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占海水淡化产业高地——发展海水淡化产业 助推海洋经济战略
4.3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 学案 —2021-2022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2

必修2.4.3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 学案班级: 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海洋权益的相关概念和范畴,理解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性,培养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能力。
2.掌握我国海洋发展的相关战略及其内容,并能说明其重要意义,培养人地协调观和区域认知能力。
3.能够用各种证据说明南海诸岛、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等是中国固有领土,培养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能力。
一、海洋权益1.含义:海洋权益是国家在海洋中享有的各种① 和② 的统称。
2.范围:主要包括在领海的③ ,在毗连区、④ 区、大陆架等的主权权利和⑤ 权,在别国领海以外的⑥ 航行、⑦ 权以及在别国领海的⑧ 权等。
注:毗连区,是指沿海国领海以外毗邻领海,由沿海国对其海关、财政、卫生和移民等类事项行使管辖权的一定宽度的海洋区域。
毗连区从领海基线量起不超过24海里。
3.维护海洋权益的依据:主要包括国际法、《⑨ 》,以及国内法、⑩ 和⑪ 证据等。
4.我国海域分布的众多岛屿都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⑫ 的附属岛屿,自古以来是我国固有的领土。
二、我国新时期海洋发展战略1.海洋强国:海洋强国是指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⑬ 海洋、⑭ 海洋方面拥有强大⑮ 的国家。
2.建设海洋强国的原因(1)我国经济已发展成为高度依赖海洋的⑯ 经济,对海洋⑰ 、⑱ 的依赖程度大幅提高。
(2)在管辖海域外的⑲ 也需要不断进行维护和拓展。
三、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布局 1、坚持陆海统筹发展:要统筹陆海资源配置、⑳ 、环境整治和㉑ 防治、开发强度与利用时序,统筹近岸开发与远海空间拓展。
2、推动海洋经济发展:①优化海洋㉒ 开发格局;②提升海洋㉓ 产业,优化发展新兴海洋产业;③建设21世纪海上㉔ 。
3、创新海洋科技:奉行㉕ 战略,大力发展海洋㉖ 技术,努力突破制约海洋经济发展和㉗ 保护的技术瓶颈。
4、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树立敬畏海洋、㉘ 海洋的理念,把海洋㉙ 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把各种开发活动限制在海洋资源㉚ 范围之内,保护好海域、海岛、海岸线生态环境,保护好海洋生物多样性。
对我国海水淡化市场的建设性建议

水工业市场 2011年第2期 31
日产水量达180-200万吨的海水 淡化装置规模,按平均投资6000 元/立方米计算,需投资约108- 120余亿元。
一、国内大型工业及生活海 水淡化项目简介
由于海水淡化产业大规模 的资金投入,中国海水淡化市场 将迎来新一轮的市场份额配比, 但是针对大规模项目需要几亿 甚至几十亿的资金投入,极大挑
战国内企业的现金链。与国际公 司及政府合作的方式在海水淡化 市场上层出不穷,其中有BOT、 EPC、PPP等模式,杭州水处理 中心与唐山曹妃甸阿科凌海水 淡化有限公司合作的模式为EPC (EPC是交钥匙工程[设计+采购 +施工+调试]),这是迄今最大 的由国内承包商总承包的海水淡 化项目。
(1) 统筹规划和指导我国海 水淡化产业的发展;
(2) 参照国家公益性水利工 程建设给予投资和贷款等优惠政 策;
(3) 参照国家对城镇自来水 供应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并给 予电价和水价补助;
(4) 对海水淡化技术生产成 套装备的企业给予减免税等;
(5) 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
高技术水平,降低投资和运行费 用;
30 水工业市场 2011年第2期
业的培育和健康发展。 (3) 加强定向招商,鼓励民
间资金和创业风险投资参与项目 建设。引入海外资本,实现国内 项目国际化。发展BOT、EPC等 合作模式,为投资方提供投资平 台,同时也为承建方创造机会, 使海水淡化产业尽快发展壮大。
2、市场监管 随着海水淡化产业的大发 展,政府应加大统筹协调力度, 完善制度和标准,加强市场监 管,促进该产业健康、有序、快 速的发展。一是成立专门机构, 具体负责监管指导海水淡化项目 实施、项目核准,负责海水淡化 水的定价、调拨;二是完善海水 淡化产业相关技术标准,严格市 场准入;三是对海水淡化项目进 行环保论证和环境影响评价,对 海水淡化水水质进行严格监测。 3、产业政策 “十二五”海水淡化科技发 展专项规划从组织实施机制及模 式、经费投入、产业发展扶持、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岛市支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15条政策的通知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岛市支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15条政策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2.01.24•【字号】•【施行日期】2022.01.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岛市支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15条政策的通知各区、市人民政府,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 《青岛市支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15条政策》已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2年1月24日青岛市支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15条政策为促进全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助力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建设,按照国家、省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以下政策。
一、推动海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支持现代渔业发展。
1 对承担保种任务的水产类种质资源库(场、原种场),被评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保种单位的,每年分别给予不超过50万元、40万元、30万元的补助。
对主导或自主选育的水产新品种(配套系)通过国家审定的我市企业,给予100万元一次性奖励。
对新认定为国家级水产良种场的我市企业,给予100万元一次性奖励。
对我市在全国种业细分领域排前3名或经中国种业领域协会信用评价3A级及以上,具有育种原创性技术和自主研发能力,连续2年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的领军型现代种业企业,给予300万元一次性奖励。
(责任单位:市海洋发展局、市财政局)2 对我市新引进的,拥有远洋渔船达到5000总吨以上、具备远洋渔业资格的企业,一次性奖励300万元。
对我市远洋渔船更新改造的,按照改造费用的20%给予补助,视船型最高补助500万元。
对我市远洋渔业企业自捕运回青岛的超低温金枪鱼,给予每吨1000元的运输费用补助(具体数据以青岛海关报关单为准)。
对我市企业建设并经国家批准的远洋渔业基地,在中央财政给予奖补的基础上,再给予每个最高3000万元补助。
海水淡化设施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推动作用

海水淡化设施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推动作用在当今世界,水资源紧缺成为了公认的全球性问题。
尤其是对于那些沿海地区而言,海水淡化设施无疑是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海水淡化技术的应用不仅对于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用水的需求有着重要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它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
首先,海水淡化设施提供了充足的饮用水源,保障了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居民对于用水量的需求不断增加。
而传统的淡水资源已经趋于枯竭,无法满足需求。
海水淡化技术的应用,将海水转化为供给人们饮用和生活用水的淡水,从根本上解决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保障了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其次,海水淡化设施的应用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可靠的淡水资源。
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都需要大量的淡水,而且对水质的要求也很高。
利用海水淡化设施,可以提供高质量的工业用水,保障了生产的正常进行。
特别是对于那些沿海地区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区域而言,海水淡化技术将成为促进工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
此外,海水淡化设施还为农业提供了关键的水源支持。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对于水资源的需求量也非常大。
然而,许多农业地区面临水资源紧张的问题。
海水淡化设施的应用,将为农田灌溉提供大量的淡水,从而保证了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这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海水淡化设施的应用对于旅游业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无论是滨海旅游区还是海岛旅游区,水资源的供应都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通过利用海水淡化设施,可以解决水资源紧缺的问题,提供大量的淡水供给旅游业。
这不仅能够改善旅客的体验,还能够推动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
最后,海水淡化设施的应用还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海水淡化技术本身是一项高科技产业,涉及到海水处理、能源利用、制水技术等多个领域。
通过在区域内建设和应用海水淡化设施,不仅能够满足水资源需求,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结构优化和升级。
我国海水淡化行业政策规划及未来发展方向分析

我国海水淡化行业政策规划及未来发展方向分析
我国属于全球人均淡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人均淡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的持续膨胀、城镇化的推进,淡水资源缺口将会持续加剧。
为解决长期的缺水问题,国家开始高度重视海水淡化技术的开发应用并提出了明确发展目标。
规定对海水淡化要实施财政补贴,不断降低其成本,解决制约海水淡化产业的瓶颈。
我国海水淡化工程迎来良好的发展契机,将相应促进耐蚀合金材料需求的增长。
国家已将海洋资源的深度开发视为重点战略领域,据《中国制造2025》规划,未来十年海洋工程装备将成为中国制造的焦点领域之一。
发展方向与重点主要在海洋资源开发装备、海洋空间资源开发装备、综合试验检测平台及核心配套设备等方面。
海洋工程及海水淡化产业的发展,势必带动相关专用工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加快海水淡化事业发展推进海洋强国建设

加快海水淡化事业发展推进海洋强国建设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以下简称淡化所)于成立,是目前我国唯一专门从事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公益技术、共性技术、产业化关键技术和发展战略研究的国家级公益类非营利性科研机构,是“国家海水及苦咸水利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国家海水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
建所以来,淡化所先后承担完成了“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以及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100余项,现已形成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海水利用监测与检测、膜技术和水处理(工程、产品)、海岛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海水利用发展战略等研究领域,全面为国家“海水利用的研究、应用与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淡化所先后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海洋创新成果一等奖等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励20余项,拥有发明专利100余项,并建成青岛黄岛3000吨/日低温多效海水淡化示范工程,化工系统天津碱厂2500立方米/小时、电力系统深圳福华德28000立方米/小时、浙江宁海20万立方米/小时海水循环冷却示范工程,青岛46万平方米海水冲厕示范工程,万吨级海水提镁示范工程,百吨级硼酸镁晶须中试线,百吨级层状氢氧化镁铝中试线等一大批国家重大科技示范工程。
淡化所自主设计完成的2 × 4500吨/日和4×3000吨/日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设备已成功出口印度尼西亚,建成了西沙永兴岛、西沙琛航岛、三亚东瑁洲岛、青岛灵山岛等一批海岛海水(苦咸水)淡化工程以及中国海监船用海水淡化装置,形成岛(船)用海水淡化系列产品。
淡化所具备国家海洋行业工程甲级设计、海域使用论证、工程咨询以及海洋功能区划编制等资质,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 IEC17025实验室管理体系认证,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拥有国内一流的海水利用科研检测能力和一支高素质、专业配置齐全的科技队伍。
海水淡化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水资源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也是生态与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2024年海水淡化行业分析报告

2024年是海水淡化行业的重要一年,该行业在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等方面对2024年海水淡化行业进行分析。
首先,市场规模方面,2024年海水淡化行业进一步扩大。
随着全球水资源紧缺问题的日益突出,海水淡化作为一种解决方案得到了广泛应用。
根据统计数据,2024年全球海水淡化设备市场规模超过100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20%。
其中,中东地区是全球海水淡化设备市场最大的地区,占据了市场份额的30%以上。
此外,亚洲和北美地区也是海水淡化设备市场的重要区域,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其次,技术进步方面,2024年海水淡化行业取得了重要突破。
新型膜材料的开发和改进,使得海水淡化的能耗得到降低,并提高了海水淡化设备的效率。
同时,逆渗透技术在海水淡化行业中的应用不断推进,使得设备的运行成本大幅降低。
此外,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在海水淡化领域的应用也在不断增加,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再次,政策支持方面,2024年海水淡化行业得到了政府的积极支持。
各国纷纷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大对海水淡化技术的扶持力度。
例如,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等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投资海水淡化项目。
此外,一些国家还建立了海水淡化科研机构和实验室,加强对相关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然而,尽管海水淡化行业在2024年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高能耗和高成本是海水淡化行业发展的限制因素。
海水淡化设备的能耗和运营成本仍比较高,限制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其次,环境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海水淡化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盐水和废水排放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此外,政策和法规的制定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以促进海水淡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结起来,2024年海水淡化行业在市场规模、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然而,仍需解决高能耗和高成本、环境问题以及政策法规等挑战,以实现海水淡化的可持续发展。
全球海水淡化行业 政策

全球海水淡化行业政策海水淡化是一项重要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其主要目的是将海水转化为淡水,以满足人类生活和产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全球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日益突出,海水淡化逐渐成为解决淡水资源不足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了推动全球海水淡化行业的发展,各国纷纷出台了相关政策,以鼓励和支持海水淡化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全球海水淡化行业政策的主要内容和方向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的政策。
各国政府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大海水淡化技术的研发力度,并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
政府通过设立海水淡化技术创新基金、加强技术合作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推动海水淡化技术的突破和创新。
二、海水淡化产业化和市场化方面的政策。
为了推动海水淡化技术的产业化和市场化,各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如减免税收、提供补贴和奖励等。
同时,政府还加强了与相关部门和企业的合作,建立了海水淡化产业创新联盟,推动海水淡化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三、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政策。
海水淡化过程需要大量的能源投入,因此各国政府鼓励采用可再生能源或节能技术,降低能源消耗。
同时加强环境保护,建立完善的海水淡化废水处理系统,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四、政策规范和标准制定方面的政策。
为了确保海水淡化技术的安全和可靠性,各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规范和技术标准,对海水淡化设备和工艺进行严格监管。
政府加强了对海水淡化行业的监督和管理,提高了海水淡化技术的质量和效益。
五、国际合作和交流方面的政策。
由于海水淡化技术的复杂性和成本较高,各国政府加强了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合作和交流,共同研究和开发海水淡化技术,推动海水淡化领域的全球发展。
六、公众教育和宣传方面的政策。
各国政府通过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海水淡化技术的认知和了解。
政府组织开展各类宣传活动和科普讲座,向公众普及海水淡化技术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提高公众参与和支持海水淡化行业的积极性。
全球海水淡化行业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为推动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关于促进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意见

关于促进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前不久,国家海洋局印发了《关于促进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
日前,国家海洋局相关业务司领导从海域使用、海洋环保、海洋科技、海岛保护和开发、海洋防灾减灾等方面就该意见具体内容进行了解读。
■本报记者朱彧海域管理司:制定海域使用金减免优惠政策为了促进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在《全国海洋功能区划》指导下,国家海洋局要求沿海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在本轮地方海洋功能区划的编制过程中,充分考虑当地海水淡化产业发展需要,提前规划,预留发展空间。
取排水是海水淡化工程最关键的环节之一,可用的取排水方式灵活多样,取排水规模也不尽相同,海水淡化工程用海范围界定不宜“一刀切”,应尽快明确其用海范围界定标准,在促进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同时,务必做到集约用海。
国家海洋局作为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下一步将积极与财政部沟通协调,制定海域使用金减免优惠政策,这将是广大海水淡化企业所希望看到的促进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切实之举。
随着海水淡化产业快速发展,相关用海审批工作量会迅速增加,对于部分沿海地区而言,海水淡化工程可能还是个新事物,海域使用审批管理工作也必须适应事业发展的新形势,努力提高服务水平。
同时,在海域使用方面应重点保障应用自主技术、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海水淡化工程,以及国家级海水淡化重大示范工程用海供给。
海洋环境保护司:国家支持对海水淡化后的浓海水进行综合利用根据《海洋环境保护法》《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应当编制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有核准权的海洋主管部门核准。
海水淡化工程是《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规定的9类海洋工程之一,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做好相关管理服务工作。
海水淡化工程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海水淡化后的浓盐水排放对海洋生物和海洋环境的影响。
大型海水淡化工程产生的浓盐水数量多,浓盐水排海将使海水局部盐度升高,如果盐度增量过大,会导致海洋生物死亡;对于海洋生物种类丰富、环境条件复杂海域的海水淡化工程,如果环境条件不利于浓盐水的扩散,也会造成局部海水盐度增量过大,进而导致大量海洋生物死亡。
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动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实施海水淡化示范工程的意见

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动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实施海水淡化示范工程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大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7.04•【字号】大政办发[2012]87号•【施行日期】2012.07.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水电正文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动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实施海水淡化示范工程的意见(大政办发[2012]87号)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各先导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的意见》(国办发[2012] 13号),加快推进我市海水淡化产业发展,优化水源结构,保障供水安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经市政府同意,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一、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一)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大连市实际基础和优势条件,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驱动相结合,科学规划、集聚发展、完善政策、加强监管,优先发展电力、石油、化工等高耗水行业海水淡化,优先支持淡化水生产与综合利用一体化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重点扶持可带动我市相关技术和装备制造集聚发展的海水淡化项目,逐步建立起我市较为完善的海水淡化产业链,全面推动海水淡化相关技术研发、装备制造、原材料生产和盐化工等产业集聚发展。
(二)发展目标。
到2015年,我市沿海电厂、石化企业基本实现利用海水淡化水作为工业用水,依据《大连市海洋资源利用“十二五”规划》和《大连市水务现代规划》,到2015年,全市海水淡化规模达到50万吨/日;到2020年,全市海水淡化总规模达到100万吨/日。
二、重点项目和产业布局(一)重点电力、石化企业的海水淡化项目布局。
到2020年,新建、扩建、完善华能电厂、华能二热、庄河电厂、红沿河核电站、普兰店热电厂、大化大孤山热电厂、大化松木岛热电厂等热电、电厂的海水淡化项目;实施西中岛石化产业园区公用工程能源中心的海水淡化项目,为西中岛中石油大型炼油项目及其它石化企业提供配套服务;实施长兴岛西部石化区为恒力石化(PTA)等项目配套的海水淡化项目。
青岛市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目标与政策措施

国内海水淡化研究始于青岛 近年来 在市政府的引导下 青岛华欧集团 中国 海洋大学等企业 院校与科研单位正在积 极地从事海水淡化科研与产业化工作 已 经形成一定的海水淡化应用规模 研发能 力及设备生产能力
在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领导及规
划发展处 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处的全面 指导下 青岛市工程咨询院会同青岛市市 政公用局 青岛市供水管理处 中国海 洋大学 青岛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 责任公司 青岛海湾化工设计研究院有限 公司 青岛海润自来水集团等单位组成规 划编制组 对青岛市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的 经济可行性 技术可行性 市场前景 淡化水厂布局 产业链及相关产业的发 展 政策支撑 技术支撑等方面进行了 全面 系统地研究 形成了 各类海水 淡化技术分析 海水淡化设备产业化 市场前景分析 海水淡化投资 成 本经济可行性研究 青岛市水资源现 状及海水淡化应用前景研究 青岛 市海水淡化产业科技支撑体系研究
青岛市海水淡化产业发展改革研究 青岛市海水淡化与胶州湾北部盐区产业 的综合利用研究 青岛市海水淡化产 业链研究 青岛市海水淡化产业发展 布局研究及重点项目 9 个专题研究报 告 在此基础上完成了规划
规划的编制得到了中国工程院高从 院士 天津大学王世昌教授等专家的帮助 与指导 使规划的编制工作受益匪浅 青 岛市水利局 青岛市科技局以及黄岛区 崂山区 城阳区 胶南市 即墨市 胶州 市 莱西市 平度市的计划 水利 供水 等主管单位为规划的编制提供了大量翔实 的基础资料 青岛华欧海水淡化有限公 司 青岛电厂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 725 所等企业和科研单位给予大力的支持
2024年人教版(2024)选修2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118

2024年人教版(2024)选修2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118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关于右图中海底地形及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大陆坡--锰结核矿分布集中B. ②--海沟—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C. ③—大陆架--海洋生物资源丰富D. ④—海盆—锡等有色金属矿丰富2、下图为海底地形剖面图。
下列地点与海洋资源分布组合正确的有()①——渔业资源②——锰结核③——海底热液矿④——石油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④3、在地质上,钓鱼岛地处我国东海()A. 大陆架B. 大陆坡C. 洋中脊D. 海槽4、下图为海底地形剖面图。
下列地点与海洋资源分布组合正确的有()①——渔业资源②——锰结核③——海底热液矿④——石油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④5、海近年来;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新建了一系列大桥,加快了各地人员;物资的交流。
据此回答下题。
连接上海南汇和洋山深水港的东海大桥主要通行()A. 旅游大客车B. 公交大客车C. 集装箱卡车D. 水产冷藏车6、山东省是我国海洋大省;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经济区。
下图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位置。
我国在山东半岛所临海域维护的海洋权益主要有()①内水权益②领海权益③毗连区权益④专属经济区权益⑤公海权益A. ①②③④⑤B. ①②④⑤C. ②③④⑤D. ①②③④7、山东省是我国海洋大省;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堿发展战略经济区,我国在山东半岛所临海域维护的海洋权益主要有()①内水权益②领海权益③毗连区权益④专属经济区权益⑤公海权益A. ①②③④⑤B. ①②④⑤C. ②③④⑤D. ①②③④8、下列海洋空间和开发利用搭配正确的是()A. 交通运输——海港码头、海底隧道、海底货场B. 海上生产空间——海上电站、工业人工岛、海上油库C. 海上通信与电力输送空间——海底电缆、海底光纤D. 海上文化娱乐设施空间——海滨浴场、海上运动区、海洋牧场9、波斯湾沿岸的石油运往西欧地区最近的海上航线经过()A. 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红海—阿拉伯海—波斯湾B. 波斯湾—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大西洋C. 波斯湾—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D. 波斯湾—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黑海评卷人得分二、综合题(共5题,共10分)10、[海洋地理]据海洋部门多年现测;正常冰情年份,渤海海冰面积能达到3.3万平方公里,约为渤海总面积的40%左右。
基于海水淡化的海岛可持续发展战略与规划

基于海水淡化的海岛可持续发展战略与规划海洋资源是地球上最丰富的资源之一,而海洋中的水资源更是无尽的。
然而,对于许多海岛国家和地区来说,海洋水资源却成为了一种稀缺的资源。
为了保障海岛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海水淡化技术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战略与规划。
海水淡化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将海水中的盐分和杂质去除,转化为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
这项技术的出现给海岛国家和地区带来了新的机遇。
基于海水淡化的海岛可持续发展战略与规划,是指通过开发和利用海水淡化技术,满足海岛地区的淡水需求,促进经济发展,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首先,基于海水淡化的海岛可持续发展战略与规划需要将海水淡化技术纳入国家的发展计划中。
政府应该加大对海水淡化技术研发的投入,培养人才,改善设施和设备,提高技术水平。
此外,政府还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律法规,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到海水淡化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中。
其次,基于海水淡化的海岛可持续发展战略与规划需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海水淡化技术的应用需要注意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避免对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在规划淡水生产设施的位置和布局时,要考虑到生态环境的保护,避免对海洋生物和栖息地的破坏。
同时,要优化能源利用,减少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努力实现低碳生产。
此外,基于海水淡化的海岛可持续发展战略与规划要注重人民的参与和福祉。
海岛地区的居民是海水淡化技术的最终使用者,他们的意见和需求应该被充分考虑。
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强与居民的沟通和合作,开展公开透明的决策过程,确保他们的利益被充分保护。
另外,海岛地区的居民应该被鼓励参与到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和利用中,提供相关的培训和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福祉的提高。
最后,基于海水淡化的海岛可持续发展战略与规划要与其他发展领域的规划相互融合。
海岛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同时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因素。
海水淡化技术只是海岛可持续发展的一部分,还需要结合其他的发展领域,如旅游、渔业、能源等,制定综合性的战略和规划。
海洋经济的发展趋势和机遇

海洋经济的发展趋势和机遇海洋经济是指通过利用海洋资源,积极开展海洋生产和海洋服务,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将从海洋经济的发展趋势和机遇两个方面来探究海洋经济未来的发展。
一、海洋经济的发展趋势1.高技术化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投资的加大,海洋经济将呈现出高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例如,深海探测技术、深海矿产开发技术和海水淡化技术等将成为发展重点,有望发展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
2.绿色化海洋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中国也在加强海洋环境保护,逐步实现海洋经济的绿色发展。
随着环保意识的逐步普及,未来的海洋经济将注重绿色发展,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3.国际化海洋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不断加快,国际合作和合资将成为未来的趋势。
同时,海洋文化交流也会推进多元文化融合,增强世界各国的和谐合作。
二、海洋经济的机遇1.新兴产业发展机遇随着人们对海洋资源的认识不断加深,新兴产业的发展也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机遇。
例如,海水淡化设备的发展、深海探测技术的推进、海洋环保产业的兴起等都将为海洋经济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2.区域经济融合机遇海洋经济涉及海域权属和国际划界,推进海洋经济将促进区域经济的融合,特别是海洋丝绸之路沿线各国之间的合作将进一步加强。
3.人文交流机遇海洋经济的发展也将推动各国的人文交流,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文化和关系的交流和融合。
领海、毗邻区、海洋资源等可以成为跨国合作寻求商机的领域。
三、结语海洋经济的未来充满着机遇与挑战,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投资的加大,海洋经济必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但同时,我们也面临着海洋环境的保护和国际经济合作的挑战。
通过充分利用海洋经济的机遇,加强合作,未来的海洋经济将更加繁荣和发展。
2024年全国海水淡化产业分析

随着全球淡水资源日益匮乏,海水淡化技术逐渐成为解决淡水供应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
2024年,全国海水淡化产业持续发展,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和成果。
首先,2024年全国海水淡化产业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的海水淡化厂达到100多座,总装机规模超过1000万立方米/日。
其中,南部沿海沿海地区的规模最大,装机容量最高,是全国海水淡化产能的主要集聚地。
此外,2024年海水淡化厂的建设速度也明显加快,新建厂房数目大幅增加,为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2024年全国海水淡化水处理技术逐步升级。
在海水淡化技术领域,传统的热蒸馏和反渗透等方法逐渐被新兴的中空纤维膜、电渗析和蒸发结晶等技术所取代。
这些新技术具有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和更小的能耗,能够实现规模化的海水淡化生产。
此外,膜材料的研发也在2024年取得了明显的突破,提高了膜的耐盐性和寿命,降低了运营成本。
再次,2024年全国海水淡化产业的应用领域进一步扩大。
除了传统的海水淡化饮用水和农业用水外,海水淡化水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宽。
例如,海水淡化水可以用于工业生产中的冷却循环水、制酒和制盐等。
此外,由于北方地区的地下水危机,海水淡化水还被用于补充地下水资源,解决当地的用水问题。
海水淡化产业的应用领域的扩大,为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市场空间。
最后,2024年全国海水淡化产业的政策支持不断加大。
政府对海水淡化产业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如资金支持、税收优惠和研发补贴等,为海水淡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外,政府还加大了对海水淡化厂的监督力度,提高了行业的准入门槛,促进了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综上所述,2024年全国海水淡化产业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和成果,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政策的进一步支持,海水淡化产业将在解决淡水供应问题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抢占海水淡化产业高地——发展海水淡化产业 助推海洋经济战略

抢占海水淡化产业高地——发展海水淡化产业助推海洋经济
战略
来佳飞;周华富
【期刊名称】《浙江经济》
【年(卷),期】2012(000)015
【摘要】海水淡化,是指除去海水中的盐分以获得淡水的工艺过程,又称“海水
脱盐”。
目前海水淡化技术主要采用多级闪蒸、膜蒸馏、低温多效法、反渗透法等,其中以反渗透技术具有相对较低的成本、相对便捷的流程和几乎没有污染,成为最普遍使用的一种海水淡化技术,备受沿海缺水城市的青睐。
海水淡化是水资源的重要补充和战略储备,对解决水资源短缺“瓶颈”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总页数】4页(P20-23)
【作者】来佳飞;周华富
【作者单位】不详;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0.4
【相关文献】
1.海水淡化进行时:向海洋要水“解渴”:海水淡化产业发展问题、对策和展望[J], 周发玲;霍丽;
2.浙江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海水淡化技术支撑蓝色产业 [J],
3.浙江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迎来新机遇——《浙江海岛海水淡化工程实施方案》解读
[J], 郑连革;李菲
4.加快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建设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地 [J],
5.大力推进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在海水淡化产业发展重点示范项目竣工仪式上的讲话 [J], 解振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横 l 吨 /日海水 淡化与综 合利用产 业 0万
化 工 程 、大 唐 乌 沙 山 电厂 1 0万 吨 /日海 水 淡 化 项 目 、浙 能 六 横 电厂 24万 吨 / . 日
以杭 州水处理 技术研 究开发 中心 为代表 的在 海水淡化 领域拥 有核心 自主知识产 权 的企业 , 国家级 海水淡化技术装备制造
制 造 基 地 建 没是 海 水 淡 化 产 业 发 展 的 又 毫大 任 务 。全 省 要 以杭 州 、 州 两 个 产 湖
业集 聚区为重点打造装 备制 造基地 , 形成
战 略性 新 兴 产 业 的新 增 长 极 。 州通 过 建 杭
设 同家级 海水淡化 技术研 发与 装备制造 基地 , 按照“ 一个平 台 、 两个联盟” 的方式 ,
是加 快建设 一批海 水淡化 重大 示
范 工 程 , 足 沿 海 地 区快 速 增 长 的 淡 水 需 满
的基础 。 截至 2 1 年底 , 01 全省共建成海水 淡化装置 2 3套 , 总产水 能力达 1 万立方 1
米 /日左右 , 占全 国总产 能的 1 , 中 约 /其 6
E产 万 吨 级 及 以 上 的 海 水 淡 化 装 置 共 3 t
沿 海 地 区水 资源 紧缺 的 矛 盾 , 有 重 大 的 具
等 海 水 淡 化 技术 装 备制 造 和加 工 企 业 2 0余 家 , 0 形成 了一 批工 程设计 、 统集 系
成 、 程 施 工 及 服 务 企 业 , 现 出 了 一 批 工 涌
现 实意义和 战略影响 。 要加快推进普陀六
进 入 “ 二 五 ” 期 , 江 迈 入 了海 洋 十 时 浙
展海水淡化产业指 明了方 向。下一 步 , 浙 江要认 真贯彻落实 国务 院《 关于加快发展
海 水 淡 化 产 业 的意 见 》 突 出 “ 大 目标 ” , 两 、
淡 水资源 不足 问题 , 浙江大学 、 杭州水 处
理技术研究开发 中心 、 国家 海 洋 局 第 二 研 究所 等科研 机构一直 致力 于海水 淡化技
/ 日,为沿海地区的居 民生活和海洋经济
发腮提供坚保障 。 二 是 打 造 海 水 淡 化 装 备 基 地 。培 育 具 有 领 先 技 术 和 市 场 优 势 的 海 水 淡 化 战
略性新兴产业。 浙江海水淡化装备制造业
起步较早 , 已有 一 定 的基 础 。加 快 发 展 海
水淡 化装 备制造业 和推进 海水淡 化装备
ZHE ANG Jl ECONoMY. 1 1 20 2 5
发展 海水 淡化产 业 助推海洋经济 战略
口文/ 浙江省发展和 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周华富
■■■■■■—■_ 长期 以来 , 浙江 省 十
分 重 视 利 用 海 水 淡 化 技 术 解 决 沿 海 地 区
基地落户杭州 。
术及装 备 的研究 。19 9 7年在舟 山诞生 了
我 国首个 民用海 水淡 化工程— —嵊泗 日
月, 国务院批 准设立舟 山群 岛新 区 , 是 这
我 国 首 个 以 海 洋 经 济 为 主 题 的 国 家 级 新
,
江经济 持续健康发展 。
产 5 0吨海水淡化工程 。2 0 , 0 0 5年 浙江又 成立 了“ 省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协凋小组 ” ,
浙江要认真 贯彻落实 国务 院《 于加快发展 海水 淡化产业 关 的意 见》 突 出“ , 两大 目标” 做 到“ 、 四个进一 步强化 ” 加快 , 发 展 海 水 淡 化 产 业
套 。同时 , 海水淡化装 备制造业也蓬勃发
展, 目前 全 省 共 有 从 事 膜 产 品 、 、 量 回 泵 能 收装置 、 过滤 器 、 道 、 门 和 自动 化 仪 表 管 阀
协 调 推 进 全 省 海 水 淡 化 产 业 的发 展 。 过 经 多 年 的发 展 , 江 海 水 淡 化 产 业 有 了一 定 浙
也 是 继 上 海 浦 东 、 津 滨 海 和 重 庆 两 天
突 出“ 大 目标 ” 两
一
江后第 四个 国家级新 区。 随着浙江海洋经
济 发 展 战 略 的 深入 实施 , 海 地 区 逐 步 成 沿
为浙江经济发展 的主战场 , 随之 而来 的 但 是这 些地 区淡 水资源 供需 矛盾 的 日益 激 化。 今年 2月 , 国务 院办公厅发布 了《 于 关 加快发展海水淡化 产业 的意见》 ,决定 采
取 积 极 有 效 措 施 ,大 力 发 展 海 水 淡 化 产
求。 建设海水淡化工程将有效缓解海岛及
21
圈
Co e oy vr tr s
日海 水淡化 T程等一 批重 大海水淡 化在
建 项 F, 同 绕 发 展 需 求 规 划 建 设 一 批 重 l并 大 海 水 淡 化 项 目, 争 到 “ 二 五 ” 全 省 力 十 末 海 水 淡 化 装 置 总产 水 能 力超 5 立 方 米 0万
经济 时代 。2 1 年 3月 , 01 国务 院批准浙江 建设 国家海洋 经济发展示范 区 , 海洋经济
成 为 浙 江 经 济 发 展 的 新 引 擎 ;0 1 6 21 年
做到“ 四个进一 步强化” 加快发展海水淡 ,
化 产 业 , 推 海 洋 经 济 发 展 战 略 , 进 浙 助 促
以海 水 淡 化 技 术 研 发 、 品制 造 和 系统 集 产 成 为 中心 , 合 上下 游 关 键 设 备 制 造 单 位 联
6月 2 6日, 江省发 改委 周华 富副主 任( 浙 右一 ) 同省人 大常委 会副 主任徐 宏俊 一行 调研 蓝 星( 州 ) 陪 杭 膜有 限公 司海水
业, 缓解我 国沿海缺水地 区和海 岛水 资源 短缺 , 障水 资源持续 利用 , 为浙江 发 保 这
海 水淡 化 配套 项 目和 三 门 电厂 2万 吨 ,
★本文为周华富副主任 2 1 年 6月 4日在杭 州召开的“ 02 全国海水淡4 V作会议 ” L_ . - 上所作的典型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