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校准要求

合集下载

内部校准管理制度

内部校准管理制度

内部校准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内部校准管理工作,提高校准的精度和可靠性,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进行内部校准的部门和人员。

第三条内部校准是指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有组织的、计划的、有目的的标定,以保证设备的准确、可靠、稳定性能,以满足相关检测要求。

第四条内部校准管理应坚持“实行细则,保证质量,预防风险,提高效率”的原则,加强质量管理,持续改进,不断提高校准管理水平。

第五条本制度内容包括内部校准流程、校准程序、校准记录、校准报告和质量控制等五部分。

第六条内部校准工作的目标是: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对设备进行定期的内部校准,以保证设备的准确、可靠、稳定性能,以满足相关检测要求。

第七条内部校准工作的要求是:在实际操作中,要严格按照内部校准管理制度和相关标准要求进行,确保校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八条内部校准管理应将校准结果作为评价实验室技术能力和产品检测能力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二章内部校准管理流程第一节内部校准工作的组织第九条实验室主任是内部校准工作的责任主体,应对内部校准工作的质量负责。

第十条校准工作的组织应有关部门负责,划分工作任务,分工明确。

第十一条内部校准工作的质量控制应有专门的技术负责人负责。

第十二条内部校准工作应有内部校准组成员参与,确保校准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二节内部校准工作的程序第十三条校准工作应按照内部校准管理制度和相关标准要求进行。

第十四条校准工作程序包括:准备、实施、记录和提交校准报告等步骤。

第十五条校准工作程序的内容应包括:校准前的准备工作、校准的具体实施、校准记录和校准报告。

第十六条校准工作程序应根据设备的不同类型和不同特点进行分别安排。

第三节内部校准工作的记录和报告第十七条校准记录应真实、准确、完整,包括校准的具体实施过程和结果。

第十八条校准报告应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报告,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第十九条校准报告应根据校准结果进行评价,对校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分析。

公司内部校准管理规定

公司内部校准管理规定

公司内部校准管理规定1. 目的为了确保公司内部测量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特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详细阐述了公司内部校准的管理流程、职责分工、操作规程等内容。

2.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需要进行校准的测量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设备、检测设备、实验设备等。

3. 职责分工3.1 质量管理部负责制定公司内部校准计划,并对校准过程进行监督。

3.2 设备使用部门负责定期向质量管理部提交校准申请,并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

3.3 校准实验室负责具体执行校准工作,确保校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校准流程4.1 设备使用部门在设备使用前,应向质量管理部提交校准申请。

4.2 质量管理部根据设备的使用频率和重要性,制定校准计划,并通知设备使用部门和校准实验室。

4.3 校准实验室按照校准计划,对设备进行校准。

校准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校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4 校准完成后,校准实验室应向质量管理部提交校准报告。

4.5 质量管理部对校准报告进行审核,确保校准结果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4.6 设备使用部门根据校准报告,对设备进行调整或维修。

4.7 质量管理部对校准过程进行监督,确保校准活动的有效实施。

5. 校准设备和标准5.1 校准实验室应配备满足校准需求的设备和标准物质。

5.2 校准设备和标准物质应定期进行校准和检定,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5.3 校准实验室应建立设备清单,包括设备型号、规格、校准周期等信息。

6. 记录和追溯6.1 校准实验室应建立校准记录,记录应包括校准日期、校准人员、校准方法、校准结果等信息。

6.2 校准记录应保存至少一年,以便进行追溯和查询。

6.3 质量管理部应定期对校准记录进行审核,确保校准活动的合规性。

7. 培训和宣传7.1 质量管理部应定期组织校准培训,提高员工的校准意识和技能。

7.2 设备使用部门应加强对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确保其掌握设备的基本操作和维护方法。

内校校准规范

内校校准规范

XX(科技)有限公司卡尺校准规范文件编编号:发布日期:实施日期:1、目的对内部的卡尺校准,确保准确度和实用性保持完好。

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规范引用下列文件:JJG 30-2012 通用卡尺检定规程。

3、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公司内部分度值或分辨力为:0.01mm,0.02mm,0.05mm;测量范围:0~500mm,各种规格游标卡尺、带表卡尺、数显卡尺的首次校准、使用中校准和后续校准,其它类型卡尺也可参照执行。

4、校准标准外校合格的标准量块5、环境条件5.1 校准室内温度(20±5)℃,恒温时间不少于2h.5.2 校准室内湿度不超过80%RH5.3校准前,应将被校卡尺及量块等校准用设备同时置于平大理石平台上或木桌上,其平衡温度时间见表-1的规定。

表-1 平衡温度时间6、技术要求6.1零值误差通用卡尺量爪两测量面相接触(深度通用卡尺的主标尺基准面和测量面在同一平面)时,由表上的“零”标记和“尾”标记与主标尺相应标记应相互重合。

其重合度应符合表-2的规定。

带表卡尺部超过不超过分度值的1/2,数显卡尺不超过0.01mm.6.3示值误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带深度测量杆的卡尺,深度测量杆在20mm点的示值误差应不超过1个分度值。

表-3 通用卡尺的示值误差5、校准方法5.1零值误差;5.1.1 移动通用卡尺的尺框,使通用卡尺的量爪两外侧面接触,分别在尺框紧固和松开的情况下,用目力观察“零”标记和“尾’标记与主标尺相应标记的重合度。

必要时用工具显微镜校准。

5.1.2 对于深度通用卡尺,将尺框基准面与尺身测量面同时与大理石平台接触。

5.2示值变动性5.2.1在相同条件下,移动尺框,是电子数显卡尺或带表卡尺两外测量面接触,重复测量10次读数。

示值变动性以最大与最小读数的差值确定。

5.3示值误差5.3.1川3级或5等量块校准 5.3.2受校点的分布:对于测量范围在300mm 内的卡尺,不少于均匀分布3点,如测量范围为(0~150mm )的卡尺,其受教点为30mm;60mm;90mm;如测量范围为(0~300mm )的卡尺,其受校点为 101.30mm ;102.60mm ;291.90mm ;对于测量范围大于300mm 的卡尺,不少于均匀分布6点,如测量范围为(0~500mm )的卡尺,其受校点为 80mm ;161.30mm ;240mm ;321.60mm ;400mm ;491.90mm.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可以适当增加受校点位。

内部校准操作规定

内部校准操作规定

内部校准操作规定1. 目的本操作规定的目的是确保内部校准过程的顺利进行,以保证准确的测试结果和可靠的数据分析。

2. 定义- 内部校准:通过使用标准样本或校准物来验证测试设备或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过程。

- 校准物:指用于校准测试设备的已知特性和浓度的物质或样本。

- 校准样本:指测试设备校准所需的样本。

3. 校准物管理- 所有校准物应由指定的负责人进行管理,并确保其存储和使用符合相关的法规和标准要求。

- 校准物的标签应清晰明确,包括名称、批号、有效期等信息。

- 校准物的存储条件应符合其要求,避免受潮、受热或暴露于有害物质。

4. 校准样本准备- 校准样本的制备应按照相关的测试方法和标准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 校准样本的制备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技能和经验,并接受过相应的培训。

5. 校准设备验证- 校准设备应定期进行验证,以确保其准确性和稳定性。

- 校准设备验证的频率应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生产需求进行制定,并记录在相关的验证报告中。

6. 校准过程记录- 每次进行内部校准时,应记录校准的日期、时间、校准人员和校准结果等信息。

- 校准记录应保存在指定的位置,确保其可追溯和可审查。

7. 校准结果评估- 校准结果应根据设备的规格要求和标准要求进行评估,并记录在相应的校准报告中。

- 如果校准结果不符合要求,应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并重新进行校准。

8. 文件管理- 所有与内部校准相关的文件应进行妥善管理,包括校准记录、校准报告、校准设备验证报告等。

- 文件管理应符合相关的法规和标准要求,并确保其保密性和完整性。

9. 培训与交流- 所有参与内部校准的人员应接受相应的培训,包括校准方法、校准设备的操作和维护等内容。

- 定期进行内部培训和交流,以提高校准人员的技能和知识水平。

10. 批准与执行本操作规定由质量管理部门进行批准,并由相关部门执行。

如有任何修改或更新,应及时通知并重新培训相关人员。

卡尺内部校准规范

卡尺内部校准规范

校点为101.20,201.50,291.80mm。
5.5 内量爪的校准:先将一块尺寸为20mm的3级或5等量块的长边夹持于两外量爪测量面之间,紧固螺
钉后,该量块应能在量爪测量面间滑动而不脱落。用测力(6-7)N的外径千分尺测量内量爪三次,
取平均值,记录在《内校记录表》中。
5.6 示值误差:历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要求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判断校准合格。对于分度值为
盖红色受控文件印章为受控文件,若印章不是红色则为非受控文件,请只使用受控 印章 文件.
文件编号:WI-QA-0005
标题:卡尺内部校准规范
版本:
A1
页数:
2/2
生效日期:2006-10-25 5.4 用同样的方法,在整个量程上对其它的受校点分别测量三次,再取平均值记入《内校记录表》内 。 对于测量范围在300mm内的卡尺,受校点不少于均匀分布3点,如测量范围为(0-300mm)的卡尺,其受
0.01或0.02mm的卡尺:尺寸范围为0-150mm,允许示值误差±0.02mm;尺寸范围>150-200mm,允许示
值误差为±0.03mm;尺寸范围>200-300mm,允许示值误差为±0.04mm。
6.相关记录《ຫໍສະໝຸດ 校记录表》3.校准用基准件 外校合格的标准量块和数显外径千分尺。
4.校准条件 4.1 温度:20±5℃,湿度:≤80%RH。 4.2 校准前,将被校卡尺及量块等校准用设备同时置于木桌上平衡温度时间2H。
5.校准步骤 5.1 检查卡尺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表盘卡尺表头的指针是否完好,有无松
动,刻度是否清楚,推动表头是否平稳、平滑、数显卡尺显示屏是否完好。 5.2 示值的变动性:移动尺框,使卡尺的两外测量面接触,重复测量10次并读数,以最大与最小读 数的差值确定,带表卡尺不超过分度值的1/2;数显卡尺不超过0.01mm。 5.3 取一块20mm基准量块进行度量,量块被测量面要干净、平整。连续测量三次,取平均值记录在 《内校记录表》中,校准时每一受校点应在量爪的里端和外端两位置校准,量块工作面的长边和 卡尺的测量面长边应垂直。

分享实验室内部校准十大要求!

分享实验室内部校准十大要求!

分享实验室内部校准十大要求!1.准确性:实验室内部校准必须具有高度的准确性。

校准过程应该能够保证仪器读数与实际值之间的误差最小。

2.可追溯性:校准应该具有可追溯性,即能够追溯到国家或国际标准。

校准机构必须具备相关认可和资质。

3.校准计划:实验室需要制定合理的校准计划,以确保校准工作按时进行。

根据仪器的特点,可以制定不同的校准频率。

4.校准记录:每次进行校准都应该有明确的记录,包括校准时间、校准结果以及校准人员的签名。

这些记录可以用于跟踪仪器的使用情况以及处理问题时的参考。

5.校准标准:实验室需要使用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校准装置进行校准。

这些标准装置必须经过校准并具有有效的校准证书。

6.校准环境:校准应该在稳定、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进行。

温度、湿度、气压等因素都可能会对校准结果产生影响,因此需要进行相应的控制。

7.校准程序:校准应该按照严格的程序进行,包括校准前的准备工作、校准过程中的操作和校准后的记录和总结。

这样可以确保校准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

8.校准训练:实验室人员需要接受专业的校准培训,了解校准的目的、方法和要求。

只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才能进行有效的校准工作。

9.校准设备维护:校准设备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以确保其性能和准确度。

定期维护可以减少设备故障和校准误差的发生。

10.校准证书:每次完成校准后,应该提供校准证书记录校准结果。

校准证书应包括所校准的仪器、校准结果、校准日期、校准机构信息等内容,以便于审核和追溯。

实验室内部校准的十大要求可以帮助实验室建立科学、规范的校准体系,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只有通过合格的校准工作,才能确保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能够可靠地满足实验需求,并为科研工作提供准确的支持。

iatf16949内部校准的基本条件

iatf16949内部校准的基本条件

iatf16949内部校准的基本条件iatf16949是一种国际性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广泛应用于汽车行业。

在iatf16949中,内部校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确保了生产过程中各种测量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下面将介绍iatf16949内部校准的基本条件。

1. 内部校准的目的内部校准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测量设备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准确性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偏差尽可能小;可追溯性是指测量结果可以追溯到国际或国家标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2. 校准计划内部校准的第一步是制定校准计划。

校准计划应包括校准的目标、方法、频率和责任人。

目标是指校准的要求,方法是指校准的具体步骤和标准,频率是指校准的时间间隔,责任人是指负责校准工作的人员。

3. 校准设备内部校准需要使用可靠的校准设备。

校准设备应具备合适的测量范围、精度和稳定性。

同时,校准设备也需要定期维护和校准,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校准程序内部校准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

首先是准备校准设备和校准标准,确保其在校准过程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然后是进行校准操作,根据校准标准对测量设备进行调整和校准。

最后是记录校准结果和校准日期,以备将来参考和跟踪。

5. 校准记录和报告内部校准需要做好校准记录和报告。

校准记录应包括校准日期、校准人员、校准设备、校准标准、校准方法和校准结果等信息。

校准报告是对校准结果的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了解测量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

6. 校准周期和频率内部校准的周期和频率应根据测量设备的使用情况和重要性来确定。

一般来说,关键设备和频繁使用的设备应有更短的校准周期和更高的校准频率,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7. 校准结果和处理内部校准的结果应根据标准要求进行判定和处理。

如果校准结果符合要求,则设备可以继续使用;如果校准结果不符合要求,则需要进行调整、修理或更换,直到校准结果满足要求为止。

8. 校准的监督和审核内部校准需要进行监督和审核,以确保校准工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内部校准标准

内部校准标准

内部校准标准1. 校准目的我们的校准目的是验证和保证我们内部的数据、测量和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校准,我们可以比对和验证我们的测量设备和方法,以确保它们符合我们的质量要求。

2. 校准流程- 编制校准计划:根据我们的需求,制定校准计划,明确校准的目标、频率和方法。

- 选择合适的校准设备和方法: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校准设备和方法,以确保准确和可靠性。

- 进行校准操作:按照校准计划,进行实际的校准操作。

在进行校准操作时,需遵守相应的标准和操作规程,保证操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 记录和分析校准结果:将校准结果进行清晰的记录和分析,包括校准数据、差异和可疑情况等。

通过分析校准结果,我们可以了解设备和方法的稳定性,并作出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3. 校准频率根据内部要求和相关标准,我们将确定校准的频率。

一般情况下,校准的频率应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环境条件和相关标准要求来确定。

我们将确保在设备的保养和维护过程中,及时进行校准操作,以保证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校准记录对于每次校准操作,我们将做好详细的校准记录,包括校准日期、设备信息、校准方法和标准、校准结果等。

校准记录应坚持真实、准确、完整,并进行妥善保管。

5. 校准指标我们将制定校准指标,以衡量校准操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具体指标将根据相关标准和要求来确定,确保我们的校准操作达到预期的要求。

6. 校准报告针对校准操作的结果,我们将编制校准报告,详细说明校准过程、结果和分析。

校准报告应清晰、简明,并包含必要的数据和图表等。

校准报告将作为内部参考和外部沟通的依据。

通过制定和执行内部校准标准,我们将确保我们的操作和过程具备一致性和准确性,以满足我们的质量要求,提升我们的业务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请注意,本文档仅为内部参考使用,如有需要,应按照相关规程和程序来执行校准操作。

内部设备校准法规

内部设备校准法规

内部设备校准法规1. 引言2. 法规要求内部设备校准受到以下法规要求的约束:2.1. 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根据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组织应该建立和维护适当的设备校准程序。

这些程序应该包括以下方面:- 内部设备的校准计划,包括校准频率和方法;- 对设备校准的记录和文档管理;- 设备校准结果的评估和控制措施;- 校准不符合的处理和纠正措施。

2.2. 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在药品生产行业,GMP规范对内部设备校准也有明确的要求。

GMP规范要求组织制定和执行设备校准计划,并记录校准的结果和过程。

校准计划应该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校准频率;- 校准方法和标准;- 校准记录的保存期限;- 校准结果的评估和控制措施;- 校准不符合的处理和纠正措施。

2.3. 行业特定法规根据不同行业的特定要求,可能存在其他相关法规对内部设备校准提出要求。

例如,在医疗设备行业,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医疗设备制造商建立设备校准计划,并进行定期的校准和验证。

3. 实施策略为了遵守上述法规要求并保证内部设备校准的合规性,组织可以采取以下简化的实施策略:- 建立内部设备校准计划,明确校准频率和方法;- 编制相关的校准记录和文档,并进行妥善管理;- 定期评估校准结果,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对于校准不符合的情况,及时处理并采取纠正措施。

结论内部设备校准法规要求组织建立合规的设备校准程序,并定期对内部设备进行校准和验证。

遵守ISO 9001、GMP和其他行业特定法规的要求,以及采取简化的实施策略,将有助于组织确保内部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而提高产品质量和符合法规要求。

分享:实验室内部校准十大要求!

分享:实验室内部校准十大要求!

分享:实验室内部校准十大要求!内部校准,实验室内部需要自行建立的校准规程,但是,校准用标准器必须经过检定或校准合格(按照量值传递规定)。

校准指校对机器、仪器等使其更加准确。

一、内部校准与自校准的区别“自校准”一般是利用测量设备自带的校准程序或功能(比如智能仪器的开机自校准程序)或设备厂商提供的没有溯源证书的标准样品进行的校准活动,通常情况下,其不是有效的量值溯源活动,但特殊领域另有规定除外。

“内部校准”是指在实验室或其所在组织内部实施的,使用自有的设施和测量标准,校准结果仅用于内部需要,为实现获认可的检测活动相关的测量设备的量值溯源而实施的校准。

因此符合要求的内部校准是CNAS认可的溯源途径,而自校准不是。

二、内部校准适用范围对于取得CNAS认可的检测实验室,或准备申请CNAS认可的检测实验室,与其获得或申请的认可能力有关的测量设备,如果量值溯源是通过内部校准的途径,则必须满足CNAS-CL31∶2011《内部校准要求》。

但是如果实验室与其获得或申请的认可能力有关的测量设备内部校准能力,已获得CNAS校准实验室认可或取得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授权的,则可以认为能满足《内部校准要求》而不需再按CNAS-CL31∶2011《内部校准要求》进行评审。

例如有的实验室玻璃量器比较多,如果全部送检,费用大且周期长,影响了检测工作,该实验室向省级计量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建标并且通过考核,取得了玻璃量器的计量标准考核证书,则可以认为该实验室对玻璃量器的内部校准是符合CNAS要求的量值溯源途径。

相关法规规定属于强制检定管理的测量设备,应按规定检定,不能进行内部校准。

三、对人员的要求从事内部校准的人员应有相应的物理、数学知识,计量学知识及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能力。

内部校准的人员,应经过相关计量知识、校准技能等必要的培训、考核合格并持证或经授权。

四、对环境条件和设施的要求1、实验室实施内部校准的校准环境、设施应满足校准方法的要求。

企业内部校准的必要条件

企业内部校准的必要条件

企业内部校准的必要条件1. 引言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校准是一种确保产品、过程和系统符合特定要求的重要方法。

企业内部校准是指在企业内部进行的校准活动,旨在保持产品质量和流程的稳定性,并确保满足客户需求。

本文将讨论企业内部校准的必要条件。

2. 校准的定义和目标校准是通过比较测量结果与已知标准值之间的差异来确定测量设备或系统的精度、可靠性和准确性。

其主要目标是确保测量结果可靠且与实际情况一致,以满足产品质量和过程控制的要求。

3. 必要条件3.1 标准参照物在进行校准之前,需要明确确定标准参照物。

这些参照物可以是国际、行业或企业内部所接受的标准。

例如,在生产线上使用温度计时,可以使用国际上广泛认可的温度标准作为参照。

3.2 标准操作程序为了保证校准过程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需要制定标准操作程序(SOP)。

SOP应包括校准的具体步骤、所需设备和工具、校准频率和记录要求等。

通过制定明确的SOP,可以确保不同操作员在进行校准时能够遵循相同的步骤,从而保证测量结果的一致性。

3.3 校准设备和工具进行企业内部校准需要使用适当的设备和工具。

这些设备和工具应经过认证,并且能够提供可靠且精确的测量结果。

同时,这些设备和工具需要进行定期维护和校准,以确保其性能和精度。

3.4 校准人员企业内部校准需要有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来执行。

这些人员应熟悉校准过程、设备操作和数据分析,并且具有良好的技术能力和实践经验。

他们还应了解质量管理系统,并能够解释并正确处理校准结果。

3.5 校准记录与追踪所有进行的校准活动都应有详细记录。

记录应包括执行日期、执行人员、所用设备、测量结果以及任何异常情况或修正措施等信息。

这些记录可以帮助企业跟踪校准的历史和趋势,并为质量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3.6 校准结果分析与改进校准结果应进行分析和评估,以确定是否满足预定的要求。

如果发现任何偏差或问题,应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并对校准程序进行改进。

这样可以确保校准过程的持续改进,提高产品质量和过程控制能力。

CNAS-CL01-G004:2023内部校准要求

CNAS-CL01-G004:2023内部校准要求

CNAS-CL01-G004内部校准要求Requirements for In-house Calibration内部校准要求1适用范围1.1本文件适用于申请或已获CNAS认可的检测实验室对其与认可能力相关的测量设备实施的内部校准(实验室的内部校准能力已获得校准实验室认可的,不适用本文件)。

1.2本文件适用于CNAS对实施内部校准的检测实验室(医学实验室除外)进行的认可活动。

2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引用而成为本文件的条款。

请注意使用引用文件的最新版本(包括任何修订)。

2.1CNAS-CL0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2.2CNAS-CL01-G002《测量结果的计量溯源性要求》2.3CNAS-CL01-G003《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2.4CNAS-CL01-A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校准领域的应用说明》2.5CNAS-RL02《能力验证规则》3术语和定义3.1内部校准在实验室或其所在组织内部实施的,使用自有的设施和测量标准,校准结果仅用于内部需要,为实现获认可的检测活动相关的测量设备的量值溯源而实施的校准。

注1:ISO/IEC指南99中没有“内部校准”术语,本文件参照国外认可机构的有关文件给出的该定义;注2:“内部校准”与“自校准(Self-Calibration)”是不同的术语,“自校准”一般是利用测量设备自带的校准程序或功能(比如智能仪器的开机自校准程序)或设备厂商提供的没有溯源证书的标准样品进行的校准活动,通常情况下,其不是有效的量值溯源活动,但特殊领域另有规定除外。

4内部校准活动的要求4.1检测实验室对使用的与认可能力相关的测量设备实施的内部校准,应满足CNAS-CL0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和CNAS-CL01-A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校准领域的应用说明》的相关要求。

4.2实验室的管理体系应覆盖开展的内部校准活动,并对内部校准活动的范围建立文件清单。

内部校准规定

内部校准规定

内部校准规定1. 目的本规定的目的是确保我们的内部校准程序能够有效地进行,以提供一致准确的测量结果。

2. 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校准的设备、仪器和工具。

3. 校准要求3.1 所有需要进行校准的设备、仪器和工具应符合国家或行业相关标准的要求。

3.2 校准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 校准周期:根据设备、仪器和工具的特性和使用频率确定合适的校准周期。

- 校准方法:选择与设备、仪器和工具类型相适应的校准方法,确保校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校准记录:在校准过程中详细记录所有相关信息,包括校准日期、校准人员、校准结果等。

4. 校准程序4.1 内部校准程序应包括以下步骤:- 校准计划:制定校准计划,明确校准的目标、范围和周期。

- 校准实施:根据计划执行校准过程,确保使用合适的设备和方法进行校准。

- 校准记录:及时记录校准结果和相关信息,并妥善保存校准记录。

- 校准评审:定期评审校准程序和结果,确保其有效性和准确性。

4.2 校准程序应经过内部审核和批准,并定期进行复查和更新。

5. 校准人员5.1 校准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正确、准确地进行校准操作。

5.2 校准人员应接受过校准操作培训,并持有相应的资格证书。

5.3 校准人员应在校准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和安全要求,并保证校准过程的可追溯性。

6. 校准管理6.1 校准管理应包括以下内容:- 设备清单:建立设备清单,记录所有需要进行校准的设备、仪器和工具的基本信息。

- 校准计划:根据设备清单制定校准计划,并按时进行校准。

- 校准记录管理:建立校准记录管理系统,确保校准记录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 校准结果处理:根据校准结果及时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 内部审核:定期进行内部审核,评估校准程序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6.2 校准管理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并定期对其进行评估和持续改进。

7. 附则7.1 校准结果应与设备、仪器和工具的技术规格和要求相符,确保其能够正常工作和提供准确的测量结果。

CNASCL内部校准要求

CNASCL内部校准要求

CNASCL内部校准要求为了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CNASCL(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对实验室内部的所有仪器设备均要求进行校准,以保证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校准是指通过与已知标准进行比较,评估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偏差,并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其满足测量要求的过程。

因此,内部校准对于实验室的工作至关重要。

校准可以分为内部校准和外部校准两种方式。

内部校准是指实验室对自己的仪器设备进行校准,外部校准则是指实验室将其仪器设备送至专门的校准机构进行校准。

在实验室的日常管理中,内部校准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仪器设备的问题,确保实验室的整体运作正常。

对于内部校准的要求,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校准体系,包括校准计划、标准操作程序、记录和报告等。

在校准计划中,需要明确定义哪些仪器设备需要校准,以及校准的频率和方法。

标准操作程序则是指明校准的具体步骤和要求,以确保校准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

校准记录和报告则是对校准过程的结果进行记录和归档,以备日后查阅和验证。

其次,内部校准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校准标准和参考物质。

校准标准应具有可追溯性和准确性,能够确保仪器设备的测量结果与国际标准一致。

参考物质则是用于检验仪器设备准确性和稳定性的重要工具,其选择要根据实际测试的需求和要求进行合理搭配。

此外,内部校准还需要注重人员的技术培训和质量管理。

实验室的操作人员应具备丰富的技术知识和操作经验,能够熟练掌握校准操作步骤,并对校准结果进行正确的解读和处理。

质量管理则是通过内部审核、监督和改进,确保校准工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提高实验室的整体水平和信誉度。

最后,内部校准还需要建立完善的跟踪和追溯机制,确保校准结果的可靠性和持续性。

实验室应定期对校准结果进行复核和确认,确保仪器设备的测量准确性得到有效控制。

同时,校准结果应与外部校准结果进行比较,以确认校准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总之,内部校准是保证实验室仪器设备正常运作和测量准确性的重要环节。

量具内部校准的五个基本条件

量具内部校准的五个基本条件

量具内部校准的五个基本条件
1. 校准环境条件:校准必须在符合规定要求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包括温度、湿度、压力等环境因素的控制。

环境条件的稳定性对校准结果具有重要影响。

2. 标准量具的准确性:校准必须使用准确的标准量具,以确保校准的准确性。

标准量具应经过相关实验室的校准并具有合法的校准证书。

3. 校准方法和程序的正确性:校准应使用符合相关标准的方法和程序进行,确保校准过程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校准方法和程序应经过严格验证和验证。

4. 校准设备的全部性:校准设备必须具备全系列校准能力,能够满足被校量具的全部校准要求。

设备的测量范围、精度和稳定性等要求必须符合校准需要。

5. 校准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校准操作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和经验,熟悉校准程序和方法,并能正确操作校准设备。

操作人员应受过专门的培训和认证,并持有相应的证书。

仪器设备内部校准和自校准的区别

仪器设备内部校准和自校准的区别

仪器设备内部校准和自校准的区别除了外部校准和内部校准,我们有时候还会遇到诸如“自校准”“自检”等概念,仅从字面意义上看,其含义似乎非常接近,难以辨别。

但是在特定的领域,其概念是有具体的规定的。

一、内部校准参照CNAS-CL01-G004:2018《内部校准要求》:①“内部校准”:在实验室或其所在组织内部实施的,使用自有的设施和测量标准,校准结果仅用于内部需要,为实现获得认可的检测活动相关的测量设备的量值溯源而实施的校准;②“自校准”:一般是利用测量设备自带或者标准方法规定的校准程序或功能(比如智能仪器的开机自校准程序)或设备厂商提供的没有溯源证书的标准样品进行的校准活动,通常情况下,其不是有效的量值溯源活动,但特殊领域另有规定除外。

由此可见:①按照CNAS相关标准开展的内部校准活动,可以满足RB/T214-2017《通用要求》的4.3.3条有关于设备检定和校准的要求;②自校准由于缺少对校准的系统性管控,无法确保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溯源性,因此,通常无法满足RB/T 214-2017《通用要求》中的对应要求。

但在特殊领域中,如能确保量值溯源,则此时的“自校准”已经具备“内部校准”的条件了,如果此时机构再对:人员、环境、方法、记录、体系等方面加以管控时,此时的“自校准”就等同于“内部校准”了。

二、自检“自检”,这不是一个标准词汇,需要结合语境来判断其实际含义:①例如:在工厂车间,“自检”、“互检”“专检”常常一起使用:“自检”表示自己检查自己的工作结果;“互检”就是互相检查其他人的工作结果;“专检”表示由授权的质检人员对产品或半成品进行检验。

②再如:“自检”还可以表示智能仪器设备开机时对设备自身进行的常规检查,以及设备出现故障时,通过内建的检查程序进行自我诊断;有的时候还会使用标准样品来进行校对(这时相当于“自校准”)。

小结一下:①内部校准:是检验检测机构开展检定校准的一种方式,属于设备管理的重要环节;②自校准:是检验检测方法标准或设备操作中的环节,属于检验检测方法的实施过程。

实验室内部校准流程与要求总结

实验室内部校准流程与要求总结

实验室内部校准流程与要求总结摘要:实验室内部校准是确保实验室仪器和设备准确、可靠运行的重要环节。

本文通过详细介绍实验室内部校准的流程与要求,包括前期准备、校准操作、误差分析和校准结果记录等环节。

以此帮助实验室工作人员全面了解实验室内部校准的过程与方法,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前期准备在进行实验室内部校准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确定校准的仪器和设备,并检查其是否符合校准标准。

其次,需要准备好校准仪器和设备,包括校准源、标准物质等。

同时,还需要制定校准计划和流程,并对校准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掌握所需的技能和知识。

最后,还需要保证实验室的环境条件符合校准要求,如温度、湿度等。

2.校准操作校准操作是实验室内部校准的核心环节。

在校准操作中,首先需要对校准仪器和设备进行检查和准备,包括检查其功能和状况,清洁和调整仪器等。

然后,根据校准计划和流程进行操作。

校准操作的具体内容根据不同的仪器和设备而有所不同,但都需要按照标准程序进行操作,并严格控制各项参数。

3.误差分析在完成校准操作后,需要对校准结果进行误差分析。

误差分析是判断仪器和设备是否符合校准标准的关键环节。

在误差分析中,需要对每个校准点的测量结果进行分析,计算其相对误差,并与允许误差比较。

如果测量结果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则仪器和设备可以继续使用;如果测量结果超出允许误差范围,则需要调整和修复仪器和设备,并重新进行校准。

4.校准结果记录校准结果的记录是实验室内部校准的最后一步。

在校准结果记录中,需要详细记录每个校准点的测量结果、校准误差、校准日期、校准人员等信息。

同时,还需要保存校准记录和校准证书等相关文件,并按照一定的规定进行归档和管理。

校准结果的记录和管理是确保实验室工作可追溯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总结:实验室内部校准是确保实验室仪器和设备准确、可靠运行的重要环节。

校准流程包括前期准备、校准操作、误差分析和校准结果记录等环节。

公司内部校准管理规定

公司内部校准管理规定

公司内部校准管理规定1. 引言本文档旨在制定公司内部的校准管理规定,以确保公司内部的校准工作能够高效、准确地进行,保证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2. 定义在本文档中,以下术语的定义如下:- 校准:将测量设备或工具的实际值与已知标准值进行比较,以确认其准确性和精度的过程。

- 校准管理:对公司内部的校准工作进行规范、管理和监控的系统。

3. 校准流程3.1 提交校准申请- 所有需要校准的测量设备或工具,应由使用部门提出校准申请,并填写相应的申请表格。

- 校准申请表格应包括设备或工具的名称、型号、编号等基本信息。

3.2 审批校准申请- 校准申请应由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审批,包括对申请表格中的信息进行核对和确认。

- 审批通过的校准申请将被转交给校准实施部门进行处理。

3.3 校准实施- 校准实施部门根据校准申请安排合适的时间和人员进行校准工作。

- 在校准过程中,应使用已经校准合格的标准设备或工具进行比对。

3.4 记录和报告- 校准实施部门应记录校准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包括校准日期、校准结果等。

- 完成校准后,应向使用部门提供校准报告,包括校准结果和建议。

4. 校准频率4.1 根据设备或工具的重要性和使用频率,制定相应的校准频率。

4.2 校准频率应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确定,并在校准管理系统中进行记录和管理。

5. 校准记录和追溯性5.1 校准记录- 校准实施部门应保留校准记录,并按照文件管理规定进行存档和管理。

- 校准记录应包括校准日期、校准结果、校准人员等信息。

5.2 追溯性- 公司应确保校准设备或工具的追溯性,即能够追溯到校准设备或工具的标准来源。

- 追溯性应在校准报告中进行明确记录。

6. 校准设备和人员6.1 校准设备- 公司应配备符合标准要求的校准设备,并进行定期维护和校准。

- 校准设备的选型和采购应符合公司的采购管理规定。

6.2 校准人员- 公司应确保校准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定期进行培训和评估。

钢尺、卷尺内部校准规程

钢尺、卷尺内部校准规程

钢尺、卷尺内部校准规程
1目的
对钢尺、卷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精密度符合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生产及管理中使用的钢尺、卷尺。

3校验基准
外校合格的量块、内校合格的1000mm游标卡尺。

4环境条件
室温
5校准步骤
5.1检查钢尺、卷尺的刻度是否清晰。

5.2钢尺校准时,将1000mm游标卡尺平放在台面上,并把游标固定在1000mm处,将钢尺的零点紧贴在1000mm游标卡尺的零点上,对照比拟钢尺的刻度。

5.3卷尺校准时,将1000mm游标卡尺平放在台面上,选择任意量度尺寸并固定游标。

取量块紧贴游标卡尺的测量爪,用卷尺零点勾住量块的一端,再拉至量度尺寸的游标爪,对照比拟卷尺的刻度。

5.4分别核对被校尺与基准尺的刻度,取3~4个测量点,每点测试3次取平均值记录在?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内。

5.5当被校准的卷尺长度超出基准长度时,将游标固定在待测尺寸处,以卷尺整米刻度处为零点进行分段校准。

5.6每次测量精度允许误差在±1.0mm,超出精度范围那么判定不合格。

6校准周期
每6个月校准一次。

7相关记录
《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NAS-CL31
内部校准要求Requirements for In-house Calibration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前言
本文件由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制定。

本文件用以规范申请或已获CNAS认可的检测实验室对测量设备实施的内部校准活动,保证检测结果的量值溯源有效性。

内部校准要求
1 适用范围
1.1 本文件适用于申请或已获CNAS认可的检测实验室对其与认可能力相关的测量设备实施的内部校准(实验室的内部校准能力已获得CNAS校准实验室认可或取得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授权的,不适用本文件)。

1.2 本文件适用于CNAS对实施内部校准的检测实验室进行的认可活动。

2 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引用而成为本文件的条款。

请注意使用引用文件的最新版本(包括任何修订)。

2.1 ISO/IEC 1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2.2 CNAS-CL06《量值溯源要求》
2.3 CNAS-CL07《测量不确定度评估和报告通用要求》
2.4 CNAS-CL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校准领域的应用说明》
2.5 CNAS-RL02《能力验证规则》
3 术语和定义
3.1 内部校准
在实验室或其所在组织内部实施的,使用自有的设施和测量标准,校准结果仅用于内部需要,为实现获认可的检测活动相关的测量设备的量值溯源而实施的校准。

注:
1. ISO/IEC指南99中没有“内部校准”术语,本文件参照国外认可机构的有关文件给出的该定义;
2. “内部校准”与“自校准(Self-Calibration)”是不同的术语,“自校准”一般是利用测量设备自带的校准程序或功能(比如智能仪器的开机自校准程序)或设备厂商提供的没有溯源证书的标准样品进行的校准活动,通常情况下,其不是有效的量值溯源活动,但特殊领域另有规定除外。

4 内部校准活动的要求
4.1 检测实验室对使用的与认可能力相关的测量设备实施的内部校准,应满足CNAS-CL0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和CNAS-CL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校准领域的应用说明》的要求。

4.2 实施内部校准的人员,应经过相关计量知识、校准技能等必要的培训、考核合格并持证或经授权。

4.3 实验室实施内部校准的校准环境、设施应满足校准方法的要求。

4.4 实施内部校准应按照校准方法要求配置和使用参考标准和/或标准物质(计量标准)以及辅助设备,其量值溯源应满足CNAS-CL0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第
5.6条“测量溯源性”的要求和CNAS-CL06《量值溯源要求》的要求。

4.5 实验室实施内部校准应优先采用标准方法,当没有标准方法时,可以使用自编方法、测量设备制造商推荐的方法等非标方法。

使用外部非标方法时应转化为实验室文件。

非标方法使用前应经过确认。

注:非标方法应符合CNAS-CL0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第5.4.4条的注释中对其包含内容的要求。

非标方法的主要技术内容和体例可参照JJF1071《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的要求。

4.6 内部校准活动应满足CNAS对校准领域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

4.7 内部校准的校准证书可以简化,或不出具校准证书,但校准记录的内容应符合校准方法和认可准则的要求。

4.8 实验室的质量控制程序、质量监督计划应覆盖内部校准活动。

4.9 相关法规规定属于强制检定管理的测量设备,应按规定检定。

5 认可要求
5.1 初次认可、复评审和扩项评审的要求
5.1.1 初次认可、复评审和扩项评审中,申请认可的检测能力存在内部校准活动时,实验室应在申请书中申报,评审组中应安排相关校准领域的评审员。

现场评审过程中,参照校准能力认可的评审要求实施对全部内部校准能力的评审和确认。

5.1.2 实验室的内部校准能力不符合要求,不予确认时,申请认可的相关检测项目或参数也不予认可。

5.1.3 实验室存在内部校准活动,但认可申请时未向CNAS申报的,现场评审中,评审组不具备对相关内部校准的评审能力时,申请认可的相关检测项目或参数不予认可。

5.2 监督评审的要求
监督评审中,应覆盖内部校准活动,但可以根据相关项目的认可风险,以及其内部校准活动的复杂性、能力验证活动情况等,确定监督全部或部分内部校准能力。

一般情况下,内部校准能力的监督范围与认可的检测能力的监督范围一致。

5.3 能力验证的要求
5.3.1 实验室应寻求和参加适当的能力验证活动以对其实施的内部校准活动进行质量监控,当可能时,这些能力验证活动应符合CNAS-RL02《能力验证规则》的相关要求。

5.3.2 实验室使用内部校准的测量设备进行的检测项目/参数,当发生能力验证不满意时,或CNAS对实验室的内部校准能力产生怀疑时,CNAS可以要求实验室参加与其内部校准能力相关的能力验证计划或测量审核。

6 内部校准能力的性质
对相关内部校准活动的确认,是CNAS对检测结果的量值溯源有效性评价的需要,但这些内部校准能力不属于认可范围。

实验室不得在内部校准活动的校准证书中宣称获得CNAS认可或使用认可标识,也不得在对外宣传的认可范围中包含内部校准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