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中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3篇

中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3篇

中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第一篇:课程标准概述《体育与健康》是中职教育中的一门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意识,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本文将对中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进行概述。

1、课程目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基本体育技能、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协调能力、培养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同时,本课程还旨在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2、课程内容《体育与健康》课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体育锻炼:包括肌肉锻炼、有氧锻炼、柔韧性训练等,旨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能水平。

(2)体育技能:包括各项体育运动的基本技术和规则,通过学习掌握这些技能,学生能够参与和享受各种体育活动。

(3)健康知识:包括营养保健、健康检查、常见疾病预防等,旨在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4)心理健康:通过情感管理、心理调适、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能力的提高。

3、教学要求为了达到课程目标和内容的要求,教师应该:(1)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采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运动中获得乐趣和满足。

(3)注重力量和耐力、柔韧性、速度、协调性等方面的训练。

(4)定期进行体检和体能测试,以评估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

(5)创造适合学生特点的体育环境和体育氛围,让学生愉悦的参与体育活动。

(6)关注学生身心健康,把握好教育的方向和重点。

第二篇:体育锻炼关于体育锻炼的教学,是中职《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最重要和最基础的内容。

以下将从三方面展开对该节课的授课建议,以指导教师更加有效地开展这一节课的教学。

1、力量与耐力教学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力量和耐力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帮助学生提高力量和耐力水平,可以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同时也可以增强他们的运动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力量和耐力教学:(1)有氧运动:如跳绳、慢跑、游泳等,能够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身体的耐力。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一、课程目标体育与健康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身体和健康的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增强学生的体质素质和运动技能,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和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使学生能够参与各种体育运动和健康活动,并形成终身参与体育运动和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的意识和习惯。

二、课程内容1.基本体育素养(1)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原理、规则和精神(2)掌握常见体育项目的基本技能和战术(3)开展常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素质和协调能力2.休闲体育与健康(1)学习不同形式的休闲体育项目,如瑜伽、太极等(2)掌握正确的体育锻炼方法和运动饮食知识(3)了解不同健康习惯对身体的影响,如戒烟、适度饮酒等3.群体项目与团队精神(1)学习不同群体体育项目的规则和技巧,如篮球、足球等(2)培养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加强团队合作能力(3)参与集体体育活动,如校运会、竞技比赛等4.赛事组织与管理(1)学习赛事组织和管理的基本流程和方法(2)掌握比赛规则和裁判知识,参与赛事的组织和裁判工作(3)培养赛事组织和管理能力,如策划、推广、赞助等5.健康知识与生活方式(1)了解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知识(2)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和应对压力的方法(3)弘扬健康生活方式,如良好的饮食习惯、充足的睡眠等三、课程标准1.理论知识掌握(1)了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发展历程(2)掌握常见体育项目的基本规则、技巧和战术(3)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及运动饮食的基本知识(4)熟悉不同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常见症状2.技能掌握和运用(1)具备常见体育项目的基本技能和战术,如游泳、篮球等(2)掌握体育锻炼和休闲运动的正确方法,安全运动的基本技巧(3)运用健康知识,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3.身心发展与素质提高(1)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运动和健康活动的意识和兴趣(2)增强学生体质素质和身体协调能力,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4.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1)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2)参与赛事组织和管理工作,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3)进行科学健身训练和休闲体育活动四、评价与考核1.日常考核(1)课堂表现:包括理论知识掌握、技能运用和参与度等方面(2)作业任务:完成课程作业和项目练习任务,包括实践操作和书面作业等(3)考勤情况:按时参加课程学习,积极参与体育与健康活动2.总结评价(1)期末考核:综合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2)项目实践:参与赛事组织和实践活动,展示实际能力和素质提高情况(3)学期总结:学生结合自身体育与健康学习情况,进行个人学习总结和展望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旨在促进学生体育与健康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和健康意识,提高学生的体质素质和运动技能,增强学生的自我保健和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各种体育运动和健康活动,并形成终身参与体育运动和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的意识和习惯。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培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健康意识和体育素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综合素养,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本标准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以指导相关教学活动和评估。

第三条本标准的实施单位为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应设立体育与健康教学组织机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第四条本标准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统一实施,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第二章课程目标第五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体育素养,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综合素养。

第六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具体目标包括:(一)培养学生遵守体育公平竞争、团队合作、积极参与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等健康行为。

(二)提高学生体育技能,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运动才能。

(三)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身体适应能力和健康水平。

第三章课程内容第七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内容涵盖体育知识、体育技能、体育安全、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等方面。

第八条体育知识的内容包括:体育规则、体育赛事、体育历史和文化等。

第九条体育技能的内容包括:基本体育技能(如跑步、跳绳、游泳等)、球类运动、田径运动等。

第十条体育安全的内容包括:体育场地设备的安全使用、运动中的安全防护措施等。

第十一条健康知识的内容包括:食品营养、心理健康、性健康、健康保健、健康卫生等。

第十二条健康行为的内容包括:良好的饮食习惯、适量的运动、充足的休息、良好的卫生习惯等。

第四章教学要求第十三条组织专业教师进行教学,结合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第十四条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示范、引导、实践等,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第十五条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提供安全、卫生的场地和设备,确保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第十六条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和健康行为的实际应用能力。

第五章评价方法第十七条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如阶段性评价、综合评价、自我评价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综合表现。

中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中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体验参加不同项目运动时的心理感受
动对心理健康 体验体育活动中
的作用,认识身 的心理感受 心发展的关系
体验体育活动中身体疲劳时的心理感受
2、正确理解体 在体育活动中具 育活动与自尊、 有展示自我的愿 心理 自信的关系 望和行为
在体育活动中努力展示自我 对体育活动表现出较高的热情
健康 3、学会通过体 在体育活动中表
1、获得运动基 认识多种运动项
础知识 运动
目的价值及赛事
认识多种运动项目对身心和社会适应的价值 阅读、收听、收看重大体育赛事的报道、 实况并 做出评价
技能 2、学习和应用 运动技能
提高一两项运动 较为熟练地掌握一两项球类技战术、体操项目、 的技术水平(完成 田径运动技能、 及一两套舞蹈或健美操。 (完成 右列内容之一即 上述之一即可)
1、针对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实施教学 2、根据专业就业的特点,在选项阶段的教学应有针对性地开设实用性体育 课程 3、针对我校各专业部实际,编制学校课程教学方案及校本教材 4、确定教学内容时数比例的原则 5、教学内容的组合和搭配要合理,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要灵活多样 6、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 7、本课程标准的实施过程中,要明确实质性的教学内容是以运动参与、运 动技能和身体健康三领域为主干的,同时渗透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方面的教学。 (二)评价建议 课程评价包括对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和课程建设三方面的评价。 1、学习评价 学习评价的重点应是对教学过程的评价, 而不单是对教学结果的评价。 学生 成绩评定应包括学生自我评定、组内相互评定和教师评定三方面的综合评定。 2、教师教学评价 体育教师的教学评价应包括教师专业素质评价和课堂教学评价。 评价的形式 应做到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3、课程建设评价 课程建设评价主要对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评估:( 1)是否制定了课程规范 性文件以及这些规范性文件的完善程度;( 2)是否建立了课程及教材的审查管 理制度和课程评价制度,以及这些制度的实行情况;( 3)课程体系、课程结构 的完善程度和课程内容的先进性; (4)教材建设评价; ( 5)课程实施保障状况; ( 6)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一、课程性质与任务体育学是研究体育科学体系及其发展方向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各种体育现象,揭示各种体育现象的过程、本质与规律。

健康学主要研究人类如何保持健康及如何更科学地遵循生命规律和健康规律。

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可以认识和发挥人体的运动能力,提高人的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有机整合体育与健康两门学科中相关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以培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主要目标的综合性课程。

本课程对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具有独特的功能和重要的作用,对于建设健康中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各个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通过学习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运动技战术与技能、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提高学生的体能和体育实践能力,培养运动爱好和专长,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使学生具有健康的人格、强健的体魄,为学生身心健康和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一)学科核心素养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和应用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

1.运动能力运动能力是体能、技战术能力和心理能力等在身体活动中的综合表现,是人类身体活动的基础。

运动能力的具体表现形式为体能状况、运动认知与技战术运用、体育展示与比赛。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运动知识、技能和方法,参加与组织体育展示活动和比赛,显著提高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能够掌握和运用所学运动项目的裁判知识和比赛规则,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依据职业特点,独立或合作制订和实施体能锻炼计划,并对练习效果做出合理的评价;能够了解国内外的重大体育赛事和重大体育事件,具有体育文化理解能力和运动欣赏能力。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有机整合体育与健康教育两门学科中相关的内容、方法、原理,以促进学生体质与健康发展为主要目标的综合类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通过科学指导和安排体育锻炼过程,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

二、课程教学目标1. 运动参与认真上好体育课,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应按学校安排进行1小时的课外体育锻炼。

自觉与同伴组成小组进行课外体育锻炼和运动竞赛。

学会制定和实施简单的个人锻炼计划。

具备选择利于提高职业素质运动项目的意识、自我评价体育锻炼效果的能力。

2. 增强体能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要求,努力提高以耐力、力量和速度为主的体能素质水平,积极参与国家、地方及学校组织开展的“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等各类体育活动。

3. 体育技能基本掌握两项以上体育技能,不断提高运动能力。

形成自己的运动爱好和专长,有能力参加班级、校际和更高级别的体育运动比赛。

4. 身体健康了解一般疾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懂得营养、环境和生活方式对身体健康的影响,逐步养成健康向上的良好生活方式。

具有改善与保护身体健康的意识,能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我健康状况的科学健身手段,特别是有氧健身手段,学会用养生保健的方法改善身体健康。

对所从事的体育活动可能发生的伤害有初步认识,有意识控制和回避不规范动作的产生,懂得紧急处置运动创伤的简单方法。

5. 心理健康了解与体育有关的青春期心理卫生知识,认识青春期性心理的变化规律。

具有良好的情绪和自控能力,通过体育锻炼培养坚强的意志、提高抗挫折能力和乐观向上的精神品质、缓解性格差异导致的心理冲突。

中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中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中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根据《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文将针对中职《体育与健康》课程进行详细的介绍,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

一、课程目标中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爱好运动、注重身体健康,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态度,具备体育锻炼的基本技能和知识。

同时,通过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和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1. 运动基础知识:介绍运动的基本概念、运动的分类、体育竞赛规则等知识。

2. 运动技能训练:包括身体柔韧性、肌肉耐力、心肺功能等的相关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技巧。

3. 运动项目:设置不同的运动项目,如篮球、足球、乒乓球、游泳等,通过实践运动项目来提高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和能力。

4. 健康教育:介绍饮食习惯、心理健康、安全卫生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态度,促进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三、教学方法1. 基于实践的教学法:强调以实践为基础,通过具体的运动项目来帮助学生掌握相关技能。

2. 鼓励个性化发展:以学生个体化发展为出发点,根据学生的性格、兴趣和特长来制定教学计划和方案。

3. 合作学习法:倡导学生相互合作,通过小组讨论、小组活动等方式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协作能力。

4. 多元评价方法: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如常规考核、实践考核、课堂表现等,全方位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常规考核:通过期中、期末考试来评价学生掌握课程知识和技能的情况。

2. 实践考核: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来评价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

3.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出勤率、课堂积极参与度、协作能力等方面。

4. 学科综合评价:结合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

五、总结与展望中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设置,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针对性。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身体健康、运动技能和健康教育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docx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docx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一、课程目标以体育人,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能够喜爱并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享受体育运动的乐趣;学会锻炼身体的科学方法,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树立健康观念,掌握健康知识和与职业相关的健康安全知识,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遵守体育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发扬体育精神,塑造良好的体育品格,增强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和团队意识。

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使学生在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精神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包括保健的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掌握科学锻炼和娱乐休闲的基本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培养自主锻炼、自我保健。

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意识,全面提高身心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终身锻炼继续学习与创业立业奠定基础。

扩大体育对强身健体、培养情操、启迪智慧、壮美人生的作用,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健康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体魄强健、德才兼备的现代化建设人才,满足学生继续学习和个性发展等方面需要。

三、教学要求积极引导学生掌握符合个人身体素质的职业体能锻炼方法,以身体练习为主,体现运动的实践性,达到强健体魄的目的。

教师应该在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养成文明行为以及集体主义教育等与体育运动密切相关的方面加强教育与培养,充分发挥体育与健康教育在提高沟通能力、增强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组织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在训练中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表现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保证运动负荷,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果。

采用多样的方式进行体能教学特别是要加强遇险时的应急体能,在尊重学生个性特长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需求选择运动项目进行学习,在体育与健康教育中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体育文化的精髓和内容,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认同感。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热爱体育运动和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制定本课程标准。

第二条本课程标准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各类学制的体育与健康教学。

第三条本课程标准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体育意识和健康理念,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第四条本课程内容包括体育运动与健康知识、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健康生活方式等方面。

第五条中等职业学校应制定相应的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和评价体系,确保学生在体育与健康教育中得到全面发展。

第二章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第六条培养学生基本的体育意识和健康理念,使学生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和特点,了解健康生活方式的含义,认识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第七条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使学生具备参与各种体育运动的能力,并能养成自主锻炼的习惯。

第八条培养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学生掌握健康饮食、科学锻炼、良好作息等健康生活方式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第九条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竞技精神,使学生热爱集体体育运动,能够在集体体育项目中发挥个人水平,为班级和学校争取荣誉。

第十条培养学生养成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使学生能够在体育活动中遵守规则,预防运动损伤。

第三章课程内容与学时安排第十一条体育运动与健康知识:包括体育运动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则和比赛规则等;健康生活方式的意义和内容;常见运动损伤及预防方法等。

学时安排为20学时。

第十二条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韧性等身体素质的培养;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常见体育项目的基本技能培养。

学时安排为80学时。

第十三条健康生活方式:包括健康饮食、科学锻炼、良好作息、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养。

学时安排为20学时。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第十四条体育与健康教学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示范、实践、交流、体验等。

第十五条体育与健康教学应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参与各种体育运动和项目。

中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中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中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促进中职学生的体育健康素养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课程标准的概述、课程目标的设定、课程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的选择以及提高学生体育健康水平的策略和建议。

一、课程标准的概述中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经过教育部门和专家学者的广泛研究和讨论制定的。

该标准旨在指导中职学校开展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扎实的体育基本功和健康生活方式。

标准要求中职学生在体育运动和健康知识方面取得一定的学习成果,以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二、课程目标的设定中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兴趣,提高他们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

具体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培养学生的运动协调能力、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知识。

三、课程内容的设计中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内容包括体育运动技能、体育理论知识、健康知识等方面。

具体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和实际情况来确定,可以包括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比赛竞技等多种形式。

四、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的选择中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方法应多样化,可以采用集体教学、小组合作、个别辅导等方式。

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提供多样的学习机会和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评价方式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除了传统的考试和测验外,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运动技能、听说读写的表现以及健康行为等方面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提高学生体育健康水平的策略和建议为了提高学生的体育健康水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加强课堂教学,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

学生需要了解体育运动的规则、技术要领和战术策略等方面的知识,以提高他们的运动技能和竞技水平。

2. 组织各类体育运动和健康教育活动。

学校可以开展足球、篮球、乒乓球等体育运动项目的训练和比赛,为学生提供锻炼身体的机会。

同时,可以邀请专家组织健康教育讲座,向学生传授健康知识和正确的健身方法。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一、前言《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4年版)》是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指导性文件,旨在明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要求、内容与标准,规范学校开展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标准旨在培养学生健康的身心素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和各项运动技能,增强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律能力。

同时,通过体育与健康教育,使学生了解健康知识和生活方式,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

三、核心素养1.身体素质:通过体育训练和各项运动锻炼,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性和柔韧性等方面。

2.运动技能:培养学生各项运动技能,包括球类运动、田径、游泳、健美操等,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基本动作和技术要领。

3.协作与团队精神:通过集体活动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4.兴趣与自信心:通过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和比赛,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

5.健康知识与生活方式:通过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使学生了解健康知识和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

四、课程内容与标准1.体育技能与技术(1)掌握常见球类运动如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的基本技巧和战术;(2)掌握田径项目如短跑、跳远、投掷等的基本动作和技术;(3)掌握游泳的基本姿势和泳姿;(4)学习健美操等有氧运动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2.体育健康与教育知识(1)了解人体生理结构和功能,以及运动对健康的影响;(2)了解常见运动损伤的原因和处理方法;(3)了解营养与健康的关系,掌握基本的膳食和营养知识。

3.体育与社会文化(1)了解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和民族体育项目;(2)了解国际体育机构和国际体育比赛的基本情况;(3)了解奥运会和世界杯等大型体育赛事的历史和影响。

4.健康生活与行为(1)了解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2)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饭前漱口等;(3)学习解决常见的健康问题,如疾病预防、心理健康等。

中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中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中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体育与健康》是中职学校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和健康意识。

该课程标准涵盖了学习内容、目标要求和评价方式等方面,下面将详细介绍。

一、课程目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身心健康水平。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体育知识,了解健康相关的科学知识,培养自我保健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学习内容:1.体育项目:学生要学习基本的体育项目技能,如跑、跳、投、篮球、足球等,培养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兴趣和能力。

2.健康教育:了解保持身体健康的基本知识,如饮食均衡、适当锻炼、合理作息等,以及一些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3.身体素质测试:通过标准的身体素质测试项目,如身高、体重、肺活量、柔韧性等,评估学生身体素质的水平,并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

4.团队合作:通过参与集体锻炼和团队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同时也增强学生的社交能力。

三、教学方法:1.理论学习:通过教科书、课件等教学材料,向学生传授体育和健康方面的相关理论知识。

2.实践训练:学生需要参与到具体的体育项目中,通过实践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和身体素质。

3.小组讨论: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锻炼经验和健康生活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4.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体育场馆、医院等地进行实地考察,更深入地了解体育和健康领域的实际情况。

四、评价方式:1.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专注度、积极性以及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等。

2.学科考试:通过定期的学科考试,检验学生对体育和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

3.体育技能考核:通过实际的体育项目考核,评价学生的体育技能和运动能力。

4.个人项目报告:要求学生选择一个与体育或健康相关的课题,进行研究并撰写个人项目报告,评价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教材选择:根据中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可以选择一些相关的教材供教师和学生参考,包括体育教科书、健康科普读物和教学视频等。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一、课程性质与任务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有机整合体育与健康教育两门学科中相关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主要目标的综合性课程,是提高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培养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运动技术战术、科学身体锻炼方法为主要内容,提高学生的体能和体育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体育志向和运动习惯的养成,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课程目标与核心素养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体育意识和锻炼身体的能力,增强与健康和职业相关的体能;帮助学生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使学生在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等核心素养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运动能力是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运动知识、技能和方法,参加与组织展示和比赛活动,提高体能与运动技能水平;掌握和运用选学运动项目的裁判知识和规则;发展与未来职业相关的运动技能与体能;能根据本人及职业特点独立制订和实施体能锻炼计划,并对练习效果做出合理评价,形成自己的运动爱好和专长;了解国内外的重大体育赛事和重大体育事件,具有运动欣赏能力。

健康行为是指学生能够掌握科学锻炼方法,养成良好锻炼习惯,懂得紧急处置运动创伤的简单方法;了解常见疾病、职业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懂得营养、环境和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逐步养成健康向上的良好生活方式;情绪稳定、包容豁达、乐观开朗,善于交往合作,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强;关注健康,敬畏生命,热爱生活,学会自我健康管理,改善身心健康状况,提高生活和生存能力。

体育品德是指学生能够自尊自强,主动克服困难,具有勇敢顽强、积极进取、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的精神以及精益求精的职业工匠精神;学会与同伴和谐相处,养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合作精神;能够正确对待体育比赛,遵守规则,文明礼貌,尊重他人,具有公平竞争的意识和行为。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一、课程性质与任务体育学是研究体育科学体系及其发展方向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各种体育现象, 揭示各种体育现象的过程、本质与规律。

健康学主要研究人类如何保持健康及如何更科学地遵循生命规律和健康规律。

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可以认识和发挥人体的运动能力, 提高人的健康水平,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 有机整合体育与健康两门学科中相关的知识、技能和方法, 以培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主要目标的综合性课程。

本课程对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具有独特的功能和重要的作用, 对于建设健康中国和人力资源强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各个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通过学习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运动技战术与技能、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提高学生的体能和体育实践能力, 培养运动爱好和专长, 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使学生具有健康的人格、强健的体魄, 为学生身心健康和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一)学科核心素养1.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和应用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

2.运动能力3.运动能力是体能、技战术能力和心理能力等在身体活动中的综合表现, 是人类身体活动的基础。

运动能力的具体表现形式为体能状况、运动认知与技战术运用、体育展示与比赛。

4.通过学习本课程,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运动知识、技能和方法,参加与组织体育展示活动和比赛, 显著提高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能够掌握和运用所学运动项目的裁判知识和比赛规则, 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依据职业特点, 独立或合作制订和实施体能锻炼计划, 并对练习效果做出合理的评价;能够了解国内外的重大体育赛事和重大体育事件, 具有体育文化理解能力和运动欣赏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第一章总则为适应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根据教育部的相关要求,制定本课程标准。

第二章课程目标体育与健康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意识,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技意识,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第三章课程内容3.1基本功训练3.1.1健身操:学生通过健身操的练习,提高身体柔韧性、协调性和耐力,培养良好的身体形态和体态。

3.1.2平衡训练:学生通过平衡训练,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和稳定性。

3.1.3力量训练:学生通过力量训练,提高肌肉力量和爆发力,增强身体的抗压能力。

3.1.4敏捷训练:学生通过敏捷训练,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反应速度。

3.2健康教育3.2.1营养与健康:学生了解良好的饮食习惯对健康的重要性,学习合理膳食的选择和搭配。

3.2.2心理健康:学生了解常见心理问题的原因和应对方法,学习调节情绪和管理压力的技巧。

3.2.3社会健康:学生了解社交关系的重要性,学习人际交往和沟通技巧,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3.3体育运动3.3.1球类运动:学生学习篮球、足球、排球等球类运动的基本技能和战术。

3.3.2田径运动:学生学习短跑、中长跑、跳远、跳高等田径运动项目的基本技能。

3.3.3游泳:学生学习游泳的基本动作和技巧,掌握自救和互救的方法。

3.3.4健身健美:学生学习健身和健美运动的基本动作和训练方法,塑造和保持良好的体形。

第四章教学方法4.1任务驱动教学法:根据学生的学习目标和需求,制定任务并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2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学习和应用知识、技能。

4.3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第五章评价方法5.1观察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技能水平和能力发展情况。

5.2问卷调查:教师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课程的满意程度和对学习效果的评价。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一、课程目标体育与健康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体育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运动习惯,以培养国家需要的各类人才。

二、课程内容1.体育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体育运动的基本规则、常用术语及相关知识,基本体育技能的训练与提高。

2.体育活动能力的培养:通过各类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体育基本能力,增强体育运动技能和协同能力。

3.体育和健康知识:包括运动生理、运动心理、运动营养、运动损伤和康复等方面的知识。

4.体育文化素养的培养:通过学习体育史、体育艺术和体育伦理,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意识和道德素质。

5.心理健康与运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提高心理素质,学会通过体育锻炼调解情绪。

6.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身健康水平,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课程安排1.小学部:每周至少2节课,每节课50分钟。

2.初中部:每周至少3节课,每节课50分钟。

3.高中部:每周至少4节课,每节课45分钟。

四、评价体系1.日常评价: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课外练习等。

2.体质测试:定期进行身体素质测试,评价学生身体发育情况和运动水平。

3.综合评价:综合考虑课堂表现、体育成绩、体育竞赛成绩等因素,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

五、师资要求1.教师应具备良好的体育专业知识和技能,热爱体育事业,具备爱心和责任心。

2.教师应具备教学经验和创新能力,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能够与学校、学生及家长有效沟通合作。

六、教材与资源1.教材:选择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校实际的体育与健康教材,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资源:学校应配备必要的体育器材、场地和设施,并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以上为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课程标准的具体实施细则和调整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和修改。

希望通过此课程标准的实施,能够培养健康向上的中职学生,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中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

中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

中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一、引言中职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中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围绕中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进行解读,旨在帮助教师、学生和家长更好地理解课程标准的内涵和实施要求。

二、课程目标的设定中职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设定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身心发展水平以及专业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

具体而言,课程目标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包括心肺功能、肌肉力量、柔韧性等;2.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包括自信心、意志力、抗挫折能力等;3.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包括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竞争与合作等;4.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锻炼习惯,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三、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载体,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身心发展水平以及专业特点进行选择。

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应注重实用性、趣味性和针对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同时,课程内容应与职业特点相衔接,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体能和适应能力。

四、课程实施的建议课程实施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关键环节,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进步;2.注重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3.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提高教学效果;4.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如运动会、体育节、社团活动等,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锻炼习惯;5.建立家校合作机制,共同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充分利用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等资源,确保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2.积极开发校外体育资源,如社区体育设施、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等,拓展教学空间;3.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如体育俱乐部、健身工作室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4.建立课程资源共享机制,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XXXX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体育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学生将:(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三、参考学时144学时四、教学内容和要求五、教学建议(一)教学方法指导法1.语言法:是体育教学中运用各种形式的语言指导学生学习,达到教学要求的方法。

2.直观法:是体育教学中通过一定的直观方式,作用于人体感觉器官、引起感知的一种教学方法。

3.完整法:是从动作的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段落,完整、连续地进行教学和练习的方法。

4.分解法:是从掌握完整动作出发,把完整的动作按其技术结构分成几段或按身体活动的部位分成几个部分,逐段或按部分进行教学和练习,最后完整地掌握动作的方法。

5.预防和纠正错误动作法:是教师为了防止和纠正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动作错误所采用的方法。

(二)评价方法1教学整体设计,能渗透现代体育教学思想、观念和理论。

6.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7.教学设计具有新颖、独特和创新。

8.上课具有艺术性、实效性和推广价值。

(三)教学条件体育场地、器材是加强素质教育,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进学生健康的物质保证。

国家已制订了各级学校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各地学校应争取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配齐,并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步改善。

对现有体育设施应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要努力开发它的潜在功能。

1发挥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体育器材一般都具有多种功能,例如:栏架可以用来跨栏,也可以用作投射门,还可以用作钻越的障碍等;利用跳绳可以做绳操、斗智拉绳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一、课程性质与任务体育学是研究体育科学体系及其发展方向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各种体育现象,揭示各种体育现象的过程、本质与规律。

健康学主要研究人类如何保持健康及如何更科学地遵循生命规律和健康规律。

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可以认识和发挥人体的运动能力,提高人的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有机整合体育与健康两门学科中相关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以培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主要目标的综合性课程。

本课程对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具有独特的功能和重要的作用,对于建设健康中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各个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通过学习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运动技战术与技能、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提高学生的体能和体育实践能力,培养运动爱好和专长,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使学生具有健康的人格、强健的体魄,为学生身心健康和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一)学科核心素养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和应用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

1.运动能力运动能力是体能、技战术能力和心理能力等在身体活动中的综合表现,是人类身体活动的基础。

运动能力的具体表现形式为体能状况、运动认知与技战术运用、体育展示与比赛。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运动知识、技能和方法,参加与组织体育展示活动和比赛,显著提高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能够掌握和运用所学运动项目的裁判知识和比赛规则,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依据职业特点,独立或合作制订和实施体能锻炼计划,并对练习效果做出合理的评价;能够了解国内外的重大体育赛事和重大体育事件,具有体育文化理解能力和运动欣赏能力。

2.健康行为健康行为是身心健康和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综合表现,是提高健康意识、改善健康状况并逐渐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的关键。

健康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为体育锻炼的意识与习惯、健康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情绪调控和环境适应。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校内外的体育锻炼,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具备基本的健康知识,学会自我健康管理,了解职业健康安全知识:情绪稳定、包容豁达、乐观开朗,善于与人交往与合作,具备较强的适应环境的能力;关注健康、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改善身心健康状况,提高生存和生活的能力。

3.体育品德体育品德是在体育运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形成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

体育品德的具体表现形式为体育精神、体育道德和体育品格。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能够具有自尊自信、勇敢顽强、超越自我、严谨细致、精益求精和追求卓越的精神;正确对待比赛的结果,胜不骄、败不馁:能够胜任不同的运动角色,具有团队合作意识与负责任感;能够遵守规则、尊重他人、具有公平竞争的意识。

(二)课程目标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能够喜爱体育运动,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学会科学的身体锻炼方法,增强体育运动能力,提高职业体能水平;树立健康观念,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遵守体育道德现范和行为准则,发扬体育精神,塑造良好的体育品格,增强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和团队意识。

使学生在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三、课程结构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中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以及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的要求,突出体育与健康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实践性强等特点,同时满足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生活和职业生涯发展的多样化需求,科学合理地设定本课程基础模块、拓展模块的课程结构和学时。

(一)课程模块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由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两个部分构成。

总学时不低于144学时。

1.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内容。

基础模块包括体能和健康教育2个子模块,教学时数各18学时,总36学时。

体能模块又包括健康体能、运动体能和职业体能,其中运动体能可结合拓展模块中的运动技能系列实施。

2.拓展模块是满足学生继续学习与个性发展等方面需要的选修内容,分为拓展模块一-和拓展模块二。

拓展模块一为限定性选修,包括球类运动、田径类运动、体操类运动、水上类运动、冰雪类运动、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类运动和新兴体育类运动7个运动技能系列。

每个运动技能系列由若干运动项目组成,如足球、走与跑、啦啦操、自由泳、滑冰、太极拳、花样跳绳等。

每个运动项目又由3个教学模块组成,以便学生对所选运动项目进行较为系统的学练。

运动技能系列中每个项目的3个教学模块教学时数为54学时,两年共108学时。

各地与各校可根据地方资源、学校特色、教师特长、专业需要以及学生实际情况等,自主选择拓展模块一的教学内容。

拓展模块二为任意选修,具备条件的各地与各校在完成8个必修学分的基础上,可自主进行4个学分的学习。

3.课程内容中的体能、健康教育和拓展模块一,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

运动技能系列中各运动项目3个教学模块之间呈递进关系,即下一个模块是上一个模块的延续和发展,它们之间是相互关联、衔接递进、螺旋上升或逐渐拓展的关系,如足球模块一、足球模块二、足球模块三。

体能和健康教育可集中或分散安排在运动技能系列项目的教学之中。

4.课外体育锻炼、体育竞赛活动、体育社团活动等,是培养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要纳入整体课程结构设计和教学计划中,列入作息时间安排中,与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相衔接,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

(二)学时安排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需修满8个必修学分,共计144学时,一般18学时折合为1学分。

四、课程内容(一)基础模块1.体能依据中等职业学校的特点,体能可分为健康体能、运动体能和职业体能3个教学模块。

其中运动体能可结合拓展模块中的运动技能系列实施,此处不再列出。

(1)健康体能健康体能的内容是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 年修订)》,针对学生常见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素质不足等问题而设计的。

该部分将田径(跑、跳、投)、体操(支撑、攀爬、悬垂、平衡、腾跃)中的练习,以及各种具有安全性、趣味性、健身性、竞争性、集体性的活动进行合理组合,制订出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

[内容要求]①了解发展健康体能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掌握健康体能锻炼计划制订的程序与方法,学会根据自身情况确定锻炼的方式、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等;运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 年修订)》评价自己的健康体能水平,并及时改进健康体能锻炼计划。

②掌握并运用改善身体成分的基本原理和多种练习方法。

如合理饮食、控制体重、改善体形,合理安排锻炼的时间、频率和强度等。

③掌握并运用发展心肺耐力的基本原理和多种练习方法。

如耐久跑、游泳、跳绳、有氧健身操、长距离骑行和登山等。

④掌握并运用发展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的基本原理和多种练习方法。

如仰卧起坐、俯卧撑、双杠臂屈伸、单杠引体向上、举重物和拉力器弯举等。

⑤掌握并运用发展速度的基本原理和多种练习方法。

如小步跑、后蹬腿跑、加速跑、牵引跑、上坡跑接下坡跑等。

⑥掌握并运用发展力量的基本原理和多种练习方法。

如进行蛙跳、快速推举重物等练习发展爆发力;运用重复练习法、负重抗阻力练习法、阶梯式极限用力法、静力练习法等发展最大力量。

⑦掌握并运用发展柔韧性的基本原理和多种练习方法。

如坐位体前屈、压腿等静态拉伸和动态拉伸。

⑧掌握并运用发展灵敏性的基本原理和多种练习方法。

如十字象限跳、六边形跳、“Z”字形跑、折返跑、变向跑、“8”字绕环跑和移动躲闪等。

⑨掌握并运用发展平衡能力的基本原理和多种练习方法。

如单腿站立、燕式平衡和平衡站立等静态平衡练习;悬吊、双腿提踵下蹲、原地跳单脚落地、双足脚跟或双足脚尖走、单腿或双腿下蹲、弓步侧转体或弓步向后旋转等动态平衡练习。

掌握并运用发展协调性的基本原理和多种练习方法。

如跳绳、踢毽、跨步跳、单足跳、交叉步跑、后退跑、钻栏架和跳栏架等。

⑩掌握并运用发展反应时的基本原理和多种练习方法。

如固定信号源、移动信号源单-信号或选择信号练习等各类信号刺激练习法;根据口令快速变换动作练习,两人一组相互模仿对方动作练习,足球、篮球、排球两人一组的对抗练习等。

(2)职业体能职业体能的内容是依据学生未来的工作岗位需求(如久站型、久坐型、经久高度注意力型、局部力量型、局部耐力型、枯燥重复型、高空作业型、狭小空间型、灵敏需要型)有针对性地训练与发展特定体能而设计的。

各个学校可以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和未来职业需求将具有锻炼性、职业针对性的练习内容加以开发和组合,设计出具有本校特色的职业体能教学方案。

下面以久站型、久坐型、经久高度注意力型、特定职业型为例制定教学计划。

[内容要求]①了解发展职业体能的基本原理与主要方法;理解职业体能对自已未来职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和与身心健康的关系:学会根据自身职业(劳动)特点制定职业体能锻炼计划。

②掌握并运用针对久站型工作发展体能的基本原理和多种练习方法。

如膝关节保健操、踝关节保健操、双腿伸展放松保健操、仰卧拉伸操等;如器械健身练习,发展腰腹力量和下肢力量;如健身跑、健身操练习,发展身体的协调性,尤其是腰部、腿部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改善和消除肌肉疲劳。

③掌握并运用针对久坐型工作发展体能的基本原理和多种练习方法。

如通过坐姿和站姿进行基本体操.舒展骨骼保健操、护理颈椎保健操练习缓解脑疲劳;如器械健身练习,发展腰部、背部、肩项部和腕部肌肉力量;如健身走、健身跑;等练习,改善和消除肌肉疲劳。

④掌握并运用针对经久高度注意力型I作发展体能的基本原理和多种练习方法。

如强心肺保健操等;如器械健身练习,发展上肢、下肢肌肉力量:如通过闭目旋转接直线走、垫上侧滚翻等练习,加强抗眩晕能力:如隔网对抗球类项目练习,重点发展手腕灵活性和手臂力量,以及身体的协调性;如练习瑜伽,缓解精神紧张。

⑤掌握并运用针对警务、安保与消防等特定职业型工作发展体能的基本原理和多种练习方法。

如通过障碍路径的综合训练、攀爬绳(软绳、硬绳)练习,重点发展攀、爬、越、摔身体素质及职业技能等;如器械健身练习,发展上肢、下肢肌肉力量。

[教学提示]①采用丰富多样的内容与方式进行体能练习。

如采用新额有趣的结对互助练习、教学比赛、拓展活动等方式,提高学生体能练习的兴趣。

②将健康体能、运动体能和职业体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学生体能全面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