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和社科类文章阅读复习题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点总结含答案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点总结含答案一、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公共文化服务,是以政府部门为主的公共部门向社会成员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
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包含了更多文化期待。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
近年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投入稳步增长,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建立,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农家书屋、电子阅报栏等来到群众身边,正在满足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
当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和设施建起来之后,提升使用效率的问题便摆在了人们面前。
有群众反映,一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利用率不高,农家书屋“只见房子不见读者”等现象在一定范围存在。
究其原因,是由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公共文化的需求日渐呈现出差异化、多样化趋势,当前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存在一定程度的“供需错位”。
改变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利用率不高等现象,关键要在供给侧发力,找准群众的文化需求,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的匹配程度。
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精准供给”,需要改变此前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内容单一、供给缺乏弹性等问题,更好同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相对接。
现实中,我国农村人口结构不断变化,相关需求也日益多元。
在这种背景下,围绕公共文化的投入不能是一次性的,应当在内容资源上不断进行更新,同时在载体上也应与时俱进,更多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让人们更便捷地获取知识和信息。
比如,现在不管城市还是农村,父母都越来越重视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儿童图书馆经常人满为患,儿童图书的借阅量占不少图书馆外借图书的一半。
在这种情况下,理应加大儿童图书的采购量、扩大儿童阅览室的面积。
让服务内容更加贴近群众生活,才能缩小公共文化服务与群众文化需求之间的差距。
我国文化资源日益丰富,群众的文化选择空前广泛,欣赏水平也日渐提升。
如果公共文化供给更新缓慢,不对群众胃口,自然会导致吸引力不足。
高考语文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复习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复习题含答案一、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地理大发现时期,美洲巨大的体量突然从黑暗的大西洋中浮现,横在欧洲旧大陆面前,使欧洲人感到异常惊惧,他们用一个古希腊地理学名词“antipodes”来指称这块从大地的另一端冒出来的陌生板块。
这个词的意思是“对极”,也就是“恰恰相反的事物”。
对于旧大陆来说,美洲就是一种恰恰相反的存在物,换言之,美洲是欧亚旧大陆的反题和悖论,这种悖反的特性将遍布每一个方面,新大陆注定以有悖于旧大陆的固有方式介入世界史,这必将使旧大陆感到极其不适。
1776年以后,美利坚建国,并且从政治与道德维度继续向其余世界展示美洲这种神秘的悖反特质。
美国的“对极性”或“反题性”体现在很多方面,其中一个就是它的荒野。
荒野并非一无是处的空空荡荡,荒野是文明的反题,文明在荒野遇到最彻底的否定力量。
伯纳德·刘易斯和塞缪尔·亨廷顿为文明与文明之间的冲突而忧心不已,但文明与荒野之间冲突却是世界史进程中的另一个伟大叙事,对此,罗伯特·卡普兰具有充分的警觉。
他的《荒野帝国》研究的并非美国荒野,而是从荒野角度研究美国,美国的“反题性”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卡普兰的文字一再印证了“边疆史学”创始人特纳的洞察:美国的成长史是一部经久不息的“脱欧史”,亦即“去文明史”。
从东岸开始,当一个定居点构筑妥当以后,他们便毫不迟疑地离开,向西行进,再度隐入荒野。
这种“逃离”文明世界和再度“野蛮化”的双重变奏,塑造了美国独特的充满野性的灵魂和身体。
文明和野蛮两种元素的和谐共存,锻造了美国强悍的肌体,使得这个民族可以承载存在着巨大差异的多元生活和道德方式,尤其可以完美而无副作用地对接霍布斯、洛克和卢梭提出的以“自然状态”为根本驱动力的政治方案。
“自然状态”就是“政治状态”的“antipo-des”,它和美国荒野共享一种文明秩序的“反题性”。
霍布斯、洛克和卢梭要解决的最重大议题就是如何让“政治状态”和“自然状态”共同存在于一种更高的状态中。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1)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1)一、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唐诗的自然精神刘宁唐诗有诸多丰富的精神特色,其中自然精神对唐诗的浸润十分深刻,甚至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自然精神塑造了唐诗令后世无限企慕的艺术境界。
自然精神发端于先秦道家自然哲学,老子说“道法自然”,“道”是世界的根本,“道”就是“自然”,它就是它自己的样子,独立而不改。
然而人生和社会常常是背离“道”,背离“自然”的,人应该超脱这种“背离”,去体会恒常不变的本然之道。
被后人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他的诗歌有浓厚的自然之趣,《饮酒》中的“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写黄昏中归巢的飞鸟,正是一幅万物归于本然的画卷。
陶渊明用他的方式,展开了诗歌自然之美的隽永画卷,而这幅画卷,正是在唐代呈现出了丰富而灿烂的内容。
唐代超一流的诗人中,王维和李白的诗歌都深受自然精神的影响。
自然精神对王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山水诗方面。
贯穿其中的山水审美精神,不以描摹山水之形态为旨归,而是要通过俯仰山水去体会自然之道。
中国的山水诗追求“静”的境界,这个静是哲学上的静,是内心安静澄明的状态,王维的山水诗是展现“静”的绝佳典范。
王维刻画山水,广阔浩渺而辽远,进入一种超脱现实功利的辽远境界,是一种精神之“远”。
王维被称为“诗佛”,他的山水诗对“静”与“远”的刻画,萦绕着深邃的“空”趣。
例如《新晴野望》,描绘一场雨水后天清地朗、开阔澄澈的原野,其中“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两句,写河水映照阳光,远方青翠的山峰因空气清澈而呈现在诗人的眼前,爽朗明澈的诗境,又是精神宁静澄明的写照。
其《汉江临泛》“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写江水浩渺,天水相接相融,远山似有若无,这是山水之远,更是精神之远。
《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诗中幽远的山林是充满深邃“空”趣的至静之境。
这是唐诗艺术最深刻的地方,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社科文阅读(10篇最新热点题)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总复习重难点全攻略(全国通用)(原卷版)
进阶练04 社科文阅读10篇(最新热点题)(原卷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社科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地球不断升温,打开了装满极端天气的“潘多拉魔盒”。
越来越多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出现,将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世界银行副行长雷切尔·凯特曾表示:“21世纪的前十年,全球经济损失不断增加,这其中四分之三是由极端天气造成的。
”报告《细数2020年成本:气候崩盘的一年》罗列了发生在2020年的15个由极端气候引发的灾害性事件。
其中,横扫澳大利亚约20%土地的山火,不仅导致数万人流离失所,同时还使10万种野生动物遭殃,各类损失保守估计为50亿美元。
全球气候危机日益严峻,给国际社会造成了消极影响,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由气候变迁引发的粮食安全问题。
农业属于“敏感脆弱”型产业,大自然的任何变化都会波及农业生产,这使得气候安全和粮食安全处于“同一安全体”之中。
具体而言,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在粮食供给层面,极端天气频发导致粮食减产,降低了国际市场上流通的粮食数量。
全球变暖导致的旱灾频发,不仅导致农业灌溉用水日益短缺,也因水分的加速蒸发降低了土层的含水量,破坏了土壤肥力。
而沙尘暴和洪水的暴发,则会对耕地造成严重的侵蚀,加重土地盐碱化,造成庄稼枯萎或粮食质量下降。
同时,气候变化会造成农业生态系统失衡,易诱发虫害等次生危机。
此外,出于保障本国粮食安全的需要,在粮食歉收时,产粮国往往会采取紧缩型粮食政策,这威胁了全球粮食供应链的完整。
其次,在粮食获取层面,气候变化弱化了农民、妇女等弱势群体的经济基础,导致其粮食购买力下降。
判断一国粮食安全与否,仅从供给端考察远远不够,还需关注获取端。
因为即便全球有充足的粮食供应,但如果国民无法获取,则仍将被视为粮食不安全。
连续干旱或特大洪涝的暴发易使农民一年的耕种毁于一旦,没有可供外销的粮食,其经济收入必将受损,进而削弱其通过实现购粮多样化以改善营养状况的能力。
中职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现代文之社科类阅读练习(含答案)
中职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突破现代文阅读之社科类作品专项练习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山东是中华民族文化发祥地之一,儒家文化影响深远。
以“仁”为内核的价值取向,以“忠”为标志的爱国情怀,以“义”为特征的做人品格,积淀形成了山东人民敦厚纯朴、忠诚团结、坚忍不拔、勤劳勇敢的鲜明个性和精神品质。
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沂蒙根据地党政军民立足于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熔铸形成了具有强大凝聚力和生命力的沂蒙精神。
一方面,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里,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另一方面,孟子“政在得民”的“仁政”学说,荀子“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论述,都把“民本”作为治政的重要理念。
这两个方面相互交织、统一于沂蒙精神的形成过程和革命实践;党为民爱民,人民爱党爱军,共同演绎出“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人间大爱。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从来就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矢志不渝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从根本上超越了传统“民本”思想的阶级利益羁绊。
沂蒙精神所展示的正是家国关系的双向统一和高度融合,所诠释的正是以人民为中心理念下的政党与人民的关系,所彰显的正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以及党性与人民性的高度统一。
对党绝对忠诚,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沂蒙精神的重要内涵,也是沂蒙精神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面。
“忠”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理念,是“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之一。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继承发展了传统文化“忠”的理念,形成和完善了自己的忠诚观,强调要“始终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马克思主义”。
这样的“忠”,体现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忠”,体现的是党心民心的高度融合统一。
在沂蒙根据地,党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不惧牺牲、英勇奋斗,团结带领根据地人民开展减租减息、土地还家、发展生产、民主政治、社会治理、文化建设等,彰显了“忠诚于人民”的高尚情怀和责任担当。
高考复习 现代文阅读 社科类文章阅读 试题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2021高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社科类文章阅读考试说明要求“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
前面几讲分别按现代文阅读的才能点作了讲解和练习,从本次开场,按文体作讲解和练习。
一、什么是一般社会科学类的文章社会科学是研究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变化的科学,包括政治经济学、法律学、历史学、文化学、文艺学、美学、教育学、伦理学等。
社会科学类的文章,是用来进展社会科学研究和描绘社会科学研究的文章。
它既是讨论社会科学问题、进展社会科学研究的手段,也是概括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进展学术交流的文字载体。
从文体上说,它应包括议论性和说明性等类别,但就高考说,侧重于社会科学类的议论文字。
在“社会科学类文章〞前加“一般〞,说明高考选用的这类文章,专门化的程度不会太高,专业理论色彩不会太浓,专业的名词术语不会太多。
否那么就不解称为“一般〞。
社会考学类文章虽然涉及的面很广,但是,从历年高考的选文来看,侧重于选取文化教育、文学艺术和历史类的文章,因为它更接近于高中毕业生的实际。
二、社会科学类文章和阅读要领社会科学类文章,在高考试卷中,有放在第一卷全用选择题来考的,如2021年的铜奔马正名阅读社会科学类的文章,应该从理解重要词语,重要句子到对文章进展鉴赏、评价,全面观照,但应注重以下几点:1.归纳内容要点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言语的转化,即读者用自己的话语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是阅读才能的重要组成局部。
因此,社科文阅读检测,往往要从归纳内容要点的角度来出题。
有一年选用爱尔兰作家萧伯纳的贝多芬之谜出了两条这样的题目,一是要求说出作者称贝多芬音乐成为一个“谜〞的原因,一条要求“根据文意,简要概括从巴赫到莫扎特到贝多芬在音乐创作上的开展变化〞。
前者要求归纳文章局部的内容要点,后者要求归纳全文的内容要点。
有一年选用陶行知的创造宣言,第1题就是归纳内容要点的试题〔参照后文“典型试题分析〞〕。
因此,阅读社科文要非常重视用自己的话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高考语文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点及练习题附解析(1)
高考语文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点及练习题附解析(1)一、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2003 年,有一个词语让中国人听起来一度感到恐慌,那就是“非典”。
这种疾病并非 2003 年才新出现,也并非中国才有。
在此之前,人们对“非典”十分陌生,加之此次在中国流行的“非典”的病原体是以前从未见过的新的病毒,面对突如其来的流行疾病,人们显得束手无策。
没有现成的治疗方案;没有有效的冶疗药物,传统的抗菌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没有有效的预防手段,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隔离。
“非典”是非典型性肺炎的简称。
开始发作时有流感一样的症状,如发烧、咳嗽、头痛等;但体温一般超过 38 度,多为干咳少痰,偶有血丝,有时伴有畏寒。
感冒一般没有肺炎的迹象,而“非典”有明显的肺炎迹象。
但它又不同于由肺炎链球菌等常见的细菌引起的大叶性肺炎或支气管肺炎等典型性肺炎,它主要是由流感病毒、支原体、衣原体、腺病毒或其他较不寻常的微生物所引起的肺炎,它的传染力强多了。
除了上述症状外,“非典”还伴有关节酸痛、乏力、腹泻,有时胸闷、气促或明显呼吸窘迫等症状。
各国科研人员通力合作,终于正式确认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是引起此次流行的“非典”的病原体。
这种病毒能在人体内繁殖,伤害自身组织,破坏免疫系统,也可能引发无数并发症,致使患者的病情急剧恶化。
它可以在体外存活3-6 小时。
现在的证据显示,“非典”是经飞沫传播的,病毒在飞沫(口水珠)内。
由于水珠比空气重,所以病毒只会停留在 1 米范围内的物体表面;另外,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或接触已有病毒的物体表面,然后接触自己的黏膜(眼、口、鼻),也会感染。
“非典”病毒的潜伏期一般为 2-12 天(通常为 3-5 天),潜伏期的患者一般不会传染,病症一般会维持 10-14 天。
“非典”并非无法可疗。
事实上,现阶段医学已有新突破,在治疗过程中已获很高的成功率。
专家认为,保持环境空气的流通;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心情愉快;加强锻炼,增强自身的免疫能力;尽量不与病人接触,是可以有效地预防“非典”的。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测试试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测试试题含答案一、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作为人类长期生活,聚居、繁衍的聚落空间和社会单元,村落并非伴随人类的起源而出现,它是人类进化和人类文明起源时期的产物。
人类进化史表明,人类是从灵长类古猿进化来的,属于群居型动物。
这一进化过程,提供了早期村落产生的两条线索:一是群居作为动物性本能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得到了最大限度的释放,特别是到了智人阶段,人类为了有效降低单个个体的生存难度,形成了共同防御、共同发展的族群观念,因而基于血缘的聚众而居开始出现。
只是由于完全过着采集和渔猎的生活,为了获取食物,需要频繁迁徙,所以并未形成长期的、固定的、规模化的居住点。
二是由于生存的驱动,人类开始积极改造自己的生存环境,创造出大量与生产生活有关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包括工具、器皿、衣物、建筑和制作它们的经验、技术,以及语言、制度、道德和原始信仰等。
由此,动物性聚众本能开始向社会性聚居意识转变,具有村落内涵的聚落随之产生。
距今一万年前后,农业的出现和发展,使人类从迁徙流动生活逐步走向定居生活。
定居把人类固定在土地上,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而农业的发展,又稳定了定居生活,于是有了早期村落的形成与发展。
原始社会后期,私有制的出现、阶级的产生,使早期社会从氏族进化为部落,部落又发展到部落联盟,并形成以城郭为中心的地缘一体化政体。
由此,国家应运而生。
国家的出现,意味着跨地域、跨血缘、跨部落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建立。
国家要维系和巩固这种关系,其前提和基础是对土地和人口的全面掌控。
因此,村落就具有了国家层面的意义。
先秦的“井田制”“授田制”,秦汉的“郡县制”“乡亭里制”都充分表明这一点。
秦汉时期国家对于村落的管控有所加强,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地形图》中名为“某某里”的有43处,均分散在山川地区,既说明村落的广泛存在,也表明其受到国家的行政管辖。
不少学者认为我国古代“皇权不下县”,但从秦汉国家与村落的关系来看,国家权力显然下渗到了县以下的地方社会。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单元测试含答案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单元测试含答案一、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在中国所有艺术门类中,诗歌和书法最为源远流长,历时悠久。
它们同在唐代达到了无可比拟的高峰。
正如工艺和赋之于汉,雕塑、骈体之于六朝,绘画、词曲之于宋元,戏曲、小说之于明清一样,它们都分别是一代艺术精神的集中点。
唐代书法与诗歌相辅而行,具有同一审美气质。
其中与盛唐之音若合符契、共同体现出盛唐风貌的是草书,又特别是狂草。
与唐诗一样,唐代书法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过程。
初唐的书法,就极其漂亮。
由于皇室宫廷的大力提倡,其风度体貌如同从齐梁宫体摆脱出来的诗歌一样,以一种欣欣向荣的新姿态展现出来。
唐太宗酷爱王羲之。
王羲之的真实面目究竟如何,兰亭真伪应是怎样,仍然可以作进一步的探究。
但兰亭在唐初如此名高和风行,像冯、虞、褚的众多摹本,像陆柬之的文赋效颦,似有更多理由把传世兰亭作为初唐美学风貌的造型代表,正如把刘希夷、张若虚作为初唐诗的代表一样。
冯承素、虞世南、褚遂良、陆柬之和多种兰亭摹本,确是这一时期书法美的典型。
那么轻盈华美、婀娜多姿,或娟婵春媚、云雾轻笼,或高谢风尘、精神洒落。
这不正是《春江花月夜》那种“当时年少春衫薄”式的风流、潇洒和婷婷玉立么?它们与刘、张、四杰的诗歌的气质风神恰好一致,鲜明地共同具有着那个时代的审美理想、趣味标准和艺术要求。
走向盛唐就不同了。
孙过庭《书谱》中虽仍遵初唐传统,扬右军而抑大令①,但他提出“质以代兴,妍因俗易”,“驰骛沿革,物理常然”,以历史变化观点,强调“达其情性,形其哀乐”,明确把书法作为抒情达性的艺术手段,自觉强调书法作为表情艺术的特征,并将这一点提到与诗歌并行,与自然同美的理论高度:“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
就像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以巨大的历史责任感,召唤着盛唐诗歌到来一样,孙过庭这一抒情哲理的提出,也预示盛唐书法中浪漫主义高峰的到来。
高中语文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点-+典型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点-+典型题及答案一、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笔记小说是中国古代一种较为常见的文学形式,简言之,为笔记体式的短篇故事。
最早可追溯至魏晋时期,时人多有志人志怪类文集。
就数量而言,中国古代笔记小说可谓浩如烟海,至清末,存世有数千种之多。
种类繁多的笔记小说所记内容也极为驳杂,反映了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状况。
内容体量如此巨大,不易全部辨析厘清现实真假,纵如此,依旧有其史料学意义。
作为笔记小说,定然不失虚构与主体自我创作的成分,但这种类型的文学作品自面世伊始,便受到史学影响,有注重实录的传统,且希冀在事件描述中给人以道德教化。
魏晋时期的志人志怪小说为后世笔记小说开拓了题材、确立了基本精神,此期间的作者多有史官等文职身份。
比如,志怪小说《搜神记》的作者干宝,在晋元帝时期任佐著作郎一职,为编修国史的史官。
因此,鲁迅先生对此期间的笔记小说有“六朝人之志怪,却大抵一如今日之记新闻,在当时并非有意做小说”的判断。
简言之,魏晋笔记小说的创作性质为“采录传闻”,秉笔实录当朝事件,非有意虚构。
笔记中虽然有文学性的虚构叙事,但依旧在不背离历史背景真实的前提下展开。
后世笔记小说多沿用魏晋六朝志人志怪的叙事视角,以记事者的角度客观记录所述事件发生的时间与地点、人物的姓名与籍贯等具体信息。
书中屡见“秀州天宁长老妙海时在彼县,亲见之”“小二至庆元时尚存,安国长老了祥识之”“泉州僧本傅说”之类的句子,借他人之口来佐证自己记载之可靠,强调所录内容的真实性。
唐之后,笔记小说就内容而言,多具有民间性及社会性的特征,多述各地风俗怪谈。
比如,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支诺皋》中有《叶限》一文,记录古代邕州地区百越民族的口传故事,为世界最早有文字记载的“灰姑娘”类型故事。
至宋,大量笔记作品记录诗歌本事与诗人言行,成为后世诗评家所沿用的笔记体文学评论形式。
而以洪迈《夷坚志》为代表的志怪类笔记作品,细述宋代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的逸闻、掌故、民俗等,为后世提供了许多史料参考。
高考语文文学作品和社科文复习测试题
高考语文文学作品复习测试题高考语文文学作品复习测试题(附答案)(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梵高的坟茔范曾冬天来到了巴黎,寒风料峭,木叶尽脱。
顺着塞纳河西北行,便是一片冬天的萧瑟。
我们驱车向瓦兹河上的欧维尔城疾驰,去瞻仰我心灵深处的艺术殉道者梵高的遗踪。
梵高这位荷兰籍的天生奇才,一百年前来到法兰西后等待他的是贫困与饥饿。
梵高一生卖不出一张画,人们也根本不知道梵高,艺术界汪洋大海般的平庸在压押着他。
他曾在一张画上描写了一个最粗糙的木椅,在破烂的藤座上放着他的烟斗和一张纸包的些许烟草,它似乎向我们唱出一首凄凉的身世之歌。
艺术既不能提供面包,那就让需要面包的艺术家速朽,而自裁便是最简捷的方式:梵高拿起了手枪,走到萨都的草坪,向心窝射了一枪,他在华贵的建筑前对这不公平的社会用生命作了一次壮烈的抗议。
梵高过着清白无瑕的生活,他没有金钱的刺激,没有女人的诱惑,没有鲜花的慰藉。
当罗丹要丰腴清丽的模特儿们在画室翩然起舞时,当莫提格里昂尼面对妩媚而慵懒的美女,在画面上把她们的脸“令人愉快地拉长”时,梵高在哪里?他正对着一片平常的农田,一张破旧的靠椅,一双踏遍人间含辛茹苦的皮鞋,画这些巴黎的大师们不屑一顾的事物;在他的画笔下,野地里摘来的向曰葵燃烧着一把火,蓝色野花,临风摇曳,这哪里是在依物描像?这是在倾诉爱情,但是他的情人却在大地的草木盛衰中,天穹的曰星隐耀中,看他画的所有自画像,那眼神没有一幅不咄咄逼人,那其中闪现的光芒有坚毅,有不平,有尊严,充满了对人生的批判和对自己命运的抗争。
梵高在美术史上的出现确实是一个奇迹。
他远离了传统审美的藩篱,以神奇的手法、高妙的色彩、超绝的构图,一扫艺术界的平庸、浅薄和惰性。
这种画风一旦问世,美术史就必须重写,色彩学甚至美学就必须修正,这正是梵高撒向人间的一个永恒的谜。
梵高死了很多年以后,评论家才像天文学家发现新星一样仰望他,赞叹他。
今天所有豪华壮丽的画馆,都以一展梵高的杰作为荣。
高考语文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1)
高考语文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1)一、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一文中提出,教育的宗旨即“使人为完全之人物而已”,而“完全之人物”的养成,除了“身体之能力”外,还应具有“精神之能力”,即“知力、感情及意志”。
其中的感情就是“美育”,美育能“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
促进个体的情感解放和精神自由应作为美育的根本价值尺度。
人的生命是一切活动展开的基点,对生命的审美则是一切美育活动的根本。
人对自身生命的审美,首先来自对情感生命的审美把握。
而中华诗词则正是这样一座情感生命的宝库。
徜徉于中华诗词之海,也正是徜徉在人类情感之海。
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孤独、李白“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潇洒、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沉郁,无一不是进行情感生命美育的绝佳载体。
诵读“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来细浪生”,涤去的是你旅途中的烦躁抑郁;玩味着“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减缓的是你思乡的情愫;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共鸣,坚定的是你的人生抉择!任何的生命现象、生命状态、生命活动.总是感性的、形象的,人们也正是通过对生命的感性形象的审美感悟,来感知和把握生命的审美价值。
中华诗词向来注重意象的缔造,而诗词中的意象历经各代文人的传承,已是我们民族的一种生命积淀,是我们民族生命的感性存在。
对这些意象的感知与把握也正是对自身生命的感悟与认同。
“春”“江”“花”“月”的美妙始终伴随着我们心灵的成长,寒山寺的钟声将永远响彻在我们的生命旅程之中。
吟诵中华诗词,也能达到一种悦性悦情的审美自由状态。
德国教育家威廉·冯·洪堡特认为在人所拥有的各种能力中,发声最适合表现人的内心感受,因为人所发出的声音正如人的呼吸,充满了生命力和激情。
诗词吟诵时或高昂或激愤或安闲或怡然的声音,无一不浸透着吟诵者内在的生命气息,预示着生命的积极喷发,并最终达到一种情绪的快乐、生命的愉悦。
社会科学类文章阅读测试题高考语文总复习高考语文专题训练6
社会科学类文章阅读测试题( 附详细参考答案)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每题 5 分,共100 分。
(一)商代城邑遗址考古学家在山西省垣曲县发现了商代城邑遗址,引发出商代历史地理上的一些重要问题。
中条山横亘于山西南端,这里山势和缓,并没有想像中的悬崖峭壁。
它的北面是汾运盆地,南面是黄河谷地。
从侯马到垣曲,正是跨越了这两个地区。
在地理位置上,中条山正处在中国文明起源的黄金地段。
中国在古代习称" 华夏" ,而" 华" 与" 夏" 都同中条山有关。
" 华" 字得自华山。
" 夫中条之山者,盖华岳之体也" ,古人把中条与华山看作一体,只是被黄河割开。
华夏的" 夏" ,得自" 大夏" 、夏朝。
在考古学上,代表夏朝的" 二里头文化" 地兼中条山的两面。
历史文献中说中条山以北有" 夏墟" ,南面偏东一带是" 有夏之居" 。
看来夏朝的地域,确实是跨越中条山南北的。
地理学强调" 人地关系" ,夏族与中条的" 人山关系" 也应当具有独特的内容。
已有考古学家撰文,讨论中条山脉在资源上如何支持了夏族的兴旺。
至少,中条山有丰富的铜矿,中部北侧又有巨大的盐池。
历史地理学家关于河流哺育古代文明的论述已经很多,而山脉如何对文明做出贡献尚缺乏讨论。
山间奇材,往往是山脉的重要价值所在。
不过,从地理空间关系的角度说,山脉的意义则多在于阻隔或护卫。
从宏观人文地理格局上观察,从中条北面翻越到南面与从南面翻越到北面,意义是不一样的。
中条山北面的汾运盆地是一个群山环绕比较封闭的地区,这里的人们可以过安定的日子,但若求大的发展,就必须冲破自然屏障,向南跨越中条,进入黄河谷地,进而东向伊洛,春秋时代的晋国走的就是这样一条强国之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作品和社科类文章阅读复习题高三语文测试― (文学作品和社科类文章阅读)一、永恒的托尔斯泰曾经让我激动的小说可真不少,其中当然有托尔斯泰的《复活》和《安娜•卡列宁娜》。
而后来,我怎么就那么强烈地喜欢上了海明威?他那貌似枯槁的短句竟有那么丰腴的蕴藏,我甚至感到一世界的作家数他最有魅力。
还有总是穿了破衣服拍照的福克纳。
还有鲁尔弗。
还有日本的川端康成、在图书馆里吸了一辈子灰尘的博尔赫斯……托尔斯泰怎么竟显得模糊了?曾经“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后来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现在又终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了”了。
仔细想想,大师是谁,海明威还是福克纳?川端还是谷崎润一郎?心里忽然明白过来,真正的大师应该是托尔斯泰,那个长着大胡子身穿布衣经常和农民一起耙草的伟大的托尔斯泰。
现代作家如海明威、卡夫卡、马尔克斯,怎么着都觉得散碎了点,思想让人捕捉不住,令人激赏的往往只是对人生或社会的展示,那怎么能让人心悦诚服?毕竟,文学不只是展示。
仅此一点,海明威怎么能和托尔斯泰比?有人说,托尔斯泰是一面“镜子”。
托尔斯泰怎么能仅仅被说成是一面“镜子”?是什么让我们觉得托尔斯泰好像是一座山,他笔下的人物总是弥漫着浓浓的忏悔之情,不是白种人或黑种人或黄种人的忏悔,而是人类的忏悔?为什么他的小说能让人听到深深的叹息,感觉到对人类灵魂的无情鞭挞?难道这一切不是基于对人的深深的爱?塔吉雅娜•托尔斯泰娅这样回忆她的父亲:“有一次在雅斯纳•波良纳,父亲忽然心血来潮,要大家说出人生的三个愿望。
父亲想出了两个――爱一切人,被一切人爱。
”现代派作家少的是爱,多的是技巧,然而文学毕竟不是技巧的展示会、语言的杂耍或叙事的杂技。
读托尔斯泰,常常让人想到宗教。
但把宗教淘洗一番,祛除世俗附加上去的荒诞,剩下的就是宗教美好的一面:净化人类的灵魂。
这话太古老了,但托尔斯泰最动人之处正在于此。
阅读托尔斯泰,你会觉得自己的灵魂是那么不干净,每一次阅读都像是一次净化,像是跳进清流洗了一次澡。
据说田园牧歌是虚幻的,但难道许多现代派作品中的浮躁、失落、异化和颓唐能成为人类的精神营养?我们有时会觉得托尔斯泰太像一位“教主”。
然而他的劝谕总是通过“真正的小说”来实现的。
小说就是小说,小说不是哲学,小说是入俗而不是说教。
和托尔斯泰比较一下,萨特小说是不是太“非小说化”了?托翁总是不动声色地通过人物达到他的目的。
真理从来都是浅近的,就像太阳,悬在你的头上,就那么一个圆,带给你光和热。
读《复活》或《安娜•卡列宁娜》,你感觉到的是手法?语言?结构?全不是。
这一切那么完美地综合着,任何一面都不特别突出,一切均水乳交融,以突出人物来传达作家所要传达“教谕”。
这才是大师,自然、大方、有力。
在托翁面前,现代许多“实验性小说”是不是太喜欢花样百出,因而太有些小气?文学上“寻根”的说法往往显得很可爱。
我们的许多作家像不像一棵树,站在大地上却喋喋不休:“我们的根在哪里?”而暮年的托尔斯泰还对来访的朋友说起他正在写一本书:“我的余生不长了,然而生存一刻就是要工作一刻,我正在写有关政府和人民关系的书。
”散步的时候,托翁常常会突然停下来,“一位老农,刚磨完了一把镰刀。
”“托尔斯泰伯爵和他说了几句话,丢下手杖,一下子夺过镰刀,麻利地割着草以试一试刀刃。
我们遇见两位香客打扮的老头,背着旅行袋,拄着拐杖,脚上缠着布片,快步走过。
托尔斯泰叫住他们,说了一会儿话,又从怀里掏出钱包,给了他们一些钱。
”真不知道托尔斯泰和两个老头说了些什么,想必不是“今天天气哈哈哈”。
他一生都努力地想使自己不要远离人民。
阅读托尔斯泰的小说、日记和关于他的回忆录,一次次地让人感动。
我想,面对托尔斯泰的著作你就会清清楚楚地知道什么是大师,知道托尔斯泰与某些“大师级”作家分量的不同。
1.完成下列各小题。
①第一段中加线的句子说明作用对托尔斯泰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②根据文意,解释第二段中“托尔斯泰是一面‘镜子’”的含义③第五段中“真理从来都是浅近的”一句中“浅近”的意思是什么?请你用两个字回答④第六段中加线的句子作者说明的是什么? 2.从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归纳作者否定海明威等现代派作家是文学大师的理由①内容上,现代派作家的作品(20个字以内)②形式上,现代派作家的作品(20个字以内) 3.作者认为托尔斯泰是“真正的大师”,理由是什么?请你写出三点(每一点均不得超过20 个字)① ② ③ 4.文章既描述了托尔斯泰,又点评了现代派作家。
这是一种什么表现手法?产生了何种写作效果?(回答不超过30个字)二、一位外国人善意地问我:“鲁迅真可以称为文学家吗?”我懂得他的意思:鲁迅的文章犀利有余而文学性不足。
我也觉得鲁迅还缺少一两部纯文学的代表作。
我早就在他的文章中品味过某种有苦难言的滋味,对于祖国前途的沉重责任感逼迫他的文章理论化,他不愿活得轻松,写得潇洒,他没有著作一部大书的余裕和心境。
可是我推崇他的能力。
《呐喊》等集子中的作品既显示了他文学家的能力,又显示了他学者的能力。
学者式的文人自古就有,具备真知灼见者不见几人,而具备全部能力者,唯有先生一人。
鲁迅无暇写自己的人生之作,他的苦涩,包括无法表达自己能力的苦涩,造成了文章的阴郁沉重。
卒年出版的《故事新编》,向人们述说着先生再无大作品的痛苦,它的问世本身就意味着鲁迅无心再写下去。
鲁迅很早就向古代,尤其是春秋战国那大时代求索。
只要把痛苦的感受艺术地加以渲染,就会篇篇令人不寒而栗。
《故事新编•铸剑》中有这样一个画面:眉间尺行刺不成,变为怨鬼,两颗头颅在鼎镬中迸跳追咬,最后大王和贱民的两颗头颅都安静下来,化为一对不能分辨的白骨。
这才是短篇小说。
然而钩沉古史是不能自救的。
人最难克服的是自己的内心矛盾。
鲁迅看破了学术也看破了文章,更看破了孔孟程朱。
痛知中国文化之毒,苦无中国自救之理。
憎恶形形色色的媚外崇洋,自己又不得不从中去讨生活。
一堵鬼墙,使鲁迅孤身一人,自苦自责,他未能找到一个参照。
在没有解决这一巨大的矛盾之前,优秀的作家很难写出长篇小说。
一九三六年鲁迅先生辞世,留下费解的《故事新编》勉作答案,更留下《狂人日记》为自己不死的灵魂呐喊。
读者既然读了,就该做一个理解者。
我真想反问那位外国人:你真可以称为读者吗? 1.为什么说《故事新编》的问世“意味着鲁迅无心再写下去”? 2.作者第三段引述鲁迅小说《铸剑》,并说“这才是短篇小说”,用意是什么?3.在作者看来,鲁迅先生“还缺少一两部纯文学的代表作”、未能留下“大作品”有三个原因,请分条写出来① ② ③ 4.下面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是() A.作者认为鲁迅文章的阴郁沉重完全是无法表达自己能力的苦涩造成的 B.作者并不认为鲁迅的文章犀利有余而文学性不足 C.鲁迅以古史为题材限制了他的创作成就 D.孔孟程朱和媚外崇洋造成了鲁迅的内心矛盾 E.鲁迅曾说他“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了一个花环”这句话可以印证本文的观点三、菜花每年春天,去年冬季贮存下来的大白菜,都近于干枯了,做饭时,常常只用上面的一些嫩叶,根部一大块就放置在那里。
一过清明节,有些菜头就会鼓胀起来,俗话叫做菜怀胎。
慢慢地把菜帮剥掉,里面就露出一株连在菜根上的嫩黄的菜花,顶上已经布满像一堆小米粒的花蕊。
把根部铲平,放在水盆里,放置在书案上,是我书房中的一种开春景观。
菜花,亭亭玉立,明丽自然,淡雅清静。
它没有香味,因此也就没有什么异味。
色彩单调,因此也就没有斑驳,平常得很,就是这种黄色。
但普天下之除去菜花,再也见不到这种黄色了。
今年春天,因为忙于搬家,整理书籍,没有闲情栽种一株白菜花。
去年冬季,小外孙给我抱来一个大旱萝卜,家乡叫做灯笼红,鲜红可爱。
本来想把雕刻成花篮,撒上小麦种,贮水倒挂,像童年时常做的那样。
也因为杂事缠身,胡乱地把它埋在一个花盆里。
一开春,它竟一枝独秀,长出很高的茎子,开了很多的花,还招来不少蜜蜂儿。
这也是一种菜花。
它的花,白中略带一点紫色,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
它的根茎俱在,营养不缺,适于放在院中。
正当花药开得繁盛之时,被邻家的小孩揪得七零八落,花的神韵,人的欣赏之情,差不多完全丧失了。
今年春天风大,清明前后,接连几天,刮得天昏地暗,厨房里的光线,尤其不好。
有一天,天晴朗了,我发现桌案下面,堆放着蔬菜的地方,有一株白菜花。
它不是从菜心那里长出,而是从横放的菜根部发出,像一根老木头长出的直立的新枝。
有些花蕾已经开放,耀眼地光明。
我高兴极了,把菜根菜帮修了修,放在水盂里。
我的案头,又有一株菜花了。
这是天赐之物。
家乡有句歌谣:十里菜花香。
在童年,我见到的菜花不是一株两株,也不是一亩两亩,是一望无边的。
春阳照拂,春风吹动,群蜂轰鸣,一片金黄。
那不是白菜花,是油菜花,花色同白菜花是一样的。
1946年春天,我从延安回到家乡。
经过八年抗日战争,父亲已经很见衰老。
见我回来了,他当然高兴,但也很少和我交谈。
有一天,他从城里回来,忽然给我说了一句待对的联语: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
他说完了也没有叫我去对,只是笑了笑。
父亲做了一辈子生意,晚年退休在家,战事期间,照顾一家大小,艰苦备尝。
对于自己一生挣来的家产,爱护备至,一点也不愿意耗损。
那天,是看见地里的油菜长得好,心里高兴,才对我讲起对联的。
我没有想到这些,对这幅对联,如何对法,也没有兴趣,就只是听着,没有说什么。
当时是应该趁老人高兴,和他多谈几句的。
没等油菜结籽,父亲就因为劳动后受寒,得病逝世了。
临终,告诉我,把一处闲宅院卖给叔父家,好办丧事。
现在,我已衰暮,久居城市,故园如梦。
面对一株菜花,忽然想起很多往事。
往事又像菜花的色味,淡远虚无,不可捉摸,只能引起惆怅。
人的一生,无疑是个大题目。
有不少人,竭尽全力想把它撰写成一篇宏伟的文章。
我只能把它写成一篇小文章,一篇像案头菜花一样的散文。
菜花也是生命,凡是生命,都可以成为文章的题目。
1.文章写到了白菜花、萝卜花和油菜花,请用两个字表达它们的共同特点 2.文中写到“往事又像菜花的色味……只能引起惆怅”,从文章内容看,引起作者惆怅的往事是什么?这种惆怅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① ②作者的“惆怅”是一种的感情。
3.仔细揣摩,写出文末几个加线的短语的含义①一篇宏伟的文章②一篇像案头菜花一样的散文③凡是生命,都可以成为文章的题目 4.文题“菜花”,从文章结构的角度看起什么作用?它又具有象征意义,象征什么?文章的主旨是什么?四、读沧海我来到海滨,亲吻着蔚蓝的大海。
我贪婪地读着沧海这不朽的大自然的经典,读着浪花,读着波光,读着迷蒙的烟涛。
天外滚滚而来的蓝色文字和发出雷鸣般声响的白色标点,使我领略着这天与地之间的大书中深邃的哲理。
打开海蓝色的封面,聆听着太阳清脆的铃声,海底朦胧的音乐,我看见了安徒生童话里天鹅洁白的舞姿,罗马大将安东尼和埃及女王克利奥佩特拉海战中交融着爱与恨的戏剧,灵魂复苏的精卫鸟化作飞鸥在寻找当年投入海中的树枝,徐悲鸿笔下的马群在蓝色的大草原上仰天长啸,舒伯特的琴键星星般在浪尖上频频跳动……此时此刻,我感到自身发生了一种神秘的变化,一种非常美好的东西复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