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6《检测与转换技术》常健生、石要武(部分习题解答-作者团队提供)
检测和转换技术试题,习题集与答案解析
![检测和转换技术试题,习题集与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ce6085359eef8c75fbfb3d1.png)
《检测与转换技术》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1、以下哪一种情况可能产生随机误差A 测量人员的粗心大意B 检测装置的指示刻度不准C 许多因素微小变化的总和D 传感器的不稳定2、2、下列四个选项中,关于相对误差特征正确的是A 大小与所取单位有关B 量纲与被测量有关C 不能反映误差的大小和方向D 能反映测量工作的精细程度3、3、某量程为1000Kg的秤,相对误差是1%,则测量10Kg重物的绝对误差是A 1KgB 10%CD 10Kg4、下列传感器的应用中哪个适合高频反射式涡流传感器A 金属材料内部缺陷的检测B金属工件表面光洁度的测定C 金属材料厚度测量D 金属材料内部杂质的检测5、下列温度传感器中,测量温度范围较大的是A 热电偶B 铜热电阻C 半导体热敏电阻D 铂热电阻6、下列哪一种传感器的输入输出特性是非线性的A 变面积式电容传感器B变极距式电容传感器C 变介质式电容传感器D螺管式自感传感器7.下列温度测量中哪一种热惯性小,适合温度的快速测量A 用热电偶测量温度B 用温度计测量温度C 用铜热电阻测量温度D 用铂热电阻测量温度8、用下哪一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高A 采用差动电桥B 采用电流源供电C 采用有源电路D 采用双差电桥9、以下哪种方法不适合消除或减小系统误差A 代替方法B 交换方法C 采用温度补偿方法D 采用频率电压转换电路10、影响检测系统稳定性的因素有A 使用寿命B 标定测值的变化C 反应时间D 分辨率二、创新思考问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设计一种肺活量测量装置,并简述原理。
(试考虑2种以上的传感器)2. 检测液位一般可以采用哪几种方法(试考虑2种以上方法)三、某全对称电桥接有阻值为100Ω、灵敏度为2的电阻应变片,若电桥工作电压为6伏,应变片承受2000×10-6的微应变力,试求:(15分)1、单臂电桥的开路输出电压U0的大小2、单臂电桥的非线性误差δf的大小3、要进一步减小非线性误差,应采取什么措施四、对容器中一溶液的浓度共测量15次,结果为:,,,,,,,,,,,,,,%试判断并剔除异常值。
检测与转换技术课后答案
![检测与转换技术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6ccafef8c75fbfc77db284.png)
1、外光电效应,光电导效应。
外光电效应:在光线作用下,物体内的电子逸出物体表面向外发射的现象。
光电导效应:在光线作用下,电子吸收光子能量从键合状态过度到自由状态,而引起材料电导率的变化2、霍尔效应霍尔效应:半导体薄片,置于磁感应强度为B的磁场中,两相对的两边通过电流I且与磁场方向正交。
则半导体薄片另外两边将产生由电势U H且U H正比于B与I的乘积。
这一现象称为霍尔效应。
3.引用误差(写出计算式)引用误差指绝对误差与仪表测量上限(量程)比值的百分数,计算式为引用误差=(绝对误差/测量上限)×100%4、绝对误差,是相对误差绝对误差等于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差。
相对误差等于绝对误差与被测量真值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5.应变效应应变效应:半导体或导体材料在受到外界力作用下,产生机械形变,机械形变导致其电阻的变化,这种应形变而使其电阻值发生变化的现象称应变效应。
6.压电效应:压电效应:当某些物质沿其某一方向施加压力或拉力时,会产生形变,此时这种材料的两表面将产生符号相反的电荷。
当去掉外力时又重新回到不带电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压电效应。
7.热电效应热电效应:将两种不同的金属连接成一条闭合回路,将其中一个接点进行加热到T度,而另一点放于室温中,则在回路中就有电流流过,这一现象称为热电效应。
8.光电效应光电效应:在光线的作用下,物体内的电子逃逸出物体表面向外发射的现象称为光电效应。
当光照射到物体上,使物体的电阻率发生变化,或发生光生电动势的效应叫做内光电效应4.1 什么是压电效应?什么是正压电效应和逆压电效应?答:某些电介质在沿一定的方向受到外力的作用变形时,由于内部电极化现象同时在两个表面上产生符号相反的电荷,当外力去掉后,恢复到不带电的状态;而当作用力方向改变时,电荷的极性随着改变。
晶体受力所产生的电荷量与外力的大小成正比。
这种现象称为正压电效应。
如对晶体施加一定变电场,晶体本身将产生机械变形,外电场撤离,变形也随之消失,称为逆压电效应5.10 什么叫电涡流效应?1)块状金属导体置于变化的磁场中或在磁场中作用切割磁力线运动时,导体内部会产生一圈圈闭和的电流,这种电流叫电涡流,这种现象叫做电涡流效应。
检测与转换技术常健生石要武部分习题解答作者团队提供(20200723104330)
![检测与转换技术常健生石要武部分习题解答作者团队提供(20200723104330)](https://img.taocdn.com/s3/m/acb3c76ea32d7375a41780ef.png)
第一章检测与转换技术的理论基础1—1.试把误差按表示方法、按出现的规律、按来源和按使用条件分类。
解:误差按表示方法可分为: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容许误差。
误差按出现的规律可分为:系统误差(系差)、随机误差(随差)、粗大误差。
误差按来源可分为:工具误差、方法误差。
误差按使用条件可分为:基本误差、附加误差。
1 —2.正态分布的随机误差有何特点?解:正态分布随机误差除具有对称性、抵偿性、单峰性及有界性等特点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 标准误差越小,精密度指数h越大,正态分布曲线越陡,则小误差的概率密度越大;相对于大误差而言,小误差出现的概率也越大,这意味着测量值越集中,测量精密度越高。
(2) 取df( )/d 0,可得峰值点的坐标为:(3) 取d2f( )/d 2 0可得到正太分布曲线上拐点的坐标f R为:(4) p- , _ f( )d 1,说明随机误差在(-,)区间取值的概率为1。
1 —3.测得某物质中铁的含量为:,,1. 61,1. 54,,.,[单位略)。
试用3错误!未定义书签。
准则和格拉布斯准则检查测量列中有否坏值(取a=o解:作变换,令y i x 1.50,并列表计算如下:首先按照拉依达准则判别。
其鉴别值为3?1 0.324,没有一个值的残余误差超过3?1,即:故初步检查这组测量数据没有粗差及坏值。
其次按格拉布斯准则复查。
据书中表1-3查得格拉布斯的判别系数g(n, ) 2.23( a二,其鉴别值为g(n, ) 2.23 0.108 0.241,重点检查第9 个测量值y9(或x9),有|v^ y8y ① 0.266 0.241。
故知,V9为粗差,第9个测量值为坏值,应予舍弃。
舍弃后应进步进行检查计算按拉依达准则:?2 0.63无一坏值。
按拉依达准则复查:g(n, ) 2.18(n 10, 0.05),故鉴别值为g(n, ) 2.18 0.21 0.459。
检查各个测量值,所有残余误差均小于鉴别值,即V i y i y②0.459,故己无坏值。
2018年10月自学考试02293《检测与转换技术》试题
![2018年10月自学考试02293《检测与转换技术》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2e16191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7e.png)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检测与转换技术》试题课程代码:02293一、单项选择题1 .对同…被测量进行多次重复测量时,若误差的大小不可预知地随机变化,则把这种误差称为A.系统误差B.随机误差C.粗大误差D.方法误差2 .应变片的允许工作电流参数是指A.允许通过应变片而绝缘材料因受热而未损坏的最大电流B.允许通过应变片而敏感栅受热未烧坏的最大电流C.允许通过应变片而不影响其工作特性的最大电流D.允许通过应变片使灵敏度为最大时对应的电流3 .变间隙式电容传感器的非线性误差与极板间初始距离d之间是A.正比关系B.反比关系C.无关系D.对数关系4 .螺线管三节式差动变压器传感器的两个匝数相等的二次绕组,工作时是A.同名端并联B.同名端连在一起串联C.异名端并联D.异名端连在一起串联5 .压电石英晶体表面上产生的电荷密度与A.晶体厚度成反比B.晶体面积成正比C.作用在晶片上的压力成正比D.剩余极化强度成正比6 .光敏二极管工作时,其上A.加正向电压B,加反向电压C.不需加电压D.加正向、反向电压都可以7 .热敏电阻测量的基础是根据它们的A.伏安特性B.热电特性C.标称电阻值D.测量功率8 .必须保证被测物体的热容量要远大于传感器,才能利用接触式测得物体的真实A.温度B.热容量C.电压D.电阻9 .发现某检测仪表机箱有麻电感,必须采取的措施是A.接地保护环B.将机箱接大地C.抗电磁干扰D.屏蔽10 .要让信号中频率范围为10k—5OkHZ的成分通过,应该选择A.低通滤波器B,高通滤波器C.带通滤波器D.带阻滤波器二、多项选择题11 .虚拟仪器具有的优点有A.灵活,开放B.软件代替硬件C.仪器功能由用户根据需要由软件决定D.具有网络及通信接口E.具有数据处理功能12 .下列选项中不是关于周期信号的强度表述的有A.有效值B.峰值C.平均功率D.频率成分E.角频率13 .压电传感器的电荷放大器的特点有A.高输入阻抗B.低输出阻抗C.有放大作用D.便于集成E.功耗较小14 .关于A/D转换和采样,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有A.采样频率至少要等于信号的最高频率B.要有采样保持器C.量化误差小于分辨率D.转换速度与转换位数有关E.输出是数字信号15 .测量误差按误差出现的规律分为A.绝对误差B.系统误差C.随机误差D.粗大误差E.容许误差三、填空题16 .测试技术是对信号的获取、加工、、显示记录及分析的过程。
智慧树答案检测与转换技术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智慧树答案检测与转换技术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https://img.taocdn.com/s3/m/6c77b005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9a.png)
绪论1.检测与转换技术与()构成完整的信息技术学科。
答案:通信技术;机器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2.检测与转换技术历史悠久,目前已经不属于前沿技术。
答案:错3.检测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答案:对4.传感器的输入是被测量,输出是可用输出信号。
答案:对5.敏感元件必须直接感受被测量。
答案:对6.传感器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答案:对7.智能传感器就是采用MCU将被测信号数字化。
答案:对8.实际使用的传感器多数不输出电信号。
答案:错9.变送器就是能输出电信号的传感器答案:对10.仿生是研制新型传感器的方向之一。
答案:对第一章1.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是指当传感器输入、输出不随()变化时,其输出-输入的特性。
答案:地理位置2.传感器的非线性误差属于随机误差。
答案:错3.传感器在某点的灵敏度就是其静态特性曲线在该点的切线的斜率;答案:错4.非线性度是测量装置的输出和输入是否保持()关系的一种度量。
答案:相似5.迟滞误差表明的是在()期间输出-输入特性曲线不重合的程度。
答案:正反行程6.可靠性不属于传感器的特性。
答案:对7.传感器的时间常数τ越小越好。
答案:对8.仪表的精度等级是用引用误差的大小划分的。
答案:错9.传感器的精度表征了标准值与()相符合的程度。
答案:相对值10.传感器实现波形测试不失真的理想条件是:传感器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均是常数;答案:对第二章1.电位器式传感器的动触点摩檫力会影响测量精度。
答案:对2.金属丝的电阻随着它所受的机械变形(拉伸或压缩)的大小而发生相应的变化的现象称为金属的()。
答案:电阻应变效应3.应变片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阻的应变效应。
答案:对4.应变片对物体表面的形变感知是没有方向区别的。
答案:错5.1个应变片上的电阻体个数应该是()。
答案:依需要而定6.蠕变是指已粘贴好的应变片,在温度一定并承受一定的机械应变时,指示应变值随( )的变化。
答案:时间7.由( )和应变片.以及一些附件(补偿元件、保护罩等) 组成的装置称为应变式传感器。
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答案
![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dbfa65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4b.png)
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答案《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第二版的单项选择题的参考答案由seasonic和hwn_2021网友提供!请大家仔细校对,提出宝贵修正意见。
谢谢hwn_2021,谢谢大家!本文地址:1)某压力仪表厂生产的压力表满度相对误差均掌控在0.4%~0.6%,该压力表的精度等级应当订为__c__级,另一家仪器厂须要出售压力表,期望压力表的满度相对误差大于0.9%,应当出售__b__级的压力表。
a.0.2b.0.5c.1.0d.1.52)某采购员分别在三家商店购买100kg大米、10kg苹果、1kg巧克力,发现均缺少约0.5kg,但该采购员对卖巧克力的商店意见最大,在这个例子中,产生此心理作用的主要因素是__b__。
a.绝对误差b.示值相对误差c.满度相对误差d.精度等级3)在选购线性仪表时,必须在同一系列的仪表中选择适当的量程。
这时必须考虑到应尽量使选购的仪表量程为欲测量的__c__左右为宜。
a.3倍b.10倍c.1.5倍d.0.75倍4)用万用表交流电压档(频率下限仅为5khz)测量频率高达500khz、10v左右的高频电压,辨认出示值还没2v,该误差属__d__。
用该表中直流电压档测量5号干电池电压,辨认出每次示值均为1.8v,该误差属a。
a.系统误差b.粗大误差c.随机误差d.动态误差5)关键场合采用的元器件或仪表,购得后须要展开低、低温循环老化试验,其目的就是为了__d__。
a.提高精度b.加速其衰老c.测试其各项性能指标d.提高可靠性2.各举出两个非电量电测的例子来说明1)静态测量;2)动态测量;3)直接测量;4)间接测量;5)接触式测量;6)非接触式测量;7)在线测量;8)离线测量。
3.存有一温度计,它的测量范围为0~200℃,精度为0.5级,试求:1)该表中可能将发生的最小绝对误差为__a__。
a.1℃b.0.5℃c.10℃d.200℃2)当示值为20℃时的示值相对误差为__b__,100℃时的示值相对误差为__c__。
03106《检测与转换技术》常健生、石要武(部分习题解答-作者团队提供).
![03106《检测与转换技术》常健生、石要武(部分习题解答-作者团队提供).](https://img.taocdn.com/s3/m/f64ee6eda1c7aa00b52acb51.png)
第一章 检测与转换技术的理论基础1—1.试把误差按表示方法、按出现的规律、按来源和按使用条件分类。
解: 误差按表示方法可分为: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容许误差。
误差按出现的规律可分为:系统误差(系差)、随机误差(随差)、粗大误差。
误差按来源可分为:工具误差、方法误差。
误差按使用条件可分为:基本误差、附加误差。
1—2.正态分布的随机误差有何特点?解:正态分布随机误差除具有对称性、抵偿性、单峰性及有界性等特点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标准误差σ越小,精密度指数h 越大,正态分布曲线越陡,则小误差的概率密度越大;相对于大误差而言,小误差出现的概率也越大,这意味着测量值越集中,测量精密度越高。
(2)取0/)(d =δδd f ,可得峰值点的坐标为:()()()πσδδ210;0max 0====f f x x i (3)取0/)(d 22=δδd f 可得到正太分布曲线上拐点的坐标f R 为:()()ef fg πσσδσδ21;=±=±= (4) {}1)(,-p -==+∞∞⎰+∞∞δδd f ,说明随机误差在),(-+∞∞区间取值的概率为1。
1—3.测得某物质中铁的含量为: 1. 52,1. 46,1.61,1.54,1. 55.1.49,1.68.1. 46.1.83,1.50.1.56[单位略)。
试用σ3准则和格拉布斯准则检查测量列中有否坏值(取α=0.05)。
解:作变换,令i i y 1.50x =-,并列表计算如下:题1—3表按照σ3准则计算:据公式⎥⎥⎦⎤⎢⎢⎣⎡⎪⎭⎫ ⎝⎛--=∑∑==2112111ˆn i i n i i y y n n σ得标准偏差:10.108ˆσ==≈首先按照拉依达准则判别。
其鉴别值为1ˆ30.324σ=,没有一个值的残余误差超过1ˆ3σ,即: 1ˆ0.06430.324i i i v y y y σ=-=-<=故初步检查这组测量数据没有粗差及坏值。
电磁计量技术在传感器测量系统中的应用
![电磁计量技术在传感器测量系统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539fc68f5335a8102d22020.png)
电磁计量技术在传感器测量系统中的应用摘要:鉴于传感器测量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本文主要从工业生产领域出发,简单介绍了传感器测量系统的基本知识,并通过最常用的温度、压力传感器测量装置和大型电子衡器等设备利用电磁计量技术测试其准确性并排除故障的简便方法浅述了电磁计量技术在传感器测量系统中的应用。
关键词:电磁计量传感器测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感器技术已经渗透到了各个学科领域,很多生产企业在生产流程中都使用了传感器测量系统,如工厂常用的测试控制系统,远程压力控制系统,转速控制系统,大型电子衡器等,传感器测量系统为保证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温度、压力、转速这些参数都是非电量,在非电量测试技术中,首先遇到的是将各种非电量变换为电量,我们称能够完成这种变换功能的装置为传感器1 传感器传感器的种类很多,一般可按以下几种方法分类:1)根据输入物理量可分为: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速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及气敏传感器等。
2)根据工作原理可分为:电阻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及电势式传感器等。
3)根据输出信号的性质可分为:模拟式传感器和数字式传感器。
4)根据能量转换原理可分为:有源传感器和无源传感器。
从中可以看出,传感器最后的输出为电压,电流,电阻,电脉冲信号等电量,电量的测量可以通过电磁计量技术来完成,其中电压和电流信号在现在的传感器测量系统中使用得尤为普遍。
2 电磁计量电磁计量是应用电磁测量仪器,仪表和设备,采用相应的方法对被测量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和保证电磁量测量的统一和准确的计量学分支。
电磁计量中常用的仪器仪表有电流表、电压表、电桥、电位差计、电阻箱等,常用的设备有稳压源、稳流源、标准电压、电流源等。
如何把电磁计量技术应用到传感器测量系统中,我们将通过下面几个例子来加以简单的描述。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古老的传感器——热电偶的工作情况:热电偶属于电能量传感器,常用的热电偶由两根不同的导线组成,它们的一端焊接在一起,叫做热端(通常称为测量端),放入被测介质中;不连接的两个自由端叫做冷端(通常称为参考端),与测量仪表引出的导线相连接, 当热端与冷瑞有温差时,热电偶便能产生温差电动势,测量仪表就能测出介质的温度。
02293-检测与转换技术
![02293-检测与转换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715aed328ea81c758f57892.png)
02293检测与转换技术(2011-9)第一部分:1.在以下几种传感器当中:传感器属于有源传感器。
A.电容式B.电阻式C.压电式D.电感式2.对于,我们在应用时要考虑其不等位电势的补偿。
A.霍尔传感器;B.热电阻传感器; C.热电温度传感器; D.涡流传感器;3.在选择测量仪表时,应根据被测量的大小合理地选择仪表的量限A m,尽量使被测量A x,才能充分利用仪表的准确度。
A.≥1A m/2 B.≥1A m/3 C.≥2A m/3 D.>A m4.模拟式电测量指示仪表阻尼装置的最佳运动状态为A.过阻尼状态B.欠阻尼状态C.不定D.临界阻尼状态5.在霍尔传感器中霍尔电势U H大小为A.U H=K H IB B.U H=K H B/I C.U H=BI D.U H=K H I/B6.磁电感应式传感器的直接应用是测量线速度和角速度,如测量加速度,应在测量电路中加入A.微分电路;B.积分电路;C.谐振电路;D.相敏检波电路7.关于热电偶下列项说法是错误的。
A.温差电势比接触电势大B.热电偶两接点温度相同时,热电偶回路内的总热电势为零C.热电偶热电势与中间温度无关,只与接触点温度有关D.热电偶应进行冷端温度补偿8.石英晶体的x,y,z轴分别称为A.机械轴、电轴、光轴B.电轴、机械轴、光轴C.光轴、电轴、机械轴D.光轴、机械轴、电轴9.下面项不是我国的电气测量指示仪表的准确度等级。
A.1.5 B.2.5 C.3.5 D.0.510.热电阻测量转换电路采用三线制是为了A.提高测量灵敏度B.减小非线性误差C.提高电磁兼容性 D.减小引线电阻的影响11.热电偶主要是用来测量A.电压B.位移C.速度D.温度12.在霍尔传感器中霍尔电势U H大小为A.U H=K H IB B .U H=K H I/B C.U H=K H B/I D.U H=BI13.在实际应用中,常用精度高一级标准器具的示值代替A.示值B.真值C.标称值D.修正值14.随机误差表征了测量结果的A.正确度B.分散性C.集中性D.对称性15.系统误差的大小通常可用哪一词表示A.正确度B.准确度C.精确度D.精密度16.系统误差的大小通常可用哪一词表示A.准确度B.正确度C.精确度D.精密度17.热电偶主要是用来测量A.电压B.位移C.速度D.温度18.在实际应用中,常用精度高一级标准器具的示值代替A示值B真值C.标称值D.修正值19.在霍尔传感器中霍尔电势U H大小为A.U H=K H IB B.U H=K H I/B C.U H=K H B/I D.U H=BI20.随机误差表征了测量结果的A.正确度B.分散性C.集中性D.对称性第二部分1.压电传感器的前置放大器的作用:一是把压电传感器的高输出阻抗变换为输出;二是压电传感器输出的弱信号。
《检测与转换》复习资料解析
![《检测与转换》复习资料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84290ff50e2524de5187e84.png)
第一章测试的基础知识1测量,计量,测试的区别测量是以确定被测对象的量值为目的的全部操作。
如果测量的目的是实现测量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传递,则这种测量被称为计量。
测试则是具有试验性质的测量或者可以理解为测量与试验的综合。
2测试方法的分类a按是否直接测定被测量的原则可分为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
b按测量时是否与被测对象接触原则可分为接触式测量和非接触式测量。
c按被测量是否随时间变化分为静态测量和动态测量。
3测试系统的组成测试系统包括信号的检测与转换,信号调理,信号分析与处理,信号的显示和记录等。
4真值:即真实值,是指被测量在一定条件下客观存在的,实际具备的量值。
5测量误差: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差称为测量误差。
即测量误差=测量结果—真值。
6常用测量误差的表示方法: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在实践中通常用相对误差来评定精度。
相对误差越小,精度也高。
a绝对误差: 测量值X与真值A0之差,即△=X-A0b相对误差:绝对值误差△与真值A0之比的百分数,即δ0=△∕A0×100%7测量误差的分类: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粗大误差。
a系统误差: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测量,保持定值或按一定规律变化的误差。
其中保持定值的误差也被称为已定系统误差。
b随机误差: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测量,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以不可预知的方式变化。
c粗大误差:明显超出规定条件下的预期值的误差。
8测量不确定度:表示由于测量误差的影响而对测量结果的不可信程度或不能肯定的程度。
分类:a标准不确定度μ:是指用概率分布的标准偏差表示的不确定度。
(又可分为A 类μa和B类μb不确定度。
)b合成标准不确定度μc:由各个标准不确定度分量合成的标准不确定度。
c扩展不确定度U:由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倍数表示的测量不确定度。
U=kμc9测量数据的表述方法:表格法图示法经验公式法。
第二章信号分析基础1信号分类:确定性信号和随机信号,连续信号和离散信号,能量信号与功率信号等。
检测与转换技术习题集问题详解
![检测与转换技术习题集问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edbc2347f90f76c660371a18.png)
检测与转换技术习题第1章绪论、检测与转换技术的理论基础一、单项选择题1.一块量程为800℃,2.5级测温仪表,现要测量500℃的温度,其相对误差为【 B 】A.20℃ B.4% C.1.6% D.3.2%2.某温度仪的相对误差是1%,测量800℃炉温时,绝对误差是【 D 】A.0.08℃ B.8% C. 0.8℃ D. 8℃3.漂移是指在输入量不变的情况下,传感器输出量随()变化【 D 】A.温度 B.电压 C.电流 D.时间4.下列四个选项中,关于相对误差特征正确的是【 D 】A.大小与所取单位有关 B.量纲与被测量有关C.不能反映误差的大小和方向 D.能反映测量工作的精细程度5.下面哪一种情况可能会产生随机误差【 D 】A.测量人员的粗心大意 B.检测装置的指示刻度不准C.许多因素的微小变化之和 D.传感器的不稳定6.某量程为1000Kg的秤,相对误差是1%,则测量10Kg重物的绝对误差是【 C 】A 1KgB 10%C 0.1KgD 10Kg7. 属于传感器动态特性指标的是【 D 】A.重复性 B.线性度 C.灵敏度 D.固有频率8. 下列技术指标中,描述传感器静态特性的是【 C 】A.阶跃特性 B. 频率特性 C. 线性度 D. 时间常数9.精确度是反映检测系统误差和( )误差的综合评定指标。
【 D 】A.静态 B.动态 C.附加 D.随机10. 在选择压力表量程时,必须考虑到留有充分的余量。
一般在被测压力较稳定的情况下,最大压力值不应超过压力仪表满量程的【 C 】 A.1/3 B.2/ 3 C.3/4 D.满量程11.下面不是系统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的是【 B 】A.检测装置指示刻度不准 B.测量人员粗心大意C.测量原理方法不当 D.测试环境的变化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哪几项属于随机误差的特性【ABCE 】A.有界性 B.单峰C.对称性 D.替代性E.抵偿性三、填空题1.运算⨯-∆=δmin max max L y y L 100%是计算传感器 的公式。
检测与转换技术课后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检测与转换技术课后部分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ba3119dd88d0d233d46adb.png)
《检测与转换技术》课后部分习题参考答案2.4解: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拟合,得拟合直线方程为y=7.984x+0.548灵敏度S=7.984 uε/N线性度γL=(12.065/400)×100%=3.02%滞后量γH=[(252-228)/400]×100%=6%附:参考程序(采用Labview 8.6编程,不要求掌握)1、前面板图2、程序框图3.10解:1)单臂Uo=U/4*S*ε=2mV Su= U/4=1V2)差动半桥Uo=U/2*S*ε=4mV Su= U/2=2V3)差动全桥Uo=U*S*ε=8mV Su= U=4V3.11解:γ=( S*ε/2)×100%=1%∴S=203.12解:ε=F/AE=10-3ΔR=S*ε*R=2×120×10-3Ω=0.24Ω3.13解:ΔR1=ΔR4=S*ε1*R=2×120×1/105Ω=2.29ΩΔR2=ΔR3=-2.29ΩUo=USε=76mV3.14(1)差动全桥如图:(2)=1.3mV3.15解:(1)贴片图和接桥电路如下(2)ε1=ε3=uF/AE=4.77×10-5ε2=ε4=-F/AE=-1.59×10-4ΔR1/ R1=ΔR3/ R3= S*ε1=9.54×10-5 ΩΔR2/ R2=ΔR4/ R4= S*ε2=-3.18×10- 4 Ω(3)=1.24mV(4)可以补偿温度的影响,具体原因见书上48页电桥补偿法,在此不再赘述。
4.9解:S=C0/δ0=εA/(δ0)2=(8.85*10-12*8*10-4)/(10-3)2 F/m=7.08nF/m4.10解:差动:S=2C0/δ0=40pF/mmγ=(Δδ/δ0)2×100%=4%单板:S=C0/δ0=20pF/mmγ=(Δδ/δ0)×100%=20%4.11解:∵γ=(Δδ/δ0)×100%=0.1%∴Δδ=0.001δ0=1um4.12解:C0=εA0/δ0=50×0.03×0.02/0.01 uF=3uFC1=εA1/δ0=50×0.03×(0.02-0.01)/0.01 uF=1.5uF∴ΔC = C0-C1=1.5uF4.13解:1、无云母时,初始电容C0=86.8 pF极板间距减小Δδ时,C1=99.2 pF,ΔC1/ C0=14.29%极板间距增大Δδ时,C2=77.2 pF,ΔC2/ C0=11.06%2、有云母时,初始电容C0=151 pF极板间距减小Δδ时,C1=195 pF,ΔC1/ C0=29.14%极板间距增大Δδ时,C2=125 pF,ΔC2/ C0=17.22%5.11解:定义电压方向上正下负,电流方向自上而下为正。
检测与转换技术课程作业_2019版
![检测与转换技术课程作业_2019版](https://img.taocdn.com/s3/m/8924a8a676eeaeaad0f3304b.png)
《检测与转换技术》 课程习题集
自动化系检测与转换技术课程组
2019 年 2 月
《检测与转换技术》课程作业 2018 版
目录
第 2 章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基础理论............................................................................1 第 3 章电阻应变式传感器............................................................................................3 第 4 章电感式传感器....................................................................................................5 第 5 章电容式传感器....................................................................................................6 第 6 章压电式传感器....................................................................................................7 第 7 章磁电式传感器....................................................................................................9 第 8 章热电式传感器..................................................................................................10 第 11 章参数检测........................................................................................................13
检测与技术转换答案__董爱华版讲解
![检测与技术转换答案__董爱华版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bbc8b617f78a6529647d5355.png)
1.1检测的概念是什么?检测是人们借助于专门设备,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对被测对象收集信息、取得数量概念的过程。
它是一个比较过程,即将被检测对象与它同性质的标准量进行比较,获得被检测量为标准量的若干倍的数量概念。
1.2检测有哪些分类方法?1.按检测过程分类检测方法可分为直接法、间接法和组合法。
2.按检测方式分类根据获取数据的方式,检测可分为偏差式、零位式和微差式。
3.按接触关系分类根据检测敏感元件与被测介质的接触关系,检测方法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
4.按被测量的变化快慢分类根据被测量的变化的快慢,可分为静态检测和动态检测两类。
5.按检测系统是否施加能量分类根据检测系统是否需要向被测对象施加能量,检测系统可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类。
1.3什么是误差?误差产生的原因是是什么?误差:检测结果偏离真值的大小称为误差。
检测误差的大小反映了检测结果的好坏,即检测精度的高低。
产生测量误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理论误差与方法误差;(2)仪器误差;(3)影响误差;(4)人为误差。
1.4检测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检测系统主要由敏感元件、信号的转换与处理电路、显示电路和信号传输电路组成。
敏感元件:将非电量转换为电信号;信号处理电路:将代表被测量特征的信号变换成能进行显示或输出的信号;显示电路:将被测对象以人能感知的形式表现出来;信号传输电路:将信号(数据)从一点(或一个地方)送另一点(或地方)。
2.1 什么叫温标?什么叫国际实用温标?用来衡量温度的标准尺度,简称为温标。
为了使用方便,国际上协商确定,建立一种既使用方便、容易实现,又能体现热力学温度(即具有较高准确度)的温标,这就是国际实用温标,又称国际温标。
2.2接触式测温和非接触式测温各有何特点,常用的测温方法有哪些?接触式与非接触式测温特点比较方式接触式非接触式测量条件感温元件要与被测对象良好接触;感温元件的加入几乎不改变对象的温度;被测温度不超过感温元件能承受的上限温度;被测对象不对感温元件产生腐蚀需准确知道被测对象表面发射率;被测对象的辐射能充分照射到检测元件上测量范围特别适合1200℃以下,热容大,无腐蚀性对象的连续在线测温。
检测与转换技术检测与转换技术试卷(练习题库)(2023版)
![检测与转换技术检测与转换技术试卷(练习题库)(2023版)](https://img.taocdn.com/s3/m/cb295a74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2b.png)
检测与转换技术检测与转换技术试卷(练习题库)1、同频的正弦信号和余弦信号,其相互相关函数是()的。
2、压电式传感器使用()放大器,此方法使传输电压几乎不受电缆长度的影响。
3、中心频率能自动跟随某参考信号频率而变化的滤波器成为()滤波器.4、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为T,被测信号的频率为1/T,则信号经过测试系统后,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相位差为(5、变间距式电容传感器的灵敏度与()成反比,所以适合于微小位移的测量.变面积式电容传感器的灵敏度与()成6、某信号能够用明确的数学关系式来描述,可以准确预计其来任意时刻的值,则该信号称为()。
7、可变磁阻式传感器的灵敏度与气隙大小的关系是:气隙越小,灵敏度()。
8、从信号的周期性来看,有阻尼衰减的自由震动信号是有()特性的信号。
9、数字信号是指明时间和幅值都具有()特性的信号。
10、虽然信号可在时域或频域中描述,但是其()是不变的。
11、周期信号的频谱是离散的,同时周期信号具有()和()特性。
12、压电式传感器是利用某些材料的()特性来制作的传感器。
13、正弦信号的自相关函数是一个同频的()函数。
14、直流电桥的平衡条件是()。
15、磁带记录仪快录慢放将使重放信号的频带()。
16、压阻效应是指单晶半导体材料在沿某一轴向受到外力作用时,其()发生变化。
17、当被测量是一个单向向量,要求传感器单向灵敏度(),其横向灵敏度()。
18、时域为常数M的信号,其频谱是()。
19、各态历经随机过程任一单个样本函数的()平均统计特征等于该过程的()平均统计特征。
20、周期信号的频谱具有()特点,瞬变非周期信号的频谱具有()特点。
21、一阶系统的动特性参数是(),为使动态响应快,该参数()。
22、测试系统应包括()、()、()、()、()等五个部分。
23、测量装置的特性描述有()态特性描述和()特性描述。
24、由信息与信号的关系可知,信号是信息的()。
25、根据采样定理,被测信号的频率W1与测试系统的固有频率W2关系是()。
检测与转换技术思考题习题
![检测与转换技术思考题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05ff6041be1e650e52ea99fb.png)
输出:信号显示、打印、传输、报警等。
第一章 绪论
现代检测技术
高等院校自动化新编系列教材
控制型检测系统组成框图 θ
给定值 A/D 微机 D/A
传感器
对象
信号调理
单回路闭环控制系统。传感器位于测控系统的反 馈通道,负责将被控参数提取并转换为电量(实 际测量值)。
第一章 绪论
现代检测技术
高等院校自动化新编系列教材
()x n xn 0.5% 100 0.5C 1 0.5 0.5 (2) 1 100% 1.0% 2 100% 2.0% 50 25 0.6 (3) n 100% 0.6% 仪表准确度等级为1级。 100
第一章 绪论
现代检测技术
高等院校自动化新编系列教材
第一章 绪论
现代检测技术
高等院校自动化新编系列教材
4、热敏电阻传感器工作原理、热电特性,测量电路、应用。
5、光敏电阻传感器工作原理、特性,应用。 6、简单、差动电感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原理式。 差动电感传感器优点?对电桥电路、带相敏检波的电桥电路 会分析。 7、互感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原理式。对电压输出型差动 整流电路会分析。
第一章 绪论
现代检测技术
高等院校自动化新编系列教材
转换电路-电桥
功能 结构类型 原理式 要求
将电阻的 变化转换 为电桥输 出电压
单 臂 桥
差动 半桥 全桥
U0
U R U K 4 R 4
为了产生最大输 出电压,应使一 个对角线应变片 受拉,另一对对 角线应变片受压。
第一章 绪论
现代检测技术
滞差计算式
HM YF .S
100%
灵敏度:输出变化量与输入变化量比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检测与转换技术的理论基础1—1.试把误差按表示方法、按出现的规律、按来源和按使用条件分类。
解: 误差按表示方法可分为: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容许误差。
误差按出现的规律可分为:系统误差(系差)、随机误差(随差)、粗大误差。
误差按来源可分为:工具误差、方法误差。
误差按使用条件可分为:基本误差、附加误差。
1—2.正态分布的随机误差有何特点?解:正态分布随机误差除具有对称性、抵偿性、单峰性及有界性等特点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标准误差σ越小,精密度指数h 越大,正态分布曲线越陡,则小误差的概率密度越大;相对于大误差而言,小误差出现的概率也越大,这意味着测量值越集中,测量精密度越高。
(2)取0/)(d =δδd f ,可得峰值点的坐标为:()()()πσδδ210;0max 0====f f x x i (3)取0/)(d 22=δδd f 可得到正太分布曲线上拐点的坐标f R 为:()()ef fg πσσδσδ21;=±=±= (4) {}1)(,-p -==+∞∞⎰+∞∞δδd f ,说明随机误差在),(-+∞∞区间取值的概率为1。
1—3.测得某物质中铁的含量为: 1. 52,1. 46,1.61,1.54,1. 55.1.49,1.68.1. 46.1.83,1.50.1.56[单位略)。
试用σ3准则和格拉布斯准则检查测量列中有否坏值(取α=0.05)。
解:作变换,令i i y 1.50x =-,并列表计算如下:题1—3表i i xi i y x 1.50=-2i yi v ②1 1.52 0.02 0.0004 -0.044 -0.12 2 1.46 -0.04 0.0016 -0.104 -0.293 1.61 0.11 0.0121 0.046 0.384 1.54 0.04 0.0016 -0.024 -0.125 1.55 0.05 0.0025 -0.014 -0.656 1.49 —0.01 0.0001 —0.074 0.137 1.68 0.18 0.0324 0.116 -0.08 8 1.46 -0.04 0.0016 —0.1049 1.83 0.33 0.1089 0.266 0.22 10 1.50 0.00 0.0000 0.064 0.12 11 1.560.060.0036 -0.004 -0.23计算① Σy ① 0.700.0640.1648—0.2547计算②Σy ② 0.370.0370.0559按照σ3准则计算:据公式⎥⎥⎦⎤⎢⎢⎣⎡⎪⎭⎫ ⎝⎛--=∑∑==2112111ˆn i i n i i y y n n σ得标准偏差:()2221110.1648111(0.70)10.1081111ˆn i i n i n i n y y σ=⎡⎤⎢⎥-∑⎢⎥⎡⎤-⨯=⎣⎦⎣⎦==≈--∑首先按照拉依达准则判别。
其鉴别值为1ˆ30.324σ=,没有一个值的残余误差超过1ˆ3σ,即: 1ˆ0.06430.324i i i v y y y σ=-=-<=故初步检查这组测量数据没有粗差及坏值。
其次按格拉布斯准则复查。
据书中表1-3查得格拉布斯的判别系数g(,) 2.23n α=(α=0.05),其鉴别值为g(,) 2.230.1080.241n ασ=⨯=,重点检查第9个测量值9y (或9x ),有98v y y =-①0.2660.241=>。
故知,9v 为粗差,第9个测量值为坏值,应予舍弃。
舍弃后应进一步进行检查计算2ˆ0.21σ=≈ 按拉依达准则:2ˆ0.63σ=无一坏值。
按拉依达准则复查: g(,) 2.18(10,0.05)n n αα===,故鉴别值为2ˆg(,) 2.180.210.459n ασ=⨯=。
检查各个测量值,所有残余误差均小于鉴别值,即y y -=i i v ②0.459<,故己无坏值。
至此,粗差判别结束,全部测量值中仅9x 为坏值,应予舍弃。
1—4. 通过电阻R 的电流I 产生的热量Rt I Q 224.0=,式中t 为通过电流持续的时间。
已知I 与R 测定的相对误差为1%,t 测定的相对误差为5%,求Q 的相对误差是多少? 解:Q 的相对误差为22820.24()/100%5100.24Q I R TI R T Q Q I RTγγγγ-∆∆∆=∆⨯===⨯第二章 电量和电路参数的测量2—1.怎样减小用电流表直接测量电流和用电压表直接测量电压的方法误差? 解:由式x xA A x A I -I R /R γ==-I 1+R /R'可知,如果电流表的内阻A R 越是小于支路总电阻R ,则方法误差愈小。
由式V x x V xV 0R-R U -Uγ==R R U 1++R R '可知,如果电压表的内阻V R 越是大于支路总电阻R ,则方法误差愈小。
2—2.某对称三相电源的线电压为380V ,对称星形负载的备相阻抗为1030Z =∠︒Ω,现有功率表电压量限为75v 、150v 、300v ,电流量限为5A 、10A ,如用二表法测该三相负载的功率,问:(1)应选择什么规格的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2)功率表的量限如何选择?(3)画出接线图。
(4)两只功率表的读数各为多少? 解:略。
2—3.什么是补偿法测量?试述其特点。
解:补偿的原理可用题2—3图来说明,如果调节电位器RP 的触点,使检流计P 指零,这说明h R 上的电流I 产生压降h U 与被测电势x E 相等,即h R 补偿了x E 。
测量过程中没有从被测量x E 中吸取能量,从而消除了方法误差,这种测量方法叫补偿测量法。
EE x题2—3图补偿法测量的特点是测量准确度不会高。
这是因为电位器RP 虽然可以做得很准确,但工作电流还必须通过指示仪表来测量,因此要提高测量的准确度,就必须校准工作电流I 。
2—4.试绘图说明直流电位差计的工作原理。
解:E E E1s题2—4图题2—4图所示是目前经常采用的一种电位差计的电路,它包括三个回路:(1)工作电流回路。
由工作电源E 、电流调节电位器RP I 、电流校准电位器RP 2和测量电位器RP 3组成,用来产生和调节工作电流I 。
(2)标准回路。
它由标准电池n E 、选择开关S 、检流计P 和部分校准电阻n R 组成,用来校准工作电流,所以也叫工作电流校准回路。
(3)测量回路。
它由被测电动势E x 、选择开关S 、检流计P 和部分测量电阻h R 组成,利用补偿平衡来测量未知电势,故称为测量回路或补偿回路。
实际上,任何电位差计,不论其结构复杂或简单,都可划分为这三个基本回路。
下面分析图2-4所示线路,首先是调定工作电流。
将S 合在n 边,调节电位器RP l (R n 不动)使检流计读数为零。
此时说明标准电阻n R 上的电压降与标准电池的电势n E 相互补偿,即有:nnn n R E I E I R ==;式中,I 为工作电流。
由于n E 和n R 是确定的,故I 可以很准确地确定。
其次是测量。
在I 确定后,就不允许再改变电位器RP 1,这时,将S 合向x 边,然后移动测量电位器RP 3的滑动触点至h R 处,再一次使检流计指针指零,于是有I R E h x =由于式(2-11)和式(2-12)中I 为同一值,因此有n nhx E R R E =由于I R E n n =/是定值,所以x E 与h R 成正比,即h R 可直接按电压刻度读出。
2—5.试述串联代换盘的原理和主要特点。
解:题2—5图题2—5图示出了它的结构(进位盘Ⅲ),它由两个阻值相同、电刷联动的电阻组成,当电刷移动时,处于电路中的工作电阻在一个盘上相加,在另一盘上相减,总电阻值不变。
因而在调节电压的同时,保证了工作电流I 的稳定性。
这种串联式代换盘的缺点是:过渡电阻和热电势均影响测量结果;元件的个数比电位器式多;补偿回路的电阻改变影响检流计的工作状态和仪器的灵敏度;各补偿盘均通过同一工作电流,则各盘电阻阻值就必须差一个数级,使电位差计中电阻品种和规格增加,给工艺带来麻烦。
2—6.电位差计是如何测量电压的。
解:(1)测量前用其它方法预测一下被测电势或电压的大概数值,并确定出极性,然后才能允许用电位差计来测量。
(2)校准工作电流时,只能用手指轻轻按下串有大电阻的粗调按钮,若发现检流计偏转很大时,应设法判断是增大还是减小工作电流的调节电阻,若需要变动很大的电阻时,只能在断开检流计按钮的前提下改变,否则将有可能给标准电池充电或放电,导致标准电池逐渐损坏,影响测量准确度。
(3)进行读数时,尽可能使有效位数多,一般要求必须用上电位差计的第一个读数盘。
2—7.交流电位差计是怎样工作的?它有何特点及用途?解:(一)交流电位差计的特点(1)能交直流两用。
若以直流标定,并且以直流供电,则交流电位差计就可以用来测量直流电压。
(2)若没有使用外附分压箱或分流器,在平衡时,具有非常高的阻抗。
(3)准确度不高,很少超过0.2%,主要是受标定的交流电流表和移相器准确度所限。
(4)对外部影响很敏感,如电磁干扰,因此必须采取屏蔽措施。
(5)电源波形必须是纯正弦波,具有恒定的己知频率。
(6)运用频率范围为20~10000Hz。
(二)交流电位差计的应用测量电压、测量电流、测量功率、测量阻抗。
2—8.试述直流单电桥的基本原理。
解:单电桥也叫惠斯登电桥,电桥平衡时,对称臂电阻乘积相等。
2—9.直流双电桥与单电桥在结构上有何不同?为什么它适用于小电阻测量?解:直流双电桥在直流单电桥两端各添加了一组同轴电位器;通过对同轴电位器的调节消除了接触电阻及引线电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从而适用于小电阻测量。
2—10.交流电桥与直流电桥的主要区别是什么?解:交流电桥虽然在形式上与直流电桥很相似,但由于采用的是交流电源,所以各个桥臂有可能全部表现为阻抗性质。
交流电桥的平衡条件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相对臂阻抗幅值积相等, 二是两相对桥臂阻抗幅角和相等。
由于交流电桥平衡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所以至少有两个可调元件。
需要反复多次调节才能找出真正的平衡位置。
既要合理配置四个臂的阻抗性质,也要合理选择两个独立可调的参数才能使电桥平衡,并达到分别读数的目的。
2—11.在题2—11图所示电路中,如果Z2和Z3分别为R2和R3为被测电感线圈,Z4应用什么组成?a cE题2—11图解:Z4可以是标准电容,也可以是标准电感。
2—12.变压器电桥有何优点?它是怎样测量三端阻抗的?解:(一)变压器电桥的优点(1)变压器电桥的电压比基本上是实数,精度高,在电压比为1:1时,精度不低于10-6,且温度和时间稳定性高。
这是因为变压器的电压比决定于它的匝数比,而匝数比可以做到很精确,这是一般电桥无法达到的,所以它适用于传递基准和精密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