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大课教案

合集下载

课程设计心电图

课程设计心电图

课程设计心电图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心电图的基本知识、技能和应用,能够独立进行心电图的阅读和分析。

具体目标如下:1.了解心电图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组成部分;2.掌握心电图各波形的名称、含义和正常范围;3.熟悉心电图的测量和解读方法;4.理解心电图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和意义。

5.能够正确识别和解读常见的心电图波形;6.能够分析心电图中的异常表现和相关疾病;7.能够运用心电图进行临床诊断和评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对心电图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培养严谨、细致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临床思维能力;3.培养医德医风,注重患者隐私和人文关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心电图各波形的识别和解读、心电图的测量和分析方法以及心电图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具体内容如下:1.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心电图的定义、原理、组成部分和分类;2.心电图各波形的识别和解读:P波、Q波、R波、S波、T波、U波和V波等;3.心电图的测量和分析方法:纸带记录法、数字记录法、心电图机操作和解读;4.心电图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常见心血管疾病的心电图表现、心电图诊断标准和临床意义。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临床思维能力。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教师讲解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和临床应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2.讨论法:分组讨论心电图案例,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病例心电图,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4.实验法:操作心电图机,进行心电图的测量和解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具体资源如下: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如《心电图学》等;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心电图参考书籍,供学生自主学习和拓展;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教学视频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心电图知识;4.实验设备:心电图机、纸带记录器等,用于实践操作和实验教学。

心电图完美课件

心电图完美课件

心电图完美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基于《医学影像学》教材第十二章“心电图”部分,详细内容涵盖心电图的基本原理、波形分析、心电图的临床应用及常见心电图异常的识别。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心电图的基本原理,了解心电图波形与心脏电生理活动的关系。

2. 学会分析常见心电图波形,识别正常与异常心电图。

3. 了解心电图的临床应用,提高诊断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心电图波形的分析及异常心电图的识别。

2. 教学重点:心电图的基本原理、临床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心电图机、投影仪、电脑、PPT课件。

2. 学具:心电图图纸、心电图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个实际病例,让学生了解心电图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性。

2. 理论讲解:(1)心电图基本原理(2)心电图波形分析(3)心电图的临床应用3. 实践操作:(1)使用心电图机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心电图波形产生的过程。

(2)分组讨论,分析心电图案例。

4.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心电图病例,分析异常心电图波形。

5. 随堂练习:发放心电图图纸,让学生识别正常与异常心电图。

六、板书设计1. 心电图基本原理2. 心电图波形分析3. 心电图的临床应用4. 常见异常心电图波形识别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心电图的基本原理。

(3)列举三种常见异常心电图,并简要说明其临床意义。

2. 答案:(1)心电图基本原理:心脏电生理活动产生电流,通过导联系统记录在心电图纸上,形成波形。

(2)异常心电图波形分析:[详细解答](3)常见异常心电图:[详细解答]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拓展延伸:(1)深入研究心电图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2)了解心电图与其他医学影像学技术的联合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心电图波形分析2. 异常心电图的识别3. 心电图的临床应用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操作和随堂练习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心电图波形分析1. 波形的命名及产生原理:包括P波、QRS波群、T波、U波等,了解它们与心脏电生理活动的关系。

最新 心电图教案

最新 心电图教案

最新心电图教案教案老师姓名:XXX 职称:副教授系(部):临床教学部教研室:诊断学授课对象:临床医学本科班级:1班上课时间:XXXX年XX月XX日中心电图选用卫生部规划教材授课,共6学时。

本次课程是诊断学第六版的第五篇第一章,主要内容是心电图(ECG)。

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正常心电图的测量、正常值和图形。

2.熟悉房室肥大、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和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表现。

3.了解心电产生的原理、心电轴和导联系统。

重点:1.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和命名:P波:最早出现的幅度较小的波,反映心房的除极过程;P-R段:反映心房复极过程及房室结、希氏束、束支的电活动。

P-R间期:P波与P-R段合计为P-R间期;QRS波群:为幅度最大的波,反映心室除极的全过程;ST段和XXX:除极完毕后,心室的缓慢和快速复极过程分别形成了ST段和T波;QT间期:心室开始除极至心室复极完毕全过程的时间。

2.心电图的导联体系的命名:常规12导联体系:肢体导联:包括标准导联Ⅰ、Ⅱ、Ⅲ及加压单极肢体导联AVR、AVL、AVF;胸导联:属于单极导联,包括V1-V6导联;临床上还时常使用的导联包括V7-V9导联和V3R-V6R导联。

3.正常心电图的波形特点和正常值:P波:代表心房除极的电位变化,在Ⅰ、Ⅱ、AVF和V4-V6导联中均向上,AVR导联向下,其余导联呈双向、倒置或低平均可。

时间小于0.12秒,在肢体导联振幅小于0.25mV,胸导联小于0.2mV。

P-R间期:从P波的起点至QRS波群的起点,代表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

P-R间期正常值为0.12-0.20秒。

QRS波群:代表心室肌除极的电位变化。

时程多为0.06-0.10秒,最多不超过0.11秒。

V1-V2导联多呈rS,V5-V6呈qR、Rs或R型,胸导联R波自V1-V6逐渐增高,S波逐渐变小,R波逐渐升高。

Q波:除AVR导联外,正常的Q波振幅应小于同导联中R波的1/4,时间应小于0.04秒。

心电图教学设计教案1

心电图教学设计教案1

● 02
第2章 心电图的基本原理
心脏的电生理学
01 心脏的起搏与传导系统
控制心脏跳动的关键
02 心房、心室肌细胞的电活动
不同部位电信号的生成
03
心电图的波形及意义
P波的形态分析
代表心房的兴奋 持续时间正常在0.11秒以内
01
心律失常的识别和分

04
根据波形形态和间距进行判断
常见的有房颤、室性早搏等
Theme color makes PPT more convenient to change.
Adjust the spacing to adapt to Chinese typesetting, use the reference line in PPT.
心房扩大的心电 图表现
心房扩大时,常出现P波增宽、P波双峰的 情况。此外,房颤合并心房扩大时,心电 图特点更加复杂,需要进一步分析和诊断。
心室肥大的心电图 表现
R波振幅增高 心室重构与心室肥
大的关系
S波加深
心电图解读 病理生理学角度
心电图解析
心包炎的心电图表现
01 弥漫性ST段抬高
心电图特征
02 T波倒置
临床观察
03
先天性心脏病的心电图特征
房室缺损的心电图
表现
描述A 描述B
01
描述C
动脉导管未闭的心 电图表现
解释X 解析Y 说明Z
心电图信号的获取 与保存
心电图信号的增益 设置
心电图的保存方式

调节增益以获得清晰的心电图信号 选择合适的方式保存心电图数据
心电图信号的滤波 设置
设置适当的滤波以排除干扰
Unified fonts make reading more fluent.

心电图教案一

心电图教案一
上型
面向透壁心肌坏死区的导联上 出现宽而深的Q波(病理性Q
波)
面向损伤区周围心肌缺血区的 导联上出现T波倒置
在背向心肌梗死区的导联则出 现相反的改变,即R波增高、 ST段压低和T波直立并增高
心肌梗死定位诊断依据
前间壁梗死
V₁~V₃导联
前壁梗死
V₃~V₅导联
广泛前壁梗死
V₁~V₆、Ⅰ、aVL导联
后壁梗死
• 逆钟向转位:心电图表现为V3或V4导联的R/S波形出现在V1、V2导联上。单纯出现这种心电图改变时,要结 合其他资料作出判断。因为,正常人就可以出现心电图上的逆钟向转位。在病理状态下,左心室肥大时可出现 逆钟向转位。
• 右心室肥大:心电图上主要表现为V1导联R/S>1,V5导联R波幅度增高,R/S接近1,或S波增深。引起右心室 肥大的原因有肺动脉高压、肺心病、先天性心脏病等。要结合病史和其他检查综合分析。
各波形间期测量方法及正常范围
P-R间期
从P波的起点至QRS波群的起点,代表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 开始除极的时间。正常范围为0.12~0.20秒。
QRS间期
从QRS波群的起点至终点,代表心室肌除极的全过程。正 常范围为0.06~0.10秒。
S-T段
自QRS波群的终点至T波起点间的线段,代表心室缓慢复极 过程。正常的S-T段多为一等电位线,有时亦可有轻微的偏 移。
律失常。
药物引起心电图改变类型举例说明
01
02
03
04
传导阻滞
如服用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后, 心电图可能出现房室传导阻滞
或室内传导阻滞的图形。
心率失常
药物可能导致心率过快或过慢, 如服用β受体阻滞剂后可能出
现心动过缓。

心电图教案讲稿

心电图教案讲稿

第一章心电图第一节临床心电学的基本知识一、心电图的产生原理心脏机械收缩之前,先产生电激动,心房和心室的电激动可经人体组织传到体表。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是利用心电图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电活动变化的曲线图形。

细胞膜外正电荷消失而其前面尚未除极的细胞膜仍带正电荷,从而形成一对电偶(dipole)。

就单个细胞而言是以下的情况:由体表所采集到的心脏电位强度与下列因素有关:1、与心肌细胞数量(心肌厚度)呈正比例关系;2、与探查电极位置和心肌细胞之间的距离呈反比关系;3、与探查电极的方位和心肌除极的方向所构成的角度有关,夹角越大,心电位在导联上的投影愈小,电位愈弱。

这种既具有强度,又具有方向性的电位幅度称为心电“向量”(vector),通常用箭头表示其方向,而其长度表示其电位强度。

二、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和命名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由窦房结、结间束(分为前、中、后结间束)房间束(起自前结间束,称Bachmann束)、房室结、希氏束(His bundle)、束支(分为左、右束支,左束支又分为前分支和后分支)以及浦肯野纤维(Pukinje fiber)构成。

心脏的传导系统与每一心动周期顺序出现的心电变化密切相关。

心脏起搏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房室束(希氏束)左右束支及其分支以及浦顷野纤维网。

窦房结位于右心房上腔静脉入口处,是控制心脏正常活动的起搏点,窦房结的冲动经前、中、后三条结间束传导至房室结,向前延续成房室束(又称希氏束)。

房室束先发出左束支后分支,再分出左束支前分支,本身延续成右束支,构成三条系统。

左束支后分支细长,分支晚;两侧束支于心内膜下走向心尖分支再分支,细支相互吻合成网,称为浦顷野纤维网深入心室肌。

(图3-3-1)。

临床心电学对这些波段规定了统一的名称:1、最早出现幅度较小的P波,反映心房的除极过程;2、P-R段(实为P-Q段,传统称为P-R段),反映心房复极过程及房室结、希氏束、束支的电活动,P波与P-R段合计为P-R间期,始自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幅度最大的QRS波群,反映心室除极的全过程;4、除极完毕后,心室的缓慢和快速复极过程分别形成了ST段和T波;5、Q-T间期为心室开始除极至心室复极完毕全过程的时间。

心电图教案讲稿

心电图教案讲稿
低。
T波倒置在心肌缺血时较为常见 ,倒置深度与缺血程度和时间有
关。
心肌梗死典型心电图表现
心肌梗死时,心电图上常出现 病理性Q波,Q波宽度≥0.04s ,深度≥1/4R波。
ST段弓背向上抬高是心肌梗死 的典型表现,抬高程度与梗死 面积和部位有关。
T波在心肌梗死时通常倒置,倒 置深度与梗死程度和时间有关 。
心电图教案讲稿
目录
• 心电图基本概念与原理 • 正常心电图波形特征 • 常见异常心电图诊断与鉴别 • 急性冠脉综合征心电图表现 • 慢性冠脉疾病及其他心脏疾病心电图表现 • 心电图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
01
心电图基本概念与原理
心脏电生理基础
01
心肌细胞的电活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心肌细胞在安静状态下保持一定的膜电位,当受到刺激时,会发生膜电
QRS波群。
心室肥厚
长期瓣膜病变可导致心 室肥厚,心电图表现为 相应导联的电压增高。
其他改变
如ST-T改变、QT间期延 长等,也可能出现在风 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的
心电图中。
06
心电图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
协助诊断各种心血管疾病
冠心病
心电图可检测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 冠心病表现,如ST段压低、T波倒置 等。
T波意义
T波的正常形态和幅度是判断心室复极是否正常的重要指标,异常T波可能提示 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等病理情况。同时,T波的变化还可以反映心室肌的应激 性和自律性。
03
常见异常心电图诊断与鉴别
窦性心律失常
01
02
03
04
窦性心动过速
心率>100次/分,P波形态正 常,PR间期正常。
窦性心动过缓

2024版健康评估教学教案心电图检查教案

2024版健康评估教学教案心电图检查教案

05
教学效果评估与改进
Chapter
学生掌握情况考核方法
理论考试
通过闭卷或开卷形式,测试学生 对心电图基本知识、心电图分析 方法及常见异常心电图的识别能
力。
实践操作考核
要求学生在模拟人或真实患者身上 进行心电图操作,评估其操作规范 性、心电图图形质量及诊断准确性。
病例分析
提供典型病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 讨论,评估其综合运用心电图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心电图基本原理和术语
详细讲解了心电图的基本原理、 波形组成、间期与段的意义等基 本概念。
常见异常心电图识别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心律失常、 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常见异常 心电图的表现和识别要点。
01 02 03 04
正常心电图特征
系统介绍了正常心电图的波形特 征、正常值范围及生理变异。
心电图检查操作规范
心电图结果异常
应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和其 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必要时请专业医师会诊。
04
典型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
Chapter
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一:正常心电图 分析
心电图各段正常值范 围及变异情况讲解
心率、心律、P波、 QRS波群、ST段、T 波等各波形要素分析
典型案例分析
结合临床,分析正常心电图的生理意义 案例二:异常心电图分析
详细讲解P波、QRS波群、 T波和U波等正常心电图波 形的特征及其生理意义。
常见异常心电图
阐述窦性心律失常、期前 收缩、心房颤动、传导阻 滞等常见异常心电图的表 现和诊断要点。
教学目标与要求
01
掌握心电图基本原 理和正常心电图波 形特征。
02
熟悉常见异常心电 图的诊断标准和鉴 别诊断。

心电图大课教案

心电图大课教案
U波
位于T波之后的小波,其产生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一般方向与T波一致,多出现 在V2~V4导联,其他导联可不明显。U波明显增高常见于血钾过低。
04
常见异常心电图识别与处理
窦性心律失常
窦性心动过速
心率超过100次/分,P波形态正常, PR间期缩短。常见于发热、贫血、甲 亢等。
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心律不齐
PR间期缩短,QRS波群起始部分有预激波(delta波),ST段和T波方 向与QRS主波方向相反。常见于先天性心脏病、后天性心脏病等。
05
心电图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
协助诊断心脏疾病
心肌缺血与心肌梗死
心电图可显示心肌缺血时ST段压低、T波倒置等异常表现;在心肌梗死时,可出现特征性 的ST段抬高、Q波形成等改变。
心律失常
心电图能准确记录心脏电活动的节律和频率,有助于诊断各种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速 、窦性心动过缓、心房颤动等。
心脏传导阻滞
心电图可显示心脏传导系统的异常,如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等,有助于判断阻滞 的部位和程度。
评估心脏功能状态
01
心室肥大
02
心房肥大
心电图可根据QRS波群的形态和电压 判断心室是否存在肥大,如左心室肥 大时,可出现RV5或RV6电压增高、 ST段压低及T波倒置等表现。
02
掌握心电图机的操作技巧,能够正确、规范地使用心电图机进
行心电图检查。
学会分析和解读心电图
03
通过对典型心电图案例的分析和解读,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
课程安排和学习目标
课程安排
本课程共分为理论授课、实验操作、病例分析和讨论三个部分。理论授课主要介绍心电图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实 验操作部分将指导学员进行心电图机的使用和操作;病例分析和讨论部分将结合具体病例,深入分析和解读心电 图。

心电图教案三

心电图教案三

心电图教案三第一篇:心电图教案三科目:诊断学教学对象:教学时数:3学时(120 分钟)教学内容:心电图实训一.实践目的和要求:1.熟悉心电图检查的操作。

2.掌握正常心电图的图像、正常值。

3.熟悉几种常见异常心电图的特征。

二.实践地点:临床技能训练中心三.实践内容的准备: 1.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套。

2.多媒体教学课件、激光笔一支。

3.心电图机两台。

4.心电图记录纸10卷。

5.心电图图谱每位学生一册。

6.分规每位学生一只。

7.报告单多份。

四.实践方法和时间分配:(一)心电图检查的操作:1.理论讲解。

5分钟2.操作演示。

10分钟3.注意事项及要求。

5分钟4.实践操作。

30分钟(三)正常心电图分析:1.心电图的测量、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与正常值。

(1)理论讲解。

30分钟(2)图谱测量、分析。

30(四)异常心电图分析:1.心房、心室肥大:(1)理论讲解。

(2)图谱分析。

2.心肌缺血、心肌梗死:(1)理论讲解。

(2)图谱分析。

3.常见心律失常:(1)窦性心律失常:① 理论讲解。

② 图谱分析。

(2)期前收缩(过早搏动):① 理论讲解。

② 图谱分析。

(3)异位性心动过速:① 理论讲解。

分钟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分钟 10分钟分钟分钟分钟101010 ② 图谱分析。

10分钟(4)扑动、颤动:① 理论讲解。

10分钟② 图谱分析。

10分钟(5)传导阻滞:① 房室传导阻滞:a.理论讲解。

10分钟b.图谱分析。

10分钟② 束支传导阻滞:a.理论讲解。

10分钟b.图谱分析。

10分钟(五)小结:指出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

20分钟第二篇:心电图学三基考试题心电图学三基考试题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8 分)1、房性期前收缩的诊断条件应包括①,②③,④。

2、心电图对和的诊断具有肯定的价值。

3、洋地黄使心电图出现特征性变化,表现为、、。

4、前侧壁心肌梗死于、、导联出现梗死图形。

5、正常心率时 Q-T 间期的范围于之间,正常 Q-TC 不超过。

2024心电图课件课件完整版

2024心电图课件课件完整版

针对学生在分析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进 行解释与指导
指出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 加以纠正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总结回顾本次课程重点内容
1
2
典型案例分析讨论中涉及的知识点及技能要点
3
实践操作演示及指导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及技巧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01
02
03
04
拓展延伸相关知识与技能点
介绍其他类型的心电图检查方 法及原理,如动态心电图、运
心律
指心脏跳动的节律,正常心律基本规 则,部分青年人可出现随呼吸改变的 心律。
心脏节律的识别
窦性心律
正常心脏节律由窦房结控制,称 为窦性心律。
异位心律
当心脏节律不是由窦房结控制时 ,称为异位心律,如房性、交界 性或室性心律。
心脏传导系统功能的判断
传导阻滞
当心脏传导系统发生病变时,可导致传导阻滞,如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 滞等。
结合临床病史进行心电图诊断
学生自主操作练习及反馈
学生分组进行心电图机操作练习
熟悉心电图机操作流程及注意事 项
掌握正确放置电极的方法及技巧
学生自主操作练习及反馈
学生自主阅读与分析心电图案 例
识别正常与异常心电图波形特 征
结合案例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 练习
学生自主操作练习及反馈
教师对学生操作及分析结果进行点评 与反馈
肌电干扰
由于肌肉颤动引起的干扰,可通过让 患者放松肌肉、避免紧张情绪来减少 干扰。
呼吸干扰
呼吸运动可引起心电图波形改变,应 指导患者保持平静呼吸,避免深呼吸 或屏气。
电极接触不良
电极片与皮肤接触不良可引起噪音干 扰,应检查电极片是否紧贴皮肤、导 联线是否连接紧密。

心电图机课程设计方案

心电图机课程设计方案

心电图机课程设计方案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心电图机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

2. 学生能够掌握心电图机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3. 学生能够识别并解释心电图上的常见波形和测量指标。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操作心电图机,完成心电图的采集。

2. 学生能够运用心电图的测量指标,分析心脏功能及异常情况。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兴趣,提高科学素养。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在团队中沟通与协作。

3. 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关注心脏健康,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本课程针对年级特点,结合学生已有知识和技能水平,设计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的教学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心电图机的操作技巧,提高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实践能力,同时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为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教学过程中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二、教学内容1. 心电图机原理与结构- 心电图机工作原理- 心电图机的组成部分及功能2. 心电图操作流程- 心电图机的正确使用方法- 心电图电极的粘贴技巧- 心电图信号的采集与处理3. 心电图波形识别与分析- 常见心电图的波形特点- 心电图测量指标及其意义- 心电图异常波形的识别与分析4.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心电图机的实际操作训练- 心电图案例分析与讨论- 操作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科学系统地组织。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确保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具体教学内容包括心电图机原理与结构、操作流程、波形识别与分析以及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心电图机的使用技巧,提高心脏疾病诊断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1. 讲授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表达,讲解心电图机的基本原理、结构、操作流程等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

心电图教案讲稿(大全)

心电图教案讲稿(大全)

急性冠脉综合征风险评估
TIMI评分
其他评分系统
通过年龄、收缩压、心率、Killip分级 、体重指数、前壁心肌梗死、糖尿病 史七个因素进行评分,分数越高,风 险越大。
如PURSUIT评分、CRUSADE评分等 ,可根据具体病情和医院条件选择使 用。
GRACE评分
根据年龄、心率、收缩压、血肌酐、 Killip分级、心脏骤停、心电图ST段改 变等因素进行评分,用于评估患者住 院期间死亡风险。
在面向透壁心肌坏死区的导联出现,提示心肌坏 死。
3
T波倒置
在面向损伤区周围心肌缺血区的导联出现,提示 心肌缺血。
不稳定型心绞痛心电图表现
暂时性ST段压低或T波倒置
心绞痛发作时出现暂时性ST段压低(≥0.1mV)或T波倒置,通常与心绞痛症 状相关,症状缓解后心电图恢复正常。
无明显ST-T改变
部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电图可无明显ST-T改变,需结合其他检查手段进行 诊断。
性传导等鉴别。
心室颤动
QRS波群与T波完全消失,代之 以形态不同、大小各异、极不均 匀的颤动波。需与室性心动过速
、心室扑动等鉴别。
04
急性冠脉综合征心电图表 现与评估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
1 2
ST段抬高
面向坏死区周围心肌损伤区的导联出现ST段弓背 向上型抬高,提示心肌损伤。
宽而深的Q波(病理性Q波)
心脏传导系统
心脏传导系统是由特殊的心肌细胞构成,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房室束、右束支 、左束支和Purkinje纤维等,它们负责心脏电信号的传导。
心脏电生理与心电图关系
心脏电生理是心电图的基础,心电图是心脏电生理活动的客观记录。心脏电生理异常可导 致心电图异常,通过对心电图的分析可以推断心脏电生理状况。

2024年《心电图》课件.

2024年《心电图》课件.

2024年《心电图》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2024年教材《医学基础》第十二章《心电图》的内容。

具体包括心电图的基本原理、心电图波形解读、常见心电图异常表现及临床意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心电图的基本原理,掌握心电图波形的基本解读方法。

2. 学会识别常见的心电图异常表现,了解其临床意义。

3.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其能够在临床实践中正确使用心电图。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心电图波形的识别与解读,心电图异常表现的识别。

重点:心电图的基本原理,常见心电图异常表现的临床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心电图机、多媒体设备。

学具:心电图图纸、笔、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通过展示一个临床病例,让学生了解心电图在实际诊断中的应用。

2. 理论讲解(20分钟)(1)心电图的基本原理(2)心电图波形的解读(3)常见心电图异常表现及临床意义3. 例题讲解(20分钟)讲解几个典型的心电图病例,让学生学会识别和解读。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在心电图图纸上进行波形识别和解读,教师进行现场指导。

5. 小组讨论(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病例,分析心电图异常表现与临床意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心电图的基本原理。

(2)列出三种常见的心电图异常表现,并说明其临床意义。

2. 答案:(1)心电图基本原理:心电图是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产生的电压变化,从而反映心脏功能和病理状态的一种无创检查方法。

(2)常见心电图异常表现及临床意义:ST段抬高:提示心肌缺血。

QRS波群增宽:提示心室肥厚或心肌梗死。

T波倒置:提示心肌缺血或心内膜下心肌梗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理论讲解、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2. 拓展延伸:(1)学习心电图相关的临床检查,如动态心电图、运动心电图等。

心电图经典教案

心电图经典教案
心电图经典教案
目 录
• 心电图基础知识 • 常见异常心电图解读 • 心电图在临床诊断中应用 • 心电图操作规范与注意事项 • 心电图教学方法与技巧分享 • 心电图领域最新研究进展介绍
01
心电图基础知识
心电图定义与原理
心电图定义
心电图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的电活动变化图形 的技术。
心电图原理
心脏在收缩与舒张时,会产生微弱的生物电,这种电流可以传到人体表面。心 电图机就是通过捕捉这些微弱的电信号,经过放大和记录,形成心电图波形。
正常心电图波形特征
P波
代表心房除极的电位变化,形 态通常呈钝圆形,有时可能有
切迹。
QRS波群
代表心室肌除极的电位变化, 形态较为复杂,但通常可见到 明显的R波。
自然语言处理
将心电图报告转化为文字描述,便于医生快速了解病情。
计算机视觉技术
辅助医生识别心电图中的微小变化,提高诊断准确性。
远程医疗服务在心电图领域拓展
实时远程心电图传 输
患者在家中完成心电图检查,医生远程实时查看并诊断。
移动心电图服务站
配备便携式心电图机,为偏远地区提供上门服务。
互联网+心电图平台
04
心电图操作规范与注意事 项
操作前准备工作要求
01
确保检查室安静、整洁 ,温度适宜,避免患者 因环境不适而影响检查 结果。
02
核对患者信息,了解患 者病情、用药史及过敏 史,排除禁忌症。
03
向患者解释心电图检查 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 项,消除患者紧张情绪 。
04
检查心电图机及配件是 否齐全、完好,确保电 源连接安全。
理论授课内容安排建议
基础概念讲解

心电图临床应用课件教案

心电图临床应用课件教案

心电图临床应用课件教案教案标题:心电图临床应用课件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心电图(ECG)的基本原理和临床应用。

2. 熟悉心电图的常见图形和异常特征。

3. 掌握心电图的解读方法,能够初步诊断心电图异常。

4. 培养学生对心电图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其临床应用水平。

教学准备:1. 计算机和投影仪。

2. 心电图仪器和示范心电图。

3. PowerPoint软件和相关教学素材。

4. 心电图解读的案例和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幻灯片展示一张正常的心电图,并简要介绍心电图的作用和临床意义。

2. 引发学生对心电图的兴趣,提出问题,如“你知道心电图是如何反映心脏功能的吗?”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使用PPT展示心电图的基本原理和测量方法,包括导联的选择和电极的安放。

2. 解释心电图的标准图形,如P波、QRS波群和T波,并说明它们与心脏电活动的关系。

3. 介绍心电图的常见异常,如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等,并展示相应的心电图示例。

三、心电图解读(20分钟)1. 展示一系列心电图示例,包括正常心电图和不同类型的心电图异常。

2. 逐步解读每个心电图的特征和异常表现,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心电图。

3. 强调心电图异常与临床疾病的关联,让学生理解心电图在诊断中的重要性。

四、案例分析与讨论(15分钟)1. 提供几个真实的心电图案例,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解读和初步诊断。

2. 学生分组讨论心电图异常的可能病因和治疗方法,并展示他们的分析结果。

3.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案例,纠正错误,加深对心电图临床应用的理解。

五、练习与总结(10分钟)1. 分发心电图解读的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互相交流答案。

2. 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解读心电图的方法和技巧。

3.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心电图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学反馈: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小组讨论和练习题等形式,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心电图教案

心电图教案

心电图教案心电图是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是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方法,可以用来监测心脏的电活动。

心电图的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各种心脏疾病,如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

在本篇教案中,我们将介绍心电图的基础知识、分析方法和应用。

教学目标:1、了解心电图的基础知识,包括产生原理、形成方式和仪器使用方法。

2、掌握心电图的分析方法,包括波形分析、时域分析等。

3、了解心电图在临床上的应用,如心脏病诊断、危急症监护等。

教学过程:1、心电图的基础知识心电图是一种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图形,它是由心脏产生的一种微弱的生物电变化而来的。

心电图机的原理是通过放置在皮肤上的电极来探测心脏的电信号,并将这些信号转化为图形。

心电图的图形通常包括P波、QRS波和T波等。

2、心电图的分析方法心电图的分析方法包括波形分析、时域分析等。

波形分析主要是分析心电图的各个波形,包括波形的形态、幅度和时限等。

时域分析主要是分析心电图的时间变化,包括PR间期、QT间期等。

通过这些分析方法,医生可以了解心脏的电活动情况,从而诊断各种心脏疾病。

3、心电图的应用心电图在临床上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心脏病诊断、危急症监护等。

在心脏病诊断方面,心电图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

在危急症监护方面,心电图可以用来监测心脏的功能,如心功能不全、心肌缺血等。

教学总结:本篇教案介绍了心电图的基础知识、分析方法和应用。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心电图的产生原理、分析方法和实际应用,从而更好地理解心电图在医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同时,也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分析方法和应用技巧,为将来的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回顾与评价:本篇教案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心电图的相关知识。

同时,通过课堂互动和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了对心电图的分析方法和应用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注重了学生的反馈和评价,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电图大课教案心电图(Electrocardiogrom)制作人:王一疆绪论一、定义心电图:在心动周期中,心肌每次械机性收缩之前,必先产生电激动,散布在身体表面,产生不同的电位,因电流强弱与方向不断变动,通过用心电图机把这种变动着的电位连续描记成曲线。

心电图学:结合临床对这条曲线进行分析,给以适当的解释,从而进行辅助诊断临床疾病(主要为心血管疾病)的一门学科。

二、心电图的临床应用(一)具有决定性诊断疾病价值1、心肌梗塞2、心律失常(心律紊乱),具有分清心房、心室、房室之间的活动功能。

3、冠心病和心肌疾病,这方面还可有运动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药物试验心电图等进行诊断。

(二)具有一般诊断价值1、心房、心室增大2、心包疾病,如心包炎等3、药物影响,用停药指征,如洋地黄、奎尼丁类4、电解质紊乱,低钾、高钾、低钙等5、在外科手术(心脏手术、心导管手术等),重症病人(ICU),冠心病人(CCU)的监护。

6、作其他心动周期的核对(三)局限性(缺点)1、某些正常值无特异性,正常值范围过大,正常值与异常值之间重叠,而产生假阴性。

2、某些数据改变无特异性、个体差异大,如年龄、性别、体形等可引起数据改变而无同比性及统一性。

3、不能提供心脏功能的估计。

基本知识一、基本图型这些波首先由应用心电学的爱因托温(Einthoven)氏来命名,这些字母表示本身无任何意义。

1、波形P波:心房除极波。

反映心房除极过程中电位和时间的变化。

QRS波群:心室除极波。

反映心室除极过程中电位和时间的变化。

T波:心室复极波,反映心室在复极过程中电位的变化。

U波:代表心室的激后电位,机理不详。

有多种学说。

P复:心房复极波,微弱,在P波末至Q波起始处或S波前(PR段)。

2、段P一R间期: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房室传导时间.QRS时限:反映心室除极从始而终所需的时间——室内传导时间。

ST 段:从S波终点至T波起点所需的时间,反映早期心室复极过程电位和时间的变化为一等电位线。

Q一T间期:从QRS波群起点至T 波终点所需的时间,反映心室除极与复极的总时间,为一完整的心室的心动周期。

二、心电产生的原理(一)极化状态当心肌细胞处于休息状态时,细胞内的电位低于细胞外液。

如细胞外液的电位为0mV时,细胞内电位则低于此,为负电位。

通过实验、多年工作已测知,当细胞外液为0mV时,则测得细胞内液的电位约为—90mV.即为静息状态下,心肌细胞内电位低于细胞外90mV。

这个电位差称静息电位,这时的状态称极化状态。

极化状态的保持:1、靠细胞膜的通透性2、靠细胞内外离子浓度的阶差细胞外为Na+、Ca++、Cl- ;细胞内为K+、蛋白细胞外Na+>15倍细胞内Na+细胞内K+>30倍细胞外K+-90(二)除极化(去极化)QRS波群极化状态下,当心肌细胞受到刺激后,细胞膜改变其通透性,Na+通道(快)开放,Na+通透性升高,Na+内流使细胞内Na+增加,同时K+通透性下降。

因此细胞内存在大量正离子,使细胞内电位从-90mv上升到—+20—+30mv左右,这种由激动产生的电位变化称除极化,产生的动作电位曲线为0项。

激动电偶学说:由两个相等,距离很近的正负电荷组成的一个总体——电偶,正电菏叫电偶的电源,负电菏叫电偶的电穴,除极时电偶的电源在前、电穴在后,随除极面向前推进。

心脏是由多块心肌构成,一块心肌则由大量心肌细胞组成,每个心肌细胞随着除极,形成一系列小电偶,不断向前推进,前面尚处在静息状态,后面已除极完毕,都不形成电偶,只有除极的细胞带有电偶。

(三)复极化细胞膜在除极后,又恢复到原来的离子通透性,Na+通道关闭,K+外流。

1、快速复极前期(S波末点,J点)K+外流少,Cl-通透性升高,开始内流,因而细胞内膜电位由+20—+30mv转为0mv电位水平,产生的动作电位曲线称1项。

2、平台期(ST段)Ca++ 通道(慢)开放,Ca++进入细胞内与少量外流的K+达到平衡,使细胞内电位接近0电位水平,为一平线,产生的动作电位曲线称2项。

3、快速复极后期(T波)快通过关闭,K+通透性进一步升高,进一步大量外流,使细胞内电位迅速下降到负值,为一下降曲线,产生的动作电位曲线称3项。

电位由0mv降至—90mv。

4、静息期(休止期)(T—P段)复极完毕后,通过细胞膜上的钠钾泵,使细胞内过多的Na+ 、 Ca++ 主动转运到细胞外,使细胞外过多的K+主动转运到细胞外内,各种离子浓度从新恢复到静息状态水平,细胞内电位在—90mv,并维持在这一水平。

以上过程则需要能量(ATP)的参与,这时产生的动作电位曲线为4项。

复极:它是大量心肌细胞复极过程的综合,其心电向量的综合方法与除极过程相同,只是复极时,形成的电偶复极方向总是电穴在前,电源在后。

三、心电图导联定义:将两电极置于人体任何两点与心电图机相连接,就可描记出心电图,这种放置电极与心电图机连接的线路。

标准导联:I 导联:左上肢电极与心电图机正极相连,右上肢电极与心电图机负极相连,反映的是这两点之间的电位差。

Ⅱ导联:左下肢与心电图机正极相连,右上肢与心电图机负极相连。

Ⅲ导联:左下肢与心电图机正极相连,左上肢与心电图机负极相连。

标准导联正负极的判断均按心尖所指方向,即向左向下为正极。

(二)单极加压肢体导联标准导联只是反映体表某两点之间的电位差,而不能探测在人体任何一点电位变化,如果把心电图机的负极接在零电位上(无关电极、中心电端、中心电站),把探查电极接在人体任何一点上,就可以测得该点的电位变化,这种导联方式称单极肢体导联。

维尔逊(Wilson)提出把左上肢、右上肢、左下肢三个电极各通过一个高电阻,用导线连接一点称中心电端,理论和实践证明,此处电位为零(近似)。

在实际上,我们就是把心电图机的负极与中心电端这点相连接,探查电极分别连接在右上肢、左上肢和左下肢。

产生的导联用字母VR、VL、VF表示。

由于此种导联电极离心脏较远,图形振幅较小,不利于观察和分析。

为此哥尔德伯格(Goldberger)将上述导联的连接法加以修改,当描记某一肢体的电位时,将其中间的高电阻断开,观查到图型相同,振幅升高50%,因此这种连接方法称单极加压单极肢体导联,用avR、avL、avF字母表示。

现在即采用加压单极肢体导联的连接方法,以上六个导联我们又称做间接导联。

六个导联放在一点上可组成六轴系统:产生心电向量图的额面。

(三)胸导联也是一种单极导联,不过将探查电极放置在胸前区的一定部位,因为离心脏较近,只隔一层胸壁,因此心电图的波形比较大,也叫半直接导联。

按放部位如下:V1:胸前右缘第4肋间V2:胸前左缘第4肋间右室表面图至V3:V2与V4连线的中点V4:胸左侧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相交处室中隔图形V5:胸左侧腋前线平V4水平V6:胸左侧腋中线平V4、V5水平左室表面图形四、心电轴广义说:心房,心室除极产生的最大综合向量(一)定义:电轴——额面上QRS向量产生的最大长轴。

一般指的均为QRS电轴,P波也可产生P 电轴。

(二)测量1、目测法:I 主波向上↑ III 主波向上↑电轴不偏I 主波向上↑ III 主波向下↓电轴左偏I 主波向下↓ III 主波向上↑电轴右偏电轴左偏电轴右偏2、振幅法(计算法)取I、III导联QRS波的代数和标于I、III 导联轴上,若I 导联为+4、III导联为+2,则标于导联轴后作这点与导联轴的垂线。

则二线必相交于一点,将这点与中心点相连与水平线(I 导联轴)的夹角,即电轴偏移的度数。

3、查表法:用特定的电轴表进行查电轴度数法。

(如四位数学用表)(三)心电轴偏移的临床意义正常心电轴-30°一+90°,变异-30°—+110°电轴左偏:轻中度0°—-30°(肥胖,妊娠,腹水,横位心,轻度左室肥厚等)重度-30°—-90°(重度左室肥厚,左前分支阻滞,假性电轴左偏等)电轴右偏:轻度+90°—+110°(瘦高,垂位心,婴幼儿,右室肥厚)重中度:+110°—+180°(严重的右室肥厚及左后分支阻滞)重度:+180°—+270°(某些长时间先心病,严重的肺心病等,现已很少见)正常心电图一、心电图的测量方法(一)记录纸的组成心电图一般都描记在带有小方格的长条纸带或纸上,每小格长和宽各为1mm,横向距离用时间表示,因走纸速度为1秒钟走25个小格,所以1mm横向距离为0.04秒,纵向距离用电压表示,1mm=0.1mv,正常定准电压为1mv,也称为阻尼:对抗抵销记录器的振谐,小格之间还有粗线、细线之分,便于计算之用。

(二)心率的计算1、心率=60/[P—P或R—R间小格数(秒)]= 次/分P—P间格(秒)=P—P或R—R间小格数×0.04秒2、1500/P —P 或R —R 间格(小格数)= 次/分二、正常心电图的分析1、P 波:中间1/3处为重叠处。

正常值:高度<0.25mv(2.5mm)(肢导)< 2.0mv (胸导),切迹<0.04秒激动起源于窦房结激动形成的P 波——窦性P 波,标志为PII ↑、ParR ↓窦性心律=窦性P 波+P -R 间期>0.12秒P 波在V1导联呈双向有: IPIv1:起始向量指数≤0.03mm.s PTfv1:终末电势>0.04mm.s 或<-0.04mm.s2、P —R 间期正常值0.12一0.20秒,可随心率的快慢变化、年龄大小而有所不同。

3、QRS 波群(1)时限:0.06—0.11秒(≤0.12秒)VAT :(室壁激动时间)V1<0.03秒 V5<0.05秒。

(2)波型:心电图导联正负极与心尖方向有关,前2/3由右心房后2/3由左心房 V 1 12I、II、III 、avF、V5、V6主波向上,avR、V1、V2主波向下,avL、V3、V4上下相等或上大、下大均可。

(3)波的命名:第一个向下的波为Q波,第一个向上的波为R波,第二个向下的波为S波,第二个向上的波为R'波,以此类推。

(4)Q波:正常可有、可无,若有必须在下面条件内:①Q<1/4R ②Q<0.04秒③Q不能有切迹④V1V2不能有Q波(5)振幅:Rv5<2.5mv. Rv5+Sv1<4.0mv (男) <3.5mv(女)每个肢导R+S均不能同时<0.5mv每个胸导R+S均不能同时<0.8mv若V3图型出现在V5V6导联上,则为顺钟向转位。

若V5图型出现在V2V3导联上,则为逆钟向转位。

4、ST段(1)抬高:V1—V3<0.3mv,其他导联<0.1mv (2)压低:任何导联均<0.05mv(3)时间:0.05—0.15秒5、T波(1)前坡后陡型(2)I、II、V5、V6不能倒置,且>1/10R (3)以R波为主的导联T>1/10R6、Q—T间期(1)可随心率快慢长短不定,但60—100次/分时,应在0.32—0.44秒之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