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第14章标准成本法ppt课件
成本会计--标准成本法
![成本会计--标准成本法](https://img.taocdn.com/s3/m/72183609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28.png)
成本会计--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一种在成本管理中常用的方法,它通过建立标准成本,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来评估企业的成本效率和利润水平。
本文将从标准成本法的定义、作用、实施步骤以及优缺点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标准成本法的定义标准成本是根据一定的成本计算方法,结合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成熟程度,预先确定的在标准条件下所需的成本。
它通常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
标准成本法是一种基于标准成本的成本控制方法。
二、标准成本法的作用1.成本控制:标准成本法可以为企业提供一个比较参照的标准,通过与实际成本的比较,及时发现和解决成本异常的问题,进而实现成本控制的目标。
2.绩效评价:标准成本法可以用于绩效评价,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对比,评估企业的绩效和成本效率,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措施,优化资源配置。
3.决策支持:标准成本法可为企业管理层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用于制定合理的决策。
通过分析和比较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管理层可以判断成本波动的原因,并进行相应的决策调整。
三、标准成本法的实施步骤2.计算标准成本差异: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根据实际发生的成本对比标准成本,计算标准成本差异。
标准成本差异分为数量差异和价格差异两部分,数量差异是因为实际产量与标准产量的差异导致的,价格差异是因为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导致的。
3.分析标准成本差异:对计算得到的标准成本差异进行分析,判断差异的原因。
差异原因可以分为可控原因和不可控原因,可控原因是指与管理者行为相关的因素,不可控原因是指与管理者行为无关的因素。
4.建立改进措施: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采取不同的策略来解决标准成本差异。
对于可控差异,管理层应采取措施进行成本控制和改进;对于不可控差异,管理层应重新确定标准成本,以适应实际情况。
四、标准成本法的优缺点1.优点:(1)标准成本法可以提供一个参照标准,使企业能够迅速掌握成本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成本管理效率。
《成本会计》课件 共149页PPT资料
![《成本会计》课件 共149页PPT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f35ea13f46527d3250ce045.png)
②.按定额成本计算不可修复废品成本 a.计算公式(参见教材P92); b.实例(参见教材P92-93); (2).可修复废品损失核算方法 ①.生产车间自行修复下; ②.由专门的辅助生产单位修复下。
二.成本会计的任务
1.成本会计的中心任务 :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 益
2.成本会计主要任务 (1)进行成本预测,编制成本计划,为有计划地 进行成本管理提供依据;
(2)明确组织主品成本和期间费用核算,及时提 供可靠的成本信息,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 益;
(3)加强成本控制,降低产品成本,保证成本补 偿;
算的基本方法
本节主要讲解的问题 1.制造业生产类型的划分 2.为什么生产类型、管理要求对成本计算 有影响 3.生产类型、管理要求对成本计算影响的 具体表现分析
一. 制造业生产类型划分
1.按照生产工艺过程划分为 2.按照生产组织方式划分为
二 .生产类型、成本管理要求 对成本计算的影响
1.为什么会有影响 2.影响的具体表现分析 (1).成本计算对象的影响 (2).成本计算期的影响 (3).在产品计价的影响
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成本概念产生的很早,但成本会计作为一门科学, 产生的时间比较晚。人们一 般 认为它是工业化的
产物,它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1.成本会计建立期,时间大约是19世纪末期;成本 会计确定期,大约是20世纪初期; 2.标准成本会计,时间大约是20世纪20年代至40年 末期;
3.现代成本会计,时间大约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 此外,人们认为21世纪将是作业成本会计时期。
第14讲_标准成本法、作业成本法
![第14讲_标准成本法、作业成本法](https://img.taocdn.com/s3/m/f45404fd50e2524de5187e77.png)
【例题】甲公司是制造业企业,生产W产品,生产工人每月工作22天,每天工作8小时,平均月薪13200元,该产品的直接加工必要时间每件3小时,正常工间休息和设备调整等非生产时间每件0.2小时,正常的废品率8%,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标准成本是()。
【答案】价格标准=13200/(22×8)用量标准=(3+0.2)/(1-8%)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标准成本=[13200/(22×8)]×[(3+0.2)/(1-8%)]=260.87(元)。
【考点三】标准成本差异一、变动成本的差异分析(一)变动成本差异分析的通用公式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价差=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Q实(P实-P标)量差=(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价格=(Q实-Q标)P标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分析(1)价差:材料价格差异=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2)量差:材料数量差异=(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价格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分析(1)价差:工资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2)量差:人工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3.变动制造费用的差异分析(1)价差: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工时×(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2)量差: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例题】甲公司采用标准成本法进行成本控制。
某种产品的变动制造费用成本标准为6元/件,每件产品的标准工时为2小时。
2017年6月,该产品的实际产量为100件,实际工时为250小时,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1000元,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为()元。
【答案】变动制造费用的标准小时费用分配率=6/2=3固定制造费用总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用-实际产量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考点二】作业成本库的分类【考点三】成本动因的分类1.业务动因1.计算作业成本分配率实际作业成本分配率=先追溯有关作业或分配到有关作业,计算作业成本,然后再将作业成本分配到有关产品。
会计学课件:标准成本法
![会计学课件:标准成本法](https://img.taocdn.com/s3/m/27bdf88a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f5.png)
• 基于直接人工12000小时的生产量,公司单位产品 制造费用标准成本为4.34元(2.70+1.64)。
• 华南公司生产的产品的单位标准成本如表所示。华 南公司生产的产品的单位标准成本为60.51元。
12.2 差异分析
• 成本差异(cost variance):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 之间的差额。
• 通用计算公式: 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 =实际用量×实际价格-标准用量×标准价格 =实际用量×实际价格-实际用量×标准价格+实 际用量×标准价格-标准用量×标准价格
=实际用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用 量-标准用量)×标准价格
=价格差异+用量差异 即:
价格差异=实际用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用量差异=(实际用量-标准用量)×标准价格
2.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 固定性制造费用在相关生产水平范围内,不会随 着生产量水平的变动而变动。因此,不需要单独 编制弹性预算。其他程序与制定变动性制造费用 成本的程序完全相同。
案例12—4 华南公司制定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成本 如表所示。
基于12000小时的生产量水平: 固定性制造费分配率=9840÷12000=0.82(元/小时 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单位产品标准工时×固
• 成本差异分类: 实际成本<标准成本:实际发生额低于预期水平, 有利差异(favorable variance),用F表示。 实际成本>标准成本,成本的实际发生额高于预期 水平,不利差异(unfavorable variance),用U表 示。
• 成本差异的管理方针取决于企业的经营战略及其 制约因素:
案例12—1 华南公司生产的产品需要耗用A,B两 种原材料。其直接材料标准成本制定过程如表所示
《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https://img.taocdn.com/s3/m/d52b18e06c85ec3a86c2c50d.png)
分。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和 变动制造费用差异都属于变动成本,决定
。 精选ppt变动成本数额的因素是价格和耗用数量
2、变动成本差异 的计算、分析和控制
精选ppt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是指一定产量产品的直接材料实际成本与直接材料 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
2、直接材料成本是变动成本,其成本差异形成的原因包括价格差异和数 量差异。
精选ppt
根据例1的资料,月底分析计算成本差异后,编制领 用材料的会计分录如下:
例1:中盛公司生产甲产品需使用一种直接材料A。本期生产甲产品200件,耗用 A材料 900千克,A材料的实际价格为每千克100元。假设A材料的标准价格为每 千克110元,单位甲产品的标准用量为5千克A材料。那么,A材料的成本差异分 析如下::
精选ppt
准成本。
标
3、现实标准成本
准
现实标准成本是在现有的生产条件下应
成
该达到的成本水平,它是根据现在所采用的
本
价格水平、生产耗用量以及生产经营能力利
种
用程度而制定的标准成本
类
这种标准成本最接近实际成本,最切实
可行,通常认为它能激励工人努力达到所制
定的标准并为管理层提供衡量的标准。
它与正常标准成本不同的是,需要根据 现实情况的变化不断进行修改,而正常标准
• 卡普兰与库珀在《相关性的遗失――管理会计兴衰史》中 相当清醒地依据财务服务管理的思想进一步提出了后工业 化时代成本理论发展的驱动力,标准成本法与预算结合在 一起形成了企业赖以决策的利器,量化并细化了目标导向 下企业各部门在经营发展中的工作成效。
精选ppt
1 标准成本及成本差异
标准成本法是指通过制定标准成本,将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获得 成本差异,并对成本差异进行因素分析,据以加强成本控制的一种会计信
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https://img.taocdn.com/s3/m/82a489fffab069dc502201ca.png)
标准成本法
4、正常标准成本
它是指根据目前已经达到的生产技术水平,以有
效地利用生产经营条件为基础所确定的标准成本。
在制订这种标准成本时考虑了机器故障时间,以
及工人所需停顿、正常损耗等一些不可避免的不 利因素。要达到这种标准不容易,亦并非高不可
攀,只要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这种标准成本
标 准 数
销 售 成 本
标 准 数
标 准 数
差异数
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是目标成本控制常用的方法。它是以
事先确定的标准成本为基础,用标准成本与实际
成本进行比较,核算和分析成本差异的一种成本
计算方法,也是加强成本控制、评价经营业绩的一 种成本控制制度。
标准成本法
二、标准成本法的特点
标准成本法并不是一种单纯的计算方法,而是一
制 造 费 用 实 际 数
标准成本法
1、实际成本制度
这种制度最大的优点在于:产品实际成本是财务
会计中的一项重要数据,可以据以确定产品价格、
对存货进行计价、计算销货成本,并最终编制出
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 但就管理而言,这种方法也有局限性:
标准成本法
(1)只能在期末结算和分配成本,失去了时效性。
标准成本法
2、价格标准
• 指采购部门按供应单位的价格及其他因素预
先确定的各种材料的单价,包括买价和运杂
费等。根据用量标准和价格标准就可以确定 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公式如下: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材料的标准单价×单位产品的用 量标准
标准成本法
某公司生产A产品仅需一种甲材料,经过工程技术
工人测算,每生产单位A产品正常耗用甲材料2.1
标准成本法培训教材PPT(共 40张)
![标准成本法培训教材PPT(共 40张)](https://img.taocdn.com/s3/m/66806748cc7931b764ce1557.png)
• 而实际该公司本月产量为48500盒玉米片,由于技术的提高,实际每 盒耗费16.09盎司玉米,但每盎司玉米的价格提高到0.0069元;工人 加班完成了这批货物,因上实际工时为360小时,每小时工人工资上 升至7.35元。
• 材料造成的差异有多少?
AQ ×AP(实际) 780000 ×0.0069
5382
直接人工 工资率
工时 耗用量
直接人工 工资率差异
直接人工 效率差异
变动
变动制造
工时 变动制造费用分 变动制造费用效
制造费用 费用分配率 耗用量
配率差异
率差异
通用公式
(实际价格-标准 (实际用量-标准 价格)*实际用量 用量)*标准价格
Part
03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和控制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
• 而实际该公司本月产量为48500盒玉米片,由于技术的提高,实际每 盒耗费16.09盎司玉米,但每盎司玉米的价格提高到0.0069元;工人 加班完成了这批货物,因上实际工时为360小时,每小时工人工资上 升至7.35元。
• 人工造成的差异有多少?
导入案例
• 克伦奇玉米片公司生产的玉米片每盒需耗费18盎司玉米,直接人工 为0.007小时;每盎司玉米标准价格为0.006元,每小时工人工资7元, 预计原材料共花费5238(=18*48500*0.006)元,直接人工共花费 2367.5(=0.007*48500*7)元。
558F 用量差异
144U 总差异
第八章 标准成本法
8.2 变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和控制
8.2.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采购
因素 通
其他通
胀 、
因素
调 控
标准成本法通用课件
![标准成本法通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4148391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0e.png)
建立完善的数据处理流程,采用自动化工具进行数据 处理和分析,减少人为操作失误。
参数设置不合理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标准成本参数,确保参数设置合理、 符合实际情况。
执行力度不够问题
制定详细实施方案
明确实施目标、时间节点、责任人和考核标 准,确保实施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考核性。
加强培训和宣传
通过培训、宣传等方式提高员工对标准成本法的认 识和重视程度,增强执行力度。
根据历史数据、行业标准和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标准成本, 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
按照实际发生的成本进行记录,包括实际材料消耗、实际工时 和实际制造费用等。
定期比较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的差异,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 提出改进措施,降低生产成本。
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差异分析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分析实际材料消耗与标准材 料消耗的差异,包括材料用 量差异和材料价格差异,寻 找原因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生产环节:料工费消耗监控与节约举措
料工费消耗监控
通过生产过程中的实时监控,掌握材 料、人工和费用的实际消耗情况,及 时发现和解决浪费问题。
节约举 措
推进精益生产,优化生产流程,提高 设备利用率,降低不良品率,实现生 产成本节约。
销售环节:定价策略及客户服务优化
定价策略
根据市场需求、产品特点和竞争情况,制定合理的定价策略,确保销售价格与 成本相匹配,实现销售利润最大化。
应用场景
适用于新产品开发、生产工艺改进或生产环 境变化较大的情况。
优点
能够充分考虑产品设计和生产工艺对成本的 影响,较为精确。
缺点
需要较高的专业技术和经济分析能力,操作 难度较大。
经验估计法
定义
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https://img.taocdn.com/s3/m/b915580a844769eae009edc8.png)
1. 2. 3.
9-9
目标管理与责任落实原则
责任会计
9 - 10
例外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管理者要抓住那些重要的、不 正常的、不符合常规的关键性成本差异(即例 外事件)。 其意义在于一是从分析实际偏离标准中达到控 制日常成本的目的;二是可以检验标准本身是 否先进适当。
9 - 11
符合“例外”标准的标志
先进制造环境下对标准成本的批评
缺点: 标准成本计算累积的差异水平太集中,结果 出得太晚,因而其成本信息没有用。 传统的成本差异过于综合,以至于它不与具 体产品生产线、生产批别或弹性制造系统单 元相联系。
1.
2.
9 - 45
先进制造环境下对标准成本的批评
3.
4. 5. 6. 7.
传统标准成本法过于关注直接人工的成本效率,实 际上这一成本的重要性正在下降。 实施标准成本制度要求稳定的生产工序,然而柔性 制造系统以减少了这种稳定性。 产品寿命期缩短意味着标准仅在短期内相关。 传统标准成本法倾向于过分关注成本最小化,而不 是增加产品质量或顾客价值。 自动化制造环境使得成本差异消失
9 - 18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直接材料价格标准——标准价格 直接材料用量标准——标准数量 某单位产品耗用a材料的标准成本 =价格标准×用量标准 某单位产品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 =∑该产品所耗用各种材料标准成本
9 - 19
直接人工标准
直接人工价格标准:工资率标准 直接人工用量标准:工时用量标准
9 - 20
1. 2. 3. 4.
9 - 16
标准成本的制定
根据历史数据 分析任务过程 ☺吸纳员工参与标准制定过程
9 - 17
标准的高低水平
理想标准成本:完美标准成本,以生产处于完 美状态下所能达到的成本水平为标准。 正常标准成本:平均标准成本,以过去的平均 水平作为标准。 现实标准成本:期望可达到的标准成本,以经 过努力可达到的水平为标准。
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https://img.taocdn.com/s3/m/5559014d581b6bd97f19eafd.png)
标准成本法(standard costing)目录1 标准成本的产生背景2 标准成本法的含义3 标准成本是目标成本的一种4 标准成本的分类5 标准成本法的主要内容5.1 标准成本的制定5.2 标准成本的差异分析5.3 标准成本的账务处理6 标准成本的用途7 标准成本系统8 标准成本法与定额成本法的异同9 标准成本法术语10 标准成本法的适用性1.标准成本的产生背景标准成本是早期管理会计的主要支柱之一。
美国工业在南北战争以后有很大的发展,许多工厂发展成为生产多种产品的大企业。
但是由于企业管理落后,劳动生产率较低,许多工厂的产量大大低于额定生产能力。
为了改进管理,一些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者进行了各种试验,他们努力把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应用于生产管理,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并因此而形成了一套科学管理制度。
为了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他们首先改革了工资制度和成本计算方法,以预先设定的科学标准为基础,发展奖励计件工资制度,采用标准人工成本的概念。
在此之后,又把标准人工成本概念引申到标准材料成本和标准制造费用等。
最初的标准成本是独立于会计系统之外的一种计算工作。
1919年美国全国成本会计师协会成立,对推广标准成本曾起了很大的作用。
1920年~1930年,美国会计学界经过长期争论,才把标准成本纳入了会计系统,从此出现了真正的标准成本会计制度。
2.标准成本法的含义标准成本法,也称标准成本会计,是西方管理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指以预先制定的标准成本为基础,用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核算和分析成本差异的一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也是加强成本控制、评价经济业绩的一种成本控制制度。
它的核心是按标准成本记录和反映产品成本的形成过程和结果,并借以实现对成本的控制。
标准成本一词准确地讲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它是根据产品的标准消耗量和标准单价计算出来的。
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单位产品标准消耗量×标准单价它又被称为“成本标准”;另一种含义是指“实际产量的标准成本”,它是根据实际产品产量和成本标准计算出来的,即:标准成本=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第十四章 产品成本计算的定额法 《成本会计》ppt
![第十四章 产品成本计算的定额法 《成本会计》ppt](https://img.taocdn.com/s3/m/a6829745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bb.png)
14.1.1定额法的含义
产品成本计算的定额法,是以产品定额成本为基础, 加上(或减去)脱离定额的差异、材料成本差异和 定额变动差异,来计算产品实际生产成本的方法。
实际 定额 脱离定额 材料成本 定额变动 成本 成本 差异 差异 差异
14.1 定额法概述
定额成本
定额成本是指根据企业现行直接材料、燃料和动力 消耗定额及单价、工时消耗定额及人工费用率、制 造费用率等资料计算的一种成本控制目标
14.1 定额法概述
14.1.2定额法的适用范围
• 定额法是为了加强成本管理,进行成本控制而采用 的一种成本计算与管理相结合的方法。它不是成本 计算的基本方法,与企业生产类型没有直接联系。
• 定额法主要适用于定额管理制度比较健全,定额管 理基础工作比较好,产品生产已经定型,各项消耗 定额比较准确、稳定的企业。定额法最早应用于大 量大批生产的机械制造企业,后来逐渐扩大到具备 上述条件的其他企业。
C200
C201 工序
1
2
3 表 14-2 部件编号:B601 部件名称:B 工序或 耗用 耗用零 零件 件名称 数量
L101A
1
L102
4
L103
2
组装
合计
数量 6 20 10
36
金园工厂零件定额卡
××××年 5 月
材料名称
计量单位
H
千克
M
千克
工时定额
6
7
7 金园工厂部件定额卡
××××年 5 月 材料定额成本
H 材料
M 材料
计划单价 金额 数量 计划单价
8
48 8
9
8
160 40
9
成本会计教程(PPT 67页)
![成本会计教程(PPT 67页)](https://img.taocdn.com/s3/m/4a3d8489fe4733687e21aaec.png)
•
第一章 总论
• 第一节 成本及成本会计的概念
• 一、定义:
• 1、成本-----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 的产品所指出的各种生产费用之和。
• 2、成本会计-----指进行成本核算的成本会计 (狭义)
• 第二节 成本会计的对象
• 一、成本会计的对象:
•
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成本和有关期
• 第一节 成本核算的要求
• 一、算管结合、算为管用
• 二、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
• 1、正确划分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的界限
• 2、正确划分各月份的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界 限
• 3、正确划分应否计入生产费用、期间费用的 界限
• 4、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生产费用界限
• 5、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费用界 限
1
辅助生产车间930(500)(70)(1530)(1400)
辅助生产成本2700(1100)(154)
管理费用1050(1500)(210)(2160)(1900)
贷:原材料13590
(应付工资7800应付福利费 1092累计折旧6430
银行存款5900)
2.借:辅助生产成本 4430(930+500+70+1530+1400) 贷;制造费用---辅助生产成本4430
要求:分配基本生产车间工资费用,并做工资发放和 分配的分录
• 第三节 外购动力费用的核算
• 一.外购动力费用支出的核算
• 付款:借:应付账款
月末;借:有关费用帐户
•
贷:银行存款
贷:应付账款
• 二.外购动力分配的核算
• 第四节
折旧费用的核算
• 一.折旧的核算
成本会计标准成本法核算课件
![成本会计标准成本法核算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b23db74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79.png)
成本会计标准成本法核算
21
2.实际成本脱离标准成本而发生的各种差 异,分别设置各种差异账户进行归集。
常用的差异账户有:“材料数量差异”、 “材料 价格差异”、“人工效率差异”、“工资率差 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变动制造 费用耗用差异”、“固定制造费用产量差异”和 “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差异”等。这些账户借方反 映的都是超支差异,贷方反映的都是节约差异。 期末,应将各成本差异的余额予以结转。
因素分析与三因素分析有什么差别?
• 8.标准成本法与定额成本法具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成本会计标准成本法核算
30
20
• (2)记人“在产品”科目借方的数额中,材料 项目是用实际产量的标准耗用量乘以标准单 价求得;人工项目是用实际产量的标准工时 乘以标准工资率求得;制造费用项目是用各 自的标准费用率乘以标准工时求得。另外, 从“在产品”科目贷方结转入库产成品成本 时,也是按其标准成本入账。
• (3)“产成品”科目借、贷两方是分别按入库、出 库产成品数量乘以产成品单位标准成本的数额入账。
• 材料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 用量
计算结果如果是正数,表示超支即逆差,如果 为负数,表示节约即顺差。
成本会计标准成本法核算
15
(三)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差异是指实际产量的实际工 资与标准工资之间的差异,包括直接人工效率差 异和工资率差异,计算公式如下:
1.有利于成本控制。 2.有利于价格决策。 3.有利于增强员工的成本意识。 4.有利于简化会计工作。
成本会计标准成本法核算
6
三、标准成本法核算和控制的程序及条件
标准成本法下进行成本核算和控制的程序如下: • 1.事先制定各种产品的标准成本; • 2.在成本形成过程中,按标准成本控制支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02.2021
精品课件
2
(一)标准成本法的特点
➢ 1.预先制定产品成本项目的标准成本
➢ 2.按标准成本进行产品成本核算
➢ 3.计算各成本项目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各种 差异,设立各种成本差异科目进行归集,并借 以对产品成本进行控制和考核
28.02.2021
精品课件
3
(二) 标准成本的种类 ➢(1)理想标准成本 ➢(2)正常(现实)标准成本 ➢(3)基本标准成本
(1)-(2)=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2)-(3)= 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 (3)-(4)=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28.02.2021
精品课件
13
(二)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
(1)实际工资率×实际工时 (2)标准工资率×实际工时 (3)标准工资率×标准工时
(1)-(2)=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2)-(3)=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1)-(3) =直接人工 成本差异
28.02.2021
精品课件
14
(三)变动制造费用差异的计算分析
(1)-(2)=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2)-(3)=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
(1)-(3) =固定制造 费用差异
实际工时:实际产量实际工时
预算工时:计划产量标准工时
标准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
28.02.2021
精品课件
16
(1)实际分配率×实际工时 (2)标准分配率×预算工时 (3)标准分配率×实际工时 (4)标准分配率×标准工时
第十四章 标准成本法
一、标准成本法概述
➢ 标准成本法:亦称为“标准成本系统”或“标准成本制 度”,是以预先制定的标准成本为基础,将实际发生的成 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核算和分析成本差异的一种成本 计算方法。
➢ 目的:为了更有效地进行经营管理
➢ 组成:由制定标准成本、计算和分析成本差异、处理成本 差异三个环节组成,能将成本计算和成本控制有机地结合 起来。
28.02.2021
精品课件
10
三、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
➢ 1)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由于受各种因素 的影响,会使实际成本数额与标准成本不同,从 而产生差异。即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 又称标准成本差异。
➢ 实际成本低于标准成本所形成的差异为节约差异,
也称为有利差异或顺差,表示成本节约,用负数
(1)实际分配率×实际工时 (2)标准分配率×实际工时 (3)标准分配率×标准工时
(1)-(2)=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2)-(3)=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1)-(3) =变动制造 费用差异
பைடு நூலகம்
28.02.2021
精品课件
15
(四)固定制造费用差异的计算分析
(1)实际分配率×实际工时 (2)标准分配率×预算工时 (3)标准分配率×标准工时
➢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工时标准×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 2.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总额/标准总工时
➢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工时标准×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28.02.2021
精品课件
9
(四)标准成本卡
➢ 标准成本一经确定,就应按不同种类,不同规格 产品,编制标准成本卡,作为控制和考核成本执 行业绩的依据。一般应为每一产品、每一工序设 立标准成本卡,它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 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四个部分。直接材料 应按材料的不同种类和规格详细列明。直接人工 应按不同工序分别列出。
28.02.2021
精品课件
4
二、标准成本的制定
➢ 标准成本的制订模式是以“数量”标准乘以“价 格”标准求得。其基本公式为:
➢
标准成本=数量标准×标准价格
➢ 产品单位标准成本分别根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 的标准用量、材料价格标准、人工工资标准和制 造费用分配率标准进行计算,其中“数量”标准 是由工程技术部门研究确定,“价格”标准是由 会计部门、采购部门和人事等责任部门研究确定。
➢ 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又按形成原因不同分为变动 性制造费用差异和固定性制造费用差异。
28.02.2021
精品课件
12
(一)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
(1)实际价格×实际用量 (2)标准价格×实际用量 (3)标准价格×标准用量
(1)-(2) =材料价格差异
(2)-(3) =材料用量差异
(1)-(3) =材料成本差异
➢ 在计件工资形式下,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就是计件单价。
➢ 在计时工资形式下,其中:产品的工时耗用量标准是在现有 生产技术条件下生产产品需用的工作时间,包括工艺过程的
时间与必要的间歇或停工时间及不可避免的废品损失时间。
直接人工的工资率标准是指按现行的工资福利标准确定的每
一单位工作时间的工资率。
28.02.2021
精品课件
7
(三)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
➢ 制造费用预算额分为固定费用预算和变动费用预 算两部分。这两部分制造费用都按标准用量和标 准价格的乘积计算,标准用量一般采用工时标准, 标准价格即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28.02.2021
精品课件
8
➢ 1.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变动制造费用预算总额/标准总工时
表示;实际成本高于标准成本的差异为超支差异,
也称为不利差异或逆差,表示成本超支,用正数
表示。
28.02.2021
精品课件
11
➢ 2)由于成本是根据消耗的数量与价格两个基本 因素计算而成,因而差异的分析,也要从消耗 数量与价格两个因素入手。
➢ 按产品成本项目,成本差异相应地也应包括直 接材料成本差异、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和制造费 用成本差异三部分。
➢ 直接材料价格标准:指取得某种材料所应支付的单位材料
价格,包括买价和采购费用,并按各种材料分别计算。
28.02.2021
精品课件
6
(二)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制定
➢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工时标准×标准工资率
➢ 标准工资率=标准工资总额/标准总工时
➢ 某产品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标准工时×标准工 资率)
28.02.2021
精品课件
5
(一)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制定
➢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材料用量标准×直接材料价格标准
➢ 某产品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 ∑(直接材料标准数量 × 直 接材料标准价格)
➢ 直接材料耗用量标准:以正常生产条件下生产产品所需的 材料数量确定,它包括形成产品实体的材料数量与在正常 范围内允许发生的损耗及不可避免的废品所耗费的材料数 量,同时直接材料耗用量标准应以技术分析为基础,按产 品耗用的各种材料分别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