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概况
(1)工程名称:中牟绿博文化产业园区绿博3号安置区工程
(2)工程地址:河南省中牟县九州路、文汇路、紫寰路和琼花路围合地块内。
(3)建设单位:中牟绿博文化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4)设计单位:郑州大学综合设计研究院
(5)监理单位:河南省华兴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6)勘察单位:河南省大地工程勘察有限公司
(7)施工单位: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1.2地理位置
河南省中牟县九州路、文汇路、紫寰路和琼花路围合地块内。
1.3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本工程采用CFG桩复合地基处理,主楼下为筏板基础,车库为独立柱基础,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1#地块包括多栋22层、18层、26层建筑及一层地下车库;
本工程建筑面积约245215.4平方米
(2
场地周边空旷,无建筑物,周边环境比较简单
1.4基坑的标段划分
因3号安置区面积较大,基坑暂分为1#、2#、3#、4#、5#、6#区
目前先施工1#地块
1.5基坑规模
(1)1#地块周长约为1043m,基坑面积约为63032㎡。
(2)开挖深度
本工程地貌基本平整,场地较为空旷。地下车库±0.000对应的高程80.900,主楼±0.000对应
的高程80.900,以1#地块1#为例主楼基坑坑底标高为-8.550m左右,开挖深度7.900m左右,电梯井落深坑坑底标高为-10.450m,地下车库基坑底部标高约为-7.950m,开挖深度均超过7m,
(3)基坑的安全等级
根据基坑开挖深度、周边环境、场地勘察资料等情况综合考虑,基坑侧壁安全等级确定为三级,变形控制等级为三级。
1.6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概况
1.6.1场地地基土的性质和分布
根据钻探、静力触探,结合室内土工试验分析结果,场地80.0m勘探深度内地层组成为第四系全
新统(Q
4)、上更新统(Q
3
),按其成因类型、岩性及工程地质特性将其划分为12个工程地质单元层,
现分述如下:
全新统(Q
4
)
第①层(Q
4
al+pl):粉土,黄褐色,稍湿,中密状为主、偶见稍密、密实状,密实度变化较大;无光泽反应,摇振反应迅速,干强度低,韧性低。顶部约50cm耕植土,含少量砖瓦碎片及少量植物根系。
第②层(Q
4
al+pl):粉土,浅黄灰色和土灰色,湿,中密状为主、偶见稍密、密实状,密实度变化较大;无光泽反应,土芯软、摇振反应迅速,干强度低,韧性低。夹多层条带状粉砂。钻探过程中钻孔缩径现象明显。
第③层(Q
4
al+pl):粉土,灰黄色和灰褐色,湿,中密状,偶见稍密、密实状,密实度变化较大;摇振反应迅速,干强度低,韧性低,夹灰色斑点及零星钙质结核。局部夹薄层粉质粘土。
第④层(Q
4
al+pl):淤泥质粉质粘土,浅灰色~黑灰色,流塑状为主、间有软塑、塑性状态变化较大;切面光滑、有弱光泽,韧性低,干强度低。钻探过程中钻孔缩径现象明显。
第⑤层(Q
4
al+pl):粉质粘土,黑灰色、局部灰黄色,可塑状为主,偶见硬塑状;干强度中,韧性中,微弱光泽;含少量钙质结核。局部夹粉砂薄层。
上更新统(Q
3
)
第⑥层(Q
3
al+pl):粉砂,浅黄色和黄灰色,饱和状,中密状~密实状;主要由长石和石英颗粒组成,分选较好、级配差,颗粒比较均匀。场地内该层分布稳定。局部夹粉土条带。
al+pl):细砂,褐黄色和灰黄色,饱和状,密实状为主、间有中密状;主要由长石及石英第⑦层(Q
3
颗粒组成,分选较好、级配差,颗粒比较均匀。场地内该层分布稳定。
al+pl):细砂,灰黄色及褐黄色,饱和状,密实状;主要由长石和石英颗粒组成,分选第⑧层(Q
3
较好、级配差,颗粒比较均匀。场地内该层分布稳定。
al+pl):粉土,灰黄色和灰褐色,湿,密实状,摇振反应迅速,干强度低,韧性低,含第⑨层(Q
3
少量钙质结核等包含物,夹薄层粉质粘土及薄层细砂。
al+pl):粉质粘土,褐黄色和棕黄色,硬塑;切面较光滑、有微弱光泽反应,无摇振反第⑩层(Q
3
应,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夹粉土条带及薄层粉砂。
al+pl):粘土,灰黄色和棕黄色,硬塑状;切面较光滑、有微弱光泽反应,无摇振反应,第⑾层(Q
3
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含少量钙质结核等包含物。
al+pl):粘土,灰黄色,褐黄色和棕黄色,硬塑状,切面较光滑、有弱光泽反应,无摇第⑿层(Q
3
振反应,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含约5-10%粒径1-3cm钙质结核,夹青灰色条带。
该场地内钻孔最大揭露深度80m。
1.6.2场地地下水
本次勘察期间测得初见水位埋深8.0m(标高73.0m)左右,稳定水位埋深7.0m(标高74.0m)左右,其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排泄方式主要为人工开采。据调查本场地近3~5年内最高水位埋深为4.0m(标高77.0m)左右,历史最高水位埋深为2.5m(标高78.5m),抗浮设防水位埋深可按2.5m (标高78.5m)。
具体详见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7 基坑支护及降水的设计
拟建场地采用二级放坡的形式进行开挖,坡与坡之间设置宽1000mm的马道,坡比1:0.5,基坑支护采用土钉墙加挂网喷浆的形式进行支护,降水工程主要采用管井降水的方式,并辅助以开挖明沟及轻型井点降水等方式。具体措施详见各章节。
本工程的结构及降水的计算采用《理正建筑深基坑支护软件》7.0PB1。采用条分法计算土钉长度、整体稳定性验算依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中的A.0.1和6.2.1进行验算。结果详见计算计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