续 发展。
结论
1 城市景观生态对城市 2 城市景观生态保护与 3 城市景观生态建设对
城市景观生态能提供生态服务、 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对生物多样 性和人类健康具有积极影响。
城市景观生态保护
1
城市景观生态的现状
城市景观生态面临建设压力和破坏问题,需要加强保护与管理。
2
城市景观生态保护的意义
保护城市景观生态有助于维护城市生态平衡、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3
城市景观生态保护的措施
采取建立法规、合理规划、科学管理等措施,促进城市景观生态的可持续保护、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
城市景观生态概述
城市景观生态定义
城市景观生态是指城市中自然与 人工景观相结合,并满足生态原 则和功能需求的区域。
城市景观生态分类
城市景观生态的重要性
城市景观生态可分为城市绿地、 城市森林、城市湿地等不同类型。
发展的重要性
建设的关系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意

城市景观生态是城市发展
城市景观生态保护与建设
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城
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
通过城市景观生态建设,
市形象和居民生活产生重
同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可以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
要影响。
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市景观生态设计
城市景观生态设计的 目的
通过合理的设计,使城市景观 生态与城市发展相融合,提高 生态效益。

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名词解释、选择、判断、问答)第一章景观生态学的概念与发展1.景观是由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镶嵌构成,并以类似形式重复出现,具有高度空间异质性的区域2.景观生态学的概念是由德国植物学家特罗尔在1939年提出的3.斑块-廊道-基质模式是构成并用来描述景观空间格局的一个基本模式斑块是在景观的空间比例尺上所能见到的最小异质性单元,泛指与周围环境在外貌或性质上不同、非线性的,并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单元或生态系统,即一个具体的生态系统。

斑块可以是植物群落、湖泊、农田、居民区等。

廊道是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可以看作是一个线状或带状斑块,连接度、结点及中断等是反映廊道结构特征的重要指标。

常见的廊道有:农田间的防风林带、河流、道(铁)路、峡谷、输电线路等。

基质是景观中范围最广阔、相对同质且连通性最强的背景区域,是一个重要的景观元素,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景观的性质,对景观的动态起着主导作用。

常见的基底有:森林基底、草原基底、农田基底、城市用地基底等。

在许多景观中,景观总体动态常常受到基底所支配和控制。

4.景观结构是指景观的组分构成及其空间分布形式,包含景观的空间特征(景观元素的大小、形状及空间组合)和非空间特征(景观的类型以及面积比率),是景观性状最直观的体现,也是景观生态学的核心内容之一;5.景观格局是景观组分的空间分布和组合特征,大小和形状不一的景观斑块在空间上的配置,是景观异质性的具体体现,也是各种生态过程在不同尺度上作用的结果,具有强烈的尺度特征。

6.异质性是指在一个景观中,景观元素类型、组成及属性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变异程度,是景观区别于其生命层次的最显著特征。

是景观生态学的核心理论,也是景观生态规划的方法论基础和核心。

7.全球景观生态学大致可分为两个学派:北美学派、欧洲学派。

前者是从生态学中发展起来的,主要进行景观生态学研究,侧重于景观的多样性、异质性、稳定性的研究,形成景观生态学基础和理论研究的核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的尺度性与系统的可持续性有着密切联系,小尺度 上某一干扰事件可能会导致生态系统出现激烈波动,而 在大尺度上这些波动可通过各种反馈调节过程被吸收或 转化,可以为系统提供较大的稳定性。
2020/6/8
《园林生态学》
6-11
3. 景观生态流与空间再分配
在景观各空间组分之间流动的物质、能量、物种和其他 信息称为景观生态流。
《园林生态学》
6-14
5. 景观的文化性
景观是人类活动的场所,人类活动是构成景观的基本要 素。
人类对景观的感知、认识和价值取向直接作用于景观, 同时也受着景观的影响。人类的文化背景强烈地影响着 景观的空间格局和外貌,反映出不同地区人们的文化价 值观。
2020/6/8
《园林生态学》
6-15
景观
自然 景观
➢ 狭义的景观一般指几平方千米到数百平方千米范围内, 由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以某种空间组织方式组成的异 质性地理空间单元。
➢ 广义的景观则没有地域空间范围的原则性限定,包括 从微观到宏观不同空间尺度上,由不同类型的生态系 统组成的异质性地理空间单元。
2020/6/8
《园林生态学》
6-8
二、景观的基本特征
景观系统同其他自然系统一样,其宏观运动过程是不可逆 的。系统通过从外界环境引入负熵而提高其有序性,从而 实现系统的进化或演化。
景观演化的动力机制有自然干扰与人为活动两个方面,人 类活动对景观演化起主导作用。
景观生态建设是指一定地域、生态系统、适用于特定景观类型 的生态工程,它以景观单元空间结构的调控和重新构建为基本 手段,改善受胁迫或受损生态系统的功能,提高其基本生产力 和稳定性,将人类活动对景观演化的影响导入良性循环。
6-3
一、景观的概念
景观的美学概念 景观的地理学概念 景观的生态学概念
2020/6/8
《园林生态学》
6-4
景观的美学概念
景观(Landscape)一词的使用最早见于希伯来语《圣经》 旧约全书,用来描述耶路撒冷包括所罗门王的教堂、城 堡和宫殿在内的优美风光。
景观的这一视觉美学含义与英语中的风景(scenery)一词 相当,与汉语中的“风景”、“景色”、“景致”的含 义一致。在文学和艺术中,甚至在景观规划设计和园艺 工作者当中,景观的这种视觉美学意义上的原始含义仍 然在普遍应用。
2020/6/8
《园林生态学》
6-24
综合性和宏观性
景观生态学重点研究宏观尺度问题,其重要特点和优势 之一就是高度的空间综合能力,特别是在利用遥感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数学模型技术、空间分析技术等高 新技术研究和解决宏观综合问题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在景观水平上将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问题进行综合, 以可持续的景观空间格局研究为中心,探讨人地关系及 人类活动方式的调整,研究可持续的、宜人的、生态安 全的景观格局及其建设途径,可以为城市或区域可持续 发展规划提供理论和技态学》
6-23
异质性和尺度性
由于对景观异质性和尺度效应的普遍重视,强调研究对 象的空间格局、生态过程与时空尺度之间的相互作用和 控制关系是景观生态学的重要特点。
➢ 研究景观异质性的来源、维持和管理是景观生态学的 一个重要方面;
➢ 研究结果的尺度外推是景观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生态流是景观生态过程重要的外在表现形式,受景观格 局的影响和控制。景观格局的变化必然伴随着物种、养 分和能量的流动和空间再分配,也就是景观再生产的过 程。
景观中的能量、养分和物种主要通过五种媒介或传输机 制从一种景观要素迁移到另一种景观要素,即风、水、 飞行动物、地面动物和人。
景观水平上的生态流有扩散、传输和运动三种驱动力。
2020/6/8
《园林生态学》
6-20
景观生态学是以景观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景观的结构、 功能和变化以及景观的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的一门宏观 生态学科。其研究内容包括四个方面:
➢ 景观结构: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多样性及其空间关 系。
➢ 景观功能:景观结构与生态学过程的相互作用或景观 结构单元之间的 相互作用。
景观的宜人性可理解为比较适于人类生存、走向生态文 明的人居环境,包含以下内容:景观通达性、建筑经济 性、生态稳定性、环境清洁度、空间拥挤度、景色优美 度等。
2020/6/8
《园林生态学》
6-18
三、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的概念 景观生态学的特点
2020/6/8
《园林生态学》
6-19
景观生态学的概念
景观的系统整体性明确了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向和方法 论特点。即要在深入研究景观要素或结构成分之间的相 互关系的基础上,把握景观整体的结构特征、整体功能 和动态变化规律,针对性地提出景观调节、控制和管理 的基本途径;要把景观放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 作为区域的组成部分,确定景观的作用,明确景观管理 的目标,规划景观管理措施。
2020/6/8
《园林生态学》
6-10
2. 景观的时空尺度性
特定的问题必然对应着特定的时间与空间尺度,一般需 要在更小的尺度上揭示其成因机制,在更大的尺度上综 合变化过程,并确定控制途径。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尺 度上得出的研究结果不能简单地推广到其他尺度上。
时空尺度具有对应性和协调性,通常研究的地区愈大, 相关的时间尺度就愈长。生态系统在小尺度上常表现出 非平衡特征,而大尺度上可表现为平衡态特征
镶嵌性是研究对象聚集或分散的特征,在景观中形成明 确的边界,使连续的空间实体出现中断和空间突变。
景观的镶嵌格局或景观的斑块一廊道一基质组合格局, 是决定景观生态流的性质、方向和速率的主要因素,同 时景观的镶嵌格局本身也是景观生态流的产物,即由景 观生态流所控制的景观再生产过程的产物。
2020/6/8
帕萨格认为,景观是由景观要素组成的地区复合体,并提 出一个以斜坡、草地、谷底、池塘和沙丘等景观要素为基 本单元的景观等级体系。
佐讷维尔德把景观看做土地的同意语,把景观主要看做是 人类的栖息地,它包括人类、人类制成品以及决定环境的 物质和精神功能的主要属性。
贝尔格把景观理解为不仅包括地形形态,而且包括地表其 他对象和现象有规律地重复着的群聚,其中地形、气候、 水、土壤、植被和动物的特征以及一定程度上人类活动的 特征,汇合为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典型地重复出现在地 球上的一定地带范围内。
➢ 景观动态:景观在结构和功能方面随时间推移发生的 变化。
➢ 景观规划与管理:根据景观结构、功能和动态及其相 互制约和影响机制,制定景观恢复、保护、建设和管 理的计划和规划,确定相应的目标、措施和对策。
2020/6/8
《园林生态学》
6-21
景观生态学的特点
与其他生态学科相比,景观生态学明确强调空间异质性、 等级结构和时空尺度在研究生态学格局和过程及其相互 关系中的重要性,强调景观异质性的维持和发展,强调 人类活动对景观和其他尺度上生态学系统的影响,强调 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和生态过程在多个时空尺度上的相 互作用。就目前景观生态学的发展水平和研究现状来看, 景观生态学的特点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以下几点。
2020/6/8
《园林生态学》
6-6
景观的生态学概念
特罗尔把景观定义为将地圈、生物圈和智能圈的人类建 筑和制造物综合在一起的,供人类生存的总体空间可见 实体。
荷兰景观生态学家普遍认为景观是由生物、非生物和人 类活动的相互作用产生和维持的,作为地球表面可识别 的一部分,包括其外部形态与功能关系综合体。强调人 类活动在景观的形成、转化、维持等方面的作用。
福尔曼(Richard T.T.Forman)和戈德伦 (Godron M.)认为, 景观是指由一组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生 态系统所组成的异质性陆地区域,其空间尺度为数千米 到数十千米范围。
2020/6/8
《园林生态学》
6-7
狭义和广义的景观概念:目前学术界基本上从两个角度 理解景观的概念,即狭义的景观和广义的景观
美学意义上的景观概念就是直接从人类美学观念和身心 享受出发、从景观的外在形态特征方面对景观的认识, 以此进行景观要素的分类、美学评价,并探索协调性的 变化和维护。景观的美学概念着重于从外部形态特征上 去把握地域客体的整体属性。
2020/6/8
《园林生态学》
6-5
景观的地理学概念
景观的地理学概念起源于德国。早在19世纪中叶,洪堡德 第一次将景观作为一个科学概念引入地理学科,用来描述 和代表“地球表面一个特定区域的总体特征”
2020/6/8
《园林生态学》
6-1
第六章 城市景观生态
第一节 景观与景观生态学 第二节 景观结构的概念模型 第三节 城市景观 第四节 城市景观格局及其变化
2020/6/8
《园林生态学》
6-2
第一节 景观与景观生态学
景观的概念 景观的基本特征 景观生态学
2020/6/8
《园林生态学》
文化 景观
管理 景观
人工 景观
按人类活动 的影响程度
文化景观实际是人类文明景观,是人类活动方式或特征 给自然景观留下的文化烙印,反映着景观的文化特征和
景观中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对文化景观的生态研究不仅 涉及自然科学,更需要人文科学的交叉和整合。
2020/6/8
《园林生态学》
6-16
6. 景观演化的人类主导性
将景观学与生态学结合起来,并首次明确提出景观生态 学概念的是德国地理学家特罗尔。
福尔曼:景观生态学是以景观为对象,研究其结构、功 能及变化的生态学科。这一概念突出了美国生态学研究 注重基础理论和生态学过程研究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 忽视了景观作为人类活动空间的意义和人类对景观的双 重意义。
徐化成(1996)在原有基础上对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做 了必要的扩展,他认为,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内容不仅包 括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变化,还包括景观的规划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