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病理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的诊治及管理PPT课件
![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的诊治及管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e1dfd55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40.png)
汇报人:xxx
2024-03-14
目录
Contents
• 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概述 • 诊断方法与技术应用 • 治疗策略与方案制定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 康复期管理与生活指导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进展方向
01 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是指子宫内膜部分腺体发生异常增生, 细胞大小形态不一,核分裂象增多,细胞极性紊乱的一种病 理改变。
其他并发症识别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其他可能出现 的并发症,如贫血、休克等。
处理建议
针对不同并发症,制定相应的处理流程和预案,确保患 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同时,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 演练,提高应对并发症的能力。
05 康复期管理与生活指导
康复期心理干预策略部署
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
01
医生应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了解其心理需求和困扰,提供针
对性的心理支持。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02
通过讲座、宣传册等方式,向患者普及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的
相关知识,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疾病观念。
实施心理干预措施
03
针对患者的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采取认知行为疗法、放松
训练等心理干预措施,以缓解心理压力。
营养支持方案调整建议
对采集的子宫内膜组织进行染色、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结构等变化,明确非典型增生的 诊断及分级。
03 治疗策略与方案制定
药物治疗选择及注意事项
药物治疗选择
孕激素类药物是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的 常用治疗药物,如醋酸甲羟孕酮、地屈 孕酮等。此外,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 似物也可用于治疗。
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PPT课件
![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11af86e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3e.png)
临床表现与诊断
总结词
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月经失调 、子宫异常出血、腹痛等。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 检查,确诊需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子宫内膜组织的异型 性改变。
详细描述
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症状 包括月经失调、子宫异常出血和腹痛等。月经失调可表 现为月经周期延长或缩短,月经量增多或减少等。子宫 异常出血则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有时可伴有血块。 腹痛可表现为下腹疼痛或腰骶部疼痛,疼痛程度因人而 异。诊断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 ,通过刮取子宫内膜组织进行显微镜观察,发现子宫内 膜腺体的异型性改变即可确诊。
全子宫切除术
对于严重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或 癌变风险较高的患者,可考虑全 子宫切除手术。
其他治疗方式
放疗和化疗
对于晚期或转移性子宫内膜非典型增 生,可采用放疗和化疗等综合治疗方 法。
冷冻治疗和激光治疗
部分医院采用冷冻或激光技术治疗子 宫内膜非典型增生,但效果有待进一 步验证。
03 子宫内膜癌的概述
病例二:子宫内膜癌的治疗过程
患者年龄:58岁
诊断过程:通过妇科检查、 超声检查和病理活检确诊 子宫内膜癌
症状:绝经后阴道出血, 腹痛
治疗方式:手术切除子宫 及附件,术后进行化疗和 放疗
病例三
01
02
03
04
患者年龄:42岁
病情: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及 子宫内膜癌
治疗过程:经过手术、化疗和 放疗的综合治疗,患者病情得
护理与康复指导
01
02
03
04
心理支持
提供心理支持和情绪疏导,帮 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
子宫内膜增生的鉴别诊断----曹登峰(美国)
![子宫内膜增生的鉴别诊断----曹登峰(美国)](https://img.taocdn.com/s3/m/c5e01d20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55.png)
子宫内膜增生的鉴别诊断----曹登峰(美国)病例介绍:女,52岁,月经过多,重度贫血,子宫肌瘤病例图片:图片可左右滑动,点击可放大。
看全景数字切片点击“原文阅读”。
互动结果曹登峰医学博士,理学博士精准国际病理诊断网妇科病理肿瘤病理主编。
目前担任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院副教授和泌尿生殖病理亚专业负责人,妇科病理和泌尿生殖病理专家。
曹教授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Johns Hopkins Hospital)完成病理住院医师和外科病理及妇科病理亚专科训练,跟随国际著名的妇科病理专家Dr. Robert Kurman系统学习妇科病理。
擅长肿瘤病理诊断,尤其是妇科病理,泌尿系统病理,生殖细胞肿瘤病理和胰腺病理。
受世界卫生组织邀请,参与编写2014年第四版《世界卫生组织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分类》和2016年第四版《世界卫生组织泌尿系统和男性生殖器官肿瘤分类》,并担任这2个分类专家共识组成员。
从事多年肿瘤病理的形态学, 发病机理和肿瘤标志物的研究,已经发表70多篇SCI论文,在世界上首先发现SALL4是最敏感的生殖细胞肿瘤标志物。
曹登峰老师精彩讲解!来自精准国际病理诊断网00:0006:39曹登峰老师讲解摘要:任何一个标本,低倍镜下的印象很重要,所谓的生长方式,外科病理90%的病例在低倍镜下就可做出至少是初步的诊断。
这例子宫内膜组织低倍镜下一个最明显的印象就是腺体形状不一致,分布不均匀,左侧一块组织中的腺体密度比较大,其余组织块中的腺体密度不是那么大。
任何时候在心中要有一个鉴别诊断的清单,不要一上来就是诊断。
所以这个病例的鉴别诊断:1、正常的子宫内膜(增殖期子宫内膜);2、紊乱增殖性子宫内膜;3、增生;4、癌。
由于这个标本的子宫内膜腺体杂乱和大小不一,所以不是一个正常的子宫内膜组织,再上高倍镜下看看腺体,这些腺体的上皮细胞核有复层结构和核分裂像,很多腺体有纤毛即输卵管上皮化生。
正常情况下,纤毛只见于子宫内膜表面上皮,间质中的腺体如果有纤毛表明雌激素水平过高。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https://img.taocdn.com/s3/m/36df1ad8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bb.png)
瘤可突出于宫腔,B超检查可辅助鉴别。
03
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与子宫内膜癌在临床表现和病理组织学上相似,但
子宫内膜癌常伴有深肌层浸润,远处转移等表现,需仔细鉴别。
04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治疗和 预后
Chapter
药物治疗
激素治疗
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可以使用激素治疗来缓解症状并 促进内膜逆转。常用的激素类药物包括孕激素、口服避孕 药等。
指数升高。
细胞凋亡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腺上皮细胞 凋亡率降低,细胞寿命延长。
细胞周期调节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腺上皮细胞 周期调节紊乱,细胞周期缩短,促 进细胞增殖。
分子生物学特征
基因突变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中存在某些 基因突变,如p53、K-RAS等。
信号转导异常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细胞信号 转导异常,如MAPK信号通路激
研究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的遗传学因素,有助于揭示其发病机 制和个体差异。
未来研究方向
预防策略
进一步探讨子宫内膜不 典型增生的预防策略, 包括通过改变生活习惯 、药物治疗等方式降低 其发生风险。
早期诊断
加强高发人群的筛查和 早期诊断,提高子宫内 膜不典型增生的检出率 ,为早期干预和治疗提 供依据。
分类
根据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的异型程度,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可分为轻、中、重 度不典型增生三种类型。
发病机制
激素水平异常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发生与雌激素水平过高、孕激素不足或缺 乏有关。
细胞增殖与凋亡失衡
子宫内膜细胞增殖与凋亡失衡可能在不典型增生的发病过程中起重 要作用。
炎症与感染
慢性炎症和感染可能促进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发生和发展。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https://img.taocdn.com/s3/m/8412dc14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f1.png)
2023-11-11
目录
•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概述 •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病理生理机制 •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临床管理与治疗 •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预后与随访 •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预防与研究进展
CHAPTER 01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概述
定义和发病率
定义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是指子宫内膜细胞在形态和生物学行为上出现异常增生, 但尚未发展成子宫内膜癌的一种病理状态。
CHAPTER 04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预后 与随访
预后因素和影响
年龄
年轻患者的预后通常较好,因为她们的子宫 内膜细胞再生能力较强。
伴随症状
如果患者伴有异常子宫出血、不孕等其他症 状,预后可能较差。
增生程度
不典型增生的程度越严重,预后通常越差, 发展成子宫内膜癌的风险也越高。
治疗方式
合适、及时的治疗可以明显改善预后,降低 恶变风险。
子宫内膜的生理变化受到雌激素和孕激素的调控,这些激素水平的平衡对于子宫 内膜的正常生理至关重要。
不典型增生的病理特点
细胞形态异常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表现 为子宫内膜细胞形态异常 ,包括细胞核增大、深染 、形态不规则等。
腺体结构紊乱
不典型增生时,子宫内膜 腺体结构紊乱,腺体层次 增多、形态不规则、分支 增多等。
• 联合疗法:联合使用不同治疗手段,如手术、药物和放疗,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复发风险。临床试验正在进 行中,以评估联合疗法在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 总结:预防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可通过健康生活方式实现,如健康饮食、控制体重、规律运动及合理使用激素 替代疗法。当前研究热点集中于遗传因素、微生物组学和非侵入性诊断方法。未来,个体化治疗、免疫治疗和 联合疗法有望成为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潜在治疗手段。通过不断深入研究和实践,我们有望为子宫内膜不典 型增生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更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子宫内膜非典型性增生鉴别要点及治疗
![子宫内膜非典型性增生鉴别要点及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93f7eca702768e9950e738cb.png)
子宫内膜非典型性增生鉴别要点及治疗非典型性增生是病理学的名词,主要指上皮细胞异乎常态的增生,表现为增生的细胞大小不一,形态多样,核大而浓染,核浆比例增大,核分裂可增多但多呈正常核分裂像。
细胞排列较乱,细胞层次增多,极向消失。
但一般不见病理性核分裂;可发生于皮肤或粘膜表面的被覆上皮,也可发生于腺体上皮。
一般认为,从正常细胞发展到肿瘤细胞,都要经历一个这样的过程,即:正常──增生──非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癌,而非典型增生则是从良性改变到恶性改变的中间站,是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点,因此,将非典型增生称之为癌前病变。
非典型增生是癌前病变的形态学改变。
增生的上皮细胞形态和结构出现一定程度的异型性,但还不足以诊断为癌。
子宫内膜非典型性增生是子宫内膜增生的一种类型。
子宫内膜增生有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子宫内膜非典型性增生。
子宫内膜非典型性增生和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和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有什么区别呢?此文我们就具体诊断子宫内膜非典型性增生来做具体阐述。
1子宫内膜非典型性增生的诊断要点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限于子宫内膜腺体,腺上皮细胞的异型性是诊断的关键。
病变呈局灶性或多灶性分布,其间亦可见正常、萎缩或其他类型增生的腺体。
病变区腺体增多,间质减少。
增生的腺体不但轮廓不规则,同时具有腺上皮细胞的异型性,即细胞排列的极向紊乱或消失,细胞核增大变圆、不规则,核仁明显,胞浆丰富嗜酸性。
按病变的程度,不典型增生可分为轻,中,重三度。
轻度:腺体轮廓稍不规则,腺上皮细胞异型性轻微。
重度:腺体轮廓明显不规则分支状,有腺腔内出芽和乳头状结构,腺上皮细胞异型性明显。
中度:病变介于二者之间。
重度不典型增生需与分化好的子宫内膜癌鉴别。
有无间质的浸润是极其重要的鉴别依据,其形态学特征为:腺体”融合”、”背靠背”、”复杂分支的乳头”、”筛状”或腺体内”搭桥”,而间质消失;间质纤维化,以及间质坏死,此外,对孕激素治疗的反应以及患者的年龄也有助于二者的鉴别。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https://img.taocdn.com/s3/m/64f04206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2a.png)
多见于中年妇女,主要表现为月经不规律及异常阴道流血, 病理检查可见腺体不典型增生。
04
治疗与预后
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首选全子宫切除术,可同时清除病变的子宫内膜和子宫颈。
药物治疗
可采用激素治疗,如黄体酮、孕激素等,以调节内分泌紊乱,缓解症状。
预后及影响因素
年龄:患者年龄越大,预后越差。
癌变
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排列不规则,细胞异型性明显,出现异 常核分裂象,分化程度不一。
病理学诊断标准及意义
诊断标准
根据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类标准,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可分为三级: Ⅰ级为轻度不典型增生;Ⅱ级为中度不典型增生;Ⅲ级为重度不典型增生。
诊断意义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是子宫内膜癌的癌前病变,其恶变率为23%~28%。早 期发现和治疗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对于预防子宫内膜癌具有重要意义。
与功能性子宫出血的鉴别
功能性子宫出血
多见于青春期和绝经过度期,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但无子宫内 膜腺体不典型增生。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
可发生于青春期及绝经后,表现为月经稀发、月经量增多或不规则阴道流血,且 子宫内膜腺体有不同程度不典型增生。
与子宫内膜癌的鉴别
子宫内膜癌
多见于中老年妇女,早期可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晚期可有 子宫增大、腹腔积液等,病理检查可见癌细胞。
遗传变异与表观遗传调控
研究遗传变异与表观遗传调控在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中的作 用,为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药物治疗研究
药物治疗
研究药物治疗在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中的应用,如激素治疗、免疫治疗等。
药物疗效评估
开展临床试验,评估药物治疗在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中的疗效,为临床治疗 提供依据。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ppt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ppt](https://img.taocdn.com/s3/m/7ee7dceb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74.png)
目录
• 介绍 • 诊断 • 治疗 • 预防 • 结论
01
介绍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定义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是一种病理变化,指子宫内膜腺体在长期雌激素刺激下发生 异常增生,同时伴有细胞不典型性改变。
这种增生通常分为两种类型:单纯型和不典型型。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分类
根据增生程度,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可分为单纯型、复杂型 和微小癌。
单纯型是指腺体轻度增生,轻度不典型性改变;复杂型指腺 体明显增生,伴有中度不典型性改变;微小癌指腺体癌变, 但癌组织不超过子宫内膜的5%。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症状
1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主要症状是月经紊乱, 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等 。
2
患者还可能出现下腹疼痛、阴道不规则流血等 症状。
长期使用激素避孕方法可能导致内分泌失调,增加子宫内膜病变的风
险。
预防方法三
1 2 3
重视早期症状
如果出现月经不规律、异常出血、腹痛等早期 症状,应及时就医,早期发现和治疗有利于预 防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发生。
定期妇科检查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包括宫颈细胞学检查、B超 等,有助于及时发现和早期干预子宫内膜病变 。
激素水平检测
激素水平检测是诊断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常见方法之一,通过检测患者体内激 素水平的变化,以明确诊断。
03
治疗
治疗方法的选择
1 2
观察治疗
对于轻度不典型增生,可观察治疗,定期进行 内膜活检,判断病情是否发展为癌症。
手术疗法
对于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或年龄较大、无生 育要求的患者,首选子宫切除手术治疗。
03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和相关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监控子宫内膜不典型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https://img.taocdn.com/s3/m/28528c1e58fb770bf78a5553.png)
• 对于存在胰岛素抵抗或尿病的患者采用二甲双孤联合达英35的治疗方法,但目 前报道的病例数较少
• GnRH-a也是治疗内膜增生的药物选择之ー,多用于肥胖、肝功能异常等孕激 素治疗有禁忌或孕激素治疗无效的患者,可单独使用或联合LNG-IUS/芳香化 酶抑制剂使用,用法为3.5-3.75mg/4周,3-4个月后进行评估,一般连续使用 不超过6个月。但资料报道治疗停止后1.5~2年复发率为19%~25%,所以, 其作用需更多临床研究支持。
• (1)子宫内膜増生不伴不典型増生(EH);(2)子宫内膜不典型增 生(AH)
• 子宫内膜上皮内瘤样变(EIN):
• (1)良性子宫内膜増生;(2)恶性前期:子宫内膜内皮瘤样变;(3) 恶性:内膜腺癌
癌变风险指数
• EH是指子宫内膜腺体过度增生伴腺体大小和形态的不规则,腺体和间质比例增 加,不伴有细胞的不典型性変化。
目前诊断?
目前诊断
• 1.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 • 2.子宫内膜息肉? • 3.高血压?
处理方式?
处理方式
降压 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
• 子宫内膜增生是一种非生理性、非侵袭性的内膜增生,由于腺体 结构(大小和形态)的改变、腺体和间质比例的改变(>1:1)导致子 宮内膜量增多。
• 子宫内膜増生不伴不典型増生(AH)进展为分化良好的子宫内膜癌的风险为: 1%-3%。
• AH/EIN指过度增生的子宫内膜腺体存在细胞的异型性,但缺乏明确漫润的证据。
• 平均发病年龄53岁,约25%~40%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同时存在子宫内膜 癌。约1/4~1/3的AH/EIN患者在诊断后立即行子宫全切手术时、或诊断后1 年内发现有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患子宫内膜癌的长期风险増 加14~45倍。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病理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病理学诊断与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2591f06c964bcf84b8d57b55.png)
WHO 2003
增生过长
简单性增生过长
பைடு நூலகம்
复杂性增生过长
不典型增生过长 简单不典型增生过长
复杂不典型增生过长
WHO 2014
增生过长不伴有不典型
不典型增生过长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困境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病理 学诊断误差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结构异常与细胞异型性并重
No Image
充分利用病理诊断的宽度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充分考虑到病理诊断的安全 性、病人的切身利益与临床 可能采取的处理方式
No Image
2.融合腺体聚集,腺体之间无间质,表明 间质浸润。融合腺体的结构特征是单个腺 体周围没有间质围绕。腺体似乎相互融合 在一起,形成复杂的迷宫样结构。由于腺 体增生和上皮搭桥,部分区域出现筛状结 构。
3.复杂的乳头状结构代表间质浸润。这些复杂乳 头常常形成绒毛腺管状结构。腺腔内上皮形成无 纤维血管轴心的乳头突起,不是浸润的特征,这 种增生模式常见于复杂性增生中的嗜酸性化生。 在这些病变中,细胞学形态温和,被覆于纤维血 管轴心表面的上皮不呈复层化,核分裂指数和ki67增殖指数非常低。
不典型与癌区分的实质:间 质有无浸润
间质浸润的三个标准:
1.腺体不规则的浸润,伴纤维母细胞性间质改 变(促纤维增生性间质反应),平行排列的致密 纤维母细胞束打乱正常腺体结构,比正常增殖期 子宫内膜纤维化更明显,与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 相比,其间质细胞更细长,核也更长,并因胶原 挤压而呈嗜酸性和波浪状,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 和子宫内膜增生的间质细胞则呈嗜碱性裸核样。
子宫内膜复合增生和非典型增生的病理诊断及临床观察(精)
![子宫内膜复合增生和非典型增生的病理诊断及临床观察(精)](https://img.taocdn.com/s3/m/351df8e6aef8941ea76e053f.png)
子宫内膜复合增生和非典型增生的病理诊断及临床观察郄明蓉彭芝兰胡颖川曹泽毅回顾分析1989年9月至1995年6月我院收治的65例子宫内膜复合增生和非典型增生(原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腺囊性增生、腺瘤性增生及非典型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比较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的病理诊断的新旧分类方法,以探讨子宫内膜增生病理新分类法的临床意义。
一、资料和方法对原以病理旧分类法诊断为腺囊性、腺瘤性及非典型增生[1,2]的65例子宫内膜增生患者的全部刮宫及切除子宫的标本,常规送病理检查,病理组织切片均由专人重新阅片、审核。
子宫内膜增生按1987年国际妇科病理协会(ISGP)分类法进行分类,结果子宫内膜为复合增生者18例,为非典型增生者47例。
平均年龄43岁(25~73岁)。
其中≤40岁者中,复合增生6例,非典型增生15例;>40岁者中,复合增生12例,非典型增生32例。
65例患者中,月经紊乱占60.0%(39/65)。
病程3个月至10年,平均4.5年。
B超检查显示,子宫内膜回声粗糙或呈线条状或局部宫内膜增厚明显。
二、结果1.临床病理资料:65例患者中,60例首次就诊时行诊断性刮宫术(诊刮),为92.8%(60/65)。
18例复合增生患者中,1例(<40岁)于术前未行诊刮,子宫标本按原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轻度非典型增生;3例(>40岁)按原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轻、中、重度)而行全子宫切除术。
47例非典型增生患者中,中度非典型增生1例和重度非典型增生1例(均<40岁),原病理诊断分别为子宫内膜灶性恶变和子宫内膜癌;轻度非典型增生1例和重度非典型增生1例(均>40岁),原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癌。
该4例患者均行广泛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2.治疗:(1)手术治疗:65例患者中,40例行子宫切除术。
18例复合增生中,子宫切除5例。
47例非典型增生中,子宫切除35例,其中≤40岁15例,子宫切除12例;>40岁32例,子宫切除23例;(2)药物治疗:12例非典型增生和13例复合增生患者采用药物治疗。
子宫内膜增生的病理诊断特点xx例分析(精)
![子宫内膜增生的病理诊断特点xx例分析(精)](https://img.taocdn.com/s3/m/e30979c46f1aff00bed51e3f.png)
子宫内膜增生的病理诊断特点xx例分析【关键词】子宫内膜增生;病理学,临床;癌前状态;诊断技术,妇产科子宫内膜增生(endometrial hyperplasia)是临床妇科常见病之一,也是子宫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在临床上以月经周期紊乱为特点,又称功能性子宫出血。
在病理组织学上是指子宫内膜腺体与间质混合增生的病变,表现为结构与细胞学上异型性各不相同的形态学谱系,是界于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与分化良好的子宫内膜癌之间的一组病变[1]。
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的诊断、治疗、随诊观察及预后估计等各项工作,均需依据病理诊断,故准确理解病理诊断对临床诊治意义重大。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2005至2008年门诊及住院病例中,因子宫出血经常规妇科检查和相关检查后,行诊断性刮宫并送病理检查2 141例,其中诊断子宫内膜增生407例(19.01%)。
407例患者年龄24~56岁,平均年龄40岁;已婚404例,未婚3例;临床表现月经紊乱为最常见症状,其中不规则阴道流血192例,闭经3个月~4年后不规则阴道流血85例,月经过多78例,经期延长52例,有不孕症状26例,其中原发不孕7例,另外合并卵巢肿瘤11例,多囊卵巢6例。
1.2 方法 407例标本均经10%甲醛液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制片,苏木素 伊红(he)染色,光镜下观察,按who诊断标准分类为单纯性增生、复合性增生和不典型增生[2]。
2 结果2.1 病理结果 407例中单纯性增生379例(93.12%),患者年龄24~51岁,平均年龄38岁;病理特点:腺体数目增多,腺体的外形不规则和轻度拥挤,但未达到“背靠背”拥挤的程度,部分腺腔扩张,形成大小不等的囊性变,无细胞的不典型改变(图1);复合性增生21例(5.16%),患者年龄27~54岁,平均年龄43岁;病理特点:增生腺体的外形不规则,有明显结构的复杂性和“背靠背”拥挤,无细胞的不典型(图2);不典型增生7例(1.72%),患者年龄43~56岁,平均年龄51岁。
影响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诊断及病理升级的相关因素分析
![影响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诊断及病理升级的相关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df84139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30.png)
影响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诊断及病理升级的相关因素分析【摘要】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是一种常见妇科疾病,其诊断和病理升级受多种因素影响。
本文旨在对影响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诊断及病理升级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
首先介绍了该疾病的定义和分类,然后分析了影响诊断的因素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等,影响病理升级的因素包括组织形态、分子生物学等。
随后总结了相关研究进展和病理升级对治疗和预后的影响。
结论部分对影响诊断与病理升级的综合分析进行了归纳,提出展望与建议,并指出未来研究的方向。
研究发现,及早诊断和分级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至关重要,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诊断、病理升级、因素分析、研究进展、治疗、预后、综合分析、展望、建议、研究不足、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增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进步,患者对健康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诊断和治疗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在病理升级的过程中,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通过对影响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诊断及病理升级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该疾病的发生机制和发展规律,提高对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和治疗效果。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影响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诊断及病理升级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希望通过本研究,可以为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做出更多的贡献。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探讨影响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诊断及病理升级的相关因素,进一步完善该疾病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
通过分析影响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诊断的因素,可以提高病理学家和临床医生的诊断准确性,减少漏诊和误诊的发生率。
分析影响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病理升级的因素,有助于预测患者的病情发展,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方案。
本研究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全面的诊断和治疗参考,为患者提供更及时和有效的医疗服务,从而提高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治疗效果。
最新:子宫内膜增生症的诊断(全文)
![最新:子宫内膜增生症的诊断(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b31cef0d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25.png)
最新:子宫内膜增生症的诊断(全文)子宫内膜增生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妇科疾病,育龄期和未绝经期妇女均可能发病,且越来越趋于年轻化,因为主要的症状为异常子宫出血、不孕等,影响患者健康[1]。
子宫内膜增生症包括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以及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
根据长期观察,大多数子宫内膜增生是一种可逆性病变,或保持一种持续的良陛状态,甚至可随月经期内膜的剥脱而自然消退,但也可能经单纯性增生、复杂性增生、不典型增生,最后发展为子宫内膜癌。
目前公认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是子宫内膜癌的癌前病变闭。
有研究表明,由单纯性或复杂性子宫内膜增生发展为子宫内膜癌的概率分别为1%和3%,平均进展时间大约为IO年;而单纯性不典型增生和复杂性不典型增生发展为子宫内膜癌的概率分别为8%和29%,平均进展时间为4.1年[3]。
临床医生应重视子宫内膜增生症,初步判断其危险性,提高对子宫内膜增生症的早期发现,及时采取干预性治疗措施。
现对比当前的一些子宫内膜诊断的步骤,综述子宫内膜的评估准则,目的是早期诊断子宫内膜增生症,早期治疗,并排除子宫内膜癌或日后可能罹患癌症的风险。
子宫内膜增生症妇女的常见主诉是阴道不规则出血,因此出现该症状应对子宫内膜进行检查。
患者通常有雌激素暴露史,分为内源性及外源性雌激素。
绝经前妇女常与肥胖和不排卵相关。
因此,患多囊卵巢综合征或不排卵的妇女患子宫内膜增生症的风险增加,肥胖妇女亦如此。
绝经后妇女发生异常阴道出血均应进行子宫内膜检查;绝经前妇女如果存在肥胖或雌激素摄入等导致的雌激素暴露,则可能增加子宫内膜增生症的发生率,也应对其子宫内膜进行检查。
评价子宫内膜的方法包括:①经阴道超声检查(transvaginalsonogmphy,TVS),可显示子宫内膜图像;②盐水灌注的超声宫腔造影术(SiS);③官腔镜检查(hysteroscopy,HYS)的视觉评估及定向活检的组织病理学;④子宫内膜样本的细胞微观评价。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术中冰冻病理检查的价值评估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术中冰冻病理检查的价值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54b66209910ef12d2bf9e729.png)
108CHINA HEALTH STANDARD MANAGEMENT, Vol.11, No.9综上所述,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CHCS,常规MRI 扫描有一定的特征性,若联合动态增强扫描可以清晰的显示出疾病病变的外周毗邻关系,两者联合诊断,能够显著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和准确率。
参考文献[1] 冯成涛,张海波,朱高红. MRI 误诊的椎体海绵状血管瘤18F-FDG PET/CT 显像一例[J].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2018,42(1):84-86.[2] 关鉴,张毅,张泽卫. 颅内脑外型海绵状血管瘤27例MRI 诊断分析[J]. 武警医学,2015,26(3):307-309.[3] 李明全,娄晓宇,苗宝娟.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 M RI 诊断[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2):82-83.[4] 周玮,祝跃明,苏忠周,等.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磁共振成像诊断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J].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3,35(6):677-682.[5] 何占彪,王宏伟.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诊断特点及治疗选择[J].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6,15(4):378-380.[6] 谷瓅,滕艳华,姜文平,等.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 MRI 影像表现[J]. 中国临床新医学,2018,11(5):459-461.[7]索方方,陆芳芳,职蕊蕊,等.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 MRI 影像学检查的临床特征[J]. 中国 CT 和 MRI 杂志,2018,16(3):140-142,150.[8]斯兴无,陈世孝,张福洲. CT 和核磁共振成像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分析[J]. 中国CT 和 MRI 杂志,2016,14(12):41-43.[9] 熊艾平.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 和MRI 表现及诊断价值[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4):78-80.[10] 陈彤,郭亮.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特点及治疗分析[J].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16,25(3):230-235[11] 谌业荣,余永强,钱银锋,等.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 和MRI 诊断[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5,21(11):1686-1689.[12]卢绍辉,陈惠,吴迪,等.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CT、MRI 表现分析[J]. 临床放射学杂志,2015,34(10):1691-1694.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术中冰冻病理检查的价值评估邱黎倪 陈秀娟 黄凌娜 连成瑛 倪翊华 缪庚运作者单位: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福建 福州 350001通信作者:陈秀娟【摘要】目的 评价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在评估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漏诊子宫内膜癌的临床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SC
1.3%
AH
15.8%
EC
42.6%
Sejal S. Shah, M.D., and Michael T. Mazur, M.D. Int J Gynecol Pathol, Vol. 00, No. 00, ’’ 2008
对绝经后妇女由于出血等原因导致内膜流失,而在 内膜取样时,对少量内膜的组织学低估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病理 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病理科 周先荣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为什么这么难?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定义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分类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形态特征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诊断困境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病理学诊断误差 如何在实践中把握不典型的诊断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为什么这么难?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定义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分类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形态特征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诊断困境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病理学诊断误差 如何在实践中把握不典型的诊断
Atypical endometrial hyperplasia.
(APL)
Int J Gynecol Pathol, Vol. 24, No. 4, October 2005
atypical proliferative lesion of the endometrium, suggestive but not diagnostic of atypical endometrial hyperplasia (ATHY).
诊断的可复性差 和子宫切除标本诊断的符合率低
Brigitte M. Ronnett, M.D., Olga B. Ioffe, M.D
Mark E. Sherman, M.D., Brigitte M. Ronnett, M.D., Olga B. Ioffe, M.D.,et al Reproducibility of Biopsy Diagnoses of Endometrial Hyperplasia: Evidence Supporting a Simplified Classification Int J Gynecol Pathol, Vol. 27, No. 3, July 2008
细胞学不典型
不典型 复杂性增生
Mazru MT and Kurman RJ
结构不典型
其它相关特征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为什么这么难?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定义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分类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形态特征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诊断困境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病理学诊断误差 如何在实践中把握不典型的诊断
Atypical endometrial hyperplasia,cannot rule out carcinoma.
4,充分考虑到病理诊断安全性、病 人切身利益和临床可能的处理方式
——构建和谐社会
Atypical Hyperplasia
– Simple Atypical Hyperplasia – Complex Atypical Hyperplasia (Adenomatous with Atypia)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为什么这么难?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定义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分类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形态特征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诊断困境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病理学诊断误差 如何在实践中把握不典型的诊断
Am J Surg Pathol Volume 32, Number 5, May 2008
2005 IGC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ynecological Cancer 15, 127—131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为什么这么难?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定义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分类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形态特征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诊断困境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病理学诊断误差 如何在实践中把握不典型的诊断
1,这是一种特殊的和极为少见浸润方式 2,Young & Scully 2003首先描述
Am J Surg Pathol Volume 32, Number 4, April 2008
2,结构异常和异型性并重
——坚持两手都要硬的方针
3,充分利用病理诊断的“宽度”
——该出手时就出手,该回头时就回头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为什么这么难?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定义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分类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形态特征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诊断困境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病理学诊断误差 如何在实践中把握不典型的诊断
1,不典型和癌的区分的实质:就是 区分有无间质浸润 ——浸润是硬道理
1,在内膜样癌中,膨胀性浸润是最为主要的浸润方式 2,“坚持4项基本原则”
确定细胞学异型性的困难性
以上3例,哪一例是不典型呢? Am J Surg Pathol Volume 32, Number 5, May 2008
某些分化好的内膜样腺癌细胞形态极其 温和,缺乏细胞异型
某些分化好的内膜样腺癌没有复杂 的结构类型
在子宫内膜中存在少数良性增生性 病变,它们具有非常复杂的结构
细胞学
– 核:
复层伴极性消失 增大、不规则圆形 粗染色质,形成泡状核外观(vesicular appearance) 明显核仁 不等量核分裂
– 胞浆:弥漫或灶性嗜伊红
腺体
– – – – – – 不规则、大小不等 腺体密集、有高度不规则轮廓 腺腔内乳头状生长 纤毛细胞增多 鳞状化生 间质减少
其它相关特征
局部的纤毛细胞化生过诊为不典型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为什么这么难?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定义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分类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形态特征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诊断困境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病理学诊断误差 如何在实践中把握不典型的诊断
2005 IGC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ynecological Cancer 15, 127—131
平均为:23%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为什么这么难?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定义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分类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形态特征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诊断困境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病理学诊断误差 如何在实践中把握不典型的诊断
WHO 2003
Hyperplasia
– Simple Hyperplasia without atypia – Complex Hyperplasia without atyp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