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洞沟水库渗漏分析及防渗处理措施
水库渗漏成因及其防治对策分析
![水库渗漏成因及其防治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9f2a5e9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1a.png)
水库渗漏成因及其防治对策分析水库是水利工程中重要的水文建筑,其作用包括蓄水、调水、防洪、发电等,对于保障人民生产生活、维护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水库的使用年限的增加,一些水库开始出现渗漏现象,严重影响了水库的正常使用和安全。
本文主要从水库渗漏的成因和防治措施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水库渗漏的成因1.坝体渗漏。
水库大坝为防止水的渗漏通常采用土石坝或混凝土坝,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坝体材料可能发生自然风化或混凝土龟裂、松动等情况,导致坝体渗漏。
2.基础渗漏。
水库建造前,需对基础进行工程勘察,若没有充分了解地质情况而盲目建造水库,可能会导致基础松散、不坚实等情况,进而引发基础渗漏。
3.渗漏管道破损。
水库的渗漏管道通常由各种材料制作,如金属、玻璃钢等,随着年限的增加可能发生腐蚀,管道破损而引起水库渗漏。
4.海拔高度影响。
水库常常建于山区高地上,受气候影响较大,山体经受雨水浸润,水库位置越高,其受到的水压就越大,从而引发渗漏。
1.加固坝体。
对于坝体渗漏的问题,可对其进行加固,增强坝体整体稳定性。
此方法包括加固坝体基础,使用更多的钢筋和水泥等材料,提高坝体的整体耐用度。
2.改进渗漏管道。
对于管道破损的问题,可对其进行改进,选择更耐用的材料进行制造,如选择玻璃钢材质,耐腐蚀性能更好,可以更长时间地保持其完整性。
3.合理设计水库位置。
在建造水库前进行充分的勘察和研究,确保水库可靠建造,选取合适的地点、坚实的地基进行建造,从根本上解决渗漏问题。
4.加强监控。
对于已经建造好的水库,可对其进行定期监控,排除不稳定因素,及时发现问题,采取前期预处理,防止灾难的发生。
总之,水库渗漏问题对于防洪、发电等造成很大影响,防治渗漏是保障人民生产和生活的重要举措,需要充分重视。
水库渗漏成因及其防治对策分析
![水库渗漏成因及其防治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6a6173b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87.png)
水库渗漏成因及其防治对策分析水库渗漏是指水库建设或运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水库主体结构或堤坝渗漏的现象。
水库渗漏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基础及地基问题:水库建设时,基础及地基的选择不当或施工质量差,会导致水库主体结构存在裂缝或渗漏现象。
2. 天然地质条件:地质构造复杂、地势陡峭或盘岩等地质条件会增加渗漏的风险。
3. 防渗措施不当:水库防渗措施包括坝基、坝体的防渗处理及抗渗设施的建设。
如果防渗措施不当或施工质量差,都会增加水库渗漏的可能性。
4. 设计不当:水库设计时未考虑到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渗漏问题,或者设计的抗渗设施不够完善,都会导致渗漏问题。
为了防止水库渗漏,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加强勘察和设计:在水库建设前,对地质条件进行全面认真的勘察与分析,研究地质结构和地下水情况,确定合理的建设方案和防渗措施。
在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渗漏问题,确保设计具有较高的抗渗能力。
2. 加强施工质量管控: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确保基础及地基的施工质量,采用适当的防渗措施,如增加防渗层、设置隔水帷幕等,确保水库主体结构和堤坝的完整性,防止渗漏。
3. 加强运行监测与维护:水库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定期对水库进行监测和维护。
通过检查和监测渗漏情况,及时发现并修复渗漏点,保持水库的正常运行。
4. 强化管理措施:加强水库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的水库运行管理机制和防渗工作制度,加强对水库的巡查和监管,及时发现和处理渗漏问题。
5. 不断完善技术和科研:加强技术研究和创新,不断提高防渗技术水平,推动防渗技术的改进和发展,提高水库的抗渗能力。
水库渗漏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其成因多种多样。
要有效防止水库渗漏,需要从勘察、设计、施工、运行与管理各个方面加强控制,提高水库的抗渗能力,保障水库的运行安全。
水库防渗的方法和措施有哪些
![水库防渗的方法和措施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cc32d79c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dc.png)
水库防渗的方法和措施有哪些水库是一种人工储水设施,通常用于灌溉、发电、供水等用途。
然而,由于水库通常建造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因此水库的防渗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水库的渗漏不仅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还可能对周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因此,水库防渗的方法和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水库防渗的方法和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选择合适的建设地点,在建设水库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地质勘察和水文地质勘测,选择合适的地点来建设水库。
地质勘察可以帮助工程师了解地下水位、地质构造、地层结构等情况,从而选择合适的地点来建设水库,减少渗漏的可能性。
2.合理设计水库结构,在水库的设计阶段,需要合理设计水库的结构,包括选择合适的防渗材料、合理设计水库的坝体结构等。
通过合理设计水库的结构,可以减少水库的渗漏风险。
3.加固坝体和堤坡,水库的坝体和堤坡是水库防渗的重点部位,需要进行加固处理。
常见的加固方法包括使用防渗材料、加固坝体和堤坡的结构等。
4.使用防渗材料,在水库的建设和维护过程中,可以使用各种防渗材料来减少水库的渗漏风险。
常见的防渗材料包括土工合成材料、水泥、沥青等。
5.加强水库的监测和维护,水库建成后,需要加强对水库的监测和维护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水库的渗漏问题。
定期对水库进行检查,及时修补水库的渗漏部位,可以有效减少水库的渗漏风险。
6.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在水库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可以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减少水库的蓄水量,从而减少水库的渗漏风险。
综上所述,水库防渗的方法和措施是多方面的,包括选择合适的建设地点、合理设计水库结构、加固坝体和堤坡、使用防渗材料、加强水库的监测和维护等。
通过采取这些方法和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水库的渗漏风险,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环境。
希望在今后的水库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可以更加重视水库防渗工作,减少水库的渗漏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
水库大坝渗漏原因及防治措施
![水库大坝渗漏原因及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b973f9d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df.png)
水库大坝渗漏原因及防治措施1.渗透压差:水库内部水位高于地下水位,形成施加于大坝体的渗透力。
当土壤的渗透性不好或大坝中存在较大的孔隙,渗透压差就会导致水通过大坝内部渗漏。
2.声波、地震、振动等外部扰动:地震、挖掘等地质活动或机械振动会引起大坝的不稳定,破坏大坝的连续性,导致渗漏的产生。
3.材料问题:水库大坝建设中使用的土壤或混凝土材料的质量问题,如松散土壤、渗透性差的土层、混凝土质量问题等都会导致大坝的渗漏。
4.设计缺陷:设计上的问题如坝体截面形状不合理、渗流通道径向长度比例小、水工结构连接缺陷等都可能导致大坝的渗漏。
防治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加强大坝的监测与维护:定期对大坝的渗漏情况进行监测和检查,发现渗漏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修复。
对于发生渗漏的局部区域,可以采取加固措施,例如注浆、防渗触媒等,修复渗漏点。
2.地基处置:采用适当的地基处理方法,增加大坝的抗渗透性。
例如,可选择较好的土壤材料填筑或进行土体加固处理,以提高大坝的渗透抗性。
3.渗漏控制系统:在大坝结构中设置渗漏控制系统,以调节渗流通量和压力,将渗漏水引导到安全的区域排泄或循环利用。
常用的方法包括设置渗流收集系统、渗滤带和防渗墙等。
4.加强设计和施工质量管理:加强大坝设计和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控制材料选择和施工工艺,确保大坝结构的质量和稳定性。
5.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和监管:制定和实施关于水库大坝建设和运行管理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大坝的监管和执法力度,提高大坝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水库大坝的渗漏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解决渗漏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材料、设计和运行等方面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只有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有效的措施,才能保障水库大坝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水库土坝坝内输水涵洞的渗漏水问题整治措施
![水库土坝坝内输水涵洞的渗漏水问题整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a271cc4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1e.png)
水库土坝坝内输水涵洞的渗漏水问题整治措施1.整治思路水库土坝输入涵洞漏水治理工作主要按照传统的解决问题方法处理,对出现问题部分土坝开展全方位的检验与检测,根据大量的数据分析,确定险情的要点是否在于输水涵洞的渗漏,如果是,那么会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对其实施除险加固施工,目前主要采用的加固方法有,套管、外包裹、做内衬等等,以上情节针对的情况大多属于可修复型渗漏处理方法,一旦问题比较严重,那么也可能会采取更换输水涵洞的方法。
这一过程看似简单,由于输水涵洞深藏于坝基底部,任何一个小的检修加固环节都将涉及到相当大工作量,采用不同处理方案的同时还要考虑到水库的地理位置、整体施工环境,然后选取可行性较强的方法。
2.整治措施2.1倒挂井增设一定数量的截水环水库土坝坝内的输水涵洞沿管壁接触渗漏水的问题是相比照较严重的一种,并且这种问题的整治过程也异常繁杂,需要在输水涵洞管壁外部增设一定塑料的截水环装置。
因为输水涵洞排水管道处理的是大坝内部输水,增设截水环装置需要先对大坝开展开挖,而开挖过程极容易发生次生灾害,总之影响了水库整体的运营安全。
对此,可考虑采用倒挂井的施工工艺对渗漏水问题开展整治。
从通常意义上来讲,倒挂井施工是在水利大坝的坝顶上事先浇筑混凝土锁梁,然后在梁下修建混凝土倒挂井逐层向下开挖、立模、浇筑混凝土。
需注意的是,在对坝体开挖及坝内倒挂井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强调安全作业,严格控制开挖施工的进尺,一般控制在30m 以内,特别是在无黏性沙土土坝的整治施工中,开挖的进尺深度一定要严格控制,预先采取灌注黏土、水泥浆液开展灌浆充填,否则极易导致塌方事故。
2.2填充灌浆在水利水库土坝坝内输水涵洞构造两侧的回填土如果没有充分碾压夯实,或是地质灾害导致地基沉降,水库蓄水后,输水涵洞构造变形形成渗漏缝隙,渗漏水问题的长期存在往往会在输水管道周围形成更大的孔洞构造,导致质量问题的严重性扩大。
整治思路是通过灌浆充实输水涵洞构造周边的孔洞以到达抗渗漏的作用。
水库渗漏成因及其防治对策分析
![水库渗漏成因及其防治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341d167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99.png)
水库渗漏成因及其防治对策分析水库渗漏是指水库大坝或堤坝内部的水渗出,导致水库水位下降或甚至发生溃坝等灾害。
水库渗漏的成因有很多,主要包括地下水位、土壤渗透性、堤坝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如何有效地防治水库渗漏,成为了水利工程领域亟需解决的难题。
本文将就水库渗漏的成因及其防治对策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领域的从业者提供一些参考。
一、水库渗漏的成因1. 地下水位地下水位是水库渗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当水库周边的地下水位较高时,会对水库大坝或堤坝产生较大的渗压力,从而导致水库大坝内部的水分渗透,形成渗漏现象。
在地下水位特别高的地区,水库渗漏的风险会更大。
2. 土壤渗透性3. 堤坝结构堤坝结构的问题也是导致水库渗漏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水库大坝或堤坝的结构出现裂缝、渗漏孔洞等问题时,会直接导致水库渗漏的发生。
这种情况下,需要对堤坝结构进行及时的修补和加固,才能有效地避免水库渗漏的发生。
二、水库渗漏的防治对策控制地下水位是防治水库渗漏的关键之一。
通常采取降低周边地下水位的措施,如进行抽水排灌等方式,有效地降低周边地下水位的高度,从而减小对水库大坝或堤坝的渗压力,进而降低水库渗漏的风险。
2. 加强土壤固化加强土壤固化是防治水库渗漏的另一有效手段。
可采用喷浆法对水库大坝或堤坝下游土壤进行固化处理,以增加土壤的密实性和抗渗透能力,从而减少水库渗漏的可能性。
还可以进行地基加固等工程措施,以增强土壤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3. 定期检测和维护定期检测和维护是保障水库安全的重要举措。
需要建立水库渗漏的监测系统,定期对水库大坝或堤坝的渗漏情况进行检测和评估。
一旦发现渗漏情况,需立即进行修补和加固,以避免渗漏的进一步蔓延。
4. 安全应急预案制定安全应急预案是防治水库渗漏的重要保障措施。
一旦出现水库渗漏的紧急情况,需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紧急抢修和应急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库渗漏对周边区域的影响。
5. 加强管理和监督加强管理和监督是确保水库安全的关键环节。
水库渗漏成因及其防治对策分析
![水库渗漏成因及其防治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b68452a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94.png)
水库渗漏成因及其防治对策分析水库是人类利用水资源的重要设施,它可以调节水流,提供灌溉、发电、供水等功能。
由于水库的建设和长期使用,渗漏问题成为了水库安全的主要隐患之一。
水库渗漏可能导致水库水位下降、土壤侵蚀、地质灾害等问题,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了解水库渗漏的成因,并采取有效的防治对策,对于保障水库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一、水库渗漏的成因1. 土壤渗透性水库渗漏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土壤的渗透性。
如果水库附近的土壤渗透性较大,那么水流就会通过土壤的微小孔隙向外渗漏,导致水库漏水。
土壤的渗透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土壤类型、孔隙度、颗粒分布等。
水库周围的土壤渗透性就成为了影响水库渗漏的关键因素。
2. 地质构造地质构造的不稳定也是水库渗漏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地质构造不稳定时,地壳运动、地下水位变化等因素都会导致地下水流的变化,增加了水库渗漏的概率。
尤其是在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地质构造容易发生破裂和变形,导致水库渗漏的风险增加。
3. 施工质量水库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水库的安全性。
如果水库的施工质量不达标,比如混凝土未浇筑密实、防渗墙破损等,都会增加水库渗漏的风险。
水库的日常维护和管理也会对水库渗漏产生影响,如果水库维护不及时和不到位,也容易导致水库渗漏问题的出现。
二、水库渗漏的防治对策分析1. 加强水库周边的土壤加固为了减少水库渗漏,可以采取加固土壤的方法。
在水库周边进行土壤加固,增加土壤的密实度和稳定性,减小土壤的渗透性。
可以采用注浆、加筋土壤、植被覆盖等方法,提高土壤的抗渗透能力,从而减少水库渗漏的风险。
2. 完善水库的防渗设施在水库建设时,应充分考虑防渗措施,比如在水库底部和周围设置防渗墙、使用防渗材料等。
并在水库的修缮和改扩建中对防渗设施进行维护和更新,确保防渗设施的作用能够持续发挥。
3. 加强水库管理与监测加强水库管理,健全水库管理制度,确保水库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及时发现和处理水库的渗漏问题。
浅析水库大坝渗漏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浅析水库大坝渗漏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d604efc580216fc710afdad.png)
浅析水库大坝渗漏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摘要:坝体渗漏虽是常见的缺陷,但其危害性却不可忽视。
水库大坝的渗漏不仅影响到了水库下游人民的生活与生命财产安全,也为国家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损失。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该大坝出现裂缝及渗漏的原因、加固防渗设计处理措施进行了探讨,可供类似工程参考与应用。
关键词:水库大坝;裂缝;渗漏;处理措施;施工引言水库作为常见的水利基础设施,担负着城乡防洪、蓄水、养殖、发电和灌溉等重要任务,在促进城乡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目前有部分水库大坝由于长年运行使用,存在老化、失修等问题,出现渗漏的现象,这对水库整体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若水利人员不及时采取合理的处理措施,不仅会影响到大坝坝体结构的安全可靠性,也会给水库的日常运行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因此,水利工作者必须重视水库大坝渗漏现象,对其进行加固处理,以避免渗漏现象的产生,从而确保水库大坝的质量安全。
1 大坝出现裂缝及渗漏的原因水库大坝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约14a,主要作用是城镇供水以及农业耕作灌溉,坐落在第四系残坡积覆盖层上,投入使用后进行过帷幕灌浆处理,但由于长期受地下、地表水流的冲刷、溶蚀及多种因素的影响,水库坝体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渗漏现象。
1.1 因地质问题引起的裂缝及渗漏水库工程,由于坝址位于浅、深灰色薄层至块状变余砂岩,灰、深灰色厚层块状变余凝灰岩、灰色薄层至中厚层凝灰质板岩互层上,断裂构造不发育,但节理裂隙发育,基础及靠岸边坡开挖后基岩裸露,导致暴露的地壳经过长期的空气侵蚀及地壳的运动,坝基出现了变化,坝体也随着坝基的变化而变化,坝体结构的稳定性受到破坏,导致坝体及防渗墙出现裂缝。
1.2 因施工工艺不当引起的裂缝及渗漏水库大坝施工过程中,由于当时的水利施工技术不高,选择的施工工艺不恰当,且没有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监控,导致建筑物出现有害裂缝及渗漏。
1.3 因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及渗漏因为混凝土在浇筑的过程中,会产生水化热反应,受到热阻力的影响,混凝土内部的热量不容易散发出来,而表面的热量快速释放,使得混凝土内外产生了温度差,致使变形的出现。
水库渗漏成因及其防治对策分析
![水库渗漏成因及其防治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dd70512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53.png)
水库渗漏成因及其防治对策分析一、水库渗漏成因分析水库是储存水源、调节河流、发挥水利作用的重要水利工程,但由于地质、设计、施工等原因,水库渗漏问题一直存在。
水库渗漏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引起:1.地质因素:水库所在地区的地质条件直接影响着水库的渗漏情况。
当水库的建设地点地质层不均匀、岩石结构疏松或者存在裂隙、断层等情况,容易导致水库的渗漏问题。
2.工程设计因素:水库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是影响水库渗漏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设计误差、设计参数不合理或者设计标准过低,都会导致水库的渗漏问题。
3.施工工艺因素:水库的建设过程中,如果施工工艺不规范、施工质量不达标或者施工过程中出现失误,都会对水库造成不同程度的渗漏问题。
4.水库运行管理因素:水库在运行管理过程中,如果存在过度蓄水、频繁调整水位、缺乏维护保养等情况,也会加剧水库的渗漏问题。
1.地质勘察与分析:在水库建设前,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与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深入了解水库所在地区的地质情况,对潜在的渗漏风险进行科学评估,为后续设计与施工提供重要依据。
2.合理设计与施工:水库的设计与施工要科学合理,符合相关的设计标准与规范,避免设计过度或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
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水库的结构牢固、密封性好。
3.定期检测与维护:对已建成的水库,要建立健全的定期检测制度,通过科学仪器对水库进行渗漏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渗漏问题。
要加强水库的维护保养工作,保持水库设施的完好,确保其安全运行。
4.科学管理与调控:在水库的运行管理过程中,要科学制定水库调水策略,避免频繁调整水位带来的影响。
要加强水库巡查与监管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水库的漏水问题,确保水库的安全稳定运行。
5.工程修复与治理:对于已存在渗漏问题的水库,要制定科学的工程修复与治理方案,进行针对性的施工与维护。
通过加固堤坝、修复防渗层等措施,有效解决水库渗漏问题,提高水库的安全性。
通过对水库渗漏成因的分析及相关的防治对策分析,可以有效提高水库的安全稳定性,确保水库的正常运行,同时有效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水库渗漏治理建议
![水库渗漏治理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86230ec2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a1.png)
水库渗漏治理建议水库是人类利用水资源的重要基础设施,它的安全稳定运行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长期使用和自然因素等原因,水库出现渗漏问题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存在。
本文将针对水库渗漏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以期达到有效治理和预防渗漏的目的。
一、加强水库渗漏检测技术1. 利用无损检测技术:水库渗漏治理首先需要准确了解渗漏情况,可以采用无损检测技术,如超声波检测、红外热像仪等,快速发现和定位渗漏点,为后续治理措施提供可靠依据。
2. 引进国际先进技术:水利工程领域在渗漏治理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可以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借鉴国外成功案例,以提高渗漏治理的效果和效率。
二、优化水库渗漏治理策略1. 采用分区治理:根据水库渗漏情况,可以将水库划分为多个不同的区域,分别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对于严重渗漏区域,可以采用混凝土密封、防渗墙等方式加固,对轻微渗漏区域,则可以采用防渗涂料等进行处理。
2. 强化渗透性调控:通过对水库周边土壤的调控,掌握地下水位的变化,合理控制水库附近地下水位的高低,减少压力对水库壁的影响,从而有效降低渗漏的风险。
三、加强水库渗漏预警与监测1. 建立水库渗漏监测系统:水库渗漏监测是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建立监测系统,包括水位监测、渗流监测、渗漏变形监测等,对水库渗漏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预警。
2. 加强水库巡查:定期组织对水库进行巡查,及时发现渗漏问题,并进行记录和上报。
同时,要加强对水库周边环境的监测,及时发现地质环境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四、完善水库渗漏治理管理1. 强化责任管理:明确水库渗漏治理的责任主体,建立健全治理措施的实施管理机制,确保渗漏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建立水库渗漏治理资金支持机制:加大对水库渗漏治理的经济支持,建立资金专项,用于渗漏治理工程的实施。
同时,可以探索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方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渗漏治理。
综上所述,水库渗漏治理需要通过加强检测技术、优化治理策略、加强预警与监测以及完善管理措施等多个方面的综合措施来实现。
水库渗漏成因及其防治对策分析
![水库渗漏成因及其防治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8135400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05.png)
水库渗漏成因及其防治对策分析水库是集水调度、洪水调蓄、发电、灌溉等功能于一体的重要水利工程,不仅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源,还可以为国家经济发展贡献巨大。
然而,随着水库的不断发展和使用,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之一便是水库渗漏。
本文将从水库渗漏的成因和防治对策两个方面进行简单分析。
一、水库渗漏的成因1.水压作用大坝压力一直是影响水库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大坝所承受的水压一旦超过其承载能力,就会导致坝体结构破坏从而引发渗漏。
于此同时,水库的整个水压作用也会使得水库的墙体产生下滑变形,墙体变形也会引发渗漏问题。
2.地基沉降水库建设多数都是在山谷或山坡上建造,由于地基的结构、岩土层的差异以及陡坡的存在,很容易导致地基的沉降,从而引发渗漏问题。
地基沉降的严重程度也会直接影响到水库渗漏的情况。
3.材料老化水库建设涉及到大量的工程材料,这些材料在不同环境下会受到不同程度的老化、腐蚀和磨损,从而对整体水库的应力变形产生影响,再加上水库所承受的压力、外部环境变化等因素,材料的老化将成为导致水库渗漏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水库渗漏问题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进行有效预防和治理。
1.严格把控土建质量在水库建设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土建施工,采用优质材料,确保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加强施工管理,避免因疏忽大意而造成渗漏问题。
2.定期巡查维护水库建设后需要进行维护和管理,并定期对大坝的情况进行巡查和检测,以及对水库周围的环境进行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引发渗漏的问题。
3.加强监测技术的应用近年来,随着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运用一些先进的监测技术来获取水库的各项监测指标,如渗漏的流速、水位、水文等参数,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理,有效降低水库渗漏风险。
总之,在水库建设和管理方面,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采取有效的预防、治理措施,确保水库的安全,减少渗漏问题给人们带来的不必要损失。
水库渗漏成因及其防治对策分析
![水库渗漏成因及其防治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71ca618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0e.png)
水库渗漏成因及其防治对策分析水库是一种约束水资源的大型水利工程,其主要功能是储存水资源,供给灌溉、饮用和发电等方面的需求,同时还有防洪、航运等功能。
然而,在水库使用过程中,可以出现各种问题,其中最常见和影响最大的就是水库渗漏。
水库渗漏是水库中水分通过水库坝体和坝基的缝隙和孔隙进入地下水层的现象,从而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和水库地基的不稳定。
水库渗漏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施工不当。
水库建设过程中,基础地质条件不同,钻孔、爆破等工艺方法不同,而且建设过程中施工方面的技术要求也会存在差异,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如果不注意选址和施工方法等要素,可能会导致水库渗漏的问题。
2. 水库老化。
随着水库的逐渐老化,由于长时间的水位压力和水化等因素的作用,水泥混凝土的强度会逐渐降低,导致水库坝体和坝基的渗透性增加。
3. 原地震地质条件。
长期的地质因素可能导致水库的渗透性逐渐增加。
例如,地震可能破坏地质层并增加土壤的压缩性,导致水库坝体和坝基的渗透性增加。
4. 水库使用方式不当。
由于水库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长,在一些地区,人们通过不当的灌溉、排水等方式来使用水库资源,导致水库坝体和坝基的渗透性增加。
为了避免水库渗漏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防治对策:1. 建设防渗堤。
在水库周围建设一条防渗堤,以减少水库面积,从而减少水压力和地下水渗透。
2. 采用钢筋混凝土坝体和坝基。
钢筋混凝土是一种质量高、防水性能好的建筑材料,可以降低水库渗漏率。
3. 施工前先进行地质勘探。
在建设水库之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工作,以选择稳定的地质条件和合理的施工方法,从而减少水库渗漏问题的发生。
4. 进行水库改造。
对于那些老化严重的水库,需要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改造和维护工作,以达到防止水库渗漏问题的目的。
总之,水库渗漏是一个常见和严重的问题,需要各方面注意和加强管理。
通过建立科学的预防和治理体系,可以有效地降低水库渗漏率,保护水资源和水利工程的不断发展。
水库渗漏的处理方法
![水库渗漏的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c45a590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e5.png)
水库渗漏的处理方法
处理水库渗漏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补漏处理:对于水库的泄洪道、渗漏孔等地方出现的漏水现象,可以采用水泥浆、聚合物材料等进行补漏处理。
这种方法简单、经济,可以迅速修复漏洞,但需要定期检查补漏材料的性能,以确保其持久性和可靠性。
2. 加固渗漏孔:对于长期存在、较为严重的渗漏孔,可以采用注浆、灌浆等方法进行加固处理。
首先需要定位漏点,然后通过注入聚合物材料、水泥混凝土等填充渗漏孔,从而提高水库的密封性能。
3. 灌浆治漏加固技术:包括坝体、坝基帷幕灌浆,坝上游面固结灌浆,坝下游面追踪固结灌浆以及坝面重新剔勾缝等方法。
这些技术主要用于充填漏洞和缝隙,防渗裁漏,通过灌浆加固,形成防渗体,提高坝面的防渗漏能力以及坝体的稳定性和整体性。
4. 检查和修复裂缝:对于大坝表面出现的裂缝,特别是压力较大的部位,需要仔细检查并修复。
对于小裂缝,可以采用填缝剂或水泥浆等材料进行修复;对于较大的裂缝,可能需要进行钢板贴补或混凝土修复。
5. 加固堤坝:对于整体结构较弱的堤坝,可以通过加固措施来增强其承载能力。
常见的加固方法包括增加边坡坝体稳定度、加装钢筋混凝土箱梁、应用灌浆技术等。
6. 进行止水帷幕工程:在大坝周围地下挖掘出一定深度的沟槽,然后在沟槽内钻孔注浆,形成一个垂直于水流方向的止水帷幕。
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阻止地下水流向坝体内部。
请注意,具体的处理方法应根据水库的实际情况、渗漏的严重程度以及可用的资源和技术条件来确定。
在处理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安全问题,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如果问题复杂或严重,建议寻求专业的水利工程师的帮助。
水库渗漏成因及其防治对策分析
![水库渗漏成因及其防治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861687a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18.png)
水库渗漏成因及其防治对策分析水库是一种重要的水利工程设施,它在调节水资源、防洪保安、供水灌溉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由于水库的长期使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水库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渗漏问题,这会对水库的安全性产生重大影响。
本文将对水库渗漏成因及其防治对策进行分析,以期为水库管理和维护提供参考。
一、水库渗漏成因分析1.地质因素:水库所处的地质环境是影响渗漏的重要因素。
如果水库坝基的地质条件不理想,比如存在裂隙、软弱岩层、孔隙度大等地质特征,就容易导致水库产生渗漏。
2.工程施工质量:水库建设时的施工质量与渗漏问题密切相关。
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存在错综复杂的控制结构、管道质量差、密封材料不当等问题,都会导致水库产生渗漏现象。
3.自然灾害因素: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现象的发生,可能会导致水库产生裂隙或破坏,进而引发渗漏问题。
4.化学因素:水库的水质问题也会影响水库的渗漏情况。
如果水库水质较脏、PH值较低或较高,会腐蚀水库建筑物的混凝土结构,从而造成渗漏。
1.地质勘察与设计改进:为了防止水库渗漏问题的产生,首先需要进行地质勘察,并根据地质条件对水库的设计进行改进,选择合适的地质环境来建设水库。
2.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在水库建设施工过程中,对控制结构、管道、密封材料等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以保证水库的密封性和安全性。
3.加强水库巡查和监测:定期对水库进行巡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可能产生渗漏问题的薄弱环节,采取措施进行修补和加固,以防止渗漏问题的发生。
4.开展地震防护工作:水库所处的地震带地区应加强地震防护工程建设,对水库的抗震能力进行加固,减轻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5.加强水库污染治理:对水库水质进行监测和管理,加强水库污染治理,确保水库水质达到要求,避免水库水质问题对水库渗漏产生影响。
6.科学维护管理:水库的正常运行需要科学的维护管理,及时检查水库工程的各项指标,并对水库进行定期的养护维修,保障水库安全运行。
水库渗漏问题的产生涉及多方面的因素,需要综合考虑,并采取相应的防治对策进行处理。
水库渗漏成因及其防治对策分析
![水库渗漏成因及其防治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d9b1057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8e.png)
水库渗漏成因及其防治对策分析【摘要】水库是重要的水源工程,但水库渗漏会导致严重的危害,如影响供水质量、造成水土流失等。
本文通过分析水库渗漏的成因和影响,指出了目前水库渗漏防治的对策和预防技术,如加强水库监测和修复漏洞等。
结论指出水库渗漏问题亟待解决,强调加强水库管理是关键。
建议加强宣传教育、加大投入力度,提高水库监测技术等手段,从根本上解决水库渗漏问题。
为确保水库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水库渗漏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共同保护水资源。
【关键词】水库、渗漏、成因、防治对策、预防技术、影响、水库管理、建议、解决、危害性1. 引言1.1 水库渗漏的危害性水库渗漏是指水库主体结构或附属设施发生开裂或破坏,导致水库储水能力下降,甚至威胁到水库的安全。
水库渗漏的危害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水库渗漏导致水库储水能力下降,可能造成水库水位下降,从而影响供水、灌溉、发电等水资源利用功能。
特别是在干旱季节或干旱地区,水库渗漏可能对周边地区的水资源供应造成重大影响。
2. 水库渗漏可能导致水库坝体和坝基失稳,进而引发坝体滑坡、坝基沉降等灾害,严重威胁到周边地区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3. 水库渗漏还可能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比如渗漏水可能含有高浓度的重金属物质,对河流水质和生态系统造成污染,破坏生态平衡。
水库渗漏的危害性不容忽视,加强水库管理,及时发现并解决水库渗漏问题,是保障水库安全和周边地区利益的重要举措。
1.2 水库渗漏问题的重要性水库渗漏问题直接影响到水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如果水库渗漏严重,可能会导致水库溃坝,引发水灾,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及时发现和处理水库渗漏问题对于保障水库的安全至关重要。
水库渗漏问题会影响水库的水资源管理和利用效率。
水库是重要的水资源调控和供水设施,如果发生大规模渗漏,会导致水资源浪费和供水紊乱。
这不仅会影响农田灌溉和城市供水,还会影响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
水库渗漏问题还会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水库渗漏成因及其防治对策分析
![水库渗漏成因及其防治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2233c69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19.png)
水库渗漏成因及其防治对策分析水库是人类为了调水、发电、灌溉等目的而建设的重要水利工程,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随着水库的使用年限增加,水库渗漏问题逐渐凸显出来,给水库的安全运行带来了严重的隐患。
水库渗漏成因复杂,常常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
本文将对水库渗漏成因及其防治对策进行分析。
一、水库渗漏成因1.地基渗漏:水库的地基渗漏是水库渗漏的主要成因之一。
地基渗漏主要是由于水库底下地基土层的某些孔隙被水冲刷而形成的。
当水库蓄水压力加大时,地基土层中的孔隙会承受更多的水压,导致地基渗漏现象。
2.坝体渗漏:水库坝体的渗漏是引起水库渗漏的重要原因之一。
坝体本身就是由多种材料组成的,而这些材料的接缝、裂缝等缺陷会导致水库坝体的渗漏问题。
3.地下水渗漏:水库周围地下水位的变化也会导致水库渗漏。
当周围地下水位升高时,水库底下地基土层的渗透性会增加,从而导致水库渗漏。
4.自然灾害:如地震、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也是导致水库渗漏的重要因素。
这些自然灾害可能会导致水库坝体的龟裂、断裂,从而导致水库渗漏。
二、水库渗漏防治对策1.强化地基处理:对水库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是防治水库渗漏的关键措施之一。
地基加固可以通过注浆、灌浆、压浆等工艺手段来提高地基土层的密实度和承载能力,从而减缓地基渗漏。
2.加强坝体检测:定期对水库坝体进行全面检测是防治水库渗漏的重要手段。
通过超声波检测、地质雷达探测等技术手段来寻找坝体的裂缝、渗漏点,并及时进行修补和加固工程。
3.控制周围地下水位:合理利用水库水位,对水库周围的地下水位进行合理控制,防止地下水位升高过快,从而减少水库地基渗漏问题。
4.加强自然灾害防范:提高水库抗震、抗滑坡能力,对水库进行加固处理,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防范,从而减少自然灾害对水库的破坏,减少水库渗漏问题。
5.科学管理和维护:加强水库的科学管理和维护工作,定期进行巡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排除水库渗漏隐患,减少水库渗漏发生。
水库渗漏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其成因多样,应对策略也需要多方面的综合考虑。
水库渗漏成因及其防治对策分析
![水库渗漏成因及其防治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6fc340b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6c.png)
水库渗漏成因及其防治对策分析【摘要】水库渗漏是水利工程中常见的问题,其成因主要包括地下水压力、围堰和土壤等因素。
为了有效防治水库渗漏问题,可以采取加固堤坝、提高防渗性能、加强监测和定期维护等对策。
水库渗漏问题需要长期而复杂的工程措施来解决,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至关重要。
通过综合分析成因和对策,可以有效避免水库渗漏带来的危害,确保水库的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水库、渗漏、成因、防治、地下水压力、围堰、土壤、加固堤坝、防渗性能、巡查、监测、维护、修缮、科学、有效、长期、复杂、工程问题、措施。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水库渗漏是水利工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其严重程度直接影响着水库的安全运行和周边地区的安全。
水库渗漏一旦发生,不仅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还可能引发严重的洪水灾害,威胁到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对水库渗漏成因及防治对策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当前,我国水库建设规模日益庞大,水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关乎国家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地质条件、工程施工等因素,水库渗漏问题时有发生。
加强对水库渗漏成因的分析和探讨,探索有效的防治对策,对保障水库安全、提高水库利用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本文对水库渗漏成因及其防治对策的研究,有助于为水库工程的设计、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我国水库工程的健康发展。
1.2 目的和意义水库是重要的水利工程设施,其渗漏问题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水库渗漏不仅会影响水库的正常运行和水质安全,还可能导致严重的水灾。
研究水库渗漏成因及防治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深入研究水库渗漏成因有助于提高对水库结构的认识,为进一步加强水库设计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分析水库渗漏问题,可以不断完善水库建设和运行管理的相关标准和规范,提高水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针对水库渗漏问题,制定有效的防治对策可以有效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保护生态环境,确保水库的长期稳定运行。
研究水库渗漏成因及其防治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于保障水库安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维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仙洞沟水库渗漏分析及防渗处理措施
内容提要:对于新建水库来说,能不能蓄住水、能蓄住多少水,关系到水库建成以后运行效益的好坏。
本文以拟建仙洞沟水库为例,结合工程情况及现场水文地质试验成果,详细介绍了库区、基坝、基肩渗漏量的估算方法,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对应的防渗处理措施。
[1]
关键词:水库;渗漏分析;防渗处理
1、概况
拟建仙洞沟水库位于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是一座以农业灌溉为主,兼顾防洪、旅游和景区供水的综合利用小(1)型水利工程。
库区位于仙洞沟河中游山区,河谷呈“U”型,谷底宽15~30m。
河流侵蚀作用强烈,河床下切较深,切割深度达90.0~110.0m,河床纵坡38‰,阶地不发育。
两岸山势险峻,危崖高耸,山体雄厚。
正常蓄水位以下库岸地层岩性为寒武系上统凤山阶(∈3f)厚层白云岩、奥陶系下统(O1)厚层细晶含燧石结核白云岩;库底地层岩性为寒武系上统凤山阶(∈3f)厚层白云岩。
∈3f与O1为整合接触关系,岩层产状近水平。
根据地质勘察资料,正常蓄水位以下分布的白云岩强度高,岩体完整,抗化学溶蚀能力较强,未见大规模连通性溶洞,多以溶孔、溶隙形式发育,河谷岸坡局部可见小规模孤立溶洞(长轴一般小于2m),顺层发育。
[2]
库区地质构造简单,未见断层分布,节理裂隙发育中等。
本区地表水接受大气降水及基岩裂隙水的补给,向下游排泄至汾河。
库区范围内地下水位低于谷底,地表水补给地下水。
[3]
2库区渗漏分析及防渗处理
2.1库区渗漏分析
库区回水范围内未见断层,节理裂隙发育中等,从岩体表面到岩体内部有明显减弱的趋势。
可排除构造渗漏问题。
库区两岸分水岭远高于水库正常蓄水位,两侧山体雄厚,邻谷不发育。
库区距离右岸分水岭约1.2km,距离右岸正常蓄水位以下的邻谷约3.5km;距离左岸分水岭约1.0km,距离左岸正常蓄水位以下的邻谷约4.7km。
分水岭高、邻谷远,
山体内部构造相对不发育,邻谷渗漏轻微。
根据钻孔压(注)水试验成果,库底以下2~22m深度范围内岩体透水率介于5Lu~10Lu,22~31m深度范围内岩体透水率小于5Lu,库底有稳定隔水层存在。
综上所述,库区封闭条件相对较好,不发育断裂构造。
基本排除库区管道型岩溶渗漏,为裂隙、溶隙型渗漏。
[4]
2.2库区渗漏估算
估算时采用《水利水电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范》(SL373-2007)附录C提供的公式。
假定下部为水平隔水层,潜水透水层均一。
计算公式如下:
式1
式中:──水库估算渗漏量(m3/s);
──渗透系数,取值0.05m/d(根据水文地质试验成果结合经验取值);
──渗漏总宽度,取值1000m;
──相对隔水层以上的水库水头,783-733=50m,考虑到水头下降的变化趋势,该值取45m;
──相对隔水层以上的邻谷水头,取30m;
──平均渗径,取值左岸4700m、右岸3500m。
库区估算渗漏量见下表。
表1 库区渗漏量估算表
2.3库区防渗处理措施
设计时,通过对库区估算渗漏量进一步分析、比较,确定是否需要对库区进行防渗处理。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提出两点地质方面的防渗处理建议。
⑴表面封闭处理
在岸坡局部发育的顺层溶洞内填充混凝土或砂浆,阻止其进一步发育。
⑵内部帷幕灌浆
经过详查后,找到库区渗漏量相对较大的区段,在对应部位布置帷幕灌浆孔,是解决渗漏问题的有效方法。
[5]
3坝址区渗漏分析及防渗处理
3.1坝基渗漏量估算
从钻孔压水试验看,坝基岩体透水性相差悬殊,具微透水性~中等透水性。
根据公式2对坝基渗漏量进行估算。
式2
式中:──坝基估算渗漏量(m3/d)
──坝基宽度,取值25m;
──渗透系数,取值0.5m/d(根据水文地质试验成果结合经验取值);
──大坝上、下游水位差,取值53m;
──渗透层厚度,取值43.5m;
──坝底宽,取值60m。
经计算,在正常蓄水位783m时,坝基渗漏量为278m3/d。
[6]
3.2绕坝渗漏量估算
两侧坝肩岩体受风化卸荷影响,发育有节理裂隙,具中等透水性。
左、右坝肩钻孔压水试验成果存在差异,且绕坝渗漏宽度不同。
因边界条件不完全相同,采用公式3对左、右坝肩绕坝渗漏量分别进行估算。
式3
式中:──估算绕坝渗漏量(m3/d)
──渗透系数,左坝肩取值0.86m/d、右坝肩取值0.5m/d(根据水文地质试验成果结合经验取值);
──大坝上、下游水位差,取值53m;
──上游含水层厚度,取63m;
──下游含水层厚度,取10m;
──绕坝渗漏宽度,左坝肩取值50m、右坝肩取值100m;
──绕坝渗漏最小半圆半径,取15m。
经计算,在正常蓄水位783m时,左坝肩渗漏估算量为636.8 m3/d 、右坝肩渗漏估算量为583.3m3/d,渗漏量较大。
[7]
3.3坝址区防渗处理措施
通过渗漏量估算可知,坝基、坝肩的渗漏量较大,建议设计时采取帷幕灌浆防渗处理措施。
防渗帷幕的范围以q≤5Lu为防渗标准确定。
从地形来看,左岸为凸岸、右坝肩下游发育冲沟,不利于坝肩防渗,建议防渗帷幕适当延长。
[8]
4.结语
在区域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现场勘察,以水文地质试验成果为依据,对库区、坝址区的渗漏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渗处理措施的相关建议,为后期的设计工作提供了相关地质依据。
参考文献:
[1]常士骠,张苏民.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K].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孙钊.大坝基岩灌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3]SL55-2005.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
[4]SL373-2007.水利水电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范[S]
[5]SL31-2003.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S]
[6]SL345-2007.水利水电工程注水试验规程[S]
[7]SL567-2012.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资料整编规程[S]
[8]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临汾市尧都区仙洞沟水库初步设计工程地质勘察报告[R].2014,3
个人简介:王艳军(1975-),男(汉族),大学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工程地质勘察及岩土工程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