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主要城市冬季太阳辐射强度

合集下载

太阳能辐射量分类

太阳能辐射量分类

太阳能资源分四类(最新):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是不均衡的,按辐射强度划分,大致可以划分为四类地区,其中:一类地区大于6700MJ/m²,>159.5千卡/cm2二类地区是5400-6700MJ/m², 128.6-159.5千卡/cm2三类地区4200-5400MJ/m², 100-128.6千卡/cm2四类地区小于4200MJ/ m²。

<100千卡/cm2我国主要城市年平均日照时数,也可以划分成四类地区。

一类地区平均日照时数在2500小时以上,一类地区有乌鲁木齐、拉萨、西宁、银川、呼和浩特、沈阳等,二类地区平均日照时数在2000-2500小时之间,二类地区有北京、天津、石家庄、济南、南昌、太原、长春、哈尔滨、兰州等,三类地区平均日照时数在1000-2000小时,三类地区有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福州、郑州、长沙、南宁、广州、昆明、海口,四类地区平均日照时数1000小时以下,四类地区有重庆、成都、贵阳。

【我国太阳能资源】旧版本在我国,西藏西部太阳能资源最丰富,最高达2333 KWh/㎡(日辐射量6.4KWh/㎡),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撒哈拉大沙漠。

根据各地接受太阳总辐射量的多少,可将全国划分为五类地区。

一类地区为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6680~8400 MJ/㎡,相当于日辐射量5.1~6.4KWh/㎡。

这些地区包括宁夏北部、甘肃北部、新疆东部、青海西部和西藏西部等地。

尤以西藏西部最为丰富,最高达2333 KWh/㎡(日辐射量6.4KWh/㎡),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撒哈拉大沙漠。

二类地区为我国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为5850-6680 MJ/m2,相当于日辐射量4.5~5.1KWh/㎡。

这些地区包括河北西北部、山西北部、内蒙古南部、宁夏南部、甘肃中部、青海东部、西藏东南部和新疆南部等地。

三类地区为我国太阳能资源中等类型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为5000-5850 MJ/m2,相当于日辐射量3.8~4.5KWh/㎡。

全国主要城市冬夏季太阳辐射强度

全国主要城市冬夏季太阳辐射强度






月 乌




齐 月

西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续表
序 城市 号 名称 月 份 朝 向 当 地 太 阳 时 日 总 量 昼夜 平均

西





月 兰

州 月

西 月 安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续表
序 城市 号 名称 月 份 朝 向 当 地 太 阳 时 日 总 量 昼夜 平均
西




月 呼




特 月


月京月来自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续表
序 城市 号 名称 月 份 朝 向 当 地 太 阳 时 日 总 量 昼夜 平均

北 月 京

全国主要城市夏季太阳辐射强度表
序 城市 号 名称 朝 向 当 地 太 阳 时 日 总 量 昼夜 平均
南宁
广州
福州
贵阳
长沙
北京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续表
序 城市 号 名称 朝 向 当 地 太 阳 时 日 总 量 昼夜 平均
郑州
上海
武汉
西安
重庆
杭州
南京
南昌
合肥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附录三 全国主要城市冬季太阳辐射强度表
序 城市 号 名称 月 份 朝 向 当 地 太 阳 时 日 总 量 昼夜 平均

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热岛效应类别:科普姓名:张宇阳张一帆张博旭赵炳强班级:高一七班导师:周洪万城市人口密集、工厂及车辆排热、居民生活用能的释放、城市建筑结构及下垫面特性的综合影响等是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热岛强度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

日变化表现为夜晚强、白天弱,最大值出现在晴朗无风的夜晚,上海观测到的最大热岛强度达6℃以上。

季节分布还与城市特点和气候条件有关,北京是冬季最强,夏季最弱,春秋居中,上海和广州以10月最强。

年均气温的城乡差值约1℃左右,如北京为0.7~1.0℃,上海为0.5~1.4℃,洛杉矶为0.5~1.5℃。

城市热岛可影响近地层温度层结,并达到一定高度。

城市全天以不稳定层结为主,而乡村夜晚多逆温。

水平温差的存在使城市暖空气上升,到一定高度向四周辐散,而附近乡村气流下沉,并沿地面向城市辐合,形成热岛环流,称为“乡村风”,这种流场在夜间尤为明显。

城市热岛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城市空气湿度、云量和降水。

对植物的影响则表现为提早发芽和开花、推迟落叶和休眠。

城市热岛效应是城市气候中典型的特征之一。

它是城市气温比郊区气温高的现象。

城市热岛的形成一方面是在现代化大城市中,人们的日常生活所发出的热量;另一方面,城市中建筑群密集,沥青和水泥路面比郊区的土壤、植被具有更大的热容量(可吸收更多的热量),而反射率小,使得城市白天吸收储存太阳能比郊区多,夜晚城市降温缓慢仍比郊区气温高。

城市热岛是以市中心为热岛中心,有一股较强的暖气流在此上升,而郊外上空为相对冷的空气下沉,这样便形成了城郊环流,空气中的各种污染物在这种局地环流的作用下,聚集在城市上空,如果没有很强的冷空气,城市空气污染将加重,人类生存的环境被破坏,导致人类发生各种疾病,甚至造成死亡。

所以研究热岛效应是有利于人类发展,能改善人类生活环境的。

近代地理学的开创者之一、德国科学家洪堡1799-1804年间在南美洲安第斯山脉考察时发现,赤道附近的高山雪线,比中纬度的青藏高原许多高山的雪线低200米左右。

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概述

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概述

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概述编辑:sunny 作者:马月北京木联能软件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发表于:2014-04-09 来源:索比太阳能光伏网摘要:根据过去一些太阳能辐射资源分布的相关研究,基于中国气象局及其下属单位、NREL和NASA 的研究成果,本文将对对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情况进行描述。

Solarbe(索比)光伏太阳能网讯:摘要:根据过去一些太阳能辐射资源分布的相关研究,基于中国气象局及其下属单位、NREL和NASA的研究成果,本文将对对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情况进行描述。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的、环保的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发电成为目前备受关注的焦点之一。

我国太阳能发电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详细了解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情况能够有效的指导宏观决策,对我国太阳能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一些机构已从事太阳辐射观测、数值模拟工作多年,并取得了重要成果。

例如,中国气象局及其下属单位建立了多个太阳辐射观测站、气象站,组成了太阳能资源观测网,获取真实的观测资料,并结合气候统计和数值模拟等方法绘制我国太阳能资源气候分布图。

美国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研发了太阳辐射气候模式(Climatological Solar Radiation (CSR) Model),结合云盖、水汽和示踪气体信息,并考虑气溶胶数量,计算得到分辨率为40km×40km的月平均太阳辐射数据,该数据免费对外开放。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通过对卫星观测数据的反演,免费为用户提供分辨率为1°×1°的太阳辐射数据。

根据过去一些太阳能辐射资源分布的相关研究,基于中国气象局及其下属单位、NREL和NASA的研究成果,下面对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情况进行描述。

一、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概述我国属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全国总面积2/3以上地区年日照时数大于2000小时,年辐射量在5000MJ/m2以上。

据统计资料分析,中国陆地面积每年接收的太阳辐射总量为3.3×103~8.4×103MJ/m2,相当于2.4×104亿吨标准煤的储量。

气象参数标准

气象参数标准

编制说明本标准是根据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84)城设字第124号通知的要求,为了适应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需要,由中南地区建筑标准设计协作组办公室会同国家气象局北京气象中心气候资料室共同编制。

在编制过程中,广泛征求了建筑、气象、城建等专业部门及各有关规范编制组的意见;通过对6个城镇的试编工作,确定了编制原则、成果表现形式、全国城镇定点与气象参数的项目内容;在征求意见稿完成后,又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然后修改成本稿。

我国城镇较多,各专业需求的气象参数项目较广,限于当前条件,本标准仅选取了209个城镇,每个城镇列出55项常用的气象参数及气候特征分析,供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施工中使用。

为使各有关标准规范的数值统一起见,本标准中的“最热月14时平均温度、相对湿度”、“三十年一遇最大风速”、“日平均气温≤5℃的日数及度日数等”及“冬、夏季太阳辐射强度”系来源于《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送审稿)、《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及《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程》等。

本标准共分三章,五个附录,主要内容有:总则、参数的分类及其应用、参数的统计方法与标准及全国城镇参数定点示意图、参数表等。

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满足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以及城镇小区规划设计的需要而提供统一的建筑气象参数,特制订本标准。

第1.0.2条本标准中所选用的参数系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通用的建筑气象参数。

在编制有关规划、设计等文件时所用的气象参数,已列入本标准的应以本标准为准。

其他未列入本标准中的各专业专用的参数,仍应按各专业的有关规范执行。

第1.0.3条本标准按城镇定点提供气象参数。

其地名以经国务院批准的截至1985年底的行政区划资料所列为准。

第1.0.4条本标准所列的参数是根据各城镇气象台站30年(1951年~1980年)气象记录资料编制的。

不足30年记录者,按实有记录资料整理编制。

第二章建筑气象参数标准的分类及其应用第一节建筑气象参数项目分类第2.1.1条本标准按各定点城镇分别列出了各类建筑气象参数:大气压、干球温度、相对湿度、降水、风、日照、冬夏季太阳辐射强度、地温、冻土及天气现象等10类55项(见附录二、三),并给出当地的“气候特征分析”、“全年、冬、夏季风玫瑰图”。

固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固原市新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固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固原市新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固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固原市新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固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2.04.22•【字号】固政办发〔2022〕20号•【施行日期】2022.04.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新能源,发展规划正文固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固原市新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派出机构、事业单位:《固原市新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已经市人民政府第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抓好组织实施。

固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2年4月22日固原市新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推进新能源宁南转型基地建设,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和《固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特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一)发展基础。

1.新能源产业规划布局初具雏形。

宁夏作为全国首个新能源综合示范区,已形成8个大规模风电光伏产业集群。

近年来,全市不断促进新能源“发-输-配-用”全产业体系建设,在高效利用、新技术应用、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先行先试,在风能、太阳能等能源利用方面形成示范效应,固原已成为全区大规模推广应用“绿色能源”的重要基地。

“十四五”期间,我市将新能源产业纳入“5+4”产业重点培育,将为固原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2.新能源供应保障能力持续增强。

按照自治区加大淘汰落后产能、鼓励发展非化石能源统一布局,固原积极推进风力、光伏发电和可再生能源发展,不断提高清洁能源利用比重。

“十三五”期间,全市能源总装机容量134.63万千瓦,新能源装机总量约70.88万千瓦,占比超52%。

其中,建成风电项目9个,装机容量53.85万千瓦,主要分布在原州区和西吉县;建成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3个,装机容量6.95万千瓦,均位于原州区;原州区、西吉县、彭阳县共计建成7.83万千瓦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固原市城市垃圾无害化利用及环卫一体化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正在积极推进建设。

看看全国各地建筑最佳朝向

看看全国各地建筑最佳朝向

看看各地建筑最佳朝向一、部分地方建筑朝向表二、全国部分地区建议建筑朝向表三、关于建筑最佳朝向的讨论什么样的建筑朝向最合理对在北方的居住者来说,朝向问题至关重要,它不但影响采光、集热,而且影响通风,那么,在天津地区,选择什么样的朝向更合理?本文将以实例为您讲解如何选择房屋的朝向,以及应该注意的相关问题。

三大因素影响朝向从采光、集热、通风三个角度考虑,建筑物分别获得三者的最佳值时,朝向的角度各不相同,所以,建筑物的最佳朝向是由三者综合决定的。

南偏东(西)30°朝向可取得最佳采光所谓采光,即建筑物墙面上的日照时间和日照面积,同时它们也决定墙面接受太阳辐射热量的多少。

以天津地区(窗口宽2.10米,高1.5米)为例,在无遮挡情况下,冬季在南偏东(西)45°朝向的范围内,室内日照时间都比较多,冬至日在这个朝向上,均有6.5小时以上的日照时间。

同时由于冬季太阳高度角较低,照到室内深度较大,所以在南偏东(西)45°的朝向范围内,室内日照面积都较小。

在北偏东(西)45°的朝向范围内,冬至日室内全无日照。

夏季在南偏东(西)30°朝向的范围内,日照时间不多,而且日照面积很小,夏至日室内日照为4~5.5小时之间,日照面积只有冬至日的4%~7.3%。

在东、西朝向上,夏季室内日照时间较多,而且日照面积很大,在夏至日室内日照时间有6小时,日照面积为冬至日的2.7倍。

在北偏东(西)45°朝向的范围内,夏至日室内日照时数为3~5小时,日照面积也比东、西朝向少。

所以,从日照时间和日照面积角度分析,天津地区的最佳建筑朝向在南偏东(西)30°的朝向范围内。

南偏东45°到南偏西45°朝向可获最佳集热墙面上接受的太阳直射辐射热量,除了与照射角度和日照时间有关外,还与日照时间内的太阳辐射强度有关。

根据天津地区多年的实测值,计算出冬季各朝向墙面上接受的太阳直射辐射热量,以南向最高为16529千焦/平方米•日。

夏热冬冷地区住宅供暖气候分区研究

夏热冬冷地区住宅供暖气候分区研究
5$温度’夏热冬冷地区与相邻的 寒冷 地区相 比 "区 内 气 候 温 差 较 大 % 供 暖 需 求 不 同 % 供 暖 方 式 多 样"客观上有必要进一步细分"如图 3 所示& 现有气 候分区标准采用的主要是温度指标"从人的主观感 觉出发"最冷月的 平 均 温 度 能 比 较 直 接 地 反 映 当 地 寒冷的程度& 而供暖的需求除了受温度的高低影响 外"还与低温持续的时间长短有密切关系&
图 56夏热冬冷地区范围示意 Z(9=56H-B<G)&(-#()9’)G ,I&B<%-,W<,I&B<B,&%$GG<’
)"# -,*# U("&<’’<9(,"%
筑气候区别标准0 %a7?4>[1+3453 / 民 用 建 筑 供 暖
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0 "结合对该地区 53 个典
型城市的实地调查"采用建筑气候学与统计分析相
8FGHIJKH’ !" &B<*(9B&,I&B<B,&%$GG<’)"# -,*# U("&<’Q,"<U(#< #(%&’(S$&(,"" *)’9< #(II<’<"-< ,I-*(G)&< -B)’)-&<’(%&(-%)"# U("&<’B<)&("9W’,S*<G%" I’,G &B<("#,,’&B<’G)*<"J(’,"G<"&(" U("&<’)"# ’<%(#<"&%m#<G)"# &B< "<-<%%(&E,IB<)&("9W)’&(&(,"%U<’<)")*EQ<#=7)%<# ," &B<10 ’<W’<%<"&)&(J<%,I&B<-(&Em%&EW(-)*G<&<,’,*,9(-)*E<)’ #)&)" SE )")*EQ("9 &B< ("&<’")*-*(G)&< -B)’)-&<’(%&(- ,I&B< ’<9(,"" &B< #<&<’G("<# -,*#<%&G,"&B )J<’)9< &<GW<’)&$’<" B<)&("9#<9’<<#)E%! dhh5]$ )"# Y)"$)’E&,&)*%,*)’’)#()&(," U<’<$%<# )%Q,"("9("#<V" )"# &B<" &B< G<&B,# ,I-*$%&<’)")*E%(%U)%$%<# &,#(J(#<B,&%$GG<’)"# -,*# U("&<’’<9(,"%("&,&B<",’&B<’" ’<9(," ,IB(9B B<)&("9Q,"<(" -<"&’)*B<)&("9&’)"%(&(," Q,"<!!" &B<%,$&B<’" *,UB<)&("9Q,"<!!!" )"# I(")**E&B<%$(&)S*<B<)&("9 G,#<U)%W’,W,%<# ’<%W<-&(J<*EI,’<)-B W)’&(&(,"" UB(-B -,$*# W’,J(#<)’<I<’<"-<I,’&B<#<%(9" ,I&B<U("&<’B<)&("9 (" B,&%$GG<’)"# -,*# U("&<’’<9(,"%= EL.MNIOG’ B,&%$GG<’)"# -,*# U("&<’’<9(,"%# B<)&("9 W)’&(&(,"# &<GW<’)&$’<# B<)&("9 #<9’<< #)E%# %,*)’ ’)#()&(,"# B<)&("9G,#<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程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部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程JGJ 24-86(试行)主编部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试行日期:1986年7月1日关于批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程》为部标准的通知(86)城设字第71号为适应城乡建筑工程设计工作的需要,根据原国家建筑工程总局安排,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编制的《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程》,经我部审查,现批准为部标准,编号为JGJ24-86,自一九八六年七月一日起试行。

试行中如有问题和意见,请函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物理研究所。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一九八六年二月二十一日编制说明《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程》(简称《规程》),是根据原国家建工总局(80)建工科字第385号通知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主编,具体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物理研究所会同西安冶金建筑学院、浙江大学、华南工学院、南京工学院、南京大学、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中国建筑东北设计院、河南省建筑设计院、北京市建筑设计院、四川省建设科学研究所、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所、湖北工业建筑设计院等14个单位组成《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程》编制组,共同编制而成的。

《规程》由总则、室外计算参数、建筑热工设计要求、围护结构保温设计、围护结构隔热设计、采暖建筑围护结构防潮设计等6章和7个附录组成。

《规程》是在总结建国35年来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在设计、施工、科研和使用等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基础上,并吸取国内外在建筑热工设计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国外建筑热工规范中的优点编制而成的。

《规程》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现有技术经济水平出发,强调提高建筑功能和使用质量,保证基本的热环境功能要求,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能源消耗,为建筑热工设计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本《规程》是我国首次编制的有关民用建筑热工设计标准性文件,和以往习惯使用的方法相比,对室外计算参数、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及其要求,围护结构最小总热阻,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的验算,窗户层数、面积及气密性,地面热工性能,隔热设计标准以及围护结构防潮设计等方面都有详细的规定。

石家庄市紫外线监测分析及预报方法

石家庄市紫外线监测分析及预报方法

石家庄市紫外线监测分析及预报方法曲晓黎;张彦恒;赵娜;袁媛【摘要】Using the ultraviolet ray monitoring data from 2006 to 2008 in Shijiazhua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ltraviolet radiation in the past three years a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UV levels of Shijjiazhuang ranged from Level 1 to Level 4, corresponding to 175, 251, 220, and 432 for the number of days, respectively. The relatively high level occurred most frequently, and the moderate level and higher accounted for 60. 3%, which means that Shijiazhuang is an area with relatively high-level ultraviolet radiation. The ultraviolet radiation was the strongest in spring and summer and the weakest in winter. The diurnal cycle of the ultraviolet radiation was very obvious, with a single-peak distribution. The main meteorological factors that affect ultraviolet radiation are determined through correlation analysis. The ultraviolet index forecast equation containing a number of weather factors is established by using the multiple regression method. The accuracy rate of the equations for various seasons was above 50%, with the best accuracy rate being over 70% for autumn and winter. The equations could be used in operational ultraviolet index forecasting.%利用2006-2008年石家庄市紫外线监测数据,分析了近3年紫外线辐射特征,结果表明:石家庄市紫外线等级1~4级之间,其中1级的日数有175天,2级251天,3级220天,4级432天,年平均日数分别为58、84、73天和144天.紫外线指数“较强”级别出现的频率最高,“中等”以上日数占60.3%,说明石家庄属于紫外线辐射较强的地区.春夏两季紫外线辐射最强,秋季次之,冬季最弱.紫外线辐射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呈向下开口的单峰抛物线状分布.通过相关分析法确定了影响紫外线辐射的主要气象因子,并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了不同季节紫外线指数预报方程.检验发现4个方程对各季节预报效果良好,各季预报准确率均超过50%,其中秋冬季最好,预报准确率高达70%以上,可以用作日常紫外线预报业务.【期刊名称】《气象科技》【年(卷),期】2011(039)006【总页数】5页(P731-735)【关键词】紫外线指数;预报方法;多元回归【作者】曲晓黎;张彦恒;赵娜;袁媛【作者单位】河北省气象服务中心,石家庄050021;河北省气象服务中心,石家庄050021;河北省气象服务中心,石家庄050021;河北省气象服务中心,石家庄050021【正文语种】中文紫外线辐射按照其波长的不同,可以划分成UVA(320~400nm)、UV-B (280~320nm)和 UV-C(280nm以下)3个波段。

太阳能辐射量分类

太阳能辐射量分类

太阳能资源分四类(最新):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是不均衡的,按辐射强度划分,大致可以划分为四类地区,其中:一类地区大于6700MJ/m²,>159.5千卡/cm2二类地区是5400-6700MJ/m², 128.6-159.5千卡/cm2三类地区4200-5400MJ/m², 100-128.6千卡/cm2四类地区小于4200MJ/ m²。

<100千卡/cm2我国主要城市年平均日照时数,也可以划分成四类地区。

一类地区平均日照时数在2500小时以上,一类地区有乌鲁木齐、拉萨、西宁、银川、呼和浩特、沈阳等,二类地区平均日照时数在2000-2500小时之间,二类地区有北京、天津、石家庄、济南、南昌、太原、长春、哈尔滨、兰州等,三类地区平均日照时数在1000-2000小时,三类地区有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福州、郑州、长沙、南宁、广州、昆明、海口,四类地区平均日照时数1000小时以下,四类地区有重庆、成都、贵阳。

【我国太阳能资源】旧版本在我国,西藏西部太阳能资源最丰富,最高达2333 KWh/㎡(日辐射量6.4KWh/㎡),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撒哈拉大沙漠。

根据各地接受太阳总辐射量的多少,可将全国划分为五类地区。

一类地区为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6680~8400 MJ/㎡,相当于日辐射量5.1~6.4KWh/㎡。

这些地区包括宁夏北部、甘肃北部、新疆东部、青海西部和西藏西部等地。

尤以西藏西部最为丰富,最高达2333 KWh/㎡(日辐射量6.4KWh/㎡),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撒哈拉大沙漠。

二类地区为我国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为5850-6680 MJ/m2,相当于日辐射量4.5~5.1KWh/㎡。

这些地区包括河北西北部、山西北部、内蒙古南部、宁夏南部、甘肃中部、青海东部、西藏东南部和新疆南部等地。

三类地区为我国太阳能资源中等类型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为5000-5850 MJ/m2,相当于日辐射量3.8~4.5KWh/㎡。

太阳能详细资料

太阳能详细资料

太阳能光伏太阳能一般指太阳光的辐射能量。

在太阳内部进行的由“氢”聚变成“氦”的原子核反应,不停地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并不断向宇宙空间辐射能量,这种能量就是太阳能。

太阳内部的这种核聚变反应可以维持几十亿至上百亿年的时间。

太阳向宇宙空间发射的辐射功率为380000000000000000000000kW的辐射值,其中20亿分之一到达地球大气层。

到达地球大气层的太阳能,30%被大气层反射,23%被大气层吸收,其余的到达地球表面,其功率为800000亿kW,也就是说太阳每秒钟照射到地球上的能量就相当于燃烧500万吨煤释放的热量。

广义上的太阳能是地球上许多能量的来源,如风能,化学能,水的势能等等。

狭义的太阳能则限于太阳辐射能的光热、光电和光化学的直接转换。

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

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知道利用钢制四面镜聚焦太阳光来点火;利用太阳能来干燥农副产品。

发展到现代,太阳能的利用已日益广泛,它包括太阳能的光热利用,太阳能的光电利用和太阳能的光化学利用等。

太阳能的利用有被动式利用(光热转换)和光电转换两种方式。

太阳能发电一种新兴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

使用太阳电池,通过光电转换把太阳光中包含的能量转化为电能,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太阳光的热量加热水,并利用热水发电,利用太阳能进行海水淡化。

现在,太阳能的利用还不很普及,利用太阳能发电还存在成本高、转换效率低的问题,但是太阳电池在为人造卫星提供能源方面得到了应用。

【英文简述】Solar power (also known as solar energy) is Solar Radiation emitted from our sun. Solar energy has been used in many traditional technologies for centuries, and has come into widespread use where other power supplies are absent, such as in remote locations and in space.Solar energy is currently used in a number of applications:Heat (hot water, building heat, cooking)Electricity generation (photovoltaics, heat engines)Transportation (solar car)Desalination of seawater.【原理】太阳能是太阳内部连续不断的核聚变反应过程产生的能量。

太阳辐射、光照和热量的联系和区别

太阳辐射、光照和热量的联系和区别

太阳辐射、光照和热量的联系和区别作者:文静来源:《新一代》2014年第08期摘要:太阳辐射、光照、热量这三个描述气候的重要因素,三者之间的区分是什么?影响三者的因素又有哪些呢?本文加以具体分析。

关键词:太阳辐射;光照;热量在高中课堂上,学生往往对太阳辐射、光照和热量三者间的联系和区别分辨不清,甚至出现误解,认为光和热是同一回事,或者认为光照多的地方就热,光照少的地方就冷,这样的理解是片面的,也可以说是错误的。

太阳辐射是太阳向宇宙空间发射的电磁波和粒子流。

从波长范围来看,太阳辐射包括可见光(波长在0.4微米-0.76微米之间)、红外线(波长大于0.76微米)、紫外线(波长小于0.4微米)、X射线、r射线和带电粒子流。

地球所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仅为太阳向宇宙空间放射的总辐射能量的二十二亿分之一,但却是地球大气运动的主要能量源泉。

到达地球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能量称为天文太阳辐射量。

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时,一部分到达地面,称为直接太阳辐射;另一部分被大气的分子、大气中的微尘、水汽等吸收、散射和反射。

被散射的太阳辐射一部分返回宇宙空间,另一部分到达地面,到达地面的这部分称为散射太阳辐射。

到达地面的散射太阳辐射和直接太阳辐射之和称为总辐射。

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后,其强度和光谱能量分布都发生变化,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比大气层上界小得多。

在太阳光谱能量分布在紫外光谱区几乎绝迹,在可见光谱区减少至40%,而在红外光谱区增至60%。

我们在此探讨的太阳辐射是指到达地面的太阳总辐射。

再来说说光照。

仅从字面来看,这两者不相同。

从上面太阳辐射的概念我们知道太阳辐射既有可见光,也有红外线、紫外线和X射线、r射线,还有带电粒子流。

而光照暨可见光仅仅是太阳辐射的一部分,但它和太阳辐射有必然的联系。

具体来说光照的强弱与太阳辐射呈正相关,太阳辐射越强,则光照也越强,反之太阳辐射越弱,则光照也越弱。

那么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呢?其一是太阳高度角或纬度:纬度越低,太阳高度角就越大,太阳辐射穿越大气的路径就越短,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越小,则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强;太阳高度角越大,等量太阳辐射散布的面积越小,太阳辐射越强。

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每日一题

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每日一题

【2019最新】精选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每日一题高考频度:★★★☆☆难易程度:★★★☆☆(2018届四川省××市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检测)太阳辐射强度是指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多少。

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主要有太阳高度、日照时间、天气状况和海拔高低。

下图为我国北京、上海、成都和昆明四地太阳辐射强度年变化图。

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表示成都太阳辐射强度年变化的曲线是A.曲线①B.曲线②C.曲线③D.曲线④2.四地的太阳辐射强度年变化与全球年变化规律差异最大的城市是A.城市①B.城市②C.城市③D.城市④3.城市③7、8月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低,太阳高度大B.受高压控制,晴天多C.纬度高,日照时间长D.海拔高,大气削弱作用弱【参考答案】1.D 2.A 3.B3.我国西藏、青海、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高原的总辐射量和日照时数均为全国最高,属世界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之一;四川盆地、两湖地区、秦巴山地是太阳能资源低值区;我国东部、南部及东北为资源中等区。

再结合雨带的推移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可知曲线①是北京,曲线②是昆明,曲线③是上海,曲线④是成都。

上海七八月份,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度大。

故选B。

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及分布1.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2.太阳辐射的分布特征世界各地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不均衡,总体分布特征如下。

(2)时间分布:夏季太阳辐射强于冬季。

3.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从总体上看是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增强,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

具体分布如下图所示。

(2018届山东省××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下面分别为“我国台湾省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和“我国台湾省地形图”。

据图完成1—3题。

1.影响台湾省年太阳辐射总量南北差异的主要因素为A.纬度位置B.天气状况C.海陆位置D.地形2.影响台湾省年太阳辐射总量东西差异的主要因素为A.纬度位置B.天气状况C.海陆位置D.地形3.导致甲地附近的等值线向南突出的根本原因是A.纬度位置B.天气状况C.海陆位置D.地形太阳能资源受昼夜、季节、地理纬度和海拔高度等自然条件的限制,以及晴、阴、云、雨等随机因素的影响。

对黑龙江省太阳能开发利用的思考与建议

对黑龙江省太阳能开发利用的思考与建议

对黑龙江省太阳能开发利用的思考与建议哈尔滨阳光能源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康树人一、我省太阳能资源情况黑龙江省是我国纬度最高,年平均气温最低,太阳辐射较好,太阳能资源较丰富的省份。

全年太阳能辐射总量为120万千卡/㎡年,年平均日照时数在2400-2800小时之间,与长江中下游相当。

日照百分率为60%,时空分布特点是南多北少。

其中,地处北纬45°41′的哈尔滨市日照时数为2648.9小时,太阳能年辐射总量为118万千卡/㎡年。

按照我国太阳能资源区划指标,我省位于第二资源线上,属于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地区。

依据我国气象台统计,全国各地日照率,按月份平均出现的峰值时间,我省主峰值出现在冬季(12-2月)。

冬季太阳能总辐射量,我省的哈尔滨市和长春、沈阳、西安接近。

全年总辐射量,哈尔滨高于西安。

我省的地理纬度高,冬季太阳高度角低,南向垂直面上的太阳辐射强度大,这一特点正为高寒地区的我省采暖用能适得其所。

二、对黑龙江省太阳能开发利用的思考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省的太阳能事业发展较快,在科研、设计、生产、推广应用方面都有显著成效。

建立了新兴的太阳能产业,扩大了太阳能在农牧业方面的应用,形成了一支太阳能科研、生产、销售队伍。

太阳能产品不仅在省内销售,而且进入了国际市场,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但是,总体看,我省的太阳能开发利用事业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太阳能热利用方面,科技含量不足,太阳能热利用率低。

全省大量的日照温室长期以来只限于被动接受阳光热能,温度不足,辅助能源仍在消耗煤炭,污染环境。

不少的日照温室,由于温度满足不了作物生长发育,产出量低,耗煤量大,经营利润不高。

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利用方面,由于产品技术不过关,在高寒地区缺乏与同类产品的竞争力,因此,推而不广,效果不显著。

第二,太阳能住房采暖方面,高寒地区的我省民众,有生产和生活的需求,有广阔的销售市场,由于缺乏资金,缺乏政策指导和必要的经济技术扶植,无论是旧房改造,还是新建房屋,太阳能热利用还刚刚开始。

第五章 不同地区和特殊条件下的住宅计

第五章 不同地区和特殊条件下的住宅计

第五章不同地区和特殊条件下的住宅计第一节严寒和寒冷地区的住宅设计一、我国气候区域划分:1.以极端气候表现特征划分气候区域,我国《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规定: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包括地区严寒地区(Ⅰ区) t≤-10°C寒冷地区(Ⅱ区) -10°C t≤0°C夏热冬冷地区(Ⅲ区) 0°C t≤10°C夏热冬暖地区(Ⅳ区) t∃10°C温和地区(Ⅴ区) 0°C t≤13°C2.严寒地区(简称Ⅰ区):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低于或等于-10°C的地区称严寒地区。

3.寒冷地区(简称Ⅱ区):累年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或等于0°C ,高于-10 °C的地区称寒冷地区。

4.包括地区:我国有1/2的区域属于严寒和寒冷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山西、山东、陕西、江苏北部、新疆、四川西部、甘肃、宁夏、青海、西藏等十几个省区,居住在该气候区的总人口约有2亿,其中城市人口约7000万。

5.气候特征⏹严寒地区的气候特征:(P152)我国东北部属严寒区气候。

区内主要气候要素的代表性数据: (一月平均气温和七月平均气温)。

⏹寒冷地区的气候特征:(P152)我国华北、西北大部分属寒冷地区气候。

区内主要气候要素的代表数据是:(一月平均气温和七月平均气温)。

二、寒地居住建筑:1.设计原则:⏹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能源,按气候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设计,关注居住环境和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居住环境⏹我国严寒和寒冷地区城市住宅应按采暖居住建筑进行设计。

2.采暖:所谓采暖即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提供热能,使室内空间能满足人们的热舒适环境要求。

3.寒地居住建筑设计要求:1)满足一般居住建筑设计原理2)满足冬季保温设计、采暖设计3)满足住宅建筑节能设计的要求4)居住功能设计5)环境质量设计三、节能型住宅⏹所谓节能型住宅:是指采用综合节能设计和应用综合节能措施,使新建住宅冬季采暖耗煤量指标比我国寒地1980~1981年所建住宅总体上降低50%,同时居住功能与环境质量满足不断增长的现代生活需要的住宅。

(中图版)2020高考总复习 地理:第3讲 地球在宇宙中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中图版)2020高考总复习 地理:第3讲 地球在宇宙中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第3讲地球在宇宙中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最新考纲核心素养定位考情报告1.地球所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掌握天体的概念和类型,理解天体系统的形成和等级差别。

(区域认知)2.能够运用资料说明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学会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综合思维)3.了解太阳辐射的概念、特点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综合思维)4.了解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分析其对地理环境和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1.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地球的圈层结构及特点等考点在高考中出现频率较低。

2.与太阳辐射相关的内容在高考中多次出现,多考查太阳辐射分布特点及原因。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偶尔会考。

[梳理知识体系][再现基础知识]一、地球在宇宙中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读天体系统层次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宇宙的物质性——天体。

①类型:恒星、星云、行星、流星体、彗星、卫星、星际物质等。

②最基本的天体:恒星和星云。

(2)宇宙的运动性和层次性。

①运动性: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②层次性:目前所知的天体系统分为四级,具体如下图所示:A总星系⎩⎨⎧B银河系⎩⎨⎧C太阳系⎩⎨⎧D地月系其他行星系其他恒星系河外星系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问题。

(1)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行星。

①太阳系的组成。

中心天体太阳八大行星类地行星A水星、B金星、C地球、D火星巨行星E木星、F土星远日行星G天王星、H海王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彗星太阳系中最著名的是哈雷彗星②地球在太阳系中的普通性:大小、质量和其他行星相似。

(2)地球的特殊性——存在生命。

【疑难辨析1】小行星带中的小行星运动特征与八大行星有没有区别?提示无。

小行星带中有成千上万颗小行星,其与八大行星一样都具有同向性、共面性和近圆性的运动特征。

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与地球读太阳辐射波长及辐射能力图,回答问题。

全国卷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知识总结例题

全国卷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知识总结例题

(名师选题)全国卷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知识总结例题选择题1、城市热岛强度是指城区与郊区气温的差值,差值越大,城市热岛强度越大。

研究发现,乌鲁木齐市热岛强度随郊区范围的扩大而增强。

下图为2018年乌鲁木齐市城郊范围示意图,T1,郊区面积等于城区面积;T2郊区面积是城区面积的1.5倍。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夏季白天的地表温度由高到低的排序应为()A.裸地建设用地植被水体B.植被水体建设用地裸地C.水体植被建设用地裸地D.建设用地裸地植被水体(2)据材料可推测,乌鲁木齐市随着郊区范围的扩大,郊区()A.裸地占比增大B.植被覆盖率增大C.水体面积减小D.建设用地占比增大(3)研究发现,乌鲁木齐市冬季热岛强度大于夏季,其原因是冬季()①城市建筑物密集、风速小,热量不易散失②城区地表温度下降较快③城区人为热源排放更多的废热④郊区水体冻结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ABC【提示】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辐射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本题考查地表对太阳辐射的作用,同时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裸地含水量最低,比热容最小,地表温度最高;建设用地硬化地占比大,但夹杂有绿化地,地表温度低于裸地;植被地含水量高,且植物蒸腾耗热,地表温度较低;水体比热容最高,气温最低。

故A选项正确。

(2)本题考查热岛效应,同时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及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乌鲁木齐市热岛强度随郊区范围的扩大而增强,说明城郊温差增大,选项中只有郊区植被覆盖率增大可以降低郊区温度,导致城郊温差增大。

故B选项正确。

(3)本题考查热岛效应的形成原因,同时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城市建筑物密集,阻力大,风速小,热量不易散失,城郊间热量交换不畅,增大了城郊间温差,热力强度增大,①项正确;乌鲁木齐市冬季严寒,城市居民取暖会使用更多的能源,同时排放出更多的废热,加剧城市热岛效应,③项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