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郑州市最新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划定32个核心板块
![郑州市最新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划定32个核心板块](https://img.taocdn.com/s3/m/64f55ed8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eb.png)
郑州市最新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划定32个核心板块文:陪你去看房 ID:peinishaizz 作者:房姐3月11日,在河南卫视《河南新闻联播》中,郑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出来了。
按照郑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原计划,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会在2019年底完成。
目前尚不确定规划是否还处于编制讨论阶段,但从河南卫视展现的信息中,可以看出未来郑州的发展重心和布局。
1首先,通过报道我们了解到,郑州被初步划定出32个核心板块,每个板块1-3平方公里,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以城市设计为抓手,着力打造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支撑点、城市建设的新亮点和城市结构的关键点。
也就是说,这32个核心板块至关重要。
有多重要呢?三个点:支撑点、新亮点、关键点。
换句话说,这32个板块,是郑州未来16年的核心板块,这些板块或者项目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整个郑州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
这32个板块的总用地面积为68平方公里。
其中,中心城区及港区22个,总用地面积为51平方公里,县市区10个,总用地面积为17平方公里。
接下来,重点来了。
针对这32个板块,图片中还附有一个详细的表格。
这上面的信息,体现的是各个区的重点区域所在。
2先看几个基本面:数量上,郑东新区最多,核心板块有5个;其次是经开和管城,分别是3个。
管城区的发展速度一直在各区中,排在后面,这次一次被划定了三个核心板块,相信未来几年管城的区域形象会得到很大改观。
比较意外的是高新区,只有一个核心板块,位于高新区中心板块。
双湖科技城这两年呼声很高,又是建湖又是建学校又是建地铁、引进高新企业,但这次并未被划入核心。
用地面积上,东区仍是重头,总用地面积为12.26平方公里。
其次是港区,两个板块的用地面积达到11.3平方公里。
高新区和金水区的面积最小,分别是1.1平方公里和1.76平方公里。
3最后,我们来看各个区域内的核心板块和项目。
中原区,核心板块为:中央文化区(CCD)和中原新区须水河核心片区。
郑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郑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7320fa93be1e650e52ea99f3.png)
郑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郑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一、生态建设1、生态环境建设目标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妥善处理好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把郑州市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包括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湿地保护区、生态农业区、河湖水系等。
结合郑州的自然生态环境,构建“四带七廊多核”的市域生态网络体系。
四带:北部沿黄生态带、中部山林生态带、南部生态带、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生态带。
加强绿化,恢复自然植被,减轻水土流失、泥沙淤积及风沙的影响,建设城市生态屏障。
七廊:建设七条南北向生态廊道。
沿南北向组团隔离带、高速公路、主要城市道路布置绿色廊道,连接东西向生态带,保证绿色空间渗透到城市内部。
多核:由风景名胜区、旅游区、水源保护地、森林公园等构成市域生态核心。
3、森林公园完善以河南嵩山国家森林公园、郑州国家森林公园、新郑始祖山森林公园、河南嵩北森林公园、巩义青龙山森林公园、中牟森林公园为重点的生态森林公园建设。
4、风景名胜区依托各地特色风景资源,设立风景名胜区,包括河南嵩山风景名胜区、河南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浮戏山—雪花洞风景名胜区、环翠峪风景名胜区、新密黄帝宫风景名胜区等。
5、湿地保护区在黄河沿线划定黄河湿地保护区、雁鸣湖湿地保护区范围,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全面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和生物多样性。
加强以市域中、东部平原地区为主的生态农业区的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
全面推进生态村建设,加强农村污染控制,合理施用化肥农药,控制禽畜养殖污染。
7、河湖水系按照建设生态型城市的要求,结合防洪除涝,构建六横六纵河渠、七中五小水库、两湖泊两湿地的生态水系格局。
保护常庄、尖岗、坞罗、纸坊水库等水源地,治理伊洛河、贾鲁河、双洎河、颖河、东风渠、西流湖、丁店、唐岗等河湖水体,建设龙湖水系、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六纵河渠:索须河、金水河、熊耳河、七里河及其支流十八里河和支流十七里河;六横河渠:枯河、贾鲁河、贾鲁之河、东风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运河。
郑州市总体规划.pdf
![郑州市总体规划.pdf](https://img.taocdn.com/s3/m/cdbab962d5bbfd0a78567318.png)
《郑州市总体规划(2008—2020)》主要内容(一)指导思想、期限与城市规划区界定认真贯彻中央提出的中部崛起战略,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根据《河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和《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突出郑州在中部崛起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和中原城市群发展战略中的核心带动作用;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健康、区域统筹、城乡协调、社会和谐的新型城市化道路;注重以人为本,强化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
本次规划划分为两个规划层次,即市域和中心城区。
市域规划范围为郑州市域行政辖区,包括金水、管城、二七、中原、惠济、上街六区和荥阳、巩义、新郑、新密、登封、中牟五市一县所辖范围,总面积为7446.2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规划范围为市区行政辖区的中原、金水、二七、管城、惠济五区的城区范围。
(二)城市发展目标1、总体发展目标到2020年,把郑州建成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重要的商贸城市和枢纽城市;建成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中心、现代农业示范区;建成国内外知名的、富有中原城市特色和历史文化传统的、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有较强经济竞争力的、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和生态型、创新型的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
2、经济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万亿元左右,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万元左右。
3、社会发展目标加强城市公共安全,促进城市人口的适度稳定,加强社会公共服务,保障基本居住需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保障社会民生。
到2020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4万元;每万人拥有医疗床位数达到50个;九年义务教育学校数量达到1300所;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5平方米/人;人均文化设施用地面积达到0.8—1平方米/人。
4、环境友好目标形成以节约能源、节约资源和生态环境良好为标准的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
地区性可利用水资源27.9亿立方米;万元GDP耗水量较2006年减少40%;单位GDP 能耗水平控制为0.84吨标煤/万元GDP;基本农田控制为28.29万公顷;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小于等于100平方米/人;森林覆盖率4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大于等于14平方米/人;污水处理率10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大气SO2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减少15%。
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郑州市2024年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郑州市2024年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f5d3ada4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6b.png)
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郑州市2024年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4.01.15•【字号】郑政办〔2024〕5号•【施行日期】2024.01.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郑州市2024年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郑政办〔2024〕5号各开发区管委会,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郑州市2024年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4年1月15日郑州市2024年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实施方案为加快推进生态郑州、美丽郑州建设,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现制定郑州市2024年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为引领,以“公园城市”建设为目标,按照开放、共享、融合理念,推进公园形态与全域城市空间有机融合,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宜,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发展新形态。
紧紧围绕“增绿量、提品质、添色彩、精管理”工作任务,深入开展“三标”活动,以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复查为抓手,以公园、游园、绿道、街头绿地等项目建设为带动,不断增加城市绿地面积,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以绿地和文化、旅游、体育等融合发展为手段,持续推进“公园+”,不断增强绿地服务功能和吸引力,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提升;以精细化管理提升为保障,全面提升完善城市绿地管养水平,以常态化花卉景观营造为亮点,持续打造城市景观特色;着力打造与国家中心城市定位相匹配、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相适应、具有中原地域特色的城市园林绿化体系。
二、工作目标以加快推进美丽郑州建设为目标,通过规划建绿、拆违建绿、见缝插绿、留白增绿,强力推进公园游园、绿道、河道绿化和街头绿地建设,大幅增加城市绿地面积,进一步优化公园绿地布局。
郑州寺坡城中村改造规划方案定稿2024P
![郑州寺坡城中村改造规划方案定稿2024P](https://img.taocdn.com/s3/m/c33d536b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06.png)
郑州寺坡城中村改造规划方案定稿2024P 嘿,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份热腾腾的郑州寺坡城中村改造规划方案,这可是经过我10年磨砺的得意之作。
话不多说,咱们直接进入正题。
一、项目背景寺坡城中村位于郑州市核心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但现状却是脏乱差。
这次改造,咱们要充分利用这片土地,打造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寺坡。
二、改造目标1.提升区域环境,打造生态宜居社区。
2.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3.促进产业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增长。
4.保留历史文化,传承地域特色。
三、规划布局1.功能区划分:将寺坡划分为居住区、商业区、文化区、休闲区等四个功能区。
2.绿地系统:规划绿地面积,打造生态景观,提高居住环境。
3.交通系统:优化交通布局,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4.基础设施:完善供水、供电、排水等基础设施。
四、具体措施1.居住区:(1)改造现有居民楼,提升居住条件。
(2)新建高品质住宅,满足不同人群需求。
(3)设立社区服务中心,提供便捷服务。
2.商业区:(1)引进知名品牌,提升商业品质。
(2)打造特色商业街,挖掘地域文化。
(3)规划大型购物中心,满足消费需求。
3.文化区:(1)修复历史文化建筑,传承地域特色。
(2)建设文化活动中心,丰富居民生活。
(3)举办文化活动,提升区域知名度。
4.休闲区:(1)规划绿地公园,打造休闲空间。
(2)设置运动场所,提高居民身体素质。
(3)举办各类活动,增进邻里关系。
五、项目实施1.成立项目指挥部,统筹协调各方力量。
2.制定详细实施计划,明确责任和时间节点。
3.加强政策宣传,争取居民支持。
4.严格监管施工质量,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六、项目效益1.提升区域环境,改善居民生活。
2.促进产业发展,带动就业。
3.提高区域经济实力,增加税收。
4.传承历史文化,提升城市形象。
这次寺坡城中村改造项目,旨在打造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寺坡。
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将严格遵循规划方案,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个崭新的寺坡将展现在我们面前。
郑州绿地500亩项目·概念规划方案
![郑州绿地500亩项目·概念规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e0a840eefdc8d377ee323e.png)
基地位置
东风东路
现有仓库
郑州绿地500亩项目 ·概念规划方案
2020/1/5 6
项目理解
5、总结
优势: • 处于郑东新区商住物流区内,是郑东新区下一步重点发展的区域; • 各地块形状较为方正,利于规划布局; • 周边道路畅通,交通十分便利; • 用地规模较大,利于形成规模效应。
劣势: • 周边生活配套设施不完善; • 处于商住物流区内,居住氛围淡薄; • 地块西侧紧邻一条高压走廊; • 南侧邻陇海铁路,客运与货运火车会对居住有一定影响。
郑州绿地500亩项目 ·概念规划方案
2007.10
项目分析
郑州绿地500亩项目 ·概念规划方案
项目理解
1、区位分析
城市区位图
地区区位图
项目用地
中心城区
郑东新区CBD 政务区 综合交通枢纽
商住物流区 项目用地
郑州绿地500亩项目 ·概念规划方案
2020/1/5 3
项目理解
2、周边环境 项目位于郑东新区商住物流区内,商都路与东风东路交汇处东南处。政务新区、郑州综合交通枢 纽、商住物流区、CBD中央商务区、龙湖南区高档住宅区分布周围;京珠高速、107国道、东风 路、黄河路、农业路、郑开大道等交通干道遍布周围,郑州客运东站紧邻地块,规划中的郑州综合 交通枢纽也位于地块附近,地块北距郑州铁路快速客运站2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路
南
里
河
七
东
商
鼎
路
P
风
小
初小
P
中
东
商 都 路
兴
P
路 项V
一 零 七 国
道
郑州绿地500亩项目 ·概念规划方案
郑州市城市绿线管理办法
![郑州市城市绿线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69cb36ff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1a.png)
郑州市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城市规划一般有七线,其中“绿线”是规划城市公共绿地、公园、单位绿地和环城绿地等。
下文是郑州市城市绿线管理办法,欢迎阅读!郑州市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全文第一条为加强城市绿地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景观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城市绿线,是指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包括已建成绿地的控制线和规划预留绿地的控制线。
第三条本市市区规划区范围内城市绿线的划定及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管理部门是本市市区规划区范围内城市绿线管理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办法的组织实施。
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做好城市绿线的划定和监督管理工作。
建设、市政、国土资、林业、房产、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财政等有关部门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共同做好城市绿线的划定和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城市绿地、服从城市绿线管理的义务,对违反城市绿线管理的行为有劝阻和举报的权利。
第六条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城市规划等有关部门编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并公布实施。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当确定城市绿化目标和布局,明确各类绿地的控制原则,按照规定标准确定绿化用地面积,合理布局公共绿地、防护绿地、风景林地,并确定绿线。
第七条下列区域应当划定城市绿线:(一)现有的和规划的公共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风景林地;(二)河流、湖泊、山体等城市生态控制区域;(三)风景名胜区、散生林植被、古树名木保护范围等。
第八条城市绿线由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城市绿化的现状、风景名胜、自然地貌以及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予以划定,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
城市绿线确定后,应当严格实施。
确需变更的,应按前款规定的程序办理批准手续。
郑州市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绿线规划公示
![郑州市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绿线规划公示](https://img.taocdn.com/s3/m/13b45438f18583d0496459a9.png)
郑州市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绿线规划一、规划目的为加强贾鲁河沿线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保证城市绿化空间的实施和预留,为详细规划设计与园林绿化规划建设管理提供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绿线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结合实际制定本规划。
二、规划范围本次绿线规划河段包括《郑州市贾鲁河综合治理项目规划选址论证报告》(2016.06)所界定的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整治河段,和贾鲁河陇海西路至科学大道段整治河段。
其中,《郑州市贾鲁河综合治理项目规划选址论证报告》(2016.06)所界定的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整治河段包括尖岗水库至南水北调干渠段、北三环至象湖段、农科所桥至陇海铁路桥段和规划圃田泽,共49.67 千米;贾鲁河陇海西路至科学大道段9.42 千米。
三、绿线内涵本规划所划定绿线,是指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整治河段蓝线外依法规划、建设的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边界控制线,包括已建成绿地的控制线和规划预留绿地的控制线。
四、控制依据1. 规划法规、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3)《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2.专业法规条例、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4)《城市绿化条例(国务院100 号令)》5)《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12 号)》6)《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7)《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GB/T50563-2010)》8)《郑州市城市园林绿化条例》9)《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6 号)》10)《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促进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建城[2012]166号)》11)其他国家、省、市相关法规、法令3.相关规划1)《郑州都市区总体规划(2012-2030 年)》2)《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年)》3)《郑州市市区城乡空间发展引导规划》4)《郑州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5)《郑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3-2030 年)》6)《郑州市生态水系规划》7)《郑州市城市“六线”规划导则》8)《郑州市中心城区南、北片区“六线”规划》9)《郑州市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1-2020 年)》10)《郑州都市区森林公园体系规划(2011-2015 年)》11)《贾鲁河生态水系综合治理规划方案》12)《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2017 修订)13)《郑州市贾鲁河综合治理项目规划选址论证报告》14)涉及已批复各县、区、乡镇总体规划15)涉及已批复控制性详细规划五、规划指导思想贾鲁河串联多个城市功能区以及公园、湖泊等,通过综合治理工程及两岸绿地的建设在河流两岸形成连续的滨河景观,打造融合生态、休闲、文化、娱乐、健身等功能的复合型城市公共空间。
郑州都市区总体规划(2012-2030)
![郑州都市区总体规划(2012-2030)](https://img.taocdn.com/s3/m/114584c03186bceb19e8bb93.png)
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城市性质、职能与发展目标 (3)第三章城市规模 (5)第四章空间管制 (5)第五章空间发展与建设用地规划布局 (7)第六章非建设用地总体布局 (10)第七章产业发展与布局规划 (11)第八章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17)第九章文化特色与遗产保护 (20)第十章生态建设与绿地系统规划 (24)第十一章环境保护规划 (29)第十二章综合交通发展规划 (31)第十三章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37)第十四章分阶段发展指引 (47)第十五章近期行动计划 (47)第十六章规划实施措施 (52)第十七章附则 (53)附表 (54)文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编制目的为实施中部崛起战略,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和《中原经济区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引导城乡持续、健康发展,构建生态都市,郑州市政府组织进行了《郑州都市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的方案征集。
发展战略规划对郑州都市区的发展定位、战略目标、发展策略、空间结构以及近远期发展指引等方面均作了详尽的研究。
为进一步探索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大都市发展模式,优化郑州都市区空间格局,深化完善《郑州都市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指导郑州都市区的规划建设,引导都市区功能分区、交通导向、产业布局、人口分布、生态环境保护等协调发展。
2012年4月,郑州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郑州都市区总体规划2012-2030年》。
第二条指导思想贯彻十八大“坚持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确定本次规划的三大指导思想:1.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探索“两不三新”协调发展之路,突出“三化”协调发展,构建郑州都市区现代城镇体系。
2.统筹区域和城乡发展,突出全域规划理念,整合都市区内部发展要素,完善城市功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实现都市区内道路交通、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的全面均衡发展。
3.强化规定性和控制性内容,注重规划的实施性和可操作性,预留弹性发展空间。
国务院关于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函[1998]109号
![国务院关于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函[1998]109号](https://img.taocdn.com/s3/m/149fda30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27.png)
国务院关于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正文:---------------------------------------------------------------------------------------------------------------------------------------------------- 国务院关于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函〔1998〕109号)河南省人民政府:你省《关于报批郑州城市总体规划(1995年至2010年的请示》(豫政文〔1997〕4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修订后的《郑州城市总体规划(1995年至201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二、郑州市是河南省省会,陇海--兰新地带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著名商埠。
郑州市要充分发挥区位和交通优势,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改造传统企业,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大力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在郑州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交通发达、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社会文明,并具有中原文化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商贸城市。
三、同意《总体规划》确定的全部行政辖区7446.2平方公里为城市规划区范围。
在规划区内,实行城乡统一的规划管理。
市区要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结合产业结构的调整,形成“多中心,组团式”的布局结构。
要优化城市用地结构,完善基础设施,提高环境质量。
依照《总体规划》中确定的职能分工,有步骤地加强外围组团的建设。
四、严格控制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
到2000年,城市(不含上街区,下同)实际居住人口控制在170万人以内,建成区建设用地不得超过132平方公里;到2010年,城市实际居住人口控制在230万人以内,建成区建设用地不得超过189平方公里。
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现代化城市功能的要求,合理利用和节约土地,严格控制并切实保护好农业、水源、生态等非建设用地,严禁侵占和蚕食。
郑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7—2030年)
![郑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7—2030年)](https://img.taocdn.com/s3/m/54281ed5d4d8d15abe234e85.png)
郑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7-2030年)公示稿郑州市城乡规划局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郑州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第一章总则第1条规划内容郑州市海绵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综合评价海绵城市建设条件,识别城市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确定海绵城市建设目标和具体指标,提出海绵城市建设的指标体系;提出海绵城市建设的总体思路,因地制宜确定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路径;构建海绵城市的自然生态空间格局,划定海绵城市建设分区,提出建设指引;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管控要求,将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进行分解,并提出管控要求;提出规划措施和相关专项规划衔接的建议;明确近期海绵城市建设重点区域,提出分期建设要求;完善保障措施和实施建议。
第2条规划范围研究范围为郑州市域7446平方公里,规划区范围包括《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的主城区,以及航空城、西部新城、白沙组团和九龙组团4个片区,规划面积共1945平方公里。
第3条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17-2030年,其中近期2017-2020年,远期2020-2030年。
第4条规划原则生态为本:充分保护原有“山、水、林、田、湖”生态基底。
因地制宜:根据郑州市实际情况和主要问题,合理确定规划建设目标、适用技术、具体措施。
统筹规划:与排水规划、中水规划、防洪规划、绿地系统规划等专项规划充分衔接。
合理分区:根据汇水流域和管控单元等因素对规划区进行科学分区,合理确定各片区海绵城市的建设指标和管控措施。
第5条规划目标将郑州市建设成具有吸水、蓄水、净水和释水功能的海绵体,提高城市防洪排涝减灾能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缓解城市水资源压力。
第6条总体思路从市域角度分析郑州市整体特点,重点研究中心城区范围内的海绵城市建设体系,同时对西部新城区、白沙组团、九龙组团、航空城等区域提出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和指引。
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的总体思路。
主城区海绵城市建设以解决现状问题为主;新建区海绵城市建设以目标导向为主。
郑州市老城区居民游憩绿地体系规划
![郑州市老城区居民游憩绿地体系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fde4a83469dc5022aaea00a7.png)
郑州市老城区居民游憩绿地体系规划
500 米见绿地为命题,从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城市绿地方案设计等各个层次探索大城市老城区居民游憩绿地的规划设计方法,以期提供具有前瞻性又切实可行的规划成果,有效地改善老城区市民的生活环境。
关键字:郑州市;老城区;居民游憩绿地;规划层次
一、项目背景与工作方法
1、项目概述
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对具有良好品质的生活环境的渴望日益显现。
尤其是在大城市的中心城区,改善城市物质和文化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已成为市民的迫切要求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郑州市政府适时提出了居民出行500米见绿地的规划项目。
根据项目的特殊性,由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承担技术责任,与郑州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郑州市园林设计施工管理所共同组成项目工作组。
由于此类项目在国内尚属首例,从规划的指导思想上到具体的技术方法上,我们进行了较多的探索,以期作出既具有前瞻性又切实可行的规划成果,有效地改善郑州市民的生活环境。
该项目已于2002年底完成,并获得2003年度建设部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三等奖。
2、基本概念
(1)郑州市老城区:以三环路围合的城区范围。
面积约135平方公里,现有人口约147万人。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郑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批复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郑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批复](https://img.taocdn.com/s3/m/a57b7439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93.png)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郑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批复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郑州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03.12.18
•【字号】郑政文[2003]317号
•【施行日期】2003.12.18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城乡规划
正文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郑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批复
(郑政文[2003]317号)
市市政管理局、市城市规划局:
你们局《关于报批郑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成果的请示》(郑市政管〔2002〕148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郑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绿化规划、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你们局要根据《郑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划定各类绿地的绿线并认真实施。
此复
二00三年十二月十八日。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https://img.taocdn.com/s3/m/e3b74b75a26925c52cc5bf14.png)
郑州总体规划及个人分析《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经过3年多时间的精心编制,目前报批成果已经完成。
昨天(8月20日)郑州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39次会议对《总规》进行审议。
据介绍,《总规》编制、报批工作即将进入国务院部际联席会议联合审查阶段。
本规划共分为两个层次:市域和中心城区。
市域规划范围为郑州市行政辖区,包括金水、管城、二七、中原、惠济、上街六区,以及荥阳、巩义、新郑、新密、登封、中牟五市一县所辖范围,总面积城7446.2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规划范围为市区行政辖区的中原、金水、二七、管城、惠济五区的城区范围。
一、发展目标:到2020年,郑州将成为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重要的商贸城市和枢纽城市;建成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中心,现代农业示范区。
预计到2010年,郑州市域总人口越为800万人,市域城镇人口约为538万人;2020年,市域总人口约为1000万人,市域城镇人口约为789万人,全市生产总值1万亿元左右,人均生产总值10万左右,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万元;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5平米;人均文化设施用地面积0.8-1平米。
分析:郑州的产业结构及城市产业布局在变化,郑州的各种产业将走向集中化和规模化。
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将占用的大量的土地资源,农业示范区将大量的占用和保护耕地,房地产开发商走向城镇的过程中,土地占用审批的过程会更加艰难,所以地价仍然会稳步攀升。
城镇居民生产总值的增加也提升了城镇人口的购买力,对房价会是一个提升。
城镇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将达到35平米,也就是说普通的三口之家将会拥有105平米的住房,而这些住房不可能是政府提供的。
二、中心城区布局:两轴一带,七片多中心《总规》对中心城区这样规划,两轴,东西向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区域。
南北向是城市中心和外部区域的主要联系轴带。
一带:以京珠告诉公路、107国道改线工程、四港大道、高铁客运枢纽站、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干线公路物流港和新郑国际机场为依托,形成一个以现代制造业为主的产业发展带。
郑州市郑东新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说明书
![郑州市郑东新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df1f04380912a21614792984.png)
郑州市郑东新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说明书
《郑州市郑东新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编制人员
主管部门:郑州市郑东新区管委会土地规划局:
王东方(局长、注册规划师) 刘大全(副局长、注册规划师) 徐雪峰(郑东新区土地规划局工程师) 赵 辉(助理工程师) 王进伟(郑东新区土地规划勘测中心助理工程师) 柴 慧(郑东新区土地规划勘测中心助理工程师)
项目承接单位:高级风景园林师)
副 院 长:徐 波(教授)
总
工:周 曦(教授、博士)
造景总监: 苏雪痕(教授、博导)
郑州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院
长:郭 锋(高级工程师)
主管副院长:杨 琳(高级工程师)
总
工:王 军(高级工程师)
项目负责人: 赵 锋(院长助理、规划设计一所所长、高级风景园林师)
第二章 城市概况及现状绿地分析 ...................................................................................................................................................................5
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参编人员: 郭竹梅(风景园林师、硕士) 曾 伟(风景园林师、硕士) 张承明(工程师) 应 欣(助理工程师) 易 敏(助理工程师) 钟继涛(工程师)
郑州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参编人员:
李国梁(注册规划师)
何文兵(注册规划师)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国家森林城市高质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国家森林城市高质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2f181aef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99.png)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国家森林城市高质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郑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7.31•【字号】郑政〔2024〕12号•【施行日期】2024.07.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发展规划正文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国家森林城市高质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郑政〔2024〕12号各开发区管委会,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现将《郑州市国家森林城市高质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郑州市人民政府2024年7月31日目录第一章总体要求第二章重点任务与建设内容第三章保障措施郑州市国家森林城市高质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第一章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森林城市建设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巩固森林城市建设成果为主线,以增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生态支撑为根本,以提高国家中心城市生态建设水平为核心,以科学绿化试点示范省建设为契机,以提升城市森林生态系统质量为主题,以提供高品质城乡生态服务为举措,不断提升森林、湿地、流域、农田、城市五大生态系统质量,着力打造“蓝绿交织、山河辉映”的中原森林城市群“绿芯”,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郑州。
二、规划原则(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生态保护摆在首要位置,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从过度干预、过度利用向自然修复、休养生息转变,构建健康稳定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
统筹推进国土绿化、产业发展、美丽城乡建设,增强和提高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互促并进。
(二)系统治理、一体协同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考虑自然生态整体性和系统性,加强城乡生态系统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
郑州中牟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
![郑州中牟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a4ee20d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fd.png)
郑州中牟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田朋朋;韩家焜;刘恩亮;王鹏飞【摘要】郑州市地处中原腹地,历史文化悠久,曾有着“绿城”之美誉.以中牟县中心城区绿地系统建设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及大量的实地调研,详细分析了其绿地系统的建设现状.同时,对比了中牟县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所提出的中心城区绿地系统建设规划目标、规划内容等,进一步提出了针对中牟县城市绿地建设的建议:构建城市绿色网络;加强城市绿线控制规划;从海绵城市的角度建设绿地;注重城市建筑绿地空间的文化特色;推广建筑空间垂直绿化;加强管理与维护.【期刊名称】《家具与室内装饰》【年(卷),期】2017(000)009【总页数】3页(P88-90)【关键词】郑州市;生态园林城市;中牟县;绿地系统;规划【作者】田朋朋;韩家焜;刘恩亮;王鹏飞【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河南郑州 450002;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河南郑州 450002;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河南郑州 450002;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664.01郑州是河南省省会,地处中原,九州之中,十省通衢,北临黄河,西依嵩山,是河南省的经济、文化中心。
20世纪90年代,郑州市被称作“中原绿城”;2006年,郑州市荣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2013年,郑州市开始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2016年12月,郑州市被确立为国家中心城市,为郑州市的城市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在这一过程中,中牟县作为郑汴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规划至关重要。
为了实现中牟县作为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中心区域这一目标,促进中牟县的绿化事业发展,建设园林城市和生态田园城市,中牟县政府进行了《中牟县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2016-2030)》的规划编制,对中牟县的绿地建设提出了新的目标和方向。
围面积91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10568人。
地处黄河南岸,东经113°46′~114°12′,北纬34°26′~34°56′,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14.2℃,年均自然降水量616m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郑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一、生态建设
1、生态环境建设目标
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妥善处理好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把郑州市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2、生态网络
包括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湿地保护区、生态农业区、河湖水系等。
结合郑州的自然生态环境,构建“四带七廊多核”的市域生态网络体系。
四带:北部沿黄生态带、中部山林生态带、南部生态带、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生态带。
加强绿化,恢复自然植被,减轻水土流失、泥沙淤积及风沙的影响,建设城市生态屏障。
七廊:建设七条南北向生态廊道。
沿南北向组团隔离带、高速公路、主要城市道路布置绿色廊道,连接东西向生态带,保证绿色空间渗透到城市内部。
多核:由风景名胜区、旅游区、水源保护地、森林公园等构成市域生态核心。
3、森林公园
完善以河南嵩山国家森林公园、郑州国家森林公园、新郑始祖山森林公园、河南嵩北森林公园、巩义青龙山森林公园、中牟森林公园为重点的生态森林公园建设。
4、风景名胜区
依托各地特色风景资源,设立风景名胜区,包括河南嵩山风景名胜区、河南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浮戏山—雪花洞风景名胜区、环翠峪风景名胜区、新密黄帝宫风景名胜区等。
5、湿地保护区
在黄河沿线划定黄河湿地保护区、雁鸣湖湿地保护区范围,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全面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和生物多样性。
6、生态农业区
加强以市域中、东部平原地区为主的生态农业区的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
全面推进生态村建设,加强农村污染控制,合理施用化肥农药,控制禽畜养殖污染。
7、河湖水系
按照建设生态型城市的要求,结合防洪除涝,构建六横六纵河渠、七中五小水库、两湖泊两湿地的生态水系格局。
保护常庄、尖岗、坞罗、纸坊水库等水源地,治理伊洛河、贾鲁河、双洎河、颖河、东风渠、西流湖、丁店、唐岗等河湖水体,建设龙湖水系、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六纵河渠:索须河、金水河、熊耳河、七里河及其支流十八里河和支流十七里河;六横河渠:枯河、贾鲁河、贾鲁之河、东风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运河。
两湖泊:指西流湖、龙湖水系;
两湿地:郑州黄河湿地、中牟雁鸣湖湿地。
七中水库:唐岗、丁店、楚楼、河王、常庄、尖岗、后胡;
五小水库:刘沟、郭家嘴、刘湾、小魏庄、曹古寺。
二、城市绿地
1、布局结构
中心城区绿地系统布局的重点是“两带一环四楔两湖七链”。
两带:沿黄湿地特色生态景观绿化带;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生态景观绿化带。
一环:由北部连霍高速公路和贾鲁河生态防护林地,西部的环城高速防护林带,南部的浅山丘陵水源涵养防护林地、南四环防护林带和东部的京珠高速公路生态防护林带构成的环形生态隔离缓冲区。
四楔:在城市的东北、东南、西北和西南建设四片由外部生态绿化环带渗入城市内部的楔形绿地。
两湖:建设西流湖公园和龙湖中央公园。
七链:沿贯穿城市的金水河、熊耳河、七里河、东风渠、潮河、须水河与贾鲁河七条主要河渠两岸建设带状开放型绿地。
2、公共绿地
至2020年,规划公共绿地面积70.4平方千米,人均14.1平方米。
除原有公园绿地外,市内新建大型综合型公园9个,专类公园13个;沿城市道路、水系建设带状公园;按标准配建居住区公园绿地,按照500米服务半径规划建设小游园、街头绿地。
1)大型综合公园
西流湖公园:位于老城区、高新区之间,面积630公顷;
龙湖中央公园:位于郑东新区,面积499公顷;
如意公园:位于CBD,面积40公顷;
东湖公园:位于郑东新区,面积41公顷;
南水北调公园:位于老城区西南部,面积123公顷;
贾鲁河公园:位于惠济片区南部,面积221公顷;
潮河公园:位于经开区片区,面积73公顷;
须水河公园:位于高新区片区,面积93公顷;
石佛公园:位于高新区片区,面积149公顷。
2)专类公园
包括商都遗址公园、古荥汉文化遗址公园、大河村遗址公园、西山遗址公园、小双桥遗址公园、祭伯城遗址公园、尚岗杨遗址公园、龙子湖体育公园、金沙湖体育公园、雕塑公园、青铜器公园、野生动物园、花园口公园。
3)带状公园
结合河湖水系治理,建设贾鲁河、须水河、潮河、七里河等沿河带状公园,宽度不少于50米;快速路及景观大道两侧各控制50~100米宽带状公园。
4)生产防护绿地
至2020年,规划生产防护绿地面积4.04平方千米。
生产绿地:按人均2平方米标准,结合林带建设布局于城市外围。
防护绿地:铁路两侧各控制50~100米宽防护林带;高速公路两侧各控制不少于100米宽防护林带;四环路两侧各控制50~100米宽绿地;放射性主干路在三环以外两侧各控制50~100米宽绿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两侧各控制200米宽绿地,其他河流水系两侧各控制50~100米宽绿地;在工业用地与其他城市用地之间以及城市高压走廊、西气东输等基础设施管线两侧各控制30~100米宽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