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对房地产价格影响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份赋值年份赋值
1997年52002年3
1998年62003年2
1999年5.52004年4
2000年52005年6
2001年3.52006年5
表1政策量化赋值表摘
要:政策作为影响地价的重要因素对地价起着全面性、覆盖性的影响作用。近年来土地价格变化较大,增长
较为迅猛,部分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地区的增长速度较快,为此国家出台了各项政策以调控房地产市场。通过建立1997—2006年上海市房地产价格指数的回归模型,将房地产政策量化后作为影响房地产价格的指标进行回归分析,验证了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实际影响力。
关键词:房地产政策;多元线性回归;政策绩效评价;房地产价格中图分类号:DF29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 (2009)02-0132-02
收稿日期:2008-10-12
作者简介:萧薇(1984-),女,江苏无锡人,硕士研究生,从事不动产估价管理研究;唐焱(1968-),四川蓬溪人,博士,硕士生导师,从事不动产估价管理研究。
政策对房地产价格影响分析
萧
薇,唐焱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210095)
观察近年来实施的收紧土地、
信贷从紧、稳定房价的房地产新政,政策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手段,包括在20世纪90年代末国家也陆续发布过各项政策来进行房地产市场的改革与调控。而政策的实际作用力究竟如何,是否真正调控房地产价格。为验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实际影响,本文以上海市为例,分析1997—2006年以来的房地产政策与房地产价格的数据。
从1997年到2006年上海市房地产价格指数(以上一年价格为100)分析看来,上海市房地产市场大体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97—2001年较为平稳,房地产价格略微下跌,价格波动幅度较小。第二阶段:
2001—2003年上海市房地产价格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尤其是2003年,价格指数为120.1,比2002年增长了20.1%。第三阶段:2003—2005年上涨速度放
缓,但是仍然保持一定的增长趋势。直至2006年,房地产价
格出现了6年来的首次下跌。
根据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上海市的房地产价格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涨跌幅度。建立包括政策变量在内的房地产价格指数变化驱动力模型进行定量化分析,由此可估算出我国近十年来房地产政策参与宏观调控所起的实际作用,对政策进行绩效评估和分析。
1.变量指标选取
房地产价格是多种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选取其中
对房地产价格整体水平影响较大的因素作为指标变量,建立房地产价格指标化驱动力模型。选取因素如下:
(1)GDP,影响区域内地价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2)消费价格指数,物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居民对房地产市场的消费需求,间接影响到对房地产的投资;
(3)居民收入水平,影响区域内人民对房地产投资能力。收入水平较高的时候,盈余资金更倾向于投资于房地产;
(4)房屋竣工面积,反应房地产的供给量;
(5)人口变化,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需求方面;(6)房地产政策,政策参与国家宏观调控对房地产价格起的是直接的全面的作用。主要包括房地产政策,
法律体制的改革和重大措施等。对政策采取分级量化的方式:国家法律、管理体制改革和重大举措赋值3—4分,中共中央国务院发文赋值2—3分,原土地管理局和国土资源部发文赋值1—2分。
综合分析1997年至2006年各政策的颁布情况,按照上
述分级量化方式得出结果如下:一、政策背景简述
三、
房地产政策运行效果分析二、上海市房地产价格分析
经济研究导刊
ECONOMIC RESEARCH GUIDE
总第40期2009年第2期Serial No.40
No.2,200998.70
126.00120.00116.00110.00106.00100.0096.0090.00
97年98年99年00年01年02年03年04年05年06年
98.2096.70
96.20
98.60104.40
107.50
120.10
116.90
109.70
图11997—2006年上海市房地产价格指数
资料来源:上海市统计年鉴
132——
The Analysis of the Impacts of Policy on Real Estate Price
XIAOWei,TANGYan
(CollegeofPublicAdministration,NanjingAgriculturalUniversity,Nanjing210095,China)
Abstract :Changes in real estate prices are the results of many factors combined action.In recent years,various real estate policies have been promulgated by country to participating in macro-control.This article establishes the regression model of the Shanghai real estate price index from1997to 2006,including the real estate policy as an influencing factor,and then catties on the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to confirm the impacts of policy on the real estate price.
Key words :Realestatepolicy;multiplelinearregression;Evaluatetheperformanceofdeductionspolicies;realestateprice
参考文献:
[1]黄小虎.新时期中国土地管理研究[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26-31.
[2]周超纲,黄贤金.土地政策构成要素及环境因素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1995,(9):1-5.[4]伏玉林,李洋.对土地政策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思考[J].建筑经济,2006,(28):64-68.[5]翟文侠,黄贤金.我国耕地保护政策运行效果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03,17,(2):8-13.[6]胡静,陈银蓉.湖北省土地政策评价模型的政策变量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7,(19):102-104.
[责任编辑杜娟]
2.模型的建立和计算
在建立回归模型前,首先要对各变量数据进行标准化,以此消除不同量纲对模型准确性的影响,在此采用的方差标准化对6个变量进行标准化;方差标准化后的变量具有均值为0,标准差为1的特征。
利用标准化后的数据,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分析,得出上海市房地产价格指数变化的回归模型如下:
Y =0.2109784741+3.6631*GDP -0.5728*SHOURU^3-0.5140*RENKOU^3+0.17831*GONGJI^2-1.5876*WUJIA -0.6383*ZHENGCE
其中,Y 代表上海市房地产价格指数;GDP 表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SHOURU 表示人均工资收入,RENKOU 表示区域内人口数量,GONGJI 表示年房地产竣工面积,WUJIA 表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ZHENGCE 表示房地产政策变量。
模型中各个变量均通过检验。R 2
=0.99976,F 、P 检验:F =2109.7012,P =0.000016。从相关数据看出,此模型拟合度高,通过检验,该模型有效。
3.政策效果分析
从模型看出,政策变量与房地产价格指数呈负相关。政策力度越大房地产价格指数则越低。
1997—2000年这一阶段的政策,政策侧重土地的合理利用,并进行了住房制度的改革,此时期房地产价格指数保持微小幅下降的水平,变化幅度不大,价格稳定。2001—2003年,房地产价格指数开始攀升,此时期的政策力度相对薄弱,方向上主要为鼓励房地产市场。直至2003年,上海市GDP上涨速度迅猛,2003年的房地产价格指数也达到120.1,较去年同比增长20%之多,迅速的攀升使其处于巅峰状态。而2003年之后的工作核心则是稳定房地产价格,规范土地出让程序,调控土地供应结构,开始了一轮较为严厉的调控风暴。从2004年开始,房地产价格指数虽然仍然保持增长的势头,但增长速度开始明显放缓,直到2006年,出现了4年来的首次下跌。由此看出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还是较为明显的。从模型的分析看出,对Y ,即房地产价格指数影响最大是GDP,影响指数达到3.6631,其次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第三即为政策,影响指数达到0.6383。
通过对上海市房地产价格指数的影响因素建立的回归模型分析来看,房地产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确实起到了实质性的作用,不同时期的房地产政策目标和力度不同,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效果也不尽相同。尤其从2004年开始,面对突飞猛进的房地产市场价格,国家颁布的一系列房地产新政对房地产价格的过快增长的确起到了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增长过于迅猛的房地产价格,稳定了房地产市场。由此可见,国家进行对房地产市场进行的宏观调控是有效的也是必要的,是稳定房地产市场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坚持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原则颁布各项合理且合时宜的政策,指导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的发展。
四、结论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