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分裂增殖过程各时期的特点及示意图

合集下载

细胞的有丝分裂和细胞周期

细胞的有丝分裂和细胞周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细胞周期
分裂期(M期)
细胞周期示意图
细胞周期各阶段的事件
Hela 细胞增殖周期时相
细胞周期的时间 TC = TG1 + TS
+
TG2 + TM
适宜条件下一种细胞的周期时间相对稳定,不
同生物或组织的细胞TC差异较大,TS、TG2、TM变化
较小,主要是TG1的差异。

一、细胞周期各时相的动态变化
(一) G1期 与DNA合成启动相关,细胞物质代谢活跃,RNA和蛋白 质合成,细胞体积增大。存在细胞增殖的限制点
(restriction point, R点 )。
G1 早期----R点---- G1 晚期 R点为控制点,决定是否增殖。 如能通过,则增殖。

(四)抑素(chalone)
是由细胞自体产生的、终止细胞增殖的信号分 子,是一种热不稳定的可溶性、分泌型糖蛋白,在 细胞增殖的反馈性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抑素不但具有严格的组织特异性,而且还有细 胞周期阶段的特异性。目前已经发现的抑素有20多 种,如肝细胞抑素、肾细胞抑素、红细胞抑素等。 并且有的抑素专门作用于G1期,防止细胞进行DNA 合成(如G1期表皮细胞抑素);有的专门作用于G2 期,防止细胞进行分裂(如G2期表皮细胞抑素)。
2.密度梯度离心法: 不同时期细胞在重量和体积上差别显著,可 采用。如:裂殖酵母。 特点:简单省时、效率高、成本低。但对大多 数细胞不适用。
3.化学同步法:通过不同药物可获得不同时期同 步化细胞,但对细胞周期有干扰。 (1)DNA合成阻断法: 常用药物:氨甲蝶呤、胸苷。可使细胞同步于S期。
特点:效率高,几乎适于所有体外培养的细胞系。
细胞周期蛋白(cyclin)是一类随细胞周期的变化呈周期性的出现与消失的蛋白质。

细胞分裂图解

细胞分裂图解

细胞分裂识图考点分析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Ⅰ2、细胞的有丝分裂。

Ⅱ3、细胞的减数分裂。

Ⅱ【拓展提升】1、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Ⅱ2、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

Ⅱ【与识图相关的知识要点】1、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表(课前完成)比较项目减数分裂有丝分裂细胞分裂次数染色体复制次数联会、四分体是否出现有无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的时期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子细胞名称和数量2、(同种生物)两种分裂方式中染色体与DNA变化对照表(课前完成)项目有丝分裂减数分裂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性原细胞初级性母细胞次级性母细胞性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2NDNA含量变化2a3、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细胞分裂图的鉴别(以二倍体生物细胞为例):(1)几个特殊分裂时期的比较分析①细胞分裂前期:(如图)②细胞分裂中期:(如图)③细胞分裂后期:(如图)③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图形辨析(以二倍体为例)4、其他与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有关的图形题分析4.1坐标曲线图坐标曲线图一般用于考查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及DNA含量关系的判断及分裂时期的判断。

例1、下列图示中,横轴表示细胞周期,纵轴表示一个细胞核中DNA含量或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请分析图示,表示有丝分裂DNA含量变化、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和减数分裂DNA含量变化、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的依次是()4.2柱形图柱形图常用于考查细胞分裂各时期的染色体、染色单体及DNA等的数量关系特点。

熟悉细胞分裂各时期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及DNA的变化特点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

例2.下图A、B、C、D分别表示某哺乳动物细胞(2n)进行减数分裂的不同时期,其中a表示细胞数目。

请判断b、c、d依次代表()A.DNA分子数、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B.染色体数、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C.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D.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DNA分子4.3扇形图扇形图常用于考查细胞分裂各时期的判断。

例3.下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周期所用的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甲→乙过程中着丝点会分裂②乙→甲的过程有蛋白质合成③一个细胞周期是指甲→甲的全过程④一个细胞周期是指乙→乙的全过程A、①②③B、①②④C、③D、④4.4细胞分裂模式图和坐标曲线图相结合细胞分裂模式图常用于考查细胞分裂各时期染色体变化的特点,如根据图中细胞的特点判断细胞属于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的哪个时期、判断细胞的雌雄性等。

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_图文

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_图文

种不
形同
染色体
. 态 时
(细胞分裂期)

染色质与染色体
染色质

(细胞分裂间期)


两 的


染色体
. 态
(细胞分裂期)
同 一 物 在 质 不 同 时 期
3、染色体数目=着丝粒数目
复制
染色体: 1 DNA: 1 染色单体: 0
染色单体
1 2 2
二、细胞周期
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 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时间。
A、②①⑤③④
B、②③①④⑤
C、④②①⑤③
D、①②⑤③④
细胞分裂的方式
无丝分裂: 蛙的红细胞
有丝分裂: 形成体细胞时 减数分裂: 形成生殖细胞时
分细 裂胞
的 有 丝
一、染色体 电镜下的染色体
1、成分:染色体=DNA+蛋白质
2、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是同种物质 在不同时期的两种类型
染色质与染色体
染 (
色 细
质 胞




)细

胞一
中物
两 的 在 质
有丝分裂的意义
复制 均分
保证了子细胞与母细胞中染色体 形态结构和数目完全相同。在 亲代与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 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研究材料:
❖大蒜的根尖
实验步骤:
1、取材
部位:根尖乳白色2-3mm 时间:上午8:00左右
2、固定: 卡诺固定液
思考:此时细胞还活着吗?
细胞死亡,被固定在当前分裂时期
(7)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 )D
(8)染色体转变为染色质状态 ( ) E

高中生物细胞的生命历程中图版必修一

高中生物细胞的生命历程中图版必修一

亲代细胞染色体复制后,平均分配 到两个子细胞中,子代细胞的染色 体数与亲代细胞保持一致,保证了 亲、子代之间遗传的稳定性 。
一、无丝分裂
1、过程:核先延长,后缢裂为二,同 时质中央缢为两个子细胞。 2、特点:不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 3、实例:蛙的红细胞分裂
小结
1.有丝分裂:
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见于大多数植物和动 物的体细胞的增殖 [P26图]
4.下列哪种细胞的全能性容易表达出来(C)
A.蛙的口腔上皮细胞;B.蚕豆的叶肉细胞;
C.蛔虫的受精卵细胞;D.人的神经细胞
5.下列不属于细胞凋亡的生物学意义的是(C)
A.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 B.细胞凋亡能维持组织中细胞数目的相对平衡 C.细胞凋亡是机体对外界刺激的应激反应 D.细胞凋亡是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
2、癌细胞特征:
①能够无限增殖。 ②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③癌细胞的表面发生了变化。
3、发病机理:
抑癌基因
①物理致癌因子。
②化学致癌因子。
③病毒致癌因子。
4、预防:
①避免接触致癌因子
②增强体质,保持心态健康,养成良好 的生活习惯,从多方面积极采取防护措施。
根据以下案例分析是由哪种致癌因子引起的癌症?
二、细胞的衰老和凋亡
(一)、细胞的衰老
1、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
2、含义:细胞衰老的过程是细胞的生理状态 和化学反应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最终表现 为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了变化。
3、主要特征:
①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代谢 减慢; ②有些酶的活性降低; ③色素积累,导致细胞衰老和死亡; ④呼吸减慢,核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 加深; ⑤细胞膜通透功能改变,物质运输能力降 低;

细胞分裂

细胞分裂

四分体排列于赤道面上,动粒微管只与染 色体的一个动粒相连(中期Ⅰ )
同源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后期Ⅰ ) 染色体数目减半(末期Ⅰ ) 子细胞染色体数目比分裂前少一半,子细 胞遗传物质与亲代细胞及子细胞之间均不 相同 较长,可为数月、数年、数十年
首 页 退 出
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与分裂前相 分裂结果 同,子细胞遗传物质与亲代细 胞相同
tRNA、mRNA;
蛋白质合成活跃:合成DNA复制起始与延伸所需的酶类、
G1期向S期转换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一些蛋白质; 蛋白质的磷酸化:组蛋白、非组蛋白及某些蛋白激酶发 生磷酸化; 细胞膜对物质的转运作用加强:对氨基酸、核苷酸、 葡萄糖等小分子营养物质摄入量增加,对一些可能参与G1 期向S期转变调控物质的转运也增加。
末期 II
减数分裂的过程
2N
N
N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
有丝分裂 发生范围
分裂次数 分裂过程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无染色体的配对、交换、重组 有染色体的配对、交换、重组(前期Ⅰ) 体细胞 1
减数分裂
生殖细胞 2
二分体排列于赤道面上,动粒 微管与染色体的两个动粒相连
染色单体移向细胞两极 染色体数目不变
首 页
退 出
(二)中期(metaphase)
星体微管
中心粒 极微管
动粒 动粒微管 中心体
(三)后期
Cell Division and Cell Cycle
首 页
退 出
(四)末期 末期(telophase)细胞的主要特点:子代细胞的核 重新形成,胞质分裂。 1. 子代细胞的核形成 在分裂末期,染色体解聚、核仁重新形成、核膜重 建,至此两个子代细胞的核形成,核分裂完成。

13细胞周期与细胞分裂

13细胞周期与细胞分裂
第十三章 细胞周期与细胞分裂
Cell Cycle and Cell Division
第十三章 细胞周期与细胞分裂
细胞周期

细胞分裂

细胞增殖的生物学意义:
细胞增殖(cell proliferation)是细胞生 命活动的重要特征之一, 是生物繁育的基础; 单细胞生物细胞增殖导致生物个体数量的 增加; 多细胞生物由一个单细胞(受精卵)分裂 发育而来,细胞增殖是多细胞生物繁殖基础; 成体生物仍需要细胞增殖,以取代衰老、 死亡的细胞,维持个体细胞数量的相对平衡和机体 的正常功能; 机体创伤愈合、组织再生、病理组织修复 等,都要依赖细胞增殖;


无丝分裂的特点:
不形成纺缍体,也不形成染色体; 遗传物质不一定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
一.有丝分裂
有丝分裂:
有丝/间接分裂(mitosis/indirect division)是真核生物体细胞的主要增殖方式,保证每 个子细胞得到一套完整的染色体组、相应的细胞质 成分和细胞器;这一过程由有丝分裂器完成; 由Fleming(1882)和Strasburger (1880)发现;
第十三章 细胞周期与细胞分裂 第二节 细胞分裂
原核细胞分裂:分裂方式简单,细胞周期短;
细胞分裂
真核细胞分裂
无丝分裂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无丝分裂:
无丝/直接分裂(amitosis/direct division)是指处于间期的细胞核拉长呈哑铃形,中央 部分变细断开,细胞随之分裂成而个; 由R. Remak(1841)发现于鸡胚血细胞;
2. S期:
DNA的复制: 顺序性: 早期合成GC含量较高的DNA序 列(常染色质);兼性异染色质次之;晚期合成 AT较高的DNA序列(结构异染色质); 类型:连续型和非连续型: 组蛋白和非组蛋白(染色质蛋白质)的合成; 染色质的组装; 中心粒的合成;

高考生物基础知识综合复习第三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专题7细胞通过分裂增殖课件

高考生物基础知识综合复习第三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专题7细胞通过分裂增殖课件
裂的时期形成的,A项不符合题意;当间期的细胞进入分裂期的前期
时,最明显的变化是细胞核内染色体出现,前期较晚的时候出现了
纺锤体,染色体和纺锤体都出现在有丝分裂分裂期的前期,B项符合
题意;在有丝分裂的间期,染色体复制,一条染色体含有两条姐妹染
色单体,在有丝分裂的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成两个,姐妹染色
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C项不符合题意;中心体在有丝分裂间
知识点3
细胞周期及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1.细胞周期
(1)含义: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所经
历的整个过程。
(2)组成:每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一个分裂期(M期)和一个分裂间期(包
括G1期、S期和G2期)。
(3)分裂间期
①G1期:主要是合成DNA复制所需的蛋白质,以及核糖体的增生。
物细胞在分裂前期,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动物细胞
分裂末期细胞膜向内凹陷形成环沟,环沟渐渐加深,最后缢裂为两
个子细胞,而植物细胞分裂末期形成细胞板,由细胞板发展成为新
的细胞壁,进而产生两个新细胞。因此,动物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现象的不同之处是纺锤体的形成和胞质分裂方式。
知识点1
知识点2
知识点3


形态变
示意图 示意图 化
知识点1
知识点2
知识点3
3.有丝分裂过程中相关物质含量的变化(假设正常体细胞中核DNA
数目为2c,染色体数目为2N)
项目
间期
前期中期
核DNA分子数目
2c→4c 4c
染色体数目
2N
染色单体数目
0→4N 4N 4N
4c
2N 2N
后期
末期

细胞分裂的不同阶段及特征

细胞分裂的不同阶段及特征

细胞分裂的不同阶段及特征细胞是生命存在的最基本单位,所有的生命活动都发生在细胞内部。

而细胞分裂则是细胞生命周期中重要的一个过程,是细胞增殖和更新的基础。

本文将从分裂的不同阶段及其特征入手,探讨细胞分裂的奥秘。

一、有丝分裂有丝分裂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细胞分裂方式,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阶段。

1. 前期:在细胞核内,染色质逐渐凝聚成染色体,每一对染色体依靠着中央粒串成一个染色体单体。

核仁逐渐消失,核膜开始瓦解。

2. 中期:在这个阶段,细胞开始进入细胞分裂的最短期间——纺锤体期。

纺锤体由细胞质中的纤维组成,能够引导染色体运动。

同时,核膜完全瓦解,纺锤体向两端延伸。

染色体在纺锤体的作用下排列成一个平面,有序地分布在细胞的中心区域。

3. 后期:在这个阶段,双倍染色体开始分裂,朝着两端移动。

染色体在运动过程中依靠纺锤体进行引导和调整位置,确保每个新核得到正确的染色体数目。

染色体约在中央时,纺锤体缩短,在新细胞各端形成两个新核。

4. 末期:在此之后,细胞质分裂成两个完整的新细胞。

新核内含有与原先相同数目、相同种类的染色体,新核周围逐渐形成核膜,核仁亦开始出现。

二、无丝分裂无丝分裂也称“简单分裂”,其与有丝分裂的最大区别是在分裂过程中没有形成纺锤体。

这种分裂方式相对较为简单,只分为两个阶段:核分裂期和细胞质分裂期。

1. 核分裂期:在这个阶段,细胞核不进行有丝分裂,而是直接在中央裂为两半。

染色体并没有缩短或分离,而是分别向两个新核分配。

这样一来,在新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与原先相同,仍然是二倍体。

2. 细胞质分裂期:在分配完毕后,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新细胞。

这两个新细胞的细胞质与原先母细胞相同,但细胞核不同,只拥有新染色体。

由于没有经过纺锤体介导的有序运动,DNA的错位、扭曲等情况较为普遍。

三、减数分裂减数分裂只发生在生殖细胞中,其中还分子宫内、卵母、精子和花粉四种类型。

1. 子宫内减数分裂:又称为第一次减数分裂,是卵母从出生开始,一直到怀孕为止的过程。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PPT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PPT
特点。
45
46
人类G带核型,G带显示染色体上富含AT得区域
47
人类C带核型,C带显示得就是着丝粒异染色质
பைடு நூலகம்48
5、2 减数分裂将染色体数由2n减为n
有性生殖过程中,两个性细胞(精子和卵) 融合为一个细胞(受精卵),由此再发育成为 新得一代。
性细胞由性母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复 制一次后分裂两次,产生4个子细胞,每个子 细胞中得染色体数就是母细胞得一半。
细胞从G1期进入S期。 同时,SPF又激活另一种降解 cyclin得酶,使SPF自
身失活。
36
G2期,M-cyclin 得浓度增加,并同Cdk结合 形成具活性得MPF,引发细胞通过G2期检控点, 触发细胞从G2期进入M期。
有丝分裂晚期,MPF分解,周期蛋白被破 坏,Cdk以失活得状态存在于细胞中,直到与新 得周期蛋白分子结合开始新一轮得细胞周期。
15
4、后期
姊妹染色单体分开并移向两 极得时期,当子染色体到达两 极后,标志这一时期结束。
后期可以分为两个方面:① 后期A:染色体向两极移
动得过程。 ② 后期B,两极间距离拉大
得过程。
16
5、末期
从子染色体到达两极,至形成两个新细胞为止得时 期。末期涉及子核得形成和胞质分裂两个方面。
1、子核得形成:大体经历
1、减数分裂得过程
减数分裂开始之前得间期完成DNA复制; 减数分裂中两次连续得核分裂分别称为第一次减数 分裂(减数分裂I,meiosis I)和第二次减数分裂(减数 分裂II,meiosis II),在两次减数分裂中都能区分出 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减数分裂过程示意图 1 细线期 2 偶线期 3 粗线期 4 双线期 5 终变期 6 中期I 7 后期I 8 末期I 9 前期II 10 中期II 11 后期II 12 末期II

高中生物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节细胞的增殖第1课时细胞周期和有丝分裂的过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节细胞的增殖第1课时细胞周期和有丝分裂的过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3.有丝分裂中,DNA加倍在间期,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在后期。 4.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高尔基体、 线粒体等。
活学巧练
(1)多细胞生物体的生长依赖于细胞的生长和细胞的增殖。( √ )
(2)洋葱的表皮细胞比分生区细胞的增殖周期长。
( ×)
(3)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都将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
_数__目__比__较__清__晰___,便于观察
↓ _后__期___
①_分着_开 _丝_, _粒__染_分色裂体,数_目_姐__加__妹__倍__染____色__单__体__
②子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
引下移向_细__胞__两__极___
↓ _末__期___
①染色体变成_染__色__质__丝___,
变式训练
2.(2022·河南商丘市高一期末)下图是某二倍体植物细胞有丝分 裂过程中染色体、DNA数量比值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核DNA的复制发生在a~b段 B.与DNA复制相关酶的合成 只发生在b~c段 C.染色体数目的加倍发生在 d~e D.cd段的染色体数是e~f丝分裂
1.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
有丝分裂:真核生物体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
细胞分裂减数分裂:真核生物产生生殖细胞的方式 无丝分裂:蛙的红细胞等特殊细胞的增殖方式
2.有丝分裂的过程及特点
分裂间期:经历时间长,约占细胞周期的
细胞周期9分0% 裂~期9(5%M期,)包:括经G1历期时、间S期短和,G约2期占细胞周期的 5%~10%,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有丝分裂过程。构建染色体和DNA
阶段的主要变化。
数量变化模型。
必备知识•夯实双基 课内探究•名师点睛 指点迷津•拨云见日 训练巩固•课堂达标

第13章 细胞周期及细胞分裂

第13章 细胞周期及细胞分裂

◆后期(anaphase) 可以划分为连续的两个阶段,即后期 A和后期B
· 后期 A ,动粒微管去装配变短,染色体产生两极运 动 · 后期B,极间微管长度增加,两极之间的距离逐渐拉 长,介导染色体向极运动
35
后期A:动粒微管不断解聚缩短,
造成将染色体拉向两极。
36
后 期 B : 极 微 管 的 滑 动
– 优点:省时,效率高,成本低。
14
2、诱导同步化
1 )DNA合成阻断法 ─ G1/S-TdR双阻断法:
最终将细胞群阻断于 G1/S 交界处。优点 :
同步化效率高,几乎适合于所有体外培养
的细胞体系。缺点 : 诱导过程可造成细胞
非均衡生长.
2 )分裂中期阻断法:通过抑制微管聚合 来抑制细胞分裂器的形成,将细胞阻断在 细胞分裂中期。优点 : 操作简便,效率高。 缺点:这些药物的毒性相对较大.
●染色体端粒通过接触斑与核膜相连
51
◆偶线期(配对期)
主要特点是:
●联会与联会复合体
▲联会(synapsis)
▲联会复合体(synatonemal complex)
●二价体与四分体
●合成约0.3℅DNA(zygDNA)
52
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
53
联会复合体
54
◆粗线期(重组期)
主要特点:
●持续时间长
●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 DNA片段的交换 , 产生重 组的基因组合,可见重组节 ● 合 成 小 部 分 DNA ( P-DNA ) 并 编 码 一 些 与 DNA点切及修复有关的酶 ●合成减数分裂专有的组蛋白,并将体细胞类型 的组蛋白全部置换。
55
同源染色体间的交换重组
56

(完整)细胞分裂增殖过程各时期的特点及示意图

(完整)细胞分裂增殖过程各时期的特点及示意图

细胞增殖Ⅰ有丝分裂一、细胞周期及各时期特征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一个细胞周期分为细胞分裂间期和细胞分裂期两个时期,分裂期又人为地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细胞分裂各时期的主要特征见下表。

二、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比较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与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相比较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

相同的地方表现在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质是一样的,但由于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差异,所以动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的形式上有所不同。

具体见表:细胞分裂与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和变异的关系1、通过细胞分裂能使单细胞生物直接繁殖新个体,使多细胞生物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也能使多细胞生物衰老、死亡的细胞及时得到补充.通过细胞分裂,可以将亲代细胞复制的遗传物质,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因此,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

2、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多细胞生物体以有丝分裂方式增加体细胞数目。

有丝分裂过程中,在分裂间期,亲代细胞染色体经过复制,经过分裂期一系列变化,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 、基因),因而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于生物的遗传有重要意义.3、细胞分裂间期,DNA 复制时,由于生物内部因素或外界环境条件的作用,使染色体上的基因的分子结构发生差错,而导致基因突变,从而导致子代(或子代细胞)发生变异.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交叉和交换、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在细胞水平上导致遗传物质的重组,使亲代产生多种类型的配子,从而使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和更强的生活力及适应性。

有丝分裂过程中,正常情况下,复制后的染色体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去,但一些外界条件或因素(如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受阻,结果细胞核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多倍体生物,导致生物变异。

因此,细胞分裂与生物变异密切相关。

第13章+细胞周期与细胞分裂

第13章+细胞周期与细胞分裂
12
3. G2期(G期)到有丝分裂前的一个间 歇期;
◆通过G2期后细胞即进入M期,但细胞能否 进入M期受到G2期检验点的控制。G2检验 点检查DNA是否完成复制、DNA损伤是 否得到修复、细胞是否生长到合适大小, 环境因素是否有利于细胞分裂等。
13
4. M期:
46
●动物细胞胞质分裂
◆动物细胞胞 质分裂大体分 为4个连续的 步骤:分裂沟 的定位、收缩 环形成、收缩 环收缩、细胞 膜融合与子细 胞形成。
47
◆细胞分裂后期,在赤道板周围细胞表面下 陷,形成环形缢缩,称为分裂沟 (furrow)。
◆分裂沟的定位与星体微管和细胞皮层的相 互作用有关。
◆胞质分裂开始时,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在 细胞中间位置装配成收缩环 (contractile ring)。收缩环中肌动蛋白纤维与肌球蛋白 相对滑行导致收缩环收缩,收缩环处细胞 膜融合并形成两个子细胞。
56
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被膜和核纤层的动态变化
57
纺锤体装配
• 前中期的标志性事件之二是完成纺 锤体装配,形成有丝分裂器。构成 纺锤体的微管可分为3种类型:星 体微管、动粒微管和极微管。
58
纺锤体微管的类型
星体微管、动粒微管和极微管三 种微管共同构成有丝分裂纺锤体
59
• 纺锤体组装涉及微管在中心体周围的组装 和已完成复制的中心体的分离。中心体的 分离需要驱动蛋白相关蛋白(kinesinrelated proteins, KRPs)和细胞质动力蛋白 (dynein)等马达蛋白的作用。
(一) 自然同步化
(二) 人工同步化
1. 选择同步化 2. 诱导同步化
16
(一) 自然同步化:
• 细胞自然同步化现象存在于动、植物及粘菌中。 如粘菌的变形体plasmodia,只进行核分裂而 不进行细胞质分裂,结果形成多核体结构。多 核体处于同一细胞质环境中进行同步化分裂。

细胞的增殖(共31张PPT)

细胞的增殖(共31张PPT)

六、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及功能
1、线粒体——供能(DNA复制、蛋白质合成、染色体分开、复
制)。 2、中心体——形成纺锤体(动物细胞、低等植物细胞)。
3、高尔基体——形成细胞板(植物细胞)。
4、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七、 重要意义 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实质为DNA的复制)之后,平均 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在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 稳定性,对于生物的遗传有重要意义。 八、无丝分裂 1.特点: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2.实例:蛙的红细胞的分裂。
三、细胞周期
1.概念: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 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2.具有细胞周期的细胞的特点: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 细胞周期,如早期胚胎细胞、干细胞、分生区细胞、 生发层细胞、癌细胞(不正常分裂)等;细胞分裂能力与 细胞分化程度成反比。已分化的成熟的细胞一般不再具 有分裂能力,没有细胞周期;有些细胞分裂结束后不再 进行分裂(如减数分裂形成的成熟生殖细胞),它们也没有
1.细胞周期的表示方法 常规表示方法(扇形图、直线图、曲线图):
A→A为一个完整的细 胞周期
a+b为一个完整的
细胞周期,c+d为一
同源染色体配对通常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刚开始不久,所以B错。
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②漂洗:用清水漂洗约10 min。
D.DNA分子进行复制
③染色:用质量浓度为0.
C.①②⑤
【解析】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壁形成,而细胞壁 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故A正确。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 能观察到纺锤体和中心体,B错。分泌蛋白合成后在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中加工,C错。质粒是环状的DNA,线粒体是双 层膜的结构,里面有DNA,D错。此题考查了细胞的结构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增殖Ⅰ有丝分裂一、细胞周期及各时期特征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一个细胞周期分为细胞分裂间期和细胞分裂期两个时期,分裂期又人为地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细胞分裂各时期的主要特征见下表。

二、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比较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与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相比较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

相同的地方表现在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质是一样的,但由于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差异,所以动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的形式上有所不同。

具体见表:三、细胞分裂与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和变异的关系1、通过细胞分裂能使单细胞生物直接繁殖新个体,使多细胞生物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也能使多细胞生物衰老、死亡的细胞及时得到补充。

通过细胞分裂,可以将亲代细胞复制的遗传物质,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因此,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

2、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多细胞生物体以有丝分裂方式增加体细胞数目。

有丝分裂过程中,在分裂间期,亲代细胞染色体经过复制,经过分裂期一系列变化,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 、基因),因而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于生物的遗传有重要意义。

3、细胞分裂间期,DNA 复制时,由于生物内部因素或外界环境条件的作用,使染色体上的基因的分子结构发生差错,而导致基因突变,从而导致子代(或子代细胞)发生变异。

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交叉和交换、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在细胞水平上导致遗传物质的重组,使亲代产生多种类型的配子,从而使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和更强的生活力及适应性。

有丝分裂过程中,正常情况下,复制后的染色体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去,但一些外界条件或因素(如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受阻,结果细胞核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多倍体生物,导致生物变异。

因此,细胞分裂与生物变异密切相关。

4、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是观察和辨认细胞中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

而染色体的形态、数目对于鉴别生物种类、了解生物之间的进化关系,以及研究生物的遗传、变异都是不可缺少的基础。

Ⅱ 无丝分裂无丝分裂:分裂过程是先细胞核延长,从核的中部向内凹进,缢裂成为2个细胞核,整个细胞从中部缢裂成两部分,形成2个子细胞。

在整个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变化。

这种分裂方式常出现于高度分化成熟的组织中,如蛙的红细胞的分裂,在某些植物的胚乳中胚乳细胞的分裂等。

无丝分裂在高等生物中主要是高度分化的细胞,如人的肝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肾上腺皮质细胞等,蚕的睾丸上皮细胞,植物的表皮、生长点和胚乳等细胞中都曾见到过无丝分裂现象。

蛙(两栖类)的红细胞是进行无丝分裂,但不能依次类推,人的红细胞也是无丝分裂。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已永久失去分裂的能力,哺乳动物的红细胞是通过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再分化发育而来的(由造血干细胞依次分化为原始红细胞、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最后形成为成熟红细胞)。

Ⅲ 减数分裂一、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2、卵细胞的形成第一次分裂 第二次分裂 变形过程卵巢中的卵原细胞卵原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有丝分裂 染色体复制 长大 联会、四分体(互换) 第二极体二、减数分裂与孟德尔遗传定律因为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所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随染色体活动也表现出相应规律。

(1)基因分离定律: 同源染色体分离—→等位基因分离(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3)孟德尔遗传定律发生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三、减数分裂与生物变异基因突变:通常发生在DNA 复制时期,即细胞分裂的间期。

(细胞分裂间期特别容易发生基因突变,但不等于说其它分裂时期的细胞或者不进行分裂的细胞就没有基因突变的产生。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的交叉互换: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遗传物质交叉互换。

)多倍体:发生于有丝分裂前期,染色体变异: (抑制纺锤体形成,染色体加倍,没有形成两个子细胞。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一般发生于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时期。

(染色体的易位是指一条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即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

)四、减数分裂各期的染色体、DNA 、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等数量计算:1.给出减数分裂某个时期的分裂图,计算该细胞中的各种数目:(1)染色体的数目=着丝点的数目;(2n )第一次分裂 第二次分裂(2)DNA数目的计算分两种情况:①当染色体不含姐妹染色单体时,一个染色体上只含有一个DNA分子;②当染色体含有姐妹染色单体时,一个染色体上含有两个DNA分子。

(3)同源染色体的对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期为该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一半,而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期和配子时期由于同源染色体已经分离进入到不同的细胞中,因此该时期细胞中同源染色体的数目为零。

(4)在含有四分体的时期(四分体时期和减Ⅰ中期),四分体的个数等于同源染色体的对数。

2.无图,给出某种生物减数分裂某个时期细胞中的某种数量,计算其它各期的各种数目。

规律:(1)染色体的数目在间期和减Ⅰ分裂期与体细胞相同,通过减Ⅰ分裂减半,减Ⅱ分裂后期暂时加倍,与体细胞相同。

(2)DNA数目在减Ⅰ前的间期复制加倍,两次分裂分别减少一半。

(3)同源染色体在减Ⅰ分裂以前有,减Ⅱ分裂以后无。

(4)四分体在四分体时期和减Ⅰ中期有,其它各期无。

五、关于配子的种类:1、一个性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如果在四分体时期染色体不发生交叉互换,则可产生4个2种类型的配子,且两两染色体组成相同,而不同的配子染色体组成互补。

2、有多个性原细胞,设每个细胞中有n对同源染色体,进行减数分裂,如果在四分体时期染色体不发生交叉互换,则可产生2n种配子。

Ⅳ细胞分裂图的识别:【知识回顾】细胞分裂图像的考查频率很高,细胞分裂图像常规考法有两种:给出图形及图中的染色体,识别是何种分裂何种时期;给出文字材料,要求画出某时期的细胞分裂图。

因此要能将有丝分裂图像与减数分裂图像正确区分,并能正确辨别细胞的种类、及分裂时期。

一、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图像的辨析(以二倍体生物为例)二、识别细胞分裂图形(区分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 三看识别法:(点数目、找同源、看行为)(以二倍体生物为例)一看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如果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奇数,则该细胞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某时期的细胞。

而且细胞中一定没有同源染色体存在;如果染色体数为偶数,则进行第二看:二看细胞中有无同源染色体:如果没有同源染色体,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某时期的细胞分裂图;如果有同源染色体,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或有丝分裂某时期的细胞分裂图。

再进行第三看:三看细胞中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在有同源染色体的情况下,若有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等行为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某时期的细胞分裂图;若无以上行为,则为有丝分裂的某一时期的细胞分裂图。

三、细胞分裂时期的辨别看染色体的位置:前期显散乱,中期在中间,后期到两端,末期已分边。

有丝分裂是染色体复制1次,分裂1次;减数分裂是染色体复制1次,分裂2次的特殊有丝分裂,且有联会现象,所以同源染色体在排列上有紧靠在一起的特点,而有丝分裂中的同源染色体是间隔排列的,该特征是区分各个时期的一个重要依据。

方法:(1)有同源染色体的为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否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

(2)有同源染色体行为变化的是减数第一次分裂(联会、四分体、四分体排在赤道板上,最后分开),否则为有丝分裂。

【解题思路】(注意:后期图形只取细胞一极的染色体)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无同源染色体—→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有同源染色体、间隔排列—→ 有丝分裂的中期;染色体不在中央、有同源染色体、无姐妹染色单体—→ 有丝分裂的后期;染色体不在中央、有同源染色体、有姐妹染色单体—→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四、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分裂的辨别看细胞质形成方式:细胞板隔裂——植物细胞分裂;缢裂——动物细胞分裂。

看细胞的外形特性:矩形有壁为植物细胞;圆形无壁一般为动物细胞。

五、雄性、雌性减数分裂的辨别看细胞质分裂是否均等:均等分裂——雄性减数分裂;不均等分裂——雌性减数分裂。

六、细胞分裂DNA 、染色体数的变化:1、图形DNA 数染色体数 DNA数染色体数 奇数:减数第二次分裂 偶数: 无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 有同源染色体 有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分离现象:减数第一次分裂 无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分离现象:有丝分裂染色体数目有丝分裂减数分裂2、规律(1)有丝分裂的染色体变化的两个关键时期:①后期着丝点分裂时染色体加倍;②末期平分给两个子细胞时染色体数恢复。

(其他时期染色体数不变。

切记:染色体复制时其数目不改变。

)(2)有丝分裂的DNA:①间期染色体复制时DNA数目加倍;②末期平分给两个子细胞时DNA数目恢复。

(其他时期不变。

)(3)减数分裂的染色体变化:①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末期染色体数目减半(说明:减数分裂染色体的减半就是发生在第一次分裂的末期,这时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了染色体的减半。

);②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染色体暂时增加(这时的染色体数等于体细胞的染色体数);③分裂之后染色体数减半。

(4)减数分裂的DNA变化:复制后加倍,然后两次减半,最后DNA是原来的一半。

七、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DNA、染色体数目的计算【知识回顾】着丝点数=染色体数。

不含姐妹染色单体时DNA数等于染色体数。

但当一个染色体含有两个姐妹染色单体时,DNA数是染色体数的二倍,准确画出曲线需记住三个主要特点:(1)DNA仅在间期复制,形成姐妹染色单体,数目加倍。

(2)染色体仅在后期(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时数目加倍。

(3)末期细胞一分为二,对于子细胞来说,DNA和染色体数目都减半。

会画曲线后遇到计算题就可以在曲线上寻找相应的点。

【例题讲解】〖例题1〗一个基因为Aa的个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考虑教程互换)A和a发生分离的时间为()A.减数分裂间期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命题意图〗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

〖解析〗A和a是一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因此,A和a这对等位基因的分离也在该阶段。

〖答案〗B〖例题2〗下列关于DNA分子和染色体数目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丝分裂间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DNA复制而加倍B.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DNA分子数目因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而加倍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减半D.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数目始终不变〖命题意图〗考查了细胞分裂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