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辅导教案散剂和颗粒剂第三章
中药药剂学课件:散剂颗粒剂

(四) 眼用散劑
1 品質要求: 粉末極細粉,均勻細膩 應要求無致病菌,不得含
假單胞菌和金黃色葡萄球 菌 用於眼部損傷及手術後的, 必須絕對無菌 2 製備 配製的用具應滅菌 配製操作應在清潔、避菌 環境下進行; 成品滅菌,密封保存。
第三節、散劑的品質檢查
它們間的相對位置時,則稱為擴散混合。
2. 混合方法
(1) 打底套色法:(2)源自等量遞增法1+1=2+2=4+4= 8+8=16+16
冰片50g 硼砂(炒)500 朱砂60g 玄明粉500g
3. 混合器械
(1) 研缽和球磨機 (2) 混合筒 (3) 槽形混合機與三
用混合機
(三) 分劑量
分劑量: 將混合均勻的散劑按照所需劑量分成相
一、品質檢查 1 外觀均勻度檢查 :乾燥、疏鬆、均勻、色
澤一致
取適量置光滑紙上,平鋪5cm2,應色澤均 勻,無花紋與色斑
2 粒度
內服散劑應為細粉
兒科及外用散劑應為最 細粉
用於燒傷或嚴重燒傷的 外用散劑,通過六號篩 的粉末重量,不得少於 95%
3 水分 水分不得超過9.0% 4 裝量差異: 5 裝量 6 無菌 7 微生物限度
水楊酸 硼酸 氧化鋅 昇華硫 麝香草酚
痱子粉(作業)
14g 85.0g 60.0g 40.0g 6.0g
薄荷腦
6.0g
薄荷油
6.0ml
樟腦
6.0g
澱粉
100g
滑石粉加至 1000g
(三) 含液體藥物的散劑
一般可利用處方中其他固體組分吸收後研勻 液體組分含量較大:另加適當賦形劑 當液體組分含量過大:加熱蒸去大部分水分加
(完整)药剂学教案

教案
课程:药剂学授课班级:2004级任课教师:何文
教案
课程:药剂学授课班级:2004级任课教师:王军
教案
课程:药剂学授课班级:2004级任课教师:王军
教案
课程:药剂学授课班级:2004级任课教师:何文
教案
课程:药剂学授课班级:2004级任课教师:何文
教案
课程:药剂学授课班级:2004级任课教师:郭咸希
教案
课程:药剂学授课班级:2004级任课教师:郭咸希
教案
课程:药剂学授课班级:2004级任课教师:郭咸希
教案
课程:药剂学授课班级:2004级任课教师:郭咸希
教案
课程:药剂学授课班级:2004级任课教师:郭咸希
教案
课程:药剂学授课班级:2004级任课教师:何文
教案
课程:药剂学授课班级:2004级任课教师:郭咸希
教案
课程:药剂学授课班级:2004级任课教师:何文
教案
课程:药剂学授课班级:2004级任课教师:何文
教案
课程:药剂学授课班级:2004级任课教师:何文
教案
课程:药剂学授课班级:2004级任课教师:何文。
培训学习资料-散剂颗粒剂_2023年学习资料

二、散剂的制备-散剂的制备工艺-物料前处理→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储存-将物料加工成符 粉碎所-要求的粒度和干燥程度。
散剂的制备-一粉碎与过筛-固体药物的粉碎是将大块物料借助机械力-破碎成适宜大小的颗粒或细粉的操作。
粉碎-粉碎操作的意义:-有利于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出速度以及-生物利用度;-·有利于各成分的混合均匀;-有利 提高固体药物在液体、半固体、-气体中的分散度;-·有助于从天然药物中提取有效成分等。
改善药物溶出速度的措施:-1增大药物的溶出面积(粉碎,崩解)-2增大溶解速度常数(加强搅拌)-3提高药物的 解度(提高温度,改变-晶型,制成固体分散物等-粉碎技术、药物的固体分散技术、-药物的包合技术-等可以有效地 高药物的溶解度或溶出表面积。
口服制剂吸收的快慢顺序-溶液剂>混悬剂>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丸剂
四、各种类型散剂的配制-●1、普通固体药物散剂-·2、含小剂量药物的散剂-·3、含浸膏的散剂-●4、含共熔 分的散剂-·5、中药散剂
第三节颗粒剂-Granules是将药物与适宜的辅-料配合而制成的颗粒状制剂。一般按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分为可 性颗粒剂、混悬型-颗粒剂和泡腾性颗粒剂。-颗粒剂是可以直接吞服,也可以冲入水中-饮入,应用和携带比较方便, 出和吸收-速度较快。
散剂的质量检查-4-吸湿性散剂的比表面积较大,-有较大-的吸湿性和风化性,严重影响散剂的质-量以及用药的安 性。因此,散剂的吸-湿特性及防止吸湿措施成为控制散剂质-量的重要内容-临界相对湿度(critical re ative humidity,.CHR是水溶-性药物的特征参数。空气的相对湿度高于物料的临界相-对湿度时极 吸潮。几种水溶性药物混合后,混合物的-CRH约等于各组分CRH的乘积,因此,这类药物混合-或保存必须在低于 合物CH的环境下进行才能有效地-防止吸潮。
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第三章固体制剂和液体制剂与临床应用

天星医考之《药学专业知识一》 第三章 固体制剂和液体制剂与临床应用(药剂学内容)第一节固体制剂考试要求:1.固体制剂的分类和基本要求 分类、特点与一般质量要求2.散剂与颗粒剂 分类、特点与质量要求 临床应用与注意事项 典型处方分析3.片剂分类、特点与质量要求 片剂常用辅料与作用 片剂常见问题及原因 片剂包衣目的、种类常用包衣材料分类与作用 临床应用与注意事项 典型处方分析(一)固体制剂4.胶囊剂 分类、特点与质量要求 临床应用与注意事项 典型处方分析重点:各类剂型的代表性的特点和质量检查项目 片剂的辅料片剂的包衣材料固体制剂:指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等以固体形式给药的药物制剂,可供口服或外用。
一、概述(一)固体制剂的分类按剂型分类:固体制剂分为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等。
按药物释放速度的快慢分类:速释固体制剂(例如速崩片、速溶片、固体分散片等)、缓控释固体制剂(例如渗透泵片、缓释片、缓释胶囊等)和普通固体制剂。
(二)固体制剂的特点物理、化学稳定性好,生产工艺较成熟,生产成本较低。
制备过程的前处理需经历相同的单元操作。
药物在体内需先溶解后再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剂量较易控制。
贮存、运输、服用以及携带方便。
(三)固体制剂的一般质量要求放在各个剂型下讲解。
二、散剂和颗粒剂散剂系指原料药物或与适宜的辅料经粉碎、均匀混合制成的干燥粉末状制剂。
(一)散剂的分类l、按使用方法分类内服散剂:如川芎茶调散。
溶于水、分散在水中、用水送服。
外用散剂:如九一散。
撤布、调敷、吹入等方式供皮肤、口腔、咽喉、腔道等应用。
2、按药物组成分类单味药散剂和复方散剂3、按剂量分剂量散剂:单次剂量分装。
含有毒性药的内服散剂应单剂量包装。
不分剂量散剂:多剂量包装。
(二)散剂的特点夺粒径小、比表面积大、易分散、起效快一一更易吸潮、刺激性和化学活性相应增加。
◇外用时其覆盖面大,且兼具保护、收敛等作用;◇制备工艺简单,剂量易于控制。
◇包装、贮存、运输及携带较方便。
散剂、颗粒剂 颗粒剂 药物制剂课件 药物制剂课件

标题文本预设
点击输入替换内容 点击输入替换内容
标题文本预设
点击输入替换内容 点击输入替换内容
标题文本预设
点击输入替换内容 点击输入替换内容
成功项目展示
01
标题文本预设
点击输入替换内容 点击输入替换内容
05
标题文本预设
点击输入替换内容 点击输入替换内容
02
标题文本预设
点击输入替换内容 点击输入替换内容
点击输入替换内容 点击输入替换内容
标题文本预设
点击输入替换内容 点击输入替换内容
工作完成情况
标题文本预设
点击输入替换内容 点击输入替换内容
标题文本预设
点击输入替换内容 点击输入替换内容
年度工作总结 标题文本预设 标题文本预设
标题文本预设 标题文本预设
年度工作总结
点击输入替换内容 点击输入替换内容
点击输入替换内容 点击输入替换内容
点击输入替换内容 点击输入替换内容
点击输入替换内容 点击输入替换内容
年度工作总结
点击输入替换内容 点击输入替换内容
标题文本预设
标题文本预设
点击输入替换内容 点击输入替换内容
整粒机
(五)分剂量与包装
颗粒自动包装机
二、颗粒剂的质量检查
1.粒度 2.干燥失重 于105℃干燥至恒重,含糖颗粒应在80℃减压干燥,减 失重量不得超过2.0%。 3.水分 中药颗粒剂按照水分测定法测定,除另有规定外,不得超 过6.0%。 4.溶化性 5.装量差异 6.装量
颗粒剂的制备
一、实训目的
四、实训内容
1.处方 2.制法
维生素C粉末 淀粉 淀粉浆
1.5g 150g 适量
1.掌握湿法制粒压片的一般工艺。
药剂学实验教案——散剂、胶囊剂的制备(人卫版)

实验3 散剂、胶囊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掌握散剂制备工艺过程: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包装。
2.掌握含特殊成分散剂、共熔成分散剂的制备方法。
3.掌握散剂的质量检查方法。
4.掌握硬胶囊剂的手工填充方法。
5.掌握粉碎、过筛、混合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指导散剂系指药物或与适宜辅料经粉碎、均匀混合而制成的干燥粉末状制剂,供内服或局部用。
内服散剂一般溶于或分散于水或其他液体中服用,亦可直接用水送服。
局部用散剂可供皮肤、口腔、咽喉、腔道等处应用;专供治疗、预防和润滑皮肤为目的的散剂亦可称撒布剂或撒粉。
操作要点:(1)称取:正确选择天平,掌握各种结聚状态的药品的称重方法。
(2)粉碎:是制备散剂和有关剂型的基本操作。
要求学生根据药物的理化性质,使用要求,合理地选用粉碎工具及方法。
(3)过筛:掌握基本方法,明确过筛操作应注意的问题。
(4)混合:混合均匀度是散剂质量的重要指标,特别是含少量医疗用毒性药品及贵重药品的散剂,为保证混合均匀,应采用等量递加法(配研法)。
对含有少量挥发油及共熔成分的散剂,可用处方中其他成分吸收,再与其他成分混合。
(5)包装:学会分剂量散剂包五角包、四角包、长方包等包装方法。
(6)质量检查:根据药典规定进行。
三、实验内容(一)药物的粉碎与分剂量1.用玻璃乳钵粉碎硼砂10g过80目筛后,称取3g按目测法分成10包,包成长方包。
2.用固定的药匙分取药粉10包,包五角包,连同以上长方包用张大纸包好,写上班次姓名,留作差异限度检查。
3.用加液研磨法粉碎樟脑1g。
4.用切药刀将甘草50g切细,再用铁研船磨粉,全部过20目筛,称重,计算收得率。
[思考题]1.为什么使用同样工具,同样操作方法,而收得率却不一样。
(二)含普通固体药物及毒剧药散剂的制备1.碳酸氢钠、氧化镁散(西皮氏散I号)的制备[处方]碳酸氢钠 60g氧化镁 60g[制法]将碳酸氢钠与氧化镁分别研细过筛后,将硫酸氢钠加至氧化镁,研合均匀,分成100包,每包1.2g即得。
中药药剂学教案

1 人参,珍珠,冰片,麝香,朱砂的粉碎
2 乳香,没药
3 动物药,皮类,种仁类
提 问
判断:粉碎过程中机械能完全转变成表面能达到粉碎目的.
3.小结(时间)1~2分
粉碎与筛析是中药药物制剂中最基本的一项操作,很多剂型的制备都将涉及此项操作,如散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丸剂,混悬型液体等剂型.重点掌握几种粉碎方法及各自适用范围.
水飞法,加液研磨法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教具
教学进程
1.导言(时间) 3~5分
中药药剂学研究的对象中药材,来自与自然界,不可能直接调配药剂,因此必须进行适当加工,而粉碎与筛析就是基本的原料处理方法,也是一项基本的药剂制备的基本操作
复习提问
板书设计
第四章粉碎与筛析
第一节概述-粉碎
一定义与目的
1定义
2目的
3对粉碎度的要求
第二节筛析
一筛析的目的
1定义
2目的
二药筛的种类与规格
1分类
2规格
三过筛与离析的器械
四过筛原则
第三节微粉学基础知识
课题第五章散剂
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散剂的制法
教学目的
掌握散剂的一般制备方法,以及含毒性药散,共熔散,含液体散,眼用散等的制备原则和方法;等量递增,打底套色的混合原则,熟悉散剂的含义,特点,分类,质量要求及检查法.
9.元代-蒸馏酒
10.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
2.讲授(时间) 95分
课题内容
中药药剂学的发展
药物剂型的分类
中药药剂工作的依据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与药品安全试验规范
掌握要点
药物剂型的分类
中药药剂工作的依据—药典,部颁标准
中职药剂《药剂学》-散剂、颗粒剂和胶囊剂

19:46
三、散剂的质量检查
1. 粒度 除另有规定外,取局部用散剂供试 品10g,精密称定,置七号筛,照《中国 药典》2010年版粒度和粒度分布测定法 (附录IX E第二法,单筛分法)检查, 精密称定通过筛网的粉末重量,应不低 于95%。 2. 外观均匀度 取供试品适量,置光滑纸上, 平铺约5cm2,将其表面压平,在亮处观 察,应呈现均匀色泽,无花纹和色斑。 3. 干燥失重 除另有规定外,取供试品,照 干燥失重测定法(附录Ⅷ L)测定,在 105℃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超过2.0 %。
19:46
混合操作要点
3)形成低共熔混合物的组分
将二种或二种以上药物按一定比例混合时, 在室温条件下,出现的润湿或液化现象,称做低 共熔现象。常见的可发生低共熔现象的药物有水 合氯醛、萨罗(水杨酸苄酯)、樟脑、麝香草酚
等,它们以一定比例混合研磨时极易润湿、液化。
此时尽量避免形成低共熔物的混合比。
19:46
粉碎操作的意义:
• ①减小药物的粒径,增加药物表面积,促进药 物的溶解与吸收,有利于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 度; • ②有利于提高有效成分从药材中的浸出速度; • ③有利于提高药物在液体、半固体、气体等制 剂中的分散性; • ④有利于制备多种剂型,如散剂、颗粒剂、胶 囊剂、片剂、丸剂、浸出制剂等; • ⑤有利于减少外用时因颗粒大而带来的刺激性 等。
3)冲击柱式粉碎机 是以冲击力为主,
适用于脆性、韧性物料以及中碎、细碎、 超细碎等的粉碎设备。应用广泛,因此 有“万能粉碎机”之称. 4)锤击式粉碎机:是一种适用于脆性药 物以及中碎和细碎设备,基本结构由加 料斗、高速旋转的旋转轴,轴上装有数 个锤头,机壳上部装有衬板,下部装有 筛板等部件组成
19:46
药剂学讲义 07-1散剂与颗粒剂

24目
三号筛
355μm±13μm
50目
四号筛
250μm±9.9μm
65目
五号筛
180μm±7.6μm
80目
六号筛
150μm±6.6μm
100目
散剂
七号筛
125μm±5.8μm
120目
颗粒
八号筛 九号筛
90μm±4.6μm 75μm±4.1μm
150目 200目
Dr. JIA NG Shuguang
9
散剂 § 水不溶性药物的吸湿性
颗粒
@ 随相对湿度变化而缓慢发生变化,无临界点。 @ 水不溶性药物的混合物的吸湿性具有加和性。
Dr. JIA NG Shuguang
15
第二节 散剂\一般要求
Ø 散剂在生产与贮藏期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 内服散剂应为细粉;儿科及外用散剂应为最细 粉。
§ 散剂应干燥、疏松、混合均匀、色泽一致。
Dr. JIA NG Shuguang
12
2
第二节 散剂\定义与特点
z 散剂(powder)系指一种多种药物混合制成的 粉末状制剂。
散剂 颗粒
Ø 分类:内服散剂、外用散剂。
Ø 特点: § 粒径小、比表面积大,易分散、起效快; § 外用散覆盖面积大,同时发挥保护和收敛等作用; § 贮存、运输、携带比较方便; § 制备工艺简单、剂量易于控制,便于婴儿服用。 F 中药制剂的重要品种。 F 主要缺点:吸湿性强。
§ 【粒度】用于烧伤或严重损伤的散剂,通过六号筛的粉末 重量,应不得少于供试量的95%。
§ 【外观均匀度】取供试品适量,置光滑纸上,平铺约 5cm2,将其表面压平,在明亮处观察,应色泽均匀,无花 纹与色斑。
《中药药剂学》章节解析:第三章散剂和颗粒剂

《中药药剂学》章节解析:第三章散剂和颗粒剂3.1.1粉体学的概念研究粉体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的科学。
粉体最基本的性质是粒子的大小、粒度分布与形状, 粉体的比表面积、密度、孔隙率、流动性、润湿性等。
3.1.2粉体的性质1.粒子大小和粒度分布1)粒子大小(粒度) 是粉体最基本的性质,它对粉体的溶解性、可压性、密度、流动性等均有显著的影响。
粉体粒径的测定方法:【熟】显微镜法、库尔特记数法、沉降法、筛分径5.粉体的流动性【熟】1)休止角:评价粉体流动性的指标。
休止角(θ)小,流动性好。
休止角≤400时,可以满足生产流动性的需要。
2)影响流动性的因素:粒子大小、粒度分布、粒子形状、粒子间的粘着力、摩擦力、范的华力、静电力等。
3)增加粉体流动性的方法:(1)制成颗粒(2)加入一定量的粗粉 (3)适当干燥 (4)加入助流剂、润滑剂 (5)改善粒子的形态6.粉体的吸湿性【熟】7.粉体的润湿性【熟】用接触角衡量粉体润湿性。
接触角小,粉体润湿性好。
3.1.4粉体学在药剂学中的应用1.粒子大小对药剂质量的影响1)含量均匀度 2)生物利用度 3)释药速度 4)稳定性 5)刺激性6)混悬型药剂中药物粒子的沉降、结块、凝聚、刺激性、微血管栓塞、通针性等2.流动性对药剂质量的影响片重差异、装量差异、含量均匀度3.吸湿性对药剂质量的影响稳定性、流动性4.润湿性对药剂质量的影响崩解性、溶解性3.2散剂3.2.1散剂的概念和分类【掌】一种或多种药物均匀混合而制成的粉末状制剂。
分类:①按组成药味多少来分类,可分为单散剂与复散剂;②按剂量情况来分类,可分为分剂量散与不分剂量散;③按用途来分类,可分为溶液散、煮散、吹散、内服散、外用散等。
3.2.2散剂的特点【掌】 .比表面积大、易分散、起效快; 2.外用有保护和收敛等作用; 3.工艺简单,剂量易控,便于婴幼儿服。
4.贮运、携带比较方便;3.2.3散剂的制备【熟】工艺流程:粉碎与筛分→混合→分剂量→质检→包装储存1.粉碎2.筛分 1)药筛的种类 (1)工业用标准筛以“目”数表示筛号,即以每英寸(25.4mm)长度上的筛孔数目表示。
散剂,颗粒剂教案

复方乙酰水杨酸片处方: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 268g,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 136g,咖啡因 33.4g,淀粉266g,淀粉浆( 15% ~ 17% ) 85g,滑石粉 25g( 5% )(不选硬脂酸镁),轻质液体白腊2.5g 酒石酸 27g(减少乙酰水杨酸水解),制成1000片。
制法:将咖啡因、对乙酰氨基酚与1/3 量的淀粉混匀,加淀粉浆(15%~17%)制软材10~15 分钟,过 14 目或 16 目尼龙筛(不用金属筛)制湿颗粒,于70℃干燥,干颗粒过12 目尼龙筛整粒,而后将此颗粒与乙酰水杨酸混淆均匀,最后加节余的淀粉(早先在100℃~105℃干燥)及吸附有液体白腊的滑石粉,共同混匀后,再过12 目尼龙筛,颗粒经含量测定合格后,用 12mm 冲压片,即得。
最正确选择题相关复方乙酰水杨酸片的不正确表述是A.加入 1% 的酒石酸能够有效地减少乙酰水杨酸的水解B.三种主药混淆制粒及干燥时易产生低共熔现象,所以采纳分别制粒法C.应采纳尼龙筛制粒,以防乙酰水杨酸的分解D.应采纳 5% 的淀粉浆作为黏合剂E.应采纳滑石粉作为润滑剂【答案】 D硝酸甘油片(小剂量药物)处方:乳糖、糖粉、17% 淀粉浆、 10% 硝酸甘油醇溶液制法:空白颗粒法胶囊剂、滴丸剂和小丸一、胶囊剂(一)胶囊剂特色①能掩饰药物不良嗅味、提升药物稳固性②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较高③可填补其余固体剂型的不足:含油量高的不易制成片剂,但可制成胶囊剂。
④可延缓药物的开释和定位释药不宜制成胶囊剂的药物:①水溶液或稀乙醇溶液②风化性药物③吸湿性很强的药物④易溶性的刺激性药物最正确选择题最宜制成胶囊剂的药物为A.风化性的药物B.具苦味及臭味药物C.吸湿性药物D.易溶性药物E.药物的水溶液【答案】 B(二)胶囊剂的分类依照胶囊剂的溶解与开释特征,可分为硬胶囊(通称为胶囊)、软胶囊(胶丸)、缓释胶囊、控释胶囊和肠溶胶囊,主要供口服用。
(三)胶囊剂的制备1.硬胶囊剂的制备:分为空胶囊的制备和填补物料的制备、填补、封口等工艺过程。
散剂的教学设计方案

1. 知识目标:了解散剂的定义、分类、制备方法及质量要求。
2. 能力目标:掌握散剂的制备工艺流程,学会散剂的制备方法。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散剂的制备工艺流程、制备方法。
2. 教学难点:散剂制备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展示图片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散剂的学习兴趣,引出散剂的定义、分类、制备方法及质量要求。
2. 散剂的基本知识(1)散剂的定义:散剂是指将药物或辅料粉碎成细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制成一定规格的粉末状制剂。
(2)散剂的分类:按药物来源分为植物散剂、动物散剂、矿物散剂;按制备方法分为水制散剂、醇制散剂、干法制散剂。
(3)散剂的制备方法:水制散剂、醇制散剂、干法制散剂。
3. 散剂的制备工艺流程(1)原料处理:对药物和辅料进行筛选、粉碎、过筛等处理。
(2)混合:将处理好的药物和辅料按比例混合均匀。
(3)分剂量:将混合好的散剂按规定的剂量进行分装。
(4)质量控制:检查散剂的外观、粒度、含量、水分等指标。
4. 散剂的制备方法(1)水制散剂:将药物和辅料用水溶解,搅拌均匀,然后进行分剂量。
(2)醇制散剂:将药物和辅料用醇溶解,搅拌均匀,然后进行分剂量。
(3)干法制散剂:将药物和辅料直接混合,进行分剂量。
5. 散剂制备过程中的质量控制(1)外观:散剂应呈均匀粉末状,无结块、潮解等现象。
(2)粒度:粒度应符合规定的要求。
(3)含量:含量应符合规定的要求。
(4)水分:水分应符合规定的要求。
6. 课堂小结总结散剂的定义、分类、制备方法及质量要求,强调散剂制备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7. 课后作业1. 复习散剂的基本知识,掌握散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2. 查阅资料,了解散剂在临床中的应用。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散剂的基本知识、制备工艺流程、制备方法及质量控制,使学生掌握了散剂的制备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剂学辅导
第三张散剂和颗粒剂
3.1 粉体学
3.1.1粉体学的概念【熟】
研究粉体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的科学。
粉体最基本的性质是粒子的大小、粒度分布与形状, 粉体的比表面积、密度、孔隙率、流动性、润湿性等。
3.1.2研究粉体学的意义
3.1.3粉体的性质
1.粒子大小和粒度分布
1)粒子大小(粒度)是粉体最基本的性质,它对粉体的溶解性、可压性、密度、流动性等均有显著的影响。
(1)表示粒子大小的方法:【熟】定方向径、等价径、体积等价径、有效径、筛分径等。
(2)粉体粒径的测定方法:【熟】显微镜法、库尔特记数法、沉降法、筛分法等。
A.显微镜法:光镜可测定0.5—100um级粒径,一般需测200至500个粒子。
B.库尔特记数法:应用库尔特记数器,将电信号换算成粒径完成测定。
C.沉降法:应用Stock。
方程求出粒子的粒径,适于100um 以下的粒径测定。
D.筛分法:最早的方法,应用范围在45um以上。
我国工业用标准筛用“目”表示筛号,目数越大孔径越小。
2)粒度分布通过粒度分布可了解粒子的均匀性。
2.粉体的比表面积是指单位重量或体积的粉体所具有的表面积。
比表面积大,粒径小,粉体的吸附性强。
3.粉体的空隙率
1)概念粉体层中空隙所占的比例。
2)分类粉体内空隙率、粉体间空隙率、总空隙率
4.粉体的密度
1)概念单位体积粉体的重量(质量/体积)。
2)粉体体积的表示:
(1)粉体的真体积(Vt)
(2)粉体内部空隙的体积(V内)
(3)粉体间空隙的体积(V间)
(4)粉体的充填体积(V=Vt+V内+V间)
3)密度的表示方法
(1)真密度M/Vt
(2)粒子密度M/(Vt+V内)
(3)松密度(堆密度)M/V(V=Vt+V内+V建)
同一种粉体的真密度是相同的,但松密度会有所不同,如MgO 有重质与轻质之分,前者的松密度大,后者的小。
4)粉体的密度定义的区别【熟】
①真密度是粉体质量除以不包颗粒内外空隙的体积(真体积Vt)求得的密度,即pt=W/Vt。
②颗粒密度是粉体质量除以包括封闭细孔在内的颗粒体积Vg 所求得密度,也叫表观颗粒密度,可用公式表示为pt=W/Vg
③松密度是粉体质量除以该粉体所占容器的体积V求得的密度,亦称堆密度,即pt=W/v,填充粉体时,经一定规律振动或轻敲后测得的堆密度称振实密度Pbt。
若颗粒致密、无细孔和空洞,则Pt=pg;一般情况下pt≥pg>Pbt≥Pb
5.粉体的流动性【熟】
1)休止角:评价粉体流动性的指标。
休止角(θ)小,流动性好。
休止角≤400时,可以满足生产流动性的需要。
2)影响流动性的因素:粒子大小、粒度分布、粒子形状、粒子间的粘着力、摩擦力、范的华力、静电力等。
3)增加粉体流动性的方法:
(1)制成颗粒
(2)加入一定量的粗粉
(3)适当干燥
(4)加入助流剂、润滑剂
(5)改善粒子的形态
6.粉体的吸湿性【熟】
指粉体置于相对湿度较大的空气中,吸附水分,出现流动性降低或团块的现象。
吸湿性是在固体表面吸附水分的现象。
1)临界相对湿度(CRH)的概念:
当相对湿度提高到某一定值时,粉体的吸湿量急剧增加,此时的相对湿度即为CRH。
CRH是水溶性药物的固有特征,药物吸湿性大小的衡量指标。
2)临界相对湿度(CRH)的特性:
(1)CRH越小,越易吸潮;反之亦然。
(2)Elder假说
几种水溶性药物混合(无相互作用),混合物的CRH约等于各药物CRH的乘积,即CRHAB≈CRHA×CRHB。
(3)水不溶性药物的吸湿性没有临界点,其混合物的吸湿性具有加和性。
7.粉体的润湿性【熟】用接触角衡量粉体润湿性。
接触角小,粉体润湿性好。
8. 测定CRH有如下意义【熟】
①CRH值可作为药物吸湿性指标,一般CRH愈大,愈不易吸湿;
②控制生产、贮藏的的相对湿度控制在药物CRH值以下以防止吸湿;
③为选择防湿性辅料提供参考,一般应选择CRH值大的物料作辅料。
3.1.4粉体学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1.粒子大小对药剂质量的影响
1)含量均匀度2)生物利用度3)释药速度4)稳定性5)刺激性
6)混悬型药剂中药物粒子的沉降、结块、凝聚、刺激性、微血管栓塞、通针性等
2.流动性对药剂质量的影响片重差异、装量差异、含量均匀度3.吸湿性对药剂质量的影响稳定性、流动性
4.润湿性对药剂质量的影响崩解性、溶解性
3.2散剂
3.2.1散剂的概念和分类【掌】一种或多种药物均匀混合而制成的粉末状制剂。
分类:①按组成药味多少来分类,可分为单散剂与复散剂;
②按剂量情况来分类,可分为分剂量散与不分剂量散;
③按用途来分类,可分为溶液散、煮散、吹散、内服散、外用散等。
3.2.2散剂的特点【掌】
1.比表面积大、易分散、起效快;
2.外用有保护和收敛等作用;
3.工艺简单,剂量易控,便于婴幼儿服。
4.贮运、携带比较方便;
3.2.3散剂的制备【熟】
工艺流程:粉碎与筛分→混合→分剂量→质检→包装储存
1.粉碎
2.筛分
1)药筛的种类
(1)工业用标准筛以“目”数表示筛号,即以每英寸(25.4mm)长度上的筛孔数目表示。
(2)药典标准筛以筛孔的平均内径表示筛号。
3.混合的原则【了】
1)组分比例相差悬殊,用等量递加法(又称配研法)混合。
2)组分密度差异大时,应先小后大。
3)组分的吸附性先将量大且不易吸附的药粉或辅料垫底。
4)组分的带电性可加入抗静电剂克服。
5)含液体组分用固体组分或吸收剂吸收该液体,至不显湿润为止。
6)含低共熔组分先共熔再其它组分混匀。
7)倍散:在小剂量的毒剧药物中添加一定的填充剂,制成的稀释散。
剂量0.1—0.01g制成10倍散,0.0l一0.001g制成100倍散,0.001g以下制成1000倍散。
注意正确选用天平、用配研法、加着色剂(均匀性和区别浓度)。
4.分剂量
分剂量的方法:目测法、重量法、容量法。
5.质量检查【熟】
1)均匀度2)水分3)装量差异(单剂量、一日剂量包装)4)卫生学检查
6.包装贮存
散剂应密闭贮藏,含挥发性或易吸湿性组分的散剂,尤应密封包装。
3.3 颗粒剂
3.3.1颗粒剂的概念【掌】药物与适宜的辅料配合而制成的颗粒状制剂。
3.3.2颗粒剂的分类可溶性、混悬型、泡腾性三类。
3.3.3颗粒剂的特点使用方便,可以直接吞服,也可冲水饮用,药效较快。
3.3.4颗粒剂的制备【熟】同片剂相似,但不需压片,将颗粒经整粒、分级,装袋即可。
3.3.5颗粒剂的质量检查【熟】
1.外观颗粒应干燥、均匀、色泽一致,无吸潮、软化、结块、潮解等现象。
2.粒度不能通过一号筛和能通过四号筛的总和不得超过8%。
3.干燥失重除另有规定外,不得超过2%。
4.溶化性
可溶性颗粒剂应完全融化或允许有轻微混浊,但不得有焦屑等异物;混悬型颗粒剂应能混悬均匀;泡腾性颗粒剂应立即产生CO2气
体,并呈泡腾状。
5.装量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