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

培养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摘要:小学生正处在心理和行为发展的关键期,他们迫切需要更多的交往,渴望与外部世界发生更多的联系。因此,了解和把握小学生人际关系, 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和指导, 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对小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提出了一些方法。

关键词:小学生;人际交往;培养方法

一、培养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研究表明,人是通过交往活动来发展自身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突飞猛进,交往能力被视为一种生存的能力,被纳入未来人才的必备素质之一。小学生正处于心理与行为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迫切需要更多的交往,渴望与外部世界发生更多的联系。现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由于他们在家庭中的地位具有特殊性,没有与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经验。因此,他们不善于体验共同享受的欢乐,缺乏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作为未来人才的培育者,放手让学生学会人际交往,责无旁贷。

(二)人际交往的概念及其理论基础

1.概念

[1]人际交往就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为了达到彼此传递思想、交换信息、表达情感、满足需要等目的,通过一定的方式实现心理上的沟通和行为上的相互作用。

2.理论基础

马克思曾说过:“人的发展取决于直接和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1998年,我国心理学工作者陈仙梅对中小学生的人际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表明班级中的人际关系对于班集体的气氛具有重大影响。如果班级中同学都有知心朋友,大家和睦相处,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那么就会形成良好的集体心理气氛,再者,一个学生在人际关系中的地位,对他的心情和行为举止有较大的影响,如果一个人处于受欢迎的地位,人际关系好,那就会内心充满自信,具有幸福感,情绪高涨,精神振奋;反之,如

果在学校中处于被孤立与嫌弃的地位,那么就会产生自卑心理,学习热情降低,情绪低落,甚至产生对抗心理和违法行为。

事实证明,加强引导,在班级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意义

对小学生来讲,人际交往是一种最基本的需要。从幼年起,孩子就会有强烈的寻找伙伴、进行交往活动的倾向,这是合群性的一种反映。通过交往,孩子能将自己与同伴进行比较,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促进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交往为孩子提供了与同伴协作、共同完成任务的条件与机会,帮助他们学会理解他人,学会辨别是非;在交往中,孩子们的对话、游戏、竞争都是平等的,他们有充分表达情感的机会,能够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同情心和责任感也能得到发展;交往还能帮助孩子逐步学习、掌握社会道德规范和人际交往规范,促进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从而极大地促进智力的发展。

二、小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表现及其成因分析

(一)小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表现类型

1.攻击型? 表现为攻击性强、敌意的,经常打人骂人,行为古怪,喜怒无常,粗暴。

2.心胸狭隘型表现为心胸不够开阔,心眼狭小,缺少一定的度量,过于在意别人的说法,容易受到伤害。

3.孤僻型表现退缩的,安静的,孤独的,易于拒绝的,对人淡漠,不合群,兴趣贫乏,气量狭小,不真诚,虚假。

(二)小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成因分析

1.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合作意识。

目前独生子女家庭逐渐增多,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已成为培育新一代人素质的大问题。班上就曾有小学生说过,“在家里爸爸听妈妈的,妈妈听爷爷、奶奶的,而爷爷、奶奶听我的;家里我老大!”在家庭中形成的这种自我中心的个性使他们在人际交往中也是以自我为中心,他们不懂得如何与小伙伴和谐相处,不会谦让缺乏爱心,不重视他人的感受,不尊重他人的权利。一旦触犯了自己的利益,往往会有过激的怨恨甚至攻击行为。这种折射现象反映了班级中一些学生不懂得如何与人沟通协作,甚至对于合作性质的活动有抵触情绪,无论是物质方面还是精神方面都不乐于与人分享,也不懂得如何分享。甚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师要求小组协作完成的任务,部分学生缺乏参与合

作意识,即使讨论热烈也仅仅是表达自己的意见,不懂得倾听、尊重别人的意见,从而使合作无法完成。

2.交往机会少,缺乏交往的技能技巧。

学生的社会生活圈子有限,交往的机会少。经常接触的也只是老师、同学或者是家人,在狭小的交往空间中,他(她)们的交际能力不能得到充分的锻炼,影响交往技能技巧的养成。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善于与人交往和协调人际关系,如今已成为事业成功的必要前提。小学时期就注意培养学生掌握一些协调人际关系的技巧,对于现在的学习和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都有重要意义。

交流交往技巧的培养有多种渠道,对于小学教师而言,需要创设足够的空间与时间机会,训练小学生学会与人交往的技能技巧。如:多组织学生参加校外活动(社会实践、参观、访问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形成与他人和谐相处的技能技巧。

3.交往空间狭小,交往的人员结构单一。

大量出现的独生子女,使兄妹交往的机会缺乏。现代家居形式的改变,特别是城镇,使小学生交往的物质空间和环境受到制约。更有甚者,随着升学压力的加剧,家长往往强化儿童的“学习”意识,淡化儿童的“社交”意识,人为地剥夺了小学生本应获得的“交往”机会,主客观条件的限制造成了小学生人际交往的不良。

小学生的人际交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与同伴的交往、与父母的交往、与教师的交往。小学生的同伴关系最初是建立在外部条件或偶然兴趣一致的基础之上,如住在同一街道、同一幢楼房,坐

在同一课桌,父母相互熟悉、互相做客等。[2]小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在学校中一起学习的同学,封

闭的空间导致了小学生交往的人员类型受到限制,父母的溺爱与保护欲,致使现在的儿童与自然、社会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少。因此,多接触社会,多参加校外的活动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与成长以及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有重要的意义。

三、提高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

1.教会尊重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只有尊重别人的人,才有权受到别人的尊重。”尊重,是人际关系的起点。

在孩子心中播下尊重他人的种子,不但可以创造一个适合生活的更加文明、宽容的氛围,也会帮孩子获得一样珍贵的品质,那就是:自尊。[3]尊重别人,是孩子的一种必须具备的品德,尊重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对于小学教师而言,培养学生学会尊重对整个做人习惯的培养会起到打根基的作用,对于做人方面的其他习惯也能够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学生学会尊重将有助于形成其他良好的品行。

2.相互信任

鲁迅先生曾讲过:“对于孩子,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就做不了人。”话中有种信号,便是要求我们老师给予学生信任,只要相信无论再坏的学生也能成为人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