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脚手架搭设标准

合集下载

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详解

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详解

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详解标准发布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383号文,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51210-2016,自2017年7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8.3.9、9.0.5、9.0.8、11.2.1、11.2.2 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新标准涵盖11个章节。

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材料构配件、荷载、设计、结构试验与分析、构造要求、搭设与拆除、质量控制、安全管理及附录A脚手架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1总则1.0.1 为统一建筑施工脚手架设计、施工、使用及管理,做到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和市政工程施工用脚手架的设计、施工、使用及管理。

2术语2.1.2 作业脚手架operation scaffold由杆件或结构单元、配件通过可靠连接而组成,支承于地面、建筑物上或附着于工程结构上,为建筑施工提供作业平台和安全防护的脚手架;包括以各类不同杆件(构件)和节点形式构成的落地作业脚手架、悬挑脚手架、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等。

简称作业架。

盘扣式作业架扣件式作业架2.1.3 支撑脚手架shoring scaffold由杆件或结构单元、配件通过可靠连接而组成,支承于地面或结构上,可承受各种荷载,具有安全保护功能,为建筑施工提供支撑和作业平台的脚手架;包括以各类不同杆件(构件)和节点形式构成的结构安装支撑脚手架、混凝土施工用模板支撑脚手架等。

简称支撑架。

扣件式支撑架卸料平台支撑架3基本规定3.1.3 脚手架的设计、搭设、使用和维护应满足下列要求:1 应能承受设计荷载;2 结构应稳固,不得发生影响正常使用的变形;3 应满足使用要求,具有安全防护功能;4 在使用中,脚手架结构性能不得发生明显改变;5 当遇意外作用和偶然超载时,不得发生整体破坏;6 脚手架所依附、承受的工程结构不应受到损害。

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标准

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标准

UDCJGJ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P JGJ/T 128-2017备案号J XX-2017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标准Technical code for safety of frame scaffoldingswith steel tubules in construction(征求意见稿)2017-××-××发布2017-××-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标准Technical code for safety of frame scaffoldingswith steel tubules in constructionJGJ/T 128-2017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 2 0 × ×年×月 1 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 北京前言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15]274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构配件;4.荷载;5.设计计算;6.构造要求;7.搭设与拆除;8.检查与验收;9.安全管理。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构配件技术要求;荷载分类及荷载组合计算;作业脚手架及支撑架设计计算;构造要求;搭设与拆除;检查与验收;安全管理。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浙江宝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至浙江宝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地址: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杨汛桥镇杨汛路228号,邮政编码:312028)。

本标准主编单位:浙江宝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宝业湖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本标准参编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安全分会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市建工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长沙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陕西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陕西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湖南金峰金属构件有限公司中南大学浙江天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绍兴市滨海工业区管委会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葛兴杰高林张有闻解金箭任占厚刘明生时炜陈杰刚施仁华杨棣柔杨建军王兰英孙炎云陶冶孙威裘国荣俞国方李鹏倪华君童晓刚黄德海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目录1 总则 (1)2 术语和符号 (2)2.1 术语 (2)2.2 符号 (4)3 构配件 (9)4 荷载 (12)4.1 荷载分类 (12)4.2 荷载标准值 (12)4.3 荷载设计值 (17)4.4 荷载效应组合 (17)5 设计计算 (20)5.1 基本规定 (20)5.2 门式作业脚手架计算 (22)5.3 连墙件计算 (25)5.4 门式支撑架计算 (26)5.5 地基承载力验算 (30)5.6 悬挑脚手架支承结构计算 (31)6 构造要求 (34)6.1 一般规定 (34)6.2 门式作业脚手架 (35)6.3 悬挑脚手架 (38)6.4 门式支撑架 (41)6.5 地基 (45)7 搭设与拆除 (46)7.1 施工准备 (46)7.2 地基与基础 (46)7.3 搭设 (47)7.4 拆除 (48)8 检查与验收 (49)8.1 构配件检查与验收 (49)8.2 搭设检查与验收 (49)8.3 使用过程中检查 (52)8.4 拆除前检查 (52)9 安全管理 (69)附录A 门架、配件质量分类 (71)A.1 门架与配件质量类别及处理规定 (71)A.2 质量类别判定 (71)A.3 标志 (74)A.4 抽样检查 (74)附录B 计算用表 (75)本标准用词说明 (82)引用标准名录 (83)条文说明 (69)Contents1 General Provisions (1)2 Terms and Symbols (2)2.1 Terms (2)2.2 Symbols (4)3 Members And Accessories (9)4 Loads (12)4.1 Loads Classification (12)4.2 Normal Values of Loads (12)4.3 Design Values of Loads (17)4.4 Load Effect Combinations (17)5 Design Calculation (20)5.1 Basic Requirement (20)5.2 Calculation for Frame Operation Scaffold (22)5.3 Calculation for Tie Member (25)5.4 Calculation for Frame Shoring Scaffold (26)5.5 Calculation for Ground Bearing Capacity (30)5.6 Calculation of Supporting Structures for Cantilevered Scaffold (31)6 Detailing Requirements (34)6.1 General Requirements (34)6.2 Frame Operation Scaffold (35)6.3 Cantilevered Scaffold (38)6.4 Frame Shoring Scaffold (41)6.5 Foundation (45)7 Installation and Dismantlement (46)7.1 Construction Preparation (46)7.2 Subgrade and Foundation (46)7.3 Installation (47)7.4 Dismantlement (48)8 Check and Accept (49)8.1 Check and Accept for Members and Accessories (49)8.2 Check and Accept for Installation (49)8.3 Check in The Course of Use (52)8.4 Check before Dismantlement (52)9 Safety Management (54)Appendix A Quality Classification of Frame and Accessories (56)A.1 Quality Classifications and Treatment Specifications of Frames andAccessories (56)A.2 Criteria for Quality Classifications (56)A.3 Markers (59)A.4 Random Sampling Checks (59)Appendix B Tables for Calculation (60)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 (67)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68)Addition: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69)1 总则1.0.1 为规范门式钢管脚手架的设计、施工、使用与安全管理,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制定本标准。

建筑工地脚手架设计规范与要求

建筑工地脚手架设计规范与要求

建筑工地脚手架设计规范与要求一、概述脚手架是建筑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临时设施,它为施工人员提供了安全、稳定的作业平台,同时也起到了保护施工现场的作用。

因此,脚手架的设计规范与要求至关重要。

二、脚手架设计规范1.脚手架设计应遵循国家标准《建筑施工临时设施设计规范》GB50017-2017,同时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设计。

2.脚手架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承受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荷载。

3.脚手架的立杆、横杆、斜撑等构件应采用合格的建筑钢材,且应进行焊接、扣件连接等工艺处理,确保连接牢固、稳定。

4.脚手架的立杆应设置底座,底座应埋设稳固,并与地面保持垂直。

立杆间距、横杆间距和纵距应符合规范要求。

5.脚手架的立面应设置符合要求的防护栏杆和踢脚板,防护栏杆应采用合格的建筑钢材,并应进行焊接、扣件连接等工艺处理。

踢脚板应采用不小于50mm厚的木板或相当于木板强度的其他材料。

6.脚手架的通道应设置符合要求的梯子,梯子应采用合格的建筑钢材,并应进行焊接、扣件连接等工艺处理。

梯子应有防滑措施,梯脚应坚实。

7.脚手架的架体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架体的搭设应整齐、美观。

三、脚手架要求1.脚手架的搭设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施工人员进行,并应按照设计方案和规范要求进行。

2.脚手架的搭设过程中,应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整改。

3.脚手架的拆除应按照设计方案和规范要求进行,拆除过程中应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4.脚手架的使用期间,应定期进行巡查、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5.脚手架的使用期间,施工人员应遵守相关规定,不得在脚手架上进行与施工无关的活动。

6.脚手架的使用期间,遇有大风、暴雨等恶劣天气,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脚手架的安全。

脚手架的设计规范与要求是建筑施工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严格按照规范进行设计、搭设、使用和拆除,才能确保脚手架的安全稳定,为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希望广大施工人员、设计师和施工单位高度重视脚手架的设计规范与要求,共同为建筑施工安全保驾护航。

建筑工程安全施工脚手架搭设一般规定

建筑工程安全施工脚手架搭设一般规定

建筑工程安全施工脚手架搭设一般规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安全责任: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应为脚手架的搭设和使用确定专人负责,并明确责任。

2. 脚手架设计:脚手架的设计应满足使用要求和安全标准,包括载荷能力、抗风性能、结构稳定性等。

3. 基础设置:脚手架的基础应牢固可靠,可采用扣件反坡式基础等方式。

4. 搭设方法:脚手架搭设应按照施工工艺和安全规范进行,且应采用可靠的连接方式(如扣件连接)。

5. 搭设高度:脚手架的搭设高度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且搭设高度超过2米时应与建筑物固定。

6. 脚手架材料:脚手架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如钢管、扣件、木材等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7. 安全防护:脚手架搭设过程中应设置良好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脚手架周围的栏杆、安全网、踏板等。

8. 检查和维护:脚手架搭设完成后,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脚手架的安全使用状态。

此外,各地的建筑工程安全施工脚手架搭设规定可能会有一定的差异,具体要根据当地的法规和规定进行操作。

第 1 页共 1 页。

脚手架搭设标准

脚手架搭设标准

脚手架搭设标准在建筑施工和各类高空作业中,脚手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设施,它为工人提供了安全的工作平台和操作空间。

然而,如果脚手架搭设不符合标准,就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给施工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威胁。

因此,了解和遵循脚手架搭设标准至关重要。

一、脚手架材料的选择首先,脚手架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脚手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常见的脚手架材料包括钢管、扣件、脚手板等。

钢管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焊接钢管或无缝钢管,其外径、壁厚和材质都有严格的规定。

钢管表面应光滑,无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等缺陷。

扣件一般采用可锻铸铁或铸钢制作,其质量也必须符合相关标准。

扣件在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或螺栓出现滑丝的扣件严禁使用。

脚手板可以是竹跳板、木跳板或钢跳板。

竹跳板和木跳板应选用无腐朽、无裂缝的优质材料,且宽度和厚度应符合要求。

钢跳板则应具有良好的防滑性能和承载能力。

二、脚手架的基础脚手架的基础是确保其稳定的关键。

基础必须坚实、平整,并能够承受脚手架传递的荷载。

在地基土上搭设脚手架时,应先对地基进行处理,如夯实、铺设垫板等。

垫板的材质可以是木板或槽钢,其厚度和宽度应根据脚手架的高度和荷载进行计算确定。

如果脚手架搭设在混凝土基础上,则应保证混凝土基础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对于高层脚手架,还应考虑设置基础排水措施,防止雨水浸泡导致基础下沉。

三、脚手架的搭设构造1、立杆立杆是脚手架的主要竖向受力构件,其间距和垂直度必须符合标准。

立杆间距应根据脚手架的用途和荷载进行计算确定,一般不宜大于 2 米。

立杆的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架高的 1/200,且不应大于 100 毫米。

2、横杆横杆包括纵向水平杆和横向水平杆,它们起到连接立杆和传递荷载的作用。

纵向水平杆应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 3 跨。

横向水平杆在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且严禁拆除。

3、剪刀撑剪刀撑是增强脚手架稳定性的重要构造措施。

剪刀撑应沿脚手架外侧立面的两端及中间每隔不超过 15 米的高度设置,剪刀撑的斜杆与地面的夹角应在 45°至 60°之间。

脚手架搭设标准

脚手架搭设标准

脚手架搭设标准
在进行脚手架搭设之前,首先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这包括对搭设现场的
环境进行全面的勘察和评估,确保搭设脚手架的地面平整、坚实,并且没有障碍物。

另外,还需要对搭设脚手架所需的材料和工具进行清点和准备,确保所有的材料和工具都齐全并且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

在开始搭设脚手架之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脚手架类型和搭设方法。

根据搭设的高度和工作环境的特点,可以选择悬挑式脚手架、门式脚手架、悬臂式脚手架等不同类型的脚手架。

在选择脚手架类型的同时,还需要根据搭设的具体要求确定脚手架的搭设方法,包括搭设顺序、搭设步骤、搭设工艺等。

在搭设脚手架的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操作规程。

在搭设脚
手架之前,需要对搭设人员进行安全培训,确保他们具备相关的安全操作技能和意识。

在搭设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脚手架搭设标准进行操作,确保脚手架的稳固和安全。

同时,还需要对搭设现场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在脚手架搭设完成后,还需要进行相关的验收和记录工作。

对搭设的脚手架进
行全面的检查和测试,确保其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质量要求。

同时,还需要对搭设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和信息进行记录和整理,形成相应的档案和报告,为今后的维护和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总的来说,脚手架搭设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需要充分的准备工作、严
格的操作规程和全面的安全措施。

只有做到这些,才能确保脚手架的搭设工作顺利进行,并且保证搭设后的脚手架能够安全、稳固地支撑起工作平台,为工作人员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2017年一级建造师考点:建筑施工脚手架验收标准

2017年一级建造师考点:建筑施工脚手架验收标准

2017年⼀级建造师考点:建筑施⼯脚⼿架验收标准 本⽂“2017年⼀级建造师考点:建筑施⼯脚⼿架验收标准“,跟着店铺⼀级建造师资格考试频道来了解⼀下吧。

希望能帮到您! 建筑施⼯⼯地⾼处坠落等5种事故最常见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数据,2015年,全国共发⽣房屋市政⼯程⽣产安全事故442起、死亡554⼈,其中⾼处坠落事故超五成。

建筑施⼯因露天和⾼处作业多,⽣产流动性⼤,机械化程度低,⼯序复杂,并受⾃然⽓候、⼈为因素等影响,成为安全事故的多发地带。

⽬前,建筑施⼯事故主要有⾼处坠落、物体打击、坍塌、触电、机械伤害等5种,其中⾼处坠落、触电及坍塌占事故75%以上。

这些事故多发于房屋⼯程和地铁⼯程的主体⼯程和装饰装修阶段。

脚⼿架是⼟⽊⼯程施⼯的重要设施,是为保证⾼处作业安全、顺利进⾏施⼯⽽搭设的⼯作平台或作业通道。

在结构施⼯、装修施⼯和设备管道的安装施⼯中,都需要按照操作要求搭设脚⼿架。

下⾯让我们来了解⼀下脚⼿架验收时的注意要点,⼀般脚⼿架主要验收可分为10 部分: 1. 脚⼿架地基、基础验收 1)脚⼿架地基与基础的施⼯,必须根据脚⼿架搭设⾼度、搭设场地⼟质情况按照有关规定进⾏计算; 2)脚⼿架地基与基础是否夯实; 3)脚⼿架地基与基础是否平整; 4)脚⼿架地基与基础⾥是否积⽔。

2. 脚⼿架架体排⽔沟的验收 1)脚⼿架搭设场地杂物清除,平整,并使排⽔通畅; 2)排⽔沟的设置应在脚⼿架最外排的⽴杆以外的500mm~680mm之间; 3)排⽔沟的宽度为:200mm~350mm之间;深度为:150mm~300mm之间;⽔沟的端部应设置集⽔井⼀座(600mm×600mm×1200mm)来保证⽔沟⾥的⽔及时的排除; 4)排⽔沟的上⼝宽度:300mm;下⼝宽度:180mm; 5)排⽔沟的坡度为i=0.5。

正确不正确 3. 脚⼿架垫板、底托的验收 1)脚⼿架垫板、底托的验收是根据脚⼿架⾼度及承载来定的; 2)24m以下脚⼿架的垫板规格是(宽度⼤于200mm、厚度⼤于50mm)、保证每根⽴杆必须摆放在垫板中间部位、垫板⾯积不得⼩于0.15㎡; 3)24m以上承载脚⼿架的底部垫板的厚度必须经过严格计算; 4)脚⼿架底托必须摆放在垫板中⼼部位; 5)脚⼿架底托宽度⼤于100mm厚度不得⼩于50mm 。

脚手架搭设要求及规范[2]

脚手架搭设要求及规范[2]

脚手架搭设要求及规范一、目的二、适用范围三、相关标准和规范GB 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1-2010《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7-2017《钢结构设计规范》JGJ 130-201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 231-2010《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70-2009《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57-2008《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建筑施工高支模安全技术规范》JGJ/T 21-2014《建筑施工悬挑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四、设计要求4.1 设计原则安全第一,合理布置,满足使用要求,节约材料,方便施工。

根据工程特点和现场条件,选择合适的脚手架类型和结构形式。

考虑各种可能的荷载作用和影响因素,合理确定荷载标准和荷载组合。

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结构分析和计算,检验脚手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绘制完整的设计图纸和说明书,明确脚手架的平面布置、立面布置、节点细部、构件尺寸、材料标准等。

4.2 设计内容脚手架的总体方案,包括脚手架的类型、结构形式、高度、层数、跨度、间距等。

脚手架的荷载分析,包括脚手架的自重、工作荷载、风荷载、雪荷载、地震荷载等。

脚手架的结构计算,包括脚手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检验,以及构件的截面和长度的确定。

脚手架的节点设计,包括脚手架的连接方式、连接件的类型和数量、连接件的承载力和抗滑移能力等。

脚手架的安全措施,包括脚手架的基础处理、支撑加固、扶梯设置、防护栏杆设置、安全网设置等。

五、施工要求5.1 施工准备根据设计图纸和说明书,核对脚手架的平面布置、立面布置、节点细部等,了解脚手架的结构特点和使用要求。

按照设计要求,准备足够数量和质量合格的脚手架材料和连接件,以及必要的施工工具和设备。

检查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貌和地基情况,清理场地,平整地面,排除障碍物,保证施工安全和顺利。

脚手架搭设标准要求

脚手架搭设标准要求

脚手架搭设标准要求一、基础要求。

1.1 场地平整坚实那是必须的。

就像盖房子得有个稳当的地基一样,脚手架的搭建场地要是坑洼不平或者软趴趴的,那这脚手架就跟个“纸糊的灯笼”,中看不中用,风一吹或者人在上边一动弹,指不定就倒了。

所以啊,场地得先收拾好,夯实了,这是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1.2 垫板也不能马虎。

这垫板就像是脚手架的“鞋垫”,没有它或者用得不好,脚手架的脚就站不稳。

垫板得足够结实,大小也得合适,能把脚手架立杆的压力均匀分散开才行。

二、立杆。

2.1 立杆的间距那可是有讲究的。

不能像放羊似的,想咋放就咋放。

得按照规定来,太密了浪费材料,太稀了又不安全,就像排队似的,每个立杆都得站在它该站的地方,这样整个脚手架的结构才稳固,不会出现有的地方受力过大,有的地方却“无所事事”的情况。

2.2 立杆的接长。

这可不能“瞎凑合”,得采用对接扣件连接,而且对接扣件要交错布置,就像咱们砌墙的砖得错缝一样,这样才能保证立杆在一条直线上,受力均匀,要是接得不好,那就跟“断了脊梁骨的狗”,软趴趴的没个正形,很容易出事故。

三、横杆。

3.1 横杆的设置就如同给脚手架织了张网。

它把立杆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

横杆的步距也要符合标准,不能过高或者过低。

过高了,这网就太稀松,稳定性差;过低了,又浪费材料,还影响施工操作,得恰到好处,就像炒菜放盐一样,不多不少才正好。

3.2 横杆和立杆的连接要牢固。

就像齿轮和链条一样,得紧密配合。

要是连接不紧,在使用过程中就会松动,那整个脚手架就会摇摇晃晃,这可是非常危险的,简直就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掉下来伤人。

四、剪刀撑。

4.1 剪刀撑可是脚手架的“稳定器”。

它能增强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从底部一直到顶部,就像给脚手架加了几道坚固的“斜梁”。

设置的角度、间距都得按照标准来,不能偷工减料,要是少了或者没设置好,那脚手架遇到点风吹草动就容易散架,这就好比一个人没了骨架,站都站不稳。

4.2 剪刀撑的杆件接长也有要求。

脚手架搭设规定

脚手架搭设规定

6 脚手架6.1一般规定6.1.1各种脚手架应根据建筑施工的要求选择合理的构架形式,并制定搭设、拆除作业的程序和安全措施,当搭设高度超过免计算仅构造要求的搭设高度时,必须按规定进行设计计算。

6.1.2脚手架材料及配件应符合下列规定:脚手架杆件应符合下列规定:木脚手架立杆、纵向水平杆、斜撑、剪刀撑、连墙件应选用剥皮杉、落叶松木杆,横向水平杆应选用杉木、落叶松、柞木、水曲柳。

不得使用折裂、扭裂、虫蛀、纵向严重裂缝以及腐朽等木杆。

立杆有效部分的小头直径不得小于70mm,纵向水平杆有效部分的小头直径不得小于80mm。

竹杆应选用生长期三年以上毛竹或楠竹,不得使用弯曲、青嫩、枯脆、腐烂、裂纹连通两节以上以及虫蛀的竹杆。

立杆、顶撑、斜杆有效部分的小头直径不得小于75mm,横向水平杆有效部分的小头直径不得小于90mm,搁栅、栏杆的有效部分小头直径不得小于60mm 。

对于小头直径在60mm以上,不足90mm的竹杆可采用双杆。

3)钢管材质应符合Q235一A级标准,不得使用有明显变形、裂纹、严重锈蚀材料。

钢管规格宜采用φ48×3.5,亦可采用φ51×3.0钢管。

4)同一脚手架中,不得混用两种材质,也不得将两种规格钢管用于同一脚手架中。

脚手架绑扎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 镀锌钢丝或回火钢丝严禁有锈蚀和损伤,且严禁重复使用。

2)竹篾严禁发霉、虫蛀、断腰、有大节疤和折痕,使用其它绑扎材料时,应符合其它规定。

3)扣件应与钢管管径相配合,并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脚手架上脚手板应符合下列规定:1)木脚手板厚度不得小于50mm,板宽宜为200~300mm,两端应用镀锌钢丝扎紧。

材质不得低于国家Ⅱ等材标准的杉木和松木,且不得使用腐朽、劈裂的木板。

2)竹串片脚手板应使用宽度不小于50mm的竹片,拼接螺栓间距不得大于600mm,螺栓孔径与螺栓应紧密配合。

3)各种形式金属脚手板,单块重量不宜超过0.3kN,性能应符合设计使用要求,表面应有防滑构造。

脚手架搭设标准(完整版)

脚手架搭设标准(完整版)

脚手架搭设标准一、脚手架的材质及规格要求(1)钢管的材质及规格要求一般采用符合GBT00《普通碳素结构技术条件》技术要求的A3钢,外表平直光滑,无裂纹,分层,变形扭曲,打洞截口及锈蚀程度小于0.5mm的钢管,必须具有生产厂家的产品检验合格证或租赁单位的质量保证证明。

各扣件均应优先采用外径48mm,壁厚3—3.5mm的焊接钢管用于立杆,大横杆和斜杆的钢管长度以4—4.5m为宜用于小横杆的钢管长度以2.1—2.3m为宜。

(2)扣件的材质及规格要求扣件是专门用来对钢管脚手架杆件进行连接的,它有同转直角(十字)和对接(一字)三种形式,扣件应采用可锻铸铁制成,其技术要求应符合GB15831《钢管脚手架扣件》的规定,严禁使用变形,裂纹,油丝,砂眼等弊病的扣件不许沿轴心方向承受拉力;直角扣件不许沿十字轴方向承受扭力;对接扣件不宜承受拉力,当用于竖向节点时,只允许承受压力,扣件螺栓的紧固力矩应控制在40—50nm之间,使用直角和回转扣件,紧固时,钢管端部,应伸出扣件盖板边缘,不小于100mm,扣件夹紧钢管时,开口处最小距离不小于5mm,回转扣件的两端旋转面间隙要小于1mm。

3、脚手板材质及规格要求木脚手板应使用厚度不小于50mm的松木或松木板,板宽应为200—300mm端部还应用10—14号镀锌铁丝绑扎,以防开裂,不得使用腐朽、虫蛀、扭曲、破裂和有大横透节的木板。

竹脚手板可分为竹笆脚手板和竹片脚手板,竹笆脚手板是用平放带常青春的竹片纵横编织而成,每根竹片宽度不小于30mm,厚度小于8mm,横筋一反一正边缘处纵横筋相交点,用铁丝扎紧,板长一般为2—2.5mm,宽为0.8—1.2m,竹片脚手板是用螺栓将侧立的竹片并拉连接而成,螺栓直径8—10mm,间距500—600mm,首只螺栓离板端200—250mm,板长一般为2—2.5mm,宽度为250mm,板厚一般不小于50mm。

凡虫蛀、粘脆、松散的竹脚手板不得使用。

4、安全网的安装要求(1)平网的宽度不得小于3m,立网的高度不得小于1.2m,每张网的重量一般不宜超过15kg。

2017年新脚手架搭设要求内容

2017年新脚手架搭设要求内容

一)施工方案1、脚手架搭设之前,应根据工种的特点和施工工艺确定搭设方案,容应包括:根底处理、搭设要求、杆件间距与连墙杆设置位置、连接方法,并绘制施工详图与大样图。

2、脚手架的搭设高度超过规规定的要进展计算。

〔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尺寸符合下表时,相应杆件可不再进展设计计算。

但连墙件与立杆地基承载力等仍应根据实际荷载进展设计计算并绘制施工图。

〔2〕当搭设高度在25-50m时,应对脚手架整体稳定性从构造上进展加强。

如纵向剪刀撑必须连续设置,增加横向剪刀撑,连墙杆的强度相应提高,间距缩小,以与在多风地区对搭设高度超过40m的脚手架,考虑风涡流的上翻力,应在设置水平连墙件的同时,还应有抗上升翻流作用的连墙措施等,以确保脚手架的使用安全。

〔3〕当搭设高度超过50m时,可采用双立杆加强或采用分段卸荷,沿脚手架全高分段将脚手架与梁板结构用钢丝绳吊拉,将脚手架的局部荷载传给建筑物承当;或采用分段搭设,将各段脚手架载传给由建筑物伸出的悬挑梁、架承当,并经设计计算。

〔4〕对脚手架进展的设计计算必须符合脚手架规的有关规定,并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

3、脚手架的施工方案应与施工现场搭设的脚手架类型相符,当现场固故改变脚手架类型时,必须重新修改脚手架方案并经审批后,方可施工。

二〕立杆基1、脚手架立杆根底应符合方案要求。

〔1〕搭设高度在25m以下时,可素夯实找平,上面铺5cm厚木板,长度为2m时垂直于墙面放置;长度大于3m时平行于墙面放置。

〔2〕搭设高度25-50m时,应根据现场地耐力情况设计根底作法或采用回填土分层夯实达到要求时,可用枕木支垫,或在地基上加铺20cm厚道碴,其上铺设混凝土板,再仰铺12-16号槽钢。

〔3〕搭设高度超过50m时,应进展计算并根据地耐力设计根底作法,或于地面下1m深处采用灰土地基,或浇注50m厚混凝土根底,其上采用枕支垫。

2、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底座有可锻铸铁制造与焊接底座两种,搭设时应将木垫板铺平,放好底座,再将立杆放入底座,不准将立杆直接置于木板上,否那么将改变垫板受力状态。

建筑工程外脚手架搭设标准全面图解

建筑工程外脚手架搭设标准全面图解

建筑工程外脚手架搭设标准全面图解RSS 打印复制链接大中小发布时间:2017-07-13 14:29:53一、前言(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外脚手架的搭设及施工管理,体现企业具有特色外脚手架形象及标准化施工能力,本标准依照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编制了《建筑工程外脚手架搭设内标准》。

(2)本标准对外脚手架的立面形象、构造要求、搭设拆除、检查与验收、管理要求做出了具体陈述,并且对一些特殊部位的构造作法进行了细化,细化的部位主要包括:阳台处、飘窗处、外用电梯卸料平台处、电梯井及采光井内、建筑物阳角处等。

(3)本标准具体内容与国家、地方有关安全技术规范规定要求不符的,以国家、地方有关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为准。

二、基本参数要求(1)钢管材质要求:钢管应采用国家标准GB/T13793或GB/T3091中规定的Q23 5普通钢管,型号宜采用Φ48.3×3.6mm(方案按Φ48×3.0mm计算),材料进场应提供产品合格证且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扣件进入施工现场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并应进行抽样复试,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的规定,扣件外观检查无裂纹,在螺栓拧紧力矩达到65N·m 时,不得发生破坏。

(3)外架手架钢管必须进行防锈处理,除锈后刷一道防锈漆和两道面漆。

(4)木脚手板型号3000(6000)×200(250)×50,两端采用Φ1.6mm镀锌铁丝绑扎;钢筋网片式脚手架采用HPB235Φ6钢筋制作截面40mm间距,用Φ1.6mm镀锌铁丝固定在小横杆上。

三、钢管颜色(1)黄色油漆:脚手架立杆、大小横杆、纵横向扫地杆。

(2)红色油漆:连墙件。

(3)黄黑相间双色油漆:脚手架外侧防护栏杆、斜道防护栏杆、卸料平台防护栏杆。

(4)红白相间双色油漆:剪刀撑、横向斜撑、踢脚板、楼梯临边防护栏杆、施工电梯卸料平台临边防护栏杆。

(5)示意图颜色与文字叙述不一致的,以文字描述的颜色为准。

脚手架工程搭设标准(标准版)

脚手架工程搭设标准(标准版)

脚手架工程搭设标准
1.所有架子及其配件应在使用前认真检查,严禁使用破损的架体材料,搭设脚手架应保证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双排架应按要求设足够的刚性拉结点,同时按要求设剪刀撑,基础要夯实,并设通长垫板。

2.外脚手架均采用双排架搭设,立杆横距1.2m,纵距为1.5m,内侧立杆距外墙皮20cm。

立杆的垂直偏差不大于架高1/200。

3.大横杆步距1.5m,上下横杆的接头位置应错开布置在不同的立杆纵距中,与相近立杆的距离不大于纵距的三分之一。

同一大横杆的水平度偏差,不大于该片脚手架总长度的1/300,且不大于5cm。

相邻步架的大横杆应划开布置在立杆的里侧和外侧。

4.小横杆要贴近立杆布置,搭于大横杆之上,并用直角扣件扣紧,另外在相邻立杆之间根据脚手板铺设要求加1根或2根。

在使用期间任何情况下不得拆除贴近立杆的小横杆。

5.剪刀撑在两端设置,中间每隔12m设一道。

剪刀撑应联系3-4根立杆,斜杆与地面夹角45°- 60°。

剪刀撑沿架高布置,斜杆两端用转扣与脚手架立杆或大横杆扣紧外,在其它交叉点上再扣三个点。

6.护栏和挡脚板在操作层上要设置,栏杆高度0.8m,下设30cm高挡脚板。

7.扣件的安装要求,用于大横杆的对接扣件开口应朝架子内侧,螺栓向上,避免开口朝上,以防雨水进入。

钢管脚手架搭设标准规范[2017新编资料大全]

钢管脚手架搭设标准规范[2017新编资料大全]

钢管脚手架搭设规范[2017最新资料大全]脚手架作为建筑行业的常用工具,钢管脚手架搭设是户外脚手架搭设的一种,钢管脚手架搭设规范安全变得日益重要。

钢管脚手架搭设需要注意哪些,有哪些要求呢?下面长沙景安建筑小编和大家分享下钢管脚手架搭设,拆除每个步骤的规范详解。

一、前言(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外脚手架的搭设及施工管理,体现企业具有特色外脚手架形象及标准化施工能力,本标准依照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编制了《建筑工程外脚手架搭设内标准》。

(2)本标准对外脚手架的立面形象、构造要求、搭设拆除、检查与验收、管理要求做出了具体陈述,并且对一些特殊部位的构造作法进行了细化,细化的部位主要包括:阳台处、飘窗处、外用电梯卸料平台处、电梯井及采光井内、建筑物阳角处等。

(3)本标准具体内容与国家、地方有关安全技术规范规定要求不符的,以国家、地方有关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为准。

二、基本参数要求(1)钢管材质要求:钢管应采用国家标准GB/T13793或GB/T3091中规定的Q235普通钢管,型号宜采用Φ48.3×3.6mm(方案按Φ48×3.0mm计算),材料进场应提供产品合格证且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扣件进入施工现场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并应进行抽样复试,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的规定,扣件外观检查无裂纹,在螺栓拧紧力矩达到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

(3)外架手架钢管必须进行防锈处理,除锈后刷一道防锈漆和两道面漆。

(4)木脚手板型号3000(6000)×200(250)×50,两端采用Φ1.6mm镀锌铁丝绑扎;钢筋网片式脚手架采用HPB235Φ6钢筋制作截面40mm间距,用Φ1.6mm镀锌铁丝固定在小横杆上。

3 钢管颜色(1)黄色油漆:脚手架立杆、大小横杆、纵横向扫地杆。

(2)红色油漆:连墙件。

(3)黄黑相间双色油漆:脚手架外侧防护栏杆、斜道防护栏杆、卸料平台防护栏杆。

GB51210-脚手架解读精选文档

GB51210-脚手架解读精选文档
规范》。
12
一、基本规定
13
一、基本规定
3 .可调底座和可调托座螺杆与可调螺母啮合的承载力
应高于可调底座和可调托座的承载力,应通过计算确 定螺杆与调节螺母啮合的齿数,螺母厚度不得小于 30mm 。
1.底座的钢板厚度不得小于 6mm,托座 U 型钢板厚度不 得小于 5mm,钢板与螺杆应
采用环焊,焊缝高度不应小 于钢板厚度,并宜设置加劲 板; 2.可调底座和可调托座螺杆插
16
一、基本规定
荷载
17
一、基本规定
脚手架上振动、冲击物体应按物体自重乘以动力系数 取值计入可变荷载标准值,动力系数可取值为 1.35
18
一、基本规定
当作业脚手架上同时存在 2 个及以上作业层作 业时,在同一跨距内各操作层的施工荷载标准值 总和取值不得小于 4.0 kN/㎡
19
一、基本规定
编制专项方案,荷载计算参照以下表格
2)立杆稳定承载力;
3)地基承载力;
4)连墙件强度、稳定承载力、连接强度;
5)缆风绳承载力及连接强度。
脚手架计算书
2 .支撑脚手架:
1)水平杆件抗弯强度、挠度,节点连接强度;
2)立杆稳定承载力;
3)架体抗倾覆能力;
4)地基承载力;
5)连墙件强度、稳定承载力、连接强度;
6)缆风绳承载力及连接强度
23
二、构造要求
15
一、基本规定
1、周转使用的脚手架杆件、构 配件应制定维修检验标准,每 使用一个安装拆除周期后,应 及时检查、分类、维护、保养, 对不合格品应及时报废。
2、脚手架构配件应具有良好的互换性,且可重复使用。构配 件出厂质量应符合相关产品标准的要求,杆件、构配件的外观 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不得使用带有裂纹、折痕、表面明显凹陷、严重锈蚀的 钢管; (2)铸件表面应光滑,不得有砂眼、气孔、裂纹、浇冒口残 余等缺陷,表面粘砂应清除干净; (3)冲压件不得有毛刺、裂纹、明显变形、氧化皮等缺陷; (4)焊接件的焊缝应饱满,焊渣应清除干净,不得有未焊透、 夹渣、咬肉、裂纹等缺陷。 3、工厂化制作的构配件应有生产厂的标志 。

脚手架搭设与施工要求(2篇)

脚手架搭设与施工要求(2篇)

脚手架搭设与施工要求一、脚手架搭设要求1、脚手架负载不得超过270kg/m2,经验收合格挂牌后方可使用,使用中应经常检查与维护。

负载超过270kg/m2,或形式特殊脚手架应进行设计。

2、钢管立柱应设置金属底座,对地质松软基础应垫木板或设扫地杆。

3、脚手架立杆应垂直,垂直偏斜不得超过高度的1/200,立杆间距不超过2米。

4、脚手架两端、转角处及每隔6-7根立柱应设尖刀撑与支杆,高度在7米以上无法设支杆时,竖向每隔4米,横向每隔7米必须与建筑物连接牢固。

5、脚手架外侧、斜道、平台设置1.05米防护栏。

铺设竹排或木板时,两头必须绑扎牢固,严禁不绑扎就投入使用。

6、在通道与扶梯处脚手架横杆应加高加固,不能阻碍通道。

7、挑式脚手架一般横杆步距1.2米,并要加设斜撑,斜撑与垂直面夹角不大于30°。

8、为了防止架子管受压弯曲扣件从管头滑落,各杆件相交伸出端头均大于10厘米。

9、脚手架搭设地点如有电源线或电气设备时,必须符合安全距离规定,搭设与拆除时采取停送电措施。

10、脚手架验收时,应对所有部件进行外观检查,并实行验收及挂牌使用制度。

11、脚手架搭设前,必须对架子管、扣件、竹排、铁丝进行检查,架子管严重弯曲,扣件严重腐蚀、裂纹,竹排腐烂的必须报废,不得使用。

12、禁止将脚手架直接搭靠在楼板的木楞上及未经计算过补加荷重的结构部分上,或将脚手架和脚手板固定在建筑不十分牢固的结构上(如栏杆、管子等)。

13、脚手板和脚手架相互间应连接牢固。

脚手板的两头均应放在横杆上,固定牢固。

脚手板不准在跨度间有接头。

14、脚手板和斜道板要满铺于架子的横杆上。

在斜道两边、斜道拐弯处和脚手架工作面的外侧,应设1m高的栏杆,并在其下部加设18cm高的护板。

15、脚手架应装有牢固的梯子,以便工作人员上下和运送材料。

用起重装置起吊重物时,不准把起重装置和脚手架的结构相连接。

16、搭设脚手架的工作领导人应对所搭的脚手架进行检验合格并出具书面证明后方准使用。

边坡脚手架搭设

边坡脚手架搭设
架体连墙件按照三步四跨设置,锚管(Ф48×2.7)深1.5m与纵横杆扣接。小横杆紧触坡面,考虑脚手架施工的震动影响,预先在坡面打设锚管与主节点拉结,拉结点按6m*5.4m梅花形布置,插入边坡并用水泥砂浆锚固,插筋打入深度不小于1.5m,外露0.5m,外露部分通过扣件与架体主节点连接,以此保证脚手架整体的稳定性,锚杆施工自下往上,脚手架连墙杆、卸载跟随设置,连墙杆、卸载连接点按要求操作、施工。
脚手板的铺设,施工操作层的脚手架必须铺满、铺稳、铺严,距离坡面不得大于300mm,里立杆与坡面之间铺设一块脚手板,不得有空隙和控头板,本工程自下而上的进行施工只考虑一个操作层,对头铺设的脚手板,接头下面必须设小横杆,板端自由端不大于150mm。
在每个操作层设1.2m高防护栏杆,外侧必须挂设有密目式立网,立网的边绳与大横杆靠紧,并用绳系结牢固,并设180mm高的踢脚板用木脚板代替。每隔3.6m设一层安全兜网。
既有边坡采用沿坡面搭设双排脚手架,开挖后的边坡沿开挖后的坡面搭设双排脚手架。由于边坡支护的特殊性,所搭设的施工排架除应满足相应规范要求外,还应根据支护设计的孔排间距要求,设置每一层高度与立杆的间排距离,以满足施工需要。根据每段边坡高度以及长度,进行排架搭设分层,扫地杆距地面尺寸不大于20mm,其余每层高度按不大于1.8m高的步距搭设(顺边坡方向)。立杆间距(纵线路方向)1.5m。
脚手架体安全马道具体要求:
①马道宽度不小于1米,坡度以1:3(高:长)为宜。
②马道的立杆、横杆间距应与脚手架相适应,基础按脚手架要求处理,立面设剪刀撑。
③人行斜道小横杆间距不超过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米。
④马道上满铺脚手板,板上钉防滑条,防滑条不大于300mm。
⑤设置护栏杆,上部护身栏杆1.2米,下部护身栏杆距脚手板0.6米,同时设180mm宽档脚板。

脚手架搭设标准

脚手架搭设标准

脚手架搭设标准在建筑施工和各类工程作业中,脚手架是一种常见且至关重要的临时结构,为工人提供了安全的作业平台和通行通道。

然而,要确保脚手架的安全可靠,就必须严格遵循一系列的搭设标准。

一、材料选择首先,脚手架所使用的材料质量至关重要。

常见的材料包括钢管、扣件、脚手板等。

钢管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通常要求外径、壁厚等尺寸偏差在规定范围内。

钢管表面不能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等缺陷。

扣件也必须具备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不能有裂缝、变形或螺栓滑丝等问题。

脚手板可以选用钢、木、竹等材料,但同样要保证其质量,如木板的厚度、竹板的完整性等。

二、基础处理脚手架的基础是其稳定性的基础。

在搭设前,必须对基础进行妥善处理。

如果是在地面上搭设,要确保地面平整、坚实,能够承受脚手架传递的荷载。

对于松软的地面,需要进行夯实或铺设垫板,以增加承载能力。

如果是在楼面上搭设,要对楼面的承载能力进行核算,必要时采取加固措施。

三、搭设流程1、立杆设置立杆是脚手架的主要竖向支撑构件。

立杆的间距应根据脚手架的用途和荷载计算确定,一般不宜大于 2 米。

立杆要垂直于地面,偏差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相邻立杆的接头不能在同一步距内,且要相互错开。

2、横杆设置横杆主要用于连接立杆,增强脚手架的整体性。

横杆的步距也要根据计算确定,一般在 15 18 米之间。

横杆要水平设置,其两端与立杆的连接要牢固。

3、剪刀撑设置剪刀撑是增强脚手架稳定性的重要措施。

在脚手架的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隔一定间距应设置剪刀撑,其角度一般在45 60 度之间。

剪刀撑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 米,且应采用不少于2 个旋转扣件固定。

4、连墙件设置连墙件用于将脚手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防止脚手架发生倾覆。

连墙件的设置应按照规定的间距和方式进行,其连接要牢固可靠。

5、防护栏杆和脚手板铺设在作业层,应设置防护栏杆和挡脚板,防护栏杆的高度不应低于 12 米。

脚手板要铺满、铺稳,不得有探头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8 脚手架及承重平台4.8.1 通用规定1 脚手架搭、拆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

对脚手架搭拆单位有资质要求时,应按相关规定执行。

2 脚手架搭拆作业人员应无妨碍所从事工作的生理缺陷和禁忌症。

非专业工种人员不得搭、拆脚手架。

搭设脚手架时作业人员应挂好安全带,穿防滑鞋,递杆、撑杆作业人员应密切配合。

3 脚手架搭拆应有经过审批的专项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

脚手架载荷一般不超过270kg/㎡。

承重平台、特殊形式脚手架或设计载荷大于270kg/㎡时应进行设计、载荷计算,计算时宜附图说明。

4 特殊脚手架和承重平台应由专业技术人员按国家现行标准进行受力计算并设计。

在建(构)筑物上搭设脚手架、承重平台应验算建(构)筑物的强度。

5 超高、超重、大跨度的脚手架搭拆措施应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6 脚手架不得钢、木、竹混搭,不同外径的钢管严禁混合使用。

脚手管、杆上严禁打孔。

7 扣件式钢脚手架材料1)脚手架钢管宜采用Φ48.3×3.6 钢管,长度以4m~6.5m及2.1m~2.8m为宜。

凡弯曲、压扁、有裂纹或已严重锈蚀的钢管,严禁使用。

2)扣件应有出厂合格证,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到65N·m 时,不得发生破坏。

凡有脆裂、变形或滑丝的,严禁使用。

3)钢脚手板应用厚2mm~3mm的A3钢板,规格以长度为1.5m~3.6m、宽度为230mm~250mm、肋高为50mm的为宜。

板的两端应有连接装置,板面应有防滑孔。

凡有裂纹、扭曲的不得使用。

10 脚手架材料、各构配件使用前应进行验收,验收结果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新进场材料、构配件须有厂家质量证明材料,严禁使用不合格的材料、构配件。

11 经检验合格的构配件应按品种、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平稳,堆放场地不得有积水。

12 脚手架、承重平台搭拆施工区周围应设围栏或警示标志,设专人监护,严禁无关人员入。

13 临近道路搭设脚手架时,外侧应有防止坠物伤人的防护措施。

14 脚手架搭设处地基必须稳固,承载力达不到要求时应进行地基处理;搭设前应清除地面杂物,排水畅通,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搭设。

15 严禁将电缆桥架、仪表管等作为脚手架或作业平台支承点。

16 脚手架的立杆应垂直,底部应设置扫地杆。

钢管立杆底部应设置金属底座或垫木。

17 脚手架的立杆间距不得大于2m,大横杆间距不得大于1.2m,小横杆间距不得大于1.5m。

18 钢管立杆、大横杆的接头应错开,横杆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0mm,承插式的管接头插接长度不得小于80mm;水平承插式接头应有穿销并用扣件连接,不得用铁丝或绳子绑扎。

20 脚手板的铺设1)脚手板应满铺,不应有空隙和探头板。

脚手板与墙面的间距不得大于200mm。

2)脚手板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00mm。

对头搭接处应设双排小横杆。

双排小横杆的间距不得大于200mm。

3)在架子拐弯处,脚手板应交错搭接。

4)脚手板应铺设平稳并绑牢,不平处用木块垫平并钉牢,严禁垫砖。

5)在架子上翻脚手板时,应由两人从里向外按顺序进行。

工作时必须挂好安全带,下方应设安全网。

21 脚手架的外侧、斜道和平台应搭设由上下两道横杆及栏杆组成的防护栏杆。

上杆离地高度1.2m,下杆离地高度500mm~600mm,并设180mm高的挡脚板或设防护立网;里脚手的高度应低于外墙200mm。

22 斜道板、跳板的坡度不得大于1:3,宽度不得小于1.5m,并应钉防滑条。

防滑条的间距不得大于300mm。

23 采用直立爬梯时梯档应绑扎牢固,间距不大于300mm。

严禁手中拿物攀登。

不得在梯子上运送、传递材料及物品。

直立爬梯的高度超过2m时应使用攀登自锁器。

25 在通道及扶梯处的脚手架横杆不得阻碍通行。

阻碍通行时应抬高并加固。

在搬运器材的或有车辆通行的通道处的脚手架,立柱应设围栏并挂警示牌。

26 盘扣式、碗扣式脚手架插销连接应有防滑脱措施。

27 脚手架最高点在施工现场避雷设施保护围以外时,24m及以上钢管脚手架应安装避雷装置。

附近有架空线路时,应符合表4.8.1的规定并采取可靠的隔离防护措施。

28 脚手架搭设完成后,宜使用检定合格的扭力扳手检查扣件紧固力矩,抽检数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29 搭设好的脚手架应经相关管理部门及使用单位验收合格并挂牌后方可使用,使用中应定期检查和维护。

30 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拆除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纵、横向扫地杆,连墙件等。

31 脚手架应在大风、暴雨后及解冻期加强检查。

长期停用的脚手架,在恢复使用前应经检查、重新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32 严禁超负荷使用脚手架及承重平台;严禁将脚手架、承重平台作为重物支点、悬挂吊点、牵拉承力点。

33 不得将模板支架、缆风绳、泵送混凝土和砂浆的输送管等固定在架体上;严禁拆除或移动架体上安全防护设施。

34 夜间不宜进行脚手架、承重平台搭拆作业。

35 当有六级及以上强风、雾霾、雨或雪天气时应停止脚手架、承重平台搭拆作业。

雨、雪后上架作业应有防滑措施,并应及时清扫积雪。

36 脚手架拆除前应清除脚手架上杂物及地面障碍物。

37 脚手架拆除前应全面检查扣件连接、连墙件及支撑体系,不符合要求时严禁拆除,采取可靠的措施后方可拆除。

38 拆除脚手架应按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或将脚手架整体推倒。

连墙件或拉结点(改)应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拆下的构配件必须及时集中运至地面,严禁抛扔。

39 不得在脚手架、承重平台基础及其邻近处进行挖掘作业,必须进行时应采取可靠安全措施。

4.8.2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应符合下列规定:1 脚手架的两端、转角处以及每隔6根~7根立杆,应设支杆及剪刀撑。

支杆和剪刀撑与地面的夹角不得大于60°。

架子高度在7m以上或无法设支杆时,竖向每隔4m、横向每隔7m必须与建(构)筑物连接牢固。

2 脚手架垫板、底座应平稳铺放,不得悬空。

3 立柱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个相邻立柱接头不应设在同步同跨,两相邻立柱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4 纵、横向水平杆对接接头应交错布置,不应设在同步、同跨,相邻接头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0mm,并应避免设在纵向水平杆的跨中。

5 架体连墙件和拉结点应均匀布置。

6 剪刀撑、横向支撑应随立柱、纵横向水平杆等同步搭设。

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柱的根数宜在5~7根之间。

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60°之间。

7 扣件规格必须与钢管外径相同,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

8 当脚手架采取分段、分立面拆除时,对不拆除的脚手架两端,应先设置连墙件和横向支撑加固。

9 扣件式钢管满堂脚手架1)搭设高度不宜超过36m,施工层不得超过1层。

2)高宽比不宜大于3。

当高宽比大于2时,应在架体外侧四周设置连墙件与周边结构拉结;当无法设置连墙件时,应采取钢丝绳拉等固定措施。

3)局部承受集中荷载时,应复核实际荷载,采取局部加固措施。

4)操作层支撑脚手板的水平杆间距不应大于1/2 跨距。

5)满堂脚手架设爬梯时,爬梯踏步间距不得大于300mm。

4.8.3 门式钢管脚手架应符合下列规定:1 门式脚手架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各项指标及搭设程序应符合 JGJ 128《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的规定。

2 不同型号的门架与配件严禁混合使用。

3 门式脚手架各连接部位应锁牢,并扣紧防脱机构。

4 当脚手架搭设高度超过24m时,在脚手架全外侧立面上必须设置连续剪刀撑。

5 搭设时,交叉支撑、脚手板应与门架同时安装,连接门架的锁臂、挂钩必须处于锁住状态。

6 连墙件的安装必须随脚手架搭设同步进行,严禁滞后安装。

当脚手架操作层高出相邻连墙件以上两步时,在连墙件安装完毕前必须采用确保脚手架稳定的临时拉结措施。

7 拆卸连接部件时,应先将止退装置旋转至开启位置,然后拆除,不得硬拉,严禁敲击。

拆除作业中,严禁使用手锤等硬物击打、撬别。

8 拆卸的门架与配件、加固杆等不得集中堆放在未拆架体上。

9 装卸物料时应避免对门式脚手架或本支架的偏装、振动和冲击。

10 门式钢管满堂脚手架应符合下列规定:1)门架跨距和间距应根据实际荷载计算确定,门架净间距不宜超过1.2m。

2)高宽比不应大于4,搭设高度不宜超过30m。

对高宽比大于2的满堂脚手架,宜采取缆风绳或连墙件等固定措施。

3)门架立杆上宜设置托座和托梁,托梁应具有足够的抗弯强度和刚度。

4)每步门架两侧立杆上应设置纵向、横向水平加固杆,采用扣件与门架立杆扣紧。

5)架体应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

4.8.4 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严禁使用接长钢管搭设脚手架。

2 土壤地基上的立杆应采用可调底座。

3 架体竖向应沿高度方向连续设置专用斜杆或八字撑,专用斜杆两端应固定在纵横向水平杆的碗扣节点处,专用斜杆或八字型斜撑的设置角度应符合规要求。

4 脚手架外侧加挑梁时,挑梁围只允许承受人行荷载,严禁堆放物料。

5 连墙件应随架体及时设置,严禁任意拆除。

4.8.5 承插型盘扣式钢管脚手架符合下列规定:1 主要构配件种类、规格、材质、质量标准、地基承载力计算应符合JGJ 231《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的要求。

2 装修脚手架同时作业不宜超过3层,结构脚手架同时作业不宜超过2层。

3 双排脚手架的连墙件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压荷载的刚性杆件,连墙件与脚手架立面及墙体应保持垂直,同一层连墙件应在同一平面,水平间距不应大于3跨;连墙件应设置在有水平杆的盘扣节点旁。

4 当双排脚手架下部暂不能搭设连墙件时,应用扣件钢管搭设抛撑。

抛撑杆与地面的倾角应在45°~60°之间。

5 直接支承在土体上的模板支架及脚手架,立杆底部应设置可调底座,土体应采取压实、铺设块石或浇筑混凝土垫层等加固措施,也可在立杆底部垫设垫板,垫板的长度不宜少于2跨。

6 应对连墙件、立杆基础、可调底座、斜杆和剪刀撑等进行经常性检查。

4.8.6 碗扣式、盘扣式满堂脚手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根据支架的形式加设水平、竖向斜杆和剪刀撑,并与周边结构形成可靠拉结。

2 长条状的独立高大模板支架,架体总高度与宽度之比不应大于3。

3 模板支架应设置扫地水平杆,与周围已建成的结构可靠连接或加设抛撑固定。

4.8.7 悬挑式脚手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搭拆应符合扣件式脚手架相关规定。

一次悬挑脚手架高度不宜超过20m。

2 悬挑梁应选用双轴对称截面的型钢,选用的热轧型钢、钢板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T 700《碳素结构钢》和GB/T 1591《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的规定。

3 制作悬挑承力架的材料应有产品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构件焊缝的高度和长度应满足设计要求,不得有焊接裂缝、构件变形、锈蚀等缺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