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服饰》课程教学设计 (2)

合集下载

古代的服装及其他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古代的服装及其他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古代的服装及其他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古代的服装及其他教案教学设计1古代的服装及其他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朝代的服装风格以及服饰所代表的含义,了解中国古代的礼仪文化、节日习俗等方面的知识。

2. 能力目标: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了解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自信心,使学生了解到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贡献自己的力量,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不同朝代的服装风格及特点,包括汉朝、唐朝、宋朝、明朝等。

2. 中国古代服饰所代表的含义,包括冠带、箭袖、披肩等等。

3. 中国古代的礼仪文化、节日习俗等方面的知识,包括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历史起源和庆祝方式。

三、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创设情境,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内容,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介绍中国古代不同朝代的服装风格及特点,讲解服饰所代表的含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 课堂互动采用小组讨论、问题解答等形式,让学生互相交流思想,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可以通过以下问题来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1)你认为中国古代的服饰设计有哪些特点?(2)你喜欢哪个朝代的服饰风格?为什么?(3)冠带、箭袖、披肩等服饰所代表的含义你了解吗?4. 拓展延伸通过网上资源、参观博物馆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提高他们的历史文化素养。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讲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理解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受益之处。

四、教学评估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通过问题解答等方式,考核学生对本节课所讲内容的理解程度。

2. 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例如让学生设计古代的服饰或场景等。

3. 观察学生学习和表达的积极性,展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和情感。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可以发现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还有待提高,因此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实际体验,引导学生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次含义,提高他们的爱国情感和文化素养。

中国传统服饰教案

中国传统服饰教案

中国传统服饰教案一、引言中国传统服饰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民族特色。

它们不仅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审美观念,还代表着世代相传的文化精神。

本教案将介绍中国传统服饰的分类、特点以及相关的礼仪和文化背景,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服饰的魅力和意义。

二、中国传统服饰的分类中国传统服饰可以分为男女服饰、华服和民族服饰三个主要分类。

1. 男女服饰(1)男服:男子传统服饰主要包括袍、褂、马褂、长衫、绸衫等。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男子服饰的款式、颜色和图案会有所变化,但整体风格一直以简洁、典雅为主。

(2)女服:女子传统服饰则以旗袍、襦裙、长袍为代表。

这些服饰注重强调女性的曲线美和身体线条的优美流畅,同时也注重色彩的对比和图案的细致。

2. 华服华服是中国古代官员、贵族所穿的服饰,也被称为宫廷装束。

其特点是色彩鲜艳、款式繁琐且有一定的制度和等级之分。

华服注重细节的雕琢和装饰品的使用,整体效果极富豪华感。

3. 民族服饰中国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服饰。

比如,蒙古族的“少数名族服装”,壮族的“腊八节服装”等。

这些服饰在颜色、样式、图案等方面都能反映出各个民族的特点和文化传统。

三、中国传统服饰的特点中国传统服饰有以下几个特点:1. 强调整体的和谐美:中国传统服饰注重服饰各部分之间的和谐统一,追求整体效果的美感。

服饰的颜色、图案和款式都经过精心设计,以展示出最好的整体效果。

2. 重视色彩的象征意义:中国人对色彩的认识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传统服饰中常使用红色代表喜庆,黄色象征皇家地位,蓝色代表清新等。

这些色彩的运用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使人们在穿着服饰时也展示着各种情感和文化。

3. 强调手工艺的精湛:中国传统服饰多采用手工制作,手工工艺独特精湛。

从服饰的细节处可以看出传统工艺人的巧思和巧手,体现着华夏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四、中国传统服饰的礼仪与文化背景中国传统服饰不仅仅是一种穿戴,还与礼仪和文化背景密不可分。

中国传统服饰大学教案

中国传统服饰大学教案

课时:2课时年级:大学一年级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服饰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文化素养。

教学重点:1. 中国传统服饰的历史演变。

2. 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1. 中国传统服饰的多样性。

2. 中国传统服饰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图片、视频等教学材料。

2. 学生准备相关书籍、网络资源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中国传统服饰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中国传统服饰能够传承千年,具有独特的魅力?二、讲授新课1. 中国传统服饰的历史演变- 介绍中国古代服饰的起源、发展过程。

- 重点讲解各朝代的服饰特点,如汉服、唐装、宋裤等。

2. 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 分析中国传统服饰的图案、色彩、款式等元素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 举例说明中国传统服饰在艺术领域的影响,如绘画、雕塑、建筑等。

三、课堂互动1. 教师展示中国传统服饰图片,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讨论。

2. 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种传统服饰进行介绍,分享其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中国传统服饰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2. 学生回答,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二、讲授新课1. 中国传统服饰的多样性- 介绍中国传统服饰的地理分布、民族特点等。

- 分析不同地区、民族的传统服饰差异,如汉族、满族、回族等。

2. 中国传统服饰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讲解中国传统服饰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应用。

- 举例说明中国传统服饰在时尚、影视、旅游等领域的应用。

三、课堂互动1. 教师展示中国传统服饰与现代社会结合的案例,如国风服饰、汉服复兴等。

2. 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个案例进行讨论和分析。

中 国传统服饰教案

中 国传统服饰教案

中国传统服饰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服饰的发展历程、主要特点和文化内涵。

2、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欣赏和感受传统服饰的美。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中国传统服饰的发展脉络和主要类型,如汉服、唐装、旗袍等。

(2)传统服饰中蕴含的文化元素,如色彩、图案、款式所代表的意义。

2、难点(1)如何让学生理解传统服饰与当时社会背景、文化观念的紧密联系。

(2)引导学生将传统服饰的审美理念运用到现代生活中。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中国传统服饰的基本知识和文化内涵。

2、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传统服饰的实物和穿着效果。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传统服饰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创新。

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展示一段古代电视剧的片段,引导学生关注剧中人物的服饰,提问学生对这些服饰的感受和初步认识,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中国传统服饰。

2、知识讲解(20 分钟)(1)中国传统服饰的发展历程先秦时期:介绍商周时期的“上衣下裳”制和春秋战国时期的深衣。

秦汉时期:讲解秦汉时期服饰的特点,如曲裾深衣和直裾深衣。

魏晋南北朝:阐述这一时期服饰受胡服影响,呈现出多样化的风格。

隋唐时期:重点介绍唐代的华丽服饰,如襦裙、半臂、披帛等。

宋元明清时期:讲述宋代的简约素雅、元代的蒙古服饰特色、明代的端庄典雅以及清代的满汉服饰融合。

(2)中国传统服饰的主要类型汉服:解释汉服的基本特点,如交领右衽、宽袍大袖等,并展示不同形制的汉服图片。

唐装:介绍唐装的款式和特点,强调其对中国传统服饰的传承和创新。

旗袍:讲解旗袍的起源、发展和独特魅力,展示不同款式的旗袍。

(3)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色彩:分析传统服饰中常见色彩的象征意义,如红色代表喜庆、黄色象征尊贵等。

图案:介绍常见图案如龙凤、牡丹、如意等所蕴含的美好寓意。

款式:解释传统服饰款式与礼仪、身份地位的关系。

3、小组讨论(15 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中国传统服饰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

中国传统服饰教案

中国传统服饰教案

中国传统服饰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教授中国传统服饰的概念、特点、发展历程等知识,让学生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通过培养学生对传统服饰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意识,提高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

二、教案内容1. 课程目标- 了解中国传统服饰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掌握中国传统服饰的特点和代表性服装;- 培养对传统服饰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意识;- 通过亲身体验传统服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 课程重点掌握中国传统服饰的特点和代表性服装。

3. 课程难点培养学生对传统服饰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意识。

4. 教学准备- PowerPoint幻灯片或黑板、粉笔等教具;- 准备展示实物传统服饰或图片。

5.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 (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中国传统服饰的图片引入话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并通过提问激发他们对传统服饰的好奇心。

第二步:讲解中国传统服饰 (15分钟)- 通过幻灯片或黑板讲解中国传统服饰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介绍中国传统服饰的特点,如色彩鲜艳、图案独特等;- 重点介绍中国传统代表性服装,如汉服、唐装等。

第三步:展示传统服饰实物或图片 (15分钟)- 准备一些传统服饰的实物或图片,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和感受;- 激发学生对传统服饰的审美意识,引导他们从颜色、材质、图案等方面进行欣赏和对比。

第四步:小组讨论 (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所观察到的传统服饰进行交流和讨论;-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服饰的特点和文化内涵。

第五步:亲身体验 (30分钟)- 提供一些简单的传统服饰元素,如发簪、腰带等,让学生穿戴体验;- 鼓励学生描述自己的感受和对传统服饰的认知。

第六步:总结和展望 (5分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分享对传统服饰的新认识和感悟,并展望未来他们继续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方向。

三、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深入了解不同朝代的传统服饰,并进行比较研究;-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传统服饰展览,进一步扩展他们的审美视野。

(教案)中国风礼服设计

(教案)中国风礼服设计

(教案)中国风礼服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介绍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及特点,理解中国风礼服设计的意义。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审美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创新设计手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相结合,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中国风礼服作品。

二、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概述2. 中国风礼服设计的内涵与特点3. 创新设计手法在礼服设计中的应用第二章: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服饰的历史变迁,掌握其主要特点。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服饰的起源与发展2. 主要传统服饰的类型及特点3. 传统服饰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创新第三章:中国风礼服设计的内涵与特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深入理解中国风礼服设计的内涵,把握其独特魅力。

2. 培养学生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设计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中国风礼服设计的定义与内涵2. 中国风礼服设计的特点3. 传统文化元素在礼服设计中的运用第四章:创新设计手法在礼服设计中的应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创新设计手法,能够灵活运用到礼服设计中。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设计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创新设计手法概述2. 创新设计手法在礼服设计中的应用案例分析3. 学生实践:运用创新设计手法进行礼服设计第五章:案例分析与欣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了解中国风礼服设计的实践应用。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著名设计师的中国风礼服设计案例分析2. 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3. 优秀中国风礼服设计作品的欣赏与解析第六章:中国传统服饰元素的认识与运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熟悉中国传统服饰中的各种元素,如纹样、色彩、材质等。

2. 培养学生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中国传统服饰元素的分类与特点2. 传统元素在现代礼服设计中的创新运用3. 学生实践:选择一个传统元素进行创作第七章:中国传统工艺在礼服设计中的应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工艺,并能够运用到礼服设计中。

中国传统服饰教案

中国传统服饰教案

中国传统服饰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了解中国传统服饰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演变。

2. 掌握常见的中国传统服饰的名称和特点。

3. 了解中国传统服饰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和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点1. 中国传统服饰的历史演变。

2. 常见的中国传统服饰名称及其特点。

三、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教师通过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引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服饰的兴趣,并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探索欲望。

Step 2: 历史渊源与演变1. 教师简要讲解中国传统服饰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以供学生了解。

2. 分类介绍中国传统服饰的不同时期和地区的特点,如汉服、唐装、隋唐风、宋装等,并使用图片进行辅助讲解。

Step 3: 常见中国传统服饰的名称与特点1. 教师列举一些常见的中国传统服饰的名称,如旗袍、褂子、对襟长袍等,并解释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2.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服饰图片进行配对,并尝试用简单的描述语言来表达服饰的特点。

Step 4: 视频分享教师播放相关视频,展示不同时期和地区的中国传统服饰的图样、图案和特点,让学生通过视觉感受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Step 5: 学生活动1.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中国传统服饰的看法和感受,并在小组内展示自己制作的服饰模型或图纸。

2. 学生自行上网或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寻找并展示一些现代时尚设计师将传统元素融入服饰设计的案例,并进行简要分享。

四、教学延伸1. 学生自行选择一种中国传统服饰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一篇关于该服饰的短文。

2. 学生通过实地考察或供学校条件不允许时,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虚拟实践,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服饰的材质、制作工艺和保养方法。

3. 学生可以自行参观或参与校内传统文化活动,了解中国传统服饰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和重要意义。

五、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和小组展示评估。

2. 学生撰写的关于中国传统服饰的短文评估。

六、教学资源1. 图书:中国传统服饰发展史。

2. 视频资源:介绍中国传统服饰的纪录片。

中国传统服饰教案

中国传统服饰教案

中国传统服饰教案中国传统服饰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如何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服饰,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呢?本教案将为您提供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步骤,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服饰。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熟悉中国传统服饰的种类和特点;2. 掌握中国传统服饰的演变历程;3. 了解中国传统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意义;4.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服饰的分类和特点;2. 中国传统服饰的演变进程;3. 中国传统服饰的社会意义;4. 中国传统服饰的保护与传承。

三、教学步骤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中国传统服饰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服饰的好奇心,并提出问题,如:“你们对中国传统服饰了解多少?你们认为传统服饰有什么特点?”Step 2:了解中国传统服饰的分类和特点(15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介绍中国传统服饰的常见种类,如汉服、唐装、民族服饰等,并讲解每一类服饰的特点和代表性样式。

引导学生观察服饰的颜色、样式、细节等,并与现代服饰进行对比。

Step 3:探究中国传统服饰的演变进程(20分钟)通过图文资料和视频,向学生展示中国传统服饰的演变历程,从古代到现代的变化,并引导学生分析变化的原因和社会背景。

让学生了解服饰变迁与历史文化的关系。

Step 4:探讨中国传统服饰的社会意义(2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中国传统服饰社会意义的理解。

引导学生思考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象征意义,如地位身份的象征、传统文化的代表等,并讨论传统服饰在当今社会中的影响。

Step 5:了解中国传统服饰的保护与传承(15分钟)介绍中国传统服饰的保护与传承情况,如相关的法律法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等。

鼓励学生关注传统服饰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并提醒他们作为年轻一代的责任和使命。

Step 6:展示与评价(10分钟)组织学生展示他们在课前准备的有关中国传统服饰的作品或研究成果,并进行互动讨论和评价,分享学习体会和感悟。

中国古代服饰教案

中国古代服饰教案

中国古代服饰教案.doc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服饰的历史演变、特点及文化内涵,通过学习使学生对中国古代服饰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服饰的起源、商周时期的服饰、战国秦汉时期的服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以及隋唐时期的服饰。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服饰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掌握各个时期服饰的特点及文化内涵。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中国古代服饰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各个时期服饰的特点及文化内涵。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服饰的历史演变、特点及文化内涵。

2. 运用图片展示法,展示各个时期服饰的图片,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服饰特点。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服饰的文化内涵及其在历史背景下的意义。

五、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服饰的起源:介绍中国古代服饰的起源,原始社会的服饰特点。

2. 商周时期的服饰:讲解商周时期服饰的特点,如冠、衣、裳等。

3. 战国秦汉时期的服饰:介绍战国秦汉时期服饰的特点,如儒家服饰、道家服饰等。

4.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讲解魏晋南北朝时期服饰的特点,如宽大的袖子、拖地的长裙等。

5. 隋唐时期的服饰:介绍隋唐时期服饰的特点,如胡服、汉服的融合等。

六、教案概述本教案将继续介绍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历程及其文化内涵。

后续章节将涵盖宋元时期的服饰、明清时期的服饰以及近代服饰的演变。

通过学习,学生将对中国古代服饰的历史演变有更全面的了解。

七、教学目标1. 了解宋元时期服饰的特点及文化内涵。

2. 掌握明清时期服饰的演变及其原因。

3. 认识近代服饰的变革及其影响。

八、教学重点与难点1. 宋元时期服饰的特点及文化内涵。

2. 明清时期服饰的演变及其原因。

3. 近代服饰的变革及其影响。

九、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宋元时期服饰的特点及文化内涵。

2. 运用图片展示法,展示明清时期服饰的图片,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服饰的演变。

中国古代服饰 教案

中国古代服饰 教案

中国古代服饰教案中国古代服饰教学目的:1、了解中国古代服饰的历史变迁。

2、了解古代服饰文化的一些基本内容3、激发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热情教学准备:查找相关书籍和图片,制作教学课件。

主要参考书目:《中国文化要略》程裕祯著教学过程:一( 导入北朝《木兰诗》里,少女花木兰替父从军,征战十年始归。

她一回到告别已久的闺房,就急忙“脱我战时袍,著我旧衣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我们知道什么是花黄吗,诗中花木兰所贴的花黄是古代流行的一种女性额饰, 又称额黄、鹅黄、鸭黄、约黄等,是把黄金色的纸剪成各式装饰图样,或是在额间涂上黄色。

这种化妆方式起源于南北朝,当时佛教的盛行,爱美求新的女性从涂金的佛像上受到启发,将额头涂成黄色,渐成风习。

约黄能效月,裁金巧作星。

”就是指额黄。

南朝梁简文帝萧纲《美女篇》云:“到唐朝时额黄更加盛行。

如卢照邻诗:“片片行云著蝉鬓,纤纤初月上鸭黄。

”皮日休诗“半垂金粉如何似,静婉临溪照额黄”,郑史诗“最爱铅华薄薄妆,更兼衣着又鹅黄”,经过五代到宋代时,额黄还在流行,如宋彭汝励诗:“有女夭夭称细娘,珍珠落鬓面涂黄。

” 古时还时兴过由额黄发展而成的佛妆,张芸叟《使辽录》中所说:‘胡妇以黄物涂面如金,谓之佛妆。

’但这种潮流并未大范围的在汉地流行。

二( 中国古代服饰的历史进程1原始社会在纺织技术尚未发明之前,动物的毛皮是人们服装的主要材料。

2商周衣裳之始形成上衣下裳的服饰制度,这也是中国最早的衣裳制度的基本形式。

上衣象征天,天未明时是玄(黑)色;下裳象征地,地是黄色。

3(周代,分封制确立后,等级制度也成形。

中国的冠服制度也在这一时期出现。

从此,贵贱有别,衣冠等级在服饰中有了严格的区分。

4春秋战国春秋战国之交,出现了一种上衣下裳相连的服装——深衣。

深衣剪裁独特,衣与衫相连在一起,制作时上下分裁,中间有缝连接。

用途最为广泛,隆重程度仅次于朝祭之服,下裳必裁12幅,以应12个月,符合古人对天时的崇敬,如同冕服的天玄地黄十二章(皇帝冕服,上玄衣,下纁衫,共有饰品十二章)。

中国中古服饰教案教学设计

中国中古服饰教案教学设计

中国中古服饰教案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中国中古服饰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中古时期的服饰特点和演变;2.学习中古时期不同社会阶层的服饰;3.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服饰的能力;4.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中国中古时期的服饰概述;2.不同社会阶层的服饰;3.互动讨论与小组报告。

三、教学步骤:1.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一幅中国中古时期的画作,引发学生对中古时期服饰的思考和兴趣,让学生讨论画中人物的衣着和装饰品。

2.知识传授(25分钟):讲解中国中古时期服饰的特点和演变,包括不同朝代的服饰风格和用料等。

同时,介绍不同社会阶层(如皇室贵族、文人雅士、农民等)的服饰特点及其背后的文化含义。

3.互动讨论(20分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社会阶层,讨论该阶层的服饰特点和与其相关的文化内涵。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在小组内展开讨论。

4.小组报告(25分钟):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鼓励学生以口头或视觉方式展示对该社会阶层服饰的理解和创意。

5.总结与拓展(15分钟):引导学生总结中古时期服饰的主要特点,并与现代服饰进行对比,了解服饰的时代变迁和文化传承。

四、教学资源:1.图片和绘画作品:中国中古时期的服饰图片、绘画作品。

2.教材和参考资料:有关中国中古服饰的教材、参考书籍或网络资源。

五、教学评估:1.观察和记录学生对中古时期服饰的兴趣和参与程度;2.评估学生在讨论和小组报告中的表现,包括思维逻辑、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等方面;3.通过学生的总结和拓展部分,对他们对中古服饰的理解和应用进行评估。

六、教学延伸:1.组织参观博物馆或服饰展览,让学生亲身接触并观察中古时期的服饰;2.了解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中古服饰,与中国中古服饰进行对比分析;3.让学生制作中古服饰手工模型,展示其对中古服饰的理解和创意。

七、教学反思:本教学设计以图片、讲解和小组讨论为主要形式,结合互动和个人表达,旨在培养学生对中国中古服饰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中国传统服饰教案

中国传统服饰教案

中国传统服饰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服饰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2. 掌握中国传统服饰的基本款式、材质和特点;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服饰的鉴赏能力;4. 提高学生的手工制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服饰的历史演变;2. 不同地区的传统服饰;3. 主要的传统服饰款式;4. 传统服饰的材质和特点;5. 传统服饰的鉴赏和制作。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用一些中国传统服饰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提出对中国传统服饰的初步认识,并与学生进行简单的讨论。

二、知识讲解(25分钟)1. 中国传统服饰的历史演变:- 简要介绍中国传统服饰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如夏商周时期的衣裳、唐宋时期的宫廷服饰、明清时期的汉服等。

2. 不同地区的传统服饰:- 介绍中国不同地区的传统服饰,如汉族的汉服、蒙古族的长袍、藏族的藏袍等,并通过图片和文字说明其特点。

3. 主要的传统服饰款式:- 介绍中国传统服饰的主要款式,如长衫、马褂、襦裙、对襟褂等,并说明不同款式的用途和特点。

4. 传统服饰的材质和特点:- 介绍中国传统服饰常用的材质,如绸、缎、丝绵等,并说明其特点,如光泽、舒适、透气性等。

5. 传统服饰的鉴赏和制作:- 给学生展示一些精美的传统服饰,引导学生从颜色、款式、细节等方面进行欣赏,并鼓励学生尝试使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制作一件小型传统服饰。

三、实践活动(60分钟)1. 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等资源,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服饰的相关信息,并做一份简要的笔记。

2. 小组合作:学生分成小组,选择一个地区的传统服饰进行研究,包括款式、材质、特点等,并准备一个小组报告。

3. 制作实践:学生根据自己选定的传统服饰款式,利用纸、布、线等材料进行手工制作,并展示自己的作品。

四、总结和展示(10分钟)学生对自己制作的传统服饰作品进行展示,并分享在制作过程中的体会和困难。

五、拓展阅读(10分钟)推荐一些与中国传统服饰相关的书籍、电影或展览,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学习。

中国古代服饰教案

中国古代服饰教案

中国古代服饰教案.doc一、教案概述本教案以中国古代服饰为主题,共包含十个章节。

教案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服饰的历史演变、特点和文化内涵,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中国古代服饰的基本知识,并能够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的服饰特点及其与社会背景的关联。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代服饰的历史演变过程;识别不同历史时期的服饰特点;分析服饰与社会背景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文献等资料,观察和研究古代服饰;运用比较、分析和综合等方法,探讨古代服饰的特点和变化原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学生对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学生尊重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态度。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中国古代服饰的起源与发展1.1 中国古代服饰的起源1.2 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历程1.3 服饰与社会制度的关系第二章:夏商西周时期的服饰2.1 夏商西周时期的服饰特点2.2 皇帝与官员的服饰2.3 平民与奴隶的服饰第三章:春秋战国时期的服饰3.1 春秋战国时期的服饰特点3.2 诸侯国的服饰差异3.3 服饰与社会思想的关联第四章:秦汉时期的服饰4.1 秦汉时期的服饰特点4.2 皇帝与官员的服饰4.3 平民与军人的服饰第五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5.1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特点5.2 北方与南方的服饰差异5.3 服饰与宗教的关系四、教学资源1. 教材:《中国古代服饰文化》2. 图片资料:中国古代服饰图片、人物画像等3. 文献资料:古代服饰文献、史书等4. 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等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2.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和速度;3. 小组讨论: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贡献;4. 期终考试:学生对古代服饰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六、教案内容第六章:隋唐时期的服饰6.1 隋唐时期的服饰特点6.2 皇帝与官员的服饰6.3 平民与军人的服饰6.4 女性服饰的特点与变化第七章:宋元时期的服饰7.1 宋元时期的服饰特点7.2 社会各阶层的服饰差异7.3 民族融合对服饰的影响7.4 服饰与社交场合的关系第八章:明清时期的服饰8.1 明清时期的服饰特点8.2 皇帝与官员的服饰8.3 平民与军人的服饰8.4 女性服饰的特点与变化第九章:近代中国的服饰变革9.1 辛亥革命与服饰变革9.2 民国时期的服饰特点9.3 抗日战争时期的服饰变化9.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服饰发展10.1 中国古代服饰的特点与影响10.2 服饰与社会变迁的关系10.3 传承与创新:对中国古代服饰的思考10.4 学生心得体会与分享七、教学活动1. 课堂讲授:教师讲解每个时期的服饰特点、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不期服饰的差异和关联,并进行分享;3. 图片分析:学生观察古代服饰图片,分析其特点和艺术价值;4. 角色扮演:学生扮演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物,展示古代服饰的穿着和特点;5. 学生展示:学生进行古代服饰主题的展示,包括演讲、展示PPT等;6. 心得分享:学生分享学习古代服饰的心得体会和思考。

中国传统服饰教案

中国传统服饰教案

中国传统服饰教案一、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介绍中国传统服饰的历史背景、不同类型的服饰及其特点。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中国传统服饰的演变过程,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服饰的起源和发展;2. 掌握中国传统服饰的分类和特点;3. 培养学生对传统服饰的欣赏能力;4.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

三、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服饰的起源和发展- 汉服的起源和演变- 唐装、宋装、明装等不同朝代的服饰风格- 清代的服饰变迁2. 中国传统服饰的分类和特点- 宫廷服饰:龙袍、袍褂、蟒袍等- 民间服饰:旗袍、长衫、褂子等- 地方民俗服饰:汉服、藏服、壮服等3. 传统服饰的欣赏与传承-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传统服饰的美丽- 参观博物馆或传统服饰展览,深入了解传统服饰的魅力- 通过手工制作模仿传统服饰,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传承意识四、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中国传统服饰的美丽,引发学生对传统服饰的兴趣。

2. 讲解:介绍中国传统服饰的起源和发展,并分别介绍宫廷服饰、民间服饰和地方民俗服饰的特点。

3. 欣赏:让学生观看相关传统服饰的图片或视频,培养学生对传统服饰的欣赏能力。

4. 探究:分组让学生自行查找相关资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报告,了解不同朝代的服饰风格以及地方特色服饰。

5. 传承: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传统服饰展览,深入了解传统服饰的瑰丽与精美,并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模仿传统服饰。

6. 总结: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体会和心得,培养对传统服饰的认同感和理解力。

五、教学资源与评价1. 教学资源:- 图片、视频展示传统服饰的美丽与特点- 博物馆或传统服饰展览的参观机会2. 学生评价:- 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度- 学生对传统服饰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学生制作的模仿传统服饰的成品质量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与传统服饰的表演或秀场,展现所学的传统服饰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中国传统服饰教案

中国传统服饰教案

中国传统服饰教案教案标题:探索中国传统服饰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服饰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2. 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学习中国传统服饰的特点和演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创造力。

4. 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重点:1. 中国传统服饰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2. 中国传统服饰的特点和演变。

教学难点:1. 学生对中国传统服饰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2. 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的提高。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或其他多媒体工具。

2. 中国传统服饰的图片和实物样本。

3. 学生的观察记录表格。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或实物样本展示中国传统服饰,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服饰的初步认识和了解。

探索中国传统服饰:1.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中国传统服饰进行研究。

2.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了解所选服饰的特点、材料、颜色、款式等。

3. 学生利用学习资源和图书馆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了解所选服饰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4. 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创造性活动:1. 学生根据自己对中国传统服饰的了解和观察,设计一套现代化的中国传统服装。

2. 学生可以使用纸张、布料、剪刀等材料进行手工制作,或使用电脑软件进行设计。

3. 学生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设计作品,并进行评价和讨论。

总结活动:1. 教师总结中国传统服饰的特点和演变,并强调其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 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3. 学生可以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表达对中国传统服饰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文化展览,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服饰。

2.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国家的传统服饰进行比较和研究,拓宽视野。

评估方式:1. 学生的观察记录表格和小组展示的研究成果。

2. 学生的设计作品和对他人作品的评价。

第三单元 传统服饰教案

第三单元 传统服饰教案

第三单元传统服饰第1课时汉服(一)教学目标:1、了解汉服的发展历程和式样,培养学生收集历史资料的能力。

2、通过阅读书籍和网络搜索等形式,来了解汉族的发展历程和服饰的变化。

3、让学生了解我国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并且汉族和少数民族互相取长补短,丰富了各族的文化,从汉族的服饰中,感受美的力量。

教学重点:了解汉族服饰的发展历程和样式。

教学难点:通过观看华美飘逸的汉服和汉服服饰的样式,了解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影响。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为了展现中国的传统文化,通常会让礼仪小姐穿上旗袍。

但、你说我说:赵武灵王为什么要改革服饰?对赵国有板书设计汉服汉服的基本特征:交领,右衽,宽袖,系带汉服的分支:和服、韩服第2课时汉服(二)教学目标:1、了解汉服的发展历程和式样,培养学生收集历史资料的能力。

2、通过阅读书籍和网络搜索等形式,来了解汉族的发展历程和服饰的变化,让学生了解我国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并且汉族和少数民族互相取长补短,丰富了各族的文化,从汉族的服饰中,感受美的力量。

教学重点:了解汉族服饰的发展历程和样式。

教学难点:通过观看华美飘逸的汉服和汉服服饰的样式,了解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影响。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常被汉服复兴者们穿着的汉服款式作为女子服装,她几乎在各个朝族钗钿大礼衣,就是现在日本和服十二单的鼻祖。

同时,高腰襦裙的款式,对缝合成一个整体名为深衣。

朱子深衣一般为学者所服。

板书设计汉服汉服的基本特征:交领,右衽,宽袖,系带汉服的分支:和服、韩服教学反思:第3课时龙袍教学目标1、了解龙袍的发展过程。

2、深入体会龙袍的文化背景。

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龙袍历史。

教学难点:让学生感受龙袍历史。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三国时期的龙袍2、晋朝龙袍4、唐朝龙袍君。

”故赤黄(赭黄)除帝皇外,臣民不得僭用。

把赭黄规(公元650年至683年)初时,流外官和庶人可以穿一般的黄(如色光偏冷的柠檬黄等),至唐高宗中期总章元年(公元668年),恐黄色臣百官的朝服。

中国传统服饰教案

中国传统服饰教案

中国传统服饰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教学,学生将能够:1. 了解中国传统服饰的发展历史和演变过程;2. 认识不同时期的传统服饰风格和特点;3. 掌握基本的穿着方法和注意事项;4. 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1. 教学内容(1)中国传统服饰的概述:介绍中国传统服饰的定义、种类和地域特色;(2)中国传统服饰的历史发展:从古代的衣冠服饰到现代的汉服复兴;(3)中国传统服饰的代表性时期和流派:介绍唐朝、明清时期的服饰风格,以及汉服复兴运动;(4)中国传统服饰的穿着方法和注意事项:示范如何穿戴汉服,讲解不同场合的穿着礼仪。

2.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幻灯片、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讲述中国传统服饰的概念、历史和流派;(2)示范法:通过穿戴汉服的示范,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穿戴方法;(3)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传统服饰的理解和个人见解。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通过播放中国传统音乐,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2. 了解中国传统服饰的定义和种类通过幻灯片展示不同种类的传统服饰,如汉服、旗袍、襦裙等,并简要介绍传统服饰的定义和特点。

3. 探索中国传统服饰的历史发展通过幻灯片和视频展示,介绍中国传统服饰的历史发展过程,包括不同历史时期的服饰风格和特点。

4. 认识中国传统服饰的代表性时期和流派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介绍中国传统服饰的代表性时期和流派,如唐朝盛唐装、明清宫廷服饰以及近年来的汉服复兴运动。

5. 学习中国传统服饰的穿戴方法和礼仪以汉服为例,通过示范和实践引导学生学习汉服的穿戴方法,并讲解不同场合的穿戴礼仪。

6. 小组讨论和分享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和分享对中国传统服饰的理解、个人看法和体验。

四、教学评估1. 小组讨论记录:记录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观点,评估其对中国传统服饰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2. 实际操作评估:观察学生在示范穿戴汉服和模拟场景穿戴礼仪中的表现,评估其掌握的穿戴方法和礼仪规范。

中国服饰教案(3篇)

中国服饰教案(3篇)

第1篇课时:2课时年级:五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服饰的历史演变过程,认识到服饰与文化、历史、民俗等方面的紧密联系。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3.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学会欣赏和制作简单的传统服饰。

教学重点:1. 中国服饰的历史演变过程。

2. 不同朝代服饰的特点。

教学难点:1. 中国服饰文化中蕴含的丰富内涵。

2. 学生对传统服饰的欣赏和制作。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中国服饰历史图片、视频资料、相关文献等。

2.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中国服饰的资料、绘画工具、制作材料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展示中国服饰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中国服饰有哪些特点?2. 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中国服饰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二、中国服饰的历史演变1. 教师展示中国服饰历史图片,讲解从黄帝时期到清朝时期服饰的演变过程。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每个朝代服饰的特点,如:汉代的交领、唐代的圆领、宋代的对襟等。

三、不同朝代服饰的特点1.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不同朝代服饰的图片,分析其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不同朝代服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文化观念和审美趣味。

第二课时一、中国服饰文化内涵1. 教师讲解中国服饰文化内涵,如:服饰与礼仪、服饰与民俗、服饰与宗教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中国服饰文化内涵的理解。

二、欣赏与制作1. 教师展示传统服饰的制作过程,引导学生了解服饰的制作工艺。

2. 学生分组,利用收集的资料和绘画工具,制作简单的传统服饰。

三、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同学进行评价。

2. 教师总结:通过本次课程,我们了解了中国服饰的历史演变、特点和文化内涵,希望同学们今后能够更加关注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对中国服饰文化有了初步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引导学生欣赏和制作传统服饰。

中 国传统服饰教案

中 国传统服饰教案

中国传统服饰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服饰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特点。

2、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辨别不同时期的传统服饰。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中国传统服饰各个时期的典型款式和特点。

(2)传统服饰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2、难点(1)如何让学生理解传统服饰背后的文化和社会背景。

(2)如何引导学生将传统服饰与现代时尚相结合,进行创新设计。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服饰的基本知识和发展脉络。

2、图片展示法展示大量的传统服饰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其魅力。

3、视频欣赏法播放相关的纪录片或影视作品,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4、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合作学习。

四、教学过程1、导入(1)展示一组现代时尚服饰和中国传统服饰的对比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提问学生对传统服饰的了解程度和看法,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服饰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

2、知识讲解(1)中国传统服饰的发展历程先秦时期:介绍商周时期的上衣下裳和深衣,强调其形制和礼仪规范。

秦汉时期:讲解秦汉时期的袍服和曲裾深衣,以及服饰的色彩和图案特点。

魏晋南北朝时期:阐述这一时期的衫、袍、裤褶等服饰的变化,以及受到少数民族服饰影响的情况。

隋唐时期:重点介绍隋唐时期的华丽服饰,如襦裙、半臂、披帛等,以及服饰文化的开放与融合。

宋元时期:讲解宋代的窄袖长袍和元代的质孙服等,体现民族融合对服饰的影响。

明清时期:介绍明清时期的官服、常服和民间服饰,如旗袍、马褂等。

(2)中国传统服饰的特点形制多样:从上衣下裳到袍服、裙装等,展现了丰富的款式和变化。

色彩丰富:不同的颜色在传统服饰中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如红色代表喜庆、黄色代表尊贵等。

图案精美:传统服饰上的图案常常蕴含着吉祥、美好的寓意,如龙凤、牡丹等。

材质讲究:丝绸、棉布、麻布等不同材质的运用,体现了服饰的品质和档次。

中国古代服饰教案

中国古代服饰教案

中国古代服饰教案.doc一、教案概述本教案以中国古代服饰为主题,共包含十个章节。

本章主要介绍中国古代服饰的历史发展、特点及其文化内涵。

通过学习,学生将了解中国古代服饰的演变过程,掌握其主要特点,并深入理解其背后的文化意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国古代服饰的历史发展脉络;(2)掌握中国古代服饰的主要特点;(3)分析中国古代服饰的文化内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观察、对比分析,培养学生的视觉审美能力;(2)运用历史文献资料,培养学生的文献查阅能力;(3)开展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与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尊重;(2)培养学生对服饰文化的关注与兴趣;(3)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中国古代服饰的历史发展脉络;(2)中国古代服饰的主要特点;(3)中国古代服饰的文化内涵。

2. 教学难点:(1)中国古代服饰特点的深入理解;(2)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内涵的剖析。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服饰的历史发展、特点及文化内涵;2.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古代服饰图片,进行分析讨论;3. 文献法:引导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丰富知识体系;4. 小组讨论法:分组进行话题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表达能力。

五、教学内容1. 章节目录:第一章:中国古代服饰概述第二章:商周时期的服饰第三章:春秋战国时期的服饰第四章:秦汉时期的服饰第五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后续章节待补充)2. 教学内容简介:第一章:中国古代服饰概述本章主要介绍中国古代服饰的定义、分类及其历史发展脉络。

通过学习,学生将对中国古代服饰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第二章:商周时期的服饰本章主要介绍商周时期服饰的特点及文化内涵。

重点分析这一时期服饰的象征意义和社会地位。

第三章:春秋战国时期的服饰本章主要介绍春秋战国时期服饰的演变及其特点。

重点关注这一时期服饰风格的多样性及地域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服饰》课程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古代服饰的历史变迁。

2、了解古代服饰文化的一些基本内容
3、激发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热情
教学准备:
查找相关书籍和图片,制作教学课件。

主要参考书目:《中国文化要略》程裕祯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北朝《木兰诗》里,少女花木兰替父从军,征战十年始归。

她一回到告别已久的闺房,就急忙“脱我战时袍,著我旧衣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我们知道什么是花黄吗?
诗中花木兰所贴的花黄是古代流行的一种女性额饰, 又称额黄、鹅黄、鸭黄、约黄等,是把黄金色的纸剪成各式装饰图样,或是在额间涂上黄色。

这种化妆方式起源于南北朝,当时佛教的盛行,爱美求新的女性从涂金的佛像上受到启发,将额头涂成黄
色,渐成风习。

南朝梁简文帝萧纲《美女篇》云:“约黄能效月,裁金巧作星。

”就是指额黄。

到唐朝时额黄更加盛行。

如卢照邻诗:“片片行云著蝉鬓,纤纤初月上鸭黄。

”皮日休诗“半垂金粉如何似,静婉临溪照额黄”,郑史诗“最爱铅华薄薄妆,更兼衣着又鹅黄”,经过五代到宋代时,额黄还在流行,如宋彭汝励诗:“有女夭夭称细娘,珍珠落鬓面涂黄。

”古时还时兴过由额黄发展而成的佛妆,张芸叟《使辽录》中所说:‘胡妇以黄物涂面如金,谓之佛妆。

’但这种潮流并未大范围的在汉地流行。

二.中国古代服饰的历史进程
1原始社会
在纺织技术尚未发明之前,动物的毛皮是人们服装的主要材料。

2商周衣裳之始
形成上衣下裳的服饰制度,这也是中国最早的衣裳制度的基本形式。

上衣象征天,天未明时是玄(黑)色;下裳象征地,地是黄色。

3.周代,
分封制确立后,等级制度也成形。

中国的冠服制度也在这一时期出现。

从此,贵贱有别,衣冠等级在服饰中有了严格的区
分。

4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之交,出现了一种上衣下裳相连的服装——深衣。

深衣剪裁独特,衣与衫相连在一起,制作时上下分裁,中间有缝连接。

用途最为广泛,隆重程度仅次于朝祭之服,下裳必裁12幅,以应12个月,符合古人对天时的崇敬,如同冕服的天玄地黄十二章(皇帝冕服,上玄衣,下纁衫,共有饰品十二章)。

深衣的长度大致在足踝间。

5.秦汉服饰
1)在秦始皇时代,规定三品以上官员穿绿色袍,平民穿白袍。

官员头戴冠,身穿宽袍大袖,腰配书刀,手执笏板(上朝用的记事工具),耳簪白笔(上朝时用于记事)。

2)丝绸之路将中国制造的蚕丝、锦绣等种种中国文化传到世界,也把西方文明带来东方,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3)秦汉妇女的曲裾深衣曲裾深衣图(根据西安、徐州等地出土陶俑服饰复原绘制)及穿曲裾深衣的妇女(江苏徐州铜山汉墓出土陶俑)。

汉代曲裾深衣不仅男子可穿,同时也是女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服式,形象资料中有很多反映。

这种服装通身紧窄,长可曳地,下摆一般呈喇叭状,行不露足。

衣袖有宽窄两式,袖口大多镶边。

衣领部分很有特色,通常用交领,领口很低,以便露出里衣。

如穿几件衣服,每层领子必露于外,最多的达三
层以上,时称“三重衣”。

6.魏晋
轻薄飘逸,宽衣博带是这时期的流行服饰
7.唐代服饰:
8宋代的服饰
主要的特点是清新、朴实、自然、雅致。

9、清
清代宫廷服饰按穿着的不同场合和用途,可以分为礼服、吉服、常服、行服、雨服和便服,种类丰富,雍容华贵;从天子到末等官员、从皇太后到命妇均有其相应的穿戴制度,等级森严,不得僭越。

整体上更加繁琐。

10.近代服饰:
在传统文化的影响和西方文化的冲击下,整个社会包括服饰方面也日渐变化。

1)中山装
四个兜代表礼义廉耻,袖口钉三个扣代表三权主义,胸前五个扣代表五权分立
2)袄裙3)旗袍
三.服饰与文化
衣裳是文化的表征,衣裳是思想的形---郭沫若
中国古代服饰具有强烈的统一精神和严格的等级制度,任
何人的穿着打扮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因此,中国古代服饰不是自由与灵性的体现,而是等级和理度的象征。

一个高官,一旦被摘取乌纱帽,脱去紫红袍,他立刻就是平民;而一个布衣,一旦金榜提名,冠服加身,他就成了达官贵人。

这是中国古代服饰最基本的特征。

四.服饰与生产力
服饰的变革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而发展的,在生产和劳动生活中产生了服饰,同时也为生产劳动和生存需要带来方便。

一般说来,服饰的作用主要有三个:御寒、遮羞、装饰。

大抵上说,衣服最先的起源首先是御寒,后来,人们有了羞辱观念,才懂得遮羞。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才懂得进一步装饰,加以美化。

因此,这三个作用实际反映了服饰文化早期进化的三个阶段。

当然,今天的服饰,早已把三个作用融为一体了
五.服饰与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
1.汉族自己的传统服装
今天的中国人大多数都认为自己是汉族,可是他们毕生都没见过没穿过自己的民族服装,这确实是非常可悲的。

现在被当作中国女性传统服装的旗袍是不“称职”的。

首先,且不论它浅显的文化历史内涵是否堪载一个五千年的文明,它的构型本身是畸形的——不否认它有它的独特之美,但这种美却单薄、平
面、静止。

它最初的定位是特定人群对特色时装的需要,因此对身材、季节有着严格的限制;它诞生于舞台沙龙,因此很难有立体的生动——我们可以在电影里、在画中欣赏,却不易在举手投足中捕捉出飘逸的动感之美。

20XX年北京奥运,是我国首次举办的奥运会,届时全球的焦点都会聚集在我国。

这是我们弘扬中华文化,纠正许多外国朋友(以及许多中国人)对我国华夏文化误解的好机会!
汉族服饰是我国传承数千年的传统服饰,是华夏文化的结晶。

无奈由于蒙元及满清统治者的原因,使到汉服几乎在历史舞台上消失。

现在无论外国人还是中国人,一想到中国服饰,必定是马褂旗装。

2.比较三国学生成人仪式的着装
服饰是文化,更是传统。

让我们可以为我们传统文化的复兴做些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