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科诊疗规范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肾衰竭
急性肾衰竭的概念和流行病学
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是指肾小球滤过功能在数小时至数周迅速降低而引起的以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以及含氮废物蓄积为主要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症,分少尿型和非少尿型。少数患者可无症状,仅在常规生化检查时才发现血尿素氮(BUN)和血清肌酐(Scr)升高。由于人种,流行病学,经济水平,医疗条件等因素存在差异,而且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诊断标准,造成了世界围发病率的统计结果存在很大差异,一般研究认为急性肾衰竭的发病率为1~25%,且呈逐步上升趋势。有研究发现近年来不需要透析支持的急性肾衰竭患者发病率由322.7/100000增加到522.4/100000;需要透析的患者发病率由19.5/100000增加到29.5/100000,急性肾衰竭已经成为住院患者的最常见并发症之一。一项多国家,多中心的临床研究发现在ICU中需要进行肾脏替代治疗的急性肾衰竭患者占总患者数的5~6%,且与高医院死亡率相关。感染性休克是急性肾衰竭最主要的病因。
一、病因和分类
急性肾衰竭的病因广义上讲包括肾前性、肾性、肾后性三种类型,狭义上讲ARF即指急性肾小管坏死(A TN)。
(一)肾前性急性肾衰竭: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低血容量、低心排出量所导致。此时患者肾脏组织结构尚正常,恢复肾脏血液灌注和肾小球超滤压后,肾小球滤过率(GFR)也很快恢复。
1.急性血容量不足:在正常情况下肾脏的血流93%供应肾皮质,7%供肾髓质,在肾缺血时肾脏血流重新分配,主要转供肾髓质使肾小管肾小球功能丧失。具体原因有(1)消化道失液:如呕吐、腹泻等。(2)各种原因引起的大出血:大量出血引起休克和血容量不足,致肾灌注不足引起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及肾小管变性、坏死,是常见急性肾衰竭的原因。(3)皮肤大量失液:见于中暑及大量出汗未及时补充血容量。(4)第三间隙失液:如大面积烧伤,腹膜炎,坏死性胰腺炎,大量液体进人第三间隙引起严重血容量不足。(5)过度利尿:利尿可引起血容量不足、电解质紊乱等。
2.心血管疾病:主要由于心排血量严重不足而致肾灌注不足,常见于:(1)充血性心力衰竭。(2)急性心肌梗死:尤其合并心源性休克或严重心律失常更易合并急性肾衰竭。(3)心包填塞:此时心脏充盈受限,体循环淤血,严重影响心排血量。(4)肾动脉栓塞或血栓形成。(5)大面积肺梗死。(6)严重心律失常。
3.周围血管扩:感染性休克或过敏性休克时有效循环血量重新分布,造成肾灌注减低。
4.肾血管阻力增加:见于应用血管收缩药如大剂量去甲肾上腺素;大手术后及麻醉时;肝肾综合征;前列腺素抑制剂引起前列腺素分泌减少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及布洛芬等。
(二)肾性急性肾衰竭:系指原发病就在肾脏本身,由肾小球、肾小管、肾间质、肾血管病变所致,实际上所有导致肾脏微循环受损的疾病均可诱发ARF。具体分四大类: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肾小球及肾小血管疾病、急性间质性肾炎、肾血管病变。
1.急性肾小管坏死:包括缺血性,肾毒性,溶血性等病因。多见于各种休克、急性溶血综合征、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肾毒性物质在急性肾衰竭病因中占重要地位,在临床中很常见,具体包括(1)抗生素:如两性霉素B、多粘菌素、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妥布霉素等。(2)造影剂:包括各种含碘造影剂。(3)重金属盐类:如汞、铅、铀、金、铂、砷、磷等。(4)工业毒物:如氰化物、甲醇、酚、苯、杀虫剂、除草剂等。(5)生物毒:如蛇毒、蜂
毒、斑螫毒、鱼胆等。(6)其他:环孢素A,大剂量静点甘露醇等。
2.急性肾小球及肾小血管疾病:如急性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急性快速进展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全身性小血管炎、狼疮性肾炎、IgA肾炎、肺出血肾炎综合征等。
3.急性间质性肾炎:是一组引起肾间质损害的疾病,病因非常复杂,常见的如肾脏感染性疾病,肾脏毒性物质,X线长时间照射及各种药物中毒引起肾间质损害。
4.肾血管性疾患:如恶性或急进性高血压,肾动脉栓塞和血栓形成,腹主动脉瘤,肾静脉血栓形成等。
(三)肾后性急性肾衰竭:是指肾水平面以下尿路梗阻或排尿功能障碍(如肿瘤、结石、前列腺增生等)所致急性肾小管坏死。
1.输尿管结石:双侧输尿管结石或一侧结石对侧反射性痉挛。2.尿道梗阻:见于结石、狭窄、后尿道瓣膜。3.膀胱颈梗阻。4.前列腺增生肥大或癌。5.膀胱肿瘤或膀胱有较大的积血块等。6.妇科疾患:盆腔肿瘤压迫输尿管、膀胱、尿道等。
二、临床表现(一)少尿或无尿期
一般为7~14天(平均5~6天,长者达1月以上)。少尿期越长,病情愈重,预后愈差。常见以下改变:
1.尿量减少
尿量骤减或逐渐减少,每日尿量维持少于400ml者称为少尿,少于100ml者称为无尿。持续无尿者预后较差,并应除外肾外梗阻和双侧肾皮质坏死。由于致病原因不同,病情轻重不一,少尿持续时间不一致。一般为1~3周,但少数病例少尿可持续3个月以上。一般认为肾中毒者持续时间短,而缺血性者持续时间较长。对少尿期延长者应注意体液潴留、充血性心力衰竭、高钾血症、高血压以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由于肾小球滤过功能障碍和肾小管上皮坏死脱落,尿中含有蛋白,红、白细胞和各种管型。这些改变与功能性急性肾功能衰竭时的尿液变化有明显差别,见表12-1。
表12-1 功能性急性肾功能衰竭与急性肾小管坏死少尿期尿液变化的比较
功能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小管坏死尿比重>1.020 <1.015 尿渗透压(mOsm/L)>700 <250
尿钠含量(mmol(mEq)/L)>40:1 >40 尿/血肌酐比值>40:1 <10:1
尿蛋白含量阴性至微量+
尿沉渣镜检基本正常透明、颗粒、细胞管型,红细胞、白细胞和变性坏死上皮细胞
非少尿型ATN,指患者在进行性氮质血症期每日尿量维持在500ml以上,甚至1000~2000ml。非少尿型的发生率近年来有增加趋势,高达30%~60%。其原因与人们对这一类型认识的提高,肾毒性抗生素广泛应用和利尿剂如呋塞米、甘露醇等的早期应用等有关。尿量不减少的原因有三种解释:①各肾单位受损程度不一,小部分肾单位的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功能存在,而相应肾小管重吸收功能显著障碍;②所有肾单位的受损程度虽相同,但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在比例上远较肾小球滤过功能降低程度为重;③肾髓质深部形成高渗状态的能力降低,致使髓袢滤液中水分重吸收减少。非少尿型的常见病因为肾毒性药物的长期应用、腹部大手术和心脏直视手术后、以及移植肾缺氧性损害等。一般认为,非少尿型虽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