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效应研究

合集下载

新闻传播中的框架效应研究

新闻传播中的框架效应研究

新闻传播中的框架效应研究近年来,随着新闻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全球信息交流的日益频繁,人们对于新闻的获取和理解方式也在不断演变。

其中,框架效应成为了社会科学研究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框架效应指的是在传播时,新闻媒体通过选择、强调和排列消息内容中的某些方面,从而影响公众对事件的认知和态度。

本文将探讨新闻传播中的框架效应以及其对公众认知的影响。

首先,框架效应在新闻传播中起到了引导公众注意力的作用。

新闻媒体通过选择性报道来塑造事件的影响力,从而影响公众对事件的关注程度。

例如,当一起负面新闻成为话题时,媒体常常聚焦于受害者的遭遇,强调案件中的不公正和冤情。

而在正面新闻报道中,媒体通常将焦点放在英雄事迹或者重要成就上。

通过选择性报道,媒体在视觉上呈现给公众的信息更具有吸引力和煽动性,引发公众更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其次,框架效应还可以通过对事件信息的呈现方式来影响公众的态度和观点。

报道同一事件时,新闻媒体可以通过强调不同的角度和解读方式,引导公众对事件持有不同的看法。

例如,在报道环境警告类新闻中,媒体可以选择性地强调气候变化的危险性并强调防治的必要性,以此刺激公众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和行动。

相反,如果报道流行文化类新闻,媒体可能更关注艺人的光鲜生活和精彩表演,以此满足公众的娱乐需求。

因此,框架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公众对事件的态度和情感倾向。

此外,框架效应还会对公众记忆和信息加工产生影响。

媒体通过呈现事件时的框架选择和排列,影响公众对事件的记忆和理解。

研究表明,人们对新闻事件的记忆更倾向于记住报道中突出的框架,而忽视其他次要信息。

这种现象被称为记忆损耗。

例如,如果媒体报道一起车祸事件时将焦点放在受害者的伤势和家庭背景上,而忽略事故的原因和责任,公众在记忆中可能更加关注受害者而忽略了交通安全问题。

因此,框架效应在新闻传播中可能会导致公众的记忆偏差,影响其对事件的整体认知。

然而,要想深入了解新闻传播中的框架效应,我们需要认识到媒体选择框架的动机和原因。

框架效应研究

框架效应研究

组织行为学小组报告题目:框架效应理论及应用探究目录摘要 (1)一.框架效应文献综述 (2)1.1框架效应的概念 (2)1.2框架效应的种类 (2)1.2.1单向,双向框架效应 (2)1.2.2风险选择框架效应、特性框架效应与目的框架效应. 31.2.3外部框架效应和自我框架效应 (3)1.2.4延迟框架效应和加速框架效应 (4)1.3框架效应的理论解释 (4)1.4框架效应的影响因素 (5)1.4.1 材料因素 (5)1.4.2 认知需求 (6)1.4.3数学能力 (6)1.4.4 年龄、性别与性格 (7)二.关于框架效应的思考 (7)三.框架效应的应用 (9)实验设计 (11)参考文献 (12)摘要本文共分为四部分,分别是文献综述、对文献的思考、应用和实验设计。

文献综述主要概述了前人对框架效应的研究概括,列出了研究框架和方向等。

第二部分则是在综述的基础上给出了我们对文献的自己思考,总结出了前人研究中存在的一些缺陷。

建立在前两部分的基础上,我们第三部分阐述了具体利用框架效应的实际方式。

最后我们设计了一个简短的实验来验证框架效应的存在。

一.框架效应文献综述1.1框架效应的概念传统的理性决策的恒定性原则认为若决策者是一个理性个体,则在面对同一问题的几个不同描述方式时,应该表现出相同的偏好。

然而,1981年,Kahneman 和Tversky利用“亚洲疾病问题”研究决策时发现,人们在决策时会受到备择方案描述方式的影响,表现出偏好反转的现象。

Kahneman和Tversky(1981)将这种由于描述方式的改变而导致对同一问题的备择方案产生的偏好转变的现象称为框架效应(framing effect)【1】。

决策框架是“决策者所拥有的有关动作、结果以及某一特定选择可能引发的有关情况的一系列概念”,它由问题形式、社会规范、习惯和决策者的性格特征决定。

近三十年来,随着风险决策研究的深入,对框架效应这种决策偏差的研究范围和深度在不断延伸。

目标框架效应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目标框架效应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要: 目标 框 架 效 应 指 说 服 信 息 的影 响 力 会 受 到 信 息 在 陈述 行 为结 果 或 目标 时 所 采 用 框 架 影 响 的 一 种 现 象 。 目前 , 研 究 者拒理论 、 双 加 工 理 论 和 调 节 定 向 理 论 来 解 释 目标 框 架 效 应 的 心 理 机 制 。此 外 。 研究者还发现 . 目标 框 架 效 应
更 可能影 响 人们 对 出行方 式 的选 择F 。在 医疗决 策 领域 。 目标框架 效应 会影 响人 们对 医疗 资源分 配公 平性 的知 觉与判 断 。与 以消极框 架 描述 医疗 资 源分 配相 比. 积 极框架 能够 让人 产生 更强 的公平 感 , 因而 更 容 易 被 公 众 接受 [ 4 3 。此外 , 在 公 共 政策 的制 定 方 面, S c h u c k和 V r e e s e 发 现 ,以带来 机遇 的方 式来 描 述公共 政策 的实 施效果 比以带来 风 险的方式 来描 述
而, Me y e r o w i t z 和C h a i k e n的一项研 究 却发 现 ,在试
图说 服女 性 参 加 胸 部 自检 ( b r e a s t s e l f — e x a mi n a t i o n , B S E ) 时, 采 用强 调不进 行 B S E所可 能 带来 风 险 的消 极 框架 将 信息 呈现 给被 试 . 比采用 强 调进 行 B S E所 能 带 来好 处 的积 极 框 架 更 能 说 服 被试 进行 B S E E 2 ] 。 尽 管这两 种类 型 的信息 在 内容和 目的上没有 本 质 区
预期 理 论 ( p r o s p e c t t h e o r y ) 认为 , 人 们在 收 益 的 情况 下通 常会规 避风 险 。而在 损失 的情况 下会 寻求

基于前景理论的促销框架效应及研究评述

基于前景理论的促销框架效应及研究评述

王丹萍1,2庄贵军1周茵1,2摘要在列举已有文献中所探讨的促销框架基础上,讨论各促销框架的特征与差异,发现已有文献讨论了四种促销框架类型:属性框架、风险框架、离合框架和归属框架。

据此分别讨论前景理论对各种促销框架效应的实证研究结果的解释情况。

发现离合框架效应的研究对前景理论的支持情况良好。

但在属性和风险框架效应的研究中,前景理论被支持的情况较差。

建议后续探讨属性、风险以及归属框架效应的研究可借鉴调节定向理论解释和预测框架效应的表现;同时结合信息加工理论,探索信息加工程度如何影响框架效应的出现。

最后通过比较已有文献所研究的促销框架类型与现实中企业所应用的促销框架,指明现实中存在六类新的促销框架值得学者们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前景理论,促销框架效应,亏损规避,价值函数凹线性A Literature Review of Deal Promotion Framing Effect——Based on Prospect TheoryWang Danping1,2, Zhuang Guijun1, Zhouyin1,2(1.School of Managemet, Xi’an Jiaotong Univertisy; 2.The Key Lab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for ProcessControl and Efficiency Engineering)Abstract:Firstly, we list various deal promotion frames emerged in literature and describe their critical differences and commonalities. In this way we classify deal promotion frames into four different kinds: attribute framing, risk framing, segregation and aggregation framing, as well as assignment framing. Secondly, according to this typologywe thoroughly review past deal promotion framing research based on prospect theory. It finds that in probing segregation and integration framing effect, the hypothesis proposed by prospect theory is supported. However, prospect theory cannot adequately explain and interpret the other types of framing effect, especially attribute and risk framing effect. We suggest future researches use regulatory focus theory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y to deeply explore the antecedent, consequences and boundary condition of these types of promotion framing effect. We conclude the review with comparison between researched types of promotion framing effect and promotion framing in application. In doing so, we direct future research agenda.Key Words: prospect theory, deal promotion framing effect, loss aversion, concavity of value function作者简介:王丹萍,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E-mail:************************。

框架效应及其认知机制的研究进展_段锦云

框架效应及其认知机制的研究进展_段锦云

38 0
应用心理学 # 2008年第 14卷第 4期
影响。高损益值导致风险规避, 高概率水 平导 致 / 赢框架 0下的风险 规避和 / 输 框 架 0下的风险寻求。虽然损益值和概率水 平影响风险偏好, 但框架依然能解释大部 分变异 [ 14] 。
Van Sch ie和 V an der P ligt( 1995)研究 了结果显著性对框架效应的影响, 发现强 调正面结果的概率会导致风险偏好, 而强 调负面结果的概 率会导致风 险规避 [ 15] 。 即 与强调负面结果的概率相比, 强调风险项 正面结果的概率导 致对该选择偏好的 增 加。M and el( 2001)发现 [ 7 ] , 当描述 ( descriptor)和结果框架均为正时, 选择确定项的趋 势最强, 且自信 度最高; 而 当两者均为 负 时, 选择风险项 的趋势最强, 自信度也 最 低。刘雪峰、张志学和梁钧平 ( 2007)发现, 与负面特征框架相比, 在正面特征框架下, 人们决策速度更 快 [ 16 ] 。
索: / 医治 0和 / 统计 0。前者引起繁冗加工 ( substantive processing) , 后者不需 要更多 的建构加工。结果发现, 框架效应只出现 在需繁冗加工情况下。换言之, 当情境信 息需要被试跨越给定信息, 建构更深加工 时 ( / 医治 0情境 ) , 更长的思索时间导致更 明显的框架效应; 而在 / 统计 0问题情境下, 决策主题 线 索减 少 了 建构 加 工 的必 要 性, 因此 思 索 时 间 长 短 对 框 架 效 应 没 有 影 响 [ 23] 。另外, 该 研 究还 发 现 增加 被 试的 动 机和责任感, 以及更强的繁冗加工能力, 也 都使框架 效 应更 明 显 [ 23] 。概 言 之, 框架 效 应随着加工 努力的增 加而愈 加明显。也 即, 在决策问题的编辑阶段, 问题情境的主 观概念额 外 丰富 化 会 强化 框 架 效应 现 象。

大脑能量水平与框架效应关系的实证研究

大脑能量水平与框架效应关系的实证研究

e f f e c t ) 。双 向框 架 效应下 ,被试 对 于 冒险 , 规避 方
1 . 前 言
1 . 1框架效 应理 论和 前人 的研究
案 的选 择偏 好 出现反 转 ;而 单 向框 架效 应 下 ,被 试 所 做 的选 择 不 会 出现 反转 ,但 是在 输 / 赢 框 架
下的冒险 / 规避倾向得到了加强。L e v i n ,S c h n e i — e r 和G a e t h( 2 0 0 6 )[ O ] 则将框架效应分为特征框 框架效应是指在逻辑意义上等价的两种说法 d 由于表 述不 同而使 得 人 们对 同一 问题 做 出 了完 全 架 效应 , 目标 框 架效 应 和风 险评 估 框 架效 应 ,并
大 脑 是人 体 重要 的器 官 ,是 心理 与行 为的 生 物 基 础 ,而大 脑 重要 的能 量来 源 就是 葡 萄糖 。虽
2 . 2 . 1 被 试样本
实验一采用组间设计 ,被试为来 自苏州大学 然大脑 只占体重的 2 %,却要 消耗全身 2 5 %的葡 文正学院 的大一至大三 学生 ,参加实验 人数 为 萄糖 。在不久前的一项研究 中,美国南达科他大 2 1 2 人 ,其 中高大脑能量 的被试共有 1 1 4人 ,低 学的研究人员证实血糖高会令研究对象的冲动水 大脑能量的被试共有 9 8 人,其构成情况见附表。 平降低 ( 2 0 1 0 ) 。由此可见大脑血液中葡萄糖水平 会对人类认知行为产生影响 ,所 以在本研究 中将 大脑血液 中的葡萄糖水平作为大脑能量高低的衡
出以下结论 :在以大学生作为被试的情况下,框架效应普遍存在 , 但是框架效应的显著程度 与 大脑能量 之 间不存在 稳 定的 关 系;在 国家机 关工作人 员与企业 管理 人 员的被 试 中 ,高认 知 需求的被试群体 中框架效应并不普遍存在 ,而且其显著程度与大脑能量之 间不存在稳定的关 系;在社会群体被试 中,低认知需求的被试框架效应普遍存在 ,且大脑能量水平与框架效应 呈 显著 负相 关。认知 程度低 的被 试更 容 易 出现框 架效 应 。 关 键词 :框 架效应 大脑 能 量 认 知 需求

框架效应认知机制的研究

框架效应认知机制的研究

启 发式 系统. 而且 , eri 等采 用过程 分离程 序对 同一个 任务 中 自动化 成分 和 意识控 制 成分 的作 用大 小进 F rer a
行 分离实 验 , 结果 也证 实在决 策过程 中, 知资源 只影 响意识 控 制成 分 ( 认 即分析 式系 统 ) 而 不影 响 自动 化成 ,
分( 即启 发式 系统 ) . u
鉴于 文献上所 指 出的框架 效应是 启发式 系统作 用 的结果 , 大都 是研 究 者根 据 两个 加工 系 统 的特征 做 且 出的推论 , 很少有相 应 的实验 支持. 因此 , 本研 究拟通 过两 个实 验 考察 工作 记 忆容 量 和认 知负 载 不 同条件 下 的框架效应 , 以进 一步探讨 两个 加工 系 统 在框架 效 应 中的作用 . 如果 框架效 应 只是启发 式系 统作用 的结果 ,
1 问题 提 出
著名 的期望 效用理论 指 出 , 个体 的决 策行为存 在 内在恒定 性 , 受决 策 描述 中不 重 要变 化 的影 响 , 为 不 行
本 身始终 贯穿着 效用最 大化原 则. 但是 , 一理论 却无法 解释 生 活 中许多 背 离理 性选 择 的现 象 , 这 如框 架效 应
S p.0 0 e t2 1
文 章 编 号 : 0 0 2 6 ( 0 0 0 一O 7 一 O 10 - 37 2 1 ) 5 18 4
框 架 效应 认 知 机 制 的研 究
何 桂 华 , 志 成 金
( 南师范大学 心理系 , 州 503) 华 广 16 1
摘 要 : 为探讨框架效应的产生机制 问题 , 文中设 置两个实验分 别考察工作记忆 容量不同和认知 负载不 同条
“ 救” 获 框架 时 , 多数人选 择确 定方案 A 以规避 风 险. 上述 内容 改 为如下 描 述 : 采纳 方 案 C 将有 4 0人 大 将 “ , 0 死亡 ; 采纳方 案 D,/ 1 3的概率没 人死亡 ,/ 2 3的概率 6 0人全 部 死 亡. 结 果 发 现 , 多 数人 选 择 风险性 高 的 0 ” 大 方案 D 对 于 同样 的 问题 , . 方案 A, B采 用正 向框架 ( 救活 ) 述 ; 描 方案 C、 D采 用 负 向框 架 ( 亡) 述 , 死 描 受框 架 的影 响绝大 多数人 的决策完 全不 同. es y和 Ka n ma Tvrk h e n用前 景理论 (r s et h oy 来 解 释上 述框架 效 po p c e r ) t 应 , 为个体 在决策 时 , ]认 因认 知参 照点 不 一样 , 策 结果 就 会 不 同. 景理 论从 形 式 上 解 释 了框架 效 应 现 决 前 象 , 是并未 涉及 到框架效应 产生 的认 知机制 . 但 j 随着框架 效应成 为决策 研究 的热点 , 大量研 究不仅 证实 了框架 效应 的存在 , 而且提 出框架 效应是 启发式 系统起 作用 的结果[ . 究者 5 研 “ 认 为 : 发式系统 更 多地 依 赖直 觉 , 启 以并 行 方式 加 工信 息 , 反应 自动化 , 不 占用 或 占用 很少 的心理资 源 , 常我们 只能意识 到加 工结果 而意识 不 到加工过 程 ; 析式 系统则更 多地依 通 分 赖理性 , 以串行 方式加 工信息 , 加工 速度慢 , 占用较 多 的心理 资源 , 加工 过 程和 结果 都 能被 意 识 到. 据信 其 依 息加工 的观点 , 在一定 程度 内 , 认知 负荷 只影响 串行加 工而不 影 响并 行加 工 , 即只影 响分 析式 系 统 而不 影 响

审计判断中框架效应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审计判断中框架效应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示 了决策者 的风 险偏 爱依赖于 选项被 如何
描述 , 即框架 。亚洲疾 病 问题是 框架效应 的 典型 案例 ,其 中决策 者被 要 求在 生还 ( 正面框 架 )或者 死去 ( 负面框架 )的情 境下, 对一个 确定选项 和一个概 率( 风险 )
选 项 进 行 选 择 。 然 而 ,T V e r s k Y和 K a h n e ma n实验研 究发现 :用正面 框架 ( 生还 ) 和 负面框架 ( 死去 )叙述相 同的
有 关框 架效 应最 早是 由 Ka h n e ma n
和T V e r S k Y (1 9 8 4 )和 Tv e r S k Y和

中 图分类 号 :F 2 3 9 文献标 识码 :A
K a h n e ma n(1 9 8 1 ,1 9 8 6)提 出的 ,暗
审 计 判 断 贯 穿 整 个 审 计 过 程 。 行 为 经 济 学 中的 前 景 理 论 和 心 理 学 中的 框 架 效 应 理 论 认 为 ,人 们 在 不 确 定 状 态 下 进 行 风 险 判 断 时 ,往 往 会 受 问 题 的 语 言描 述 方 式 的 影 响 ,容 易产 生 框 架效 应 。 本 文 阐述 了框 架 效 应 的 内涵 , 分 析 了框 架 效 应 产 生 的 理 论 基 础 ,在 回 顾 国 内外 研 究 现 状 的 基 础 上 , 指 出 国 内在 审 计 判 断 领 域 进 行 框 架 效 应 研 究 面 临 的 局 限 性 , 并 对 未 来 研 究进 行 了 展望 。
决 策环 境 的 变换而 导致 行 为主 体对 同一
受 益 时人们 选 择风 险较 小 的方 案 ,而 受 损 时人 们选 择风 险较 大 的 方案 ,这 种 因

《2024年基于信息框架效应的干预方案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改变的研究》范文

《2024年基于信息框架效应的干预方案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改变的研究》范文

《基于信息框架效应的干预方案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改变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有效的自我管理行为对于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许多患者由于缺乏足够的知识和技能,难以实现有效的自我管理。

因此,研究如何通过干预措施促进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改变,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信息框架效应的干预方案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改变的影响。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信息框架效应是指人们如何通过不同的信息呈现方式来理解和评估信息,进而影响其决策和行为。

在糖尿病管理中,通过合理设计信息框架,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病情,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实证研究,验证基于信息框架效应的干预方案能否有效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改变,为糖尿病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选取符合条件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干预组。

对照组接受常规的糖尿病教育和管理,干预组则接受基于信息框架效应的干预方案。

(一)干预方案内容干预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病情信息框架设计:通过图表、数据等方式,直观地展示糖尿病的病情、并发症、治疗方案等信息,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病情。

2. 自我管理技能培训:包括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血糖监测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训。

3. 心理支持与辅导:通过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患者建立信心,提高应对疾病的心理承受能力。

4. 定期随访与评估: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和评估,了解其自我管理行为的变化和需求,及时调整干预方案。

(二)数据收集与分析通过问卷调查、血糖监测等方式收集数据。

采用描述性统计、t检验、卡方检验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四、研究结果(一)基本信息对比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框架效应研究

框架效应研究

框架效应是指人们对信息的理解和决策受到信息呈现方式的影响的心理现象。

在研究中,框架效应通常是指将同样的信息以不同的方式呈现给被试,进而观察他们的态度、感知和决策是否发生变化。

框架效应的研究主要探讨以下几个方面:
1.正面框架效应和负面框架效应:信息以正面或负面的方式呈现,对人们的态度和决策会有不同的影响。

一般来说,正面框架(例如“成功率90%”)会使人们更倾向于接受和采取行动,而负面框架(例如“失败率10%”)会使人们更加谨慎和保守。

2.损失厌恶:人们对损失的厌恶程度通常比对同等程度的收益的好奇程度更强烈。

因此,负面框架的信息可能对人们产生更大的影响,使他们更加谨慎和避免风险。

3.表述效应:相同的信息以不同的表述方式呈现,如“成功率90%”与“失败率10%”,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人们对信息的敏感度可能会因为表述方式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4.社会框架效应:框架效应的研究还涉及到社会问题和态度。

例如,在环保问题中,将行为的影响以积极或消极的方式呈现,可能会对人们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产生不同的效果。

框架效应研究旨在揭示人们的心理认知和决策过程,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信息处理和决策行为的规律。

这些研究对广告、营销、风险沟通、政策制定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有助于提高人们对信息的理解和反应的能力。

框架效应的应用研究及其应用技巧

框架效应的应用研究及其应用技巧

心理科学进展 2018, Vol. 26, No. 12, 2230–2237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DOI: 10.3724/SP.J.1042.2018.022302230 框架效应的应用研究及其应用技巧*李晓明1,2 谭 谱1(1湖南师范大学认知与人类行为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2湖南师范大学心理系, 长沙 410081)摘 要 个体的决策及偏好常会因信息的表达方式而变, 研究者将这种违背期望效用理论不变性的现象称之为“框架效应”。

框架效应体现了人类非理性决策的普遍性, 也为合理利用人类的决策特点以干预其决策行为提供了重要契机。

本文总结了框架效应在健康行为、市场营销及环保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着重分析了数量信息的表达技巧, 如风险信息的呈现、数量单位的选择以及图形的物理属性设计, 旨在探讨如何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变化信息呈现方式以实现对人类决策行为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 框架效应; 图形框架效应; 损失框架; 收益框架; 信息表征 分类号 B849:C91 1 框架效应的概念及分类 个体的决策及偏好常会因信息的表达方式而发生变化, 该现象被称为框架效应(f r a m i n g effect)。

Tversky 和Kahneman (1981)基于“亚洲疾病问题”发现, 个体的风险偏好依赖于问题的描述方式, 并由此提出框架效应。

该概念自提出至今, 一直是决策研究者及实践者关注的热点。

框架效应涉及范围广泛, 经典的分类是由Levin, Schneider 和Gaeth (1998)所提出的三类框架效应:风险选择框架效应(risky choice framing effect)、特征框架效应(attribute framing effect)和目标框架效应(goal framing effect)。

风险选择框架效应关注于当分别从损失或收益方面来描述某一风险信息时, 个体承担风险的意愿会如何变化。

框架效应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篮球裁判决策行为的影响研究

框架效应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篮球裁判决策行为的影响研究

向人们展示存在着框架效应现象以来 , 关于框架效应 与人 的决 取得 了篮球二级裁判员证书; 普通 院系学生未参加过专业 的篮
在不同的研究对象 、 同的试验 材料 、 同的决策 情景下都证 不 不 明了框架效应 的存在 , c e i (02 等的研究表 明内科医 M G tg 20 ) ta n 生 的决策在一定程度上受 到了框架效应 的影 响 ; c e ,ak M ni Pu e l
s e i t t d n sb s eb l rf re t ed c s n—ma i g b h vo f ea in e e l h s c oo ia h rce - p c a y s e t a k ta l ee e e ii l u h o k n e a ir lt ,r v a e p y h lgc c a a tr or o t l
教学 ・
JO U ・ ASO I X E TNU A
框架效应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篮球裁判决策行为的影响研究
Efe to a e r n Ba k t a lRe e e c so — m a i g Be a i r f c f Fr m wo k o s e b l f r e De ii n — k n h vo
o td ns、 t h s a d c t nMao fSu e t h P yi l u ai jr c E o
刘 亮, 熊友 明
L U a g,XI I Lin ONG u—mi g Yo n

要: 本研 究 旨在探 讨正负信息呈现 方式与体育教 育专业学生篮球裁判决策行为的关 系, 从心理层面揭
(03 等 的研究表 明在 不同 的知 识背景 中 , 20 ) 框架 效应 均明显

设计框架效应实验报告

设计框架效应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框架效应(framing effect)是指人们在面对决策时,由于信息呈现方式的不同,导致决策结果出现偏差的现象。

为了探究框架效应对人们决策的影响,我们设计了一项实验,旨在验证框架效应的存在以及影响因素。

二、实验目的1. 验证框架效应的存在;2. 探究框架效应的影响因素;3. 分析框架效应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三、实验方法1. 实验设计:采用2(正面信息呈现 vs. 负面信息呈现)×2(低风险 vs. 高风险)的混合实验设计,共4个实验组。

2. 实验材料:设计两组风险决策题目,分别以正面信息和负面信息呈现,每组题目又分为低风险和高风险两种情况。

3. 实验流程:(1)被试者随机分配到四个实验组中;(2)被试者阅读题目并做出决策;(3)记录被试者的决策结果。

四、实验结果1. 正面信息呈现组中,高风险决策的决策率显著高于低风险决策;2. 负面信息呈现组中,低风险决策的决策率显著高于高风险决策;3. 正面信息呈现组与负面信息呈现组的决策结果存在显著差异。

五、实验分析1. 框架效应的存在:实验结果表明,框架效应确实存在,即信息呈现方式的不同会影响人们的决策结果。

2. 框架效应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显示,信息呈现方式(正面 vs. 负面)和风险水平(低风险 vs. 高风险)是影响框架效应的重要因素。

3. 框架效应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框架效应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广告、营销、政策制定等。

了解框架效应,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识别和应对信息呈现方式对决策的影响。

六、实验结论1. 框架效应确实存在,信息呈现方式的不同会影响人们的决策结果;2. 信息呈现方式(正面 vs. 负面)和风险水平(低风险 vs. 高风险)是影响框架效应的重要因素;3. 了解框架效应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识别和应对信息呈现方式对决策的影响。

七、实验建议1. 在实际生活中,注意信息呈现方式对决策的影响,避免因框架效应导致的决策偏差;2. 在广告、营销、政策制定等领域,合理运用框架效应,提高信息传递效果;3.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究框架效应的机制,以及如何有效应对框架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

框架效应理论实验报告

框架效应理论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讨框架效应理论在消费者决策行为中的应用,验证框架效应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

通过设计不同的实验情景,观察消费者在面对收益和损失时的决策差异,分析框架效应对消费者决策行为的影响。

二、实验背景框架效应理论由特沃斯基和卡尼曼于1981年首次提出,是指人们对一个客观上相同问题的不同描述导致了不同的决策判断。

该理论揭示了人们在面对收益和损失时,心理参照点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了决策行为。

三、实验方法1. 实验设计本实验采用2(收益/损失)× 2(情景1/情景2)的混合实验设计,其中收益/损失表示消费者面临的决策情境,情景1/情景2表示不同的实验情景。

2. 实验材料(1)情景1:假设消费者购买一款智能手机,价格为2000元。

消费者可以选择以下两种方案:方案A:购买手机后获得100元现金返还。

方案B:购买手机时直接优惠100元。

(2)情景2:假设消费者购买一款智能手机,价格为2000元。

消费者可以选择以下两种方案:方案A:购买手机后,支付2000元。

方案B:购买手机时,额外支付100元。

3. 实验流程(1)将被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人。

(2)向被试展示情景1,询问被试选择哪个方案。

(3)记录被试选择的方案。

(4)向被试展示情景2,询问被试选择哪个方案。

(5)记录被试选择的方案。

(6)统计分析两组被试在两种情景下的选择差异。

四、实验结果通过统计分析,我们发现:1. 在情景1中,选择方案A的被试占比为60%,选择方案B的被试占比为40%。

2. 在情景2中,选择方案A的被试占比为30%,选择方案B的被试占比为70%。

结果表明,在收益情境下,消费者倾向于选择方案A(现金返还),而在损失情境下,消费者倾向于选择方案B(直接优惠)。

五、实验结论本实验验证了框架效应理论在消费者决策行为中的应用。

当消费者面临收益时,他们更倾向于选择现金返还的方案;当消费者面临损失时,他们更倾向于选择直接优惠的方案。

框架效应文档

框架效应文档

框架效应简介框架效应是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人们在理解和判断信息时,受到信息表达方式的影响。

具体而言,框架效应是指同样的信息以不同的方式呈现给人们时,会引起不同的反应和判断。

框架效应的存在使得人们容易被信息的形式所左右,导致主观判断的偏差。

框架效应的分类框架效应有两种不同的分类方式:正向框架效应和负向框架效应。

1.正向框架效应:当信息以积极的方式呈现给人们时,人们更容易采用乐观的态度来看待问题。

例如,一项研究表明,医生以乐观的语言告诉病人手术成功率为90%时,病人更有可能选择手术治疗。

这是因为病人受到了积极框架的影响,更容易相信手术成功的可能性。

2.负向框架效应:当信息以消极的方式呈现给人们时,人们更容易采用悲观的态度来看待问题。

例如,一项研究显示,当人们被告知购买某个产品会有10%的风险,相比于被告知该产品90%的成功率,人们更倾向于认为产品存在风险。

这是因为人们受到了消极框架的影响,更倾向于看到问题的负面方面。

框架效应的原因框架效应的产生是由于人们对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时的认知偏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1.信息的表述方式:同样的信息以不同的方式呈现时,会引起不同的反应。

例如,当一个商品宣传为“无糖”时,人们更容易将其视为健康食品,但在实际上可能含有其他不健康的成分。

这是因为人们更容易被商品的积极特点所吸引,而忽视了其他负面信息。

2.个人经验和背景知识:个人的经验和背景知识会影响对信息的理解和解读。

例如,一个有经验的投资者可能更容易看到一个投资机会的潜在风险,而一个没有经验的投资者可能更容易看到其潜在利润。

这是因为经验丰富的投资者对市场风险更加敏感,而缺乏经验的投资者可能更容易被利润所吸引。

3.注意力的偏向:人们的注意力往往会集中在信息的某些方面上,而忽略其他方面。

例如,当一个商品以降价的方式宣传时,人们更容易关注商品价格的便宜,而忽视了其他可能缺陷。

这是因为人们更容易被价格所吸引,而忽视其他因素的影响。

框架效应影响因素及其认知机制研究综述

框架效应影响因素及其认知机制研究综述

框架效应影响因素及其认知机制研究综述金佳;张武科【摘要】Framing effect refers to the phenomenon that people’s preference reverses when the description of a problem changes in formulation. Framing effec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olitical activities, consumption, team decision making and many other activities. Thus it is very necessary for us to make out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factors on the framing effect and the mechanisms of framing effect. In this paper, we divide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framing effect into two parts: the decision maker and the decision situation. Especially, we focus on the neural mechanisms of the framing effect, for a large number of research achievements based on ne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ve emerged in recent year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theories of framing effects, and wishes to serve as a guide for future researches and theory developments.%框架效应(framing effects)是指由于对选项描述上的不同而导致对同一问题的不同备选方案产生偏好反转的现象。

自我概念及框架效应相关性研究开题报告

自我概念及框架效应相关性研究开题报告

自我概念及框架效应相关性研究开题报告目录自我概念及框架效应开题报告一、选题1.论文题目3.相关概念二、文献综述1.自我概念对框架效应的影响1.1自我人格对风险决策框架效应的影响1.2自我认知风格对决策中框架效应的研究1.2.1框架效应的影响因素1.2.2自我认知风格对框架效应的影响1.221 自我认知风格的概念和差异1.2.2.2自我认知风格对风险偏好及决策的影响2.个体决策时的框架效应2.1 风险决策下框架效应的理论解释2.2齐当别抉择模型3.目前研究的趋势和不足4.结论三、研究计划1.研究方法2.研究工具3.研究假设一、选题1.论文题目自我概念及框架效应的相关性研究2.相关概念(1)自我概念即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

它包括一个人通过经验、反省和他人的反馈,逐步加深对自身的了解。

自我概念是一个有机的认知结构,由态度、情感、信仰和价值观等组成。

(2)框架效应框架效应是风险决策领域的概念,用来描述同一决策问题由于表述方式的不同而产生不同决策倾向的现象。

对同一决策问题,可采用获得或损失两种语言方式进行表述,分别称为积极框架(正框架)和消极框架(负框架)。

人们在积极框架中倾向于风险回避,而在消极框架中倾向于风险寻求。

框架效应反映了决策者面对客观上相等的价值得失做出了不对称的“非理性”行为决策现象。

二、文献综述自我概念及框架效应相关性研究【摘要】在自我心理学中,自我概念与框架效应是紧密相关的,自我概念成为影响框架效应的一个重要因素,自我人格的认知影响着风险决策下的框架效应,从而使结果像不同趋势发展。

本文综合各种文献探讨了自我概念与框架效应的相关性。

【关键词】自我概念,框架效应,人格,认知1.自我概念对框架效应的影响1.1自我人格对风险决策框架效应的影响Levin,Gaeth的研究中指出神经质倾向的个体更容易表现出框架效应,开放性、敢为者个体更倾向于选择高风险选项。

刘旭峰和齐建林研究中发现外向性维度得分高的个体倾向于选择风险方案,愉快性维度得分高的个体倾向于选择保守方案。

风险决策中动态框架效应研究

风险决策中动态框架效应研究

风险决策中动态框架效应研究风险决策中动态框架效应研究【英文标题】A STUDY ON DYNAMIC FRAMING EFFECTS IN RISKY DECISION Wang Zhongming(Department of Psychology,Hangzhou Universi-ty,ZheJiang,310028)Liang Li(School of Management,Hangzhou University,zheJiang,310028) 【标题注释】本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作者】王重鸣/梁立【作者简介】王重鸣杭州大学心理系,浙江,310028 梁立杭州大学管理学院,浙江,310028【内容提要】风险决策的框架效应一直是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的焦点。

该研究利用计算机联网模拟团队分布式动态风险决策任务,从三个方面(过去绩效,启动资金和目标设置)研究决策者在动态条件下风险偏好的变化规律。

研究发现“目标设置”因素框架效应具有抑制作用,“启动资金”因素对个体和团队有不同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风险敏感性同样适用于解释动态情境下的风险偏好。

【摘要题】The framing effects of risky decision have for both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reasons received much attention.By usings-imulated team scale dynamic distributed decision-making task on computer network,three factors (past performance factor,target set factor and start bonus factor) were used to find t-heir influences on decision maker's riskpreference.It was fo-und that the targer factor had a refrain function on other fr-aming effects and the start bonus factor had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individual and the team.Theresults imply that the risk sensitivity can also be used to explain the risk preference in dynamic context.【关键词】框架效应/风险敏感性/风险偏好/启动资金/framingeffects/risk sensitivity risk preference/start bonus.1 引言对于决策者来说,多数决策都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我国个人纳税遵从决策中的框架效应研究

我国个人纳税遵从决策中的框架效应研究

针对纳税不遵从问题,我国税收征管部门主要采用威慑机制应对,包括处罚与稽查两种手段,但在税收征管实践中,处罚强度是有限度的,而大幅提高稽查率又需要付出大量的征管成本,因此,一味地通过加大处罚、稽查力度来降低纳税不遵从行为的方法并不可取。

为此,笔者认为有必要研究在不提高处罚率与稽查率的情况下如何改善纳税不遵从问题。

近年来,国外众多学者将纳税人的心理特征引入纳税遵从行为分析之中,发现除了稽查率和罚款率之外,纳税人的内在认知如框架认知、稽查率认知以及纳税人所处的外部环境如社会公平、其他社会人的行为、政府行为等因素都会影响纳税人的遵从决策行为。

其中,纳税人的框架认知即框架效应这一纳税决策影响因素得到了许多学者的认可。

他们认为现实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对同一个纳税决策问题,由于描述方式的不同,纳税人会表现出不同的风险偏好,并作出不同的纳税决策。

这正是本文所要讨论的一个现实问题,即框架效应影响个人纳税遵从决策。

一、文献回顾国外学者对个人纳税遵从决策行为中的框架效应进行了许多研究。

Chang和Schultz(1990),Shepanski和Shearer(1995),Schmidt(2001)以及Kirchler和Maciejovsky(2001)都在研究预缴现象的同时,证明了框架效应存在于税收申报决策过程中。

他们认为,对于预缴税款问题,纳税人面临着两种情况:一是预缴税款高于实际应付税款,这时纳税人将面临退税;二是预缴税款低于实际应付税款,这时纳税人将面临补缴。

研究结论显示,处于退税状况的纳税人,其遵从度高于处于补缴状况的纳税人。

事实上,两种情况最终需缴纳的税款都是一样的,只是由于问题的表述不同,使得纳税人将退税视为收益,将补缴视为损失,从而作出不同的纳税决策。

因此,这些学者都认为,框架效应存在于个人纳税决策过程中,并建议征管部门通过提高预缴税款来提高纳税人的遵从度。

此外,Hasseldine和Hite(2003)通过邮件调查法进行了研究,发现信息框架与性别的交互作用对纳税遵从行为具有显著影响,男性◆ 刘 华 黄熠琳 尹开国内容提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运用协方差分析法,对我国纳税人在纳税遵从决策中是否存在框架效应进行了研究。

创业风险决策框架效应特征研究

创业风险决策框架效应特征研究

创业风险决策框架效应特征研究摘要以创业风险决策为背景,以从事管理类工作的白领员工为被试,探讨了框架效应的表现特征。

结果表明随着损益值的增加人们倾向保守,而随着概率水平的增加而偏好冒险,创业倾向高的个体更倾向冒险。

框架效应并不出现在所有输赢描述决策情境中,它只出现在缺乏主导社会线索的模糊情况下。

关键词框架效应,创业风险决策,决策任务结构,社会线索。

1问题的提出以亚洲疾病问题(Asian disease prblem)为代表的风险选择框架效应(risky-choice framingeffect)(往往被默认为框架效应)已成为行为决策中的经典“异像”(anomaly)。

Kanneman和Tverskv把具有直觉特点,需意识或非意识(uncon-scious)参与的信息表征称之为Ⅱ型信息加工,而该加工过程被称之为“框定”(framing)过程。

基于此,Tversky和Kahneman用框架效应(framing ef fect)来描述期望值相同而表述不同的风险选项的偏好反转,如对于亚洲疾病问题。

在正面框架下,大部分人选A,而在负面框架下。

大部分人选D,而实际上A与C、B与D是期望值等同的选项,这就是最早提出的框架效应。

亚洲疾病:美国正在对付一种罕见的亚洲疾病。

预计该种疾病的发作将使得600人死亡。

现有两种与疾病作斗争的方案可供选择。

假定对各方案产生后果的精确科学估算如下所示:正面框架(eain):A方案,200人将生还。

B方案,有1/3的机会600人将生还。

而有2/3的机会无人将生还。

负面框架(lose):C方案,400人将死去。

D方案,有1/3的机会无人将死去,而有2/3的机会600人将死去。

框架效应违反了规范决策理论(normativethery)的不变性(invariance)原则,对传统经济理性思路提出了严重挑战。

研究发现,专业人员也受框架效应的影响,群体情境中也存在框架效应且效果更明显,在完全假想的决策情境中框架效应也依然存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织行为学小组报告题目:框架效应理论及应用探究目录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框架效应文献综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框架效应的概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框架效应的种类....................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双向框架效应....................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框架效应的理论解释................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框架效应的影响因素................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1 材料因素....................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2 认知需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4 年龄、性别与性格............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关于框架效应的思考..................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框架效应的应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本文共分为四部分,分别是文献综述、对文献的思考、应用和实验设计。

文献综述主要概述了前人对框架效应的研究概括,列出了研究框架和方向等。

第二部分则是在综述的基础上给出了我们对文献的自己思考,总结出了前人研究中存在的一些缺陷。

建立在前两部分的基础上,我们第三部分阐述了具体利用框架效应的实际方式。

最后我们设计了一个简短的实验来验证框架效应的存在。

一.框架效应文献综述1.1框架效应的概念传统的理性决策的恒定性原则认为若决策者是一个理性个体,则在面对同一问题的几个不同描述方式时,应该表现出相同的偏好。

然而,1981年,Kahneman 和Tversky利用“亚洲疾病问题”研究决策时发现,人们在决策时会受到备择方案描述方式的影响,表现出偏好反转的现象。

Kahneman和Tversky(1981)将这种由于描述方式的改变而导致对同一问题的备择方案产生的偏好转变的现象称为框架效应(framing effect)【1】。

决策框架是“决策者所拥有的有关动作、结果以及某一特定选择可能引发的有关情况的一系列概念”,它由问题形式、社会规范、习惯和决策者的性格特征决定。

近三十年来,随着风险决策研究的深入,对框架效应这种决策偏差的研究范围和深度在不断延伸。

1.2框架效应的种类,双向框架效应Wang(1996)研究框架效应的动力学机制时发现,人们在决策时除了存在传统的框架效应,即双向框架,还存在另外一种框架效应,即单向框架效应,并进一步验证了两种框架效应的存在【2】。

(1)双向框架效应(bidirectional framing effect):由于选项结果框架的不同而从风险规避占主导转为风险寻求占主导,这是双向框架效应。

双向框架效应即传统意义上的框架效应,涉及到偏好反转,它主要在决策者的风险偏好模糊或者微弱的时候出现。

(2)单向框架效应(unidirectional framing effect):单向框架效应没有偏好反转,但是转变为一种更加极端的风险偏好。

如果占主导的偏好在两种框架条件下都是单向的风险规避,那么在积极框架下比在消极框架下更加规避风险。

如果占主导的偏好在两种框架条件下都是单向的风险寻求,那么在消极框架下比在积极框架下表现出更多的风险寻求。

(1)风险选择框架,即 Kahneman和Tversky(1979)提出的框架效应,它能说明价值函数对风险偏好的影响,即当某一冒险行动的潜在结果用积极或消极的框架呈现时会产生不同的风险偏好,例如“亚洲疾病问题”[3]。

(2)特性框架,它会影响对于目标或事件特征的评价,当某一事物或事件的关键特质被置于积极框架下时,就会产生特性框架效应。

一般而言,属性框架效应中,人们更喜爱用积极框架描述的事物。

例如,Levin和Gaeth(2002)将牛肉分别用75%瘦肉和25%肥肉来描述时,人们更喜爱有75%瘦肉的牛肉(即用积极框架描述的牛肉)[4]。

(3)目的框架,它会影响交流信息的说服力,当劝说信息着重表现某一行动所能产生的积极后果或着重说明消极后果时就具有了不同的吸引力,从而产生了目的框架效应。

例如:妇女在强调不做乳房自我检查的消极结果的情况下要比在强调积极结果的情况下,更愿意去做检查。

(1)外部框架效应(external framing effect):文献中框架效应的研究材料大部分是用语言组织的外部信息。

这种由别人提供和包装的信息形成的框架叫外部框架。

实际上,无论是Wang提出的单向框架效应和双向框架效应,还是Levin 等人提出的风险选择框架效应、属性框架效应和目标框架效应,都属于外部框架效应。

(2)自我框架效应(self framing effect):实际生活中,人们面临的选择大多表述模糊,很少会有清晰的框架。

人们需要在作出选择之前对决策信息进行主动编码和加工,这种通过内部表征形成的框架就是内部框架, Levin(1998)和Wang(2004)等学者将内部心理框架又称为自我框架[5,6]。

自我框架效应指的是由决策者对信息进行内部表征而导致的决策偏差。

有研究发现自我框架对风险决策的影响与传统框架一致。

该分类起源于Samuelson在1937年提出的折扣效用模型。

研究中采用的决策选项在金额和时间上都不相同,如当天获得50美元的礼券或一年后获得100美元的礼券。

后来很多研究者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对延迟和及时选择的不同影响进行了论证。

在框架效应研究中也从传统的风险选择范式扩展到跨时间选择领域,人们可以立即作出决策,也可以延迟自己的选择,延迟框架下,人们获得的金额较大;而加速框架下,获得较少的金额。

他们最终获得的附加补偿额和获得补偿的时间受其选择的影响。

Milch(2009)等人利用延迟框架和加速框架探讨了框架效应对个体/群体决策的影响,发现群体更加倾向于延迟的较大金额选项,而个体则偏好立即获得较小的金额[7]。

Weber(2007)等人也发现相对于较大的、延迟的收益,个体更偏好较小的、立即的收益。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延迟框架和加速框架与框架效应的定义并不一致,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框架效应的概念[8]。

这是因为延迟框架和加速框架不是对相同情景的不同描述,而是同一选择的两个描述版本。

1.3框架效应的理论解释解释框架效应的理论大致可以分为3类:形式的、认知的和动机的理论,具体展开可分为以下五种理论,1.前景理论是最著名的形式理论,如上所述,它将框架效应解释为相对于某一参照点时,某一选择的价值函数是收益还是损失。

2.认知理论则注重研究衡量得失的认知过程。

例如“认知损益平衡理论”认为框架效应是做出正确决定和最小努力原则的要求之间的一种平衡的结果。

3.动机理论将框架效应解释为愉悦压力的结果,例如:个体的恐惧和希望,认为决策者更多的注意不愉快的情绪,这与前景理论中“损失引起的情绪要比等量的收益引起的情绪更为强烈”的假设是一致的。

4.Gonzalez(2005)等人提出了第四种理论:“认知—情绪平衡模型”,认为框架效应的发生取决于计算出选项的期望价值所需的认知努力和该选项的情感价值之间的平衡[9]。

5.“齐当别”抉择模型:该模型把人们的二择一选择行为描述为一种搜寻一备择方案在主观上优越于另一备择方案的过程。

李纾等人的实验表明操纵可能结果的大小差别可以随意促成、或者不促成框架效应。

“齐当别”策略可以对不同实验条件下的风险决策行为做出较为连贯的解释。

1.4框架效应的影响因素Tversky 和Kahneman 的系列研究证实框架效应普遍存在, 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 众多研究者发现个体特征会影响框架效应的稳定性, 这些个体特征主要包括人格、认知能力、认知风格、年龄和性别等。

我们应该从认知和情绪的角度, 全面研究框架效应个体差异的心理机制, 构建动态、综合的框架效应理论模型。

除了框架本身以外,可能还存在其他变量影响着框架效应作用的大小。

于会会和徐富明等(2012)详细总结分析了几个个体变量对于框架效应的影响[10]:1.4.1 材料因素研究发现,不同的材料要素在不同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框架效应。

要素主要包括:任务领域、涉及数量、概率等。

在任务领域上, Wang在生命救助、公共财产、个人金钱这三个领域中发现存有不同程度的框架效应:当面对生命救助问题的时候,被试表现出比其他两个任务领域更多的冒险偏好。

当改变材料中的涉及数量时,也引起框架效应的变化。

在生命救助中,群体规模小于100时,框架效应消失。

而在公共财产中,涉及数量高于100时,框架效应消失。

在个人金钱中,只有涉及数额较大时(千元以上),才显示出框架效应,且是增大了风险规避的单向框架效应。

Tversky和Kahneman通过对风险决策的深入研究总结了四种类型的风险偏好:高概率获益时风险规避、高概率损失时风险寻求、低概率获益时风险寻求、低概率损失时风险规避。

这四种类型说明了概率可能会对框架效应的方向产生一定的影响。

Khberger(1998)等发现,概率是通过框架来影响风险决策的。

概率越高,收益时的风险规避倾向性和损失时的风险寻求倾向性越大。

并且损益值越大,决策者的风险规避倾向越明显[11]。

1.4.2 认知需求Cacioppo和Petty(1982)认为认知需求(NC)就是个体乐于进行思考的倾向。

研究表明NC是一个稳定的人格变量,NC得分高的人与得分低的人相比,对于书面信息给与更多的思考、分析,更深入地搜索信息,并且较少地注意表面线索,因此很多研究者认为它是解释信息加工及其行为的不同成分的核心[12]。

Smith和Levin(1996)的“癌症治疗方案选择”实验,以及Inman等人对于NC与价格折扣的反应,证明了NC高的人比NC低的人表现出较少的框架效应[13]。

Chatterjee和同事们在研究中也发现了框架与NC的交互作用,框架效应只出现在那些NC得分较低的被试中。

他们发现在收益情况下,NC得分低的被试对相关的框架很敏感;而在损失情况下,所有的被试都会更加认真地思考,而较少受到框架的影响。

Levin等人还对各类框架与NC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有证据表明,NC在目的框架下比在另外两类框架下表现出更强的调节作用。

有些研究表明数学能力与框架效应之间存在关系,如Wurm-Schaar的研究就发现:对自己的数学能力评价比较高的人较少地受到框架效应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