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母亲》课件{PPT}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荷叶母亲》PPT优质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荷叶母亲》PPT优质课件
这是对比,把红莲与白莲进行对比,白莲因为没有荷 叶的保护,被雨点打谢了,而红莲却能够在荷叶的庇护下 迎接风雨,这样对比突出了母亲对“我”的照顾,写出了 母爱的伟大。
课文细读品味
3.“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斜。”“攲斜”一 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本题运用关键词语表达效果三步分析法作答。“攲斜” 是“倾侧,歪斜”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风雨中红莲的样 子,为下文写荷叶在风雨中对红莲的庇护埋下伏笔。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浓浓母爱; 2.品味精美的语言,体会托物寄情的写法; 3.体会人间最无私高尚的母爱,培养感恩母爱的情怀。
新课导入
有一个人,她永远占据在你心最柔软的地方,你愿用自己的一生去爱她; 有一种爱,它让你肆意的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
这一个人,叫“母亲”,这一种爱,叫“母爱”!
必考字词梳理
形 近
瓣( bàn )花瓣

辩( biàn )争辩
辫( biàn )辫子
瑞( ruì )瑞雪 端( duān )端正 揣( c )揣摩
嘻( xī )嘻哈 嬉( xī )嬉戏 禧( xǐ )福禧
亭( )亭子 享( xiǎng )享受 亨( )大亨
课文初读感知



朗读《荷叶·母亲》第④段描写白莲凋零、红莲绽
课文细读品味
4.怎样理解“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一句?
“我不宁的心绪”是因为红莲遭受雨打而“左右攲 斜”,现在由于荷叶的遮蔽,红莲安然无恙,“我不宁的 心绪”自然就散尽了。这句话,表明“我”内心已被荷叶 对红莲的勇敢呵护所触动,涌起对荷叶的爱恋,对精心呵 护子女的母亲的爱恋。
课文细读品味
5.第⑤⑦段中,作者为什么反复写雨势之大? 强调雨势之大,更反衬出荷叶对莲的荫蔽之情有多重

《荷叶母亲》PPT课件

《荷叶母亲》PPT课件
《荷叶母亲》PPT课件
《荷叶母亲》PPT课件
荷叶 母亲
冰心
• 冰心(1900-XXXX), • 原名谢婉莹,中国现代史 • 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 • 散文家、小说家、诗人、 • 儿童文学家。
• 代表作有: • 散文集?寄小读者? • 诗集?繁星?、?春水?
• 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 • 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 • 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
⒈作者引用祖父的话有什么作用?
2、园里莲花有很多,只择其中两朵来写,这里作者采用 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有什么作用?
3、“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 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
1、暗示了莲花的象征意义。
2、两朵莲花,一红一白,一谢一安然,以白衬红,更 突出红莲在勇敢慈怜的荷叶的庇荫下的幸福。
爱, • 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
攻克字词
花瑞:ruì 花开的好预兆。 莲蓬:liánpéng 莲花开过后的花托。 烦闷:心情不畅快。 菡萏பைடு நூலகம்hàndà n 荷花,文中指含苞待放。 亭亭:①形容高耸; ②形容人或花木美好,同“婷婷〞。 适意: 舒适。 徘徊:pá ihuá i ①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②比喻犹豫不决。 攲斜: qī 倾斜,歪斜。 遮拦: zhē 遮挡,阻挡。 荫蔽:yīn bì ①〔树叶〕遮蔽;②隐蔽。
2、因为荷叶倾侧过来覆盖红莲正如母亲为自己遮风挡雨,无畏地 为红莲遮蔽.作者被感动了。感慨母亲为自己的付出。意思是:自 己困难的时候,只有母亲无私的帮助自己。
孩子们,让 我们摘下两颗星 星,点亮母亲的 眼睛;掬起一捧 月华,抚平母亲 脸上的皱纹;拿 起手中的笔,诉 说对母亲的 爱……
•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 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纪伯伦〕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荷叶母亲》课件(24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荷叶母亲》课件(24张PPT)

荷叶 第 四 部 分
母亲
结 构 总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荷叶母亲》课 件(24 张PPT)
课外阅读冰心的诗集 《繁星》、《春水》,并摘 记其中的精美诗篇写在读书 笔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荷叶母亲》课 件(24 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荷叶母亲》课 件(24 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荷叶母亲》课 件(24 张PPT)
大。 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
斜。 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
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
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
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 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 天空下的荫蔽?”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荷叶母亲》课 件(24 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荷叶母亲》课 件(24 张PPT)


七 年
母 级
上 册 语
亲 文
课 件
摘 要


课 前 预 习
课 文 学 习
美 文 赏 析
结 构 总 结


荷叶 第 一 部 分
母亲
课 前 预

作者简介
• 冰心(1900-1999), 原名谢婉莹,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儿童 文学家。
1、“心中的雨点”指什么?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2、如何理解“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 蔽?” 3、这一句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有哪些修辞手法?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荷叶母亲》课 件(24 张PPT)
1、“心中的雨点”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和坎 坷磨难,运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 2、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 的人。反问句式,加强语气,把歌颂母爱的情感 推向高潮。 3、点明主旨,深化中心。运用了呼告、比喻(明暗 喻)修辞手法和反问句式。

第7课《荷叶母亲》课件(35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7课《荷叶母亲》课件(35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祖宗保佑子孙。
辨析
1.茅屋在树木的( 荫)蔽下很难被发现。 2.他的成就和名望是靠自己的努力得来的,并非靠祖 上的( 荫)庇。
整体感知
1.本文是一首画面感非常强的散文诗,请概括文中 以“莲”为中心的画面内容。

整体感知
2.作者在风雨中几次看红莲,当时的环境是怎样的?红莲的姿态如何? 作者的心境又是如何变化的呢?
请同学们课下用相同的方法完成对第二首散文诗的人物形象分析 用“我从《荷叶·母亲》中读出了一个_______女孩,从___________看出。”句式表达。 用“我从《荷叶·母亲》中读出了一个_______妈妈,从___________看出。”句式表达。
合作探究
2.《荷叶·母亲》中的母亲是怎样的一个形象?
都摆在院子里。
铺垫
两缸莲花是宁静生活里跃出的一朵浪花,新奇、引人注目,为 下文写对往事的回忆做铺垫。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 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由眼前的莲花引入对往事的回忆。
伏笔
整体感知
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面。 比喻
2. 在朗读中感受作品的美好意境和语言风格,学习借物抒情 的写作手法。(难点)
3. 整体把握本诗与《金色花》在思想内容、感情基调、构思 角度、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异同。(重点)
4.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母爱的伟大。
3
自主学习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 福建长乐人,作家、诗人。笔名冰心, 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1919年,她 发表了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她的 诗以歌颂母爱、童真、自然为三大主题, 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代表作有诗 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 者》《樱花赞》和小说集《超人》等。

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荷叶母亲》精品课件(共16张PPT)

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荷叶母亲》精品课件(共16张PPT)

•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2021/7/302021/7/302021/7/30Jul-2130-Jul-21
•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7/302021/7/302021/7/30Friday, July 30, 2021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7/302021/7/302021/7/302021/7/307/30/2021
•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7月30日星期五2021/7/302021/7/302021/7/30
2、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 磨难的人。母亲是伟大的,可以使我在痛苦时 得到安慰,在孤独时得到快乐,在失望中得到 希望,在冷落中得到幸福
来自天堂的短信 5月13日,地震后的第二天,搜救队员在北
川县的废墟中看见了她:她一动不动卧在废墟中。 透过那一堆钢筋水泥的间隙,人们可以看到她倒 下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双手 扶着地支பைடு நூலகம்着身体,有些像古人行跪拜礼,只是 身体被压得变形了,看上去惨不忍睹。
你的妈妈有没有为你做过 这样令你难忘的事?请你说一 说。
在我们的生活中随时都融入了母亲那浓浓的爱。 清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里有浓浓的母爱; 出门前的一句关爱的叮咛里有浓浓的母爱; 上学时整齐的书包里有浓浓的母爱; 临睡前掩紧的被角有浓浓的母爱; 用心去爱孩子已经成为母亲的习惯,她是我们躲避风雨 的港湾。在她爱的保护伞下,一切暴风雨都会过去。 让我们为天下所有的父母亲祈祷,愿他们幸福安康!

《荷叶母亲》ppt课件完美版

《荷叶母亲》ppt课件完美版
母亲啊,你是露珠,我是小草,心灵枯涸时,除了你,谁是 为我送来滋润的源泉?
母亲啊,你是泥土,我是花草,当我在太阳下炙烤时,除了 你,谁还能滋润我干涸的心灵?
母亲啊,你是避风港,我是小船,狂风暴雨来临时,除了你, 谁是我在无遮拦大海中的依靠?
拓展阅 读

欣赏一首诗,冰心的《纸船》,再次 体会这种借物喻人写法的妙处。
mother
m 代表many 母亲给了我很多很多的爱; o 代表old 母亲为我操劳的日渐衰老了; t代表tear母亲为我留了很多眼泪; h代表 heart 母亲有一颗永远温暖我的心; e 代表eyes无论走到哪里,母亲都用慈爱 的目光注视着我 r代表right是说母亲教我做正确的事,做好 样的人。
激的淡漠,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一种能够看的很远却并不陡峭的高度。我不要天堂,我只要底线。因为没有底线,就没有自由。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如果你想知道周围有多么黑暗,你就得留意远处的微弱光线。如果我没有刀,我就不能保护你。如果我 有刀,我就不能拥抱你。“今天比昨天慈悲,今天比昨天智慧,今天比昨天快乐。这就是成功。” 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 我们都在阴沟里, 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没有人性的觉醒,权力与财富只使人更粗鄙堕落。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走出酒吧的那一刹,我被遽然刺来的阳光下了一
象征着人生路上的 风雨、坎坷、磨难。
母亲啊!你 是荷叶,我是红 莲,心中的雨点 来了,除了你, 谁是我在无遮拦 天空下的荫蔽?
划在线句人有生什的么道含路义? 上,只有母亲是保 护我们度过人生 坎坷与磨难的人。 母亲就是我们生 命中永远为我们 遮蔽风雨的人。
红荷抒怀
1.说说自己的母亲
2.感悟母爱,请以具体的形象 作喻,来完成下列句子。

《荷叶·母亲》PPT教学课件

《荷叶·母亲》PPT教学课件

10.结尾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子女比作红莲,把母亲比作荷叶。母 亲对儿女的保护就像荷叶对红莲的保护。
11.“心中的雨点〞指的是什么?如何理解这段话的内涵?
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才 是保护我们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 。母亲 是我们生命中永远为我们遮风挡雨的人。
攲斜 徘徊 荫蔽
hàn dàn
菡萏
zhē
遮拦

姊妹
peng

莲蓬 并 蒂
读“荷〔在朗读中感知课文内容〕
1.聆听名家朗读,掌握朗读技巧,感受文章情感,提高朗读水平 2.梳理课文内容
品“荷〞〔品物中话语,感至爱真情〕
1.本文花了大量笔墨描写的对象是什么?
红莲
2.为什么要提及九年前祖父和我的赏莲呢?
③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 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 荷叶为保护红莲而显示的勇敢坚强精神,也让人感 到在荷叶的保护下,红莲平安了。〕
作者借景抒情,景因情而更美,情因景而更真。
赞“荷〔懂得感恩 学会抒情〕
①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在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在你的怀里。
写“三蒂莲〞初开,与大家庭中添了“三个 姊妹〞映衬着写,暗示花即是人,花瑞即人 祥,为下文以花喻人埋下伏笔。
3.本文主要描写的事物是:“红莲”。作者一共几次写到红莲?作者每一次看红莲时的 自然环境和红莲的情景是怎样的?作者的心情如何?
环境 红莲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繁杂的雨声, 雷声大作,
浓阴的天
12. 本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点明主旨,深化文章主题。抒发了对伟大无私的 母爱的赞美之情。

《荷叶母亲》PPT课文课件

《荷叶母亲》PPT课文课件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
1、第二、三自然段写莲,先平淡叙述,这样写有 什么作用?
作者先平平淡淡地铺叙,接着把花放在人的背景 中去认识,华瑞人祥,三莲并蒂展示了吉祥的征 兆,把花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
为下文以花喻人作铺垫。
2、第四段中,为什么要写白莲?
对比 把红莲和白莲相对比,白莲因为没有荷叶的保护,被雨点
語文
荷叶 母亲
冰心
-.
情境导入
一朵金色花,表达了孩子对母亲至真至纯的爱,一只小小 的纸船又寄托了一个游子对母亲多么深沉的思念?今天我们一 起来学习我国著名女作家冰心的作品――《荷叶母亲》。
学习目标
1.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提高朗读能力。 2.准确领悟诗歌所抒发的感情。 3.熟读背诵两首诗
姊妹( zǐ ) 菡萏( hàndàn) 徘徊(páihuái) 荫蔽( bì ) 欹斜( qī )
1. 听配乐范读。 2. 朗读指导。划分节奏、划出重音。 3. 学生自由读、齐读。
要求带着问题朗读:找出“我”的情绪经历了怎样 的变化?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看红莲
环境
心情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繁杂的雨声, 浓阴的天
烦闷
雷声作了,雨 越下越大
不适意,徘徊
繁密的雨点, 肆意的下
不宁的心绪散 尽了,感动
的爱恋。
4、第4、5、7自然段,为什么要反复写雨势之大?
原因:
强调雨势之大,更能反衬出荷叶对红莲的荫蔽之情 是多么重要。
表达了:
作者对母爱的赞美之情。
研读课文
1、第三节是诗人展开的联想,有何特点?有什么作 用? 这一想象新奇大胆,充分写出了诗人对母亲的思念, 对母亲深情的爱
2、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第7课《荷叶母亲》课件(共17张ppt)

第7课《荷叶母亲》课件(共17张ppt)

结合文章说说散文诗这一体裁有什么特点?
散文诗是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 的表现形式和散文的描写性的某些特点。
在本质上,它属于诗,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和想象。 在内容上,它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 在形式上,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 在的音韵美和节奏感。
两朵莲花,一红一白,一谢以安然,以白衬红,更突出红莲在勇敢慈怜 的荷叶的庇荫下的幸福。
从文中看,荷叶的什么特点与母亲相似?
荷叶为莲花遮蔽风雨,这与生活中母亲为子女遮风挡雨,对 孩子细心呵护和关爱多么相似。
作者与红莲的相似点在哪里?
莲花会被风吹雨打,作者也有“心中的雨点”。组着与莲都曾面 对生命途中的磨难。
句子“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 下的荫蔽”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怎样理解“心中的雨点”?
·点名了文章主旨,深化了中心。字里行间充溢着对母亲的感激, 依恋和赞美之情。这样讴歌母爱,联想丰富,自然贴切,新颖独特。 ·“心中的雨点”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母亲是保 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
课堂小结
荷叶 物护
红莲
母亲



物 抒

子女
自然万物皆可寄情,所寄情的物要恰当,物的功能或象征性要 能负载人的情,这样就可使文章含蓄蕴藉,意味深长。
课后作业
1、积累表现母爱、歌颂母亲的诗歌、名言。 2、选择你喜欢的方式,把自己对父母的爱 付诸行动。
感悟 伟大母爱
初读课文,仔细思考
听朗读,思考:
作者在风雨中几次看红莲,当时的环境是怎样的?红莲 的姿态如何? 作者的心境又是如何变化的呢?
环境 红莲 心境

7 散文诗二首 荷叶母亲 课件(共23张PPT).ppt

7 散文诗二首 荷叶母亲 课件(共23张PPT).ppt

母亲啊! 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心中的雨点”指什么?如何理解这段话的内涵?
“心中的雨点”暗指人生道路上的风风雨雨和坎坷磨难。这段话 将母亲比成荷叶,将自己比成红莲,意在说明只有母亲才是保护 自己渡过人生道路上坎坷和磨难的人。“除了你”强调母爱的伟 大,表达作者对母亲的依恋和对母爱的赞美。点明主旨,深化中 心。
作者以清丽的笔调,描绘了一 朵红莲被雨点打得左右破斜, 红莲旁的大荷叶倾斜覆盖在 红莲上,无惧无畏地守护着红 莲,正如母亲呵护儿女一般的 情景,表达了对母亲由衷的感 激和爱恋。文章语言清雅,富 有生活气息,意蕴丰富,让人 回味无穷。
教师总结
文章是一篇借景抒情、托荷赞母 的散文诗,诗歌借雨天里勇敢慈 怜的荷叶荫蔽着红莲,联想到母 亲为儿女荫蔽人生道路上的风雨, 歌颂了伟大、圣洁的母爱,表达 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爱恋之情。
作者写白莲凋落,意在与红莲进行对比,白 莲因为没有荷叶的保护,在风雨中凋谢,而 红莲却能够在荷叶的庇护下迎接风雨,一红 一白,一谢一开,以白衬红,更突出红莲在 勇敢慈怜的荷叶的荫蔽下的幸福,为下文的 感悟做铺垫。
“攲斜”一词有何表达效果?
“攲斜”即“倾斜、歪斜”之意。 “攲斜”形象地写出红莲被雨点打 击后无处躲藏、东倒西歪的可怜情 状,为后文荷叶护红莲做了铺垫。
下节课见!
要求
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和从中体会到的感情
心中的雨点
人生的挫折、困难
《 荷 叶 ·母 亲 》 中 的 母 亲 是 怎 样 的一个形象?
《荷叶·母亲》中的母亲没有正面出场,只 写到一句“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 去,坐在母亲旁边”。作者写母亲,使用 的是象征手法,用雨中的荷叶覆盖红莲, 象征母亲对儿女的悉心庇护。对雨中红莲 与荷叶情态的细腻描写是这首散文诗的精 彩之处,既表现了母爱的动人,也表现出 女儿对母亲的深厚依恋。“母亲”正是这 样一个无私无畏的母爱的化身。

《荷叶母亲》ppt课件

《荷叶母亲》ppt课件
的句式,采用比喻手法写一段 话,诉说对母亲的爱。
感谢聆听
母亲啊,你是________,我是________,除了你, 谁是我_____________。
作业:
2.仿写练习,当堂检测
仿荷˙表达爱
请1你.将拿这起首手诗中的朗笔诵,给仿自照己本的文母亲听。
的结尾段,用 “母亲啊,你是
__2_._课__外__阅,我读是冰__心__的__《__繁,除星了》和《春水》, 你了,解谁冰是心我对__母___爱__、__童__真__和_。大”自然的歌颂。
请你拿起手中的笔, 仿照本文的结尾段,用 “母亲啊,你是________, 我是________,除了你,谁 是我_____________。”的 句式,采用比喻的修辞手 法写一段话,诉说你对母 亲的爱。
母亲啊,你是阳光,我是树苗,自然的风雪来了, 除了你,谁是我在严冬中的温暖?
母亲啊,你是避风港,我是小船,狂风暴雨来 临时,除了你,谁是我在无垠大海中的依靠?
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 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 ···”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动摇了。雨点不住的 打着,只能在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 转无力的水珠。
作者看到“荷叶护莲”的 场景时,产生了什么样的触动?
悟 荷 ˙ 【三】 感 诗 情
1.作者看到“荷叶护莲”的 场景时,产生了什么样的触动?
4.作者这种烦闷和不适意是如何被驱散的?
荷叶护莲 (联想) 母亲护我
我心中深深的受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 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 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悟荷˙感诗情
5.写法总结
作者在文章中运用了怎样的 写作手法?
借物喻人
仿 荷 ˙ 【四】 表 达 爱

初中课文冰心《荷叶 母亲》课件PPT

初中课文冰心《荷叶 母亲》课件PPT

“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 右攲斜。”“攲斜”一词有什么表达 作用?
本题运用关键词语表达效果三步分析法作答。“攲斜”是“倾 侧,歪斜”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风雨中红莲的样子,为下文 写荷叶在风雨中对红莲的庇护埋下伏笔。
怎样理解结尾句的含义和作用?
“心中的雨点”象征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 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结尾句直抒胸臆 点明了主旨,深化了中心,表达了对母亲由衷的感激与爱恋。
完结
——感谢聆听
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抒发对母亲的深情。作者以饱蘸深情的笔触, 描绘了一幅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雨荷图,作者由此联想 到女儿对母亲的依恋,母亲对女儿的呵护。作者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并以莲自比,讴歌伟大的母爱,自然贴切,新 颖独特。
语言质朴,富有生活气息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 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赏析:由荷叶保护荷花自然联想到母亲对女儿的爱护,联想丰烦闷。从窗内往 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小船般散漂在水里。梗上只留个小 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 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赏析:红莲:开满、亭亭,“一切景语皆情语”,写白花的凋谢,恰是 自己心境的刻画;写红莲由菡萏到盛开,观察细腻。
作者简介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取“一片冰 心在玉壶”之意。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 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等。 创作内容大致包括: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她一步 入文坛,便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就是“爱 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
写作背景
《荷叶·母亲》节选自《往事(一)——生命历史中的几 页图画》。《往事》是冰心1922年7月相继写成的。作者用 了一个副标题“生命历史中的几页画图”,准确地概括了 这组散文诗的内容。冰心曾说:“《往事》是放大的《繁 星》和《春水》。”《往事》内容丰富多彩,在艺术表现 上,从细处落笔,撷取生活中的片段,在美的意境中,引 发出诗的情思,在精美流畅的言辞中,闪耀出智慧的光芒。

第7课 荷叶母亲 课件(共19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7课 荷叶母亲 课件(共19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7 散文诗二首
荷叶·母亲
自学互研
作者简介
冰心(1900—1999),原名 谢婉莹,近现代伟大的诗人、 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
代表作品有诗集《春水》 《繁星》等。
生难字词 1 字音
菡萏( hàn dàn ) 徘徊( pái huái ) 攲斜( qī )
2 词义
【菡萏】 荷花的别称,文中指红莲含苞未放。 【攲斜】 倾斜,歪斜。 【流转】 流动转移,不固定在一个地方。
这幅图画中包含了哪些内容? 图画中包含了红莲、荷叶。
由此你联想到了什么? 联想到了为我们遮风挡雨的母亲,联想到了母爱。
研读课文
1.作者四次看红莲时,环境不同,红莲的状态不同,“我” 的心情也不同,写出了层次美。根据课文,完成图表。
环境
红莲的 状态
第一次
第二次
天浓阴
雷声作了, 雨愈下愈大
开满了, 被雨点打得 亭亭地立着 左右攲斜
两朵莲花,一白一 红,一谢一安然,以白 衬红,更拟人化地突出 红莲在勇敢慈怜的荷叶 的庇荫下的幸福。
4.找出文章的主旨句。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
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 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 空下的荫蔽?”
5.阅读上题主旨句,思考: ①“心中的雨点”指什么? ②如何理解“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③这一句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第三次
雨肆意 地下着
被大荷 叶覆盖
第四次 雨势并 不减退
不摇动了
“我”的 心情
烦闷
不适意, 无法可想
不宁的心 深深地 绪散尽 受了感动
2.文中的荷叶、红莲、雨点分别代表什么?这是什么 写法?
代表母亲 代表儿女
借物 喻人

《荷叶母亲》ppt课件

《荷叶母亲》ppt课件

作者为什么要写九年前与祖父赏莲的事?
插叙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的谈 话,三个姊妹应花瑞而诞生,为下文的借 花喻人蓄势。
课文解读
1.品读第二部分(4-7)
第4段开头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繁杂的雨声”“浓阴的天”,烘托了“我”烦闷的心 情,这里欲扬先抑,为下文写红莲之美、表达“感 动”之情蓄势。
基 础 字第 词二

1.轮廓 (luò) 2.徘徊(huái) 3.荫蔽(yin) 4.烦闷(mèn) 5.歌谣 (yáo) 6.亭亭(tíng) 7.姊妹 (zǐ) 8.妩媚(wǔ)
花瑞:指花开的好预兆。 莲蓬:莲花开过后的花托。 菡萏:含苞待放的花朵。 萦绕:指长时间徘徊不去的思绪或情感。 欹斜:倾斜,歪斜。 遮拦:遮挡,阻挡。 荫蔽:(树叶)遮蔽;隐蔽。
创作背景 本诗节选自《往事(一)——生命历史中的几页图画》(《冰心 全集》第一册,海峡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 作者用副标题“生命历史中的几页图画”,准确地概括了 《往事(一)》的内容。《往事(一)》内容丰富多彩,在艺术表 现上,从细微处落笔,撷取生活中的片段,表现了“母 爱”“童真”“自然”三大主题。
荷叶 冰 母亲

目录
CONTENTS
文学常识 基础字词 课文解读 特色总结
文 学 常第 识一

走进作者
冰心( 1900——1999), 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作
家、诗人,被称为 “世纪老人”。著有诗
集 《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等》。早期所
作“问题小说"具有反封建意义,散文、诗歌讴歌童心 和母爱,后期作品以儿童文学为主。 冰心的小诗创作深受泰戈尔的影响,《繁星》《春水》 就是其在泰戈尔《飞鸟集》影响下写成的,都以“母 爱·童真·自然”为主题。

7 散文诗二首《荷叶母亲》课件(共22张PPT).ppt

7  散文诗二首《荷叶母亲》课件(共22张PPT).ppt
文章多次写风雨,是为了借风雨之大突出环境之恶劣 以此衬托荷叶的 坚强和对红莲的荫蔽,表现母亲的无私与伟大,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赞 美之情。
8.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9.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 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一九二二年七月二十一日 过度段,承上启下。引出“我”由荷叶引起的联想。
细读文本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 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祖父笑着和我说: “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 姊妹。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这里为什么要插叙与故乡园院里的“莲花”有关的往事?
文学常识
在记叙的过程中,由于表达的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 索,插入另一个或几个与中心事件有关的情节和事件的 叙述方式,叫插叙。它是记叙文常用的一种叙述方法。
插叙的作用: 1.补充、交代内容情节,使结构完整,内容丰富。 2.衬托人物品质。 3.为后文做铺垫。 4.突出文章的中心。(2.3.4与环境描写相结合)
品读悟情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 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1.作者将自己比作红莲,从文中 看,她们之间的相似点在哪里?
莲花会被风吹雨打,我也有 “心中的雨点”。
品读悟情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 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心中的雨点”指什么? 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和坎坷磨难。
象征。“荷叶”象征母亲深厚的爱,“红莲”象征被母亲庇护的孩子。 反复写雨势 之大,突出了荷花的无助可怜和荷叶的勇敢慈怜,表达了 作者对母爱的赞美之情。

第7课《荷叶母亲》课件(共25页)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7课《荷叶母亲》课件(共25页)语文七年级上册

走近作者
冰心,现、当代女作家,儿童 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代表作 有诗集《繁星》、《春水》等。 冰心生长在一个优裕而温暖的家 庭里,她选择了:“思想的”人 生作为自己讴歌的对象,因此, 母爱、童真和对大自然的歌颂就 成了冰心作品的主旋律。
注音注解 花瑞: ruì 花开的好预兆。 莲蓬: liá npéng 莲花开过后的花托。
倾侧 勇敢慈怜 覆盖 慢慢的 散尽了 流转无力 忽然
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 里。
铺垫
两缸莲花是宁静生活里跃出的一朵浪花,新奇、引人注目,为下文写对 往事的回忆做铺垫。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 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烦闷: 心情不畅快。
菡萏: hà ndà n 荷花,文中指含苞待放。
亭亭: ①形容高耸; ②形容人或花木美好,同“婷婷”。
适意: 舒适。
徘徊: pá ihuá i ①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②比喻犹豫不决。 欹斜: qī 倾斜,歪斜。 遮拦: zhē 遮挡,阻挡。 荫蔽: yīn bì ①(树叶)遮蔽;②隐蔽。
“心中的雨点”指什么? 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和坎坷磨难。
画面描绘语言优美,意蕴悠远。
⑴荷叶护莲图——雨,打谢了那朵白莲,让人心生怜悯,但“一回头忽然 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 母亲就如那勇敢慈爱的大荷叶一般呵护着孩子,备感温暖、感动。
⑵红莲盛开图——白莲在雨中调谢地,而那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 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启迪我们要直面人生的风雨,努 力向前。
课后作业
1、课外阅读《飞鸟集》《新月集》《繁星》《春水》等诗集。 2、将收集到的表达母爱的诗歌、名言,也可是自己或同学们的 创作,制作成卡片,回家送给妈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