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排水PPT幻灯片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确定高程布置方案
• 总管的布置标高应尽量接近原有地下水位线。 • 井点管埋设深度必须将滤管埋入储水层内,可
向坡度不小于0.1%,坡向集水井 3.集水井位置:井底距槽底1-2米,间隔30-40米 4.集水井尺寸:直径或宽度为0.7-0.8米
2.2 水泵的选用
1.流量:为管沟、基坑渗水量的1.5~2.0倍。 2.水泵的扬程=高差+摩阻损失(实际扬程的
15%~30%估算)
7
排水沟、集水井断面尺寸和水 泵流量选择的依据
2
lg( )
r0
式中D——管沟基坑离河岸距离,m;
9
2.4 明沟排水法的适用范围
– 开挖基础不深或水量不大的沟槽或基坑 – 适用于粗粒土层、渗水量小的粘性土; – 当土为细砂和粉砂时,地下水渗出会带走细粒,
发生流砂现象,导致边坡坍塌、坑底隆起、施 工困难,此时采用井点降水法。
10
第二节 人工降低地下水位
19
射流泵系统
喷口
总管进水
射流器
排水口
出 水
加压泵
20
1.确定平面布Fra Baidu bibliotek方案 1)系统形式选择
• a.单排:在沟槽上游一侧布置,每侧超出沟槽≮B – 用于沟槽宽度B≤6m,降水深度≤5m。
• b.双排:在沟槽两侧布置,每侧超出沟槽≮B。 – 用于沟槽宽度B>6m,或土质不良,以便快速将水抽
• c.环形布置:在基坑四周布置,可以封闭,也可以在基 坑下游侧留一段不封闭。用于基坑面积较大时。
4
二、坑内排水
原理:在坑底随同挖方一起设置集水井,并沿坑底 的周围开挖排水沟,排水沟可设置在坑内底四周或 迎水一侧、二侧,使水流入集水井内,然后用水泵 抽出坑外。 看视频
水泵
排水沟
集水井
5
6
2.1 排水沟、集水井的布置
1.排水沟及集水井一般应设置在基础范围以外。 2.排水沟的尺寸:一般底宽及沟深不小于0.3m纵
三、施工排水的方法
2
含水层分布示意图
3
第一节 明沟排水
地面截水 明沟排水
坑内排水
一、地面截水 适用条件:排除地表水和雨水。 施工方法:利用施工及开挖基坑或沟槽挖出的土 沿施工现场四周或迎水一侧、二侧构筑0.5~0.8m高 的土堤。 注意事项:与已有建筑物保持一定安全距离;
尽量保留、利用天然排水沟道。
4)抽水设备布置
• 抽水设备应布置在地下水流的上游,并设在总
管中部,以发挥其最大效能。一套抽水设备所
能带动的总长度大约在100m左右
24
5)观察井的布置 • 为了观察水位降落情况,应在降水范围内设置
若干个观测井, • 观测井的位置:降低水位不利点,一般在基础
中心、总管末端、局部挖深处等控制点 • 观测井由井点管做成 ,只是不与总管相接。
18
5.抽水设备 • 真空式抽水设备:真空泵、离心水泵、气水分
离器等;设备复杂,可靠性低 • 射流式抽水设备:抽水深度9-11m,设备简单,
工作可靠,压力损失小;缺点是效率低
(二) 轻型井点设计
• 设计步骤:确定平面布置方案——确定高程布 置方案——井点系统涌水量计算(Q)——井 点管数量计算(n)——井距计算(D)——井距和 井点管数量的调整(D、n)——抽水设备的选择
• 在基坑周围或一侧埋入深于基底的井点滤水管 或管井,以总管连接抽水,使地下水低于基坑 底,以便在干燥状态下挖土
• 井点降水按降深不同、抽吸原理和抽吸设备的 不同,包括多种方法,其适用范围见表2-3。
11
一、轻型井点
井点降水原理视频
总管
弯联管
原有地下水位线
降低后地下水位线
井点管
滤管
水泵房
12
。
13
21
22
23
2)井点的布置
• 井点管要靠近沟坑,但是距沟坑壁不小于 1.0m,防止局部漏气,影响抽吸效果。
• 井点管间距一般采用0.8~1.6m,应根据土质, 设备条件或通过计算确定。靠近河流处井点应 适当加密。
3)总管的布置
• 比井点管更靠外一些(1.5米),并沿水流方 向以2.5‰——5‰的坡度上仰,多个抽水设备 将总管分段
量。渗透系数愈大,透水性越强,反之越弱。
8
• • •
计算半径R0的确定
对矩形基坑: R0
不规则基坑:
L
4
B
R0
F /
L、 B—基坑的平均长度和平均宽度,m;
F—不规则基坑的平均面积,m。
2.管沟、基坑靠近河边时( DL (R R0 ) / 2 )
Q
1 .36 KH 2D
第二章 施 工 排 水
1
概述
一、地下水的影响
• 地下水:自由水、结合水
• 潜水:第一个稳定隔水层顶板以上~地面以下
• 承压水:两个稳定隔水层顶板之间
• 开挖基坑或沟槽时的地下水:A影响正常施工; B造成地基承裁力降低;C 边坡坍塌事故。
二、施工排水的任务
• 排出土层中的自由水——重点是潜水
• 排出地面的地表水——施工用水、生活用水、 雨水、雪水
2.3 涌水量计算
1.管沟、基坑处于一般地段或干河床时
Q 1.36KH2 lgR ( r0)lgr0
• Q——总渗水量,m3/昼夜; • K——土壤渗透系数,m/昼夜,见表2-1 • H——稳定水位至基坑底深度,m; • R——渗水影响半径,m;见表2-1 • R0——沟、坑计算半径,m。
综合反映土体渗透能力的指标,又称水力传导系数。 在数值上等于水力坡度为 1时,通过单位面积的渗流
14
(一)轻型井点系统的组成 • 管路系统:井点管(包含滤管)、弯联
管、总管和附件(过滤器、阀门等) • 抽水设备及其它附属设备:真空泵、离
心水泵、气水分离器等。
1—井点管;2—弯联管;3—总管;4—过滤器; 5—气水分离器;6—真空表;7—离心泵;8—真空泵
15
1.滤水管 • 位置:井点管下端,埋入含水层 • 规格:Φ38—55mm,L=1-2m • 材质:无缝钢管 • 结构:粗钢丝保护网、滤水网(内外两层)、
螺旋形细钢丝、钢管(5—12mm孔眼) 2.井点管 • 位置:下端与滤水管用管箍连接,上端与总管通 • 规格:直径与滤水管相同,长度视埋深而定 • 材质:无缝钢管
16
避免滤 孔淤塞
井点管
粗铁丝保护网 粗滤网 细滤网 缠绕的塑料管 管壁上的小孔 钢管 铸铁头
17
3.弯联管 • 位置:连接总管和井点管 • 规格:Φ38—55mm • 材质:加固橡胶管、钢管弯头 4.总管 • 位置:与抽水设备相连 • 规格:Φ100—150mm,L=4-6m • 材质:钢管 • 结构:管壁上短管
• 总管的布置标高应尽量接近原有地下水位线。 • 井点管埋设深度必须将滤管埋入储水层内,可
向坡度不小于0.1%,坡向集水井 3.集水井位置:井底距槽底1-2米,间隔30-40米 4.集水井尺寸:直径或宽度为0.7-0.8米
2.2 水泵的选用
1.流量:为管沟、基坑渗水量的1.5~2.0倍。 2.水泵的扬程=高差+摩阻损失(实际扬程的
15%~30%估算)
7
排水沟、集水井断面尺寸和水 泵流量选择的依据
2
lg( )
r0
式中D——管沟基坑离河岸距离,m;
9
2.4 明沟排水法的适用范围
– 开挖基础不深或水量不大的沟槽或基坑 – 适用于粗粒土层、渗水量小的粘性土; – 当土为细砂和粉砂时,地下水渗出会带走细粒,
发生流砂现象,导致边坡坍塌、坑底隆起、施 工困难,此时采用井点降水法。
10
第二节 人工降低地下水位
19
射流泵系统
喷口
总管进水
射流器
排水口
出 水
加压泵
20
1.确定平面布Fra Baidu bibliotek方案 1)系统形式选择
• a.单排:在沟槽上游一侧布置,每侧超出沟槽≮B – 用于沟槽宽度B≤6m,降水深度≤5m。
• b.双排:在沟槽两侧布置,每侧超出沟槽≮B。 – 用于沟槽宽度B>6m,或土质不良,以便快速将水抽
• c.环形布置:在基坑四周布置,可以封闭,也可以在基 坑下游侧留一段不封闭。用于基坑面积较大时。
4
二、坑内排水
原理:在坑底随同挖方一起设置集水井,并沿坑底 的周围开挖排水沟,排水沟可设置在坑内底四周或 迎水一侧、二侧,使水流入集水井内,然后用水泵 抽出坑外。 看视频
水泵
排水沟
集水井
5
6
2.1 排水沟、集水井的布置
1.排水沟及集水井一般应设置在基础范围以外。 2.排水沟的尺寸:一般底宽及沟深不小于0.3m纵
三、施工排水的方法
2
含水层分布示意图
3
第一节 明沟排水
地面截水 明沟排水
坑内排水
一、地面截水 适用条件:排除地表水和雨水。 施工方法:利用施工及开挖基坑或沟槽挖出的土 沿施工现场四周或迎水一侧、二侧构筑0.5~0.8m高 的土堤。 注意事项:与已有建筑物保持一定安全距离;
尽量保留、利用天然排水沟道。
4)抽水设备布置
• 抽水设备应布置在地下水流的上游,并设在总
管中部,以发挥其最大效能。一套抽水设备所
能带动的总长度大约在100m左右
24
5)观察井的布置 • 为了观察水位降落情况,应在降水范围内设置
若干个观测井, • 观测井的位置:降低水位不利点,一般在基础
中心、总管末端、局部挖深处等控制点 • 观测井由井点管做成 ,只是不与总管相接。
18
5.抽水设备 • 真空式抽水设备:真空泵、离心水泵、气水分
离器等;设备复杂,可靠性低 • 射流式抽水设备:抽水深度9-11m,设备简单,
工作可靠,压力损失小;缺点是效率低
(二) 轻型井点设计
• 设计步骤:确定平面布置方案——确定高程布 置方案——井点系统涌水量计算(Q)——井 点管数量计算(n)——井距计算(D)——井距和 井点管数量的调整(D、n)——抽水设备的选择
• 在基坑周围或一侧埋入深于基底的井点滤水管 或管井,以总管连接抽水,使地下水低于基坑 底,以便在干燥状态下挖土
• 井点降水按降深不同、抽吸原理和抽吸设备的 不同,包括多种方法,其适用范围见表2-3。
11
一、轻型井点
井点降水原理视频
总管
弯联管
原有地下水位线
降低后地下水位线
井点管
滤管
水泵房
12
。
13
21
22
23
2)井点的布置
• 井点管要靠近沟坑,但是距沟坑壁不小于 1.0m,防止局部漏气,影响抽吸效果。
• 井点管间距一般采用0.8~1.6m,应根据土质, 设备条件或通过计算确定。靠近河流处井点应 适当加密。
3)总管的布置
• 比井点管更靠外一些(1.5米),并沿水流方 向以2.5‰——5‰的坡度上仰,多个抽水设备 将总管分段
量。渗透系数愈大,透水性越强,反之越弱。
8
• • •
计算半径R0的确定
对矩形基坑: R0
不规则基坑:
L
4
B
R0
F /
L、 B—基坑的平均长度和平均宽度,m;
F—不规则基坑的平均面积,m。
2.管沟、基坑靠近河边时( DL (R R0 ) / 2 )
Q
1 .36 KH 2D
第二章 施 工 排 水
1
概述
一、地下水的影响
• 地下水:自由水、结合水
• 潜水:第一个稳定隔水层顶板以上~地面以下
• 承压水:两个稳定隔水层顶板之间
• 开挖基坑或沟槽时的地下水:A影响正常施工; B造成地基承裁力降低;C 边坡坍塌事故。
二、施工排水的任务
• 排出土层中的自由水——重点是潜水
• 排出地面的地表水——施工用水、生活用水、 雨水、雪水
2.3 涌水量计算
1.管沟、基坑处于一般地段或干河床时
Q 1.36KH2 lgR ( r0)lgr0
• Q——总渗水量,m3/昼夜; • K——土壤渗透系数,m/昼夜,见表2-1 • H——稳定水位至基坑底深度,m; • R——渗水影响半径,m;见表2-1 • R0——沟、坑计算半径,m。
综合反映土体渗透能力的指标,又称水力传导系数。 在数值上等于水力坡度为 1时,通过单位面积的渗流
14
(一)轻型井点系统的组成 • 管路系统:井点管(包含滤管)、弯联
管、总管和附件(过滤器、阀门等) • 抽水设备及其它附属设备:真空泵、离
心水泵、气水分离器等。
1—井点管;2—弯联管;3—总管;4—过滤器; 5—气水分离器;6—真空表;7—离心泵;8—真空泵
15
1.滤水管 • 位置:井点管下端,埋入含水层 • 规格:Φ38—55mm,L=1-2m • 材质:无缝钢管 • 结构:粗钢丝保护网、滤水网(内外两层)、
螺旋形细钢丝、钢管(5—12mm孔眼) 2.井点管 • 位置:下端与滤水管用管箍连接,上端与总管通 • 规格:直径与滤水管相同,长度视埋深而定 • 材质:无缝钢管
16
避免滤 孔淤塞
井点管
粗铁丝保护网 粗滤网 细滤网 缠绕的塑料管 管壁上的小孔 钢管 铸铁头
17
3.弯联管 • 位置:连接总管和井点管 • 规格:Φ38—55mm • 材质:加固橡胶管、钢管弯头 4.总管 • 位置:与抽水设备相连 • 规格:Φ100—150mm,L=4-6m • 材质:钢管 • 结构:管壁上短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