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母细胞瘤PPT课件

合集下载

肝母细胞瘤

肝母细胞瘤

肝母细胞瘤(一)定义肝母细胞瘤是一种具有多种分化方式的恶性胚胎性肿瘤。

它是由类似于胎儿性上皮性肝细胞、胚胎性细胞以及分化的间叶成分组成。

大部分的肝母细胞瘤为单发。

(二)常见病因引起肝母细胞瘤的原因尚不明确。

有些遗传因素和先天因素与肝母细胞瘤发生风险有关,如贝-维综合征,家族性腺瘤结肠息肉,偏侧肥大等。

(三)常见症状和体征肝母细胞瘤的症状取决于肿瘤的大小及是否转移。

早期多无症状,患儿常因偶然发现的腹部肿块就诊。

常见症状:腹部膨隆、体重降低、食欲不振。

偶尔可有恶心、呕吐、腹痛。

少数有黄疸临床表现:患儿腹部膨隆、体重降低、食欲不振。

偶尔可有恶心、呕吐以及腹痛。

少数病例可见黄疸。

罕见情况下肿瘤细胞分泌HCG,导致青春期早熟、出现阴毛、生殖器增大以及声音变粗,多发生于男孩。

(四)实验室检查与辅助检查1.血小板增高,红细胞数减少。

2.血AFP升高。

AFP水平与疾病过程平行,当肿瘤完全切除时,AFP降至正常而随病变复发,AFP水平可再度升高。

3.其他实验室指标异常包括血清胆固醇、胆红素、碱性磷酸酶以及天冬氨酸转移酶水平的升高。

4.CT可显示肝内单个或多个肿物,50%病例有钙化灶。

MRI及CT有助于将肝母细胞瘤与婴儿型血管内皮瘤、间叶性错构瘤等相区别,这些病变一般都有各自特有的血管影像学特征。

MRI 还可显示肝母细胞瘤的上皮及间叶成分。

(五)治疗原则治疗以手术切除为首选。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为常规Ⅰ期无法切除的肝母细胞瘤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

利用超声波的可视性、组织穿透性和聚焦性等物理特征,通过超声波加热效应,机械效应和空化效应从体外定位,直接破坏体内深部的肿瘤组织,对邻近正常组织的影响较小,定位准确、无创性“切除”、无辐射污染、疗效明显。

超声消融治疗联合手术切除将极大提高肝母细胞瘤的完整切除率。

(六)健康指导术后护理要点及措施:(1)按小儿外科术后护理常规(2)严密观察病情,持续心电监护,监测患儿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等(3)注意保持胃管及导尿管的通畅,观察引流液的性状,颜色,量,定时给予冲洗胃管,如引流出深咖啡色及鲜红色胃液,应及时报告医生,遵医嘱给予止血药或者冰盐水冲洗。

内科学_各论_疾病:小儿肝母细胞瘤_课件模板

内科学_各论_疾病:小儿肝母细胞瘤_课件模板
治疗:
小儿肝母细胞瘤治疗方法_如何治疗小儿 肝母细胞瘤
西医治疗 1.临床分期治疗原则(SIOPEL-Ⅰ分 期) (1)Ⅰ期:部分肝叶切除或相应部 位肝段切除。 (2)ⅡA1期:肝右叶切除;ⅡA2期: 肝左叶切除。 (3)ⅡB期:相应肝段切除。
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肝母细胞瘤>>>
治疗:
超半肝切除或先行联合化疗待肿瘤减量后 手术切除。
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肝母细胞瘤>>>
治疗:
行放疗要慎重。儿童肝脏组织对化疗药物 及放射线非常敏感,因此多主张手术后可 隔1~2个月,再进行化疗或放疗,以免妨 碍术后正常肝细胞的再生。化疗药物有长 春新碱、环磷酰胺、氟尿嘧啶(5-FU)、 多柔比星(阿霉素)等,但疗效不如对神 经母细胞瘤和肾胚胎瘤那样好。曾有人报 道用氟尿嘧啶(5-FU
内科学各论疾病部分 小儿肝母细胞瘤 内容课件模板
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肝母细胞瘤>>>
别名: 小儿肝毒细胞瘤,小儿肝胚细胞瘤。
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肝母细胞瘤>>>
身体部位: 腹部。
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肝母细胞瘤>>>
科室: 放疗、化疗科 小儿科。
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肝母细胞瘤>>>
简介:
肝母细胞瘤90%以上见于3岁以下,60%为1 岁以下的患儿。小儿中此瘤比较常见。 肝母细胞瘤是一个上皮的和间质的 (mesenchymal)混合组织。它可以含有 纤维组织、肌肉、类骨(osteoid)组织、 软骨、造血组织或原始的间质组织。瘤处 于肝中可以是孤立的或是多发的。经血液 及淋巴液转移至别处。
内科学疾病部分:小儿肝母细胞瘤>>>

小儿肝母细胞瘤课件

小儿肝母细胞瘤课件
小儿肝母细胞瘤课件
欢迎来到本次关于小儿肝母细胞瘤的课件。通过本课件,您将了解到关于肝 母细胞瘤的定义、症状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方案、手术治疗、化疗治疗、 预后及随访的详细信息。
肝母细胞瘤的定义
肝母细胞瘤是一种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起源于肝脏的胚胎性母细胞。它 通常在儿童早期发展,并且可以在出生后的几个月内诊断出来。
化疗是手术前后的重要治疗方 式,可以帮助缩小肿于对付手术后残留的 小体积或无法手术切除的肿瘤。
手术治疗
1 部分肝切除
对于较小的肿瘤,可以进 行部分肝切除,以切除肿 瘤并保留足够的健康肝组 织。
2 全肝切除
对于较大的肿瘤或已扩散 到肝脏的多个部位,可能 需要进行全肝切除。
3 肝移植
在极少数情况下,如果肿 瘤无法切除或已经扩散到 其他器官,可能需要考虑 进行肝移植手术。
化疗治疗
1
新辅助化疗
在手术之前,化疗可以用来减小肿瘤的体积,使手术更容易进行。
2
术中化疗
在手术期间,化疗药物可以直接注入肝脏,杀死残留的癌细胞。
3
辅助化疗
在手术之后,化疗可以帮助杀死潜伏在身体其他部位的癌细胞,预防复发和转移。
症状表现
腹部肿块
肝母细胞瘤通常在腹部引起 可触及的肿块,这是最常见 的症状表现之一。
恶心和呕吐
由于肿瘤压迫胃部和消化道, 儿童可能会出现恶心和呕吐 的症状。
腹部疼痛
肝母细胞瘤也可能导致腹部 疼痛,特别是在肿瘤较大或 与周围组织有关时。
诊断方法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是最常用和非侵入性的 诊断方法之一,可以用于检测肝 块和肿瘤。
肝组织活检
肝组织活检被用来确认诊断和确 定肿瘤类型,需要采集肝脏组织 进行细胞和组织学检查。

肝母细胞瘤诊治进展PPT讲稿

肝母细胞瘤诊治进展PPT讲稿

LOGO
• 1、B超 • 由于肝母细胞瘤早期无特殊临床症状、因
此B超无创伤性检查对早期诊断有实用意义。 B超可检查5mm以上肿块、并能确定肿瘤部 位、大小及囊实性,对于上腹胀、肝大的 患儿,及早B超检查有筛选效果。
LOGO
• CT检查瘤体表现为较大圆形、以低密度为
主的混杂密度肿块,边界清楚光滑。
LOGO
• B超、CT和肝动脉造影均有助于诊断和定位,但均缺乏特
异性,如有怀疑则进一步作肝穿刺活检或剖腹探查。SIOP 在术前化疗前均作肝活检。B超引导下经皮肝内病灶穿刺 细胞学检查是术前确诊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可能引起内出 血或瘤细胞在针道内转移。对已明确诊断或血供丰富的病 灶、高度怀疑肝包虫引起的囊肿则不应穿刺检查。
LOGO
• 放射性核素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ECT)或单光子发射计算
机断层摄影(SPECT)可了解肝脏大小、形态、位置及肝内 占位性病变并了解肝肿瘤范围,和CT检查一样在肝肿瘤中 最为常用。
LOGO
• 选择性肝动脉插管造影可了解肝血管有无变异。使术前更
好地设计肝脏切除范围,但为有创伤性,有条件者可做此 检查并对造影发现肿瘤无法切除者可先作介人治疗,但不 作为常规。
Page 2
LOGO
• HB常表现为无症状性上腹部增大包块,如出现体
重减轻、食欲减退、呕吐、腹痛则预示病情加重。 肿瘤以肝右叶多见,但约35%波及双侧。诊断时 约20%患儿存在远处转移,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 肺,其次是脑和骨髓。
LOGO
肝母细胞瘤的诊断
• 1、B超 • 2、CT • 3、MRI • 4、AFP(甲胎蛋白)血清 • 5、肝核素扫描 • 6、选择性肝动脉插管造影
LOGO
• 肝移植对于不能切除的肿瘤,肝移植也是一种治疗方法。 • 适应证: • ①PRETEXT IV组,此组肿瘤可分为多发病灶组和单发的

儿童肝脏原发肿瘤性病变 1PPT课件

儿童肝脏原发肿瘤性病变 1PPT课件

增强实性部分可呈延迟强化,囊性不强化
精选ppt
27
精选ppt
28
1Y,M
2Y,M,囊中囊
精选ppt
29
鉴别诊断:
胚胎性肉瘤:发病年龄较大(2~6岁),也可表现为囊实性肿 物,但其囊壁不光滑,分隔厚薄不均,而HMH囊壁较光滑。
棘球蚴: 牧区生活史,细颗粒状或弧形的钙化位于边缘的实质 内 、液化坏死区的周围 , 母囊内可见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的子 囊。
精选ppt
5
镜下肝母细胞瘤可分为:
上皮型:胎儿型 、胚胎型 、巨梁型 、未分化型; 混合性上皮间叶型:非畸胎瘤样 、畸胎瘤样。
不同的组织类型中胎儿型、混合型预后相对较好
精选ppt
6
影像学表现:
多为单发,少数为多发弥漫型,可见出血、坏死
50%出现钙化(点条状、块状)为其较为特征性的表现
动脉供血,增强扫描动脉期较明显强化(高/低于周围肝 实质)
巨大肝囊肿:无实性成份,无分隔
精选ppt
30
AFP
肝母细胞瘤、肝细胞癌
实性 AFP(—)
囊实性
血管内皮瘤、FNH、 淋巴瘤
胚胎性肉瘤、 间叶性错构瘤
精选ppt
31
THANKS!
精选ppt
32
13
镜下IHHE可分为 I型和 II型, I型最常见:
I型的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增生形成较明显 的血管腔结构, 血管间可见黏液纤维基质和小 胆管;
II型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呈乳头状, 不形成管腔 或管腔结构不清。II型具有潜在恶性, 形态表现 与血管肉瘤相似。
精选ppt
14
影像学表现:
常多发,平扫呈低密度; 约50%会出现钙化,可坏死 及出血。

小儿肝母细胞瘤课件

小儿肝母细胞瘤课件
为常见。
肿瘤压迫胆管可导致黄 疸,表现为皮肤、巩膜
黄染。
体重下降
患儿体重逐渐下降,生 长发育迟缓。
02
肝母细胞瘤的诊断
诊断方法
症状观察
观察患儿有无出现肝肿大、腹部肿块、 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症状,以及是 否有伴随的发热、腹泻等表现。
血液检查
组织病理学诊断
通过肝穿刺或手术获取肿瘤组织,进 行病理学检查,是确诊肝母细胞瘤的 金标准。
发病原因
遗传因素
部分患儿存在染色体异常或基因突变 ,可能与肝母细胞瘤的发病有关。
环境因素
孕期接触致癌物质、宫内感染等环境 因素也可能增加胎儿出生后肝母细胞 瘤的风险。
临床表现
腹部肿块
消化系统症状
黄疸
患儿在腹部可触及质地 坚硬、表面不光滑的肿 块,可随呼吸上下移动。
食欲不振、恶心、,有助 于深入了解肝母细胞瘤的 发病机制和生物学特性。
影像学诊断
B超检查
CT扫描
无创、无痛、无辐射的检查方式,可以观 察肝脏形态、肿瘤大小和位置,以及是否 有转移等。
通过多层螺旋CT扫描,可以更清晰地显示 肝脏和肿瘤的结构,了解肿瘤与周围组织 的毗邻关系。
MRI检查
年龄较小、身体状况较好的患 儿对治疗的耐受性较好,预后
相对较好。
康复与生活质量
定期复查
康复期间应定期进行复查,以 便及时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
营养与锻炼
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和适度的 锻炼有助于提高患儿的身体素 质和免疫力。
心理支持
关注患儿及家长的心理状态, 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辅导, 帮助其面对疾病和康复过程。
小儿肝母细胞瘤课件
• 肝母细胞瘤概述 • 肝母细胞瘤的诊断 • 肝母细胞瘤的治疗 • 肝母细胞瘤的预后与康复 • 肝母细胞瘤的预防与筛查

肝母细胞瘤科普宣传课件

肝母细胞瘤科普宣传课件

如何治疗肝母细胞瘤? 化疗
手术后可能需要化疗以消灭残余癌细胞。
化疗方案通常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如何治疗肝母细胞瘤? 后续随访
治疗后需要定期随访以监测复发情况。
随访计划应由专业医生制定,确保及时发现任何 异常。
谢谢观看
如何诊断肝母细胞瘤? 血液检测
检测肿瘤标志物,如α-胎蛋白(AFP)。
AFP水平升高通常提示肝母细胞瘤的可能性。
如何诊断肝母细胞瘤? 组织活检
通过活检确认肿瘤性质。
活检结果对于制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如何治疗肝母细胞瘤?
如何治疗肝母细胞瘤? 手术治疗
主要的治疗方式是手术切除肿瘤。
手术效果良好,尤其是在早期病例中。
肝母细胞瘤科普宣传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肝母细胞瘤? 2. 谁会得肝母细胞瘤? 3. 何时就医? 4. 如何诊断肝母细胞瘤? 5. 如何治疗肝母细胞瘤?
什么是肝母细胞瘤?
什么是肝母细胞瘤?
定义
肝母细胞瘤是一种主要发生在儿童的肝脏恶性肿 瘤。
通常在3岁以下的儿童中最为常见,属于肝脏肿 瘤的一种。
有家族史或遗传病史的儿童更易受影响。
谁会得肝母细胞瘤? 诊断年龄
通常在1至3岁之间被诊断。
早期发现有助于提高治愈率。
谁会得肝母细胞瘤? 种族差异
一些研究显示,某些种族儿童的发病率较高 。
例如,非洲裔儿童的发病率相对较高。
何时就医?
何时就医?
症状出现
如发现腹部肿块或其他相关症状,应尽快就医。
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潜在问题。
什么是肝母细胞瘤?
发病机制
该病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与遗传因素可 能有关。

肝母细胞瘤健康宣教PPT课件

肝母细胞瘤健康宣教PPT课件

如何诊断肝母细胞瘤?
组织活检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肝组织活检以确诊 肝母细胞瘤。
活检能够提供更准确的病理信息,有助于制定治 疗方案。
肝母细胞瘤的治疗方法
肝母细胞瘤的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是肝母细胞瘤最有效的治疗方式, 适合早期发现的病例。
手术后需定期复查,以监测复发情况。
肝母细胞瘤的治疗方法
如何诊断肝母细胞瘤?
如何诊断肝母细胞瘤? 影像学检查
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超声波、CT和MRI等影像学 技术,能够帮助确认肿瘤的存在和大小。
影像学检查是初步诊断的重要手段。
如何诊断肝母细胞瘤? 血液检查
通过血液检查可以评估肝功能,并检测肿瘤标志 物,如甲胎蛋白(AFP)。
AFP升高通常与肝母细胞瘤有关。
主要表现包括腹部肿块、腹痛、食欲减退、 黄疸等。
这些症状可能会导致家长早期就医。
肝母细胞瘤的症状有哪些? 其他症状
一些患儿还可能出现发热、体重减轻等全身 性症状。
这些症状可能与肿瘤的扩散或并发症有关。
肝母细胞瘤的症状有哪些? 症状注意
如发现上述症状,及时就医以进行相关检查 非常重要。
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显著改善预后。
化疗
对于不能手术的病例,化疗是主要的辅助治 疗手段,可以缩小肿瘤体积。
化疗也能用于术后的辅助治疗,以降低复发 风险。
肝母细胞瘤的治疗方法 综合治疗
部分患者可能需要结合手术、化疗及放疗等 多种治疗方式,以提高治愈率。
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预防肝母细胞瘤?
如何预防肝母细胞瘤? 定期体检
什么是肝母细胞瘤? 病因
具体病因尚不明确,但有些研究指出与遗传因素 、某些先天性疾病及环境因素可能相关。

内科学_各论_疾病:肝母细胞瘤_课件模板

内科学_各论_疾病:肝母细胞瘤_课件模板

内科学疾病部分:肝母细胞瘤>>>
诊断:
肝母细胞瘤鉴别诊断_如何诊断肝母细胞 瘤
诊断 根据患者年龄小,为少年儿童,有些 在出生后不久即可有腹部膨隆、厌食、腹 胀、体重减轻、腹部肿块,或伴性早熟, AFP升高,影像学证实肝内占位性肿块, 结合辅助检查多可做出诊断,活组织病理 检查可明确诊断。 鉴别
内科学疾病部分:肝母细胞瘤>>>
内科学各论疾病部分 肝母细胞瘤
内容课件模板
内科学疾病部分:肝母细胞瘤>>>
别名: 肝胚胎瘤,肝胚细胞瘤,婴幼儿肝细胞癌, 肝毒细胞瘤。
内科学疾病部分:肝母细胞瘤>>>
身体部位: 腹部。
内科学疾病部分:肝母细胞瘤>>>
科室: 肿瘤科 放疗、化疗科 肝胆外科。
内科学疾病部分:肝母细胞瘤>>>
简介:
内科学疾病部分:肝母细胞瘤>>>
病因:
粒状,可有空泡,细胞核浆比例为1∶4~ 1∶2,核呈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粗细不 一,含单个核仁,核分裂象少见。细胞排 列成两个细胞厚的不规则肝细胞束,肝束 之间为肝窦。肝母细胞瘤细胞核DNA含量 分析显示,胎儿型多为二倍体。
2.胚胎型 胚胎型肝上皮细胞分化较 差,细胞小,梭形,胞界模糊
诊断:
肝癌、肝血管瘤、错构瘤及畸胎瘤鉴别。 与肝外病变,如腹膜后的Wilms瘤、神经 母细胞瘤相鉴别。尤其是肝细胞癌较常见, 但后者多见于成年人及有肝炎史者,常有 肝大,肝区痛多伴有肝硬化,AFP阳性, 含量升高,同时ALP、GGT、LDH亦增高。
1.肝囊肿 (1)病程长,病情进展缓慢
内科学疾病部分:肝母细胞瘤>>>

肝母细胞瘤

肝母细胞瘤
• 临床表现为腹部肿块、黄疸和腹胀等。 • 病理上为起源于肝支持组织(间质)的血管性肿瘤。血管间可见粘液纤维基
质,可发生纤维化、钙化、出血和囊变。
24
CT表现
• CT 平扫表现为均匀或不均匀的低密度影,大 小不一,直径可从数毫米到十几厘米,近 半数瘤内有钙化; 增强扫描早期肿瘤边缘密 度急速增高, 延迟期对比剂向中心逐渐填充。
1-3岁
40岁以上
2岁以下
AFP 平扫
强化方式
+
50%钙化
渐进性,大 部分A、P比 正常肝实质 要低;石榴

+ 少见钙化 门脉侵犯多
快进快出
少见钙化
轻度
其它
肝硬化、肝炎
1岁以下 -
50%钙化
5岁以下 -
可有钙化
向心性
不均匀强化
尿香草基杏仁 酸(VAM)、
原发及转移症 状 30
31
Thank you!
• 一少:即肝硬化少见, 肿瘤周围的肝组织正常。
15
鉴别诊断
• 恶性肿瘤:肝细胞性肝癌、神经母细胞瘤 肝转移
• 良性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瘤、间叶性错构 瘤
16
鉴别诊断
肝细胞性肝癌:
• 年龄较大,肝炎、肝硬化(+),AFP升高。 • CT扫描为单发或多发不规则低密度区, 边缘模糊, 包膜常不完
整或无明显包膜, 瘤旁常见大小不等的子灶,少见钙化,肝细 胞癌的门脉侵犯较肝母细胞瘤多见, 癌栓的形成也较多见,增强 时间密度曲线呈速升速降型。 • 本病和肝母细胞瘤的病理差别在于细胞的成熟程度。
8
病例一
N
男, 1岁, 肝左右叶肝母细胞瘤, CT 平扫肝内见一巨大稍低密度肿块影, 密度不均匀, 内见不规则斑片状更低密度影及沙粒状簇状性钙化灶分布(长箭头), 病灶边界模糊。 (钙化与瘤内的骨样组织有关,对本病的诊断具有特征性)

小儿肝母细胞瘤PPT课件

小儿肝母细胞瘤PPT课件

表现为早期周边结节状强化,且出现强 钙化区
化“中断”现象;MRI:长T1/T2信号,
T2成分更强的序列中有“灯泡征”
限局性结 节样增生
囊肿
治疗原则
1. 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是最根本的治疗手段及治疗关键。 2. 如原发肿瘤能I期完整切除:手术+术后化疗 3. 不能I期手术切除者:确诊后先予术前化疗,延期手术切除肿瘤+术后化疗 4. 合并远处转移者:若对化疗敏感则化疗,否则可尝试手术切除转移灶 5. 复发HB:首先考虑手术切除复发灶,而非继续化疗(耐受)
主要技术要点:
1)充分游离肝脏,显露肿瘤范围及第二、三肝门处的重要血管 2)预置第一、第二肝门的阻断带,必要时予以间断阻断 3) 术中保护肝脏回流血管,保证足够的剩余肝脏体积 注意事项:
1)充分结扎各支血管,防止肿瘤切除后创面出血和渗血 2)阻断肝门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保持在20min以内 3)术毕仔细检查剩余肝脏的进出血管,保证肝脏血供及回流
早期边缘强化,随后出现中央强化,延 迟期见肿瘤中央部强化程度增强
单发、多发或弥
漫性病变,巨大 者可达15cm,
肿瘤由扩张和受 压的血管所构成。

肿瘤,多见于<2岁儿童, 酪样”改变
病变为发育异常的肝组织。CT:多房性囊性包块,增强后可见囊内
表现:腹部进行性增大伴 强化的厚间隔
影像学特征
1. 超声检查: 单发实质性包块,少数病理可为 多发病灶,病灶边缘清晰,回声轻度增强
2. CT平扫:约半数病例可见钙化,静脉注射对 比剂后,肿瘤呈不均匀强化,但整体密度仍 低于 周边正常肝组织
3. 磁共振成像:依肿瘤组织学类型而有所不同 上皮型:均匀长T1/T2信号包块 上皮-间质混合型:信号混杂

肝母细胞瘤介绍PPT培训课件

肝母细胞瘤介绍PPT培训课件
及时处理复发
若随访中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应及时就医,根 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XX
REPORTING
2023 WORK SUMMARY
THANKS
感谢观看
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检查
肝母细胞瘤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如低钾 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
肿瘤标志物检测
甲胎蛋白(AFP)
01
肝母细胞瘤患者AFP水平常显著升高,可作为诊断和监测病情的
重要指标。
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
02
部分患者β-HCG水平升高,与肿瘤恶性程度相关。
其他肿瘤标志物
肝母细胞瘤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肝母细胞瘤是一种起源于肝脏胚胎性细胞的恶性肿瘤,常见于儿童,尤其是3岁 以下的儿童。
发病机制
肝母细胞瘤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基因突变、环境因素等 有关。该肿瘤起源于肝脏的胚胎细胞,这些细胞在正常情况下会发育成正常的肝 脏组织,但在某些情况下,它们会发生恶性转化,形成肝母细胞瘤。
病理分期与预后评估
01
02
03
04
Ⅰ期
肿瘤局限于肝脏一叶,可完全 切除。
Ⅱ期
肿瘤侵犯肝脏两叶或侵犯重要 血管,但仍可完全切除。
Ⅲ期
肿瘤无法完全切除,有或无远 处转移。
Ⅳ期
肿瘤发生远处转移。
组织学特点与鉴别诊断
组织学特点
肝母细胞瘤的组织学特点包括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多见、组织结构紊乱等。此外,还可出现瘤巨细胞、多 核瘤细胞等特征性表现。
对于早期、中期肝母细胞瘤,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手术时机应根据肿瘤大小、位置 、与周围血管关系等因素综合考虑。

肝母细胞瘤护理查房PPT

肝母细胞瘤护理查房PPT
汇报人:
01
02
03
04
05
06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
诊断结果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
手术名称:肝母细胞瘤切除术
手术时间:XXXX年XX月XX日
手术医生:XXX医生
手术过程简述:手术经过顺利,肿瘤被完整切除
延续护理建议: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护理建议,包括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的指导
汇报人:
团队协作建议:加强医生、护士、患者及家属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共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术前准备:完善各项检查,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
康复指导: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提高生活质量
术后护理:加强疼痛管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术中配合:严密监母细胞瘤的病因、症状、诊断方法、治疗方法等,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了解。
康复训练: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肢体功能训练、语言训练、认知训练等
指导:向患者及家属提供相关的护理知识和技能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照顾患者,促进康复
心理支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他们建立信心,积极面对疾病
随访与评估: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和评估,及时调整康复计划和护理措施,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护理效果
评估患者心理状况,包括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
针对患者心理状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如心理疏导、认知行为疗法等
定期评估患者心理状况,及时调整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了解患者家庭、社会支持情况,评估患者应对压力的能力
家庭支持:家庭成员对患者的关心和支持程度,以及家庭经济状况和居住环境等

小儿肝母细胞瘤的预防PPT

小儿肝母细胞瘤的预防PPT

小儿肝母细胞瘤的治疗
小儿肝母细胞瘤的治疗
如果已经罹患小儿肝母细胞瘤,及时就 医非常重要。治疗可以包括手术切除肿 瘤、化疗和放疗等。
结论
结论
在本次PPT中,我们介绍了预防小儿肝 母细胞瘤的重要性和一些预防措施。通 过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进行适当的体 育锻炼和定期体检,我们可以降低患上 小儿肝母细胞瘤的风险。记住,预防胜 于治疗!
预防小儿肝母细胞瘤的措施
预防小儿肝母细胞瘤的措施
饮食习惯:合理饮食对预防小儿肝母细 胞瘤非常重要。确保摄入足够的维生素 和矿物质,限制高脂肪和高糖食物的摄 入。
体育锻炼:经常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可 以提高免疫力和身体健康,降低罹患小 儿肝母细胞瘤的风险。
预防小儿肝母细胞瘤的措施
定期体检:定期接受医生的检查,包括 肝脏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小儿肝母细胞 瘤的迹象,从而更早地采取措施进行治 疗。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小儿肝母细胞瘤的预防 PPT
目录 引言 了解小儿肝母细胞瘤 预防小儿肝母细胞瘤的重要性 预防小儿肝母细胞瘤的措施 小儿肝母细胞瘤的治疗 结论
引言
引言
欢迎来到本次关于小儿肝母细胞瘤预防 的PPT!在这个PPT中,我们将介绍如何 预防小儿肝母细胞瘤并提供一些有效的 预防措施。
了解小儿肝母细胞瘤
了解小儿肝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胞瘤
什么是小儿肝母细胞瘤?小儿肝母细胞 瘤是一种罕见的肝脏疾病,主要影响儿 童。它是一种良性肿瘤,通常生长缓慢 。
预防小儿肝母细胞瘤的重要 性
预防小儿肝母细胞瘤的重要性
为什么预防小儿肝母细胞瘤很重要?虽 然小儿肝母细胞瘤是良性肿瘤,但它可 能导致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并需要手术 治疗。预防是更好的选择,以降低发病 率。

肝母细胞瘤护理查房课件

肝母细胞瘤护理查房课件
肝母细胞瘤护理查房
肝母细胞瘤护理查房
谢谢
肝母细胞瘤护理查房
肝母细胞瘤护理查房
无瘤技术
❖ 器械护士应提前15min洗手上台,整理无菌器械台,准备好相关器械, 建立相对的“瘤区”;当肿瘤切除后,所有接触过的肿瘤的器械均放置 于“瘤区”切除肿瘤时使用的器械放在指定容器内,切除后不在使用
❖ 手术医生切下的肿瘤标,器械护士不得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弯盘接递, 并放置一边,避免不必要的接触
❖ 探查右侧肝脏近膈面触及肿瘤,游离肝脏韧带,将肝脏托出 体外,肝门置阻断带预置阻断。电刀标记切除线,切开肝包 膜,微波刀处理肝组织,血管结扎术闭合细小胆管及血管, 结扎并缝扎肝右静脉及右肝管,完整切除肝肿瘤,肝针缝合 创面并以速凝+明胶海绵止血,术泰舒+生理盐水冲洗腹腔, 检查术野无明显活动出血,在膈下放置引流管一根,切口下 留置百菲米后逐层关闭切口,手术顺利,术中出血约300ml, 输同型红细胞2单位,未见不适,术毕,标本送病理科检查, 转入SICU继续治疗。
肝母细胞瘤护理查房
术前配合麻醉的各项操作
❖ 麻醉插管 ❖ 深静脉和动脉的穿刺(配好淡肝素) ❖ 紧急抢救:备两路吸引器以及加压给血袋
肝母细胞瘤护理查房
体位准备
❖ 若病变位于肝脏左半,需做肝左外叶切除术、 左半肝切除术,一般采取平仰卧位
❖ 若病变位于肝脏右半,需做肝右后叶切除术、 右半肝切除术,病人采取半侧仰卧位,于病 人的右肩部和腰部各垫一砂袋,使病人身体 向左倾斜30度。此病人肿瘤位于右半,故采 取腰部垫高体位。
肝母细胞瘤护理查房
特殊用物
❖ 肝针 ❖ 肝门阻断带,橡胶管(李主任用) ❖ 微波刀(李涛主任) ❖ 可调节电刀、超吸(易军主任)
肝母细胞瘤护理查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16
17
18
19
肝母细胞瘤
1
• 肝占位病变的分类
囊性:囊肿、脓肿、包虫病、囊腺瘤(癌)
实性: 良性:
良性病变:FNH、炎性假瘤、硬化结节 良性肿瘤:血管瘤、肝腺瘤、肝脂肪瘤、错构瘤、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恶性:
原发性肝癌: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混合型肝癌、肝母细胞瘤、纤维板层肝癌 继发性肝癌:胃肠道、肺、乳腺 肝肉瘤:血管内皮细胞肉瘤、横纹肌肉瘤、纤维肉瘤、粘液肉瘤 恶性畸胎瘤
9
10
11
12
13
14
• 婴儿型血管内皮瘤是肝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几乎无一例外的见于1岁以内婴 幼儿,表现为无症状性肿物,偶尔由于血液经肝快速分流而致充血性心力衰 竭。MRI和动脉造影对明确诊断很有帮助。
• 间叶性错构瘤是另一种良性病变,发生于2~3岁儿童,表现为快速增大的肿 物,主要是由于位于病变间叶部分的囊腔内液体的堆积。CT及MRI对识别病 变的囊性特征很有价值。局灶性结节性增生和结节性再生性增生可以见于几 岁的儿童但更常见于年长的儿童。肝细胞腺瘤罕见于5~10岁患者,但是形 态学上难与单纯胎儿型肝母细胞瘤鉴别。
生儿,68%发生于2岁以内,90%发生于5岁以内。仅有3%的患 者>15岁。新近有报道,出生体重<1500g的新生儿肝母细胞瘤 的发病率有所增加。男性患病比例略高,1.5∶1~2∶1,但没有 种族倾向。
• 4、部位 • 瘤处于肝中可以是孤立的或是多发的。 • 80%的肝母细胞瘤为单发肿物,其中57%位于右叶,15%位于左
2、组织病理学 ①单纯胎儿型上皮细胞分化 ③粗大小梁型 :3% ④小细胞未分化型:3% ⑤混合性上皮和间叶型 :肝母细胞瘤中最常见(44%) ⑥伴有畸胎瘤特征的混合型
4
• 3、流行病学 • 肝母细胞瘤是儿童中最常见的肝肿瘤。4%的肝母细胞瘤见于新
腹痛。 病程较一般恶性肿瘤进展迅速。可有食欲减退、乏力、进行性体 重减轻。 • 肝母细胞瘤患者中70%伴有贫血,50%伴有血小板增多症,其中30%的 患者血小板计数>8000 9/L。诊断时90%患者AFP水平的升高。AFP水平与 疾病过程平行,当肿瘤完全切除时AFP降至正常而随病变复发AFP水平升 高。在小细 胞未分化肝母细胞瘤中AFP水平可以正常或轻度升高。由于婴 儿出生大约6个月以后才能达到成人正常AFP水平(<25ng/ml)。
2
• 肝母细胞瘤
• 是一种具有多种分化方式的恶性胚胎性肿瘤。它由相似于胎儿性 上皮性肝细胞、胚胎性细胞以及分化的间叶成分(包括骨样基质、 纤维结缔组织和横纹肌纤维)组成。
3
1.病因 确切病因不详。个案报道HB发病与胎儿期酒精中毒或母亲口服
避孕药物有关。另有人认为其发病可能与11p等位基因纯合性变异 相关。
叶,27%位于两叶。其余20%的病例为多发性肿物,位于一叶或 两叶。经血液及淋巴液转移至别处。
5
• 5、临床特点
• 初发病时,一般症状不明显,无黄疸或发热。 • 晚期可有发热、继发性贫血、腹水及下肢水肿。偶见上消化道出血及黄
疸。触诊肝大坚硬,肝边缘明显硬,表面不光滑、有结节。 • 主要表现为患儿腹部膨隆伴体重降低或纳差。偶尔可有恶心、呕吐以及
6
• 6.遗传易感性 • 约5%患者有先天异常,包括肾畸形,如马蹄肾、肾发育不良和
双子宫、胃肠道畸形,如Meckel 憩室、腹股沟疝、膈疝,以及其 他畸形,如缺乏肾上腺和异位肺组织。 • 肝母细胞瘤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都与APC基因生殖细胞突 变有关。
7
• 7.并发症 • 可使患儿发生性早熟、继发性贫血、腹水及下肢水肿。偶见上消
化道出血及黄疸。 8.预后 • 小儿原发肝母细胞瘤病程进展快,未经治疗者一般生存期为5个
月。病及左右两叶、病变广泛及有转移者疗效差、预后不良。早 期治疗、单发、胎儿型、容易完全切除的肝母细胞瘤预后好。
8
影像学表现
• CT显示肝内单个或多发肿物,50%病例有钙化。MRI及CT有助于 将肝母细胞瘤与婴儿型血管内皮瘤,间叶性错构瘤及肝细胞肝癌 区别开,这些病变各自尤其特有的血管等影像学特征。MRI还可 显示肝母细胞瘤的上皮及间叶成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