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环境问题及其影响

合集下载

我国环境污染概况及环境保护浅见

我国环境污染概况及环境保护浅见

我国环境污染概况及环境保护浅见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加快,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人民健康的重要障碍。

环境污染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问题,对于环境保护,我们需要认真对待。

本文将就我国环境污染的概况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浅见的环境保护建议。

一、我国环境污染的概况1. 大气污染我国的大气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严重问题。

城市中的工厂排放、汽车尾气和农村地区的扬尘,都对大气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导致雾霾天气频发。

根据环保部发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底,全国有338个城市的环境空气质量不达标,其中PM2.5浓度超标的城市有160个。

大量的PM2.5和PM10等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导致各种呼吸道疾病的增加。

2. 水污染我国水资源丰富,但水污染问题也非常突出。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都导致了河流和湖泊的水质恶化。

水污染不仅影响了水生生物的生存,也对人们的生活用水造成了威胁。

水污染也成为了一些地方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直接原因,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健康。

3. 土壤污染工业废弃物的填埋和垃圾堆积,导致了土壤的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的积累。

土壤污染不仅对植物生长和农作物安全造成了影响,也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威胁。

土壤污染也会对地下水造成二次污染,加剧水资源的紧缺问题。

4. 垃圾处理我国的城市垃圾处理问题也非常突出,大量的生活垃圾难以有效处理,导致城市环境的脏乱差问题。

垃圾填埋和焚烧不当,不仅对周边环境造成了恶劣影响,也浪费了很多资源。

二、环境保护的浅见建议1. 加强环保法律法规的实施为了应对环境污染问题,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并进行了多次修订。

但是在实施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地方政府对环保要求的不够严格、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等。

应该加强环保法律法规的实施,建立健全环保执法体系,加大对环保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推动环保工作向纵深发展。

2. 推动绿色发展为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绿色发展。

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

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

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尤其是在近几年,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国人的头号心病。

随着国家现代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人口迁入城市,环境污染的问题也日益严重。

本文将从污染的类型、原因、危害以及解决方案等不同角度来深入探讨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

一、污染类型中国的环境污染类型繁多,大体上分为三大类。

1. 大气污染:近几年,随着2013年印度瓦赫里爆发的雾霾事件的不断恶化,中国的PM2.5问题逐渐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之一。

大量工厂的污染排放和机动车辆的尾气排放是主要的污染因素。

中国大部分城市每年都会爆发严重的雾霾事件,不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也对旅游业、物流业等产业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2. 水污染:中国的水资源已经日益短缺,而各种水源污染问题也愈加严重。

据统计,2018年全国地表水水质考核合格率为78.9%,而且随着农业、工业、城市发展的不断推进,水污染对于水中有毒、有害物质,垃圾或排放物弃置不当,甚至是人类的生活污水等,在各个方面对于水体的长久可持续使用造成严重的伤害。

3. 土壤污染:虽然土壤污染的影响看起来不像大气污染和水污染那么直接,但其危害程度十分严重。

在我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然而由于长期的农药、化肥、重金属等,不合理的使用,导致了因土壤严重污染的问题不断恶化。

而要治理土壤污染难度比大气和水污染还要大得多。

二、污染原因环境污染的原因复杂多样,唯有找到深层次的原因,才有可能从源头上解决环境问题。

1. 工业的发展: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大量工厂的污染排放和废弃物的处理问题越来越严重。

大量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以及常用的含有重金属、有机物等有毒有害成分的化学材料中含有的有毒重金属等物质,直接入侵大气、土壤、水体之中。

2. 人类的不良行为:人类日益加剧的乱砍滥伐、过度开发和乱排污的行为也加剧了环境的恶化。

例如,江河峡谷中的无序开发、城市中的大量车辆和工厂的排放、农药化肥的滥用、生活垃圾处理不当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导致环境污染。

我国面临的十大环境问题

我国面临的十大环境问题

我国面临的十大环境问题近年来,我国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给社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影响。

以下是我国面临的十大环境问题:一、空气污染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猛发展,我国空气污染问题日益加剧。

大量的工业废气、车辆尾气和燃煤排放导致空气中悬浮物、细颗粒物和有害气体浓度超标,严重影响人民的健康。

二、水体污染我国许多江河湖泊受到污水排放和工业废水排放的严重威胁,水体中出现了大量的有害物质。

这导致水资源短缺,也威胁到了人民的饮用水安全和农田灌溉。

三、土壤污染过度使用农药和化肥、非法倾倒危险废物以及工业废弃物的不当处理,导致我国的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这威胁到了农作物的安全和人民的健康。

四、噪声污染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交通工具的增加导致噪声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噪声对人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也破坏了人们的居住环境。

五、固体废物处理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固体废物数量不断增加,对垃圾处理压力加大。

同时,许多废物没有得到适当处理,导致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六、生态破坏过度开发和破坏,导致我国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

湿地退化、森林砍伐和沙漠化问题日益突出,给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带来了威胁。

七、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全球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我国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气候变化挑战。

温室气体排放增加以及全球变暖导致的洪涝和旱灾等自然灾害频发。

八、能源消耗我国过度依赖化石燃料,导致能源消耗问题日益突出。

煤炭和石油的过度使用既导致了能源供应压力,也加剧了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

九、资源浪费我国的资源利用率仍然较低,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问题。

大量的水、能源和原材料的浪费不仅导致环境问题,也限制了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十、环境管理不力我国的环境管理一度存在监管不力、执法不严等问题。

这导致一些企业和个人可以逃避责任,污染环境而不受到制裁,进一步加剧了环境问题。

面对这些环境问题,我国已经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应对。

例如,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治理行动计划以及加强废物管理等。

城市环境污染及其对社会健康的影响

城市环境污染及其对社会健康的影响

城市环境污染及其对社会健康的影响城市环境污染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它不仅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还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许多潜在的危害。

本文将探讨城市环境污染对社会健康的影响,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 空气污染空气污染是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之一。

汽车尾气、工厂排放物和燃煤发电等都导致了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升高。

长期暴露在空气污染中,人们易患上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此外,空气污染还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不利影响,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为了改善空气质量,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如推广清洁能源、加大对工厂和车辆排放的监管力度。

同时,我们作为个体也应该提高环保意识,减少个人车辆使用,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骑自行车出行,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二. 水污染城市水污染是另一个关注度较高的环境问题。

工业废水、农药和化肥流入河流和湖泊,导致水质恶化。

这不仅危害了水生生物,也威胁到人类的健康。

对于许多人来说,饮用水是主要的水源之一,因此,水质的恶化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健康。

为了解决水污染问题,政府需要加强对行业和农业的监管,严禁非法排放,并投入更多资源进行水质监测和净化。

个人层面,我们应该减少使用农药和化肥,降低污染物进入水源的风险。

三. 噪音污染城市生活中常常伴随着噪音。

交通声、建筑工地和机械设备的噪音对我们的健康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长期暴露在高噪音环境中,人们易受到睡眠障碍、心理压力增加和听力损伤。

减少噪音污染的措施有很多,从道路隔音设施的改善到建筑工地的管理,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少噪音污染。

此外,个人层面,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住所,远离交通要道和噪音源。

四. 电子污染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电子设备。

然而,电子设备的频繁使用也导致了电子污染的问题。

电磁辐射、电子废物等都对人体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

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还会引发眼睛疲劳、失眠等问题。

为了应对电子污染,政府可以推广绿色设计和生产理念,减少电子设备对环境的影响。

我国环境污染概况及环境保护浅见

我国环境污染概况及环境保护浅见

我国环境污染概况及环境保护浅见我国环境污染概况及环境保护自工业化以来,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生产、城市化进程加快,环境污染问题成为我国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以下是对我国环境污染概况及环境保护的浅见。

我国环境污染问题主要集中在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三个方面。

空气污染是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最突出的问题之一。

我国许多城市都面临着严重的雾霾天气,其中主要原因是大气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的排放。

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和燃煤的火力发电厂等都是排放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吸入这些污染物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尤其是对儿童和老年人的影响更大。

水体污染也是我国环境污染问题非常严重的方面。

我国的许多江河湖泊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水体污染,主要是由于工业废水和农业排放的化肥农药等污染物的直接排放导致的。

这些污染物不仅会对水生生物造成严重的伤害,还会引发水源地的污染,严重威胁到人民的饮水安全。

土壤污染虽然不如空气和水体污染问题引人关注,但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我国大量的农田和耕地都受到了工业废弃物、农药以及人类活动的污染。

这些污染物会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对作物品质产生严重影响。

土壤的污染还会影响到地下水的质量,最终危及到人们的生活饮水。

为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我国也采取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

加强环境监测和监管,对污染源进行严格的排放标准和监管。

我国还加大了对环境污染的处罚力度,对违法排污企业进行严厉处罚,以此来形成一定的威慑。

我国也逐渐推广环保技术和设备,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环境污染的产生。

还有一些值得我们关注的环境保护浅见。

合理利用资源,推动节能减排。

我们应该重视资源的有限性,通过推行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发展节能新技术,减少能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通过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增强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重视,从而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环境保护工作的良好氛围。

城市化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城市化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城市化发展对环境的影响1城市发展对环境的影响1.1空气污染加剧长期以来,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各城市主要燃煤量在整个能源结构中一般占80%以上,很多已经超过90%。

煤含硫和灰份较高,许多都没有经过脱硫处理,直接燃烧,加之城市居民家庭小炉灶直接低空排放,产生了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导致严重的煤烟型大气污染;迅速的城市化伴随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在一些大、中城市出现了严重的机动车尾气污染,形式严峻。

1.2水污染严重和水资源短缺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水环境恶化状况也相当严重,城市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将成为我国城市在21世纪面临的最紧迫的环境问题。

1.2.1水污染严重城市水污染主要由工厂排水和城市居民生活污水造成的,近年来城市居民生活污水排放量年增长率为7%,有50%的污水量是从家庭排放的。

目前我国每日排放的废污水量约1亿多吨,这些污水有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造成全国三分之一以上河段受到污染;同时90%以上城市水域污染严重,城市大量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充分的废污水排入流经城市的河流,使径流水质恶化。

1.2.2水资源严重短缺由于城市增长快,经济高速发展,城市用水集中、量大、增长快,因此缺水现象首先反映到城市。

在我国目前660多座城市中,有300多座城市缺水,日缺水量达1600万吨以上,重点缺水城市108座,严重缺水城市50多座1.3固体废物排放量大,综合利用和处置率低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猛增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垃圾产量大幅度上涨。

据有关方面的统计,我国城市垃圾主要是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和建筑垃圾,年产量已超过5亿多吨,并且每年以8%至10%的速度增长,综合利用和处置率非常低,其中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仅为 1.2%,大多直接堆放在城市郊外,累计堆存量达65亿吨以上,占地5万余公顷,形成了垃圾围城的恶劣情况,影响城市景观,污染了城市的水源和空气,孳生着各种传染病菌,同时又潜伏着资源危机。

城市环境污染调查报告(精选8篇)

城市环境污染调查报告(精选8篇)

城市环境污染调查报告(精选8篇)城市环境污染调查报告第1篇近年来,我国城市环境日益改善,农村污染问题却越来越严重。

各种污染不仅威胁到了农村人口的健康,甚至通过水、大气污染和食品污染等渠道最终影响到城市人口。

现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做如下报告:一、现代化的农业生产造成了各类污染。

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的开发程度深,化肥、农药的施用成为提高土地产出的重要途径,加之化肥、农药使用量大的蔬菜生产发展迅猛,使得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使用化肥、农药数量最大的国家。

这两类污染在很多地区还直接破坏农业相关生态系统,对鱼类、两栖类、水禽、兽类的生存造成巨大的威胁。

二、由于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滞后产生的生活污染。

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生活污染物因为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以及具体管制的不健全,一般直接排入周边环境中,造成严重的“脏乱差”现象:每年产生的约为1.5亿吨的农村生活垃圾几乎全部露天堆放;每年产生的超过3000万吨的农村生活污水几乎全部直排,使农村聚居点周围的环境质量严重恶化。

然而,在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发展较快的地区,这种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和环境管理落后于经济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现象并没有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而得到改善,其对人群健康的威胁却在与日俱增。

三、乡镇企业布局不当、治理不够产生的工业污染。

受农村自然经济的深刻影响,农村工业化实际上是一种以低技术含量的粗放经营为特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工业化,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不仅造成环境污染,加大了治理的困难,还导致污染危害直接影响到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

目前,我国乡镇企业废水和固体废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占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一半以上,而且乡镇企业布局不合理,污染物处理率也显著低于工业污染物平均处理率。

由于我国农村污染治理体系尚未建立,环境污染不仅将迅速“小污”变“大污”,而且已经“小污”成“大害”,给作为弱势产业的农业和弱势群体的农民带来了显著的负面影响。

为此,我们应当采取如下措施:1、加强环境立法,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管理机构,明确环境保护职责权限,形成环境监测和统计工作体系。

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与解决方法

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与解决方法

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与解决方法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速。

越来越多的人涌向城市,城市的面积和人口不断扩大,城市化对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城市化在环境上带来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一、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1.垃圾问题。

城市人口增长不仅意味着更多的消费和生产,也意味着更多的垃圾产生。

城市的垃圾处理压力越来越大,垃圾填埋场和垃圾焚烧厂也成为城市公共卫生和环境管理的难点和痛点。

2.空气问题。

城市化进程中交通工具和工业污染是空气污染的两大主因。

特别是交通工具,二氧化碳、二氧化氮、颗粒物等危害人体健康的气体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空气污染日益严重。

3.水污染问题。

城市的污水处理厂设计的困难度比农村大得多,都市生活削弱了各地的自然过滤,和自我治疗能力。

水的质量逐渐被污染,导致水资源的减少和水环境污染问题。

二、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法1. 垃圾处理技术升级。

要解决城市垃圾处理难题,不仅需要更多的垃圾处理厂,而且需要利用最新的垃圾处置技术。

新技术比如垃圾分类、垃圾压缩和垃圾填埋生态化等,可以帮助我们把垃圾处理得更加高效、环保而且还能回收二次利用。

2.提高交通和工业工艺的能效。

提高能效是今后解决空气污染问题的关键,可通过优化城市设计、鼓励公共交通、实施清洁能源政策推动能效提高。

同时,通过改进工业工艺、提高工业节能、净化产业结构等途径来减少工业污染。

3.加强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建设。

积极推进城市水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加强水资源的保护、节约和管理,改变发展中以消耗水资源为代价扩大规模的模式。

同时,加强硬件建设,建立健全城市污水管网,进行逐步的村镇建立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培训和宣传普及工作。

三、结论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速,环境问题也在不断凸显,环境保护和城市发展的关系愈来愈紧密。

城市化进程带来的环境问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解决,如优化城市设计、提高工业和交通能效、加强水资源建设等。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环境的保护,通过实施环境保护和管理政策,建设更为美好和宜居的城市,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环境。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有效治理对策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有效治理对策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有效治理对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分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治理对策。

一、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1. 环境污染严重。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化规模的不断扩大,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资源受到各种污染物的严重污染。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已经成为困扰人们的大问题。

据统计,我国的环境质量总体较差,严重污染的城市数量居高不下。

2. 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随着城市建设、工程建设等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大片的森林、湿地等生态环境受到了破坏。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很多珍稀物种已经濒临灭绝。

3. 资源浪费严重。

我国的资源消耗总量居于世界前列,但是由于资源的高度浪费,导致了资源供给的不足。

尤其是一些矿产资源、水资源等短缺,已经严重威胁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 生态环境管理体制不健全。

我国的生态环境管理主要由环保部门和规划部门负责,但是由于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导致了环境保护工作的重心不够突出,治理效果不够显著。

1. 加强环境治理,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政策。

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提高违法成本,确保环境法规的有效执行。

2.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绿色经济发展。

加大对节能环保、清洁生产等绿色产业的扶持力度,引导产业结构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减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3.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进循环经济。

通过技术创新和政策引导,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推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生态系统。

加大对重要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修复受损的生态系统,种植植被,保护野生动植物,增加生物多样性。

5. 完善生态环境管理体制,促进多部门协同治理。

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环保监测和评估体系,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形成合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人居环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例子

人居环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例子

人居环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例子一、人居环境的问题及其影响1. 空气污染:空气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大量排放,导致雾霾天气频繁发生。

这不仅对人们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还使得城市景观变得朦胧不清。

2. 水资源短缺: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猛发展,水资源被过度开采和污染。

许多地区面临水源供应紧张的问题,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经济发展带来困扰。

3. 垃圾处理:随着人口增长和消费模式改变,垃圾数量急剧增加。

然而,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滞后,导致垃圾填埋场爆满并产生恶臭和环境污染。

4. 土地利用不合理:城市规划缺乏科学性和可持续性,导致土地利用不当。

高楼林立、低效率建筑与庞大别墅相结合,在限定空间内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

二、解决人居环境问题的策略1. 加强环保意识:提高居民对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认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政府可以通过宣传教育、制定严格的法规以及奖励机制来促进环保行为。

2. 推动清洁能源:减少对传统化石燃料的依赖,发展清洁能源技术,如太阳能、风能等。

这不仅有助于减少空气污染和碳排放,还有助于缓解能源紧张问题。

3. 垃圾分类与回收:加强垃圾分类管理,并鼓励居民参与回收。

政府应投资建设现代化的垃圾处理设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避免对人类健康和自然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4. 均衡城乡发展:有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通过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等措施,使农村地区获得更多的经济发展机会,减少农民进城务工的压力。

5. 改善城市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同时,注重社区建设和绿化环境,营造宜居的城市空间。

三、案例分析1. 集中式垃圾处理系统在新加坡的成功应用:新加坡作为一个人口密集、土地有限的城市国家,通过实施垃圾分类和现代化垃圾处理技术,将垃圾填埋量减少至极低水平。

他们引入了生物转化系统和焚烧厂等先进技术,实现了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能源回收利用。

2. 空气污染治理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比尔森空气净化塔:中国山东省济南市比尔森空气净化塔是一项创新项目,通过种植大量真菌来过滤并吸附污染物,在降低大气细颗粒物和臭氧浓度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及其改善

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及其改善

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及其改善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对环境的影响也日益显著。

城市的快速扩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常常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浪费等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因此,怎样减少城市对环境的影响,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城市化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城市化几乎是所有城市环境问题的根源。

随着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面积也不断扩大,城市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也逐渐加重。

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水资源的缺乏和污染城市化导致城市水资源的消耗和减少。

由于城市中的工业、居民等生活用水大量消耗,导致水资源日益紧缺,尤其在干旱地区更为明显。

同时,城市生活中大量的污水与工业废水也成为了污染水源的主要来源,直接威胁着当地的水质。

2.大气环境的污染城市化使得城市中的车辆、工业以及燃料的消耗越来越多,使得城市中的大气环境受到了极大的破坏。

因为这些因素导致了大量的空气污染物的释放,对城市居民的生命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这些污染物包括臭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PM2.5等等,都会导致人体疾病和健康问题的加重。

3.生态环境的破坏城市化所带来的大规模的建设和开发,导致了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

大量的道路建设、水泥铺设,以及高楼大厦的兴建,直接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环境。

同时,城市的人口不断增加,也会导致对土地和野生动物等自然资源的破坏与破坏。

4.能源的浪费城市化所带来的大规模建设和开发,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和资源,同时也导致了大量的能源浪费。

这些浪费包括能源的消耗和能源的浪费,还有能源的资源浪费等。

二、城市化环境改善的途径城市化所带来的环境问题给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为了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解决环境问题。

以下是一些城市化环境改善的途径:1.加强生态保护加强城市的生态保护,可以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

通过实施生态修复、植树造林、湿地保护以及山地水利等措施,可以减少城市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浪费。

我国的环境资源问题及环境保护现状

我国的环境资源问题及环境保护现状

目录•我国的环境资源问题•环境保护现状•我国环境保护的挑战与对策•环境保护的未来展望我国的环境资源问题01水资源短缺我国水资源总量虽然丰富,但人均水资源量较少,且分布不均,许多地区存在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02水污染严重工业废水、农业污水、生活垃圾等污染源导致许多江河湖泊水质恶化,影响水资源的使用安全。

03水资源浪费水资源使用效率不高,浪费现象严重,尤其是在农业灌溉、工业生产等领域。

水资源问题土地资源浪费01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土地被占用,其中很多是优质耕地,导致土地资源浪费。

02土地退化过度开垦、放牧、采矿等人类活动导致土地退化,肥力下降,生态环境恶化。

03土地污染农药、化肥、工业废气等污染源导致土地污染,影响农作物的质量和食品安全。

土地资源问题许多城市和地区空气质量恶化,PM2.5、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浓度较高。

空气污染严重雾霾频发温室气体排放增加雾霾天气频繁出现,影响范围广,危害严重,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工业化进程中,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环境恶化。

030201噪声污染法规不完善噪声污染法规不够完善,执行力度不够,导致噪声污染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

噪声污染普遍交通、工业、娱乐等活动中产生大量噪声,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学习。

0102放射性污染严重核能、工业、医疗等领域存在放射性污染问题,影响环境和人类健康。

放射性废物处理不当放射性废物处理不当,存在泄漏和环境污染的风险。

放射性污染问题环境保护现状法律法规逐步完善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不断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目前已出台了多项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

严格监管执法政府加大了对环境违法行为的监管执法力度,对环境违法行为实行严厉的处罚措施,以保障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推动企业环保自律政府通过实施环保自律政策,鼓励企业自主开展环保工作,减少环境污染行为,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城市污染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城市污染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城市污染问题及其解决办法引言: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工业的快速发展,城市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本文将就城市污染的原因、影响以及解决办法进行详细探讨。

一、城市污染的原因1. 工业活动的增加:工厂的排放成为主要的空气和水源污染源之一。

2. 车辆尾气排放: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直接释放到空气中,导致空气污染。

3. 垃圾处理问题:城市人口的增加导致垃圾数量激增,垃圾处理不当造成环境污染。

4. 工地扬尘:建筑工地的扬尘、挖掘等活动也是城市空气污染的原因之一。

二、城市污染的影响1. 健康问题:空气和水污染会导致人们患上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病等健康问题。

2. 生态系统影响:城市污染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破坏了自然环境的平衡。

3. 经济问题:城市污染对旅游业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产生了负面影响,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三、解决城市污染问题的办法1. 加强环境法律法规的建设和执行:- 制定更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对违规排放行为进行惩罚。

- 加强写实的环境监测和数据管理,及时发现并解决污染问题。

2. 发展清洁能源和绿色交通:- 将重点放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使用上,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 鼓励使用电动汽车和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减少尾气排放。

3. 垃圾分类和可持续物流:- 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减少垃圾数量和对环境的污染。

- 优化物流网络,缩短货物运输距离,减少物流污染。

4. 建设生态城市和改善公共绿地:- 通过绿化城市,提高空气质量,并改善市民的生活质量。

- 建设更多的公共绿地和公园,让市民能够接近自然,享受到更多的健康福利。

5.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加强环保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引导人们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 鼓励市民主动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共同关注和解决城市污染问题。

结论:解决城市污染问题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

通过加强环境法律法规、发展清洁能源、垃圾分类、建设生态城市以及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我们可以逐步解决城市污染问题,保护人们的生活和健康。

城市环境问题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城市环境问题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城市环境问题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城市环境问题是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由于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各种污染和破坏,对城市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造成的不利影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境问题成为了现代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

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城市环境问题的空间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首先,城市环境问题的空间分布是不均衡的。

通常情况下,城市环境问题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和工业区等密集区域。

这些区域通常具有高密度的人口和大量的工业活动,导致了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废固体的排放,进而影响到周边地区的环境质量。

同时,城市中心地区由于交通拥堵等问题,也会出现空气质量较差的情况。

其次,城市环境问题的空间分布与城市规模和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通常情况下,大城市和发达地区面临的环境问题更加严重。

这是因为大城市通常具有更多的人口和更发达的经济活动,导致了更多的环境负荷。

同时,大城市也面临更多的城市用地压力和资源利用压力,进一步加剧了环境问题的发展。

第三,影响城市环境问题空间分布的因素涉及城市规划、产业结构、人口密度等多个方面。

城市规划是影响城市环境问题空间分布的关键因素之一。

良好的城市规划可以合理疏导人流、优化交通网络和减少污染源。

另外,产业结构也是影响城市环境问题的重要因素。

如果一个城市过于依赖于重工业和高能耗行业,将导致更多的废气、废水和废固体的排放。

相反,发展清洁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可以有效地减少环境负荷。

此外,人口密度也会对城市环境问题的空间分布产生影响。

人口密度高的地区通常会造成资源过度利用和环境负荷过重。

另外,政府政策的支持和监管也对城市环境问题空间分布产生重要影响。

政府应该加强城市环境管理,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例如,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环境监测和执法力度,提高环境污染处罚力度等。

政府还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和支持环保企业和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在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过程中,市民的参与也是至关重要的。

当代中国面临的环境问题及相关的防治措施

当代中国面临的环境问题及相关的防治措施

当代中国面临的环境问题及相关的防治措施一、当代中国社会面临的环境问题我国作为当今世上环境问题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受恶劣生态环境的影响导致我国每年的GDP都将损失7%~20%,环境问题已经升级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挑战,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水资源匮乏、土地荒漠化、工业污染等环境问题将会是我们必须正视的挑战。

(一)水环境污染问题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

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然而,人们在科学进步的同时,依然在浪费水资源,对于水资源的保护依旧未放在心上。

以黄河为例,据统计,黄河周边的污水排放总量已经由上世纪80年代每年平均20亿吨增长到如今的40多亿,相比增长整整1倍,而每年的化学需氧物的排放量也达到了150万吨,超过了黄河水环境容量的1/3.水资源的匮乏对于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说显然是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二)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问题目前,中国国土上的荒漠化土地已占国土陆地总面积的27.3%,而且,荒漠化面积还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增长。

中国每年遭受的强沙尘暴天气由50年代的5次增加到了90年代的23次。

土地沙化造成了内蒙古一些地区的居民被迫迁移他乡。

而中国全国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则达50多亿吨,每年流失的土壤养分为4000万吨标准化肥。

自1949年以来,中国水土流失毁掉的耕地总量达4000万亩,这对中国的农业是极大的损失。

(三)工业污染应该说,当今社会诸多的环境问题多半都是由各国大肆发展重工业基地而忽略环境的保护所造成的,各大重工业产业都是造成这个局面的罪魁祸首之一,我们把由工业产业所产生的污染统称为工业污染。

它主要是由生产中的三废,即废水、废气、废渣及各种噪音构成的,可分为废水污染、废气污染、废渣污染、噪音污染。

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不断扩张,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化对环境带来的影响也愈发显著。

本文将从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垃圾处理、能源消耗、生态破坏、交通拥堵、噪音污染、城市热岛效应、土地利用和环境意识等方面,展开对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的探讨。

一、空气污染随着工业化和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城市空气中的污染物排放量不断增加,空气质量日趋恶化,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

应对空气污染的措施包括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推广清洁能源,节能减排,提高环保意识等。

二、水资源短缺城市化过程中,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导致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凸显。

应对水资源短缺的措施包括加大水资源开发和管理力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推广雨水收集利用等。

三、垃圾处理随着城市垃圾产量的增加,垃圾处理问题逐渐成为城市化进程中亟需解决的环境问题。

应对垃圾处理问题的措施包括推广垃圾分类,加强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提倡垃圾资源化利用等。

四、能源消耗城市化带来了人口和经济规模的扩大,对能源的需求量大幅增加,导致能源消耗问题越来越突出。

应对能源消耗问题的措施包括加大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广节能技术等。

五、生态破坏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开发、建筑施工等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导致生态系统的破碎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应对生态破坏的措施包括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推行生态补偿机制,实施生态修复和复育等。

六、交通拥堵城市化导致交通量增加,道路供给不足,导致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

应对交通拥堵的措施包括优化交通规划和设计,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支持和投入,引导绿色出行等。

七、噪音污染城市化带来了交通、工厂、居住等活动增加,噪音污染问题逐渐凸显。

应对噪音污染的措施包括加强对噪音源的管理和控制,提高建筑、交通等设施的噪音防护措施,提倡文明礼貌的生活方式等。

八、城市热岛效应城市化导致城市表面的建筑和人工硬化面积增加,地表温度升高,形成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过度开发的环境影响与社会问题

城市过度开发的环境影响与社会问题

城市过度开发的环境影响与社会问题一、城市过度开发的环境影响城市过度开发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它既涉及到环境问题,也涉及到社会问题。

在环境方面,城市的开发给周围的自然环境造成了直接和间接的影响,这些影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1. 生态系统破坏城市的开发通常意味着对周围的生态系统进行改造,包括砍伐森林、填海造地、建筑拆迁等。

这些行为破坏及扰乱了原有的生态系统,导致物种灭绝、生态平衡被打破等问题。

2. 水资源短缺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城市对水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水资源却没有增加,甚至有所减少。

开发城市通常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包括建筑工程用水、供水和排水等。

城市的过度开发会使得水资源的短缺问题变得更加严峻。

3. 大气污染城市的过度开发会增加城市的交通量、工业量等,这些活动会造成大量的空气污染。

在许多城市中,城市空气质量已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导致了人们健康的问题。

4. 土地资源浪费城市的过度开发常常伴随着城市建设的扩张,这往往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这些土地资源一旦被消耗就无法再生。

开发城市时,大片的土地被改造成商业中心、住宅区等,这会限制生物多样性的发展,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

二、城市过度开发的社会问题城市的过度开发除了对环境造成影响外,还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

这些问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1. 生活成本上升开发城市通常会带来很多商业机会及就业岗位,随之而来的是物价上升,生活成本的上升。

城市的过度开发导致越来越多的人需要支付更高的生活成本,这对一些人来说是无法承受的。

2. 资源短缺城市过度开发的另一个副作用是资源的短缺,这涉及到城市经济、人口、住房、能源等多个方面。

人们的生活需要越来越多的能源、水资源和食品等,而这些资源在城市开发中往往是有限的。

城市开发还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和能源,这可能导致资源的滥用和排放的浪费。

3. 社会压力增加城市过度开发往往导致城市规模扩大,这也意味着人口的增加,人们之间的生活空间也会减少。

我国目前环境问题分析环境污染的原因

我国目前环境问题分析环境污染的原因

我国目前环境问题分析环境污染的原因中国是一个拥有众多自然资源和美丽风景的国家,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其中环境污染是最突出的。

本文将分析我国环境污染的原因。

一、工业污染工业化进程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但也带来了大量的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和固体废弃物。

首先,很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没有严格遵守环保法规,采取了落后的生产工艺,导致废气和废水排放超过环境容量承载能力。

其次,一些企业仍然使用高污染的原料和能源,例如煤炭和石油等,使得工业废气的排放量非常庞大。

此外,许多企业对废弃物的处理方式不当,导致土壤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

二、能源排放能源消费是我国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也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的高强度利用导致了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

尽管我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减少煤炭的使用,并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但由于我国依然依赖传统能源,导致环境污染问题仍然严重。

三、交通污染随着汽车数量的急剧增加,交通污染也日益严重。

首先,尽管汽车尾气排放标准有所提高,但由于车辆总数的增加,尾气排放问题依然突出。

其次,交通拥堵导致车辆怠速和缓慢行驶的情况增加,进一步加剧了尾气排放。

此外,汽车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和扬尘也对环境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

四、农业污染农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但也是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

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不当导致了土壤和水体的污染。

此外,养殖业的废水和废气排放也是一大问题。

虽然我国已经加强了农药和化肥的管理措施,并鼓励农民采用有机农业方式,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五、城市化进程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规模扩大,这给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

一方面,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土地和资源,导致了土地沙化、水资源匮乏等问题。

另一方面,城市人口的增加使得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大幅增加。

此外,城市化还带来了交通拥堵、噪音污染等问题。

我国目前的城市环境污染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我国目前的城市环境污染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我国目前的城市环境污染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我国目前的城市环境污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空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和土壤污染。

首先,空气污染是我国城市环境中最突出和普遍的问题之一。

大量的工业排放、机动车尾气以及燃煤等都导致了大气中的各种污染物的增加。

这些污染物包括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等。

空气污染不仅对人类的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还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例如导致雾霾天气和酸雨的发生。

其次,水污染也是城市环境中的重要问题。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废水排放没有经过合理的处理就直接排入水体,导致水质的恶化。

主要的污染物包括工业废水、农业排放物和生活污水等。

这些污染物不仅影响到城市水源的安全性,还对水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影响到水中的生物多样性。

噪音污染也是我国城市环境的一大问题。

城市中大量的交通工具、建筑施工以及人口聚集等因素都导致了噪音的产生。

长时间的暴露在高强度的噪音中会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例如引起失眠、听力受损等。

此外,噪音还会影响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最后,土壤污染也是城市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

城市中的工业生产、废弃物的排放以及农药、化肥的使用等,都会导致土壤中的污染物浓度升高。

这些污染物对土壤的肥力有一定的破坏性,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污染物还可能通过土壤渗透进入地下水,进而造成水污染。

为了解决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大工业排放的治理力度,推行清洁生产,限制高污染产业的发展。

其次,大力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减少煤炭的使用量,提高大气环境质量。

同时,提高车辆排放标准,鼓励使用低排放和零排放车辆。

此外,加强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确保环境污染者得到应有的处罚。

总之,我国目前的城市环境污染主要体现在空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和土壤污染等方面。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在污染源头上进行治理和控制,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推动绿色发展,为人民提供更加健康、舒适的城市环境。

2023年城市环境污染调查报告

2023年城市环境污染调查报告

2023年城市环境污染调查报告2023年城市环境污染调查报告1城市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教育的中心,经济活动和人口高度密集,面临巨大的资源与环境压力。

我国共有建制城市661个,城市市辖区土地面积仅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6%;而人口则占全国总人口的41.7%。

1.水体污染问题突出由于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工业的飞速发展,大量的污水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而直接排入水体,致使水环境遭到严重的破球。

我国的水体污染近期呈上升趋势,全国有监测资料的1200多条河流中,850多条受到污染,在七大水系中,以辽河、海河、淮河污染严重,在统计的138年城市河段中,有133个河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全国范围内78%的河段不适宜作饮用水水源,50%的地下水受到污染,西安、北京等许多城市也出现了供水危机。

据估计,我国每年因污染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达400亿元。

2.城市大气质量严重恶化工业和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以及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将粉尘、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臭氧等物质排入大气层,使大气质量严重恶化。

我国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全国城市空气中总悬浮微粒浓度普遍超标,平均浓度达309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浓度水平较高,部分城市污染相当严重,北方城市平均值达到83微克/立方米。

我国的__市也曾经因烟雾弥漫而被称为卫星上看不到的城市而大气中硫化物、氮氧化物业重超标导致了全国大部分地区出现酸雨,宜宾、长沙等城市酸雨出现频率大于90%,长沙降雨的平均ph值已达到3.54,酸雨的降落不仅破坏生态环境,而且加剧建筑物,铁道、桥梁的腐蚀与破损,给工农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而由大气污染引起的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更是直接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3.固体废物泛滥成灾、垃圾围城现象严重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产生了大量的固体废物,目前我国每年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为6.6亿吨,其中有害废物为3000-4000万吨,累积量超过64亿吨,侵占5亿多平方米土地;每年的生活垃圾量为1吨并以每年7-8%的速度增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城市环境问题及其影响摘要目前我国城市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尤其是我国城市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文在先介绍了城市环境概念及了解城市环境特征的基础上,从城市污染和城市生态环境破坏来具体把握我国的城市环境问题。

并主要从城市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堆放两方面介绍城市环境问题的影响。

城市环境问题不容小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影响人类的健康以及社会经济的持续长久发展。

关键词城市环境问题影响正文城市环境概城市环境概念城市环境是人类有规划、有目的的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而创造出来的高度人工化的生存环境。

它是一个典型的受自然——经济——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地域综合体。

其组成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城市自然环境是城市环境的基础,城市环境的形成在许多方面都必然受到城市自然环境的影响和作用。

城市自然环境中各组分如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等决定了城市用地形态、生产用地布局、城市建筑结构、城市基础设施配置和工程造价等方面。

同时城市环境的建立也改变了自然环境的性质和状况。

城市社会环境是在城市自然环境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是构成人类生活条件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这些因素很多,主要包括房屋建筑、交通设施、供水设施、排水设施、垃圾清运设施、供电供热设施、通讯广播电视设施、仓储设施、文化设施、园林绿化设施和消防安全设施等。

城市环境特征城市环境与外界环境相比,具有以下特征:(1)城市环境的高度人工化由于城市是人口最集中、社会经济活动最频繁的地方,所以也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影响作用最强烈、自然环境变化最大的地方。

除了大气环流、大的地貌类型基本保持原来的自然特征外,其余的自然因素,如地貌、土壤、气候、水文、植被、动物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通常都是不可逆的。

(2)城市环境具有一定的空间形态城市环境呈现出一定的平面和立体特征,是城市环境各组成要素平面和立体的形式、风格和布局等有形的表现。

城市环境的立体形态通常用城市环境在高度空间上出现的变化来描述,诸如城市轮廓、城市人造地貌等。

城市环境的空间形态,特别是城市的平面形态是城市的自然环境因素(如地面坡度、河湖水系、地质构造、小气候等)和社会经济环境因素(如人工建筑物的配置形式、道路网的形状、大型工厂和飞机场的位置等)综合作用的效果。

(3)城市环境的地域层次性城市环境是一个地域综合体,根据其呈现出的以不同活动为中心事物的物质环境的地域分异,可划分出与一定活动相联系的地域子环境,如居住环境(区)、工业环境(区)和商业环境(区)等,其下还可细分出具体的用地,充分体现出城市环境的地域层次性。

由于城市环境人工化程度的不同,使得城市环境中各物质要素在地里空间分布中呈现出一种典型的地域分异,即可区分出三个典型的特征空间:建筑空间、道路广场空间和绿地空地空间。

(4)城市环境极易出现污染状态较之自然环境,城市环境在组成及结构和影响因素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城市“热岛”的产生、地形的变迁、人工地面该变了自然土壤的结构与性能,不透水地面的增加、绿色植物和分解者的减少,在不大的空间里建立了大量的人类技术物质(建筑物、桥梁和其他设施等),集中了大量的人口、物质和能源,并产生了大量的污染物质等等,所有这些使得城市环境的自我调节净化机能变差,极易出现环境污染,城市建成区变成了一个不完全的生态系统,给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城市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理解。

从广义上理解就是由自然力和人力引起生态平衡被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客观存在的问题都是环境问题。

只是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使自然系统失去才平衡,反过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问题,就是狭义上理解的环境问题。

城市是人口密集、经济集中的地区。

我国市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8%,但市区人口已占全国总人口的40%以上,国民生产总值占全国总产值的70%左右。

城市的环境问题最为突出,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多、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环境保护任务日趋加重。

主要存在以下主要问题:城市环境污染一般认为,由于人为的因素,环境的化学组成或物理状态发生了变化,与原来的情况相比,环境质量恶化,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类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就叫做“环境污染”。

城市环境污染主要表现在:(1)城市大气环境污染我国城市能源能耗以煤炭为主,城市大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煤炭的燃烧,燃烧排放的污染物占城市全部大气污染的85%,其中烟尘占城市大气污染物总排放量的80%左右,SO2占城市排放总量的90%左右。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日益增加的机动车给人们生活和工作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尾气污染问题。

机动车尾气排放已经成为大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

、CO等有害气体。

一是城市中40%的污染由汽车引起,汽车排放了大量的CO2大城市中80%以上的CO和40%以上的NOx来都自机动车排放。

二是城市光化学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机动车排放的NOx和挥发性有机物在大气中进一步反应,形成淡蓝色烟雾,直接刺激人的呼吸系统,并对心血管系统等器官造成损害。

三是机动车颗粒物排放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城市颗粒物污染中有20%~30%来自于机动车排放。

机动车排放的细颗粒可以达到肺的最里部,对人体危害更加明显。

机动车对城市空气污染影响严重,机动车保有量激增导致尾气污染升级。

机动车保有量增长使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问题升级,尤其是在大城市中,问题更为严重。

一些大城市的大气污染正在由烟煤型向汽车尾气型转变。

有数据表明,上海市的机动车总量只相当于日本东京的1/12,但空气中由机动车排放的CO、碳氢化合物和NOx的总量却基本相同。

而在北京,机动车排放对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的贡献率达23.3%,对NOx的贡献率为64%,碳氢化合物为51%。

(2)城市水环境污染城市地面水污染普遍严重,并呈恶化趋势,其主要原因是城市工业和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水体造成的。

《2006年国家城市环境管理和综合整治年度报告》显示,全国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平均为42.55%,200个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为0,占“城考”城市总数的33.61%,全国城市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不升反降(比2005年下降7.24%),城市水环境污染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3)城市噪声污染噪声污染是我国四大公害之一,尤其是近些年随着城市规模的发展,交通运输、汽车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城市噪声污染程度迅速上升,已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城市交通噪声的等效声级超过70dB(A)路段达70%,城市噪声有60%的面积超过55dB(A)。

(4)城市固体废弃物污染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城市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日益提高,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和成分也在迅速增加和变化。

当今我国,人们处理垃圾的难度越来越大,给城市发展和管理带来了新的苦难,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生态系统,对居民的健康和生存造成严重影响。

在固体废弃物处置和处理过程中,不仅要占用大批土地甚至占用良田,而且会污染空气、土壤、水体,造成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破坏环境景观。

《2006年国家城市环境管理和综合整治年度报告》显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平均为59.48%,187个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0,占“城考”城市总数的31.42%;155个城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为0,占“城考”城市总数的26.05%。

[2]生态环境破坏生态环境破坏则是人类活动直接作用于自然界引起的。

这方面的问题主要是植被破坏、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导致农田、森林、草原和江、河、湖、海、地下水等自然生态系统生产力下降。

总体上我国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区域性、大范围的生态恶化的程度和影响范围仍在扩大,区域性生态平衡严重失调,具体表现如下:(1)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源头区等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加剧。

由于我国森林资源地域分布极不均匀,占国土面积32.19%的西北五省(自治区)森林覆盖率仅为5.86%,无法有效地起到改善环境的效果。

(2)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辽河流域及海河流域沿江沿河的人口密集区与成熟发展区,由于气候异常和不合理的人为活动,重要湖泊和湿地日趋萎缩,江河断流,湖泊干涸,地下水位下降严重,自然植被退化,生态功能下降。

当今环境问题一是大城市低密度开发模式使城市周边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

城市空间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两方面:城市建成区向外扩展,以及与此同时发生的城市内部空间的重新组合。

在政策、经济和技术发展三个因素的作用下,中国大城市的空间变化以外部扩展为主,呈蔓延式扩张,加剧了城市周边生态系统的恶化。

而在城市周边地区,主要是农田、绿地、林地等,它们在维持城市生态平衡和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旦受到破坏,就会迅速地降低城市和城市周边地区环境的承载能力和污染的净化能力。

如何既能保证城市化的土地供给,又能解决农田保护、环境保护、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是摆在城市政府面前的严峻问题。

二是大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薄弱迫使周边地区更多地承担来自中心城区的各种污染。

近十几年来,中国许多城市在环境基础设施方面有了较大发展,但总体来看还是非常薄弱的,特别是在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危险废物处置方面尤显不足。

由于城市污染物处理率低,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城市周边的河流湖泊,污染了地面和地下水质;未经处理的城市固体废弃物基本上是填埋甚至堆放在城市周边地区,完全不符合卫生填埋的要求,其渗透液污染了周围的地下和地表水源,危害更显长远。

另外,全国很多城市都存在着突发性环境污染威胁。

例如,广东全省有1.83万家石化企业,而70%都分布在珠江三角地区沿江地带,对饮用水源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同时,广东还有年排放危险废物100吨以上的企业达6000家,放射源1.5万枚。

这些环境隐患,如果管理不善,必将严重威胁环境安全。

[5]再如,太原市敏感区域内危险化学品单位有60多家,小型企业更多,仅电镀企业就有60多家,而且大部分没有很好的防污措施。

在化工、煤焦、医院、冶金、制药、污水处理、焦化、机械制造等行业都可能存在导致环境污染的安全隐患。

城市环境问题的影响城市的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直接损害,水土流失、土地退化对农业生产造成直接威胁等。

目前,各种类型的城市污染和生态破坏已遍布世界各地,在发展中国家尤其突出。

以我国为例,在水环境方面,全国七大水系中一半以上河流水质受到污染,35个重要湖泊中有17个被严重污染,全国1/3的水体不适合于鱼类生存,1/4水体不适于灌溉,70%以上城市的水域污染严重,50%以上城镇的水源不符合饮用水标准,40%的水源不能饮用,导致全国半数以上城市严重缺水。

另外,随着机动车数量的迅速增加,汽车尾气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

在全国600多个城市中,很少有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标准的,使得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急剧提高,同时臭氧层的破坏导致紫外辐射的增强,严重危害了人类的健康甚至影响生态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