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
梁祝 名词解释
![梁祝 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4ee7c541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66.png)
梁祝名词解释
梁祝是中国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主人公。
故事讲述了祝英台女扮男装前往杭州求学,途中结识梁山伯,两人同窗三载,感情深厚。
但最终梁山伯因疾病离世,祝英台为他送葬,两人化为蝴蝶飞走了。
梁祝故事源远流长,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
它不仅是一种文学形式,也是一种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形式。
在不同的地区和群体中,梁祝故事被改编成各种版本,深受人们喜爱。
除了故事本身,梁祝还代表着一种价值观,即爱情的无私和牺牲。
故事中的梁山伯和祝英台为了爱情可以不顾一切,这种爱情观念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梁祝故事在世界范围内也享有很高的声誉,被翻译成多种语言,被改编成各种艺术形式,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
它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丰富多彩。
文言文梁祝故事梗概
![文言文梁祝故事梗概](https://img.taocdn.com/s3/m/285fd07b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d2.png)
文言文梁祝故事梗概1. 梁祝故事梗概您好!梁祝故事梗概如下:祝员外之女英台女扮男装去万松书院求学,途遇梁山伯,一见如故,结拜为兄弟。
同窗三年山伯不知英台女儿身,英台因接到家信促其速归不便明言,将白玉扇坠请师母转交山伯,*** 情信物。
山伯知情后,赶去祝家,英台已许配给马文才,她至死不从,山伯气急病亡。
马家来娶亲,英台浑身缟素,经山伯墓前,坟墓爆裂,她跃入坟中,墓复合拢,梁祝化为蝴蝶。
故事影响《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汉族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其他三个是《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牛郎织女》。
其中,《梁祝传说》是中国最具魅力的口头传承艺术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唯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
自西晋始,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可谓中国家喻户晓,流传深远,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
从古到今,有无数人被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悲惨爱情所感染。
《梁山伯与祝英台》与《罗密欧与朱丽叶》齐名。
2. 求梁祝故事的概括>创作于1959年.乐曲内容来自于一个古老而优美动人的民间传说:四世纪中叶,在我国南方的家村祝家庄,聪明扫盲情的祝员外之女祝英台,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女扮男装去杭州求学.在那里,她与善良,纯朴而贫寒的青年书生梁出伯同窗三载建立了深挚的友情.当两人分别时,祝用各种美妙的比喻向梁吐露内心蕴藏已久的爱情,诚笃的梁山伯却没有领悟.一年后,梁得知祝是个女子,便立即向祝求婚.可是祝已被许配给一个豪门子弟--马太守之子马文才.由于得到不自由婚姻,梁不久即悲愤死去.祝英台得到这个不幸的消息,来到梁的坟墓前,向苍天发出对封建礼教的血泪控诉.梁的坟墓突然裂开,祝毅然投入墓中.遂化成一对彩蝶,在花丛中飞舞,形影不离.。
3. 《梁祝》内容简介这一个美丽、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多少年以来就流传在上虞的曹娥江畔、流传在俊美的龙山脚下。
东晋时期,浙江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个祝员外之女英台,美丽聪颖,自幼随兄习诗文,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学,恨家无良师,一心想往杭州访师求学。
梁祝故事简介
![梁祝故事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66cc5423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43.png)
梁祝故事简介梁山泊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中的一个故事,也是中国四大爱情传说之一。
梁山泊故事的主人公是梁山泊上的英雄豪杰,而梁祝故事则是另一种风格的故事,它是一段凄美的爱情传说。
梁祝,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爱情传说,也是中国戏曲、文学作品中广为流传的经典题材。
梁祝的故事发生在中国古代的汉朝时期,大约在2000多年前的一个古老的国家中。
故事的主要情节是关于梁山泊出现在梁祝身上的悲剧爱情故事。
梁祝的故事情节非常感人,它讲述了梁山泊的女主人公梁山伯和祝英台之间的爱情故事。
梁山伯是一个富家子弟,祝英台则是一个贫苦的女孩。
两人在一次相识后,相互倾慕,彼此相爱。
但是,由于社会地位、家庭背景的差异,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爱情遭到了阻挠和打压。
最终,他们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在一起。
梁山伯被迫去当兵,祝英台被迫嫁给了他人。
梁祝的故事情节非常感人,它讲述了梁山泊的女主人公梁山伯和祝英台之间的爱情故事。
梁山伯是一个富家子弟,祝英台则是一个贫苦的女孩。
两人在一次相识后,相互倾慕,彼此相爱。
但是,由于社会地位、家庭背景的差异,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爱情遭到了阻挠和打压。
最终,他们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在一起。
梁山伯被迫去当兵,祝英台被迫嫁给了他人。
尽管他们被迫分离,但是他们的爱情却一直没有熄灭。
他们的爱情故事感动了许多人,也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个经典爱情故事。
故事的结局也是非常悲惨的,梁山伯和祝英台最终都因为爱情而死去,但是他们的爱情却永远留存在了人们的心中。
梁祝的故事不仅仅是一段爱情故事,它还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些社会现象和人们的爱情观念。
在古代中国,社会地位和家庭背景对于一个人的婚姻和爱情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爱情遭到了来自社会和家庭的阻挠,最终导致了他们的悲剧结局。
这也让人们对于古代中国的社会风貌和爱情观念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总的来说,梁祝故事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段经典爱情故事,它通过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爱情遭遇,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的一些现象和人们的爱情观念。
梁祝是哪里的故事
![梁祝是哪里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4dda5bb6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51.png)
梁祝是哪里的故事
梁祝是中国古代的一段美丽爱情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
梁山伯和祝英台是中国古代四大爱情传说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梁祝故事的发生地是中国南宋时期的婺州(今浙江金华一带)。
梁山伯是当地一个书香门第的子弟,祝英台则是当地的一位富家小姐。
两人在青楼上相识,相知,相爱,最终因家族反对而双双殉情。
这个故事的发生地婺州,是中国浙江省的一个地级市,婺州市位于浙江省中部,东临杭州、台州,南接丽水,西连金华,北靠绍兴,是浙江省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浙中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婺州市地处浙江省中部,地势东高西低,南北倾斜,属江南丘陵地带。
境内有山川、湖泊、水库等自然景观,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
梁祝故事的发生地婺州,自古以来就是文化名城,孕育了大量的文化名人,如南宋理学家朱熹、南宋诗人杨万里等,都曾在这里留下了千古名篇。
梁祝故事的发生地婺州,也是中国传统戏曲的摇篮,婺剧是中国著名的地方剧种,而梁祝故事也是婺剧中的经典之作,被传颂不衰。
梁祝故事的发生地婺州,还有许多与梁祝故事相关的文化景点,如梁山伯祠、祝英台祠、梁祝园、梁祝文化广场等,这些景点都是
中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吸引着许多游客前来朝拜和游览。
总的来说,梁祝是中国古代的一段美丽爱情故事,发生地是中
国浙江省婺州市,这个地方不仅风景秀丽,而且文化底蕴深厚,是
中国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梁祝故事的发生地婺州,以其独特的
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朝拜和游览,成为中国文化的重
要符号之一。
梁祝的故事
![梁祝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10493225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ea.png)
梁祝,又称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四大民间爱情故事之一。
这个故事发生在东晋时期,讲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这对有情人的爱情悲剧。
他们因为家庭背景的差异,以及当时社会的保守观念,最终无法走到一起。
这个故事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成为了中国古代爱情故事的经典之作。
梁山伯,字梁鸿,是东晋时期的一个书生,家境贫寒,但他聪明好学,勤奋努力。
祝英台,则是富家千金,聪明美丽,才艺出众。
两人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相识,彼此一见钟情。
然而,由于他们的身份差距,以及当时封建礼教的束缚,他们的爱情之路并不平坦。
祝英台为了能够与梁山伯在一起,决定女扮男装,进入书院学习。
他们在书院里共同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互相扶持,共同进步。
然而,这段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太久。
有一天,祝英台被家人发现女扮男装的事实,她被迫回家,与梁山伯分别。
尽管如此,他们的爱情依然坚定不移。
梁山伯为了能够再次与祝英台相聚,决定放弃仕途,前往祝家提亲。
然而,当他到达祝家时,却得知祝英台已经被父母许配给了马家。
梁山伯悲痛欲绝,他在祝家门口吹起了箫曲,表达了自己对祝英台的深切思念之情。
祝英台在得知梁山伯的消息后,也感到了深深的悲痛。
她决定冒着被发现的风险,回到书院与梁山伯相见。
然而,命运弄人,她在回程途中遭遇了暴雨,最后因病去世。
在她临终前,她将自己的身世告诉了梁山伯,并嘱咐他一定要完成他们的心愿——结为夫妇。
梁山伯在得知祝英台的死讯后,悲痛欲绝。
他在祝英台的墓前吹起了箫曲,表达了自己对祝英台的无尽思念。
他的箫曲感动了天地,使得他们的坟墓相连。
后来,他们的灵魂终于得以团圆,化作了一对蝴蝶,永远在一起。
这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传颂千古,成为了中国古代爱情故事的经典之作。
它告诉我们,真爱无畏艰难险阻,只要有信念和勇气,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
同时,这个故事也反映了当时封建社会的保守观念和家族观念对人们生活的束缚,使得许多有情人最终无法走到一起。
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珍惜身边的人,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爱情,让真挚的感情得到圆满的结局。
梁祝故事简介
![梁祝故事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055f1982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a6.png)
梁祝故事简介梁祝是中国传统四大爱情传说之一,被誉为中国爱情的经典故事之一。
梁祝的故事发生在中国南北朝时期,大约在公元4世纪。
故事的主要人物是梁山伯和祝英台,他们的爱情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成为了中国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梁山伯是一个读书人,家境富裕,温文尔雅,有才华。
祝英台则是一个聪明美丽的女孩,她的父亲是当地的知县。
两人在青梅竹马的时候相识相知,彼此都对对方产生了好感。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他们在祝英台家中相遇,从此两人的感情更加深厚。
然而,梁山伯的父母为了家族的利益,决定让梁山伯和祝英台分开。
他们将梁山伯送到了远方读书,祝英台则被迫嫁给了他人。
梁山伯在外求学期间,一直思念着祝英台,他的心情非常沉重。
直到有一天,他终于回到了故乡,希望能够再次见到祝英台。
然而,梁山伯的家人却告诉他,祝英台已经嫁给了他人,并且生活得很幸福。
梁山伯听到这个消息后,心如刀割,他决定去祝英台的坟墓前祭奠她。
在祝英台的坟前,梁山伯悲痛欲绝,他的哭声震动了整个山野。
就在这时,祝英台的坟墓突然裂开,祝英台从坟墓中跳了出来,她宁愿死去也不愿意和别人生活在一起。
两人在坟前相会,他们的爱情被上天感动,天降奇雨,阻止了祝英台的父亲要将梁山伯赶走的行动。
他们终于在一起,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然而,他们的幸福并没有持续太久,祝英台的父亲得知了他们的事情,非常生气,他将祝英台带回了家,并且将她软禁在一个僻静的地方。
梁山伯得知了这个消息后,决定去救出祝英台。
他化身为一只蝴蝶,飞到了祝英台被软禁的地方。
然而,他的行动被祝英台的父亲发现了,他将梁山伯追赶出了家门。
梁山伯在离开的时候,化作了一棵柳树,他和祝英台的爱情被永远地镌刻在了这棵柳树上。
梁祝的爱情故事感动了无数的人,它传达了对爱情的忠诚和坚贞。
梁祝的故事也被改编成了京剧、电影、电视剧等形式,成为了中国文化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
梁祝的故事,永远流传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梁祝与中国古代传说文化
![梁祝与中国古代传说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13d75f7d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47.png)
梁祝与中国古代传说文化梁山伯与祝英台,通常被称为梁祝,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对相爱的男女。
梁祝这个故事在中国传说文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被视为中国古代爱情传说的代表作之一,是中国文学遗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介绍梁祝与中国古代传说文化的关系。
首先,梁祝作为中国古代传说文化中的经典之作,其故事内容深入人心,不仅在文学作品中得到广泛讴歌,还被曲艺、戏曲、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加以演绎。
梁祝故事让人们对古代爱情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从中可以感受到古代人们对情感的珍视和追求。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爱情一直是一道微妙而美丽的风景线,梁祝恰恰是这道风景线上最具代表性的景观之一。
在梁祝故事中,很多人通过哭红了双喝相,而这种情感是一种非常细腻的情感,让人们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人性内在本质的深刻思考。
其次,梁祝故事中的情节中充满了中国传统美学的特点。
例如,梁祝故事中常常出现的“烟雨蒙笼”、“戴花的女子”等景观元素,都是中国古代文化中非常熟悉的符号,能够直接让人们想到古代的画卷,让人联想到古代的文学作品。
这些符号在梁祝故事中得到了更深入的展现,为梁祝故事增加了更具有古色古香的美感。
此外,在梁祝故事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很多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传承,比如对婚姻、亲情、友情等方面的看法。
在梁祝故事中,男女之间的感情被放置在了社会的底层,他们的命运被大多数人看作是注定的。
但是,梁祝并没有接受这种命运,他们在爱情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最终用生命践行了对爱情的坚定信仰。
这种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至高无上的品德和美德,梁祝故事的传承也是对这些价值观的一种表彰。
最后,梁祝故事的流传还反映了中国古代传说文化的传承和变迁。
梁祝故事成为中国文学传承的重要田地,其故事形态在不同夭被重新诉说、重新演绎,描绘趋于多样,成为中国文化传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梁祝故事在不同的时期与不同的文学、艺术流派结合,得到了各种新的表现。
总之,在中国古代传说文化中,梁祝故事具有重要的地位,以其深入人心的故事情节、精湛的文学艺术,彰显了中国文化的内在魅力。
民间故事梁祝简介
![民间故事梁祝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bd0faa4e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22.png)
民间故事梁祝简介嘿,大家来听听梁祝的故事,这可真是一个让人又感动又揪心的民间传奇呢!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个聪明伶俐的女孩叫祝英台。
这祝英台啊,就像一只被困在笼子里却向往天空的小鸟,她不想像其他女孩那样只在家中学习女红,心里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渴望。
于是,她想出了一个主意,女扮男装,就像玩一场刺激的换装游戏,瞒着家人去求学啦。
在求学的路上,她遇到了梁山伯。
这梁山伯啊,是个憨厚老实又特别有才华的小伙子。
他们俩一见面,就像两块磁铁一样,彼此吸引。
两人结伴同行,一路上有说有笑,谈天说地,从诗词歌赋聊到人生理想,那感觉就像遇到了知己。
梁山伯还不知道祝英台是女的呢,就把她当成了好兄弟。
到了学校,他们一起学习,一起生活。
祝英台心里喜欢梁山伯,可又不能说,就只能默默地关心他。
有一次,梁山伯生病了,祝英台可着急啦!她像个小护士一样,细心地照顾梁山伯。
她给梁山伯熬药,那药在锅里咕噜咕噜地翻滚着,她就一直守在旁边,眼睛盯着药锅,心里盼着梁山伯能快点好起来。
她还把自己的被子给梁山伯盖上,怕他着凉。
梁山伯看着祝英台忙前忙后的样子,心里觉得暖暖的,可他哪里知道,这个“好兄弟”对他的感情可不一般呢。
日子一天天过去,祝英台要回家了。
梁山伯送她,一路上两人都舍不得分开。
祝英台就暗示梁山伯,说家里有个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妹妹,其实啊,就是她自己啦,希望梁山伯能来提亲。
可梁山伯这个榆木疙瘩,愣是没明白,祝英台真是又气又无奈。
等梁山伯明白过来的时候,已经晚啦。
祝英台的家人要把她许配给别人。
梁山伯急急忙忙赶到祝英台家,可一切都已经无法改变了。
两人见面,那真是泪眼汪汪,就像天要塌下来一样。
最后,梁山伯郁郁而死,祝英台得知后,在梁山伯的坟墓前哭得死去活来。
突然,天空中电闪雷鸣,坟墓裂开了,祝英台毫不犹豫地跳了进去。
然后啊,从坟墓里飞出了两只美丽的蝴蝶,它们翩翩起舞,仿佛梁山伯和祝英台终于在一起了,自由自在地在天空中飞翔,再也没有人能把它们分开。
关于梁祝的经典传说
![关于梁祝的经典传说](https://img.taocdn.com/s3/m/e3107aff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cf.png)
关于梁祝的经典传说梁祝化蝶是一个美丽、凄婉的民间传说故事,多少年以来就流传在上虞的曹娥江畔、流传在俊美的龙山脚下。
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梁祝的经典传说,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梁祝的经典传说故事讲述的是上虞祝家庄才女祝英台,女扮男装赴杭求学,途中邂逅同时到杭州求学的会稽书生梁山伯,于是双双结伴到杭州游学,期间同窗三载,形影不离,结下深厚情义。
祝英台学成先归,二年后梁山伯到虞寻访祝英台时,真相大白,方知祝英台是女儿身,遂回家告知父母,意欲娶其为妻,不料此时祝英台已由父母之命许配马家,梁山伯知后追悔莫及。
三年后梁山伯出任鄞县县令,终因多年相思成疾,一病不起,死后葬鄞城西清道山下。
梁死后第二年祝英台出嫁途中,路经梁墓,风浪大作,闻此处就是梁山伯葬地之后,不禁悲从中来,上山祭奠,祝英台痛哭亡灵,情义感动天地,只见梁山伯墓突然地裂开一道口子,祝英台纵身跃入其中,同穴而死,过后二人魂魄化作彩蝶翩翩起舞。
梁祝传说的简介梁祝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是一侧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与《孟姜女》、《牛郎织女》、《白蛇传》并称我国四大民间传说,而其中又以梁祝传说影响最大,无论是其文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来说都居各类民间传说之首。
是我国最具国影响力的口头传承艺术,也是唯一在世界上产生中国民间传说。
常有人把《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称作"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梁祝是一个美丽、凄婉、动人的故事。
它形成于东晋,故事发源于汝南县马乡镇,二人的墓地均在汝南县马乡镇古京汉官道两旁,至今尚存遗迹。
故事表现一对青年男女在封建制度下未能结合含恨而终的婚姻悲剧。
梁祝传说记载的最早文献,见于初唐梁载言的《十道四蕃志》。
梁祝传说的历史发展过程1、第一阶段为东晋至唐,是传说的形成期,主要表现为口头传说,主要在会稽(今绍兴)、上虞一带流传。
2、第二阶段为宋至民国初年,是传说的发展期,传播形式有早期的口头传播,转变发展成为文字记载和文学作品传播,流传地域也跃出会稽一带中心区域,辐射至全国大部分地区,并流入日本、朝鲜、越南等东北亚、东南亚地区。
梁祝故事简介
![梁祝故事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fe0e348c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74.png)
梁祝故事简介梁祝,是中国古代四大爱情传说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名著《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原型。
故事发生在南北朝时期,讲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两位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悲剧。
这个动人的故事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被传颂千古。
梁山伯是个贫苦的书生,他聪明好学,却家境贫寒。
而祝英台则是一个富家女,聪明美丽,才情出众。
两人在祝英台的七岁生日上相识,梁山伯为祝英台表演了一段《琵琶行》,两人一见钟情。
然而,由于家世悬殊,他们的爱情遭到了祝英台的父母的反对。
祝英台的父母为了阻止两人的爱情,将祝英台送到远方的庙宇修习道家修真之术,以期她忘记梁山伯。
梁山伯得知后,也前去庙宇寻找祝英台,但却被祝英台的父母发现,将他驱逐出庙门。
在庙宇修道期间,祝英台一直思念着梁山伯,她用自己的血写了一封信,托人送给梁山伯。
然而,梁山伯却因为祝英台的父母的阻拦,没有收到这封信。
在分离的日子里,梁山伯和祝英台都深深地思念着对方。
最终,梁山伯得知祝英台被迫嫁给了他人,心碎之余,他悲伤而亡。
祝英台得知梁山伯的死讯后,也伤心欲绝,她请求回家探望父母,却在回家的路上,来到梁山伯的坟墓前,哀悼梁山伯,最终也因思念之情而去世。
梁祝的爱情故事感动了无数人,它不仅是一段爱情悲剧,更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珍贵遗产。
故事中的梁山伯和祝英台,用他们坚贞不渝的爱情,感动了世人,成为了爱情的经典典范。
梁祝的故事也被传颂千古,成为了中国古代爱情文学的经典之作。
梁祝的故事不仅在文学作品中被传颂,还被改编成了歌剧、舞剧、电影等艺术形式。
每当梁祝的故事在舞台上再现,都能引起人们的共鸣,让人们感受到这段感人的爱情故事所蕴含的真挚情感。
梁祝的故事,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更是一部永恒的爱情传奇。
它告诉我们,真爱是无法被阻挡的,它能够战胜一切阻碍,永远留存于人们心中。
这个美丽而悲伤的故事,将会一直被传颂下去,成为永恒的经典。
梁祝名词解释
![梁祝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bb8396b1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65.png)
梁祝名词解释
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祝》是中国的一部古代传说故事,被形容为中国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故事主要讲述了梁山伯和祝英台两位青年,由于身份差异与家族纷争,最终无法在一起,却用生死相隔的手段来保留他们之间永恒的爱情。
梁山伯
梁山伯
梁山伯是《梁祝》故事中的男主角,是一个才华出众、心地善良的年轻人。
他来自梁山的梁家,是一个知名的读书人家族。
梁山伯与祝英台相识后,深深地爱上了她,并为了与她共度一生而不顾一切。
祝英台
祝英台
祝英台是《梁祝》故事中的女主角,是一个聪明美丽、善良坚强的年轻女子。
她来自祝家,也是一个读书人的家族。
祝英台与梁山伯相识后,也深深地爱上了他,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无法与他共度一生。
梁祝故事简介
![梁祝故事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065e5102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21.png)
梁祝故事简介是什么梁祝故事指的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流行于浙江、江苏、山东、河南的民间文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与孟姜女传说、牛郎织女传说、白蛇传传说并称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千百年来,它以提倡求知、崇尚爱情、歌颂生命生生不息的鲜明主题打动着人们的心灵,以曲折动人的情节、鲜明的人物性格、奇巧的故事结构而受到民众的喜爱。
下面一起看看梁祝故事简介是什么?1、据传东晋时,祝英台女扮男装前往杭州(川剧为尼山)求学,路遇梁山伯,因志同道合而结为兄弟并同窗三载。
后,祝英台归家,行前托媒师母许婚梁山伯。
十八相送,祝英台以“妹”相许。
梁山伯知情,往祝家求婚,此时,祝父公远已将女许婚马太守之子马文才。
梁祝二人楼台相会,之后,梁山伯抱病归家,病亡。
祝英台新婚之时,花轿绕道至梁山伯坟前祭奠,惊雷裂墓,英台入坟。
梁祝化蝶双舞。
2、梁祝故事又称梁祝化蝶,是一个美丽、凄婉的民间爱情传说故事,多少年以来就流传在上虞的曹娥江畔、流传在俊美的龙山脚下。
东晋时期,会稽郡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个祝员外之女英台,美丽聪颖,自幼随兄习诗文与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学,恨家无良师,一心想往会稽郡城(今绍兴)访师求学。
英台开始了女扮男装的求学生涯。
3、据梁祝传说改编的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各种文学艺术作品,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求学、婚恋的独特风尚,构成了庞大的梁祝文化系统。
梁祝传说在流传过程中被鼓词、故事、歌谣、传奇、木鱼书、戏剧、曲艺、音乐等艺术形式接受,从而使梁祝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
关于梁祝故事简介是什么的相关内容就介绍这里了。
梁祝最好的十首诗
![梁祝最好的十首诗](https://img.taocdn.com/s3/m/c93fab5e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5d.png)
关于梁祝最好的诗
梁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著名爱情传说,以其深沉的爱情故事而流传千古。
以下是关于梁祝的十首诗歌,以表达对这个美丽传说的赞美和思考:
1.《梁祝颂》
青楼托梦双鸳舞,
世间情意最如许。
笙歌一曲动心弦,
梁祝佳话永传诵。
2.《梁山伯与祝英台》
红裳儿女梁祝传,
桃花扇底两心悦。
鹊桥相会泪横满,
世间爱恨共长发。
3.《梁祝思君》
汉水悠悠两地隔,
梁祝情长意难抑。
春风拂面思君时,
心随鸳鸯涌泪滴。
4.《梁祝梦》
临窗月满梁祝梦,
魂断鹊桥泪雨蒙。
千年传颂离合曲,
红颜如梦旧时容。
5.《梁祝千古情》
梁祝千古动人心,
爱情传说韵古今。
愿君心中永相随,
鹊桥会面共白首。
6.《梁祝离别》
云鬓蓬松泪满巾,
眸子含情别离陈。
祝英台上牵挂恋,
梁山伯泪湿衣襟。
7.《梁祝之约》
鹊桥相约两心期,
爱意绵长似流水。
梁山伯与祝英台,
世间情情最动人。
8.《梁祝之梦》
红楼梦中梁祝影,
风花雪月恋千秋。
鹊桥相会情缱绻,
一曲离别泪沾裳。
9.《梁祝之思》
忆梁祝,泪满巾巾。
临窗月色如愁尽,
两地相思梦难成。
10.《梁祝之赞》
梁祝佳话传千古,
鹊桥相会恋依旧。
世间真情最难觅,
爱恨交织梦中游。
《梁祝》赏析
![《梁祝》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57991720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aa.png)
《梁祝》赏析这故事里的梁山伯和祝英台啊,就像两颗在封建礼教的大花园里努力生长的倔强小草。
祝英台女扮男装去求学,多酷的事儿啊!那时候的女孩子可没这么自由,她却勇敢地迈出了这一步。
在求学的路上,她遇到了梁山伯,两人就这么单纯又美好地成为了朋友。
他们一起读书,一起玩耍,在那个还比较古板的环境里,就像一道清新的风。
梁山伯这傻小子,都没发现祝英台是个女孩子,还以为是好兄弟呢。
祝英台呢,心里肯定也在暗暗着急,又不能直接说。
你看,这种小纠结多有趣。
等梁山伯终于知道祝英台是女孩的时候,哎呀,那感情就像小火苗一下变成了熊熊大火,爱的小火苗早就在他们相处的时候悄悄点燃啦。
可是呢,封建礼教就像一个大坏蛋,硬生生地要把他们分开。
祝英台被许配给了别人,这多让人心疼啊。
梁山伯知道后,那肯定是伤心欲绝,感觉天都要塌了。
他们的爱情就这么被外界的力量打压着,就像娇嫩的花朵遭遇了暴风雨。
不过呢,这两人的爱情可不是那么容易被打败的。
最后双双化蝶,这结局虽然有点凄美,但又超级浪漫。
他们变成蝴蝶,就可以自由自在地飞舞在一起了,再也没有人能把他们分开。
这就好像在说,不管现实多么残酷,爱情的力量总是能找到出口,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延续下去。
《梁祝》的音乐也特别感人。
那悠扬的旋律,就像一条缓缓流淌的情感之河。
每一个音符都像是在诉说着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故事。
当你静下心来听的时候,就仿佛能看到他们在书院里读书的场景,能感受到他们爱情中的甜蜜、无奈和痛苦。
这个故事流传了这么多年,就是因为它触动了我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
我们都渴望有这样纯粹、坚定的爱情,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放弃。
它也让我们看到了封建礼教的残酷,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自由平等的爱情环境。
《梁祝》就像一颗永远闪亮的星星,在爱情的天空里散发着独特的光芒,让一代又一代的人被它感动,为它落泪,也为它欢笑。
梁祝是哪里的故事
![梁祝是哪里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696f6e00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92.png)
梁祝是哪里的故事梁祝是中国古代的一个著名的爱情故事,流传至今已有千百年的历史。
梁祝的故事发生在中国南北朝时期,大约在公元5世纪左右。
故事的背景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国,而梁祝的爱情故事则是发生在梁国的庐陵郡(今江西省九江市一带)。
梁祝的故事最早见于《梁书·沈约传》,后来被各种文学作品广泛传颂。
梁祝的故事始终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四大爱情传说之一,深受人们的喜爱。
梁山伯和祝英台是梁祝故事的主人公。
梁山伯是一个聪明好学、风度翩翩的书生,而祝英台则是一个美丽聪慧、心地善良的女子。
两人在一次相亲中相识相知,彼此相爱。
然而,由于家族的原因,他们的爱情遭到了阻挠。
祝英台的父母为了家族利益,强行让她与他人结婚。
梁山伯得知后,伤心欲绝,最终病倒在祝英台的墓前。
祝英台得知梁山伯的遭遇后,也感到悲痛万分,最终也去世在梁山伯的墓前。
他们的爱情故事感动了天地,两人化为一对蝴蝶飞舞在一起,成为了永恒的传说。
梁祝的故事被后人传颂,不仅仅是因为它有一个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更因为它所蕴含的人性美和爱情的伟大。
梁祝故事中的爱情是纯洁的、无私的,是一种超越了生死的真挚情感。
这种情感不仅是对爱情的追求,更是对人性美的追求。
梁祝的故事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揭示了封建礼教对人们感情生活的束缚和伤害。
在这个故事中,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爱情受到了家族的阻挠,最终以双双殉情的悲剧结局结束。
这也让人们对封建礼教的不合理性和残酷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梁祝的故事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也是世界文学中的珍贵遗产。
梁祝的故事被改编成了各种文学作品、戏剧、电影、电视剧等,被人们传诵演绎,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梁祝的故事也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四大爱情传说之一,深受人们的喜爱。
梁祝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更是一种对人性美和爱情的伟大追求。
梁祝名词解释
![梁祝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513188ff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67.png)
梁祝名词解释
梁祝是中国古代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主人公。
故事讲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为了爱情而分别绕梁三日,最终梁山伯化为蝴蝶飞走了,祝英台考上了状元。
这个故事被改编成了戏曲、电影、电视剧等各种形式的作品,深受人们喜爱。
梁祝故事传承至今,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中一个经典的爱情传说。
故事中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爱情被誉为中国古代爱情的典范,他们的爱情精神和牺牲精神也成为了人们学习和追求的榜样。
除了梁祝故事本身,梁祝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梁祝文化源远流长,包括梁祝传说、梁山伯祝英台墓、梁山伯祝英台纪念馆等景点和文化场所,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和参观。
近年来,梁祝文化在国内外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传承。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交流,梁祝故事的内涵也在不断地扩展和深化,成为了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梁祝故事概括
![梁祝故事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7c8666c0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86.png)
梁祝故事概括
梁祝是中国古代四大爱情传说之一,记载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
这个动人的爱情故事流传至今,深受人们喜爱。
梁山伯是一个书生,与祝英台是同窗好友。
他们互相倾慕,情投意合,但遭到了祝英台的父亲的反对。
祝英台被迫与梁山伯分离,甚至被安排与他人成婚。
然而,他们的爱情是如此之深,如此坚定。
他们相互思念,忍受着分离的痛苦。
最终,两人在祝英台被迫成婚的婚礼上再次相遇。
他们情不自禁地相拥而泪,但由于家族的原因,他们最终选择了用死来守护这份真挚的爱情。
两位恋人不幸离世后,传说中发生了许多奇迹。
他们葬在一起的地方竹子忽然长得极快,终于长成一座桥,后人将这座桥称为“梁祝双桥”。
梁祝的爱情被后人传颂不衰,成为永恒的经典。
这个梁祝的爱情故事,以其深情厚意、忠贞不渝深深打动了世人,成为中华民族传世之宝,永远流传下去。
梁祝 诗词
![梁祝 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af48d633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c0.png)
梁祝诗词
1.【问题】梁祝诗词
【答案】《梁祝》:月白风清花袭人,纱窗青灯透双影。
夜阑万类尽无语,犹闻西楼读书声。
风雨共济长相伴,互助互勉同路人。
青梅竹马俩无猜,心心相印是知音。
朝夕相伴几度春,莫知英台女儿身。
待到芙蕖出水日,方悟最苦相思情。
俊逸儒生风流种,窈窕碧玉亦多情。
花前月下常相会,撮土为香山海盟。
玉人有意天无意,金玉良姻几个成?媒妁之言父母命,棒打鸳鸯俩西东。
笑问世间情何物,生死相许无所恨。
今生无缘同白首,待到来世叙旧情。
生不相守死相从,黄泉路上结伴行。
双双化蝶翩翩舞,恩恩爱爱不绝情。
梁祝
吾爱梁祝婉转曲,凄凄美美有悲音。
纵使草桥能相见,中间又有谁伤心。
自古多少姻缘事,到头总是离别情。
如今花开复花落,不知此曲有谁听?。
归纳总结梁祝
![归纳总结梁祝](https://img.taocdn.com/s3/m/cb572a55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e1.png)
归纳总结梁祝梁祝,作为中国流传最广、最为经典的民间传说故事之一,讲述了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爱情故事。
这个美丽动人的爱情传说在历史长河中流传至今,感动着亿万人的心灵。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梁祝这一传说进行归纳和总结,展现出它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和影响力。
梁祝这个故事发生在南朝宋时期,梁山伯是县城里的一个书生,祝英台是豪门世家的千金小姐。
两人自幼相识,互生情愫,并在一次长达三年的同窗学习中共同进取,共同成长。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爱情最终没有得到家族的认可,而祝英台被迫与他人成婚。
梁山伯深爱祝英台的才情和美貌,无法忘却,最终因思念过度而病倒,临终前,他还梦见祝英台。
祝英台得知梁山伯的遭遇后,悲痛欲绝,为了再次与梁山伯相见,不顾一切地来到他的坟前哭泣。
她的哭泣使梁山伯的坟地分裂成两半,她也因此而命丧黄泉。
最终,在他们的坟地上长出了一棵相连的梧桐树,象征着两人在生与死中不分离的爱情。
梁祝这个美丽而悲壮的爱情故事,以其情感真挚、音乐动听的艺术表现形式,深深地触动了人们的情感。
它通过对爱情的追求、牺牲和离别的描绘,展现了人性中最深刻、最纯洁的情感。
梁山伯和祝英台因为爱情而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不畏艰难,在逆境中展现出坚韧和勇气。
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在深爱的人面前,人们可以克服一切困难,无所畏惧。
此外,梁祝也寄托了人们对爱情坚贞不渝的向往。
无论是梁山伯还是祝英台,他们都以真挚的情感和牺牲精神成为了爱情的典范。
他们的爱情不仅是个体的私事,更是社会道德的标杆。
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爱情需要勇气,需要付出,需要永不放弃。
只有经历了困难和磨练,才能体会到爱情的真正价值。
梁祝这个故事的影响不仅仅限于中国本土,它在世界范围内也拥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从中国京剧的演绎到西方音乐剧的创作,梁祝在不同的艺术形式中得到了精彩的演绎和延伸。
例如,1954年李香兰演唱的《梁祝》主题歌曲《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曾风靡一时,成为中国音乐界的经典之作。
此外,梁祝的故事也被多次改编为电影、电视剧和舞台剧,在各种艺术形式中得到了生动的再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年梁祝》又名 《新梁山伯祝英台》, 是中国台湾(中视) 2000年首播的电视剧。 主演罗志祥(饰 梁山 伯),梁小冰(饰 祝 英台),导演徐进良。
陈俊良 出品时间:2006
制片地区: 制片地区:中国 导演: 导演:马楚成 编剧: 编剧:马楚成,杨 倩玲,吴家强, 陈宝骏 主演: 主演:吴尊,蔡卓 妍,胡歌, 类型: 类型:爱情/古装/ 武术
中国文学史之
梁祝
简 介
• 《梁山伯与祝英台》与《白蛇传》、《孟姜女》、 《牛郎织女》并称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其中, 梁祝传说是我国最具辐射力的口头传承艺术,也 是唯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 梁祝故事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四百六十多年,可 谓中国家喻户晓,流传深远,被誉为爱情的千古 绝唱。从古到今,有无数人被梁山伯与祝英台的 悲惨爱情所感染。《梁山伯与祝英台》也有着东 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之称。
故事梗概
• 东晋时期,浙江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祝员外之女英台,美丽聪 东晋时期,浙江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祝员外之女英台, 自幼随兄习诗文,慕班昭、蔡文姬之才学,恨家无良师, 颖,自幼随兄习诗文,慕班昭、蔡文姬之才学,恨家无良师,故一心 往杭州访师求学。祝员外拒之,英台求学心切,伪装卖卜者, 往杭州访师求学。祝员外拒之,英台求学心切,伪装卖卜者,对其父 按卦而断,还是让令爱出门的好。 祝父见其女乔扮男装, 曰:"按卦而断,还是让令爱出门的好。"祝父见其女乔扮男装,一无 破绽,为不忍使其失望,只得勉强应允。英台女扮男装, 破绽,为不忍使其失望,只得勉强应允。英台女扮男装,远去杭州求 途中,邂逅赴杭求学书生梁山伯,一见如故,相读甚欢, 学。途中,邂逅赴杭求学书生梁山伯,一见如故,相读甚欢,在于草 桥亭上撮土为香,义结金兰。不日,二人至杭州城万松书院, 桥亭上撮土为香,义结金兰。不日,二人至杭州城万松书院,拜师入 从此,同窗共读,形影不离。梁祝同窗三年,情深似海。 学。从此,同窗共读,形影不离。梁祝同窗三年,情深似海。英台深 爱山伯,但山伯却始终不知其是女子,只念及兄弟之情, 爱山伯,但山伯却始终不知其是女子,只念及兄弟之情,并无特殊感 祝父思女心切,催归甚急,英台只得仓促回乡。梁祝分手, 受。祝父思女心切,催归甚急,英台只得仓促回乡。梁祝分手,依依 不舍。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不断借物抚意,暗示爱情。 不舍。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不断借物抚意,暗示爱情。山伯忠厚 纯朴,不解其故。英台无奈,谎称家中九妹,品貌与己酷似, 纯朴,不解其故。英台无奈,谎称家中九妹,品貌与己酷似,愿替山 伯作媒,可是梁山伯家贫,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时, 伯作媒,可是梁山伯家贫,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时,岂 知祝父已将英台许配给家住鄮城太守之子马文才。美满姻缘, 知祝父已将英台许配给家住鄮城太守之子马文才。美满姻缘,已成沧 二人楼台相会,泪眼相向,凄然而别。临别时,立下誓言: 影。二人楼台相会,泪眼相向,凄然而别。临别时,立下誓言:生不 能同衾,死也要同穴!后梁山伯被朝廷沼为鄞县令。然山伯忧郁成疾, 能同衾,死也要同穴!后梁山伯被朝廷沼为鄞县令。然山伯忧郁成疾, 不久身亡。遗命葬鄮城九龙墟。英台闻山伯噩耗,誓以身殉。 不久身亡。遗命葬鄮城九龙墟。英台闻山伯噩耗,誓以身殉。英台被 迫出嫁时,绕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哀恸感应下, 迫出嫁时,绕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哀恸感应下,风雨雷电 大作,坟墓爆裂,英台翩然跃入坟中,墓复合拢,风停雨霁, 大作,坟墓爆裂,英台翩然跃入坟中,墓复合拢,风停雨霁,彩虹高 梁祝化为彩蝶,在人间蹁跹飞舞。 悬,梁祝化为彩蝶,在人间蹁跹飞舞。
近代古体诗
近人福山有《梁祝》诗,咏梁祝爱情悲剧,叹今 人爱情的失落,对《梁祝》一曲的风格和当时地 位的把握比较准确。其诗凄婉感伤。附诗:
梁祝
吾爱梁祝婉转曲,凄凄美美有悲音。 纵使草桥能相见,中间又有谁伤心。 自古多少姻缘事,到头总是离别情。 如今花开复花落,不知此曲有谁听?
影视作品
1994年徐克导演的电影, 由吴奇隆和杨采妮主演, 讲述一个传说至今的爱情 故事,东晋时期是一个动 荡的年代,爱情在这个年 代是“父母之命,媒妁之 言”。英俊潇洒,憨厚的 梁山泊与沉鱼落雁,闭月 羞花的祝英台这对天注定 的姻缘相遇在崇寄书 院。...
音乐版
•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常简称为《梁祝》,由上海音乐学院学生何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 占豪、陈钢以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旋律为基础于1958年创作完 成(何曾是一名越剧戏班二胡手)。1959年5月27日在上海兰心大戏 院进行首演,小提琴独奏为俞丽拿[1]。 • 首演后,此曲备受好评。不仅在中国,在外国华人聚集区也相当受欢 迎,“凡是有太阳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梁祝》”[2]。 • 《梁祝》有今天的国际地位,还得益于盛中国和西崎崇子。盛中国被 誉为海外演奏《梁祝》最多的人,从1980年在悉尼歌剧院后,共演出 达上万场[3][4]。西崎崇子及其丈夫(Naxos老板克劳斯 海曼 克劳斯·海曼 克劳斯 海曼)对 《梁祝》的商业推广不遗余力。“The Butterfly Lovers”之名即出自 他们。西崎崇子版《梁祝》获得4次香港的金唱片奖 金唱片奖,总共发行数百 金唱片奖 万张。
乐曲段落
• 呈示部
– 引子与主题 – 同窗共读 – 十八里长亭相送
• 发展部
– 抗婚 – 楼台相会 – 山伯临终 英台投坟
• 再现部
– 化蝶 尾声
传统戏剧
• • 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因电影版的广泛传播而成为这一题材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名剧。 袁雪芬与范瑞娟初演《梁祝哀史》的时间是1945年,1951年,华东越剧实验剧团 重排该剧,增尾“化蝶”,剧本由袁雪芬、范瑞娟口述,徐进等执笔,黄沙导演,陈 捷、薛岩音乐整理,幸熙、苏石风布景设计。范瑞娟饰梁山伯、傅全香饰祝英台、张 桂凤饰祝公远、吕瑞英饰银心、魏小云饰四九、金艳芳饰师母。该剧于1952年参加第 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剧本奖、演出一等奖、音乐作曲奖、舞美设计奖,主 演范瑞娟和傅全香获演员一等奖、张桂凤获演员二等奖、吕瑞英获演员三等奖。1953 年,该剧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成第一部国产彩色戏曲艺术片,由徐进、桑弧编剧, 桑弧、黄沙导演,袁雪芬和范瑞娟主演。 川剧《柳荫记》也1952年参加了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的演出,荣获剧本 奖,陈书舫获演一等奖,袁玉昆和刘成基获演员二等奖。 京剧关于梁祝的故事有很多不同的版本,其中以马彦祥根据川剧移植的《柳荫记》 和程砚秋晚年的名作《英台抗婚》流传最广。 《柳荫记》由王瑶卿设计唱腔,杜近芳、叶盛兰在1953年首演。全剧分10场,重 要场次有“英台别家”、“柳荫结拜”、“书馆谈心”、“山伯送行”、“英台思 兄”、“祝庄访友”、“祭坟化蝶”。此剧最大的特色在唱词方面,典雅华丽,优美 隽永,许多语句打破京剧传统的七字、十字句,给人以清新脱俗的艺术美感,同时在 唱腔设计上很是精致,无论是曲调的选择,还是板式的变换,即保持了传统韵味,又 出新求变。被公认为是建国初期戏曲推陈出新的代表作。 1954年,京剧大师程砚秋参考其它剧种的相关剧目编演了一部不朽的程派名剧 《英台抗婚》,此剧是程砚秋解放后编演的唯一一部大戏,也是他一生中最后的作品。 此剧剧情无变,包括“别家”、“结拜”、“书馆”、“相送”、“惊聘”、“拒 婚”、“祭坟”、“化蝶”等场次,后来,因觉前部结构较散,便从“惊聘”开始了。 这出戏的唱词和唱腔有很多突破性的创造。以唱词看:“望爹爹退婚礼随我愿,使我 嫁梁君,你是我亲爱的老严亲”,“却为何你执意要把女儿我嫁与一个陌生生不识之 人”……这样几乎等同于散文诗的句子竟然被大师“装”进唱腔,且严丝合缝,感人 至深,不能不让人叹服大师的功力。李世济曾在建国10周年献礼演出时上演此剧。
电影名:梁山伯与 祝英台新传 导 演:刘国权 编 剧:郎文耀 刘国 权 主 演: 胡慧中、 濮存昕、程前、陈 小艺、谢莉斯、王 洁实 、景岗山、 潘 婕 上 映:1994年 地 区:中国大陆
动画片梁山伯与祝英台 导演:蔡明钦 配音:萧亚轩 刘若英 吴宗宪 类型:爱情 动画 地区:中国台湾 语言:国语 片长:95分钟 出品日期:2004-0116
重要意义
•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被称为 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我们透过祝英台女扮男装所 表现的反抗封建礼教的表层思想,能更深一步地把握到社 会进步中要求男女平等、呼唤女权回归这一深层的民族潜 意识。如果没有梁祝的悲剧,人们就不会认识到传统的包 办婚姻制度的弱点和局限,就无法看到其他选择的可能性。 传统的婚姻制度就将继续保持原样。 • 如果说,梁祝婚姻被残酷葬送具有强烈的悲剧意义,那么 它的“化蝶”结尾便富有积极意义。活着追求不到的东西, 在死后继续“追求”,终于得到。“化蝶”的结局,正是 日益厚积的冲击封建礼教的强烈社会心理的生动反映。千 百年来,这种结局鼓舞着人们向一切顽固封建势力作顽强 的抗争。
史料记载
• • • • • • • • 1.唐初(公元705-732年)梁载言《十道四番志》记载:“义妇祝英台与梁山伯 同冢,即其事也”。 2.南朝梁元帝时(公元552-554年)《金楼子》一书中有记载。明代徐树丕 《识小录》中记叙:“按,梁祝事异矣!《金楼子》及《会稽异闻》皆载 之”。(二书已失传) 3.晚唐(公元851年)张读《宣室志》记载:“英台,上虞祝氏女,伪为男装 游学,与会稽梁山伯者同肄业,山伯,字处仁。……问知山伯墓,祝登号恸, 地忍自裂陷,祝氏遂并埋焉。晋丞相谢安表其墓曰‘义妇冢’”。 4.北宋徽宗大观年间(公元1107-1110年)明州(今宁波)郡守李茂城写的《义 忠王庙记》记载:“神喟然叹曰:‘生当封候,死当庙食,区区何足论也。’ 后简文帝举贤,郡以神应君,诏为鄮令。” 5.南宋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张津《乾道四明图经》称:“义妇冢,即 为梁山伯祝英台同葬之地也。在县西十里接待院之后,有庙存焉。……按 《十道四蕃志》云:‘义妇祝英台与梁山伯同冢’,即其事也。” 6.南朝齐武帝时(公元483-493年)《善卷崇记》:“齐武帝赎英台旧产建寺” 7.唐初(公元705-732年)梁载言《十道志》记载:“善权山南,上有石刻曰 ‘祝英台读书处’。” 8.北宋咸淳四年(公元1268年)《咸淳毗陵志》记载:“祝英台读书处,号 ‘碧鲜庵’。皆有诗云:‘蝴蝶满园飞不见,碧鲜空有读书坛。’俗传英台 本女子,幼与梁山伯共学,后化为蝶。然考《寺记》,谓齐武帝赎英台旧产 建,意必有人第,恐非女子耳”。 9.明代作家冯梦龙(公元1574-1646年)《古今小说》记载:祝英台为宜兴人, 梁山伯为苏州人。并说祝英台是哥嫂将其许于马家,文中还有地裂、入坟、 化蝶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