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稳定验算

合集下载

安全设施基础稳定计算

安全设施基础稳定计算

基础稳定计算一、计算基本参数X向弯矩作用力1 1.83 KN相对基顶作用距离7.2 m(a方向)作用力20.47 KN7.2 m作用力3 1.16 KN7.2 m作用力4 1.57 KN 3.75 m作用力50. KN. m作用力60. KN. m合力 5.03 KN弯矩M30.80KN.m Y向弯矩作用力10.29 KN相对基顶作用距离8. m(b方向)作用力20.29 KN 5. m作用力30.29 KN 2. m作用力40.29 KN 1. m作用力5 2.79 KN 4. m作用力6 1.57 KN 3.75 m合力 5.52 KN弯矩M21.6875KN.m 地基容许承载力140. KPa基础长a 1.6 m基础砼单位重g324. KN/m3宽b 1.6 m上部结构总重G12.63 KN高H 2.1 m三、基础验算1、基底应力验算竖向总荷载N=G+g3×a×b×H= 141.654 KNX向弯矩Mx=∑(Fx×(H+L))= 41.363 KNσmax=115.923 Kpa Y向弯矩My=∑(Fy×(H+L))= 33.28 KNσmax=104.083 Kpa 应力最大值σmax=N/A+Mx/Wx+My/Wy =164.672 KPa< γR×fa满足应力最小值σmin=N/A-Mx/Wx-My/Wy =-54.005 KPa负应力分布宽度为Lx=|σmin|/(|σmin|+σmax) =0.247≤0.25满足应力重组后,σmax=2N/[3a(b/2-M/N)]116.185 Kpa< fa满足2、偏心验算e0/ρ=1-σmin/(N/A)= 1.381<1.2不满足3、基础倾覆稳定性验算ex=Mx/N=0.292ey=My/N=0.235e0=(ex^2+ey^2)1/2 =0.375抗倾覆稳定系数K0 = b/2/e0 = 2.74> 1.1满足4、基础滑动稳定性验算摩擦系数:0.3基础抗滑动稳定系数为:K c = μ×N/Fw=8.45> 1.2 满足风速V26.1 m/s迎风面积S.825 m2受力结构标志板γ0=1.0γQ=1.4ρ=1.2258风力系数C 1.2 风力 Fw=0.5×γ0γQρC1V2 S/1000 =.58 KNγG=1.2结构重量:237kg重力 G=γ0γG m×9.8/1000 = 2.79 KN名称属性(慈溪百年一遇风压0.5kN/m2)超强台风(Super TY)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51.0 米/秒,也即16级或以上强台风(STY)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41.5-50.9 米/秒,也即14-15 级台风(TY)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32.7-41.4 米/秒,也即12-13 级强热带风暴(STS)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24.5-32.6 米/秒,也即风力10-11 级热带风暴(TS)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17.2-24.4 米/秒,也即风力8-9 级热带低压(TD)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10.8-17.1 米/秒,也即风力为6-7 级粉色格输入分析步骤:1、确定风速;V= 5.38 m32、根据设计图分析作用力;3、计算作用力,输入计算参数;基础长a 1.6 m4、试算并调整基础尺寸。

边坡桩基础稳定性计算书

边坡桩基础稳定性计算书

边坡桩基础稳定性计算书计算依据: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参数信息1. 基坑基本参数边坡桩基稳定性二、桩侧土压力计算1、水平荷载(1)、主动土压力系数:K ai=tan2( 45°如/2) = tan2(45-30/2) =0.333;K a2=tan2(45°©2/2) = tan2(45-30/2) =0.333;K a3=tan2(45°©3/2) = tan2(45-30/2) =0.333;K a4=tan2(45°©4/2) = tan2(45-30/2) =0.333;K a5=tan2(45°©5/2) = tan2(45-20/2) =0.49;K a6=tan2(45°©6/2) = tan2(45-20/2) =0.49;(2)、土压力、地下水以及地面附加荷载产生的水平荷载: 第1层土:0 ~ 1米;(未与桩接触)第2层土: 1 ~ 2米;(未与桩接触)第3层土: 2 ~ 3米;H3' = EY Y= 36/18 = 2;oa-上= [ 3H3'+P i+P2aV(a2+2l2)]K a3-2c3K a3°.5 = [18 2+10+2.5]区333-2 WX).3330.5 = 4.62kN/m ;oa3r = [ 3fH3'+h3)+ P l + P2a2/(a2+2|2)]K a3-2c3K a30.5 =[18 €+1)+10+2.5] 0.333-2 WX).3330.5 = 10.62kN/m;第4层土: 3 ~ 4米;H4' = !h i / 彳=54/20 = 2.7;oaz上= [ 4H4'+P1+P2a2/(a e+212)]K a4-2c4K a40.5 = [20 27+10+2.5] 0333-2 WX).3330.5 = 10.62kN/m;oa4r = [ 4jH4' + P1 + P2a2/(a2+2l2)]K a4-2C4K a4°.5+ Y4'h4K a4+ Y w h4'=[20.2.7+10+2.5] 0..333-2 1.0.0.3330.5+20.1.0.333+10.1= 27.286kN/m;第5层土: 4 ~ 5米;H5' = E i h i/ 5' = 74/24 = 3.083;0.5oa5h = [ 5;H5' + P1 + P2a2/@+2l2)]K a5~2C5K a5 . + Y w h4'=[24.3.083+10+2.5] 0..49-2 8..0.490.5+10.1 = 41.207kN/m;0.5oa5F = [ 5H5' + P1 + P2a2/@+2l2)]K a5~2C5K a5 . + Y5'h5K a5+ Y w h5'=[24.3.083+10+2.5] 0..49-2 8..0.490.5+24.1.0.49+10.2= 62.974kN/m;第6层土: 5 ~ 9米;H6' = E i h i/ 6' = 98/24 = 4.083;oae上= [ 6H6'+P1]K a6-2c6K a60.5+ r h5' = [24 4.883+10] (X49-2 8O0.490.5+10>2 =61.748kN/m;0.5oa6r = [ 6jH6' + P1]K a6-2c6K a6 + 0h6K a6+ ^h6'=[2484.083+10] 08.49-2 8880.490.5+248480.49+1086= 148.816kN/m;( 3)、水平荷载:第1层土:E a1=0kN/m;第2层土:E a2=0kN/m;第3层土:E a3=h3X (a3上+ oa3下)/2=1 (4.62+10.62)/2=7.62kN/m;作用位置:h a3=h3(2 a3上+ oa3下)/(3 a3t+3 oa3^2 >4.62+10.62)/(3 4.62+3 X0.62)+6=6.434m;第4层土:下)+ Xh=1E a4=h4X (a飪+ oa4下)/2=1 (20.62+27.286)/2=18.953kN/m;作用位置:h a4=h4(2 a4上+ oa4下)/(3 afc+3^4X2 20.62+27.286)/(3 10X2+3 X7.286)+5=5.427m;第5层土:下)+ Xh=1E a5=h5X (ast + oas下)/2=1 (41.207+62.974)/2=52.09kN/m;作用位置:h a5=h5(2 a5上+ oa5下)/(3 a5上+3 oa5X(2 >41.207+62.974)/(3 41宦07+3 62.974)+4=4.465m;第6层土:下)+ Di i=1E a6=h6X (a6上+ oa6下)/2=4 (61.748+148.816)/2=421.128kN/m;作用位置:h a6=h6(2 a6上+ oa6下)/(3 a6t+3 oa6Xh4X(2 >61.748+148.816)/(3 61.748+3 148.816)+0=1.724m;下)+土压力合力:E a= 2Si= 7.62+18.953+52.09+421.128=499.791kN/m 合力作用点:h a=Xh ai/E o F(7.62 6.434+18.953 5427+52.09 4465+421.128 K724)/499.791=2.222rr;2、水平抗力计算(1 )、被动土压力系数:K p1=tan2(45° + 1尼)=tan2(45+20/2) =2.04;K p2=tan2(45° + 2/2)= tan2(45+20/2) =2.04;( 2)、土压力、地下水产生的水平荷载:第1 层土: 4 ~ 5米;01 上=2c1K p10.5 = 2 8X2.040.5 = 22.85kN/m;01 下=1YnK p1+2c1K p10.5 = 21 1X2.04+2 8X2.040.5 = 65.682kN/m;第2层土:5 ~ 9米;H2' = !hYY = 21/24 = 0.875;oa2h =才H2'K p2+2c2K p20.5 = 24 (X875 送.04+2 8>2.040.5 = 65.682kN/m;oa2下= Y H2'K p2+2C2K p20.5+ Y'h2K p2+ Yv h2‘ =24X).875 送.04+2 8>2.040.5+24用>2.04+10 官=301.484kN/m;(3)、水平荷载:第1层土:E pi=h i X (pt上+ 炉下)/2=1 (22.85+65.682)/2=44.266kN/m;作用位置:h pi=h i(2 t上+ opi下)/(3 pl?±+3 cpiX(2 >22.85+65.682)/(3 22.85+3 65.682)+4=4.419m;下)+ Xh=1第2层土:E p2=h2 X (p2上+ o2下)/2=4 (65.682+301.484)/2=734.333kN/m;作用位置:h p2=h2(2 02上+ op2r)/(3 p2上+3 Cp2X(2 >65.682+301.484)/(3 65.682+3 301.484)+0=1.572m;下)+ Xh=4土压力合力:E p=工pi= 44.266+734.333=778.599kN/m;合力作用点:h p=》h pi/E p= (44.266 4.419+734.333 1>572)/778.599=1.734m;三、桩侧弯矩计算1. 主动土压力对桩底的弯矩M i = 0.7 06 499.791 2.222 = 466.468kNm;2. 被动土压力对桩底的弯矩M2 = 0.6 778.599 1.734 = 809.935kN m;3. 支撑对桩底弯矩M3 = 170kN m;四、基础稳定性计算M3+M2> K(M+M I)170+809.935=979.935kN - m > 1.2 X (100+466.468)=679.762kN -m 塔吊稳定性满足要求!。

桩基础稳定性计算书

桩基础稳定性计算书

桩基础稳定性计算书1工程;工程建设地点:;属于结构;地上o层;地下o层;建筑高度:Om标准层层高:0m ;总建筑面积:0平方米;总工期:0天。

本工程由投资建设,设计,地质勘察,监理,组织施工;由担任项目经理,担任技术负责人。

本计算书主要依据施工图纸及以下规范及参考文献编制:《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一、参数信息1. 基坑基本参数基坑开挖深度H:1.6m;桩与土接触点深度H1:1.5m;塔吊最大倾覆力矩M 630kN・m 桩直径d:0.5m;桩入土深度H2:30m;主动土压力分配系数:0.7 ;基坑外侧水位深度h wa:5m;基坑以下水位深度h wp:2m;稳定性计算安全系数K:1.2 ;2. 土层参数土层类型厚度h i 重度Y浮重度向内聚力C i 摩擦角(m)(kN/m3)(kN/m3)(kPa)(°)碎石素填土 2 19 25 0 0粉质粘土26 19.2 27.9 20 30淤泥质粉质粘土3 16.7 52.4 6 15微风化灰岩 5 18 22 4 53. 荷载参数布置方式荷载值P i (kPa)距基坑边线距离l 1(m)作用宽度a i(m)满布10 -- --局布 5 1 24. 支撑参数支撑点与填土面距离(m)作用力(kN)1 0.5 20示意图二、桩侧土压力计算1、水平荷载(1)、主动土压力系数:K ai=tan2(45° -奶/2)= tan 2(45-0/2 )=1;K a2=tan2(45° -血/2)= tan 2(45-0/2 )=1;K a3=tan2(45°-也/2) = tan 2(45-0/2 ) =1;K a4=tan2(45°-如/2) = tan 2(45-30/2 ) =0.333;K a5=tan2(45°-松/2) = tan 2(45-30/2 ) =0.333;K a6=tan2(45°-妬/2) = tan 2(45-15/2 ) =0.589;K a7=tan2(45°-也/2) = tan 2(45-5/2 ) =0.84 ;(2)、土压力、地下水以及地面附加荷载产生的水平荷载:第1层土:0 ~ 1 米;oai上= P 1 K ai-2C i K ai0.5 = 10 X 1-2 X 0X 10.5 = 10kN/m ;cai T = ( Y h1+P1)K a1-2C1K a10.5 = [19 1X10] X-2 XX10.5 = 29kN/m;第2层土:1 ~ 1.5 米;出=刀Yh i/ Y= 19/19 = 1;C2上=[Y H2'+P i+P?a2/(a2+2l2)]K a2-2C2K a20.5 = [19 1X10+2.5] X2 XX” =31.5kN/m;C2下=[Y(H2'+h2)+ P i+P2a2/(a2+2l2)]K a2-2C2K a20.5 = [19 (1+0.5) + 10+2.5] 1-2 X0X10.5 = 41kN/m;第3层土:1.5 ~ 2 米;Hs'=刀Yh i/Y = 28.5/19 = 1.5;C3上=[Y H3'+P I +P?a2/(a2+2l2)]K a3-2C3K a30.5 = [19 15+10+2.5] 1-2 X0X10.5 =41kN/m;C3下= [ Y(H3'+h3)+ P i+P2a2/(a2+2l2)]K a3-2C3K a30.5 =[19 X(1.5+0.5)+10+2.5] 1-2X>0X10.5 = 50.5kN/m;第4层土:2 ~ 5 米;W = 刀Yh/ Y = 38/19.2 = 1.979;0.5C4 上=[Y H4'+P i+F2a2/(a2+2l2)]K a4-2C4K a4 =0.5[19.2 1^979+10+2.5] 0.333-2 20X0.333 = -6.261kN/m;C4 下=[Y(H4'+h4)+ P i+P2a2/(a2+2l2)]K a4-2C4K a40.5 =[19.2 (1.979+3)+10+2.5] 0.333-2 20 >0.3330.5 = 12.939kN/m;第5层土:5 ~ 28 米;Hs'= 刀yh i/ Y = 95.6/19.2 = 4.979他5 上=[Y H5'+P I+F2宠/@+2l2)]K a5-2C5K a50.5 =0.5[19.2 电979+10+2.5] 0.333-2 20X).333 = 12.939kN/m;ca5下= [ Y(H5'+P l+P2a/(a2+2l2)]K a5-2C5K a50.5+ Y fe K a5+0.5 驹人52 =[19.2 X4.979+10+2.5] 0X.333-2 2X0X0.3330.5+27.9X23X0.333+0.5 1X0X232 =2871.839kN/m;第6层土:28 ~ 31 米;H6' = H 5' = 4.979 ;他6上=[Y H6'+P1]K a6-2C6K a6°.5+ 酋6心6+0.5 驹人62 =[16.7 X4.979+10] 0X.589-2 X6X0.5890.5+52.4X23X0.589+0.5 1X0X232 =3400.25kN/m;ca6下= [ Y H6'+P1]K a6-2C6K a6D.5+ yh6K a6+0.5 Yv h62 =[16.7 X4.979+10] 0X.589-2 X6X0.5890.5+52.4X26X0.589+0.5 1X0X262 =4227.808kN/m;第7层土:31 ~ 31.6 米;H7' = H 6' = 4.979 ;ca7上=[Y H7'+P1]K a7-2C7K a70.5+ ^K a7+0.5 ^w h72 =[18X4.979+10] 0X.84-2 4XX0.840.5+22X26X0.84+0.5 1X0X262 = 3936.608kN/m;C&7下= [ Y H7'+P1]K a7-2C7K a7).5+ yh7K a7+0.5 ^w h72 =[18X4.979+10] 0X.84-2 4XX0.840.5+22X26.6X0.84+0.5 1X0X26.62 = 4105.491kN/m;(3)、水平荷载:临界深度:Z0=(矽下X h4)/( oa4上+ ®下)=(12.939 X 3)/(6.261 X 12.939)=2.022m ; 第1 层土:E a1=0kN/m;第2层土:E a2=0kN/m;第3层土:E a3=0kN/m;第4层土:Ea4=0.5 X Z0X oa4下=0.5 X 2.022 X 12.939=13.08kN/m ;作用位置:h a4=Z0/3+ 刀hi=2.022/3+26.6=27.274m ;第5层土:艮5=馆X ( oa5上+ 阳5下)/2=23 X (12.939+2871.839)/2=33174.954kN/m ;第6层土:作用位置:h a5=h5(2 Oa5上+ 畋下)/(3 ca5上+3o a5下)+ 刀hi=23 X (2 X 12.939+2871.839)/(3 X 12.939+3X2871.839)+3.6=11.301m ;第7层土:E a6=h6 X (阳決+ 他6下)/2=3 X (3400.25+4227.808)/2=11442.086kN/m ;作用位置:h a6=h6(2 oa6上+ 笛6下)/(3 c&6上+3 oa6下)+ 刀hi=3 X (2 X3400.25+4227.808)/(3X 3400.25+3X 4227.808)+0.6=2.046m ;第7层土:E37=h7X ( oa/上+ca7下”2=0.6 X (3936.608+4105.491)/2=2412.63kN/m ; 作用位置:h a7=hz(2 商上+ca7下)/(3 商上+3o a7下)+ 刀hi=0.6 X (2 X 3936.608+4105.491)/(3 X 3936.608+3 X 4105.491)+0=0.298m ;土压力合力:E a= 2E ai= 13.08+33174.954+11442.086+2412.63=47042.75kN/m 合力作用点:h a=习lE ai/E a F(13.08 2X7.274+33174.954 1X1.301+11442.086 2X.046+2412.630X.298)/47042.75=8.49m;2、水平抗力计算(1)、被动土压力系数:2 K pi =tan (45°+忖2): = tan 2(45+0/2)=i;2K p2 =tan (45°+ 血/2):= tan 2(45+30/2)=3;K p3 =tan2(45°+ 初2): = tan 2(45+30/2)=3;K p4 =tan2(45°+ 创2): = tan 2(45+i5/2)=i.698;K p5 =tan2(45°+ 妬/2):= tan 2(45+5/2)=i.i9i;(2)、土压力、地下水产生的水平荷载:第1层土:1.6 ~ 2 米;cpi上= 2C 1 K pi0.5 = 2 X0X 10.5 = 0kN/m ;0.5 0.5c i下=Y h i K pi+2C i K pi = 19 X4 X+2X0X = 7.6kN/m;第2层土:2 ~ 3.6 米;f = 刀也/ Y= 7.6/I9.2 = 0.396;中2上=Y H2'K p2+2C2K p20.5 = I9.2 0X96 X+2X20X30.5 = 92.082kN/m;C2下= Y(H2'+h2)K p2+2C2K p20.5 = I9.2 (X396+I.6) 3+2X20X30.5 = I84.242kN/m;第3层土:3.6 ~ 28 米;H3' = H 2' = 0.396 ;0.5 2 C3上= [ Y H3']K p3+2C3K p3 + 丫'hK p3+0.5 Y h32 =[19.2 区396] 3+2>20>30'5+27.9 J0X3+O.5 X0X)2 = 92.082kN/m;§3下=[Y H3']K p3+2C3K p30.5+ Y '3K p3+0.5 Y h32 =[19.2 0.396] 3+2 >20 >30.5+27.9 24.4 3+0.5 X0 >24.42 = 5111.162kN/m;第4层土:28 ~31 米;H4' = H 3' = 0.396 ;0.5 2§4上=Y H『K p4+2C4K p4 +丫'4"K p4+0.5 Y h4 =16.7 0.396 *698+2 6 >1.6980.5+52.4 24.4 1.698+0.5 10 >24.42 = 5175.167kN/m;0.5 2§4下= Y H4‘K p4+2C4K p4 . + Y '4K p4+0.5 Y"4 =16.7 0.396 1.698+2 6 1.6980.5+52.4 27.4 1.698+0.5 10 27.42 = 6219.155kN/m;第5层土:31 ~ 31.6 米;H5' = H 4' = 0.396 ;0.5 2§5上= Y H5‘K p5+2C5K p5 . + Y 5K p5+0.5 Y"5 =0.5 218 0.396 1.191+2 4 1.1910.5+22 27.4 1.191+0.5 10 27.42 = 4488.923kN/m;§5下= Y H5'K p5+2C5K p5°.5+ Y '5K p5+0.5 Y h52 =18 >0.396 1.191+2 4 >1.1910.5+22 >28 >1.191+0.5 10 >2$ = 4670.844kN/m;(3)、水平荷载:第1 层土:Eo1=hi >(§1 上+ §1 下)/2=0.4 >(0+7.6)/2=1.52kN/m ;作用位置:h p1=hi(2 §1 上+§1 下)/(3 §1 上+3§1 下)+ 刀hi=0.4 x (2 x 0+7.6)/(3 >0+3 >7.6)+29.6=29.733m ;第2层土:Eo2=h2 >(§2上+ §2下)/2=1.6 >(92.082+184.242)/2=221.059kN/m ;作用位置:h p2=hz(2 §2上+§2下)/(3 §2上+3 §2下)+ 刀hi=1.6 X (2 X92.082+184.242)/(3 92.082+3 184.242)+28=28.711m;第4层土:第3层土:§3=馆 > (§尹+ §3下)/2=24.4 >(92.082+5111.162)/2=63479.578kN/m ;作用位置:h p3=h3(2 §3上+§3下)/(3 §3上+3 §3下)+ 刀hi=24.4 X (2 X 92.082+5111.162)/(3 X 92.082+3 X 5111.162)+3.6=11.877m ;第5层土:E p4=h4 x ( cp4上+3下)/2=3 X (5175.167+6219.155)/2=17091.484kN/m ;作用位置:h p4=h4(2 qp4上+ q54下)/(3 op4上+3 qp4下)+ 刀hi=3 X (2 X5175.167+6219.155)/(3 X5175.167+3X6219.155)+0.6=2.054m ;第5层土:Eo5=h5 X ( cps上+ qp5下)/2=0.6 X (4488.923+4670.844)/2=2747.93kN/m ;作用位置:h p5=h5(2 C5上+q55下)/(3 85上+3 C P5下)+ 刀hi=0.6 X (2 X4488.923+4670.844)/(3 X 4488.923+3X 4670.844)+0=0.298m ;土压力合力:E p= 艺E i =1.52+221.059+63479.578+17091.484+2747.93=83541.571kN/m;合力作用点:h p=》h pi/E p=(1.52 X29.733+221.059 2X8.711+63479.578 1X1.877+17091.484 2X.054+2747.930X.298)/8354 1.571=9.532m;三、桩侧弯矩计算1. 主动土压力对桩底的弯矩M = 0.7 X 0.5 X 47042.75 X 8.49 = 139788.303kN • m2. 被动土压力对桩底的弯矩M = 0.5 X 83541.571 X 9.532 = 398142.062kN • m3. 支撑对桩底弯矩M = 622kN • m四、基础稳定性计算M+M》K(M+M)622+398142.062=398764.062kN -m > 1.2 X (630+139788.303)=168501.964kN m 塔吊稳定性满足要求!。

挡土墙稳定性验算

挡土墙稳定性验算

基底偏心距及基底应力分布
基地应力
偏心荷载作用下,承载力应满足 :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
当基底下受力层范围内有软弱下卧层时, 按下列公式验算
:软弱下卧层顶面处附加压力设计值
:软弱下卧层顶面处土的自重压力标准值 :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经深度修正后的地基
承载力设计值
范》规定:地基与抗震承载力应按下式计算:
:调整后的地基土抗震承载力设计值
:地基土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
:地基土静承载力设计值
浸水地区挡土墙后的填料采用岩块及渗水土 时,不考虑墙前、墙后定静水压力及墙后动 水压力.作用挡土墙上的力系,除一般地区 所受力系外,还应计算水位以下挡土墙及填 料的水浮力.挡土墙的计算水位应采用最不 利水位.最不利水位的确定,需要对不同水 位验算而求得.无经验设计者可在(0.7~ 0.9)H之间选定。确定的最不利水位高于设 计水位,还是应按设计水位计算。
通常应按浸水与非浸水两种情况验算,都应 满足稳定要求。
如为滨海,湖,水库及大的江河的挡土墙及 护岸墙,应当考虑波浪压力,冰压力,按相 应规范进行计算。
地震地区挡土墙稳定性计算
地震区挡土墙根据其重要性及地基土的 性质,应验算其抗剪强度和稳定性.
地震地区挡土墙作用力系
抗滑稳定
如上层土和下层软弱土层的压缩模量比值大 于等于3时,对于条形挡土墙基础,上式中 可按下式计算
:挡土墙条形基础底宽度
:基底处土的自重压力标准值
:基底至软弱下卧层顶面的距离
:地基压力扩散线与竖直线之间的夹角
当基底下受力层范围内有软弱土层时, 应按圆弧滑动面法进行验算
:作用与滑动体上各力对滑动中心的抗滑力矩
在浸水和地震等特殊情况下,应按偶然组合 考虑。

基础验算

基础验算

基础计算书基础尺寸如图所示J-1作用于基础底面的荷载:N K =1228KN, M YK =46KNmN=1657KN, M Y =62KNm1、修正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下列公式验算: f a = f ak +ηb ·γ·(b -3)+ηd ·γm ·(d -0.5) (式5.2.4)式中:f ak = 300.00 kPaηb = 3.00,ηd =4.4γ = 18.00 kN/m 3 γm = 20.00 kN/m 3b = 2 m , d = 1.800 mf a = f ak +ηb ·γ·(b -3)+ηd ·γm ·(d -0.5)= 300.00+3.00×18.00×(3.00-3.00)+4.4×18.00×(1.8-0.50) = 403 kPa2、地基承载力验算: 2224A m =⨯=22311/622 1.336W bl m ==⨯⨯= 20 1.84144k w G r dA KN ==⨯⨯=,max ,min 122814445.93774 1.33122814445.93094 1.33bk k bk k bk k bk k N G M p KN A W N G M p KN A W =+++=+=++=-=-= ()(),max ,min 11/2478.7343.33774032k k k a p p p Kpa f Kpa =+=⨯+=<=,max 377 1.2483.6k a p Kpa f Kpa =<=3、基础抗冲切验算:max min 1657624614 1.331657623674 1.33N M p KN A W N M p KN A W =+=+==-=-= 2002211[()][()]2211[(20.45)0.46]2[(20.45)0.46]220.7l t t A b b h l l a h m =-----=--⨯---= max 3500.7245l s l l F p A p A KN ===⨯= ()()000.70.7245045024600.7 1.0 1.434602419t b h t m h t la a f a h f h KN F ββ+=++⨯=⨯⨯⨯⨯=> 满足抗冲切要求。

基础工程(第二版)2-3地基承载力确定与验算--68页

基础工程(第二版)2-3地基承载力确定与验算--68页
fd。 fd由地基极限承载力的标准值除以抗力分项系数 R 求
得,或者由抗剪强度指标 c 、 的设计值 cd、 d直接代入极
限荷载公式求得。
0S R
2021/3/1
cd
ck
c

d
k
15
六、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1) 地基承载力的定义
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土单位面积上所能承受的荷 载,通常把地基土单位面积上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称 为极限荷载或极限承载力(kPa)。
2021/3/1
16
(a) 按现场载荷试验确定地基承载力的方法 地基的载荷试验是在现场试坑中设计基底标高处的
天然土层上设置载荷板,浅层平板载荷试验的承压板面 积不应小于0.25m2,对于软土不应小于0.5m2;试验基坑 宽度不应小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的三倍,并应保持试验 土层的原状结构和天然湿度。根据平板载荷试验所得到 的p-s曲线,可分三种情况确定地基承载力:
受水平力较大的建筑物(如挡土墙),除验算沉降外, 还需进行沿地基与基础接触面的滑动、沿地基内部滑动和 沿基础边缘倾覆等方面的验算。
地基基础设计应根据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荷载,按 设计要求和使用要求,取各自最不利状态分别进行荷载效 应组合进行设计,最不利组合和对应的抗力限值如下:
(1) 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或按单桩承 载力确定桩数时,传至基础底面上的荷载效应采用正常使 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抗震设防时,应计入 地震效应组合。相应的抗力应采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或单 桩承载力特征值。
(4) 在确定基础或桩台高度、支挡结构截面、计算 基础或支挡结构内力、确定配筋和验算材料强度时,上 部结构传来的荷载效应组合和相应的基底反力,应按承 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采用相应的分 项系数。当需要验算基础裂缝宽度时,应按正常使用极 限状态荷载效应标准组合。

冻土地基抗冻拔稳定性验算

冻土地基抗冻拔稳定性验算

附录H 冻土地基抗冻拔稳定性验算H.0.1季节性冻土地基墩、台和基础(含条形基础)抗冻拔稳定性可按下列公式验算:k k sk kF G Q kT ++≥(H.0.1-1)k d sk z T uτ=(H.0.1-2)式中:k F —作用在基础上的结构自重(kN );k G —基础自重及襟边上的土自重(kN );sk Q —基础周边融化层的摩阻力标准值(kN ),按公式(H.0.2-2)计算;k —冻胀力修正系数,砌筑或架设上部结构之前,k 取1.1;砌筑或架设上部结构之后,对外静定结构k 取1.2;对外超静定结构k 取1.3;k T —对基础的切向冻胀力标准值(kN );d z —设计冻深(m ),参见本规范第5.1.2条,当基础埋置深度h 小于d z 时,d z 采用h ;sk τ—季节性冻土切向冻胀力标准值(kPa ),按表H.0.1选用;u —在季节性冻土层中基础和墩身的平均周长(m )。

表H.0.1季节性冻土切向冻胀力标准值SK τ(kPa)基础形式冻胀类别不冻胀弱冻胀冻胀强冻胀特强冻胀墩、台、柱、桩基础0~1515~8080~120120~160160~200条形基础0~1010~4040~6060~8080~100注:1条形基础系指基础长宽比等于或大于10的基础;2对表面光滑的预制桩,sk τ乘以0.8。

H.0.2多年冻土地基墩、台和基础(含条形基础)抗冻拔稳定性可按下列公式验算(图H.0.2):k k sk pk k F G Q Q kT +++≥(H.0.2-1)sk sk s Q q A =⋅(H.0.2-2)pk pk pQ q A =⋅(H.0.2-3)式中skQ—基础周边融化层的摩阻力标准值(kN),当季节冻土层与多年冻土层衔接时,skQ=0;当季节冻土与多年冻土层不衔接时,按公式(H.0.2-2)计算;sA—融化层中基础的侧面面积(m2);skq—基础侧面与融化层的摩阻力标准值(kPa),无实测资料时,对黏性土可采用20~30kPa,对砂土及碎石土可采用30~40kPa;pkQ—基础周边与多年冻土的冻结力标准值(kN),按公式(H.0.2-3)计算;pA—在多年冻土内的基础侧面面积(m2);pkq—多年冻土与基础侧面的冻结力标准值(kPa),可按表H.0.2选用;其余符号同H.0.1条。

建筑基础验算方法

建筑基础验算方法

建筑基础验算方法建筑基础的验算可重要啦。

就像盖房子打地基,你得确定这地基够结实,房子才不会倒。

咱先说一下地基承载力的验算。

这就好比看这块地能承受多重的东西。

你得知道地基土的类型,是软土还是硬土呢?要是软乎乎的土,那它能承受的重量肯定就比硬土要少。

一般会根据地质勘查报告来确定土的一些参数,像土的承载能力特征值。

然后把建筑的重量,包括房子本身的重量还有可能住在里面的人的重量、家具啥的重量,都换算成作用在地基上的压力,看看这个压力有没有超过地基土能承受的能力。

要是超过了,那可不行,地基就会下沉,房子就会歪歪扭扭的,像个喝醉了酒的大汉。

再说说基础的沉降验算。

你想象一下,房子盖在地上,要是慢慢地陷下去,那多可怕呀。

基础沉降就是看这个基础在建筑物的重量作用下,会往下沉多少。

不同的基础类型沉降情况也不一样哦。

比如说浅基础,像独立基础、条形基础,它们的沉降计算会考虑土的压缩性等因素。

如果是桩基础呢,那又有一套不同的计算方法,要考虑桩的承载能力、桩身的强度还有桩和土之间的相互作用。

沉降量要是太大,房子可能会出现裂缝,就像脸上长皱纹一样,可不好看啦,而且还不安全呢。

还有基础的稳定性验算。

这就像是看这个基础会不会被推倒。

要是房子建在山坡上,或者遇到大风、地震这些情况,基础得能稳稳地站在那儿。

对于一些比较高的建筑或者在特殊地形的建筑,这个稳定性验算就特别重要。

要考虑各种力的作用,像水平力,风一吹过来就会给房子一个水平方向的力,地震的时候也会有水平力作用在基础上。

基础要是设计得不好,就像个弱不禁风的小瘦子,一下子就被推倒了。

总之呢,建筑基础的验算就是要确保房子的基础像个强壮的大力士,能稳稳地支撑起整个建筑,让咱们住在房子里安安心心的,不用担心房子突然出问题。

这可都是工程师们精心计算的结果,就像厨师精心烹饪一道美食一样,每一个步骤都很关键呢。

某单桩设计及稳定性验算

某单桩设计及稳定性验算

单桩设计及稳定性验算案例说明桩基础是最古老的基础型式之一。

桩基础由基桩和连接于桩顶的承台共同组成。

常用的桩型主要有预制钢筋混凝土桩、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桩、钻(冲)孔灌注桩、人工挖孔灌注桩、钢管桩等。

桩基础以其巨大的承载潜力和抵御复杂荷载特殊能力以及对各种地质条件的良好适应性,广泛的应用于高层建筑中。

本文采用GEO5单桩设计模块对某建筑场地单桩设计进行了分析验算,验算结果表明,在建筑场地采用的单桩设计取得了良好的承载力效果。

工程概况设计桩身尺寸为长12.0m,直径1.0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建筑安全等级为一级;桩顶设计荷载为竖向荷载N=1450kN、水平荷载H x=85kN、弯矩M y=120kN·m;工作荷载为竖向荷载N=1015kN、水平荷载H x=60kN、弯矩M y=80kN·m。

建筑场地土层按其成因特征和力学性质自上而下分为两层,物理力学指标见下表。

另外,砂质黏土的饱和重度为20.5kN·m-3,密实度I c为0.5,含细粒黏土的饱和重度为19.5kN·m-3,密实度I d为0.5。

图1 单桩设计结构示意图表1 岩土参数表验算操作流程分析设置在“分析设置”中选择“中国-国家标准(GB)”,竖向承载力的分析选择“解析法”,分析类型为“排水条件分析”。

另外,结构重要性系数取1.1。

图2 分析设置剖面土层在“剖面土层”设置界面中划分土层,点击按钮,在“Z坐标”中输入6,这样软件便自动将土体划分为两层。

图3 剖面土层设置水平反力系数K h在“土的水平反力系数”对应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均匀分布”。

图4 土的反力系数设置注:如果我们不考虑侧向荷载时,即仅考虑竖向承载力时,可以忽略这一步的设置。

土的水平反力系数的计算方法详见帮助文档-F1。

岩土材料在“岩土材料”设置界面中设置岩土层材料,点击按钮,在弹出的设置面板中添加砂质黏土(CS)和含细粒砂土(SF)材料,材料具体参数请参照表1。

建筑地基的稳定性分析和评价

建筑地基的稳定性分析和评价

建筑地基的稳定性分析和评价一、地基稳定性地基稳定性是指主要受力层的岩土体在外部荷载作用下沉降变形、深层滑动等对工程建设安全稳定的影响程度,避免由此地基产生过大的变形、侧向破坏、滑移造成地基破坏从而影响正常使用。

按照(GB 50021-2001) (2009年版) 14.1.3、14.1.4规定,岩土体的变形、强度和稳定应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

评价地基稳定性问题时按承载力极限状态计算,评价岩土体的变形时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进行验算。

二、地基稳定性分析评价内容影响地基稳定性的因素,主要的是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地质环境条件、建(构)筑物特征等。

一般情况下,需要对经常受水平力或倾覆力矩的高层建筑、高耸结构、高压线塔、锚拉基础、挡墙、水坝、堤坝和桥台等建(构)筑物进行地基稳定性评价。

通常情况下,涉及到主要的内容有:(1)岩土工程条件包括组成地基的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地层结构。

特别是有特殊性岩土,隐伏的破碎或断裂带,地下水渗流等特殊情况;(2)地质环境条件包括是否建造在斜坡上、边坡附近、山区地基上,建(构)筑物与不良地质作用、特殊地貌的关联度和可能引起地基破坏失稳的各种自然因素或组合。

如岩溶、滑坡、崩塌、采空区、地面沉降、地震液化、震陷、活动断裂、岸边河流冲刷等。

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2009年版)、《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规定,对山东地区该问题常见的几种情况罗列如下:1、地基承载力计算与验算验算地基稳定性实质上就是验算地基极限承载能力是否满足要求。

应严格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5.2和《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 72-2004)8.2.6~8等条款执行。

2、变形验算建筑物的地基变形计算值,不应大于建筑物地基允许变形值。

在勘察阶段往往建筑物特征参数不明确,一味要求勘察报告中能有准确的结论也勉为其难,但在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应提供符合规范要求的岩土变形参数,供上部结构计算条件具备时按照(GB 50007-2011) 5.3、(JGJ 72-2004) 8.2.9~12和《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有关条款计算。

铁路基础验算书

铁路基础验算书

铁路基础验算书
1. 引言
本文档旨在对铁路基础进行验算。

通过对铁路基础的验算,可以确保基础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从而保证铁路线路的安全运行。

2. 验算过程
2.1 基础类型
确定所使用的铁路基础类型,例如浅基、深基或桩基。

2.2 土壤参数
获取铁路基础所在区域的土壤参数,包括土壤类型、强度参数和压缩性参数等。

2.3 荷载计算
根据铁路线路的设计荷载和运营荷载,计算基础所需要承受的荷载。

2.4 基础尺寸确定
根据所使用的基础类型、土壤参数和荷载计算结果,确定基础的尺寸,包括长度、宽度和深度等。

2.5 承载力验算
根据基础的尺寸和土壤参数,进行承载力验算,确保基础能够承受荷载并满足设计要求。

3. 结论
经过基础的验算过程,可以得出基础的尺寸和承载能力。

如果基础的尺寸和承载能力满足设计要求,则认为基础是合格的。

如果不满足设计要求,则需要重新调整基础尺寸或采取其他措施以确保基础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4. 参考文献。

地基基础设计基本验算要求有

地基基础设计基本验算要求有

地基基础设计基本验算要求有地基基础设计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进行地基基础设计时,必须进行基本验算,以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下面将介绍地基基础设计基本验算要求。

1. 地基承载力验算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土壤能够承受的最大荷载。

在进行地基承载力验算时,需要考虑地基土壤的类型、密度、含水量等因素。

一般来说,地基承载力的计算公式为:Qs = cNc + qNq + 0.5γBNγ,其中Qs为地基承载力,c为土壤的凝聚力,Nc为凝聚力影响系数,q为土壤的摩擦力,Nq为摩擦力影响系数,γ为土壤的重度,B为基础宽度,Nγ为重度影响系数。

2. 地基沉降验算地基沉降是指地基土壤在承受荷载后发生的变形。

在进行地基沉降验算时,需要考虑地基土壤的类型、厚度、含水量等因素。

一般来说,地基沉降的计算公式为:Δh = (q1+q2+q3)H/(E1+E2+E3),其中Δh为地基沉降量,q1、q2、q3为不同深度处的荷载,H为地基土壤的厚度,E1、E2、E3为不同深度处的土壤弹性模量。

3. 地基稳定性验算地基稳定性是指地基土壤在承受荷载后不发生破坏的能力。

在进行地基稳定性验算时,需要考虑地基土壤的类型、强度、倾斜度等因素。

一般来说,地基稳定性的计算公式为:Fs = ΣRi - ΣLi - W,其中Fs为地基稳定性系数,Ri为地基土壤的抗力,Li为地基土壤的荷载,W为建筑物的重量。

4. 地基基础设计验算地基基础设计是指根据地基承载力、地基沉降和地基稳定性等因素,确定建筑物的基础形式、尺寸和深度等参数。

在进行地基基础设计验算时,需要考虑建筑物的类型、高度、荷载等因素。

一般来说,地基基础设计的计算公式为:A = Qs/Fs,其中A为基础面积,Qs 为地基承载力,Fs为地基稳定性系数。

地基基础设计基本验算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进行地基基础设计时,必须进行基本验算,以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基础稳定性验算

基础稳定性验算

基础稳定验算1.基本资料筏板宽度/厚度B1=22.6 /1.6米,建筑总高度H=86.45,建筑宽度B=85.7/23.6米地震烈度6度(0.05g,罕遇地震水平地震响响系数最大值αmax=0.28),基本风压ω0=0.3(50年一遇)结构自重G=517800KN,结构自震周期X=3.00s,Y=3.00s2.抗倾覆验算2.1地震作用Fek =Geq*α1 (抗规5.2.1-1)α1=[η2*0.2r-η1(T-5Tg)] αmax (抗规5.1.5)=(1*0.2349-0.025)*0.28=0.058772Fek=G*0.058772=30432.1416KN2.2地震作用产生的倾覆力矩M震=H/2*Fek=2.54G=77297.6356KN.m2.3风荷载Fk=B*H*ωkωk=βzμsμzω0取:μz=1.25 μs=1.4 ξ=1.5785 ν=0.43 ζz=0.38Βz=1+(ξνζz/μz)Βz=1+(1.5785*0.43*0.38/1.25)=1.206ωk =1.206*1.25*1.4*0.3=0.63315Fk=85.7*86.45*0.63315(取最不利方向计算)=4691KN2.4风荷载产生的倾覆力矩M风=H/2*Fk=4691*43.224=202762.4KN.m2.5地推力F土=B*0.5*h1*r (h1取4.5米平均值,r土容重取18) =85.7*0.5*4.5*18=3470.85KN2.5地推力产生的倾覆力矩M土=F土*h1/2=7809KN.m2.6基础抗倾覆力矩M抗=G*B1/2=11.3G=5851140 KN.m结论M抗> M震+ M土安全M抗> M风+ M土安全3.抗滑移验算取基底摩擦系数为0.4,抗滑移力F=G*0.4=517800*0.4=207120KNF/(Fek+F土)=207120/33903=6.11>1.2 安全F/(F风+F土)=207120/8161.85=25.4>1.2 安全。

8米LED路灯杆基础倾覆稳定验算

8米LED路灯杆基础倾覆稳定验算

3米庭院灯基础倾覆稳定验算1、 已知条件;灯杆在风荷载作用下根部最大弯矩为39.75kg-m ,剪力为21.75kg 。

基础高度H=0.6m 、断面为0.6*0.6㎡,灯杆总重量为30kg ,基础地耐力大于10T/㎡,回填土容量为1.6T/㎡2、基础倾覆稳定验算Na=N+G N 为基础重量、 G 为灯杆重量N=0.6×0.6×2.5=0.54(T)G=30(kg)Na=30+540=570(kg)Ma=39.75+21.75×0.6=52.8(kg-m)P max =Na/F(1±6 ℓo/A)=0.57/0.62(1±6×0.0926/0.6) MinP max =3.05﹤1.2×10P Min =0.117﹥0故符合要求ℓo= Ma0.0528 =0.0926 Na 0.578米LED 路灯杆基础倾覆稳定验算1、 已知条件;灯杆在风荷载作用下根部最大弯矩为355.5kg —m ,剪力为67.44kg 。

基础高H=1.2m 、上部为0.6×0.6㎡,下部为1×1㎡,路灯总重量为156(kg),基础地耐力大于10T/㎡,回填土重量为1.6T/㎡2、 基础倾覆稳定验算Na=N+P+G N 为基础重量、P 为回填土重量、G 为灯杆重量N=(0.6+1 )2×1.2×2.5=0.768×2.5=1.92(T) 2 P=(12×1.2-0.768)×1.6=0.6912(T)G=0.156(T)Na=1.92+0.6912+0.156=2.77(T)Ma=355.5+67.44×1.2=436.43(kg-m)P max =Na/F(1±6 ℓo/A)=2.77/1(1±6×0.1574/1)MinP max =5.39T/㎡﹤1.2×10P Min =0.154T/㎡﹥0故符合要求ℓo= Ma0.43643 =0.1574 Na 2.77。

基础稳定性计算

基础稳定性计算

为可填部分 m/s
62
2.5
F s
m高
2
41
2
C型钢截面 I 1 [mm^4] I 2 [mm^4] sc [mm] st [mm] A [mm^2]
1
216267 135782.1 33.61 28.4 454.219
F s
41
0.4
地面粗糙度分为A、B、C三类: A 类 - 近海海面、海岛、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区 B 类 - 田野、乡村、丛林、丘陵以及房屋比较稀疏的中、小城镇和大城市郊区 C 类 - 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 D 类 - 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
地面粗糙度分为A、B、C三类: A 类 - 近海海面、海岛、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区 B 类 - 田野、乡村、丛林、丘陵以及房屋比较稀疏的中、小城镇和大城市郊区 C 类 - 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 D 类 - 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
2
风速
20
A-2 A-3 A-4
A A-13 A-14 A-15 A-17 A-16 B
18.1 4 50 0.14 0.8 9
度 块 mm kN/m2 m 个 0.4 m宽 kN/m
3
0.4 m长 23.5 C20 0.2 m 7.8 m 2.6 m 24.5 m
光伏支架基础倾覆验算
设计资料 A-1 项目地、附近风压点 设计年限 项目地设计年限基本风压ω0 地面粗糙度类别 设计计算高度H 光伏组件机 械参数 组件长度 1.64 米 组件宽度 0.99 米 35 毫米 组件厚度 组件重量 19 千克 组件安装角度 单根主梁上的组件数量 单根主梁上的组件间距 光伏支架及配件自重 前支架高度 基础数量 基础尺寸 支墩尺寸 基础强度 前支墩距前支架中心距离 前后支墩中心间距 支墩间距 支架跨距 光伏支架基础倾覆验算 1 1.3 风载荷体型系数 ※ 风荷载体形系数按照GB50797-2012中6.8.7条选取1.3 风载荷标准值=ω0*βz*μz*μs= 0.27 kN/m2 前支墩重量G1k 13.54 kN 后支墩重量G2k 13.54 kN 13.54 kN 中支墩重量G3k 13.54 kN 中支墩重量G4k 41.87 kN 光伏组件、支架及配件自重= 96.01 kN 总配重 44.02 kN 风荷载= 4.677 m 倾覆点距组件安装面中心法线距离= kN· m 抗倾覆力矩= 393.65 kN· m 倾覆力矩= 205.92 ※ 采用GB 50007-2011 P49 挡土墙的抗倾覆安全系数≥1.6 抗倾覆力矩 = 1.91 > 1.6 倾覆力矩 验算结果为: 验算通过!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μz= μs= 25 年 0.21 kN/m B类 10 米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第四节 地基变形及稳定性验算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第四节 地基变形及稳定性验算

1.2
MR — 抗滑力矩(kN m)
MS — 滑动力矩(kN m)
3.位于稳定土坡坡顶上的建筑物,当垂直于坡顶边缘 线的基础底面边长b≤3m时,其基础底面外边缘线至 坡顶的水平距离a应符合下列要求,但不得小于2.5m。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条形基础
矩形基础
a≥
3.5b d tanβ
a≥
2.5b d tanβ
当基础底面外边缘线至坡顶的水平距离a不满足 以上 要求时,需进行稳定安全系数的验算或设置挡土结构。 当
边坡坡角大于45度、坡高大于8m时,即使距离符合a要求, 也需进行边坡稳定性验算。
一、地基变形验算 地基变形验算的要求是:建筑物的地基变
形计算值不大于地基变形允许值即: S ≤ S
验算时,首先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安全使用 要求及地基的工程特性确定某一变形特征作为变形验
算的控制条件。
二、地基稳定性验算
在进行地基基础设计时,对经常受水平荷载作 用的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承受水压力的挡土墙、 水、坝、桥台,以及建造在斜坡上的建(构)筑 物,尚验算其稳定性。
1.建筑地基丧失稳定的方式有: (1)倾覆; (2)沿基础底面滑动; (3)连同土体(包括可能存在的斜坡坡体)整体滑动。
2、在竖向和水平荷载作用下,地基内仅存在软土及其夹 层时,可能发生地基整体滑动失稳。其稳定性取决于最
危险的滑动面上诸力对滑动中心产生的抗滑力矩MR与滑 动力矩MS的相互关系:
MR ≥ M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稳定验算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基础稳定性验算
一、工程概况
根据*******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本工程采用嵌岩桩基础,基础持力层为中等风化砂岩,桩端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为frk=,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200Kpa ,桩长约为6m 。

桩基础最不利地质剖面如下图所示,桩侧土层厚度分别为一般填土或粘土、强风化砂岩、中风化砂岩按考虑。

二、基础抗倾覆验算
本工程设防烈度6度,根据《高规》条,304.0/12.0)(/)(max max ==小震中震αα,考虑到中震作用下结构的塑性耗能,本工程取中震地震作用力为小震的倍。

楼栋号 13-24轴单体 1~12轴单体
结构抗倾覆力矩 结构倾覆力矩 比值 结构抗倾覆力矩 结构倾覆力

比值
X 向风荷

Y 向风荷

X 向小震
Y 向小震 X 向中震
Y 向中震
参照《高层建筑筏形与箱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2011)第条,本工程抗倾覆稳定性安全系数远大于,故结构的整体抗倾覆稳定性满足要求。

三、基础抗滑移验算
本工程采用嵌岩桩基础,基础抗滑移由基桩水平承载力提供。

13-14轴单体共有基桩48根,1-12轴单体共有基桩62根。

单桩水平承载力计算
1. 设计资料 桩土关系简图
已知条件 (1) 桩参数
承载力性状 端承桩 桩身材料与施工工艺 干作业挖孔桩 截面形状 圆形 砼强度等级 C30 桩身纵筋级别 HRB400 直径(mm) 900 桩长(m)
是否清底干净 √ 端头形状 不扩底 (2) 计算内容参数
水平承载力 √ 桩顶约束情况 铰接
允许水平位移(mm) 轴力标准值(kN)
单桩水平承载力
根据《桩基规范》第4款(式及第7款(考虑地震作用) 计算
桩的水平变形系数α = (1/m) 桩截面模量塑性系数γm =
桩身砼抗拉强度设计值ft = (kPa) 桩身换算截面模量W0 = (m3) 桩身最大弯矩系数vM = 桩顶竖向力影响系数ζN = 桩身换算截面积An = (m2) 承载力特征值地震调整系数 = 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 Rha = (kN)
本工程地震作用下取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为250kN 。

非地震作用下取200KN 。

基础抗滑移验算
根据PKPM 计算结果,结构在小震、风荷载、中震作用下整体抗倾覆验算如下:
参照《高层建筑筏形与箱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2011)第条,本工程抗滑移稳定性安全系数远大于,故结构的整体抗滑移稳定性满足要求。

四、构造加强措施
1)将塔楼外围基础梁加高(本工程取为300x1000),提高塔楼周边土体的压实标准,将建筑物水平荷载有效传给地基。

2)提高桩基础的嵌岩深度,本工程取最小嵌岩深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