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历史-新文化运动4 精品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优质课课件 新文化运动

高中历史优质课课件  新文化运动
百年风百年雨,那些人那些事 百年风百年雨,那些人那些事……
一段激情燃烧胡 适
李大钊
探源新文化运动 走进新文化运动 感悟新文化运动
探源新文化运动
严复和他翻译的西方启蒙思 上海福新面粉公司 想名著《论法的精神》 20世纪初的新式纺织厂 想名著《论法的精神》 世纪初的新式纺织厂
探源新文化运动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和各国使 节的合影
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 二十一条” “二十一条”
1914年 1914年袁世凯祭孔
一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 1、政治上:北洋军阀黑暗统治,帝国主义 政治上:北洋军阀黑暗统治, 加紧侵略。 加紧侵略。 • 2、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 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根本原因) 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根本原因) • 3、思想上:西方启蒙思想传播,民主共和 思想上:西方启蒙思想传播, 思想深入人心,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思想深入人心,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现象三:中国存亡,就在这一举了! 现象三:中国存亡,就在这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 两个信条: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两个信条: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 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1919年五四运动北京学界全体宣言(节选) 1919年五四运动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1919年五四运动北京学界全体宣言(节选) 爱国热情高涨,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到来 爱国热情高涨, 现象四:1919年 现象四:1919年5月,李大钊为《新青年》主编“马克 李大钊为《新青年》主编“ 思主义研究专号” 思主义研究专号”,第一次较为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 主义学说。 主义学说。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高中历史专题新文化运动课件人民版必修

高中历史专题新文化运动课件人民版必修







栏 目
__________________思__想__解__放__运__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链
____________________;

(2)促进了马__克__思_主__义_作为一种新思潮在中国传播;
(3)新文化运动促进了__民__众____的觉醒,唤醒了人们特别 是青年学生对_国_家_政__治_事_务_的关心。
局限性: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 犯有形式主义的偏向,产生了许多消极的影响。
栏 目 链 接
一、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条件
1.经济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有
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中国资产阶级强
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这为新文化运动提供了经济基础和
阶级基础。(根本原因)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二 新文化运动
栏 目 链 接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 放的影响。
栏 目 链 接
栏 目 链 接
一、《新青年》的新觉醒
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资产阶级
①根源: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知_识__队__伍___
壮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觉地向封建礼教提出全面挑战的勇士。
第二,新文化运动对许多中国人来说,特别是广大
青年,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第三,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实质上是资产阶 级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
反响。这一运动的发展,吸引了许多青年人,特别是 栏
青年学生集合在反帝反封建的旗帜下,为迎接一场彻 目
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运动做好了思想准备。

高中历史课件:新文化运动

高中历史课件: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
前期: 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后期: 宣传马克思主义
2018/8/1
JFL
新文化运动评价
-----------1919 前期 发展 1915-----------1917
民主 科学
社会主义 新文化运动
陈独秀等
李大钊等
五 四 运 动
思维 讨论:参照上图,依次评析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作用。 2018/8/1 JFL 拓展3
2018/8/1 JFL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北洋军阀政府大搞 尊孔复古 C、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D、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C
2、新文化运动中的“赛先生”主要是指 D A、人文科学与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B、社会科学和马列主义原理 C、西方资本主义的民主思想与制度 2018/8/1 JFL D、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
2018/8/1
JFLΒιβλιοθήκη 根本原因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经济方面: 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政治方面: 辛亥革命失败,处于北洋军阀统
治之下,反动势力妄图复辟帝制
思想方面: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袁世凯
直接原因 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思维 以上背景中,哪一项是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 2018/8/1 JFL 拓展 1 哪一项是运动兴起的直接原因?
A、鲁迅的《狂人日记》
B、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C、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
D、李大钊的《庶民的胜利》
6、近代史上,对儒家思想冲击最大的是 A、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2018/8/1
D
B、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
JFL
7.1918年,新文化运动出现了新的发展,这里的“新”, 指的是 A.改变了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 C B.宣传民主与科学思想 C.开始宣传十月革命 D.以进化论为指导思想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32《新文化运动》共31张语文PPT课件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32《新文化运动》共31张语文PPT课件
16
名医出诊:20世纪初国民之灵魂
镜头三 :陈烈女
贞洁牌坊
家住上海的陈宛珍, 年17,许配给王菁士, 尚未过门,连未婚夫的 面也没见过。王菁士病 死后三时,陈氏便也服 毒自尽,做了烈女。过 了两天,上海县知事竟 给江苏省长送一个“呈 文”,请予褒扬。
旧道德
17
拿什么来拯救?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4
红楼之旅:
展厅一
展厅二
展厅三
《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
展厅四
5
展厅一 [新旧冲突]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一段近代中国最黑暗的时期…… 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 莽莽神州,已倒之狂澜待挽…… 茫茫华夏,中流之砥柱伊谁……
6
自主学习成果展示:
为什么要发起新文化
运动? 袁世凯复辟 辛亥革命失败,外受列强侵略,国内 (社会背景) 政治专制,军阀割据,中国仍然是一
1.对东西方文化绝对肯定或否定
2.没有与人民群众运动相结合
24
2008年,经过3个多月40000多网民投票,选出了5句《论语》中的 句子作为北京奥运会的迎宾语,以此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精髓。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改造 创新,与时俱进
25
感受历史 肩负未来
我们自古以来, 就有埋头苦干的人, 就有拼命硬干的人, 就有为民请命的人, 就有舍身求法的人, 他这们就处是于中多国灾的多脊难梁之。世—,—怀鲁忧迅国 忧时之思;向西方寻求真理,为中国 寻找出路,成为最自觉的承担时代使 命的社会力量。——陈旭麓
• 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29
30
结束语

【历史精品】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4单元第12课新文化运动课件(共21张PPT)

【历史精品】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4单元第12课新文化运动课件(共21张PPT)
• A、《文学改良刍议》 • B、《庶民的胜利》 • C、《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 D、《狂人日记》
——陈独秀《新青年》
(3)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文学革命
胡适: 《文学改良刍议》
(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提倡白话文有利于新思想、新文化的传播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内容
诠释
抨击旧道德旧文 针对尊孔复古的逆流,《新青年》

强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
传统道德和文化
提倡民主与科学 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口号,只有民 主科学才能救中国
• A. 反对尊孔和复古 • B. 提倡新道德和新文学 • C. 宣传马克思主义 • D. 提倡民主和科学
同步练习
• 4、这场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
旗,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 动是( B )
• A.洋务运动
B.新文化运动
• C.五四爱国运动
D.文艺复兴运动
同步练习
• 5、新文化运动中,鲁迅把反封建的革命内 容同新文学形式结合起来的代表作品是( D )
生阅读、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 •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是中国资
产阶级为打破封建束缚而在思想文化上开展的启蒙运动,是反封建旧文化的 斗争。它动摇了封建制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思想潮流,弘扬民主和 科学,为五四运动爆发作了思想准备,在国内外产生巨大的影响。 • 2.通过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事迹的介绍与分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 感和社会责任感,以及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不断追求真理的精神。
提倡白话文建设 提倡白话文,建设新鲜、平易、
新文学
通俗的新文学
3、新文化运动的意义与评价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 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 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 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

【高中历史】新文化运动ppt4

【高中历史】新文化运动ppt4
“只知道有家,不知道有国” “只知道听天命,不知道尽人力” “愚蠢与懦弱” -----陈独秀 ---鲁迅
茫茫华夏,中流之砥柱伊谁……
红楼之旅:
新意盎然 展厅一
新旧冲突 展厅二
《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 展厅三 展厅四
20世纪初国民之灵魂
镜头一:辛亥革命后百姓门户前的对联
帝 德 乾 坤 大
皇 恩 雨 露 深
20世纪初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之灵魂
镜头二 :茶壶和茶杯、绣花鞋、贞洁牌坊
20世纪初国民之灵魂
镜头三:鲁迅的《药》描述的人血馒头 华老栓把人血馒头 当药为华小栓治病,但 却治不好病。悲剧在于, 华小栓吃的人血馒头, 竟是革命志士的鲜血做 成的。
李大钊 (1889-1927)
胡适(1891一1962),
安徽绩溪人。1910年留学美 国,入哥伦比亚大学从学于 杜威实用主义,1917年获哲 学博士学位回国,是新文化
运动的主将之一。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 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 多熟睡的人们,不久就要闷死 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 不感到就死的悲哀。
沈尹默,1883-1971,浙江
长、北京大学校长、人学 长、北京大学校长、人学动的闯将。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 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 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 霜风呼呼的吹着, 动的闯将。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 书法家。与陈独秀、李大 又是我国语言及摄影理论奠基 又是我国语言及摄影理论奠基 教授、系主任兼北京大学教授。 倡导者和领袖,中国共产党早 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 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教授、系主任兼北京大学教授。 钊、鲁迅、胡适等同办 月光明明的照着。 人。他的《汉语字声实验录》 人。他的《汉语字声实验录》 —— —— 李大钊 李大钊 率先提倡“左行横移”的书写方 率先提倡“左行横移”的书写方 《新青年》,为新文化运 期的主要领导人 等职。堪称“学界泰斗、 等职。堪称“学界泰斗、式,提倡应用标点符号、阿拉伯 荣获“康士坦丁语言学专奖”, 荣获“康士坦丁语言学专奖”, 式,提倡应用标点符号、阿拉伯 吴虞《吃人的礼教》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吴虞《吃人的礼教》 动的得力战士。 诗歌《叫我如何不想她》首创 诗歌《叫我如何不想她》首创 数字以及公元纪元。 数字以及公元纪元。 人世楷模”。 人世楷模”。 陈独秀《敬告青年》 “她”字 “她”字 却没有靠着。 陈独秀《敬告青年》 胡适 胡适 李大钊 李大钊 郭沫若 郭沫若 李四光 李四光

高三历史课件:新文化运动共30页文档

高三历史课件:新文化运动共30页文档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高中历史必修课件PPT 人教版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高中历史必修课件PPT 人教版

问题探究:民主与科学之“新”内涵
材然根料以本个一之多:条数这人件所国里都。谓民所意立能 …讲识宪…否政共对的到体和于民自,立政主己所宪治是是得而,不民 自一国出主觉种家于政其民的多治居主主数,于国主果意人民能人识,之实的,都自地现每能觉与位与否为自唯,动纯一, 皆伪够共和享也有,并伪行立宪使也自,己政的治之权装利饰,品国也,家与才欧有美可各国之立 宪绝能非一实物现。民主——政陈治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新新文化文运动化内容运动前期的内容
材料一:“我翻开历史一查,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 ‘仁义道德’几个字.我仔细看了半夜, …满本都写 着‘吃人’” --鲁迅《狂人日记》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材料二:打倒“孔家店”--吴虞
材料三:文学要“须不避俗字俗语”
提倡-新-胡文适学《,文学反改对良旧刍文议学》 , 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概念阐释]
民主与科学
民主指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包括人权平等、个性解放、独立人格、
共和政体等。科学指自然科学法则和科
学精神,包括进化论、唯物论、无神论,
反对封建迷信愚昧盲从和偶像崇拜等。
材料二:当时袁世凯为了复辟帝制,放出舆论,就是次袁
世凯洗完这澡里清所洗倡浴池导时的,科仆学人们更都重能要看的见几是片指巨科大学的鳞片, 人人么们化说互身是精 不相从呢仅神议大?仅或论总真科是着统龙说身应学天这上子用思是脱的想科龙落化学,的下身鳞来。是—,的—一只。《种有由清思龙此朝鳞维可野才以史方那说大式么明观,巨袁》大而世,凯又是有什
解析:从材料“若想有一种新内容和新精神,不能不先打破那些束缚精神的枷锁 镣铐”可知,胡适强调“文的形式”的目的是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故A正确;材料 中没有具体强调废除和推广的诗体,故B排除;“废止”说法过于绝对,故C排除; 材料中强调的是思想文化方面,没有提到政治制度,故D排除。

高中历史第7课新文化运动ppt课件

高中历史第7课新文化运动ppt课件

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
资源和精神动力。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新文化运动所提倡的科学、民主、进步等价值观念在当 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和精神在后世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 扬,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对于我们今天推进中国的 现代化进程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提倡女子教育
女子教育得到重视和推广, 女子学堂和女子大学等教 育机构相继成立。
科学技术发展推动
提倡科学精神
新文化运动倡导科学精神 和科学方法,反对迷信和 封建思想。
推广科学知识
科学知识的普及和传播得 到重视,科学杂志、科学 社团等相继成立。
促进科技发展
新文化运动推动了科技的 发展和进步,为中国的现 代化奠定了基础。
01
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02
主张文学改良,推动新文学发展
《文学改良刍议》等文章阐述其文学观念
03
新文化运动在各方面
03
的影响和表现
文学艺术领域变革
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推广新式标点符号
新文化运动推动了文学语言的变革, 白话文逐渐取代文言文成为文学创作 的主要语言。
新式标点符号的使用使得文学作品更 加易于阅读和理解,推动了文学的传 播和普及。
总结:回顾新文化运
06
动,并探讨其现实意

简要回顾本次课程内容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20世纪初,中国面临深重的民 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新文化运 动应运而生。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 物
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 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 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高中历史 新文化运动课件

高中历史 新文化运动课件

(2)不同点
①政体主张不同:维新变法要求建立君主立宪 制;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倡导建立民主共和 制。 ②主张侧重点不同:维新变法运动主要是学习
西方的君主立宪政体,挽救民族危亡;辛亥革
命主要是学习西方的共和制度,建立资产阶级 的民主共和国;新文化运动侧重于思想领域,
强调人的思想解放,用西方的民主、平等思想
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 ⑤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方
法 A.①②③ C.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⑤
重点精讲
1.怎样正确认识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1)进步性
①它猛烈地冲击了中国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观
念及政治意识,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 ②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 放,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得到弘扬,形成了一股
李大钊
(1)材料一中的四位人物,你认为哪一位应排在首 位?为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有何影响? (3)以上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思想界发展演变 的特点如何? 答案 (1)陈独秀:新文化运动的首倡者和领导
者,积极宣传民主、科学,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
治地位;积极参与五四运动,被称为“五四运动 的总司令”;五四运动以后,积极宣传马克思主 义,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1920年8月在上海建立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A.中国要富强,必须提倡民主与科学 B.写文章“须言之有物” C.“打倒孔家店” D.向俄国学习 解析 考查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打道孔家 店”,就是要批判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 德;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 不符合题中“猛烈抨击旧道德”的要求;写文 章“须言之有物”,是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 学的内容;向俄国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是新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五四新文化运动》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五四新文化运动》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五四新文化运动》课件五四新文化运动一、背景介绍五四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思想解放和文化革新运动之一。

发生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对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政治背景五四运动爆发的时候,正值巴黎和会期间,中国政府未能获得自己的合法权益。

这引起了青年学生的愤怒和不满,他们通过示威和抗议表达对国家危机的关切。

三、豪放的思想氛围在五四运动中,知识分子积极参与,他们提出了一系列新观念和新思想。

他们崇尚科学、民主、自由主义以及人文主义的价值观。

中西文化的交流也加深了他们的思想启蒙。

大胆而激进的言论和文章在各种刊物上发表,影响了大批读者。

五四运动积极推动了中国思想解放和文化革新的进程。

四、文学艺术的变革五四运动对中国文学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它要求文学要为社会现实服务,要反映社会问题,启发人民思考。

这一时期,一批杰出的文学家和艺术家崭露头角,他们以独立自由的精神,创作了大量的作品。

鲁迅、胡适、周作人等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先驱,通过批评和改革,推动了中国文学艺术的进步。

五、教育改革与女性解放五四运动呼吁教育国民,认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

因此,教育领域也产生了深刻的变革。

各种独立学校和研究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新教育理念的提出和实践也为中国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外,五四运动也为女性解放争取了更多的空间。

第一个女性主义组织——中国妇女解放协会在五四运动后成立,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和权益得到了显著提升。

六、国家意识觉醒五四运动使中国人强烈感到中国面临的危机和挑战,以及需要中国强大的国家意识。

这种意识觉醒推动了一系列国家独立和转型的运动,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七、结语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思想解放和文化革新的重要里程碑,它的影响力延续至今。

这场运动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注入了活力,为中国的文化艺术保持了开放和多样性的发展态势。

同时,它也激发了中国人民对于民主、科学和独立思考的追求。

高中历史_专题3第2节《新文化运动》课件_人民版必修3

高中历史_专题3第2节《新文化运动》课件_人民版必修3

为什么新文化运动的矛头指向 以孔子为首的儒家传统道德?
封建伦理道德造成中国的危亡;使民主科 学不能实现;阻碍了中国人的觉醒和社会 进步;是维护封建专制的工具。 课堂探究二 新文化运动时提出 “打倒孔家店”的口号、猛 烈抨击旧文化,而现在我们 却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你认 为两者矛盾吗?为什么儒家 思想能够延续两千多年?
历史:专题3第2节《新 文化运动》课件PPT(人 民版必修3)
当历史的车轮驶入20世纪时,勤劳 勇敢的中国人面临的仍然是破败的山 河、颓败的经济、失败的革命、衰败 的文化…… 中国究竟该何去何从? 一批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深入到民族 文化心理层面进行反思,掀起了继戊 戌变法后的又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建设中华民族共有 精神家园。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 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 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十七大报告
精华:
崇尚刚健自强、刻苦勤劳的精神 提倡天下大同、以天下为已任、克已奉公 提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强调天人和谐、贵和尚中的思想 提倡“民本”与“德治” 尊老爱幼的伦理道德 优秀的文学、艺术、科技成果 ……
3.思想方面:启蒙思想传入,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袁世凯在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直接原因)
• 袁世凯上台后,通令全国“尊崇孔圣”,强迫全国各 学校“尊孔读经”,“务以孔子之言为旨归”,中小 学均加读经一科,一时间社会上出现了“孔道会”、 孔教会、“尊孔会”等组织。
新文化运动的概况
兴起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青年杂志》
主要阵地
《新青年》
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
旗 帜
(前期指导思想)

【高中历史】新文化运动ppt141

【高中历史】新文化运动ppt141

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道德。
靠不住的人
自由、平等、独立……
汉天为命上 乐 竭 地 无 邪 府 民合,绝, 歌,冬衰我
乃雷,欲 敢震山与 与震无君 君,陵相 绝夏,知 !雨江, 雪水长 ,
——
天啊!我要和你 相爱,一辈子也不断 绝。除非是山没有了 丘陵,长江、黄河都 干枯了,冬天雷声隆 隆,夏天下起了大雪, 天与地合到一起,我 才敢同您断绝!








孔子生长封建时代,所提倡之道德, 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 封建时代之道德也;所垂示之礼教,即 德,其核心是三纲五常(三纲 生活状态,封建时代之礼教,封建时代 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 之生活状态也;所主张之政治,封建时 妻纲。五常通常指仁、义、礼、 代之政治也。 智、信) ——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
——胡适
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出了监狱 就入研究室。
——陈独秀
20世纪初国民之灵魂
镜头一:辛亥革命后百姓门户前的对联
专制 制度 仍旧 根深 蒂固
20世纪初国民之灵魂
镜头二:鲁迅的《药》描述的人血馒头
华老栓是市镇市民,夫妻辛勤操持着一个小茶馆, 是普通的劳动人民。他的儿子华小栓患有严重的痨病, 他不去求医,却相信别人说的人血馒头可以治病。于 是他千方百计去找人血,他拼命积攒铜钱,只想着尽 快把人血馒头取到手,好医治他儿子的痨病。至于流 血的是谁?为什么被杀以及人血馒头到底能不能治病? 他不用也根本没有去想过这些问题。
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 ⒈前期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民国初年,北京《中 华新报》曾登了一则新闻, 有一女子唐氏19岁,许配 张家,还未嫁过门,未婚 夫就死了,为了做烈女, 唐氏选择自杀殉夫,历尽 了喝符灰水、吞金、上吊、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 投河及三次绝食,最后服 时的心情 用砒霜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课件设计高中历史_新文化运动

课件设计高中历史_新文化运动
• 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 青年知识份 子 的觉醒。
• 为 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 利的条件,推动了 五四运动 的发生。
请思考:新文化运动对今天的我们 有何启示
1、解放思想;不断创新;追求真理;崇尚科学;吸收 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等。 2、要增强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民主与科学意识,对于传 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我们的传统文化与时 俱进 3、新文化运动解除了中国人民思想文化上的枷锁,激发 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青年是国家民族未来的 希望。中华民族的未来,需要你们去创造。青年要勤奋 学习,努力实践,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
实质: 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合作探究三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请根据下面的四则材料,以及回答的问题,归纳总结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辩证分析)
材料一:
表一:1913年江苏第一师范学 校“最崇拜人物”问卷统计表
表二:1924年北京大学 “ 最崇拜人物”问卷统计表
由表一与表二的变化,说明新 文化运动有何作用?
21、新文化运动
历史、高二上册、岳麓版
21、新文化运动
前期:1915年—1919年 后期:1919年五四运动后
新文化运动
[课标要求]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学习重难点】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条件和主要内容。 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合作探究一 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条件
——鲁迅《狂人日记》
胡适: 《文学改良刍议》
(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陈独秀: 《文学革命论》
(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
合作探究二
新文化运动前期的内容:
(三个提倡三个反对)
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愚昧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新文化运动》 说课稿

《新文化运动》 说课稿

《新文化运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新文化运动》。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新文化运动》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思想文化史》中的重要内容。

这一时期的思想文化变革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新文化运动发生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它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礼教和旧道德,倡导白话文,推动了中国思想文化的现代化进程。

这一运动不仅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后来的五四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在教材的编排上,新文化运动这一内容位于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这一单元,前承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后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通过学习新文化运动,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脉络,认识到思想解放对于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为高中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对于新文化运动这一相对抽象和复杂的历史事件,可能理解起来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学生在初中阶段对新文化运动有过初步的了解,但对于其背景、内涵、影响等方面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高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设置问题、引导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2)掌握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旧礼教和旧道德、提倡白话文等。

(3)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认识其在思想解放和文化创新方面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阅读史料、分析图片等方式,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课堂辩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岳麓版历史必修3《新文化运动》ppt4

岳麓版历史必修3《新文化运动》ppt4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陈独秀(1879—1942)
《新青年》封面
李大钊(1889—1927)
胡适(1891—1962)
刘半农(1891—1934)
鲁迅(1881—1936)
钱玄同(1887—1939)
自人权平等之说兴,奴隶之名,非血气所能忍受。世界称近世欧洲历 史为“解放历史”。破坏君权,求政治之解放也;否认教权,求宗教之解放也; 均产说兴,求经济之解放也;女子参政运动,求男权之解放也。
Download prompt: This PPT courseware has been carefully prepared by our store. We hope that after downloading, it can help everyone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fter downloading the PPT courseware, i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
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 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 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形成 空前的思想解放。它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专制主义以空前 沉重的打击,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对促进中 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觉醒起了巨大的作用,成 为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它促使人们追求 真理、追求进步,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 有利的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的形式,以专题为线索展现历史发展脉络,打破了时空的界限。

这本应建立在学生掌握通史的基础之上。

但初中历史教育的现状决定了众多学生既对初中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不理想,无法形成学习高中历史课程必要的知识基础;又缺乏必要的学习能力和方法的培养。

对我们开展高中教学非常不利。

所以教学时,一定要注意专题内知识的完整性问题,同时还要考虑本专题知识与其他专题的联系。

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深入浅出地把历史知识向学生讲述清楚,并引导他们通过学习活动有所收获。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指导思想、代表人物、活动阵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和新发展;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2.能力方面:(1)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背景的教学,培养学生对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政治、经济、文化相互关系基本观点的理解能力。

(2)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前、后期性质变化的分析,培养学生比较和综合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态度、价值观方面:(1)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是中国资产阶级为打破封建束缚而在思想文化上开展的启蒙运动,是反封建旧文化的斗争。

它动摇了封建正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思想潮流,弘扬民主和科学,为五四运动爆发作了思想准备,在国内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