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必要性论文

合集下载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人为本[修改版]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人为本[修改版]

第一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人为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人为本张文英(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理学院化学02化学师范佛山528000)摘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在于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要深入理解不断变化了的新形势,提出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工作基础、方法措施及其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人为本;与时俱进一、前言中共中央、国务院最近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因此,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坚持以学生为本,才能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大学生自觉主动地去认识自我和完善自我,把自己塑造成为具有优秀个性特征和良好素质的社会主体,从而能够有效地面对生活、适应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统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和根本任务是根据无产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对被教育者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思想和政治理论的宣传和教育,这一过程的完成是通过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来实现的,人是这一教育活动中的根本因素。

其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解决社会所认可的政治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与被教育者现有状况的基本矛盾,要想解决这一矛盾,既要发挥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又要调动被教育者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地、自觉地接受教育。

因此,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贯穿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始终,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每一个活动中,都要围绕“学生”这一主体来开展。

为什么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

为什么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

为什么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摘要]在当前形势下,探讨将以人为本理念贯彻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通过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认识,分析以人为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本质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是高校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践行高校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基础。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就是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高等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信息化、全球化的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倾向,这使得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更多的困难种更加复杂的局面。

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一、坚持以人为本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首先,以大学生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以人为本”的客观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社会的群体组织按照一定的思想观点、政治道德理念并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对受教育者产生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成为符合该社会哲学价值标准和伦理道德标准的社会成员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是由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等诸要素共同组成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的系统。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反复过程,其终极目标是提高人的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

这就决定了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出发点。

大学生是当代青年群体的代表,是当代先进文化的承载者,也是未来参与社会实践的主力军。

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就是要突出大学生在高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等各项活动中的主体性,通过对大学生开展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使他们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哲学价值观念和政治伦理品质。

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大学生的本质出发,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能动住和目的性,完善大学生的人格。

浅谈“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浅谈“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浅谈“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文关键词:以人为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摘要:“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提高受教育者素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是关键。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在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从传统的教育模式向一个全新的教育模式――“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转变。

一、“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以人为本”,从哲学上说,就是把人的利益作为本原,以人为根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在经济上,就是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在政治上,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创造平等、和谐,能够充分发挥人们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

教育作为塑造人的手段就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也是现代大学精神的精髓和灵魂。

教育就是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

这里的“人”是指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养成相应的品德行为与智力能力,培养学生的世界观,形成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人”、“和谐的人”、“全面发展的人”。

二、“以人为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把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把大学生看作受教育的主体,调动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具体说来,就是以学生为本,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围绕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千方百计地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和谐的发展。

“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概括起来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1.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化。

即充分尊重大学生、理解大学生、关心大学生,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坚持把学生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切实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丰富大学生的生活体验,营造积极的教育氛围和心理环境,激活学生健康向上的精神需求,使学生心情舒畅、健康成长。

浅析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浅析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浅析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摘要】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明天与希望,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本文通过阐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分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人为本”的必要性,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以人为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坚持以为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又进一步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励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把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双重功能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充分发挥出来。

这样,“以人为本”开始成为整个社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理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与灵魂,是新形势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坚持的价值原则与核心理念。

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不断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大学生为本,强调学生在教育当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出发点,以学生为落脚点,以学生为最终目的,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竭诚尽力为学生谋利益,千方百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从马克思的论述中可知,以人为本不是从抽象的人出发,而是从现实的人出发。

“现实的人”是追求自身利益满足的人,追求自身全面发展的人。

“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作为根本,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坚持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辩证统一;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出发点是人,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是有需要的、能动的、有创造性的人;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促进人的发展,开发学生的价值和能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塑造人的精神和灵魂的重要工具,它强调人的主体性;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不再是管理、控制、约束,而是对人性的唤醒、尊重和关心。

课题论文:以人为本指导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

课题论文:以人为本指导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

71055 政治其它论文以人为本指导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以人为本理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所必须要坚持的理论。

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就是要促进无产阶级意志的传播,让被教育者建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人,是教育活动的对象,也是教育活动的实施者。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开展有效的教育工作,就是要帮助大学生消除社会中认同的政治观点与学生本身政治观点之间的矛盾关系。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以及学生主体作用,都需要得到以人为本思想的支持。

只有以人为本思想得到有效落实,才能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化。

一、以人为本思想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必要性(一)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实践在以人为本指导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教育活动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

首先,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发展十分迅速。

科学技术的发展,让人们掌握的知识与信息量越来越大。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灌输式的教学活动,否定了大学生独立的批判权利。

只有以人为本,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育,才能让大学生形成个性化的政治观点。

其次,时代的快速发展,迫使每个人都紧跟时代的步伐前行。

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的主要阵地,如果只向学生一味地进行思想政治内容的灌输,不仅不利于学生个人价值观的形成,还会引发学生的叛逆心理,让学生无法融入这个社会中。

(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在教育事业创新发展的近几年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得到普遍关注。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仍然没有达到教育工作者的期待,现实情况不尽如人意。

首先,部分大学生缺少正确的信仰与理想信念。

这些学生没有坚定的奋斗目标,对于自己的未来没有规划,对社会没有信心,为前途感到迷茫;其次,一些学生缺少正确的价值观,过于以自我为中心。

在当前的大学生队伍中,一些学生被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所影响,认识不到集体利益与个人价值,只知道享受生活,不愿意吃苦。

另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与道德意识不足。

论文:浅议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途径

论文:浅议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途径

81547 政治其它论文浅议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途径大学生作为我国最庞大的人才团队,对于国家的发展与民族的复兴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大学生是构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桥梁,其思想政治状况将很大的影响到我国的思想文化建设。

因此,高校需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使其具备有技能与素质双优点。

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的意见中明确的提出加强大学生的丝线政治教育要“以人为本”,提高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以人为本的理念凸显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对大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有很积极的作用。

曾有言:意识是行动的指挥者。

在思想政治的教学中要想真正做到“以人为本”,需先认识到该理念的重要性,然后再结合当前的教学实际来采取措施加以实现。

接下来我们将在文章中进行详细讨论。

一、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人为本的重要性1.以人为本是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在经济高度发展、各方文化激烈碰撞的现代,思想政治的教育面临着很多新问题。

高校现有的思想教育模式延续自过去,虽说曾经在思想教育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却已经难以满足时代需求。

高校是国家的主要人才培养基地,担负着为国家培养与时代相符人才的重要责任,因此一定要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理念进行创新。

在党的十七大中曾经提出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

这就给我们指明了在当前时代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

可以说时代就明确的要求了思想政治教育中要以人为本。

目前很多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不顺,学生参与兴趣低、教学效果不理想。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教育的方法与内容都过于陈旧,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

因此,学校要开展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对社会热点的研究,结合学生的关注点与实际发展需求对学生开展教学,并教学中要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来进行方法与内容的优化。

2.以人为本是加强教育实效性的需求不管是何种的教育,能够取得效果才算成功。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使学生在思想政治上有所提升。

树立以人为本教育理念论文(优秀6篇)

树立以人为本教育理念论文(优秀6篇)

树立以人为本教育理念论文(优秀6篇)摘要: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含义对于职业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求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自身为本,以学生的需求为本,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本,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建立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教学机制。

关键词:以人为本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随着我国经济时代的转变,高职院校的大规模发展和学生人数的不断扩大,政治教育如何能为社会提高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成为高职政治教学最为严峻的问题之一、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以学生的自身为本,以学生的需求为本,以学生的成长为本,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建立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教学机制。

1、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第一,客观环境削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价值。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和发展,人们的价值观遭受着史无前例的冲击,“金钱万能论”的实用主义价值观影响颇大。

尤其对于高职学生,他们虽然有了一定的是非判断能力,但由于思想意识还不够成熟和完善,很容易被迷惑。

第二,高职院校教学目标的偏失。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在高职院校课程理论体系中作为公共基础课程,当然必须遵循国家培养目标。

但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有其独特的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更多地重视根据市场设置专业,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能的培养。

这种“现实”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往往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当作“插空”类可有可无、或多或少的课,淡化了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

第四,教学手段方法缺乏对学生主体性的调动。

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过程中中,虽然教师已经改变了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逐步使用幻灯片等多媒体设备。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不少教师虽然使用幻灯片时,但是只是将书本文字材料搬到了幻灯片上,讲授内容也是照本宣科,结果仍然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浅谈坚持“以人为本”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浅谈坚持“以人为本”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浅谈坚持“以人为本”,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论文关键词:以人为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凸显了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必须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换位的思维理解人,用最高的热情关心人,用平等的态度尊重人,用内心的真情感召人,用良好的形象影响人,最终的目的是完善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以人为本,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这一要求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本质:它研究的是现实生活中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人。

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是人――尊重人的权利、满足人的需要、实现人的平等、维护人的尊严,其归宿也是人――实现人的价值、激励人的创造热情、塑造潜在能力得到充分而自由发展的完美的人。

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

”在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人们的社会生活、经济生活、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都发生了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和任务也发生着变化。

因此,我们必须适应时代的特点和要求,遵照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努力探索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作为一种哲学理论,就是充分肯定人在客观世界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

人的思想观念如何、精神状况如何、行为方式怎样,对经济建设完成得如何是至关重要的。

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要求我们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切无视学生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的现象进行反思和改进。

[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其他论文文档]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其他论文文档]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论文摘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转变观念,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把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贯穿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各个环节,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切实做到“三贴近”,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论文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以学生为本创新思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关键在于树立和坚持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始终,切实做到与时俱进、以学生为本创造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

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促进和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和根本要求。

在发展观上坚持以人为本,是克服发展瓶颈、破解改革难题、又好又快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因此,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对于我们切实搞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同样具有重大而深刻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

坚持以学生为本,就是要强调学生在教育当中的主体地位,同样要强调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因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首先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人成才;另一方面,要扎实有效地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下力量将大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努力把思想政治教育做到大学生的心里去,实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大学生内在的强烈要求,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对的是一批批个性鲜明、思想前卫、色彩斑斓的大学生群体,因而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理念。

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应当贯穿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始终,从大学生的个性成长和实际需求出发,有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高校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高校论文

以人为本理念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摘要】为了适应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以胡锦涛为首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了新时期的新特点,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提出了“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思想立足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既继承了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合理因素,又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思想工作,其主体、对象、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应是人,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人的缺失,致使其生命线作用难以彻底实现。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再认识,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本体价值的回归,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继承和发展,是当前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

本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以人为本的内涵及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这部分首先从分析了以人为本思想的历史渊源,解读了新时期以人为本思想的深刻内涵,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以人为本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内涵。

最后,从时代发展变化、思想政治教育自身规律、当代大学生特点、解决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等方面指出了以人为本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第二部分: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思想政... 更多还原【Abstract】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new requirements of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in the newcentury and new stage, Hu Jintao-led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grasped the new feature in the new period accurately, established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that centralized "people-oriented" in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Party’s Sixteenth National Central Committee.The concept of people-oriented" based on the contemporary conditions of China and the feature of times, which inherite... 更多还原【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高校;【Key word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people-oriented;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索购硕士论文全文】Q联系Q:138113721 139938848 即付即发目录中文摘要9-11ABSTRACT 11-12前言13-14一. 以人为本的内涵及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14-24(一) “以人为本”思想具有深厚的中外文化渊源14-16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以人为本"的思想成分14-152. 西方人本思想的发展脉络15-16(二)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成果16-181. “以人为本”思想实质是马克思主义应有之意16-172.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17-18(三) “以人为本”内涵解读及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18-241. “以人为本”内涵的解读18-202. 以人为本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20-24二. 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构建24-39(一) 构建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依据24-271. 人的需要242. 人的主体性24-253. 人的价值25-264. 人的全面发展26-27(二) 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27-291. 尊重原则272. 主体性原则27-283. 层次性和针对性原则28-29(三) 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模式29-391. 以满足和引导大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29-302. 以实现和提升大学生的人生价值,促进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归宿30-323. 以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为根本导向32-344. 以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性为保障34-365. 以教育过程中形成师生积极互动的主体间性为基本模式36-39三.贯彻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39-52(一) 科学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和教育目标39-421. 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39-402. 培养大学生独立、和谐人格40-413. 重视大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创新精神41-42(二) 改革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42-461. 理想信念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42-432. 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43-443. 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基础444. 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44-455. 民族精神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456. 精神家园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45-46(三) 灵活运用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46-481. 灌输与引导相结合46-472. 言传与身教相统一473. 用情与说理相统一47-48(四) 积极拓展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48-521. 加强实践环节,创新实践模式48-492. 形成"大思政"教育模式49-503. 充分利用和占领网络阵地,扩大交流渠道和空间50-52结论52-53 主要参考文献。

坚持以人为本,开展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论文

坚持以人为本,开展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论文

坚持以人为本,开展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强调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体现人性化。

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既具有独立的人格、情感,也有自己的尊严,作为塑造人的精神和灵魂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从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人手,如果没有了人性化的特征,思想政治工作就成为了一种空洞的说教。

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要以平等民主的态度待人,与人平等交流,和风细雨地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人的心坎上,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力在于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要讲实话,多讨论,少训斥,要深入人心,以心打动人心,赢得人心,使工作对象通理、顺气、受益、鼓劲。

从本质上来说,思想政治工作应该是一项思想互动、思想互助的工作,简单粗暴地提出要求或作出限制,只能事与愿违,是与党的群众路线背道而驰的。

在学校思想政治实际工作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以人为本,拓展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和方法以人为本,意味着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形式都要按照人性的特点而发生改变。

毫无疑问,今天思想政治工作的转型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重要关头,时代变了、目标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方法、手段就要变,环境变了、需求变了、重心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理念、原则、形式就要变。

如果不能适时的完成观念转变,超越传统,重塑形象,往大里说,就可能违背党为人民谋幸福的一贯宗旨,脱离改革与社会进步的大潮,抑制或阻碍改革及现代化事业的顺利发展;往小里说,与学校教师的心里、期望、认识格格不入,与学生的喜怒哀乐相去甚远,也就不可能获得师生的认可,唤起其共鸣,成为新的历史时期团结教师、教育学生的有效工具。

思想政治工作假如与突飞猛进的时代不相谐,与师生“贴影不贴身”、“贴身不贴心”,那它必定是形式的、僵死的、失败的,必定会影响学校前进的脚步。

原则上,一切与人的全面发展相关的内容都应该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一切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都应该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

(二)以人为本,要树立发展人和服务人的新思想开展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到“以人为本”,首先要着眼于“发展人”。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思考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思考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思考【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人格素质,而“以人为本”的理念则是将学生个体的需求放在首位进行教育。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培养他们全面发展的人格素质,并注重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建立与学生心理特点相适应的教育模式,构建和谐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这种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通过这种教育模式,高校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理念、个体发展需求、人格素质、主体性、积极性、心理特点、教育模式、环境、综合素质、坚持、模式。

1. 引言1.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政治觉悟和思想品德,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当今社会,我们处于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伟大时代,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需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思想品德,从而能够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只有通过开展富有内涵和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其政治素质和思想品德,使他们成为具有远大理想和高尚品质的新时代青年。

1.2 “以人为本”的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以人为本”的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始终把学生作为教育工作的主体和核心,以学生的发展需求和人格素质培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关注学生个体发展需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格素质、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建立与学生心理特点相适应的教育模式、构建和谐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等方式手段,促使学生在大学时代得到全面的成长和发展。

浅析明确 以人为本 对象 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浅析明确 以人为本 对象 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浅析明确以人为本对象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论文关键词:以人为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用论文摘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以人为本的对象在高校中不仅包括学生,而且包括教师、员工和家长。

各对象只有相互配合才能有效地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进行。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了党章,科学发展观既讲历史决定论,又讲历史辩证法,是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理论根据,着眼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阐发和运用。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是唯物史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也是高校办学新的理念。

一、以人为本的内涵中国最早提出“人本”思想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管子,他在《霸言》中指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

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

”[1]孔子、孟子、墨子、荀子等人也从当时时代背景的不同提出了各有侧重点的以人为本思想。

在现阶段,我党所提出的“以人为本”中所指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广大人民群众,所说的“本”,不是事物的本体,而是根本,是发展的中心和目标。

“‘本’在哲学上有两种理解,一种指‘本源’,一种指事物的根本。

这里讲的‘本’,不是世界本源的本,而是哲学价值论概念的本,根本的本。

它要回答的是,与神、物相比,人更重要、更根本。

人是一切发展的出发点”。

[2]二、“以人为本”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思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思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思考【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激发学生内在动力,促进个人发展。

平等对话构建和谐校园氛围,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全面发展。

创新教育模式,增强教学效果。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教育事业持续进步。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塑造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人生价值观,以人本理念引领高校教育发展,为学生成长提供全面支持和引导。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始终关注学生个体需求,引导学生积极面对挑战,助力学生优秀品质的培养,实现教育目标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本理念,学生,个体差异,内在动力,平等对话,和谐校园,心理健康,全面发展,创新教育模式,教学效果,持续进步。

1. 引言1.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作为培养未来社会栋梁的重要任务之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传承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使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保障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通过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增强学生的民族情感和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适应能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更在于培养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1.2 人本理念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人本理念是指在教育领域中,将人作为核心,尊重和关注每个个体的需求、特点和发展潜力,将个人发展放在首要位置,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本理念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人本理念能够使教育者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思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思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思考【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

以人为本的思想强调尊重个体差异,关注学生需求,实现个性化的教育。

高校应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关注学生需求,做好精准化的教育工作。

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有效提升教育质量,使教育更加贴近学生,更加符合实际需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培养更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通过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将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多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理念,体现,差异化教育,精准化教育,教育质量,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

1. 引言1.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德育人才、传承中华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环节。

在当今社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灌输学生政治理论知识,更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基石。

在高校时期,学生正在形成和塑造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能够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取向,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一环。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高校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不仅可以获得政治理论知识,更可以培养自己的思想感情、道德品质和社会实践能力,实现全面发展、全面素质提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只有重视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具有真本领、真品行和真情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将愈发凸显,迫切需要高校真正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和个性特点,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

政治毕业论文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政治毕业论文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论文一、以人为本的可取之处“以人为本”从字面上就可以了解到该理念的主体是人——当代大学生。

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应当把他们看做主体,以他们为主,努力了解他们所渴望与需要的是什么,尽量去迎合他们的内心。

平时更多采取的是鼓励对策而非一味的批评,努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更积极地参与到教育中来,积极配合教学,这样才会使教学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

以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大多采取“灌输式”教育,而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内容大多是枯燥无聊的。

因此,会使学生经常产生厌学心理。

而“以人为本”的教育方式则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占据主导地位,老师可以提一些时下热点问题作为例子,让同学们互相进行自由辩论等,这样会极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会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

经常有人评论当代大学生感情麻木,殊不知其实他们的内心更加细腻,更加渴望关注,只是他们不善表达而已。

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如果能将他们放在主导地位,让他们感觉到自己被关注、受到重视,则会得到他们的情感共鸣,进而会主动接受甚至爱上思想政治教育。

这对教育的进行是十分有益的。

二、“以人为本”带来的新的教育方法2.1渗透模式的广泛应用。

以往教师大多数采用“灌输式”教育,永远无聊的内容、永远不变的语调极容易使学生造成视觉、听觉双重疲劳,进而厌学。

“以人为本”则要求教育内容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让同学可以联系自身实际理解教育内容,进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而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事实案例也最好是选择时下的热门事件,由此也可吸引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将本来枯燥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逐渐的一点一点的渗入到学生的脑海中,让他们在无意之间就可以自然而然的理解与接受所学内容。

渗透式模式的实用性远远强于灌输式。

渗透模式也可逐渐改变一些从内心抵制学习的当代大学生们的对知识的接受状况,它不会引起这类学生极大的反感,而是逐渐向他们进行渗透,在潜移默化中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2.2关注学生真实的内心。

以人为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以人为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论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呈现出新形势、新特点、新问题、新挑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适应时代要求,转换传统教育的思维方式,构建思想教育工作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本文将就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做出深入探讨,提出一些建立新的教育模式的方法和措施,从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新形势下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高校作为传承文明、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建设者。

因此,当前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大学生造就成和谐的人,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

那么在社会转型发展中,我们该如何做好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如何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适应和促进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本文认为要实现这一要求,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从传统的教育模式向一个全新的教育模式转变——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以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要求。

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现状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思政教育工作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从不同方面影响着教育目标任务的实现。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经济领域发生的种种重大的新变化,给意识形态、思想文化和科技教育等领域带来极大的冲击与挑战。

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难度加大,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开展思想理论建设所承受的压力也增大。

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一方面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如竞争意识、效益观念等)日益丰富着大学生的精神世界。

另一方面,市场经济本身的消极因素也给大学生的思想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思考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思考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思考【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应当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在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

通过这些努力,可以更好地实现学生的自身价值和发展。

“以人为本”的思想将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推动学生在综合素质上的全面提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深入的成长环境和机会,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助力他们成为栋梁之才。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思想品德素质、个体差异、主体意识、师生关系、学生成长、学生成才1. 引言1.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高校担负着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文化的使命,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更是引领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环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观念,培养他们自信、独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可以在校园中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未来的成长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2 “以人为本”思想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将学生作为教育工作的中心和根本出发点,关注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

这就要求在教育实践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为根本任务。

要注重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及需求,采取差异化教学和个性化辅导,帮助每个学生实现个人价值和发展潜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必要性
摘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即指以
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它强调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把大学
生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
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激励
学生,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以人为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3-024-0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育的意见》,强调“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
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意见充分肯定了以人为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项工程中所起
的作用,同时对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
意义。

但以人为本的理念如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应用是个
很重要的实际问题。

一、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
以人为本的理念,对高校而言就是把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
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把大学生当成受教育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重
视他们的教育需求,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创新性,帮
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形成优良的道
德品质,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具体而言,就是以
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激励学生,从而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的必要性
1、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确定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的一部分,“以人为本”这个在以前被视为非常敏感的意识形态的词语,现今已被国人所熟悉。

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核心思想,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就可以避免以前的那种见物不见人或重物轻人的弊端。

2、市场经济的诉求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活动中的负面效应对人的物化,使人成为物质人、经济人,使人片面发展。

所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人本论,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视角主张引导人们走出被物化的迷途。

人的这种“物化存在”,引起了思想者的注意。

西方人本主义对人的关注、对精神的追求,我国人学研究中对人的总体性、整体性的追问,尤其我国国内对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深入研究,对我们提出构建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体系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3、信息化社会的召唤所谓信息化是信息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领域的渗透。

当前我们正处于信息化时代当中。

信息化社会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挑战,在信息化时代的人生活在一个价值取向多元化的信息环境中,面临着大量的信息,纷繁复杂,良莠不齐。

这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挑战。

因为含有不同价值
取向的信息必然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发展。

这就需要提出相应的对策:要培养他们思考问题的主体性,当看到错误信息的时候他们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而不能再像传统教育机械灌输条文了。

我们还应该明确,我们的灌输型传统教育已不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必须代之人本这种以人的发展为目的的思想和模式。

4、高校教育改革形势的要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大学生毕业工作包分配,高校在一定意义上代表国家行使着决定学生命运的权利,在这种情形下必然会造成高校和大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的。

在这种背景下,大学生往往是被动学习知识。

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荐,高校决定学生命运的权利逐渐削弱,与此同时,大学生的自主性、自由度和平等感明显增强;在此基础上,高校的教育者必须改变之前的态度,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平等者身份的姿态,建立教育者与被教育着的双方信任关系,加强交流和沟通,讲究方式方法,通过双方有效的信息互动,真正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本身能够为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顺利成才所需要,真正发挥指导作用;真正用人格和真理的力量引导人,真正做到牢记在心,并且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坚决杜绝高高在上,采用高压式、强制式的方法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5、大学生适应社会、提高综合素质的要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跨越式发展必然导致人才竞争、职业竞争和岗位竞争。

要适应这么一个迅速变化的复杂的转型的社会环境,个体没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是绝对不
行的。

大学生虽是同龄人群中比较优秀的群体,具备较好的知识素质和技能素质,但思想素质是排在第一位的,也是最重要的素质,它决定着一个人的发展方向和竞争能力,如果没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这个人必定会迷失方向、引发心理病态,最终导致其他素质的下降,更为严重的可能会成为社会的罪人。

没有良好的思想素质的大学生就没有办法健康成长、无法适应新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要想真正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要紧紧围绕大学生的真正需求,这样才能提高教育效果,才能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从而增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最终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万柏,张耀灿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 闵春发.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3] 郑永庭.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教育部社科研究与思政工作司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