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化钠(MSDS)
氢氧化钠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氢氧化钠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https://img.taocdn.com/s3/m/d57d8a36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2a.png)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氢氧化钠化学品英文名:sodium hydroxide;caustic soda;sodium hydrate化学品别名:苛性钠;烧碱CAS No.:1310-73-2EC No.:215-185-5分子式:NaOH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工业及科研用途。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固体。
会引起皮肤烧伤,有严重损害眼睛的危险。
有严重损害眼睛的危险。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GB30000-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六部分),该产品分类如下: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A;眼损伤/眼刺激,类别1。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造成严重眼损伤。
预防措施: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作业后彻底清洗。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事故响应:立即呼叫中毒急救中心/医生。
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如误吸入:将受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的体位。
如误吞咽:漱口。
不要诱导呕吐。
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去除/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
用水清洗皮肤或淋浴。
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
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
继续冲洗。
安全储存: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化学危险:无资料。
健康危害:腐蚀物能引起呼吸道刺激,伴有咳嗽、呼吸道阻塞和粘膜损伤。
吸入该物质可能会引起对健康有害的影响或呼吸道不适。
意外食入本品可能对个体健康有害。
皮肤直接接触造成严重皮肤灼伤。
通过割伤、擦伤或病变处进入血液,可能产生全身损伤的有害作用。
眼睛直接接触本品能造成严重化学灼伤。
如果未得到及时、适当的治疗,可能造成永久性失明。
眼睛直接接触本品可导致暂时不适。
环境危害:请参阅SDS第十二部分。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物质混合物第四部分急救措施急救措施描述一般性建议:急救措施通常是需要的,请将本SDS出示给到达现场的医生。
氢氧化钠 MSDS
![氢氧化钠 MSDS](https://img.taocdn.com/s3/m/8133d475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ca.png)
氢氧化钠 MSDS 1. 产品标识- 产品名称:氢氧化钠- 化学名称:氢氧化钠- CAS号:1310-73-2- 分子式:NaOH2. 成分/组成信息- 主要成分:氢氧化钠- 化学名称:氢氧化钠- 化学式:NaOH- 相对分子质量:39.9973. 危险性概述急性毒性- 吸入:高浓度氢氧化钠蒸气可刺激呼吸道,引起喉咙疼痛和咳嗽。
- 吞咽:氢氧化钠具有强碱性,因此吞咽会引起严重烧伤和腐蚀,有生命危险。
慢性毒性- 对皮肤的慢性接触可能导致皮肤干燥、裂口,甚至产生化学性皮炎。
环境影响- 氢氧化钠具有高度的生物可降解性,对环境的危害相对较小。
4. 急救措施吸入- 如果吸入了氢氧化钠蒸气,应立即将患者转移到新鲜空气中,保持呼吸通畅。
如呼吸困难,立即给予人工呼吸,并立即就医。
吞咽- 如意外吞咽氢氧化钠,请立即饮用大量清水,漱口后就医。
切勿催吐。
眼部接触- 如不慎将氢氧化钠溶液或粉末溅入眼睛中,请立即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然后就医。
皮肤接触- 若氢氧化钠溶液或粉末接触皮肤,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如有红肿、刺痛等症状出现,请就医。
5. 消防措施- 氢氧化钠为非可燃物质,但在与某些可燃物质接触时可能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火灾。
在灭火时应尽量避免水的使用。
- 灭火剂的选择要视剧烈反应物质进行。
6. 泄漏应急处理- 防止泄漏物通过下水道、排水管进入环境。
- 使用堤坝或阻挡物封锁泄漏区域。
- 用合适的吸附剂收集泄漏物。
- 将泄漏物转移到合适的中,妥善处置。
7. 储存和运输- 包装要求:密封、防潮、防晒- 贮存条件:贮存在干燥、通风、避光的地方,远离火源、酸和易燃物。
- 运输方式:按照国家和当地法规规定进行运输。
8. 操作注意事项- 在操作氢氧化钠时,应佩戴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护面罩和防护服。
9.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工作场所应提供足够的通风条件,以保证室内空气质量。
必要时需佩戴合适的呼吸保护设备。
- 接触氢氧化钠时,穿戴防护手套、防护眼镜和防护服。
氢氧化钠MSDS
![氢氧化钠MSDS](https://img.taocdn.com/s3/m/40e96e72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21.png)
眼睛接触处理方法
立即用大量清水 冲洗眼睛,持续 15分钟以上
及时就医,寻求 专业医生的帮助
不要尝试自行取 出眼睛内的异物
不要用任何化学 物质或药物自行 处理
吸入处理方法
立即离开污染区, 到空气新鲜的地方
如果吸入量大,出 现呼吸困难、咳嗽 等症状,应立即就 医
如果吸入量较小, 出现轻微咳嗽、胸 闷等症状,可自行 缓解
氢氧化钠MSDS
汇报人:XX
目录
添加目录标题
急救措施
01
04
物质概述
消防措施
02
05
危害识别
意外释放措施
03
06
添加章节标题
物质概述
化学名称和结构
化学名称:氢氧化钠 分子式:NaOH 分子量:40.01 结构式:Na+ [OH]-
物理状态和外观
物理状态:固体
外观:白色或灰白 色粉末
危险性概述
确定紧急疏散和撤 离的指挥人员和责 任人
确定紧急疏散和撤 离的信号和通讯方 式
确定紧急疏散和撤 离的应急措施和安 全防护措施
操作和储存要求
操作注意事项
穿戴防护服和化学防护眼 镜
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
储存于干燥、阴凉、通风 良好的地方
远离密封、清洁、干燥的容器 储存环境:阴凉、通风、远离火源和热源 储存温度:常温(≤30℃) 储存期限:一般不超过一年
废弃物处理和处置要求
废弃物分类:根据性质和危险程度进行分类 废弃物存放:存放在指定的容器或场所,远离火源和水源 废弃物处理:采用焚烧、填埋、化学处理等方法,确保无害化处理 废弃物处置: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进行处置,确保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氢氧化钠(无水)MSDS
![氢氧化钠(无水)MSDS](https://img.taocdn.com/s3/m/15804c9e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99.png)
氢氧化钠(无水)MSDS1. 产品标识- 产品名称:氢氧化钠(无水)- 别名:纯碱,苛性钠- 化学家名:氢氧化钠- 分子式:NaOH- CAS号:1310-73-22. 成分/组成信息- 成分:氢氧化钠- 含量:>99%- 其他成分:无3. 危险性概述- 对人体的危害:具有强腐蚀性,可导致眼睛和皮肤灼伤,吸入可引起呼吸道刺激和损伤。
- 对环境的危害:可能对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
4. 急救措施- 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治疗。
- 皮肤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去除污染的衣物和鞋子,就医治疗。
- 吸入:将患者移至通风良好的地方,保持安静,就医治疗。
- 吞服:不要催吐,立即给患者饮水稀释,就医治疗。
5. 防护措施-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戴化学安全眼镜、防护手套、防护服和呼吸防护装备。
- 使用注意事项:避免接触皮肤、眼睛和衣物,远离热源和火源。
6. 泄漏应急处理- 切勿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范围泄漏:用干砂、滞留剂或周围土壤吸收,在密闭中妥善处理。
大范围泄漏:迅速撤离人员,建立警戒区,封锁泄漏源,切勿直接接触泄漏物,喷水冷却,并将泄漏物收集起来转移至安全地点。
7. 操作处理- 操作注意事项:穿戴个人防护装备,避免直接接触。
- 储存注意事项:密封保存,远离酸类、有机物和易燃物。
- 废弃物处理:以符合国家和地方法规的方式处理。
8. 灭火措施- 合适的灭火介质:二氧化碳、泡沫、干粉、水雾。
- 不合适的灭火介质:直接使用水。
9. 物理化学特性- 外观:白色固体,片状或块状- 气味:无- pH值:>14 (饱和水溶液)- 熔点:318°C- 沸点:1388°C- 相对密度:2.13- 溶解性:易溶于水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稳定于常温下。
- 反应活性:与酸反应会产生剧烈的放热反应。
11. 毒理学信息- 急性毒性:对皮肤和眼睛具有腐蚀性。
- 致敏性:无数据以上信息由于不同厂家和类型的产品可能存在细微差异,仅作为参考指导,具体以供货商提供的MSDS为准。
氢氧化钠-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氢氧化钠-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https://img.taocdn.com/s3/m/76c8f086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71.png)
氢氧化钠-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氢氧化钠-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1. 产品信息- 产品名称:氢氧化钠- 化学名:氢氧化钠- 分子式:NaOH- CAS号:1310-73-22. 成分/组成信息主要成分:- 氢氧化钠 (NaOH)3. 危险性标识- 危险性标识符号:- 危险性描述:- 可能对皮肤、眼睛和呼吸系统有害。
- 可能引起严重灼伤。
- 引起眼睛和呼吸系统疼痛、灼伤、水肿和溃疡。
- 可能对环境有害。
4. 急救措施- 吸入:将受害人转移到新鲜空气中,如症状持续,立即就诊医生。
- 食入:不要催吐,立即就诊医生。
- 眼部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并就诊医生。
- 皮肤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并就诊医生。
5. 消防措施- 灭火剂:干粉灭火剂、二氧化碳气体、泡沫。
- 适合的灭火器材:如空气不足,使用自给水口式气雾灭火器。
- 危险的分解方式:腐蚀性气体(如氯气)。
6. 泄漏处置- 泄漏处置方法:盛放于密闭中。
- 个人防护措施: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口罩、护目镜和防护服。
7. 储存与处理- 储存条件:存放于阴凉、通风的地方,远离火源和氧化剂。
- 包装材料:使用密闭的储存。
- 运输条件:避免高温、潮湿和震动。
8. 暴露控制/个人防护- 建议的防护装备:佩戴适当的防护手套、护目镜和防护服。
- 呼吸防护:如果接触空气中的散射粉尘,请佩戴合适的呼吸器。
9. 环境影响- 对环境有害:避免氢氧化钠进入水源,遵守相关法规。
10. 废弃处置- 废弃处理方法:按照当地法规进行处理。
- 可能的危险物质:废液呈碱性,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11. 安全操作- 遵循正确操作程序和安全程序。
- 避免接触皮肤、眼睛和呼吸系统。
- 根据操作环境,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
- 避免吞食、吸入或长时间接触。
12. 急救信息- 紧急联系拨打急救电话。
- 有关急救措施和建议,请联系医生。
13. 其他信息- 产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提供了产品的基本信息和应急处理方法。
氢氧化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
![氢氧化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https://img.taocdn.com/s3/m/71f1a09a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11.png)
氢氧化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 嘿,伙计们!今天咱们来聊聊氢氧化钠这个家伙,它可是个厉害的化学品哦!别看它长得像个白色的小块头,但它的危险性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听我慢慢道来,可别掉以轻心了。
咱们来认识一下氢氧化钠。
它的名字叫氢氧化钠,英文名是Sodium Hydroxide,俗称苛性钠、烧碱。
它是一种强碱性物质,腐蚀性很强,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气,所以在实验室里可不能随便碰它。
不过呢,它在生活中也有很多用途,比如洗衣服、清洗厨房等等。
使用它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否则就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
氢氧化钠到底有多危险呢?让我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有一次,小明在家里用氢氧化钠清洗厨房的水槽,结果不小心把一整瓶都倒进去了。
当时他就感觉脚下一滑,差点儿摔倒。
原来,氢氧化钠和水反应产生的氢气太多了,导致整个厨房都被充满了。
幸好小明及时逃出厨房,没有发生意外。
还有一个例子,小红在学校实验室里不小心把氢氧化钠洒在了地上。
结果,地面立刻冒出了一股白烟,还发出了刺鼻的气味。
同学们都被熏得直咳嗽,老师也赶紧打电话报警。
消防队员赶来把火扑灭了,才避免了更大的事故。
看到这些例子,大家是不是觉得氢氧化钠真的很危险啊?所以说,我们在使用它的时候一定要特别小心。
要把它放在安全的地方,远离火源、水源和易燃物品。
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通风,避免吸入过多的氢气。
如果不小心发生了意外,要立刻拨打急救电话求助。
当然啦,我们在使用氢氧化钠的时候也要注意保护自己。
比如戴上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以免被腐蚀皮肤或者吸入有害气体。
还要学会正确处理废弃的氢氧化钠溶液,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氢氧化钠虽然是一种很厉害的化学品,但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就能把它变成一个既有趣又实用的东西。
大家在学习化学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对待每一个知识点,不要怕麻烦,更不要掉以轻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安全第一”,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
氢氧化钠MSDS
![氢氧化钠MSDS](https://img.taocdn.com/s3/m/a91f25a3b307e87100f69620.png)
氢氧化钠MSDS(化学品安全数据表)化学品名称:氢氧化钠编号:MSDS-09CAS号: 1310-73-2危险品编号: 82001英文名称: SODIUM HYDROXIDERTECS号: WB4900000UN号: 1823(固体);分子式: HNaO;NaOH熔点: 318沸点: 1390相对密度: 2.12外观及性状:白色, 可潮解的固体, 有片状、条状或块状中文别名:苛性钠; 火碱空气中允许极限:美国TWA :2mg/m水中允许极限:美国:推荐PH值应在5~9(生活用水) , EPA禁忌物/禁忌:水、酸、可燃液体、有机卤素、金属( 如铝、钛、锌、硝基甲浣、硝基化合物)危险性/症状:火/爆炸: 不燃侵入途径: 吸入, 食入, 皮肤及眼睛接触健康危害: 短期暴露, 严重刺激皮肤, 引起深度烧伤; 严重刺激眼睛、角膜烧伤, 甚至失明; 吸入后, 可导致肺炎, 严重刺激鼻、咽喉; 食入后, 烧伤口腔和咽喉,症状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喉肿、窒息、胃肠穿孔、昏迷; 长期暴露同上急救措施:火/爆炸: 选用适合周围火源的灭火剂眼接触: 立即冲洗皮肤接触: 立即用水冲洗吸入: 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 施行人工呼吸食入: 就医, 给饮大量水,但勿催吐防护措施:戴防护镜, 穿适当防护服, 选用适当呼吸器; 提供应急淋浴设施及眼药水; 定期检查肺功能储存:避免接触水, 酸, 易燃物体, 有机卤化物, 金属, 硝基化合物; 存于密闭容器内, 置于凉爽、通风处泄漏处理:须穿戴防护用具进入现场; 对固体泄漏物放入有大量水的大容器中; 用稀盐酸中和, 对液体泄漏物, 用稀盐酸中和, 用拖把或真空水泵吸收运输:须贴“腐蚀”标签, 航空、铁路限量运输。
氢氧化钠MSDS
![氢氧化钠MSDS](https://img.taocdn.com/s3/m/32cb9912c281e53a5802ffaf.png)
氢氧化钠分子式:NaOH,分子量:40.01,CAS No.:75-15-0,危险货物编号:82001,UN编号:1131。
理化特性:无色或青白色棒状、片状、粒状固块或液体。
熔点318.4℃,沸点1390℃,相对密度2.12(水=1),饱和蒸气压0.13kPa (739℃)。
易溶于水、乙醇、甘油,不溶于丙酮。
主要用途:用于肥皂工业、石油精炼、造纸、人造丝、染色、制革、医药、有机合成等。
健康危害: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
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min。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min。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危险特性: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
遇潮时对铝、锌和锡有腐蚀性,并放出易燃易爆的氢气。
本品不会燃烧,遇水和水蒸汽大量放热,形成腐蚀性溶液。
具有强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可能产生有害的毒性烟雾。
灭火方法:用水、砂土扑救,但须防止物品遇水产生飞溅,造成灼伤。
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远离易燃、可燃物。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酸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氢氧化钠msds
![氢氧化钠msds](https://img.taocdn.com/s3/m/f2f6ca2a01f69e3142329449.png)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五:燃爆特性与消防
【闪点】:无意义
【燃爆下限】:无意义
【引燃温度】:无意义
十四:运输信息
【危规号】:82001
【联合国编号】:1823
【包装分类】:O52
【包装标志】:
【包装方法】:固体可装入0.5 毫米厚的钢桶中严封,每桶净重不超过100 公斤;塑料袋或二层牛皮纸袋外全开口或中开口钢桶;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镀锡薄钢板桶(罐)、金属桶(罐)、塑料瓶或金属软管外瓦楞纸箱。
十五: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 类碱性腐蚀品。其它法规:隔膜法烧碱生产安全技术规定 (HGA001-83);水银法烧碱生产安全技术规定 (HGA002-83)。
七:储运注意事项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内湿度最好不大于85%。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应与易(可)燃物、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八:防护措施
氢氧化钠(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氢氧化钠(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45f770ea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fc.png)
氢氧化钠(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1. 基本信息
- 化学品名称:氢氧化钠
- 化学式:NaOH
- 分子量:40.00 g/mol
- CAS 号:1310-73-2
2. 危险性概述
- 严重刺激眼睛和皮肤
- 吸入有害,可导致呼吸困难和肺损伤
- 长期暴露可能导致气道和肺部损伤
- 可与一些物质发生剧烈反应,引发火灾或爆炸
3. 急救措施
- 吸入:迅速将患者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保持安静并就医- 眼部接触:立即冲洗眼睛至少15分钟,将患者转移到医疗设施
-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受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 摄入:立即给予大量清水漱口,不要催吐,就医
4. 个人防护措施
- 使用化学护目镜和防护手套
- 穿戴耐酸碱的防护服装
- 避免吸入气溶胶
5. 储存和处理
- 储存于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
- 远离易燃物和氧化剂
- 避免与酸类和其他腐蚀性物质接触
- 避免暴露于阳光直射
6. 泄漏处理
- 制止泄漏源
- 构筑防止泄漏物扩散的屏障
- 使用吸收剂将泄漏物吸收
- 使用不会与泄漏物发生剧烈反应的清洁剂清理现场- 废弃物处理符合相关法规
7. 灭火措施
- 使用灭火器材:二氧化碳、泡沫、干粉
- 避免使用水直接灭火,以免加剧火势
8. 法规信息
- 根据当地法规储存和处理
- 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
- 避免不正确的处置,以免对环境造成损害
注意:以上是对氢氧化钠的简要说明,仅供参考。
使用时请查阅详细的氢氧化钠(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氢氧化钠MSDS
![氢氧化钠MSDS](https://img.taocdn.com/s3/m/33baff27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be.png)
氢氧化钠MSDS氢氧化钠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氢氧化钠;烧碱;苛性钠;火碱化学品俗名:Sodiun hydroxide;Caustic soda;化学品英文名称:英文名称:XXX技术说明书编码:CAS No。
1310-73-2生产企业名称:地址:生效日期: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氢氧化钠≥99.5%1310-73-2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8.2类碱性腐蚀品侵入途径:食入,吸入。
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
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健康危害: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环境危害:对水体可形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局部:抢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净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眼睛接触:就医。
迅速脱离现场至氛围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吸入:如呼吸停止,立即举行野生呼吸。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第五局部:消防措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
遇潮时对铝、锌和锡有腐蚀性,并放出易危险特性:燃易爆的氢气。
本品不会燃烧,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形成腐蚀性溶液。
具有强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品:可能产生有害的毒性烟雾。
灭火方法:用水、砂土扑救,但须避免物品遇水产生飞溅,形成灼伤。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酸碱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应急处理: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中。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
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
第七局部:操作处理与贮存密闭操作。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氢氧化钠MSDS
![氢氧化钠MSDS](https://img.taocdn.com/s3/m/7b86e1fc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fb.png)
氢氧化钠MSDS一、化学品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氢氧化钠化学品商品名液碱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n hydroxide(Caustic soda)分子式NaOH分子量40二、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氢氧化钠≥32%三、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8.2类碱性腐蚀。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皮肤接触。
健康危害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
粉尘或烟雾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环境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四、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
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
或用3%硼酸溶液冲洗。
必要时到公司医务室作进一步处理。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到公司医务室作进一步处理。
食入患者清醒时立即漱口,口服稀释的醋或柠檬汁,必要时到公司医务室作进一步处理。
五、燃爆特性与消防危险特性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
遇潮时对铝、锌和锡有腐蚀性,并放出易燃易爆的氢气。
本品不会燃烧,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形成腐蚀性溶液。
具有强腐蚀性。
燃烧(分解)产物可能产生有害的毒性烟雾。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雾状水、砂土。
但须防止物品遇水产生飞溅,造成灼伤。
灭火注意事项避免水流冲击物品,以免遇水会放出大量热量发生喷溅而灼伤。
六、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泄漏处理避免扬尘,用洁清的铲子收集于干燥净洁有盖的容器中,可以用大量水冲洗。
七、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远离易燃、可燃物。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酸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氢氧化钠安全技术说明(MSDS)
![氢氧化钠安全技术说明(MSDS)](https://img.taocdn.com/s3/m/c7581c0f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be.png)
氢氧化钠安全技术说明(MSDS)氢氧化钠安全技术说明(MSDS)1. 概述氢氧化钠(化学式:NaOH),也被称为烧碱、苛性钠,是一种白色固体,易溶于水,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本说明旨在提供关于氢氧化钠的安全技术信息,以确保在使用、储存和处理过程中的安全。
2. 成分/化学名- 化学名称:氢氧化钠- 化学式:NaOH- 分子量:40.00 g/mol3. 危险性3.1 物理危险- 腐蚀性:氢氧化钠对皮肤、眼睛和呼吸道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接触皮肤可能导致严重的化学烧伤,接触眼睛可导致失明。
- 易燃性:氢氧化钠溶液在接触到空气中的火花或高温时,可能发生燃烧。
- 爆炸性:氢氧化钠溶液在与其他化学品(如酸类)混合时,可能产生爆炸性反应。
3.2 健康危害- 吸入:吸入氢氧化钠蒸汽可能导致呼吸道刺激、疼痛、咳嗽、肺水肿等。
- 摄入:摄入氢氧化钠溶液可能导致严重的胃肠道腐蚀性损伤、消化道穿孔等。
- 皮肤接触:皮肤接触氢氧化钠溶液可能导致严重的化学烧伤、疼痛、皮肤溃烂等。
- 眼睛接触:眼睛接触氢氧化钠溶液可能导致失明、疼痛、红肿等。
4. 安全措施4.1 个人防护装备- 穿戴防护服、手套、护目镜和防尘口罩,以防止与氢氧化钠直接接触。
4.2 储存- 氢氧化钠应储存在阴凉、通风、干燥的地方,远离火源、热源和酸性物质。
- 储存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防止溶液挥发和吸湿。
4.3 操作注意事项- 在操作氢氧化钠时,应确保现场通风良好,避免吸入蒸汽。
- 操作过程中应避免氢氧化钠溶液与其他酸性物质混合,以免发生危险反应。
- 在处理氢氧化钠溶液时,应使用适当的工具,避免直接用手接触。
5. 急救措施5.1 皮肤接触- 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受伤部位,持续至少15分钟。
- 若伤势严重,尽快就医。
5.2 眼睛接触- 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持续至少15分钟。
- 若症状持续,尽快就医。
5.3 吸入- 立即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的地方,保持其呼吸道的通畅。
- 若症状严重,尽快就医。
氢氧化钠(液碱)(MSDS)
![氢氧化钠(液碱)(MSDS)](https://img.taocdn.com/s3/m/589f7749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26.png)
氢氧化钠(液碱)(MSDS)设施和消防器材,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应遵守相关法规和安全操作规程,防止泄漏和事故发生。
氢氧化钠,又称液碱或烧碱,是一种常用于肥皂工业、石油精炼、造纸、人造丝、染色、制革、医药和有机合成等领域的化学品。
其外观为白色不透明固体,易潮解。
含量方面,工业品一级≥99.5%,二级≥99.0%。
然而,这种化学品具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可能会对人体造成灼伤和其他健康危害。
在使用氢氧化钠时,需要注意一些安全操作规程。
如果不慎接触到皮肤或眼睛,应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并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然后就医。
如果吸入或误食,也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并就医。
此外,氢氧化钠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安全。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源和热源。
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
应与易(可)燃物、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合适储运设施和消防器材,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遵守相关法规和安全操作规程,防止泄漏和事故发生。
这是一份关于材料收容泄漏物的指南。
在铁路运输时,应使用钢桶包装并采用敞车运输。
在装载时,必须确保包装完整,稳妥安全。
在运输过程中,不得混装混运。
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以应对可能发生的泄漏情况。
车间卫生标准如下:中国MAC(mg/m3)为0.5,TLVTN为OSHA 2mg/m3,TLVWN为ACGIH 2mg/m3.检测方法包括酸碱滴定法和火焰光度法。
在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
必要时,应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方面,呼吸系统防护已经包含了防护措施。
身体防护应穿橡胶耐酸碱服,手防护则应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注意事项包括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
工作完毕后,应淋浴更衣并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该材料的熔点为318.4℃,相对密度(水=1)为2.12,饱和蒸汽压为0.13kpa(739℃)。
该物质无意义性质临界温度,易溶于水、乙醇、甘油,不溶于丙酮。
氢氧化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氢氧化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https://img.taocdn.com/s3/m/c0eebe5feff9aef8951e0637.png)
氢氧化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1.1 化学品中文名称:氢氧化钠;烧碱1.2 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Hydroxide; Caustic Soda1.3 分子式:NaOH1.4 分子量:40.01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2.1有害物成分:氢氧化钠2.2 含量:32%,48%2.3 CAS No.:1310-73-2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3.1 危险性类别:第8.2类碱性腐蚀品。
3.2 侵入途径:吸入、摄入。
3.3 健康危害: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
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4.1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4.2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4.3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4.4 摄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5.1 危险特性: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
遇潮时对铝、锌和锡有腐蚀性,并放出易燃易爆的氢气。
本品不会燃烧, 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 形成腐蚀性溶液。
具有强腐蚀性。
5.2 有害燃烧产物:可能产生有害的毒性烟雾。
5.3 灭火方法:用水、砂土扑救,但须防止物品遇水产生飞溅,造成灼伤。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6.1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6.2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7.1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氢氧化钠安全技术说明(MSDS)
![氢氧化钠安全技术说明(MSDS)](https://img.taocdn.com/s3/m/0cd7608c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38.png)
氢氧化钠安全技术说明(MSDS) 1. 产品和公司信息- 产品名称:氢氧化钠- 化学式:NaOH- 公司名称:XXX化学公司- 公司地址:XXX街道,XXX城市,XXX国家2. 成分信息- 主要成分:氢氧化钠- 成分含量:100%3. 危害识别- 对眼睛的危害:可能引起严重眼睛损伤,包括失明。
- 对皮肤的危害:可能引起严重皮肤灼伤和化学灼伤。
- 吸入危害:可能引起严重呼吸道疾病。
- 吞咽危害:可能引起严重消化道损伤。
4. 急救措施- 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保持眼睛张开直到医护人员到达。
- 皮肤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皮肤,去除受污染的衣物和鞋子。
- 吸入: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并立即寻求医疗救助。
- 吞咽:不要催吐,立即给患者饮用大量水,并送往医院。
5. 消防措施- 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泡沫、水雾等。
- 灭火注意事项:远离明火,注意防止水中上浮的溶液溅起导致火灾扩散。
- 空气污染控制:避免氢氧化钠粉尘进入空气,用湿布进行清理。
6. 泄漏处置- 外泄:迅速隔离泄漏区域,切勿直接接触泄漏物。
- 避免外泄物扩散:用防水布覆盖泄漏物,防止扩散到地下水源或排水系统中。
- 清理方法:使用吸附材料或稀酸中和。
7. 使用和储存- 使用注意事项:佩戴防护手套、护目镜和防护面罩。
- 储存条件:储存在干燥、通风、远离可燃物和酸性物质的地方。
8. 物理和化学性质- 外观:白色固体- 熔点:318 ℃- 沸点:1388 ℃- 溶解性:可溶于水9. 环境影响- 对环境的影响:可能对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对水生生物有毒性。
10. 个人防护措施- 呼吸道防护:佩戴适当的防护面罩。
- 手部防护:佩戴防护手套。
- 眼睛防护:佩戴防护眼镜。
- 皮肤防护:佩戴防护服装。
以上是氢氧化钠的安全技术说明(MSDS),请妥善使用和防护,能够遵循指引以确保安全。
MSDS_氢氧化钠
![MSDS_氢氧化钠](https://img.taocdn.com/s3/m/a6d3a487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f8.png)
引燃温度(℃):无意义爆炸下限%(V/V):无意义
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甘油、不溶于丙酮
主要用途:用于石油精炼、造纸、肥皂、人造丝、染色,制革、医药、有机合成等
其他理化性质:无资料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
禁配物:强碱、易燃或可燃物、二氧化碳,过氧化物、水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也可用大量水冲洗。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环境注意事项:
消除方法:
其他注意事项: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储存于干燥、清洁仓间内。注意防潮和雨淋。应与易燃或可燃物及酸类分开存放。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雨天不宜运输
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 /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氢氧化钠
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苛性钠、烧碱、火碱
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hydroxide;caustic soda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化学品名称:氢氧化钠分子式:NaOH
有害物成分:氢氧化钠浓度:含量工业级一级≥99.50%
主要症状:-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不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脸,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氢氧化钠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氢氧化钠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https://img.taocdn.com/s3/m/0b7a14ce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92.png)
氢氧化钠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1. 化学品及企业信息1.1 化学品名称氢氧化钠1.2 化学品CAS号1310-61-21.3 制造商XXX有限公司1.4 地址XXX市XXX区XXX路XXX号2. 危险性概述2.1 危害性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对皮肤、眼睛、呼吸系统等造成严重伤害。
吸入、摄入或皮肤接触可导致灼伤、窒息甚至死亡。
2.2 接触途径吸入、摄入、皮肤接触、眼睛接触。
2.3 健康危害氢氧化钠溶液会灼伤皮肤、眼睛和呼吸系统。
摄入或吸入可导致消化道和呼吸道灼伤,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2.4 环境危害氢氧化钠对环境有危害,能污染地下水和水源。
3. 成分/组成信息3.1 化学品名称氢氧化钠3.2 化学分子式NaOH3.3 分子量40.00 g/mol3.4 成分比例纯度≥99.0%4. 急救措施4.1 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边冲洗边眨眼,并尽快就医。
4.2 皮肤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尽快就医。
4.3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吸氧,并尽快就医。
4.4 摄入立即给予足够的水,尽快就医。
5. 消防措施使用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避免使用水灭火,以防腐蚀容器和泄漏物。
6. 泄漏应急处理立即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穿着防护服,戴防尘口罩,穿防酸碱手套。
用砂土、蛭石等惰性吸收材料收集和吸附泄漏物,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泄漏物进入地下水和水源。
7. 操作处置与储存7.1 操作注意事项操作时应穿戴防护服、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防护用品。
避免接触皮肤、眼睛和呼吸道。
若不慎接触,立即清水冲洗,并尽快就医。
7.2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内,远离火源、热源。
储存期间要保持容器密封,防潮、防晒、防泄漏。
8.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8.1 最高容许浓度未制定标准8.2 监测方法无特定方法,遵循一般监测原则。
8.3 工程控制操作时应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进行,避免直接接触。
8.4 呼吸系统防护建议佩戴自吸式过滤式防尘口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 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 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7.操作处置与 储存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
刺激性:
接触后会有灼伤感,若进入体内,则会咳嗽、喘息,呼吸短促,痉挛,发炎,支气管炎,肺炎,肺水肿。
12.废弃处置
发弃物性质:
危险废物
废弃物处置方式: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中和、稀释后,排入废水系统。
13.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82001UN编号:1823
包装方法:
固体可装入0.5毫米厚的钢桶中严封,每桶净重不超过100公斤;塑料袋或二层牛皮纸袋外全开口或中开口钢
NO.1310-73-2名称:氢氧化钠
4•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内湿度最好不大于85%。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
应与易(可)燃物、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8.接触控制与 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必要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化学防护服
手防护:
每次使用前必须检查手套是否正常,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前避免饮用酒精性饮料。工作后,沐浴更衣。进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9•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白色不透明固体,易潮解。
主要用途:
氢氧化钠(NaOH)的用途极广。用于造纸、肥皂、染料、人造丝、制铝、石油精制、棉织品整理、煤焦油产物的提 纯,以及食品加工、木材加工及机械工业等方面。
p304+P340+P310如果吸入:将受害人移至新鲜处并保持呼吸舒适的姿势休息。立即呼叫解毒中心或就医。
3390吸收溢出物,防止材料损坏。
3406贮存于耐腐蚀不锈钢容器中。
3501将内装物/容器送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处理。
3•成分/组成
信息
主要成分:
含量 工业品 一级仝99.5%,二级仝99.0%
CAS号:
强酸、易燃或可燃物、二氧化碳、过氧化物、水。
避免接触的条件:
潮湿空气
分解产物:
在着火的情况下,会分解成有害物质,氧化钠
11.生态学信 息
生态毒性:
无资料
其他有害作用:
由于呈碱性,对水体可造成污染,对植物和水生生物应给予特别注意。
12.毒理学资 料
莓性:
家兔经眼:1%重度刺激。家兔经皮:50mg/24小时,重度刺激。
桶;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
、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 或胶合板箱;镀锡薄钢板桶(罐)、金属桶(罐)、塑料瓶或金属软管外瓦楞纸箱。
运输注意事项:
铁路运输时,钢桶包装的可用敞车运输。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 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酸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 处理设备。
15•法规信息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1992)将该物质划为第8.2类碱性腐蚀品。
16.其他信息
文献资料: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全书,周国泰主编等
熔点(°C):
318.4
沸点(C):
1390
相对密度(水=1)
2.12g/cm3
闪点(C):
176-178
溶解性:
易溶于水并形成碱性溶液,空气中易潮解
燃点(C):
无资料
爆炸下限(V%):
无资料
爆炸上限(V%):
无资料
10.稳定性和 反应性
稳定性:
在正确使用和储存条件下是稳定的
聚合危害:
不聚合
禁配物:
P280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P305+P351+P338+P310如进入眼睛,小心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且方便取出,应取出后再冲洗,立即呼叫 解毒中心或就医。
P301+P330+P331如误吞咽:漱口。不要诱导呕吐。
P303+P361+P353如果皮肤(或头发)接触:立即除去/脱掉所有沾污的衣物。用水清洗皮肤/淋浴。
密闭操作。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 器,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 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稀释或制备溶液时,应把碱 加入水中,避免沸腾和飞溅。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5•消防措施
灭火介质:
可使用干粉、抗醇泡沫、二氧化碳、雾状水灭火(但须防止物品遇水产生飞溅,造成灼伤)
消防员防护措施:
佩戴自给式呼吸器、身着全潮时对铝、锌和锡有腐蚀性,并放出易燃易爆的氢气。本品不会燃烧,遇水和水蒸
气大量放热,形成腐蚀性溶液。具有强腐蚀性。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氢氧化钠)
1•化学品标识
中文名:
氢氧化钠
英文名:
Sodium hydroxide
分子式:
NaOH
分子量:/
40
2•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象形图编号:
GHS05
信号词::
危险(腐蚀)
危险性说明:
H290可能腐蚀金属
H314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防范说明:
=234只能在原容器中存放
P264作业后彻底清洗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