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规教育走向规范化的实践与探索----以北京市西城区公共文明引导员素质教育课程建设为例(PPT)
西城区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西城区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西城区一直以来都积极推进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致力于培养优秀的公民,拥有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西城区正在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力求在社会发展时期建立一套现代、和谐、优秀、文化高素质的德育体系。
从建设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的角度出发,西城区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首先,西城区加大对少年儿童教育的投入,实施了全民参与的全新教育模式,旨在普及综合素质教育。
其次,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多个方面推出规范性政策,将教育经费分散到家庭、学校和社会,并与政府产生积极的互动。
此外,西城区还推动教育综合改革,加大对优质学校和优秀教师的支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技能和素养。
西城区在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的实践中,借助互联网平台的优势,发起“西城青少年在线德育平台”,以品格教育、在线编程教育、思维创新教育等形式,为孩子们提供全面、丰富的德育服务。
西城区还在实践中开展了“西城乡村”综合改革,为农村居民建设了一套多学科、多层次的德育教育体系。
此外,西城区通过举办专题讲座、研讨会、培训班等活动,督促教育行业机构和教师加强德育理念的学习与认识,提升德育实践的水平。
同时,西城区与社会各界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将德育理念、文化植入实践和生活中,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
总之,西城区在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方面承担着重要的
责任,以上政策举措以及真诚的努力都表明,它正在朝着一个和谐、文明、繁荣的发展道路迈步。
未来,西城区将继续积极推进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努力凝聚共识,建设一个文明和谐的区域社会。
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转发“北京市中小学贯彻《礼仪常规》加强文明礼貌、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的通知
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转发“北京市中小学贯彻《礼仪常规》加强文明礼貌、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教育委员会(已更名)•【公布日期】1993.08.13•【文号】教基厅[1993]16号•【施行日期】1993.08.1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中等教育正文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转发“北京市中小学贯彻《礼仪常规》加强文明礼貌、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的通知(1993年8月13日教基厅〔1993〕16号)为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推动首都精神文明建设,为争办2000年奥运会做贡献,北京市教育局把文件礼貌教育作为道德品质教育的突破口,制定了《北京市中小学生礼仪常规》,在全市中小学广泛开展了“面向未来,争当礼仪标兵”的教育活动,收到了较好效果。
现将《北京中小学贯彻〈礼仪常规〉加强文明礼貌、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和《北京市中小学生礼仪常规》予以转发,供各地参考。
附件:一、北京市中小学贯彻《礼仪常规》加强文明礼貌、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二、北京市中小学生礼仪常规北京市中小学贯彻《礼仪常规》加强文明礼貌、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北京市教育局政教处)北京市教育局1993年春季开学之际,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了贯彻《北京市中小学生礼仪常规》(以下简称《礼仪常规》),加强文明礼貌教育的活动。
一个学期过去了,这项教育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成就。
学礼仪、用礼仪、讲文明、懂礼貌的风气正在中小学校内形成,并开始影响到社会和家庭,推动了学校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促进了首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一、文明礼貌教育,势在必行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新时期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人才的重要保证。
几年来,北京市教育局从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素质要求出发,十分重视对中小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
1989年,在全市中小学深入贯彻国家教委《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改观、三突破”的达标目标。
西城区校外教育2011年工作思路
西城区校外教育2011年工作思路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以积极贯彻落实中办发4号文件、市21号文件、《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刚要》精神为主线,落实西城区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纲要的有关要求和区教工委、教委工作计划,坚持公益性原则、发挥校外教育的服务功能。
以加强两支队伍建设为基础,提高校外管理工作水平、活动质量。
落实“三个一”行动计划,即“让每个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爱好一项艺术项目同时参与一项科技活动,熟悉喜爱一项体育运动”。
为实现新西城“教育均衡发展的先进区、推进素质教育的示范区、探索创新教育的实践区、优秀人才培养的高产区”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二、工作思路:以制定校外教育“十二·五”规划为契机,实现校外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以“名师工作室”为依托,培养校外知名骨干教师;以实施“彩虹行动”为载体,打造科技教育新品牌;以“阳光少年”活动为抓手,推动校外活动品牌建设;以“校外教研组”建设为平台,促进校内外教育深度融合。
三、重点工作1、深入学习贯彻《北京市校外教育机构工作规程》、《北京市校外教育机构办学标准》及实施细则等文件,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校外资源进行布局规划,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1)举办《北京市校外教育机构办学标准》及实施细则辅导报告会。
(3月)(2)开展校外机构办学条件调研,制定校外教育三年发展规划。
(3-11月)(3)召开各校外机构学习贯彻《北京市校外教育机构办学标准》及实施细则工作研讨会。
(7月)2、深入学习贯彻《北京市校外教育工作督导评价评估方案》和指标体系等文件,寻找差距、创造条件、努力落实。
(1)举办《北京市校外教育工作督导评价评估方案》辅导报告会。
(6月)(2)开展《北京市校外教育工作督导评价评估方案》西城区试点随访督导。
(10月)3、学习、贯彻中办发4号文件、市21号文件文件精神,开展校外教育机构公益性群众活动。
(1)加强校外单位的公益性建设,校外单位的教育资源免费或优惠向全区中小学生开放,切实为区域内未成年人成长服务。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北京市西城区贯彻质量发展纲要实施意见2015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北京市西城区贯彻质量发展纲要实施意见2015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5.07.29•【字号】西政办发〔2015〕9号•【施行日期】2015.07.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北京市西城区贯彻质量发展纲要实施意见2015年行动计划的通知西政办发〔2015〕9号区政府各委、办、局,各街道办事处,各有关单位:经区政府同意,现将《北京市西城区贯彻质量发展纲要实施意见2015年行动计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15年7月29日西城区贯彻质量发展纲要实施意见2015年行动计划为落实《北京市贯彻质量发展纲要实施意见2015年行动计划》(京政办发〔2015〕37号)要求,推动实施《北京市西城区贯彻落实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实施意见》(西政发〔2013〕14号),推进质量首善之区建设,明确2015年质量工作重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改善政府质量监管,严守质量安全底线(一)落实行政改革各项措施进一步减少质量安全准入类行政审批事项,建立并对外公布行政审批、行政处罚权力清单,实行权力清单动态管理。
贯彻落实《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先照后证改革衔接工作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实施意见》,推进工商登记和许可审批的有序衔接,加强后续监管体系建设。
做好企业“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优化行政服务。
(区编办、区环保局、区住房城市建设委、区卫生计生委、区地税局、西城工商分局、区质监局、西城区食品药品监管局、区安监局、区统计局、区政府法制办、区行政服务中心按职责分工负责)(二)创新质量安全监管方式加强农产品、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监测,构建农产品、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监测预警网络。
应用现代化物联网技术,推进原料奶、婴幼儿配方奶粉等重点高风险食品的可追溯体系建设。
西城区教育案例(2篇)
第1篇一、背景西城区位于我国首都北京市中心,是北京市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之一。
近年来,西城区教育部门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构建和谐校园,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了积极贡献。
以下是一则发生在西城区的教育案例,旨在展示该区在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成果。
二、案例概述案例名称:西城区某中学“和谐校园”建设案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不断深化,西城区某中学面临着新的挑战。
学校领导班子意识到,要想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打造一个和谐、温馨的校园环境,让师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成长。
案例目标:通过构建和谐校园,提高师生满意度,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奠定基础。
三、案例实施过程1.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良好校风(1)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
2. 优化教育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1)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3)完善教学设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3.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营造温馨校园氛围(1)加强师生沟通,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开展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形成教育合力。
(3)举办各类校园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增进师生感情。
4. 关注特殊群体,促进教育公平(1)关爱贫困学生,实施教育资助政策,确保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2)关注残疾学生,提供特殊教育服务,帮助他们融入校园生活。
(3)关注少数民族学生,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促进民族团结。
四、案例成效1.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学生在各类竞赛中屡获佳绩。
2. 师生满意度逐年上升,校园氛围和谐温馨。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07.11.16•【字号】京教德[2007]6号•【施行日期】2007.11.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京教德〔2007〕6号)各区县教委,各中等职业学校:近年来,本市中等职业学校广大教育工作者按照党的教育方针,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特点,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坚持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为首都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对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贡献。
当前,职业教育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首都教育现代化和“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建设创新型和学习型城市的历史使命,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为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新机遇,提出了新要求。
面临机遇与挑战,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和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
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依然存在;职业学校的育人目标还没有完全与社会岗位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相结合;学生的文明素养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及全国、北京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推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结合本市中等职业学校实际,提出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一、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据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和北京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行动计划2005-2010年》。
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树立德育为首、育人为本、全员育人的理念,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形成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特色,为社会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业精神和适应首都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
二、主要工作(一)课堂教学主渠道建设立足课堂教学,加强学科德育。
2023年公务员(国考)之申论能力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
2023年公务员(国考)之申论能力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大题(共10题)一、材料八共享经济的本质是整合闲散物品或服务者,让它们以较低的价格提供产品或服务。
对于供给方来说,通过在特定时间内让渡物品的使用权或提供服务,来获得一定的金钱回报;对需求方而言,不直接拥有物品的所有权,而是通过租、借等共享的方式使用物品。
共享经济强调的是人们公平地享有社会资源,各自以不同的方式付出和受益,共同获得经济红利。
某杂志发行人D认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应该是共享经济的一个比较准确的概括。
问题四、“给定资料8”中划线句子提到“共享经济意味着资源的共享,也意味着文明的共担。
”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参考给定资料,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40分)要求:(1)观点明确,立意深刻;(2)思路清晰,语言流畅;(3)结合“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4)总字数1000~1200字。
【答案】二、材料13信息惠民公共服务是Z市精细化治理社会,精细化服务市民一种创新性模式。
其重要做法如下:一是打破“信息壁垒",强力推动各区、各部门通过市政府信息共享互换平台实现横向联通和纵向贯通,建立全市公共信息资源库,并为各区提供通过数据关联比对后基本信息镜像库,保证全市基本信息“一数一源,权威发布",为各级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特别是办理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共享协同奠定基本。
二是统一组建网格管理机构和成立一支统一管理、统一考核、统一采集网络信息员队伍,建议“一格一员、定格定责、采办分离、无缝对接、全面覆盖”网格化工作模式。
通过综合信息采集系统实现信息采集原则化、规范化,实现数据一次采集多方式共享,减少重复扰民和信息不精确问题。
三是按照“及时发现、联动化解、限时办结、反馈评价、监督考核"规定,发挥社会管理工作网作为全市矛盾纠纷和问题隐患时间手里、分流、调处、整治、指挥、监督、考核业务系统作用,进一步完善事件分类和分级处置机制,规范各级各部门之间矛盾纠纷和问题隐患解决联动和协作;基于市公共基本信息资源库,实现纵向、横向联通,全方位掌握群众反映矛盾纠纷和问题隐患信息,及时发现和处置各类管理和服务事件。
西城区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西城区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的思考与实践近年来,西城区育人模式的革新与实践,在促进当地社会文明进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西城区提出了建设一体化德育体系的宏伟目标,将以大中小幼一体化的系统建设方式,全面改革和完善德育工作体系,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加强育人模式的改革,建设一条融入当地文化特色、融入当地城市发展规划、融入当地育人目标、融入当地公众参与的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
首先,西城区积极推进德育改革,深化个性化学习,以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为宗旨,大力推进社会责任教育,实施社会实践活动,加强社会素养教育,营造一个个性化教育的新环境,让学生拥有独立学习、思考、实践、创新的能力和习惯。
其次,西城区全力推进少年儿童教育。
西城区把提升少年儿童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地位,将以提高学生的思想素养,形成学习风气、积极活跃的大学生精神,提升少年儿童素质和参与国家建设的能力为目标,积极推广“组团式”的实践教育模式,让孩子从最早的童年开始进行理论认知、实践活动,从而循序渐进地形成良好的实践习惯和社会责任感。
再次,西城区加大家庭教育力度。
西城区把家庭教育放在重要地位,大力宣传社会家庭之间的联系与责任,加强家庭教育,提升家庭养育孩子的能力和责任,使家庭成为育人的最佳场所,让家庭成为孩子获得能力和素养的重要支撑。
同时,西城区也采取措施加强幼儿教育。
西城区建立了科学的幼儿教育机构,引进了优质多样的国内外幼儿教育课程,多方式开展国内外友好交流,开展新世纪的幼儿教育,培养幼儿终身发展能力,让幼儿在安全、自由、温馨的环境中度过童年,让他们在游戏中体会到自由获得识记、发现、创造并不断改进的乐趣。
最后,西城区还大力开展社会教育,实施社会质量工程,推动社会文明建设,倡导文明新风,弘扬传统美德,加强多元文化之间的交流,构建社会文化新生态,建设一个文明和谐的西城社会。
西城区建设一体化德育体系,不仅是西城区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西城区育人模式的创新探索的重要实践。
从发展社区教育到建设学习型西城的实践探索
从发展社区教育到建设学习型西城的实践探索北京市西城区教委社区教育办公室主任 郑建国 21世纪是人类社会进入综合国力激烈竞争的时代,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国家基本发展战略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2003年国务院颁布《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与原则,规定了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领域。
在教育领域,包括社区教育领域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众多专家和学者急待探讨的问题。
西城区是北京市中心城区之一,位于天安门广场西北方向,面积31.66平方公里,人口78万人。
下辖七个街道办事处和152个社区居委会。
西城区自九十年代以来,以金融业、房地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商业、文化旅游业为发展重点,以西单现代商业中心区、北京金融街、什刹海历史文化旅游风景区、西外旅游商务区、德胜科技园和阜景文化旅游街等六个功能街区建设为核心,加大改革力度,经济实力有了较快增长,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稳步提高。
2002年,西城区成为北京市第一个“发展社区教育,创建学习型城区先进区”,2005年被中央文明办命名为全国文明城区,2008年成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
西城区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展社区教育至今20多年,近年来,区政府加强对社区教育工作的领导和投入,认真贯彻和落实党中央提出的“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创建学习型城区,取得明显实效。
经过多年的实验与探索,形成了政府统筹领导、教育部门主管、相关部门配合、社会积极支持、社区自主活动、群众广泛参与的社区教育工作格局,初步实现社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构筑终身教育体系,是推动社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社区教育要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以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区教育活动,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教育需求,切实地构建起全员、全程、全面的终身教育体系。
西城区教育技术培训课程的探索与思考
西城区教育技术培训课程的探索与思考
谢晓
【期刊名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年(卷),期】2015(000)012
【总页数】3页(P22-24)
【作者】谢晓
【作者单位】北京市西城区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从一门网络培训课程到"虚拟"教师培训学院——北京大学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初级)网络培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J], 郭文革
2.英特尔未来教育教师培训课程与我国中小学学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课程对比研究 [J], 杜光胜
3.进修医师自身免疫性肝病临床培训课程设置探索与思考 [J], 陈杰;杜晓菲;张小丹;边新渠;黄朝阳;金铭;任美欣;刘燕敏;单晶
4.教育技术装备的发展与改革——访西城区教育技术装备中心主任马振海同志 [J],
5.创新赋能智慧教育——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网的实践探索与理性思考 [J], 徐云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的实践探索与思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教育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尤其是在幼儿阶段,文明礼仪教育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
在这个时期,孩子们正处于性格塑造的关键时期,因此,如何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成为了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在我国,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已经得到了广泛的重视。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推进文明礼仪教育,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一、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2.有利于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文明礼仪教育不仅包括言行举止的规范,还包括人际交往、情感沟通等方面的培养。
这有助于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
3.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文明礼仪教育,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培养他们热爱祖国、尊敬师长、关爱他人的品质。
4.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文明礼仪教育,可以让幼儿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
二、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的实践探索幼儿园应注重创设一个文明、和谐、温馨的教育环境,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明礼仪教育。
如:设置文明礼仪墙、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等。
2.融入日常生活将文明礼仪教育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让其在实践中学会尊重、关爱、助人等品质。
如:引导幼儿礼貌问候、排队等候、分享玩具等。
3.家庭与幼儿园携手共进家庭是幼儿的第一课堂,家长应积极配合幼儿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
通过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4.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通过举办文明礼仪比赛、情景剧、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教育。
5.教师以身作则,树立榜样教师是幼儿的启蒙者,应以身作则,做到言行一致。
只有这样,幼儿才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启发。
三、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的思考1.注重个体差异每个幼儿的性格和接受能力不同,因此在文明礼仪教育中,要因材施教,注重个体差异。
北京西城区社区教育
北京西城区:大力实施示范项目创新发展社区教育作者:北京市西城区教育委员会刘忠来源:《中国社区教育》杂志2013年第1期发布:2014-2-21西城区是首都社区教育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的中心城区。
自1986年起即以青少年校外教育为突破口开展社区教育工作,在20余年的实践、探索、研究中逐步建立起了面向全体居民的全程、全员、全方位的社区教育体系,社区教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002年西城区成为北京市首个“发展社区教育,促进学习化城区建设先进区”,2008年成为首批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2012年又接受了北京市首家学习型城市示范区的评估工作。
然而,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面对国家建设和谐社会、学习型社会以及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要求,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与教育需求,如何推动西城社区教育向纵深延进,使之走上内涵发展、创新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了我们亟需思考解决的问题。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我们认为“把握社区教育的内涵属性,推动社区教育朝向健康、高效、有序、公正的方向发展,办人民满意的社区教育”是社区教育形而上的“道”,而支撑社区教育内涵发展的各种载体项目就是社区教育形而下的“器”。
“十一五”“十二五”期间,西城区以建设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与争创首都学习型城市示范区为统领,积极推动以项目创新为载体的社区教育体系构建。
在不断研究创新与实践探索中逐步蕴蓄形成了发展社区教育,建设学习型城区的六大示范项目,以六大示范项目为支撑建构起纵向衔接、横向沟通、内外协调、整体优化的终身教育与学习服务体系,满足与保障了市民终身学习的权利与需求。
一、社区教育六大示范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与成效(一)构建终身学习“立交桥”,开展“市民终身学习成果认证制度项目”“西城区市民终身学习成果认证制度”是为落实国家及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关于“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要求进行的积极尝试。
教育引导提高公民的文明素质指引
教育引导提高公民的文明素质指引一、德育为先德育是提高学生文明素质的首要途径。
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课堂教学、主题班会、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道德规范,明确文明行为的标准,从而自觉践行文明行为。
二、文化传承文化的传承对学生文明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我们应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让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激发他们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吸收其有益成分,形成开放包容的文化心态。
三、实践育人实践是提高学生文明素质的重要途径。
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环保活动等,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文明行为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组织校园文化活动,如文艺演出、科技创新等,营造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
四、家校合作家庭和学校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因此,家校合作是提高学生文明素质的重要措施。
学校应该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注重培养孩子的文明习惯和道德品质。
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家长会、家庭教育讲座等形式,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
五、榜样示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我们应该注重发挥优秀学生的榜样作用,通过评选文明标兵、优秀学生等形式,树立正面典型,引导学生向他们学习。
同时,教师也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言行影响和感染学生,成为他们学习的良好榜样。
此外,社会各界也应该积极参与榜样示范工作,推选出各行业优秀的代表人物,为学生树立可亲可敬的楷模。
综上所述,提高公民的文明素质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通过德育为先、文化传承、实践育人、家校合作和榜样示范等多种途径的综合作用,我们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文明素质,培养出更多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公民。
西城区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西城区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的思考与实践近年来,随着社会、家庭、个人等多种原因造成的婴幼儿、少年和青少年等失落现象,西城区积极探索德育体系建设,建立大中小幼一体化的德育平台。
通过实施德育,通过把大、中、小、幼的文化建设融合在一起,让西城区的儿童和青少年有完整的文化视野,为把西城区建设成一个环境良好、道德规范的社会而努力。
一是建立大中小幼一体化的联动机制,构建大中小幼各具特色的德育体系。
西城区德育体系建设要在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等四个层面进行协同沟通,以构建大中小幼各具特色的德育体系为宗旨,建立大中小幼一体化的联动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德育衔接不畅、断层不同的问题。
二是打造大中小幼各具特色的德育平台,培养德育才能。
为此,西城区重点开展德育课程建设,旨在打造具有中小学特色的德育领域人才,形成大中小幼一体化的德育平台。
首先,大学要针对学术素质提升,加强社会责任感把握,让学生在培养发展中获得全新的价值观;其次,中小学要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正面价值和责任感,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最后,家庭要结合个人实际,注重家庭教育,建立家庭文化,让孩子在乐趣中培养良好习惯。
三是引入科技手段,构建智慧化德育系统。
科技发展源源不断地改变着社会结构,它也成为德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助推器。
西城区德育体系建设要把智慧计算等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纳入自身的体系,建立先进的智慧化德育系统。
未来,要建立全新的德育数据库,用实时的数据分析和智能算法来监控孩子的心理发展,构建完善的网络安全层,防止恶意信息突破,为孩子提供安全和健康的在线学习环境。
以上就是西城区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的思考与实践,西城区积极探索大中小幼一体化的德育体系建设,通过建立强而有力的大中小幼一体化系统,充分利用科技技术,促进西城区社会发展,提高孩子们的道德素质,使西城区成为一个环境良好、文明健康的社会。
区域教育大扫描西城区
区域教育大扫描西城区作者:来源:《北京教育·普教版》2022年第01期数说11663名开展“四个一”社会大课堂主题教育活动,共组织37所学校、307个班级、11663名师生走进国家博物馆,在实践中培育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26所850余篇以建党百年为契机,组织各中学推进“拿起纸笔见字如面”活动。
围绕“对话历史”“对话时代英雄”“对话未来”等5大主题展开,共征集26所学校850余篇书信作品。
近5万名39节完成面向近5万名家长的问卷调研,结合家庭教育现状及家长实际需求,定期面向家长推送中小学家长学校网上课堂39节,其中“双减”专题课程5节。
区域特色深入开展教育系统党史学习教育,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区教育工委开展“悦读红色经典、搭建学习平台、讲述榜样故事、培树党建品牌、凝练党建成果、绘制红色地图、践行入党誓言”为主要内容的“七个一”主题活动。
以“双减”工作为核心,推動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
挖掘学校课后服务课程特色,以“三率、三性、一特色”为着力点,以提质增效五大工程为载体推进课后服务工作。
推行点“餐”到校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整合区属少年宫、科技馆等校外资源,经过专业评估遴选,开设课后服务活动项目,逐步实现所有中小学按需“点单”。
西城区努力探索补充中小学学位新路径,广泛挖掘辖区内可利用资源,扩充学位。
积极探索区域协作,拓展区外办学空间,通过区内招生区外办学的方式补充中小学学位缺口,在周边地区打造与西城教育理念共通、资源共享、和谐共进的具有西城品质的“类西城”教育生态圈。
大事记2021年3月组织52位专兼职督学以入校实地检查方式开展春季开学工作专项督导,督促指导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切实做好疫情防控、校园安全等各项工作。
8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北京市教育“双减”工作第三场新闻发布会。
西城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区教委主任王攀介绍了西城区全面落实“双减”工作,提升校内教育质量相关情况。
让“柠檬黄”更靓丽——西城区实施公共文明引导员素质教育工程,打造“三型团队”的实践与探索
让“柠檬黄”更靓丽——西城区实施公共文明引导员素质教育工程,打造“三型团队”的实践与探索一、背景简介“柠檬黄”是首都公共文明引导员队伍的代名词。
2001年,北京市以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以社会反映强烈、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和影响首都形象的乘车秩序混乱现象为突破口,成立了公共文明引导员队伍。
目前,这支队伍已达8000余人,覆盖全市十六个区县。
十多年来,这支主要从事维护站台秩序,引导市民排队乘车,推动市民素质提高的专业化志愿者服务队伍,在服务平安奥运、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配合公交实施一卡通、排队推动日、开展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等实践活动中,发挥了“八大员”的作用,即:精神文明宣传员、文明礼仪示范员、排队乘车引导员、交通文明协管员、治安防范信息员、站台环境维护员、群众困难排解员、公共文明观查员的作用。
由于公共文明引导员身着柠檬黄颜色的工装,被北京市市民亲切地称为“一抹靓丽的柠檬黄”。
作为首都公共文明程度较高的地区之一,西城区公共文明引导员的队伍规模、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都居于全市首位。
但是,目前这支队伍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相对停滞期”,队伍中逐渐显现出基础知识欠缺、管理水平不高、培训教育不规范和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
北京市西城经济科学大学暨西城区社区学院的社区教育工作者敏锐地发现了公共文明引导员普遍有接受继续教育和正规培训的需求,并提出了“采用规范、系统、科学的教育来进一步提高这支队伍服务和管理水平、提升这支队伍的整体素质、固化已有的公共文明引导活动成果”的想法和工作方案。
鉴于此,北京市西城经济科学大学暨西城区社区学院与西城区文明办、西城区公共文明引导行动协调指导小组共同研究决定,于2013年至2017年开展实施“西城区公共文明引导员素质教育工程”, 打造文明示范团队、创新服务型团队、学习型团队的“三型团队”,使“柠檬黄”更加靓丽。
二、基本做法(一)深入调研为了对西城区公共文明引导员队伍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必须深入了解和全面掌握这支队伍的基本情况和现状。
文明引导员培训总结
文明引导员培训总结文明引导员是社会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工作是引导、监督和宣传,帮助人们养成文明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
为了提高文明引导员的工作水平,许多地方都开展了培训活动。
下面,我将从培训目的、培训内容、培训效果等方面对文明引导员培训进行总结。
一、培训目的文明引导员培训的目的是提高文明引导员的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使其成为一名能够在公共场所有效引导公民文明行为、处理突发事件、维护社会安全的专业人士。
具体来说,培训目的包括:1.提高文明引导员的职业素养文明引导员需要具备良好的形象、语言和礼仪等素质,以增强公众的信任感和亲和力。
因此,培训应针对形象塑造、语言表达、社交礼仪等方面进行培训。
2.提高文明引导员的职业技能文明引导员需要掌握引导技能、危机处理技能、公共安全知识等职业技能,以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危机情况。
因此,培训应针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案例分析和技能培训。
3.提高文明引导员的职业道德文明引导员需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如忠诚、正直、公正、诚信等,以保证工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因此,培训应针对职业道德方面进行教育和引导。
二、培训内容文明引导员培训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公共安全知识文明引导员需要掌握公共安全知识,如火灾、地震、恐怖袭击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法,以及人员疏散、自救互救等知识。
因此,培训应针对公共安全知识方面进行教育和培训。
2.引导技能文明引导员需要掌握如何引导公众文明行为的技巧和方法,以及如何应对不文明行为的处理方法。
因此,培训应针对引导技能方面进行教育和培训。
3.危机处理技能文明引导员需要掌握如何处理突发事件和危机情况的技巧和方法,以保证公众的安全和稳定。
因此,培训应针对危机处理技能方面进行教育和培训。
4.职业道德文明引导员需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如忠诚、正直、公正、诚信等。
因此,培训应针对职业道德方面进行教育和引导。
三、培训效果文明引导员培训的效果应该是提高文明引导员的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使其成为一名能够在公共场所有效引导公民文明行为、处理突发事件、维护社会安全的专业人士。
积极探索特殊教育内涵式发展路径——以北京市为例
基础教育研究|责任编辑:顾明珠赵华丽北京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特殊教育,自2013年北京市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随班就读工作的意见》《北京市中小学融合教育行动计划》《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标准》等文件,加快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建设,大力推进融合教育,构建资源教室、区级特教中心等专业支持服务体系。
如今北京市已基本形成以特教中心为指导、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普通教育学校融合教育为主体、以送教上门等多种形式为补充的特殊教育格局,教育对象从传统意义上的“三类”(盲、聋、智障)残疾儿童少年扩大到“7+2+N”类(视力残疾、听力残疾、智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以及自闭症、脑瘫2种特别类型,“N”为“其他类型”,正逐步拓展涵盖情绪行为障碍、学习障碍等)特殊儿童少年。
在特殊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新阶段,面对特殊教育发展格局的不断开拓、教育对象的不断扩大及教育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北京市大力拓展师资队伍专业类型,深入开展主题教研,积极推进特殊教育学校联盟建设,力促全市特殊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
一、以师资队伍多类型、专业化发展为根本,为特殊教育内涵式发展提供保障融合教育的快速发展,以及特殊教育学校生源积极探索特殊教育内涵式发展路径———以北京市为例王善峰孙颖【摘要】在特殊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新阶段,北京市积极应对教育对象的不断扩大及教育需求的日益多样化,以师资队伍多类型、专业化发展为根本,以教育科研为引领,以特殊教育学校联盟建设为依托,力促全市特殊教育内涵式发展,努力把“办好特殊教育”落到实处。
【关键词】特殊教育;内涵式发展;专业化;北京【中图分类号】G760北京市第三届特殊教育及融合教育教研员培训会66基础教育研究|责任编辑:顾明珠赵华丽/***************变化和学校转型发展,对师资队伍产生了多类型、专业化新需求。
如师资队伍中需要有巡回指导教师、资源教师、融合教育管理教师、融合教育教研指导教师等角色;面对中重度残疾学生实际需求,教师的专业能力必须能适应教育康复训练开展、个别化教育实效提升等多种要求。
以优质教研 促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以优质教研促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作者:石玲玲来源:《北京教育·普教版》2021年第11期“双减”政策实施以来,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作为全区教育的人才高地和教研中心,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市教育两委“双减”工作精神,积极开展调研与视导,了解学校“双减”工作情况,并通过深化研究、加强指导、优化服务等方式,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探索出教与学改进的西城特色,助力西城教育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质量发展。
1.指导学校制定教学管理制度,助力学校教学管理得到实质性提升“双减”中指出:“教育部门要指导学校健全教学管理规程,优化教学方式,强化教学管理,提升学生在校学习效率。
”为切实帮助学校不断健全和优化教学管理,教研部门从两方面入手,强化对学校的指导。
第一,在学院层面制定形成宏观指导意见,为学校开展“双减”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研修学院相关部门在深入研究国家、北京市、西城区“双减”政策要求的基础上,制定《西城区义务教育落实“双减”政策指导意见》《西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學科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对学校如何落实“双减”工作进行了系统地要求和指导,助力学校在“双减”减负工作中提质增效。
第二,指导学校制定详实的课堂教学管理规范并组织实施,切实促进学校教师不断深化对学科课程的理解,优化课堂教学方式,提升课堂育人实效。
例如,北京市第三中学在教研部门指导下制定了《北京市第三中学教学常规管理规定》,其中对教学工作计划、备课、课堂教学、作业、辅导与复习巩固、考核、课外活动等作出具体要求。
该管理规定在学校的实施,为教师开展教学工作提供了基本的行为规范,助力课堂教学得到实质性提升。
2.更新教育理念,研发示范模型,为教师提供有效学习支架在指导学校落实“双减”的过程中,教研部门另一项重要责任是引导教师进行系统地专业学习,帮助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升专业素养。
为此,研修学院从更新研修员教育理念和研发优质示范模型入手,为教师搭建有效的专业学习支架。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北京市西城区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2018-2020)的通知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北京市西城区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2018-2020)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8.01.31•【字号】西政办发〔2018〕1号•【施行日期】2018.01.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教育其他规定正文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北京市西城区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2018-2020)的通知西政办发〔2018〕1号区政府各委、办、局,各街道办事处,各有关单位:经第35次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将《北京市西城区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2018-2020)》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落实。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18年1月31日北京市西城区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2018—2020)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幼有所育”的要求,不断加大学前教育的多元化学位供给,提高办园质量和管理水平。
结合《西城区“十三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根据教育部和北京市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要求和西城区学前教育发展实际,特制定此行动计划。
一、工作目标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办好学前教育是政府、社会和家庭的共同责任。
2011年以来,西城区政府实施了第一期、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区政府对学前教育经费投入达22.5亿元。
通过新建改建、以租代建、联合办园等途径新增幼儿园12所(33址)。
目前,西城区学前教育学位供需矛盾仍十分突出,学位供给不足,未经审批办园现象有待进一步规范。
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改革。
(一)基本原则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益普惠、主体多元,灵活多样、就近就便”的原则,构建以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为主体,公办民办并举,办园形式灵活多样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二)主要目标1.促进学前教育规范化、多样化发展。
实现符合入园条件的适龄儿童入园率85%,学龄前儿童受教育率1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 课程 考核
完善 课程 评价
丰富 课程 资源
课程方案设计
1.确定培养目标
总体目标:打造“三型团队”
文明示 范团队
创新服务 型团队
学习型 团队
课程方案设计
2.组建教师团队
组建了一支专业水平高、业务素养好的专家教师团队 由专职、兼职和特约专家组成 共计33人,其中本校24人,校外专家9人 教师们整体素质高、教学经验丰富 以人为本、按需施教,是一支强有力的稳定的专业教学团队
西城经济科学
十八西届城三区中精全神会:创新大社学会暨治西理城区
西城区公共文
首都文公明共建文设明委“八大员”社区学院
明引导行动协
知识员欠会缺办、公管室理水平不高、培训教育不规调范指、导小组
发展后劲不足 2013—2017年西
城区公共文明引导
员素质教育工程
西城区公共文明引导员素ຫໍສະໝຸດ 教育工程 的开展过程调研以专家素评质价模:型研究作为课程建设的基础,确保课程建设有据可依、 有章可循;
既以遵教循材了 建正 设规 作教 为育 课课程程建建设设的的重共点性,规读律本,编又写坚 形持 式了 新社 颖区 ,教 采育 用非 模 正块化规形性式个呈性现特,点图,文关并键茂是、找通到俗恰易当懂的;结合点,科学准确定位, 实现在非正规教育领域加强课程专业化建设方面新的突破和跨 越内,容在层推 次动 分全 明国 、社 知区识教结育构新清常晰态,建基设本方做面到,了具 弘有 扬前 主瞻 旋性 律、 ,导 传向 导 性正能和量引,领兼性具。 思想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特点,已出版 的系列丛书填补了我国公共文明引导员培训教材体系的空白。
不同层次分级别考核:管理者、普通引导员 考核方式多样化:过程考核、实际应用、成果展示 考核结果认证: “市民终身学习成果认证”平台
课程方案设计
7.完善课程评价
《西城区公共文明引导员培训 教学质量考核问卷调查表》
课程方案设计
8.规范课程管理
已纳入“西城区市民
终身学习成果认证”
文本
平台管理
文本
课程建设创新之处
课程方案设计
3.设置课程内容
总体规划课程计划,确定公共文明引导员素质教育核心课程 针对三个层面,分别设计了课程门类和课程大纲 根据核心课程编写课程教材,教材采用模块化形式呈现
课程方案设计
核心课程
思想 观念
服务技能知识
管理基础知识
入 常 常 微 DC 应 服 常 活 沟 心
职 用用博与急务 用动通理
构建素质模型
西城区1000名公共文明 引导员 《关于西城区公共文明引 导员基本情况的调查问卷》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戴维·麦克 利兰(David C. McClelland) 素质模型理论
西城区公共文明引导员素质教育工程 的开展过程
确定 培养 目标
组建 教师 团队
设置 课程 内容
编写 课程 教材
探索 教学 方法
西城区公共文明引导员素质教育 工程的实施成效
西城区文明办全额支持、全程指导、全程监督,成为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成功范例
北京电视台“缤纷西城”栏目对此作了专题报道,具 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该套读本的编写和出版是北京市、全国乃至全世界范 围内的首创
差距
努力方向
不断推进!
鼓舞
欣喜
谢 谢!
非正规教育走向规范化的 实践与探索
----以北京市西城区公共文明 引导员素质教育课程建设为例
北京市西城经济科学大 学暨西城区社区学院
目录
11
2
3
4
(一)实施背景
(二)实施过程
(三)实施成效
(四)努力方向
改革
社区教育发展到新阶段,创造社区教育新常态的一次新探索
正规教育
非正规教育
西城区公共文明引导员素质教育工程 的实施背景
教 英 手 与 DV 安 礼 写 策 与 调
育 语语微拍全仪 作划激适
信摄知知 文与励与
识识 体执
辅
行
导
模块logo:
课程方案设计
课程方案设计
4.编写课程教材
正式公开出版一套《公共文明引导员素质教育读本》丛书。
课程方案设计
5.探索教学方法
情景 课堂
分级式
分类式
互动式
课程方案设计
6.创新实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