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的言语和思维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件)
一
言语准备期 (0~1岁)
言语准备期(0~1岁)
言语准备
说出词的准备
理解词的准备
言语准备期(0~1岁)
说出词的准备
简单音节阶段 (0 ~ 3个月)
哭声、叫喊声、啊咕声 以基本韵母a、ai、ei、ou、 e、i为主,声母发音很少。
言语准备期(0~1岁)
连续音节阶段 (4 ~ 8个月)
连续重复同一音节, 发音明显出现韵母和声母。
言语形成期(1~3岁)
完整句阶段
2岁半开始出现一定
数量的简单修饰语
“两个娃娃玩积木” “我也要升大班”
言语形成期(1~3岁)
完整句阶段
3岁左右儿童已开始
使用较复杂的修饰语
“小朋友把钢笔交给阿姨” “我家住在很远很远的地方”
“老师教我们做游戏”
三 言语发展期 (3岁~入学前)
言语发展期(3岁~入学前)
3岁左右儿童开始自觉辨别发音是否正 确,自觉模仿正确发音,纠正错误发音。
3~4岁是儿童正确发音的关键期 4岁儿童基本能掌握本民族语言的全部语音
言语发展期(3岁~入学前)
儿童掌握的词汇量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3岁
4岁
5岁
6岁
3~6岁儿童词汇量呈直 线上升的趋势。其中4~5岁是 儿童词汇增长率最高时期,称 之为词汇增长的活跃期。到入 学前,儿童已能掌握基本的口 语词汇3000个—4000个,基 本掌握本民族口头言语 。
言语的分类
言语
外部言语 内部言语
口头言语 书面言语
独白言语 对话言语
第五章幼儿思维与言语的发展ppt课件
病原体侵 入机体 ,消弱 机体防 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 3.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
⑴思维动作的内隐性 ⑵具体形象性 ⑶自我中心性
所谓的自我中心指主体在认识事物时,从自己的身体、动 作或观念出发,以自我为认识的起点或原因的倾向,而不 太能从客观事物本身的内在规律以及他人的角度认识事物。
病原体侵 入机体 ,消弱 机体防 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三、思维的种类
对问题做出种种假设
发散思维
排除假设,找出唯一的答案
聚合思维
病原体侵 入机体 ,消弱 机体防 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三、思维的种类
二、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
发散思维
聚合思维
从不同角度、不 同方向思考,寻 求多样答案。
求异
把各种有关信息 集中起来,得出 一个正确结论或 最佳解决方案。
求同
病原体侵 入机体 ,消弱 机体防 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病原体侵 入机体 ,消弱 机体防 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三、思维的种类
❖ 哪些小动物生活在水里?
5岁儿 童
病原体侵 入机体 ,消弱 机体防 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ppt课件
模仿发音
儿童通过模仿周围人的发 音,逐渐学会发出更多的 音节和单词。
理解语言
儿童开始理解简单的语言 指令,并能够根据指令做 出相应的动作或反应。
言语发生阶段和使用更多的单 词和短语。
简单句子
儿童开始能够说出简单的 句子,表达自己的意思和 需求。
语法结构
儿童逐渐掌握基本的语法 结构,如主语、谓语、宾 语等,并能够运用这些结 构进行简单的交流。
提出促进学前儿童言 语发展的策略和建议
分析影响学前儿童言 语发展的因素
言语发展的重要性
言语是儿童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的基础
言语发展是评估儿童发展水平的重要 指标之一
言语发展对儿童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具 有重要影响
PART 02
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阶段
REPORTING
前言语阶段
01
02
03
简单发音
儿童开始发出简单的元音 和辅音,如“啊”、“咿” 等。
语音的发展
语音辨别能力的发展
01
学前儿童逐渐能够辨别不同的语音,包括音素、音调和语音组
合等。
发音能力的发展
02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的发音器官逐渐成熟,发音能力不
断提高,能够发出更加清晰、准确的语音。
语音意识的形成
03
学前儿童开始意识到语音的存在,能够理解和运用语音规则,
如押韵、音节等。
词汇的发展
进儿童言语发展。
同伴交往
与同龄伙伴的交往有助于儿童 学习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提
高他们的言语水平。
文化背景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环境对 儿童言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包括语言习惯、表达方式等。
PART 05
学前儿童言语发展中存在 的问题
学前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 学前儿童思维及言语的培养 解读“三”言“两”语
解读“三”言“两”语
语言和言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语言是工具,言语则是对这种工具的运用; 语言是社会现象,每种语言都有其发音、语 法、句法方面确定的规则,具有较大的稳定性。 言语是心理现象,它表明的是一种心理交流的 过程,具有个体性和多变性。
解读“三”言“两”语
语言和语言又是密不可分的。 一方面,言语活动不能离开语言而进行。 另一方面,语言是在具体的言语交往情境中 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解读“三”言“两”语
二、言语的种类
(一)外部语言 外部语言分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类。 口头语言是指以听、说为传播方式的有声语言,
它通常以对话和独白的形式来进行,学前儿童主 要运用的是口头语言。
书面语言是人们用文字表达思想和源自感的语言, 它通常以独白的形式进行。
解读“三”言“两”语
(二)内部语言 内部语言是指为语言使用者所
解读“三”言“两”语
一、语言和言语
(一)语言 语言是以语音或字形为物质外壳,以词
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 符号系统。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
解读“三”言“两”语
(二)言语 言语是个体运用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所进行交际的
过程。人们为了表达和理解思想感情,使用汉、英、俄、 日等多种语言进行听说读写的活动,这些活动就是作为 交际过程的言语。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八章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区别 联系
语言
言语
人际交流的工具, 交际的过程和结果,
相对静止
相对运动
社会属性
个体属性
结构成分有限
表达无限
符号系统
能力系统
语言源于言语;言语依赖于语言。
二、言语的种类
外部言语
言 语
过渡言语 内部言语
口头言语
对话 独白
书面言语
外部言语
(1)口头言语——是以听、说为主的言语。 A.对话言语
对话言语是一种最基本的言语形式,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的人直接进行交际时的言语活动,如聊天、座谈、辩论、讨 论等。
(二)言语的发生阶段(1~3岁)
1—3岁是学前儿童言语的发生阶段。
从1岁起,儿童进入了正式学习语言的阶段。在 接下来2~3年内,儿童便初步掌握了本族的基本语 言。
儿童言语发展的基本规律是:先听懂,后会说。
(三)基本掌握口语阶段(3岁~入学前)
3岁到入学前,是儿童基本掌握口语阶段。
在掌握语音、词汇、语法和口语表达能力方面都有迅 速发展,为入学后学习书面语言打下基础。
3.词义的深化
出现理解词的“泛化”和“窄化”
(1)词的“泛化”:即词义理解的扩张 (2)词的“窄化”:即词义理解的缩小
4.积极词汇逐渐增多
积极词汇又称主动词汇, 是指儿童既能理解,又能正确使用的词。
消极词汇,又称被动词汇。 是指能够理解却不能正确使用的词。
(三)语法的掌握
1.句子的发展
(1)从不完整句到完整句 三岁幼儿口头言语中,往往缺漏主要词类或词序紊乱,
双词语阶段 (1.5-2岁)
①儿童一词多义; ②一岁半后,儿童能说“电报句”。 ③有时缺字漏字,句子不完整,顺序颠倒。 ④先出现名词,还有少许动词,再是形容 词。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
小资料:什么是动物?
老师带孩子们去动物园,一边看猴子、老虎、大象等,一边 告诉他们这些都是动物。回到班上,老师问孩子们“什么是 动物”时,很多幼儿都回答“是动物园里的,让小朋友看 的。”“是狮子、老虎、大象....”老师又告诉孩子们“蝴 蝶、蚂蚁也是动物”。很多孩子觉得奇怪,老师又告诉他 们:“人也是动物。”孩子们更难理解,甚至有的孩子争辩 说:“人是到动物园看动物的,人怎么是动物呢?哪有把人关 在笼子里让人看的!”
当我们碰到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时会“想一想”或 “考虑一下”,当幼儿发现问题时会提出并思考‘是 什么”或“为什么”,都是思维的表现。
(二)思维与感知觉
感知觉(直接反映):颜色,形状 思维 (间接反映) :概念
(三)思维的特性
1.思维的间接性 思维的间接性是指人能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或其他 事物作媒介,理解和把握那些没有直接感知或根本 不可能有直接感知的事物、事物间的关系及事物发 展的进程。 2.思维的概括性 思维的概括性是指将同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特征 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抽取出来,概括,得出 结论。
三、幼儿思维的发展 (一)幼儿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
1.婴儿期和幼儿初期的思维具有一定的直观行动性 (1)思维依赖直观的事物和情境 (2)思维离不开儿童自己的动作 2.幼儿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3.幼儿晚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二)幼儿对概念的初步掌握和分类能力的发展
1.幼儿对概念的初步掌握 (1)幼儿概括的特点与对概念的掌握 幼儿概括能力有以下两个特点: ①概括的内容比较贫乏; ②概括的特征很多是外部的、非本质的。 对概念的掌握: ①内涵与外延不准确; ②大多数是具体实物概念,不易掌握抽象性质概念、关系 概念、道德概念。
4.主次不分
• 一个妈妈对儿童说:“留神别吃下苹果里的虫子。”宝宝 说:“为什么我要留神呢?该让它留神我才是。”这也是 儿童的可爱之处,所以,幼儿说话抓不住问题的关键,家 长要保持足够的耐心来倾听。
第五章学前儿童思维和言语的发展
❃(三)思维的分类
(一)根据思维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内容可分为:动 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二)根据思维活动的方向和思维成果的特点可分 为:集中 (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三)根据思维的新颖性、独创性可分为:常规思 维和创造思维。 (四)根据思维是否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律可分为: 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五)根据思维是根据日常生活经验还是科学概念 可分为: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请根据思维的特性分析思维与 感觉、知觉、记忆等心理活动之 间关系?(案例分析)
• 案例:幼儿看到蚂蚁搬家,这是感知过程, 是对蚂蚁搬家的直接反映。但同时幼儿由 此知道天快要下雨了,这是幼儿由看见蚂 蚁搬家而抽想出来的,就是间接的反映, 是思维。至于孩子为什么能从蚂蚁搬家想 到天快下雨,则是因为幼儿过去多次有这 样的感性经验。久而久之,“蚂蚁搬家” 和“天下雨”两件事就连接起来,以后再 看到蚂蚁搬家,他就可以利用这种概况化 了的经验去间接推知大雨将到。
3.幼儿理解事物的特点
幼儿理解事物的水平不高,不深刻,常受外部条件的限制。
(1)对事物的理解常是孤立的,不能发现事物之间的内 在关系。如让幼儿看一幅画,年龄越小幼儿经常看到的 是个别的人或物。
(2)对事物的理解主要依靠事物的具体形象。如幼儿听 故事时,常需要图形或失误来辅助。
(3)对事物的理解往往是表面的,不能理解事物的内部 含义。如一个小朋友想上厕所,其他幼儿也要去,教师 生气地说“去,去,去,都去!”,这时幼儿根本不理 解教师的意思,反而高高兴兴地一拥而去。
分类是在头脑中根据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把 它们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思维过程。
抽象是在头脑中把同类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的、本质的特 征抽取出来,并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
学前儿童的言语和思维复习题
第六章学前儿童的言语和思维复习题一、名词解释言语:是个体借助语言传递信息、进行交际的过程。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直觉行动思维:是依靠感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进行的思维。
形象思维:是运用已有的直观形象(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
抽象思维:也称逻辑思维。
是指运用语言符号形成的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已解决问题得思维过程。
比较:是在头脑中把各种事物加以对比,并确定它们之间异同的过程。
抽象:是在头脑中抽出一些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属性,舍弃其非本质属性的过程。
概括:是在头脑中把从同类事物中抽取出来的共同本质属性结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其它事物的思维过程。
具体化:是把抽象和概括出来的一半认识应用到具体的、特殊的事物上去的过程。
概念:是人脑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方式。
判断:是肯定和否定某种东西的存在或指明某种事物是否具有性质的思维形式。
推理:是从已知的判断(前提)推测判断(结论)的思维形式。
创造性思维: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
二、填空1、言语的作用有言语的符号固着功能、言语的概括功能和言语的交流功能。
2、掌握言语之后,儿童的心理机能发生了重大变化,形成了新质的意识系统,具体体现为:高级心理机能开始形成,低级心理机能得到改造,意识和自我意识产生,个性开始萌芽。
3、言语分为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
外部言语又分为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两种。
4、思维的特性包括:间接性、概括性和社会性。
5、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可将思维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6、思维的基本过程是分析和综合。
7、思维的基本形式有:概念、判断和推理。
8、创造性思维过程包括准备、酝酿、阐明和证实四个阶段。
9、判断儿童思维发生的指标有概括性、间接性和解决问题。
10、一岁半到两岁是儿童思维的发生期。
思维的发生,意味着儿童的认识过程完全形成了,但儿童最早的思维却不是依靠于语言,而是依靠动作来进行的。
11、一般都认为,学前儿童概括能力的发展可分为三种水平:动作水平的概括、形象水平的概括和抽象水平的概括,它们分别与三种思维方式相对应。
学前儿童的言语和思维
学前儿童的言语和思维
是指3~6岁左右的孩子,他们正处于语言发展和思维形成的关键阶段。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的语言和思维能力在日渐成熟,这对他们的将来学习和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
言语的发展是指孩子们的语言能力的逐步提高。
在3岁左右,孩子们开始对身边的事物产生固定的兴趣,并能口头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意愿。
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会逐渐增强,例如,他们可以更加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开始使用更加复杂和多样的语言结构。
其次,思维的发展是指孩子们的解决问题和思考能力的逐渐提高。
在3岁左右,孩子们对事物的认知主要依赖于感官经验,而在6岁左右,孩子们的认知逐渐由感官向抽象概念转化。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开始思考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为什么天上会有云彩?”和“为什么叶子是绿色的?”,并且可以逐渐学习使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解决问题。
那么,能力如何培养呢?首先,父母和老师应该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他们可以与孩子进行交流,讲故事,唱歌等等,以提高孩子的听说能力,并且帮助孩子学会使用简单并且清
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需求。
其次,家长和老师应该多向孩子提问,让孩子思考问题并回答问题。
在解答孩子的问题的过程中,家长和老师可以和孩子讨论相关的认知知识,并且引导孩子学习使用逻辑推理和抽象概念,以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
总之,是他们日后学习和生活的基础。
孩子的语言和思维能力的提高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引导和帮助,并且也需要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的实践和学习。
希望家长和老师可以更加关注孩子的言语和思维发展,并且通过合理的教育和指导,让孩子们在言语和思维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学前儿童的思维与言语发展
学前儿童的思维与言语发展学前儿童是指3-6岁的幼儿,在这个小小的年龄段内,思维和言语的发展是他们日常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事情之一。
很多研究表明,充分发展学前儿童的思维和言语能力,对于日后的学习和人际交往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思维方面,学前儿童的认知能力逐渐提高,他们能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类等方式,不断地探索和认识世界。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开始建立一些基本的认知概念,比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同时,他们也喜欢思考一些具体的问题,如为什么太阳每天都会升起、为什么石头会下沉等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他们动脑筋思考。
言语方面,学前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会逐渐增强。
在3-4岁的时期,他们开始能够简单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叙述日常发生的事情。
到了5-6岁,他们能够更加流畅地表达自己,使用更加复杂的语言结构,表达更加高级的想法。
在学前儿童的思维和言语发展中,家庭和幼儿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思维和语言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通过简单的语言游戏和绘本阅读等方式,帮助他们培养思维和言语能力。
在幼儿园中,老师也需要通过游戏和故事等方式,为孩子创造一个有趣、富有启发性的学习环境。
此外,科技也可以为学前儿童的思维和言语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刺激。
在安全的前提下,孩子可以通过平板电脑等设备来接触一些有趣的儿童应用程序,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科技并不能取代家庭和幼儿园的教育,而应该成为一种辅助手段。
总之,学前儿童的思维和言语发展对于他们日后的学习和人际交往有着重要的作用。
家庭、幼儿园和科技等环境都可以为他们提供有益的刺激,帮助他们充分发展自己的思维和语言能力。
学前儿童认知注意记忆想象思维感知觉言语的关系
学前儿童认知注意记忆想象思维感知觉言语的关系学前儿童的认知、注意、记忆、想象、思维、感知觉和言语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这些能力在学前阶段的儿童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他们的学习和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下面将对这些关系进行详细探讨。
一、学前儿童的认知与注意1. 认知能力是指个体对外界事物进行感知、理解和思考的能力。
在学前阶段,儿童的认知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他们开始能够理解简单的概念和逻辑关系,并且能够运用这些认知来解决问题。
2. 注意是认知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指个体在感知、思考和行动过程中选择性地集中精力于某一特定对象或任务上。
学前儿童往往具有较短的注意持续时间和较低的抑制干扰能力,因此需要通过适当的训练来提高他们的注意力水平。
二、学前儿童的记忆与想象1. 记忆是指个体对过去经历或学习到的信息进行存储和再现的能力。
学前儿童的记忆能力较弱,他们常常会忘记一些已经学过的知识或经历过的事情。
在学前教育中,我们需要通过多次重复和巩固来帮助他们巩固记忆。
2. 想象是指个体在脑海中形成和再现客观事物或场景的能力。
学前儿童的想象能力正在发展中,他们可以通过想象来构建新的概念和解决问题。
在学前教育中,我们可以通过启发性问题和创造性活动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三、学前儿童的思维与感知觉1. 思维是指个体对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和推理的过程。
在学前阶段,儿童开始具备一定程度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进行简单的分类、比较和推理。
通过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和解决问题。
2. 感知觉是个体对外界刺激进行感知和认知的过程。
学前儿童对于感官刺激非常敏感,他们通过感官器官获取信息,并将其传递给大脑进行加工和理解。
提供丰富的感官刺激和体验对于学前儿童的感知觉发展非常重要。
四、学前儿童的言语与认知1. 言语是个体用来表达思想和交流的工具。
在学前阶段,儿童的言语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他们可以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并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
如何在学前阶段培养孩子的语文思维逻辑能力
如何在学前阶段培养孩子的语文思维逻辑能力学前阶段是培养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关键时期,而语文思维逻辑能力是孩子终身受益的重要素质之一。
下面将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给出一些建议,帮助家长在学前阶段有效培养孩子的语文思维逻辑能力。
一、培养孩子的听力能力在学前阶段,孩子的大脑对语言的接受和理解能力迅速发展,因此重视培养孩子的听力能力至关重要。
首先,家长可以选择与孩子一起听音乐、听故事或儿歌等,让孩子通过有声音的活动来培养对声音的敏感度和理解能力。
同时,家长应给孩子提供多样化的听力材料,包括有声书、录音机等,让孩子在不同场景下进行观察和聆听。
其次,家长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机会,与孩子进行交流。
不仅要倾听孩子的发言,也要引导孩子提出问题并给予回答。
通过这样的互动,可以促进孩子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最后,耐心地与孩子进行对话,并且经常重复同样的信息,帮助孩子理解和记忆语言。
同时,鼓励孩子讲述自己的经历和观点,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培养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语言的表达是思维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培养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
首先,提供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家长可以保持和孩子良好沟通,让孩子感受到表达自己的安全和自由。
同时,家长应该注意自身的表达方式,用简单明了的语言与孩子交流。
其次,激发孩子的表达欲望。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讨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鼓励他们多说、多表达,并给予积极的反馈。
最后,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孩子有机会进行语言表达。
例如,可以让孩子扮演小老师、小记者等角色,让他们在模拟的场景下进行对话和表达。
三、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阅读是培养孩子语文思维逻辑能力的重要途径,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
首先,给孩子提供优质的阅读资源。
家长可以选择适合孩子的图书、故事书等,并保持定期阅读的习惯。
其次,给孩子进行读后感的引导。
可以与孩子一起讨论书中的人物、情节,开展一些简单的问题回答,激发孩子的思考和逻辑推理能力。
学前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 学前儿童思维及言语的培养 学前儿童思维能力的培养
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培养
02
分类能力训练
分类就是按一定的标准把事物分成不同种 类,根据共同点将事物归为较大的类,根据 不同点将事物划分为较小的类,从而把事物 区分为具有一定从属关系的不同等级的系统。 例如,把生物分成植物和动物,再把植物分 成花卉、果树、蔬菜、水果、粮食作物,最 后把蔬菜分成吃根的、吃茎的、吃花的、吃 叶的、吃果实观察和探索
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培养
(二)通过活动训练幼儿的思 维能力
(二)通过活动训练幼儿的思维能力
概括能力的训练
推理能力训练
分类能力训练
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培养
01
概括能力的训练
幼儿的概括水平较低,属感知水平的抽 象概括。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各种形 式的训练活动,引导幼儿在多次观察感知的基 础上启发幼儿讨论思考,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 征,形成初步的类概念。例如,通过听歌曲, 引导幼儿挑出长有四条腿的、身上有皮毛并且 生活在主人家的动物,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分 析和概括出猫、狗、羊、牛的共同属性,并指 出它们都属于同类动物—家畜。
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培养
03
推理能力训练
推理是思维的核心,它是从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 推导出新的判断的过程。推理能力是保证思维活动的 效率以及顺利完成思维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教师在 对幼儿的思维训练中应注重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和类 比推理的训练。例如,鹰是鸟,有羽毛:猫头鹰是鸟, 有羽毛:燕子是鸟,有羽毛:黄鹂是鸟,有羽毛。所以 鸟都有羽毛(归纳推理的训练):凡是鸟类都有羽毛,蝙 蝠没有羽毛,所以它不是鸟(演绎推理的训练);让幼儿 根据老虎和虎头的关系,摆出牛和牛头、狮和狮头、 鹿和鹿蹄的画面(类比推理的训练)。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学习目标:
1. 了解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基本趋势; 2. 了解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基本特点; 3. 掌握学前儿童口头语言能力培养的基本方法; 4. 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情况,并能采取相 应的教育措施。
一、学前儿童言语发展概述
(一)什么是言语
言语是个人使用语言的过程,包括理解别人运用和自己运用语言的过程,人们通过言 语活动互相交往、交流思想。
第二种分类把言语分为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两种。
2. 语音理解的准备
(1) 语音知觉能力的准备
儿童对言语刺激是非常敏感的。出生不到10天的新生儿就能区分语音和其他声音,并 对语音表现出明显的偏爱。
(2) 语词理解的准备
8、9个月的儿童已经能“听懂”成人的一些言语,表现为能对言语作出相应的反应。 但这时,引起儿童反应的主要是语调与整个情境,而不是词的意义。如果成人同样发出这 种语音,但改变语调和语言情境,婴儿就不再反应。相反,语调不变而改变词汇,反应还 可能发生。
在言语交际过程中运用的语言,都是词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种 工具是交流双方共同使用的,它的构成是以语音或字形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 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语言因为有物质化的语音或字形,因而可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表达出来 传达给别人。语言的词汇表示着一定的事物。语言的语法规则反映着人类思维的逻辑规律, 所以能够相互交流并为人理解。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1. 发音的准备1. 逐渐掌握本民族全部语音
3—4岁是语音发展的飞跃阶段,据调查,3—6岁的幼儿普遍存在发音不准确的现象。 发音不准的幼儿人数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其中,4岁前幼儿发音不准的较多。因此可以认 为,3—4岁幼儿已经接近掌握了本民族的全部语音。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8章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四) 语法意识的出现
第二节 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过程
四、 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一)对话言语的发展和独白言语的发展 (二)情境言语的发展和连贯言语的发生 (三)讲述逻辑性发展 (四)掌握言语表情技巧
第二节 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过程
五、 言语功能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言语交际功能的发展 (二)学前儿童言语概括和调节功能的发展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各种表达符号。这种工具是 交流的双方共同使用的。每个民族都有其共同的语言。语言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儿童要 学习社会上通用的语言。
第一节 学前儿童言语发展概述
二、 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趋势
(一)语音知 觉发展在前,
正确语音发 展在后
(二)理解语 言发生发展 在先,语言 表达发生发
(一)
3. 出现喃喃语声( 4~8个月) 4. 开始发出语音( 8~1 2个月)
(二) 语音模仿的阶段
语音发展的顺序 (三)
1. 各民族儿童语音的发展有共 同的普遍规律 2. 语音发展的扩展和收缩趋势 3. 元音和辅音发展顺序
(四) 学前儿童掌握语音的
特点和难点
1. 幼儿期( 3~6岁) 是能够掌握本 民族全部语音的年龄 2. 发音错误的集中点 3. 发音的难点
第一节 学前儿童言语发展概述
一、 言语的概念
言语是个人使用语言的过程, 包括理解别人运用的语言和自己运用语言的过程, 人们 通过言语活动互相交往, 交流思想。在言语活动过程中, 可以用汉语, 也可以用英语或其 他各种语言。儿童“ 言语” 的发展, 首先表现在他们掌握语言的能力不断提高, 能够越 来越完善地运用语言来和别人交往。
实践练习题
第1章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基本理论 (12)
三、思维的类型
(一)按思维发展的水平,可分为:直观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
1. 直观行动思维 直观行动思维,又称为直觉行动思维,是指人在对客体的感知中、在自己与客体的相互作用的行动中 进行的思维。这是人的思维的最低级形式。 2. 具体形象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又称表象思维,是指依赖人脑中的事物的形象或表象以及它们的彼此联系而进行的思 维。 3. 抽象逻辑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是指用抽象概念、事物逻辑关系等进行的思维。它反映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和规律,是 人类思维的典型形式,也是人类思维的最高级形式。
(四)根据思维活动科学与否, 可分为: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经验思维就是人们借助日常生活经验进行的思维活动。例如,低龄儿童根据他们的 经验,认为“四条腿的动物都是狗”“会飞的都是鸟”“蛇都是没脚的”等,这都 属于经验思维。而理论思维则是根据科学的概念和原理,来分析判断事物,解决问 题。如,“鸟是有羽毛、无齿有喙的动物”,这就是理论思维的例子。
(四)广阔性
思维的广阔性是指一个人在思维活动中,善于全面 地考察问题,从事物多种多样的联系和关系中去认 识事物,即思维的广度。
(五)独创性
人常会有一些别人所没有的新想法、新点子,这就 反映了思维的独创性。当这种新想法、新点子能够 用于实际生活、工作或社会活动中时,就出现了发 明、创造、革新等创造性活动。这是思维中最可贵 的一种品质,是推动人类进步、文明发展的一个 核心因素。
行动性是指儿童的思维与他的感知活动和动作紧密联系 在一起,他不能离开动作在动作之外进行思考,要依靠 行动中自己的动作进行思考。也就是说,此阶段的儿童 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行为还没有分开来,是重叠在一 起的。因此,儿童不可能预见、计划自己的行动,也无 法预见自己行动的结果,而是边做边想。
第1章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基本理论 (13)
2. 后天论
强调人类的言语是后天学习所决定的这一观点被 统称为后天论,后天论其实并没有专门的语言获 得理论,其理论支持主要包括巴甫洛夫学派的两 种信号系统学说、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 以及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模仿的作用)。
3. 交互论
不论是先天论还是后天论都存在片面的问题,先天 论比较能够解释在不同语言环境下成长的儿童掌握 本族语言快速、完善并且发展顺序大致相同的原因, 但是过分强调言语发展的先天因素,会贬低语言环 境和教育在儿童言语发展中的作用。后天论强调社 会环境的刺激、强化、模仿对儿童言语获得的作用, 但是它无法解释儿童短期内掌握大量词汇、句子的 现象,并且单靠强化也无法使儿童了解句子结构的 正确与否从而掌握正确的语法规则。因此,有研究 者提出了交互论,即儿童言语的获得是先天和后天 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四、言语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
(一)言语是儿童心理发展中人际交流的工具
儿童通过言语与他人交流信息,表达自己的意愿,满足 个人的需求,并可以控制他人的行为。
(二)言语的产生有助于儿童适应环境
处于不同的环境时,儿童通常用言语来探究和理解环境。言语调节和言语沟通,帮助儿童适应新的环境。
(三)在儿童超越具体环境,进入新的情境过程中言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第九章
学前儿童的言语
夏/季/教/育/类/通/用
目录/
DIRECTORY
言语概述 学前儿童言语的产生与发展
学前儿童的言语与教育
学前儿童的言语
内容结构图
言语概述 学前儿童言语的产生与发展
学前儿童的言语与教育
第一节
言语概述
一、言语与语言
(一)语言和言语的概念
语言是人类用于交流的一种符号系统,它以 词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语言是 人们共同创造并认同的一整套被赋予意义的 符号。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 所进行的交际活动的过程。
学前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 学前儿童思维及言语的培养 探索幼儿的思维金字塔
具体形象 思维
幼儿初期的思维仍具 有直观行动的特点, 在此基础上,幼儿思 维的具体形象性逐渐 发展起来
探索幼儿的思维金字塔
概念:凭借事的形象或表象来进行的思维
主要特点
(1)具体性,表现在幼儿思维的内容是 具体的。例如,幼儿较容易掌握 “花”“草"和“树”等概念,却难掌 握抽象性较高的“植物”概念。
(2)形象性,表现在幼儿依靠头脑中的 形象来思维。例如,幼儿认为儿子就 是年龄较小的孩子,他无法理解“叔 叔”“伯伯”和“爷爷”也是儿子。
其他特点
其他特点
探索幼儿的思维金字塔
自我中心化:幼儿完全以自己的身体和动作为中心,从 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如皮亚杰的“三山实 验”
泛灵性:幼儿将一切物体都赋予生命的色彩。例如, 幼儿会问:“春天来了,冬天躲到哪里去了?”“树叶娃 娃离开了,树叶妈妈一定很伤心吧?”
探索幼儿的思维金字塔
2.幼儿判断能力的发展
判断
判断:肯定或否定某事物具有某种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
从判断形势看:从以直接判断为主,逐步向以间接判断发展。
从判断依据看:从对事物直觉观察到的表面联系,逐步向以 事物的内在联系来做出客观的判断发展。
受知识经验和能力发展的限制,幼儿还是无法综合考虑事物多种属性 并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做出合理的判断,因此他们的判断很容易被自己或 者他人推翻,变动性很强。但随着各方面的发展,他们做判断的依据会越来 越全面,判断也会越来越接近客观,判断的确定性逐步增强,不易被推翻。
探索幼儿的思维金字塔
归纳、 类比推理
(2)常常使用的是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
婴儿期:把自己已经掌握的动作运用在新情境中解决问题,即动作水 平的归纳推理。 幼儿期:能将不同外形的物体归为一类,即表象水平上的归纳推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言语
一、学前儿童口头言语的发展
(一)语音的发生与发展 5、对语音的意识开始形成
2岁之前儿童尚未形成语音意识。他们往往不能辨别 自己和别人发音上的错误。
3、4岁开始,幼儿语音意识开始形成。他们能够评 价别人的发言,并且调节自己的发音。
9
-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言语
一、学前儿童口头言语的发展
(二)学前儿童词汇的发展
3、词汇数量迅速增长(3-7岁)
丰富儿童词汇, 帮助理解词义。
(1)词汇数量增长很快,7岁是3岁时的4倍。
(2)对词本身的内容、意义理解也加深、更概括。 (3)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 —量词)——虚词;具体词——抽象词 (4)积极词汇与消极词汇。
8
-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言语
一、学前儿童口头言语的发展
(二)学前儿童词汇的发展
2、完整句阶段(2-3岁)
语言学习的关键时期
(1)儿童开始会说一些复合句,终止婴儿语。
(2)2岁开始,儿童能把过去的经验表达出来。儿 童开始理解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3)2、3岁儿童的词汇增长速度非常迅速,学习 新词的积极性很高。
18
-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言语
三、学前儿童书面言语的发展
学前晚期(5、6岁时),儿童往往主动要求 识字、读书。
讨论:儿童在学前期不适宜多写字的原因是? 因此:儿童在学习书面言语过程中,应该着重
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和学习习惯。
19
-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言语
三、学前儿童书面言语的发展
重视:早期阅读活动 2006年,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评论家彭懿先生出版了国内第 一部解读绘本的理论著作—— 《图画书:阅读与经典》。
(4) 儿童理解句义,时常适用一些非语言策略。 如:“盒子”和“指示语“。
15
-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言语
一、学前儿童口头言语的发展
(四)学前儿童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情境性言语(3岁以前) 对话言语(3岁以前)
连贯性言语(3岁之后) 独白言语(3岁之后)
16
-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言语
二、学前儿童内部言语的发展
-
学前儿童的言语和思维
1
-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言语
一、学前儿童口头言语的发展
(一)语音的发生与发展
本能
1
简单发音阶段 (哭、ei、on、d、a、nei等)
、
(1-3个月)
会形成
发 音 准 备 期
连续音节阶段 (4-8个月)
学话萌芽阶段
条件反 射
(ba-ba、ma-ma、ge-ge等)
牙牙学 语
(9-12个月)
单词句(1-1.5) 双词句(1.5-2) 简单完整句(2-2.5)复合句(2.5) 儿童早期所掌握的词不分词性。(汪汪、解放军叔叔、小白兔等) 儿童最初的句子不仅单调,而且不完整,尝尝漏掉或缺少 一些句子成分。
12
-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言语
一、学前儿童口头言语的发展
(二)基本语法结构的掌握 2、句子的理解
10
-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言语
一、学前儿童口头言语的发展
(二)基本语法结构的掌握 语法是组词成句的规则,儿童要掌握语言,
进行言语交际,还必须掌握语法体系。 儿童对语法结构的掌握表现在语句的发展
和理解两个方面。
11
-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言语
一、学前儿童口头言语的发展
(三)基本语法结构的掌握 1、语句的发展
单词句阶段(1-1.5岁)
①儿童能主动说出有一定意义的词;
②儿童对词语的理解往往和固定的物体,甚至同 某种背景固定起来; ③儿童喜欢说重叠的字音。
双词语阶段(1.5-2岁)
①儿童一词多义; ②一岁半后,儿童能说“电报句”。 ③有时缺字漏字,句子不完整,顺序颠倒。
④先出现名词,还有少许动词,再是形容词。
6
-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言语
一、学前儿童口头言语的发展
(二)学前儿童词汇的发展 词汇发展是言语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学前儿童词汇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词汇数量的增加、 词类的扩大以及对词义理解的加深三个方面。
7
-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言语
一、学前儿童口头言语的发展
(二)学前儿童词汇的发展
1、不完整句阶段
引导孩子多说话, 家长表述精确、完整。
14
-
But
(1)对一些结构复杂的句子,还不能理解。 如:被动语态-“小玲被小楠撞倒了”。
双重否定-“小朋友没有一个不喜欢听故事的。”
(2) 在理解自己尚未掌握的新句型时,根据自己从经验中总
结出来规则去解释。 如:“小明把王医生送到医院里”。谁生病了?
(3) 往往根据句子中出现的顺序来理解意思。 如:“小明被小华碰了一下”。 “小班儿童上车之前大班儿童上车。”
只有到了幼儿期(3岁左右),儿童才有可能 产生内部言语。
自 言
游戏言语
嘟嘟,汽车来了,快让开, 快让开……
自
语
的 形
问题言语
这个放哪里呢,放这里,不 对,放那里……
式
17
-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言语
二、学前儿童内部言语的发展
幼儿自言自语起初往往有对自己说话的特点, 而且也包含有对别人说话的性质。
幼儿产生自言自语的背景:需要和别人交往, 但又缺乏言语交往的实际可能。和陌生人在一起, 出现的自言自语最多。
一岁之前,不能说出有意义的单词,能听懂某些简单的句子。 2-3岁开始与成人交谈。4-5岁孩子已经能和成人自由交谈。
13
-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言语
一、学前儿童口头言语的发展
(二)基本语法结构的掌握 2、句子的理解
①1岁之前,不能说出有意义的单词,能听懂某些简单的句子。 ②2-3岁开始与成人交谈。4-5岁孩子已经能和成人自由交谈。
(mao-mao、deng-deng等)
2
-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言语
一、学前儿童口头言语的发展
(一)语音的发生与发展
出生-10天
(区分语音和其它声音)
2
、
听 词
8-9个月
(词语依托于情景:动作、表情等)
阶
段
11个月左右 (词语成为独立的信号)
3
-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言语
一、学前儿童口头言语的发展
(一)语音的发生与发展 3、理解词阶段
1岁左右,儿童已经能够理解几十个词,但能说出 的很少。
所以,要多给儿童相应的强化,使儿童建立语言 与对应之物之间的联系。
4
-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言语
一、学前儿童口头言语的发展
(一)语音的发生与发展 4、逐渐掌握本族语言的全部语音
一般3岁儿童的语音辨别能力已经发展起来,但对个 别相似音(如b、p,d、t)有时可能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