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师德建设
浅谈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性
![浅谈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5fd3746a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d1.png)
浅谈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性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而教育工作者的师德师风更是教育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师德师风建设关乎教育质量、学生成长和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途径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能够引起更多人对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视。
当前我国的教育工作者在师德师风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存在着怠于职守、不负责任、德行不端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教育环境的良好建设,制约了教育质量的提高。
一些教育工作者在日常教学中存在着怠于备课、不注重教学效果、对学生不够关心等现象,这些都直接损害了学生的利益,也违反了教育工作者应当具备的良好师德师风。
必须加强对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视,切实解决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需要加强教育工作者的师德师风培训和教育。
通过专门的师德师风教育培训,增强教育工作者的职业操守和道德修养,提高其师德师风素质。
加强对教育工作者的考核和监督,严格规范其言行举止。
只有加强监督才能让教育工作者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怠慢和不端行为,确保他们都能够做到师德师风建设的标杆。
还需要建立健全教育工作者的奖惩机制,对师德师风表现突出的教育工作者进行表彰和奖励,对违反师德师风规范的教育工作者进行严肃追究和惩处。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促进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育工作者的师德师风水平。
加强家校合作和学校文化建设,倡导社会各界对师德师风建设的关注和支持,也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途径。
透过家校合作,促进学生家庭的积极参与和协助学校对学生进行师德师风培养与教育。
加强学校文化建设,让良好的师德师风成为学校文化的一部分,以此引导教育工作者不断提升师德师风水平。
也需要通过媒体宣传、教育活动开展等方式,提高社会对师德师风建设的认知和关注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推动的态势。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够真正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师德师风建设意见心得体会(15篇)
![师德师风建设意见心得体会(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89565d1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ba.png)
师德师风建设意见心得体会(15篇)师德师风建设意见心得体会(精选15篇)师德师风建设意见心得体会篇1通过对师德师风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名教师,严以律己,塑造为人师表的形象的重要性,我们不仅要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更要时刻谨记良好师德师风的养成,在每天的工作和学习中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爱岗敬业。
做自己所爱,爱自己所做,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踏踏实实,不断进取。
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只有从内心爱上这份职业,才不会叫苦叫累,学习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二、尊重、关爱每─位幼儿。
教师需要耐心,爱心和细心还有一颗善于发现的心,读懂童心,走进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不断研、了解、感受学生发展需要的过程。
进行认真、审慎的鉴别与筛选,从而去伪存真,使之成为体现尊重、关爱促进儿童自主发展的理念。
三、以身作则。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均喜欢模仿,这将给学生成长带来一生的影响。
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刻刻为学生做出好的榜样,凡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坚持严于律己。
教师要知道教育是一朵云吹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心灵感动另一个心灵。
我们要学会喜欢学生,喜欢和他们在一起,这样才可以发现他们的优点,我觉得“言传身教”才是最好的教育。
四、加强学习、努力进取、刻苦钻研业务,提升教师魅力。
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才能更合理更有效更科学的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实现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获得全面的发展,作为教师,我们每天和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孩子在一起,我们更要用生命的律动感去感染他们,而这些是基于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的积累经验,并在教学实践中锻炼和提高。
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积极进取,开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
在工作中,不计较得失,与同事搞好关系,互相帮助互相提高。
对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态度﹔对生活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作风;对教育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对待教书育人工作的神圣态度,真心实意,踏踏实实,自觉刻苦自我完善,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浅谈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浅谈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d865fc48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b6.png)
-举办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活动,提高社会对师德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2.家长与社区参与
-鼓励家长和社区参与到师德建设中来,建立家校社合作机制,共同推动师德建设。
-定期听取家长和社区对师德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增强师德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十一、社会支持与参与(续)
3.企业与社会组织支持
-积极争取企业和社会组织的支持和参与,通过赞助、合作等形式,为师德建设提供更多资源。
-与企业和社会组织共同开展师德建设相关项目,促进教育资源与社会力量的有效整合。
十二、总结
加强师德建设是提高教育质量、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通过对师德建设的重要性进行深入分析,我们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和实施策略,旨在全面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改善教育行业形象,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通过组织领导、资源保障、监测评估、风险管理和社会支持等多方面的努力,我们相信师德建设将取得显著成效,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在此过程中,我们需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探索,不断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确保师德建设工作始终与时俱进,满足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求。
三、加强师德建设的措施(续)
6.加强师德典型宣传,树立师德榜样
7.完善教师职业道德培训体系
建立健全教师职业道德培训体系,定期组织教师参加职业道德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认识和修养。
8.构建多方参与的师德监督网络
鼓励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参与到师德监督中来,构建起一个多方参与的师德监督网络,形成对师德失范行为的有效约束。
四、实施策略与时间安排(续)
4.建立定期反馈和评估机制
建立定期反馈和评估机制,对师德建设的进展和成效进行监测,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策略。
浅谈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性
![浅谈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77252efb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36.png)
浅谈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性师德师风建设是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关系到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个人修养,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从不同角度来论述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性。
师德师风建设有助于增强教师的敬业精神。
教师是肩负教育使命的人,他们的工作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引导学生的人生方向。
只有具备敬业精神,教师才能投身于教育事业,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好的指导和帮助。
师德师风建设能够提升教师的人际关系和沟通能力。
教育是一门人际关系密集的工作,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有效的沟通是教师工作的重要保证。
教师要善于与学生、家长、同事等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师德师风建设还有助于保持教师的心理健康。
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和压力较大的工作环境往往容易给教师带来心理困扰。
而良好的师德师风建设可以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增强教师的心理素质,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来自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师德师风建设也有助于提高学校的整体形象。
学校的师德师风是学校的精神风貌和文化符号,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声誉和影响力。
一个师德高尚、师风正派的学校能够吸引更多优秀的教师加入,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学校的整体发展水平。
师德师风建设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必要性。
它既关系到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个人修养,也关系到教师的敬业精神、人际关系、心理健康以及学校的整体形象。
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当高度重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做出积极贡献。
浅谈如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浅谈如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11e911c7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0d.png)
浅谈如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言教师是社会的珍贵资源,肩负着培养未来的使命。
而师德师风建设是教育事业开展的重要一环。
它关乎教师个体的专业开展,也关乎整个教育系统的健康开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简要探讨如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1. 师德的内涵和意义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和职业道德标准。
教师不仅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职业操守,还要具备专业素养,善于教育教学,关心学生的全面开展。
师德的发扬能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师风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表现出的风貌和作风。
良好的师风能够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塑造良好的教育气氛。
因此,在教育实践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2.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性师德师风建设对于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开展具有重要的必要性。
首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可以提高教师群体的整体素质。
教师是学生的典范和引路人,只有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才能够对学生产生正确的示范作用,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道路。
其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只有教师具备了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师风,才能够以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成果回馈社会,培养优秀的人才,推动社会进步。
最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对于树立良好的教育形象和声誉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作为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需要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声誉,以便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支持。
3. 如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措施。
3.1 建立师德师风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师德师风评价体系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前提。
这个评价体系应该包括教师道德品质、职业道德表现、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的综合评价指标,以量化的方式衡量教师师德师风的优劣。
3.2 加强师德师风培训教师培训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途径。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道德伦理教育、职业道德标准、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培训,帮助教师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和职业能力,增强教育教学水平。
3.3 加强师德师风日常监督加强师德师风的日常监督是确保师德师风建设有效进行的必要手段。
浅谈师德建设的历史演变及其重要作用
![浅谈师德建设的历史演变及其重要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26e98959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4f.png)
浅谈师德建设的历史演变及其重要作用师德建设是指教师在工作中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种行为准则。
师德建设的历史演变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儒家教育思想,经过不同时期的发展演变,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儒家教育思想中,师德被视为教育的核心内容。
儒家强调,教师应该以身作则,以德为先,以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品德。
儒家教育思想对后世的教育影响深远,使得师德成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品质之一。
在中国古代的教育中,师德建设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的内容。
古代的教育制度,如秦汉时期的太学、唐宋时期的国子监,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师德修养。
这些教育制度为教师德育提供了平台,也为后来的师德建设奠定了基础。
近代以来,随着新教育理念的引入和社会的发展变迁,师德建设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在近现代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师德建设逐渐从个人修养转向社会责任。
教师的角色不再局限于传授知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塑造。
师德建设开始强调教师的社会形象和社会责任,要求教师具备专业素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更新等能力。
当前,师德建设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社会发展进入信息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教育的要求也更加复杂多样。
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才能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教师的师德行为对学生的影响也愈发重要。
教师的行为举止、言行举止都将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会成为学生道德行为的重要参照物。
师德建设还对教育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教育制度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师德建设的质量。
完善的教育制度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和职业保障,激励教师更加积极地履行教育使命,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制度也应该加强对师德建设的规范和评价,为教师提供明确的行为准则和经验分享。
师德建设的历史演变经历了儒家教育思想的影响、古代教育制度的建设以及现代教育理念的演变。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师德建设的重要作用更加凸显,对教师个人发展、学生素质提升和教育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浅谈师德师风的建设
![浅谈师德师风的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016ca859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8a.png)
浅谈师德师风的建设近年来,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的不断增强,师德师风建设也成为了教育领域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一个话题。
作为一名教师,自身的师德师风的建设,不仅是对学生、家长、同事的尊重和关怀,更是对自己教育理念和职业素养的不断提升和完善。
本文将浅谈师德师风的建设。
一、师德师风建设对教育的意义(一)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和榜样。
优秀的师德师风,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使学生受到教育的思想触动和价值引导,增强学生对自己的认同感和自信心,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建立良好的教育环境在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会受到良好的影响,教师在师德师风建设中主导作用明显,可以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带动学生以更加正直、真诚、守纪律的态度和行为投入到学习中去,使教育环境保持文明、和谐,更好地达到培养学生的目的。
(三)提升教育水平教师的师德师风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成效。
优秀的师德师风,对教育工作的推动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不断提升自身师德师风,对教育工作者本身的教育水平能力提升及专业水平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师德师风建设的基本原则(一)以德立人以德立人,是教育的首要任务,也是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原则。
而德治教育,则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实践。
(二)严守职业道德教师作为一个高尚的职业,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尤为重要。
教师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教育部门的规定,做到正派为师,正当引领。
(三)言传身教言传身教,是建设师德师风的重要手段。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优秀的师德师风,必须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言行举止、个性魅力等方面展露出来。
(四)不断提升自身素养教师在积极推动师德师风建设的同时,也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素养和能力。
教师要把专业技能学习、方案制订、课堂教学、教育管理有机结合,从而提升教育工作的专业性和科学性。
三、师德师风建设的实践策略(一)注重自身素质的提升教师在职业道路上的成功,必须要有一定的职业素养和道德修养。
浅谈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性
![浅谈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19fbc55c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18.png)
浅谈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性1. 引言1.1 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无法被忽视,它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石,直接关系到教师的形象和学生的成长。
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和榜样,其言行举止、道德品质对学生产生着深远影响。
良好的师德师风不仅是教师的基本素养,更是塑造学生成才、养成良好品德的关键因素。
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职责和使命也更加重大,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只有不断提升师德师风水平,才能真正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
师德师风建设不仅是教师个人的自我要求,更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需要和社会的期盼。
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值得深入探讨和不断强调,只有这样才能为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2 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石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石在于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
作为教育工作者,师德师风是其职业素养的体现,是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基本准则和行为规范。
只有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教师才能真正做到以身作则,在教育实践中起到示范和引领的作用。
师德师风建设是教育工作的基础,是保障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
在当今社会,教育工作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不断增加,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只有不断提升教师的师德师风水平,才能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更好地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石就在于师德师风建设,只有教师们不断加强自身的师德师风建设,才能更好地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2. 正文2.1 提升师德师风水平,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师德师风水平,提高教育质量是当前教育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师德师风是教师的灵魂和本质,是塑造学生品格和素质的重要力量。
只有提升师德师风水平,才能真正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教师是学生的楷模和引领者,教师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良好的师德师风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促使他们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浅谈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浅谈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c6a41d7b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c6.png)
浅谈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引言:师德建设一直以来被视为教育界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因为优秀的师德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师德建设不仅仅是对教师个体的要求,更是对整个教育系统的规范化要求。
本文将从教师个体的角度出发,浅谈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只有具备良好的师德,教师才能在日常教学中,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同时,师德建设也要求教师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只有将师德转化为具体行动,才能真正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二、提高教学质量师德建设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优秀的师德要求教师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较强的教育理念。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以正确、负责任的态度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严格按照教育规律进行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只有教师具有这样的师德修养,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形成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促进教育的全面发展师德建设对于促进教育的全面发展也是不可忽视的。
教育是国家建设的重要支撑,它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人才、培养国民素质的过程。
优秀的师德要求教师秉持正确的教育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坚持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
只有教师具备了这样的师德修养,才能促进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四、增强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师德建设对于增强教师的社会责任感也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工程师,他们肩负着培养国家栋梁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的重任。
只有教师具备高尚的师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浅谈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性
![浅谈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941c1f5b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ed.png)
浅谈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性教师是教育事业中最重要的一环,他们肩负着培养学生的责任,承担着引导和教育学生的重任。
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师德师风建设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是教师影响力的重要基础。
在当前社会风气日趋多元、多元化、复杂化的背景下,师德师风建设更是刻不容缓。
本文将从教师角度探讨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性。
教师是学生的楷模。
教师在学校中是学生的榜样和典范,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的影响极大。
教师如果不注重师德师风建设,言行不端、道德品质低下,将给学生树立了一个不良榜样,对于学生的成长教育将产生不良影响。
相反,若教师注重师德师风建设,言行正派、道德品质高尚,会对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塑造起到良好的榜样引领作用。
师德师风建设对于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人格品质是十分重要的。
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职业自身的必然要求。
教师作为社会公众人物,应该展现出高尚的道德品质、良好的师德师风。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要以德为先,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要以阳光心态对待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才能获得家长的认可和社会的尊重。
所以,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自身发展的基本保障,也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师德师风建设是学校育人的重要基础。
学校是育人的主要场所,是培养未来人才的摇篮,是传播文明和道德的重要阵地。
在这种背景下,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至关重要。
学校是教师的主要工作场所,教师的言行举止无不代表着学校的形象和风貌。
如果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不够完善,将会影响学校的整体形象和声誉,甚至会对学校的教育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
师德师风建设是学校育人工作的基础工作,是保障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
师德师风建设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教师是社会中的重要力量,他们的言行举止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谐。
如果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不好,将对社会产生负面的影响,会破坏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甚至会引发社会不良风气。
浅谈如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浅谈如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06bd4024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56.png)
3.实施多元化奖励政策。设立教学成果奖、科研成果奖等,鼓励教师发挥专长,为学校教育事业发展作出贡献。
八、加强师德师风宣传
1.打造宣传平台。利用校报、校园网、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宣传师德师风建设的意义、成果和典型事迹。
2.培养师德标兵。通过评选师德标兵,树立师德榜样,引导广大教师向先进看齐,提升师德素养。
3.开展交流活动。组织师德师风建设示范学校、师德标兵等开展经验交流和宣讲活动,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
十七、注重师德师风建设与时代发展的融合
1.紧跟时代步伐。关注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将师德师风建设与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等紧密结合。
2.开展教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支持教师参与课题研究,促进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3.强化实践锻炼。通过教学实践、教育实习、挂职锻炼等形式,增强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教育教学经验。
六、关注教师心理健康
1.建立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为教师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帮助教师缓解工作压力,提升心理素质。
2.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定期组织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弘扬高尚师德。
3.推广典型经验。总结和推广各地各校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促进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深入开展。
九、构建长效机制
1.制定长效机制建设规划。明确师德师风建设的总体目标、阶段任务和具体措施,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2.开展定期检查。定期对各地各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工作进度和质量。
3.接受社会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家长和媒体的监督,广泛听取意见建议,不断改进师德师风建设工作。
浅谈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性
![浅谈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2a80623e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89.png)
浅谈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性师德师风建设是教育系统中一项必要且重要的工作。
师德师风建设的目的是培养并促进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道德品质和职业操守,提高整个教育系统的品质和水平。
以下就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进行简要的讨论。
师德师风建设是培养学生成长的重要保障。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他们的行为和言谈举止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个道德品质高尚、职业操守过硬的教师,能够在言传身教中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对学生成长成才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师德师风建设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教育教学工作需要教师具备学科知识、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专业能力,但更需要他们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个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他们会具备自己的教育追求和教育理想,不断探索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师德师风建设对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良好的师德和师风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还可以提高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
良好的师德可以有效地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团队文化,对学校的整体发展和形象提升起到积极作用。
师德师风建设对提升教育系统的社会形象具有积极意义。
教育是一项关系到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事业,而教师是教育事业中的中坚力量。
教师的师德和师风直接关系到教育系统的社会形象和公信力,良好的师德和师风可以提升教师的社会声誉,增强社会对教育事业的信任和支持。
师德师风建设是教育系统中一项必要且重要的工作。
通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教育系统的社会形象,更能够推动整个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和蓬勃繁荣。
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开展。
浅谈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性
![浅谈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c08fa497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cf.png)
浅谈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性
师德师风建设是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不仅影响到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更是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谈谈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性。
师德师风建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关键。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而教师是这一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只有教师具备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师风,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教师还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承担起教育育人的神圣使命,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使他们能够成为有道德、有责任感和有担当的社会人才。
师德师风建设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保证。
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学习知识外,还需要培养良好的品德、健康的身心、积极的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素养。
而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他们的言行举止、品德修养和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如果教师自身没有良好的师德和师风,那么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就很难受到正确的引导和启发,可能会产生许多不良的行为和习惯。
所以,提高教师的师德和师风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和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师德师风建设是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
它不仅关系到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更是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教师的职业声誉和社会形象,以及教师个人的成长和幸福感。
我们要不断加强对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视,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和师风素质,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师德建设的价值与途径
![师德建设的价值与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776e8715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38.png)
师德建设的价值与途径引言:师德建设是教育行业的重要一环,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经之路。
本文将围绕师德建设的价值与途径进行浅谈。
一、师德建设的价值1.1、提高师生关系师德建设可以加强师生关系,使师生间更具亲和力和信任感。
教师具有示范性,良好的师德道德品质能影响学生,使学生产生更强的实践动机,从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观,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
1.2、增强教育教学质量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的师德行为直接关系到课堂效果和教育效果,良好的师德行为能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质量。
1.3、提高教育公信力作为公共机构的教育行业,对师德的要求更高,对师德行为的规范化与强化有利于提高教育行业的社会声誉和公信力,也增强了社会信任。
只有促进师德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才能让人民群众更加信任和支持教育事业。
二、师德建设的途径2.1、加强师德培训教师是重要的育人者,他们在职业生涯中应该不断学习和进步,锤炼自身道德素质和职业操守。
教育行业应该加强对教师的道德教育与培训,帮助教师提高道德素质和职业知识水平。
2.2、强化师德督导加强对教师师德行为的督查,不断总结教育教学的好经验与做法,建立学校师德典型,树立师生典范,加强道德激励与约束。
2.3、强化师德管理学校可以加强师德管理与监督制度,规范教师的行为,如提高教师的道德操守,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职责和使命,督促教师规范教育教学行为。
此外还可以定期组织爱心走访、慰问患病教师家庭,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公益事业等,提高教职工的师德意识。
三、结语师德建设是全社会共同努力的重要一环,只有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才能推动社会进步,促进全面发展。
教师应该积极弘揚师德精神,自觉维护教育行业的职业形象和公信力,让师生关系更加和谐,教育教学质量更加高效,教育事业更加繁荣。
师德师风建设学习心得体会(通用15篇)
![师德师风建设学习心得体会(通用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d45b42b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91.png)
师德师风建设学习心得体会(通用15篇)师德师风建设学习心得体会1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灵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学子们人生可靠的引路人。
因此,我时刻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做到以下几点:一、树立事业心,增强责任感热爱教育事业。
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
因此,我们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以情育人,热爱学生;以言导行,诲人不倦;以才育人,亲切关心;以身示范,尊重信任”。
尊师爱生,是一种理性化的高尚情感,对待学生,管而不死,严而不厉,爱在其中。
二、用无限的师爱,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
”师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
无限的师爱,可以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
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让一切学生的心灵都感受到师爱的温暖。
三、用规范的言行,净化每个学生的心灵。
“无德无以为师。
”真正优秀的教师。
一定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人。
她对祖国的爱,对学生的爱,对事业和未来的爱,都表现在他对自己的高标准要求的落实上。
因此做为一名教师,必须具备健康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四、用奉献的人格,塑造每个学生的心灵。
没有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好教师,也决不可能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创造业绩,作出贡献。
教师是园丁,学生是花朵,只有靠园丁辛勤无私的浇灌,花朵才能茁壮成长,芬芳世界。
师德师风建设学习心得体会29月13日—10月14日,是我校的师德师风建设主题活动月,学校根据各级要求切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展了各种与建设完善师德师风相关的活动。
通过个人师德师风建设主题活动月的学习,让我收获了许多,在此浅谈一下自己的心得与体会。
本人走上三尺讲台已有二十九春秋了,在这二十九年里我从一个性格莽撞的大学毕业生,变成了遇事能够多思考、多掂量的中年人,从一个只会蛮干的黄毛丫头,变成了也懂得思考方式方法的老老师。
谈谈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
![谈谈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b7150ad5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3e.png)
谈谈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教师是社会中具有特殊社会职责和使命的群体,是培养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材。
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浅谈这方面的重要性。
第一,师德师风建设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必然要求。
教师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重任。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师德和高尚的职业道德,才能为学生树立榜样,影响学生的成长。
只有通过师德师风建设,教师才能形成真、善、美的专业素养,为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而努力。
第二,师德师风建设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
在学校教育中,师生关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教师的师德和师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优秀的师德和良好的师风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塑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全面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第三,师德师风建设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
教育现代化要求教师具备科学、民主、育人的理念,拥有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师风,才能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师德师风建设是教育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支撑,只有通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才能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第四,师德师风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
教师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力量,良好的师德师风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要以身作则,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只有教师以高尚的师德师风示范带动学生,才能培养出行为正直、品德高尚、责任心强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师德师风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只有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才能确保社会的和谐稳定。
第五,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是学生的引路人和知识的导航者。
只有教师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优秀的师德,才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浅谈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浅谈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1f986846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5e.png)
浅谈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导言:教师是社会的栋梁,他们不仅承载着传授知识的责任,更肩负着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使命。
作为教育事业的从业者,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尤为关键。
本文将简要探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背景在当今社会,教育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学生的需求、家长的期望以及教育政策的变革都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新的要求。
与此同时,一些教师职业道德问题的出现也影响了教育事业的稳定发展。
因此,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迫在眉睫。
二、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1. 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教师是社会的形象代言人,他们的言行举止代表了整个教育行业的形象。
如果教师的职业道德存在问题,会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声誉和形象。
良好的职业道德可以树立教师的正面形象,增加社会对教育的信任和认同。
2.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在他们的日常言行中传递着正能量。
教师的职业道德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激励学生,给予他们正面的教育影响,使其全面发展。
3. 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观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和启蒙者,他们的职业道德会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的形成。
教师的良好职业道德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有责任感、有担当、有道德素养的公民。
4. 维护教育事业的稳定发展教师职业道德的健康建设是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前提。
只有教师职业道德健康、正面的塑造才能保障教育事业的稳定发展。
在当前教育领域职业道德问题频发的背景下,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优化教育环境,推动教育事业向着更加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三、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路径1. 从“重修教师道德”入手为了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需要组织开展“重修教师道德”活动。
通过策划相关的培训课程或研讨会,引导教师认识到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并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职业行为准则,进一步提升职业道德水平。
谈谈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
![谈谈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47e88e48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78.png)
谈谈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师德师风建设是教育事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它关乎每位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教育素养,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塑造学生成长的价值观非常重要。
本文将浅谈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并分析了如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首先,师德师风建设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和导师,他们的行为和言行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
如果教师品德高尚,严谨负责,那么学生会受到良好的影响,努力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相反,如果教师在师德师风上有所缺失,那么学生可能会产生消极情绪,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形成不良的品德和价值观。
其次,师德师风建设对于保障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事业,其目标是培养素质全面发展的公民,而不仅仅是学生的知识和技能。
教师要以身作则,以高尚的情操和专业精神指导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目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再次,师德师风建设对于教师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从业者,师德师风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师自身的职业形象和专业发展。
师道尊严,是教师职业的底线,只有注重师德师风的建设,教师才能在教育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赢得社会的尊重和认可。
那么,如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呢?首先,教育部门应加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管理。
制定明确的师德师风规范和教师行为准则,加强对教师行为的监督和评估,对于违反师德师风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并建立失信教师黑名单制度,以确保教师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道德规范。
其次,教师个人也应提高师德师风意识。
教师要时刻保持警惕,警醒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行为和言行,要积极参加师德师风培训,增强自身的职业素养和道德修养。
同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另外,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
教育部门应加强对教师的选拔和培训,注重教师的专业能力和道德素质的培养。
师德建设的价值与途径
![师德建设的价值与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7e39c01b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be.png)
师德建设的价值与途径师德建设是教育事业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增强教师责任意识和道德修养的重要保证。
本文将浅谈师德建设的价值与途径。
首先,师德的建设对教师具有重要的价值。
教师是社会的灵魂工程师,肩负着培养国家栋梁的伟大使命。
只有具备良好的师德,教师才能更好地言传身教,对学生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师德的建设可以促使教师秉持正确的教育态度,遵守教育规律,塑造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而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创新能力。
其次,师德建设对学生具有重要的价值。
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园,教师则是学生的引路人。
教师的师德行为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教师以身作则,是学生品德修养和道德观念形成的重要源泉。
良好的师德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在师德的引领下,学生在道德品质上会得到培养和提高,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再次,师德建设对学校和社会具有重要的价值。
学校是教育事业的基地,师德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整体形象和社会声誉。
一所有良好师德的学校可以提升教育质量,吸引更多的优秀教育资源和学生。
而社会对师德的高度关注与期望,也就体现了师德建设对社会的重要性。
社会希望看到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他们将更加关心学生成长,以及社会公众的需求,在引领社会风气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为了促进师德建设,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首先,加强师德教育的理论研究。
通过深入研究教师师德的内涵和特点,形成科学合理的师德教育理论,为师德的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其次,加强师德教育的实践探索。
学校可以通过制定师德建设的相关规章制度,加强师德教育的培训和考核,着力培养教师的道德修养和教育教学能力,进而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
再次,加强师德建设的调动机制。
学校可以通过建立激励机制,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让师德建设成为教师个人发展的内在要求,从而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浅谈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性
![浅谈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45af9ace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d7.png)
浅谈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性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性在于培养优秀的教师队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师德师风建设对于培养优秀教师队伍至关重要。
教师是学校和教育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品德和素养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
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崇高的职业精神,为人师表,严守职业道德。
只有通过师德师风建设,教育部门才能选拔和培养真正有理想、有道德、有学识、有能力的优秀教师,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导师和榜样。
师德师风建设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事业之所以能够健康发展,关键是教师要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
只有教师自身具备高尚的品德修养和职业精神,才能够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工作中,真正关心学生,关爱学生,用心去教育学生。
师德师风建设还能够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
师德师风建设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师德师风建设是培养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德育工作是教育事业的生命线。
只有通过师德师风建设,才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他们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和文化自信的接班人。
而教师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和引导学生,成为学生道德品质和认知能力的表率。
师德师风建设对于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是国家的根本大业,也是国家发展的关键。
只有通过师德师风建设,才能够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性体现在培养优秀教师队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教育行业要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为师德师风建设提供坚实的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师德建设大集文岭廖蔚桥我们文岭小学是一所办学历史较为悠久学校,长期以来学校的教学教育质量一直在本地区范围内处于低谷状态,尽管在办学历史上,从这里走出了几名名牌大学的大学生,但那也只是昙花一现的短暂辉煌。
教育教学长期处于中游的徘徊现状,另我们不断反思。
如何让这所老校换发活力呢?近年来,我们在加强学校管理,切实落实师德建设,倡导育人先育己的教育理念,致力于教师队伍的教学行为规范的培养与教育,并以此为突破口,整体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取得了较好成绩。
求索:师德教育的最终目的一个教师需要怎样的道德,老师在孩子成长中究竟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树立什么样的形象?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
长期以来,学校进行师德教育活动不是不多,在教育形式和方法上,存在着重空洞说教,轻活动导行;重大话连篇,轻制度约束,无内化自省的知行脱节现象,师德教育不尽人意。
为了认真探索学校师德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仅使教师具有较高水平的道德素质,而且能把这种思想道德素质,转化为老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我们在全校开展了“新时期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教师”的大讨论,老师们通过学习有关文件法规和先进老师的事迹,结合自身反复进行自我剖析自我反思,形成共识,我们一致认为:正己、敬业、爱生、精业这八个字是师德的核心内容。
其最终目的是使教师要有规范的教学言行,进而内化为一种稳定的,自觉的教学习惯和热情的工作态度,从教师的日常工作的细节入手,从点点滴滴的小事抓起,来落实师德建设的核心内容。
领会:师德的核心内容一个教师怎样才称得上师德高尚呢?我们认为:正己、敬业、爱生、精业这八个字是师德最核心的内容。
第一、正己是师德的根基。
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和学习的楷模,学生对家长的话往往不一定都听,而对老师的话,则视为心中的圣旨,老师的思想、品德、学识、才能、情感、意志、性格、生活方式以及举止风度,往往在不知不觉中被学生观察、琢磨、参照和模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老师应严以律己、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老师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自己坚决不做。
育人先育己,育己先育德,正人先正己,不能正己也就不能可能有老师的示范。
因此,要提高老师对规范自己行为的必要性的认识,自觉地以自己的正确行为教育和影响学生,必须要讲正义,讲正直、讲正气。
正如武汉市十大名师董耀红老师所说:“为人正直是师德的根基”。
老师的道德首先表现在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上。
热爱教育事业,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
许多优秀老师的经验证明,他们之所以能在教育工作中做出卓著的成绩,首先是因为他们热爱教育事业,愿意为下一代的成长贡献自己的毕生精力。
相反,一个教师如果不热爱他所从事的事业,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工作的动力,失去了起码的责任心,甚至把自己的劳动视为一种痛苦,当然他也就不可能去进行创造性劳动。
第二、敬业是师德的动力。
敬业就是要热爱自己的这份工作,老师热爱自己的工作,是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具体体现。
只有深切地爱自己的工作。
才能有乐此不疲的工作劲头;才能有不断进取刻苦钻研的智慧源泉。
湖北省宜昌市当阳县郑琦教师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的典型,他几十年来如一日,把自己的的精力奉献给学校、奉献给教育事业。
尽管在坎坷多难的人生道路上,有过许多痛苦和辛酸,但他对事业的热爱是愈来愈深。
甚至在退休以后,依然如故、孜孜不倦地爱自己的工作,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热爱教育事业必须具体体现在热爱学生上。
教育是爱与爱的呼应,心与心的共鸣。
老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
可以说热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
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的教师决不是一个好老师。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
老师只有以自己的爱,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才能搭起师生之间感情的桥梁,使学生乐意接受老师,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
“因为孩子们喜欢的是那种本人就喜欢孩子,离开了孩子就不行,而且感到跟孩子们交往是一种幸福和快乐的人”。
(郑琦老师语)教育的爱,应该表现在对学生的学习、思想和身体的全面关心上,处处想学生之所想、帮学生之所帮、做他们的贴心人。
如果教师处处总是以教导者和监督者的身份居高临下地出现在学生面前,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触。
特别是对于已有一定独立意识的高年级学生。
这一点尤其要注意。
教师既应是学生的严师,又应该是他们的挚友,在人格上要和学生平等相待,以诚相见。
作为教师时刻不要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要乐于并善于和学生交朋友,童心不泯,青春永驻。
第三、爱生是师德的灵魂。
教育特别需要以感情为基础,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使学生健康成长,学生能不能得到老师的温暖,若能体会到老师的温暖,学生则尊其师信其道,才会把老师对他的教育看着是对自己的的关心,使自己在愉悦的环境中增长知识,学生不仅能潜移默化地接受老师的观点和看法,而且还会模仿老师的言行,奋发向上。
老师热爱学生要注意四点:一是不偏爱,要爱所有的学生,不分彼此,不分厚薄,不分优劣。
二是要严格要求。
俗话说,严是爱,松是害。
对尖子学生不能袒护娇惯,对差生不能无原则迁就。
三是尊重学生人格和意见。
老师要保护学生在思想感情上和行为习惯上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正确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老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尊重他们的人格和自尊心。
四是教育学生要有耐心。
学生成长过程,也是一个反复教育的过程,对于学生取得进步又后退,改正了错误又犯错误,老师要有信心和耐心,坚持不懈。
第四、教师要精通业务是师德表现的关键。
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决定了教师在思想,品德和作风上必须成为学生的表率,同时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科具有精湛的业务能力,学识比较丰富,则成为学生的追随者,学生既是度德而师之,又是度才而师之,教师才能在教育活动中确立自己的教育地位。
许多优秀教师的经验也证明,他们的成功,都与他们精湛的教艺,鲜明的特色是密不可分的。
践行:师德教育全面开展按照区教育局和大集街教育总支对师德建设的工作布置,我们全面推行“三全、二律、”的工作程序,成效较为明显。
三全:全校见规范、全体讲规范、全程有规范。
全校见规范。
即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在老师的办公室处处能见到教师职业道德和规范教师言行的警示条文。
通过这些条文对老师的视觉产生强烈冲击,让老师们对各项条文“入眼、入脑、入心”,在内心深处留下印象。
具体条文有:《武汉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蔡甸区教师职业道德十不准》、《大集街师德师风规则》、《教师五大戒律》、《教师忌语40条》、《教师师德诚信公约》、《××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测评办法》、《名师名言》等。
全程有规范。
教师的师德建设,必须有相关的规章制度对老师言行进行制约。
我们制定了六条“一句话”制度:1、每周升旗时,全体教师应与学生一起参加升旗仪式制度;2、教师上午和下午上班提前20分钟到校制度;3、教师不能随意丢废弃物制度;4、教师在工作时间内不能做私事制度;5、例会不迟到、不早退、不缺席制度;6、学生一人不离校班主任、有关老师和学校主管领导不离校制度等。
这六条“一句话”制度,从上班、升旗出操、课间、生活习惯、开会、下班等一天的活动方面都作了规定,十分便于考核记载。
全体讲规范。
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规范,需要领导的带头作用,要求老师做到,领导应该先做到,校长更应该带头做到,要求老师不做,领导应该坚决不做。
领导必须率先起到示范作用。
教师能提前20分钟上班;升旗时与学生一起列队参加升旗仪式;没有老师乱扔乱丢的现象;一时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有老师深有体会地说:“教师规范的教育教学行为,是规范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最好、最有效的教育方法。
”二律:他律和自律师德教育是人的心理教育的过程,是在制度约制、舆论监督下依靠老师内驱力、认同感来完成的。
故离不开他律和自律,没有他律,老师的职业道德就缺乏严整和制约,流于形式,难以展开;没有自律,言行规范缺乏反思和自省,难以深化,没有实效。
他律就是制度约束,通过制度约束培养自觉守约守制的言行习惯。
我们在《武汉市中小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一句话制度”11条,在教学常规方面、教学安全方面、教学礼节方面制定10条制度,专门对全体教学人员的诸多小节进行了规范。
为了控制教师中的违规现象,学校成立了“教师监督”和“学生监督”,教师监督是由学校分管领导进行记载考核,每月一次师德情况通报,并与教师的经济利益相挂勾;学生监督是由校务职日和每月的调查问卷得来的,教师违背师德的现象经过学校少先队大队归纳并及时公开。
有老师深有感触地说:老师的职业道德水平高不高,学生心里有一部摄影机在摄影。
自律就是自我教育的过程,我们经常组织教师看先进教师事迹报告会、听录像,体会先进教师的成功感,用先进典型带动人。
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有些教师的思想观念发生动摇,价值取向有些偏离,道德情操有些滑坡。
需要改变这种不良的局面,就要始终坚持正面引导,以先进典型的说服力,感染力和号召力来推动师德建设工作。
要用丰富的活动激励人。
再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在一些教师中形成了畸形的育人观,人才观,只教书,不育人,要搞好素质教育必须改变这些错误观点,因些,要建立激励机制,以各种形式的演讲,竞赛,争先创优等活动为载体,育师德于日常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形成一个学校争文明,干部争公仆,党员争红旗,教师争优秀的道德氛围。
反思:师德建设任重道远反思一:有破就要有立。
师德建设为我们教师立下了很多应该禁止的禁令,但为我们老师、特别是乡村教师搭建展示能力与个性的平台却是很少,乡村学校的教学条件及活动设施也十分有限,这也限制了教师的一些良好的特点和个性不能得以展示。
比喻:信息网络系统都不能接通。
反思二:师德建设的最终落脚点是教师热情的工作态度。
我们只有与时俱进,因势利导地引导教师关注社会,关爱学生,激发教师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感,从而实现“办人民满意教育,做学生满意教师”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