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设计}微软公司组织结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织设计)微软公司组织

结构

微软的中国总裁原本不过是若干外国公司于中国的分支机构的管理者之壹。可能因为微软的名气太大,微软中国老总的故事太多,才引起大家的许多好奇和疑问。

吴士宏、高群耀、唐骏从微软进进出出,使得多少人费了多少心思、多少笔墨去猜、去想、去争论。那么,微软中国的总裁到底是壹个什么样的角色呢?

微软中国原本是没有总裁的。按照中国的现行的公司法,公司的最高管理长官叫做“总经理”。“微软(中国)有限公司”是于北京注册的壹间外资独资公司。

事实上,于吴士宏出现之前,微软中国当时的掌门人杜家滨壹直使用的是“总经理”的头衔。后来据说是因为吴士宏的到来,杜家滨“升任”总裁。而于吴士宏的任期里,似乎也没有用过“总裁”的头衔。高群耀于任的时候,名片上面的头衔是“总裁兼总经理”,这颇让人费解,实于想不出于微软中国公司,这俩个名头有什么区别。

如今因为唐骏,又多出了壹个头衔:“微软中国名誉总裁”。既然是名誉,就只是代表了壹种“待遇”,和实际的权力就没有什么关系。

微软公司1992年于北京设立办事处,1993年成立北京测试中心,1995年成立中国研发中心,同年注册成立微软(中国)有限公司。

如今于微软中国旗下有四个相对独立的单位,俩个合资公司。

四个独立单位是:微软中国市场和销售部分、微软亚洲研究院、微软中国研究开发中心、微软全球技术中心。

其中除了全球技术中心于上海,其他三个部分均于北京。

俩个合资公司是:于北京的中关村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于上海的上海微创软件有限公司。

您可能会感到奇怪,第壹个独立单位为什么称做“市场和销售部分”?

和所有的外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步调壹样,微软于最初进入中国的时候也是以“微软公司北京办事处”的名义开张的。通常来说,这样的办事处基本上就是壹个“销售办公室”(salesoffice)。如今很多外国公司于中国的机构仍然是“北京办事处”。这样的办事处能够做到很大,上百人甚至数百人。基本的工作有三大内容:市场宣传、销售、技术支持。

由于法律的限定,这样的办事处不能运营人民币业务且且不能直接和客户签订和约,因此业务的发展就会受到很多限制。所以,大多数的外国公司于北京的办事处于运营几年之后,多数变成了独资公司,有的变成了合资公司。微软属于前壹类。所以于1995年微软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成立之前,微软是壹个典型的“销售办公室”。

可是微软显然不会满足于于中国仅仅是这么壹个销售办公室,聪明的中国人和廉价的中国大脑无论如何对于微软这样精于运营和计算的公司是绝对不能放弃的资源。于是首先成立微软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据说当时是为了法律上、操作上和业务合作上的方便,研发中心没有另起炉灶,而是作为微软(中国)有限公司的壹部分。之后的微软中国研究院、微软大中华技术中心均是如法炮制。

因此,由于历史的原因,微软(中国)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壹直由公司的总经理担任。从法律名义上说,微软(中国)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是整个中国业务的最高代表。

事实上是如此吗?当然不是。

每壹个部分均有壹个总经理。而“市场和销售部分”的总经理照例由“微软(中国)公司”总经理担当。

于微软真正的内部行政上,这四个部分是互不相干的。也就是说,四个部分的老总各有各的老板,谁也管不了谁。业务上除了研究院做超前的研究,相对超然之外,其他三个部分的业务有壹定的关系。研发中心基本上只和市场销售的“产品市场”(ProductMarketing)部门打交道,而上海的技术中心为中国但不限于中国的所有的微软客户提供技术支持。

微软公司的干部队伍,有壹个和中国以前的行政干部相类似的“级别”体制。而且同样是级别越高,级数越低。壹个员工的级别对于刚刚加入微软的人来说至关重要,因为这个级别决定了俩件大事:工资和股票期权的数目。虽然对每壹个具体的人,他的经理有权力做小幅的调整,可是根本上这种对应关系于微软的人事管理系统中是确定好了的。

那么,之上四个部分的总经理是同壹个级别吗?

不是。基本上,研究院院长的级别最高,技术中心和研发中心居中,微软(中国)公司的总经理级别是最低的。说“基本上”,是因为上海的研发中心7年时间连升三级,唐骏的级别应该随着长了。而

唐骏于调任微软中国总裁的时候,仍然兼着上海的职务,不知道这是否和他的级别有关。

历史上,微软的技术人员的薪酬均要高过市场和销售人员。这和当下很多高科技公司是不壹样的。据说是因为比尔·盖茨和SteveBallmer的技术出身造成的。可是事实上且不是那么简单。有壹种说法是这样的:微软的产品不是靠市场人员的能力宣传出去的,而是靠微软巨大得无和伦比的市场经费宣传出去的;微软的产品也不是靠销售人员的销售努力和销售技巧卖出去的,而是靠微软的品牌等着人家来买的。

其实这样说对于许许多多的市场销售人员且不公平,微软员工的工作强度、大多数人的敬业精神和他们聪明的头脑是大家公认的。可是微软高层的脑子里,上边所说的也许就是他们所想的。这也许是造成微软市场销售人员级别偏低的更重要的原因吧?

只提升程序员

其他公司包括IBM于内把销售人员提升到最高管理层,而微软只提升程序员(SteveBallmer也是如此)。每壹场战役微软均能打赢。

其实,就算唐骏的级别长了,到头也不过达到李开复(第壹任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张亚勤(第二任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做院长时的水平。因为和许多大公司壹样,微软也有壹条规矩:级别升到壹定程度就必须挂上“全球副总裁”的头衔。这且不说明这个人的工作和

全球业务有什么关系,也且不说明他的权力就会因此而变大(除非升职。壹般是会升职的)。

当下,李开复和张亚勤均是全球副总裁了。而于唐骏上任的时候,他的顶头上司“大中华区总裁”仍没有“全球副总裁”的头衔呢。

从人员上讲,微软中国总裁所负责的那壹部分“市场和销售”始终不超过200人,于四个组织中不是最少也差不多。

即便于这个小小的组织当中,仍有俩块是直接向美国总部方案的:壹个是法律事务部,而另壹个,就是负责windows预装的OEM 部。

微软全球的法律部和OEM部有壹个共同的特点:小但极重要。于微软全球员工超过25000人的时候,微软OEM部只有400人上下。可是就是这400来人,产生微软全部大约四成的销售额和更大份额的利润。而法务部的人数比OEM仍少,可是所处理的事情的重要程度恐怕连外人均知道吧?

因此,微软中国总裁业务上直接管辖的实际上只有三个部门:市场部、大客户部、渠道业务部。后来虽然于结构上有壹些调整,可是大的格局且没有改变。

惟壹改变的是据说高群耀成功地把OEM业务归到了自己的旗下。如果真的是这样,高群耀是值得佩服的。因为于微软,这意味着系统的壹个小部分的改变。要知道,于微软最困难的事情就是挑战“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