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讲解例题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标准解答示例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标准解答例如一、关于标题1.品味文章标题,说说“原来”一词不宜去掉的原因。
(4分)答:“原来”一词,与霍洛维茨说的话“我用了一生的努力,才明白朴素原来最有力量” 相照应,(2分)写出了认识变化的过程。
(2分)解析:此题考查文章的炼字。
解答时,要将原标题和改后的标题进行比较,体会“朴素最有力量”与“朴索原来最有力量”在表意上的不同,再联系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2.结合文意,说说标题“总有那一片蛙声”的深刻含义?(5分)答:“总有”意味着无法拂去(1分);“蛙声”是作者故乡生活中一种难以忘记的声音(1 分);无论何地,春夜的晚上,我总会回忆起生命中离不开的蛙声(2分);寄托了羁旅游子的强烈的思乡之情(1分)。
3.简要说说文章以“母亲的高凳”为题的妙处。
(4分)答:①作为全文线索,推动情节的开展;②制造悬念,以意想不到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愧疚;③借高凳这一普通的事物,突出表现母亲无私、伟大的爱。
4.文章以“母亲是一片瓦”为题,有什么好处?(4分)答: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
(1分)②新颖奇特,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1分)③揭示了母亲朴实,为子女默默奉献的性格特点。
(1分)④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赞美了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1分)5.说说文章标题有何妙处?(4分)答:①点名了文中的线索银针茶;②作者在茶中寄托着对故乡的骄傲自豪之情;③是作者浓浓的故乡情结的载体;④同时运用叠词,情味悠长。
6.阅读全文,说说文章以“故乡的芦苇”为题有什么作用。
(4分)答:①作为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②交代了本文的主要写作内容;③间接地抒发了作者对故乡、对母亲的思念和热爱之情;④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7.本文以“题跋,绵延千年的点赞艺术”为题好不好?请说说你的理由。
(5分)答:【例如一】好。
理由:①巧用现代流行语,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②明确说明对象及说明重点。
③表达作者对题跋的赞叹。
【例如二】不好。
理由:①“点赞”只是赞同,但“题跋”不仅有品评、鉴赏功能,还有考订、记事功能,这样不全面。
中考现代文阅读赏析题真题精讲
从下列语句中选取其中的一句,体会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4分,每题2分)
试
(1)“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运用了引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题
突出春风和暖的特点,
表达了作者对春风的喜爱。
讲
(2)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
本节练习
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述语句,并说说这句话在文段中有什么作用。(3分) 【答案】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动词“轻吻”“吹皱”“传送”“掀起”, 突出春风本应给万物带来生机的温柔特质; 与下文中济南和青岛的风形成对比,突出后者春风的粗猛, 表达了作者对春风温柔特质的喜爱,以及对济南和青岛春风的粗猛特点的苦恼。
[5]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 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 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 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里,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 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 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 她又不杂些儿沉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 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重叠着 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可爱的,我将 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 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 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 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 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现代文阅读《比邻而居》附答案详细解析
现代文阅读《比邻而居》附答案详细解析现代文阅读答案详细解析比邻而居王安忆①装修的时候,有人提醒我,不要使用这条公共烟道,应该堵上,另外在外墙上打一个洞,安置排油烟机的管子。
可是,我没听他的。
好了,现在,邻居家的油烟就通过我家的排油烟机管道,灌满了厨房。
②我可以确定,我家厨房的油烟仅来自于其中一家,因为油烟的气味是一种风格。
怎么说?它特别火爆。
花椒、辣子、葱、姜、蒜、八角,在热油锅里炸了,轰轰烈烈起来了。
这家人在吃方面还有一个特征,就是每顿必烧,从不将就。
时间长了,我对他们生出一些好感,觉得他们过日子有着一股子认真劲:一点不混。
并且,也不奢侈。
他们老老实实,一餐一饭地烧着,一股浓油赤酱的味,使人感到,是出力气干活的人的胃口和口味,实打实的,没有半点子虚头。
在我的印象中,他们没落下过一顿。
他们在吃的方面,一是有规律,二是很节制。
这些,都给人富足而质朴的印象,是小康的生活气息。
③有一段日子,在一日三餐之外,这家人还增添了两次草药的气味。
草药的气味也是浓烈的,“扑”一下进来,涌满了厨房。
不知是因为草药气的影响,还是实际情况如此,一日三餐的气味不那么浓郁了。
倒不是变得清淡,而是带些偃旗息鼓的意思。
这段日子蛮长的,这么算吧,每周炖一次鸡汤,总共炖了四至五次。
草药的苦气味和鸡汤的香味,是这段时间油烟味的基调。
这也是认真养病的气味:耐心,持恒,积极,执着。
④之后,忽然有一天,我家的厨房里滚滚而来一股羊肉汤的气味。
这就知道,他们家人的病好了,要重重地补偿一下,犒劳一下。
倒不是吃得有多好,但它确有一种盛宴的气氛,带有古意。
古人们庆贺战功,不就是宰羊吗?果然,草药味从此消遁,炖汤的绵长的气味也消遁,余下一日三餐,火爆爆地,照常进行。
⑤在较长一段稔熟的相处之后,我家厨房来了一个不速之客,那是一缕咖啡的香气。
这是另一路的气味,和他们家绝无相干。
它悄悄地,夹在花椒炸锅的油烟里,进来了。
这是一股子虚无的气息,有一种浮华的意思在里面,和他们家实惠的风格大相径庭。
【精品】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题及解析
【精品】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题及解析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现代文阅读练习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趟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两三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
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
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
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拦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1)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春天的?请简要概括。
【精品】部编七年级 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题含解析
【精品】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题含解析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现代文阅读练习1.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山中红叶①这些年来,我对红叶有了一些感情,原因可能是年过半百,自然会对秋日里饱经风霜的艳红,产生些许感慨,从而留恋其中。
打开电脑就会情不自禁去搜寻红叶的图片,去寻找那一片片红透半山的安然。
②前几日,随同事去了一个山村,那是一个有红叶的山村,撩起我藏匿心中的红叶。
于是,我在下午时分,独自去了附近的山坡。
走在铺满红叶的山路上,远处的山峰宛如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妩媚动人,喜庆的红装令人心旷神怡,激情澎湃。
近处的红叶一团团、一簇簇,像一片火海,燃烧着一望无涯。
这深浅不一的红叶火海,交相映衬,深红的比火红的玫瑰热烈,浅红的比深红的牡丹贵气。
看那山顶的仙雾,还有汹涌的林海,悦耳的鸟语,这一切如梦如幻。
随风摇曳的红叶,如满天的彩霞,层层叠叠,遍地金红。
红叶轻扬,飘飘洒洒,有如蓬莱仙岛,亦如天上瑶池。
连绵起伏的山岭郁郁葱葱,色彩斑斓,一片片,一簇簇,其中那占了半山的艳红,一直红到山的尽头。
此刻想起“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美妙诗句。
③我拾起两片红叶,一片通体光亮,饱满无瑕。
另一片的叶缘有一小块灰斑,除此以外却更加鲜红。
我说不上哪片更好,直觉中,万物都不会是完美的,那片饱满无瑕的叶子,色彩比不上另一片的艳丽。
因此,也觉得是美中不足,就好像人生,人人都希望追求完美,可谁能真正的完美无瑕。
红叶在风中摇曳,一切都顺其自然。
没有刻意地张扬和掩饰,该绿时绿了,该黄时黄了,该红时也尽情地红了。
那一片片红叶融合在群山之中,展现出饱经秋霜后成熟的魅力。
那一抹生命的血红,让我感觉到这一切的不完美也尽在完美之中。
两片红叶捏在手中,突然感觉自己被一片红霞簇拥着,这才觉察到刚刚的眼眸尽望山岭,而自己身处的山林更是红叶满山,正应了苏轼的那首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④小时候经常到山里去看那满山红叶,心里喜欢那一片片红彤彤的风景,曾拾得无瑕的叶子夹在书中。
现代文阅读的考点及例题
现代文阅读的考点及例题一.整体感知文章,能把握文意,理清思路。
例1(记叙文):《蓝皮书》P252《家是生命中一盏橘黄的灯》第1题“生命成长的进程中都离不开家。
文章采用什么顺序来进行具体描述的?请结合文章内容来讲。
”答:采历时间顺序(1分)具体为:先是写“婴儿“时期”,接着写“上学后”,最后写在外“漂泊的日子”。
(1分)例2(议论文):《蓝皮书》P265《一句话的力量》第3题“试从文章中归纳,欣赏和鼓励的话对于人们常常具有如何的帮忙作用?”答:欣赏和鼓励的话能令人获取人生的力量,确立价值的标准,树立向上的自信,鼓起前进的勇气等。
例3(说明文):《蓝皮书》P281《仿生学——特殊的粘胶剂》第1题“通读全文,说说文章主要采用了什么结构谋篇布局的?”答:采用“总—分”结构。
二.挑选文章的有效信息,准确归纳要点。
例1(记叙文):《蓝皮书》P250《母亲》第2题“请用一句话归纳出三、四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答:母亲对儿子许诺自己不会因生活的苦难而轻易放弃生存的希望。
例2(议论文):《蓝皮书》P265《一句话的力量》第2题“请用简练的语言归纳文章第三末节的事实论据。
”答:作家林清玄青年时期一句话鼓励一个惯偷洗心革面,从头做人。
三.体味和推敲重要文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例1(散文):《蓝皮书》P246《生命音响》第2题“联系语境,说说你对下面加点词语的理解”。
(1)”!他有一个志向,为那些播不进音乐的贫瘠的心“脱贫..答:“脱贫”原指摆脱经济上的贫困,在文中指摆脱精神的贫瘠,用音乐丰硕孩子的精神生活。
(2)他贪婪地看着,痴痴地跟自己说……..答:“贪婪”在这里是贬义褒用,形象说明他看得很入神。
例2(散文):《蓝皮书》P247《丝瓜有了思想》第1题“‘土壤并非肥沃,虽然也铺上了一层河泥,但估量不会起很大的作用’中的‘估量’一词若是去掉,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答:“估量”一词表示猜想、不肯定的意思。
(解释1分)若是去掉就否定了河泥的作用,这与下文的事实不符,语言表达就不准确了。
中考现代文阅读《守着花一样的芬芳》答案及解析
中考现代文阅读《守着花一样的芬芳》答案及解析守着花一样的芬芳我在一个雨天走近一朵花,在墙角处发现了它。
这朵花红得清纯、干净而又安静。
它虽小,但头颅饱满,昂扬在细细的草茎上。
风一吹,沾着的雨水轻轻滑落,花骨朵柔韧地颤动几下。
它的美丽,不是惊鸿一瞥,也不是富贵斗艳,而是淡淡的,不求人看到,却如大地的篱笆、乡村的炊烟,默默地、自然地,在那平凡世界里盛开。
这朵花让我想起了一个常来我们小区收废品的女人。
她娇小、瘦削,五十多岁的样子,声音洪亮,常骑着三轮车来我们小区转悠吆喝。
有一天,我把车库里堆放的水果箱、牛奶箱之类的杂物一股脑儿往外扔,她说六毛钱一斤,我说你收去吧。
我的本意是你拿走好了,但她却很细心地把纸箱都拆了折叠好,找来一条尼龙绳四角缚住,杆秤钩子拉起这叠纸板。
女人已经把脚踮得很高了,她的手臂拼命地往上提,脖子跟着吊起来,伸着头去看像是很遥远的“秤花”。
等整个身子稳住了,似乎看到她为了平衡屏了一会气,本来不大的眼睛眯得更细了,很快,她响亮地说出“七块八”,紧接着,她又说:“给你八块钱吧!”我想要讲价,但她迅疾地补了一句:“都已经是七块八了”,说着从三轮车的底座下取出钱来。
我接过钱的一刹那,突然有一种异样的滋味从心头生起,是温暖,是感动,是敬意,抑或是生活的朴质?手掌上,棱角坚挺的五元纸币和三个锃亮的硬币静躺着,此时传递着我的手温,我显得笨拙极了,不知道该安放何处?人为了看远处的“秤花”而拼命努力的形象,突出了她的艰辛和坚韧。
2)加点词“一点”表示两个女人之间没有任何隔阂,没有任何沟壑,强调她们之间的语言交流非常顺畅,加深了她们之间的友谊和默契。
3.收废品女人是一个坚强、勤劳、善良的人。
她每天都要推着三轮车走遍城市的街头巷尾,收集各种废品,辛苦劳作,但她从不放弃自己的梦想和信念,坚守着自己的芬芳和情操。
她热心助人,善良友好,与“我”妈成为了好朋友,展现了她的人格魅力和温暖。
4.文章题目“守着花一样的芬芳”表达了一个人在艰苦环境下,坚守自己的信念和梦想,保持自己的芬芳和情操的意义。
现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标题的含义及作用
现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标题含义及作用【常考题型】题型一:标题含义题型二:标题作用(好处、妙处、用意)题或为什么以它为题?题型三:理解标题(含义、作用);题型四:文章未提A,却以A为标题,为什么?;文章以A为标题,为何却写B,为什么?【答题指导】一、标题含义(含意、涵义、内涵)【答题规范】标题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表层含义:标题的字面意思+文中内容深层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试题例举】1、《永远翠绿的富贵竹》问:文章题目“永远翠绿的富贵竹”有何含义?【解析及答案】我们先看表层含义。
字面含义是富贵竹永远翠绿,再结合文章内容,是同学们送给我的,合在一起,就是“同学们送给我的富贵竹永远翠绿”。
接着看“深层含义”,不论是比喻义、象征义还是引申义,都跟主题有关,你也可以把深层次的含义当作主题去答。
我们认真读文章,不难发现,文章倒数第二段有主题总结,故省去了我们提炼主题的麻烦。
参考答案:①表层含义:同学们送给我的富贵竹永远翠绿。
【字面含义+文中内容】②深层含义:教师的根只有深扎于学生之中,才能永葆旺盛的生命力。
富贵竹是千千万万普通教师光辉形象的写照。
【象征义】2、《龙虎斗》(2017年广州市中考题)问:标题“龙虎斗”内涵丰富,请根据你的理解,写出它的多层含义。
(4分) (梁刚《龙虎斗》) 参考答案:①表层含义指的是一道广帮菜的菜名“龙虎斗”。
深层含义是:②王兴龙与丁晓虎或他们所代表的两家饭馆的竞争。
③也指七宝镇上,本帮菜和广帮菜的竞争。
④也暗指王兴龙与小田一郎的斗争。
⑤还指抗战时中国与日本两个国家的较量。
【方法提示】对于理解标题意蕴题,特别要关注表层义、深层义(象征义或比喻义等)。
【试题升级——标题含义探究题】同学们,一旦“标题含义”与“探究”二字相结合,往往分值较高,答题方向要侧重于主题与意蕴挖掘,且必须多角度、多层次去思考。
【试题例举】《最大的事情》问:阅读全文,请探究题目“最大的事情”的内涵。
中考现代文阅读《涵养人格魅力》答案及解析
【中考现代文阅读答案及解析】涵养人格魅力①据载,唐代天德军判官任迪简一日赴宴,倒酒的侍卫一时马虎,误把醋壶当作酒壶,给任迪简斟了一大盅醋。
任迪简一喝,酸不可耐,但他知道军使李景略治军极严,部下稍有过失便遭重咎。
于是,他咬牙饮尽,结果“吐血而归”。
这件事传出去后,“军中闻者皆为感泣”。
②让官兵们感动的就是任迪简宽厚仁恕的人格魅力。
那么,人格魅力是什么呢?就是人的信仰、气质、品德、才智等汇聚而成的感召力量。
我们每个人都要努力涵养自身的人格魅力。
③拥有人格魅力会(1)。
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真诚坦率,智慧幽默,勤政爱民,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人格魅力才让他赢得了全国人民的爱戴。
在他去世之后人们自发走上十里长街,洒泪相送,联合国也为他降半旗志哀。
拥有人格魅力会(2)。
心理学家称人格魅力是冬天里的火把,夏日里的清风。
如果人人都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他人,并能从他人身上汲取养分完善自我,那么我们的社会将不再有纷争和隔阂,人与人之间将不再有冷漠和疏离。
④那么,如何涵养人格魅力呢?孔子曾经这样简洁地表述他对涵养人格的认识:“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当前,我们可以对这四个方面进行现代诠释和转化。
⑤志于道。
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于崇高位置。
所谓道,可以理解为追求的理想、内心的信念。
志于道,就是要树立高远的理想。
孔子说:“三军可夺师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要想有所成就,必须胸怀理想,拥有坚定信念。
否则,就算才华横溢,也会因丧失理想而迷失方向,致使一生碌碌无为。
涵养人格魅力,就要志存高远,信念坚定。
⑥据于德。
据,有依据、凭借的意思。
德,简而言之就是道德。
据于德,就是要以德树人。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儒家强调所谓“人禽之辨”,就是要人明晰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存在,认为人丧失了道德就无异于禽兽。
涵养人格魅力,就要用道德滋润自己的心灵。
⑦依于仁。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范畴之一,内涵十分丰富。
《中庸》说:“仁者,人也。
”仁可以视为人的本质所在。
部编版小升初语文现代文阅读衔接讲义(七)(有答案解析)
部编版小升初语文现代文阅读衔接讲义(七)(有答案解析)【考点解读】题目的含义或作用:★格式(含义):表层含义(文章里的实际事物所指)+深层含义(结合文章中心)+(是全文的线索)。
★格式(作用):⑴以“……”为题,引起读者阅读兴趣;⑵它是全文的线索;⑶它表现了文章……的主题。
【例题精析】例: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①朋友姓骆,叫其父为骆父吧。
骆父瘦,腿长,更显瘦,杆子似的。
②骆父不爱说话,爱运动,日日带着干粮上路,奔波在漫山遍野,把力气和脂肪全通过汗水洒在路上。
③骆父年轻时在石灰厂做工,双肺吸足尘灰,年纪轻轻便落下慢性支气管炎,未及中年,已同老人一样虚弱,气力不足。
生产队劳动,评工分,别人十分,他要打八折,因为身子虚弱嘛。
都以为他寿数长不了,老早就病怏怏的,一副阎罗王随时要叫走的样子。
他却一路蹒跚,踉踉跄跄,挺到八十四,全村人当稀奇事讲,编织出各种故事。
④故事的配角是朋友,讲他手眼通天,花钱收买了阎王爷。
在乡下,阳世阴府是打通的,有钱能使鬼推磨。
⑤朋友实是普通人,理工男,嘴笨性平,通人的功夫都不及格,谈何通天?只是做事钻,下海早,挣到了钱。
⑥朋友就是在合适的时间做了合适的事,摇身变为一个做八辈子梦都想不到的大款。
他却从不款待自己,生活节俭,不嫖不賭,不抽不喝,不养小三,不慕虚荣,不贪享受,不显山露水,甘于平常,标准的五好男人。
他唯一款待的是病父,细心地呵护着,真不愧是大孝子!⑦骆父持之以恒,不论严寒酷暑,只要出得了门,绝不待在家里。
他从不懈怠,也得到好报。
生命在于运动,骆父是顶好的例子。
但病肺终归不饶他,不时向他报警,2016年,他终因肺衰竭撒手人寰。
⑧医生说老人家的肺像老透的丝瓜瓤,只剩网状的筋络,凭这样一对肺却能活到这个年纪,是奇迹。
奇迹是儿子的孝心和父亲的双脚联袂创造的。
⑨骆父还创下另一个奇迹。
⑩整理遗物时,朋友发现父亲房间里,那张他小时候曾做过作业的小书桌,有一只抽屉牢牢锁着:一把明锁,一把暗锁,双保险。
2021届新高考语文阅读例题讲解(现代文阅读I:实用类题型)
二〇二一届新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I例题讲解(实用类题型)2021年1月修订版【经典例题】考点一∣信息类文本中的论述对象[论述对象的定义]1.(2020·全国新高考I,“历史地理学”)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历史地理学下一个简要定义。
(4分)①历史地理学是现代地理学的分支学科,②具有时空结合的特征,③以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的产生,形成及其演化的过程为研究对象,④探寻这些现象产生、形成及其演化背后的原因和规律。
2.(2020·广东新高考适应性考试,“美育教育”)请结合材料内容,给“美育”下一个简要定义。
(4分)①美育是一种以情感教育为核心,②以生动形象陶冶人的性灵,怡情养性,③使人具备把握客观世界的美的能力,④进而形塑一个高尚纯洁的人格的,具有感通性与情感性、具象性与实践性、和谐性与整体性的教育形态。
3.(2020·山东调研,“历史政治学”)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历史政治学下一个简要定义。
(4分)示例一:①历史政治学是一种以政治学视野去研究历史,②在历史研究的发观中去丰富和发展政治学,③并致力于建设具有中国自主性的政治解释框架和话语体系的④新的政治学。
示例二:历史政治学是一种研究政治问题的情景论,研究过去与现在的直接关联性并从中提出解释性概念或理论,致力于建设具有中国自主性的政治解释框架和话语体系新的政治学。
4.(2020·南通调研,“中国古典生态美学”)请结合材料内容,给中国古典生态美学下一个简要定义。
(4分)①中国古典生态美学是一种以“生生”为核心、②倡导“天人之和”、“阴阳相生”的③生态与生命美学。
5.(2020·苏州期中,“知识表示”)请结合材料内容,给“知识表示”下一个简要定义。
(4分)①知识表示是指通过程序或结构形式,②将自然语言置于人脑对世界的理性认知模型中,③进而实现认知现实世界。
6.(2020·南京江宁调研,“方言”)请结合材料内容,给方言下一个简要定义。
《月光下的探访》初中现代文阅读解析
月光下的探访①今夜风轻露白,月明星稀,宇宙清澈,月光下的南山显得格外端庄妩媚。
斜坡上若有白瀑流泻,那是月辉在茂密的青草上汇聚摇曳.安静。
又似乎有声有色,斜斜着涌动不已,其实却一动未动,这是层出不穷的天上雪啊!②我爬上斜坡,来到南山顶,是一片平地,青草、野花、荆棘、石头都被整理成一派柔和,蝈蝈弹奏着我熟悉的那种单弦吉他,弹了几万年了吧。
这时候曲调好像特别孤单忧伤,一定是怀念着它新婚远别的情郎。
我还听见不知名的虫子在唧唧夜话,说的是生存的焦虑,饥饿的体验,死亡的恐惧,还是月光下的快乐旅行?在人之外,还有多少生命在爱着、挣扎着、劳作着、歌唱着,在用它们自己的方式撰写着种族的史记。
我真想向它们问候,看看它们的衣食住行,既然有了这相遇的缘分,我应该对它们提供一点力所能及的帮助,它们那么小,那么脆弱,在这庞大不可测的宇宙里生存是怎样的冒险,是多么不容易啊。
然而,常识提醒我,我的探访很可能令它们恐惧,最大的帮助就是不打扰它们。
慈祥的土地和温良的月光会关照这些与世无争的孩子的,这么一想我心里的牵挂和怜悯就释然了。
③我继续前行。
我看见几只蝴蝶仍在月光里夜航,这小小的宇宙飞船,也在无限地做着短促的飞行,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探索存在的底细,花的底细。
此刻它们是在研究月光与露水相遇,能否勾兑出宇宙中最可口的绿色饮料?④我来到山顶西侧的边缘,一片树林寂静地守着月色。
偶尔传来一声鸟的啼叫,好像只叫了半声,也许忽然想起了作息纪律,怕影响大家的睡眠,就把另外半声叹息咽了回去——我惊叹这小小生灵的伟大自律精神。
我想它的灵魂里一定深藏着我们不能知晓的智慧。
想想吧,它们在天空上见过多大的世面啊。
它们俯瞰过,超越过多么多的事物,它们肯定从大自然的灵魂里获得了某种神秘的灵性。
我走进林子,看见一棵橡树上挂着一个鸟巢。
我踮起脚尖,发现这是一个空巢,几根树枝一些树叶就是全部的建筑材料,它该是这个世界最简单的居所了.然而就是它庇护了注定要飞上天空的羽毛;那云端里倾洒的歌声,也是在这里反复排练。
小学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讲解(有答案)部编版
小学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讲解(有答案)部编版在阅读记叙文时,需要掌握一些表达方式和手法,例如描写人物、环境、情感等。
在答题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分析描写方式,如用比喻、拟人等手法突出某种情感或特征。
2)联系上下文,分析句子与所在自然段的关系,解答句子深层含义。
3)联系文章主旨,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句子深层含义。
在阅读说明文时,需要关注文章中的重点和重点解释。
常见的考点包括:1)定义:要求学生围绕文中的重点词语进行对应的赏析。
2)常见提问: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体会加点词的表达效果、词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3)答题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的答题方法、体会加点词的表达效果的答题方法、词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在阅读议论文时,需要关注作者的观点和论据。
常见的考点包括:1)定义:要求学生围绕文中的观点和论据进行对应的赏析。
2)常见提问:理解句子含义、体会句子表达的情感、分析划线句子的作用、分析指定段落的作用。
3)答题方法:理解句子含义或体会句子表达的情感、分析划线句子的作用、分析指定段落的作用。
总之,在阅读现代文时,需要掌握不同文体的特点和表达方式,同时注重细节和上下文的联系,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准确回答题目。
可以从字面意义、象征意义、引申意义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推断。
2)分析标题作用,可以从引导阅读、概括主题、点明中心、烘托气氛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文章整体效果进行推断。
同时也可以结合作者用词、语气、叙述方式等进行分析。
完成这类检测,首先要全文通读,筛选与人物相关的重要信息,从人物的言行中分析其中蕴含的精神或品质。
可以采用总分的方式来答题,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做出一个定性判断,然后再从几个方面逐条分析;也可以先从几个方面具体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话做定性的总结。
说明文阅读一、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类1.定义:要求学生分析文章中句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2.常见提问: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3.答题方法:1)根据说明方法的语言标志判断说明方法。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含解析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含解析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理解练习1.现代文阅读梧桐树丰子恺①寓楼的窗前有好几株梧桐树。
这些都是邻家院子里的东西,但在形式上是我所有的。
因为它们和我隔着适当的距离,好像是专门种给我看的。
它们的主人,对于它们的局部状态也许比我看得清楚}但是对于它们的全体容貌,恐怕始终没看清楚呢。
因为这必须隔着相当的距离方才看见。
唐人诗云:“山远始为容。
”我以为树亦如此。
自初夏至今,这几株梧桐树在我面前浓妆淡抹,显出了种种的容貌。
②当春尽夏初,我看见新桐初乳的光景。
那些嫩黄的小叶子一簇簇地顶在秃枝头上,好像一堂树灯,又好像小学生的剪贴图案,布置均匀而带幼稚气。
植物的生叶,也有种种技巧:有的新陈代谢,瞒过了人的眼睛而在暗中偷换青黄。
有的微乎其微,渐乎其渐;使人不觉察其由秃枝变电脑绿叶,只有梧桐树的主叶,技巧最为拙劣,但态度最为坦白。
它们的枝头疏粗,它们的叶子平而大。
③在夏天,我又亲眼看见绿叶成阴的光景。
那些团扇大的叶片;长得密密层层,望去不留一线空隙,好像一个大绿幛;又好像图案画中的一座青山。
在我所常见的庭院植物中,叶子之大,除了笆蕉以外,恐怕无过于梧桐了。
芭蕉叶形状虽大,数目不多,那丁香结要过好几天才展开一张叶子来,全树的叶子寥寥可数。
梧桐叶虽不及它大,可是数日繁多。
那猪耳朵一般的东西,重重叠叠地挂着,一直从低枝上挂到树顶。
,窗前摆了几技梧桐,我觉得绿意实在太多了。
④一个月以来,我又亲眼看见梧桐叶落的光景。
样子真凄惨呢!最初绿色黑暗起来,变成墨绿;后来又由墨绿转成焦黄}北风一吹,它们大惊小怪地闹起来,大大的黄叶便开始辞枝——起初突然地落脱一两片;后来成群地飞下一大批来,好像谁从高接上丢下来的东西。
枝头渐渐地虚空了,露出树后面的房屋来,终于只剩几根枝条,恢复了春初的面目。
这几天它们空手站在我的窗前,好像曾经娶妻生子而家破人亡了的光棍,样子怪可怜的。
我想起了古人的诗:“高高山头树,风吹叶落去。
【暑假阅读】部编版三升四现代文阅读衔接讲义专题0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答案解析)
【暑假阅读】现代文阅读专题01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方法技巧】1、审读题目,感知文章内容。
2、通读全文,把握文章的六要素。
3、摘录重要事件和重点语句来概括中心。
【典型例题】例:阅读短文。
桂林山水(节选)桂林山水,总是无时无处不在你身边,不在你眼里,不在你心里,不在你的感受和思维中留下它的影响。
但是,如果你住在阳朔,那感觉不知会是怎样的?就去过一次的印象说,只好用“仙境”二字来形容。
那山比起桂林来,要密得多、青得多、幽得多、也静得多。
一座座山,从地面上直拔了起来,陡升上去,却又互相连接,互相(反映掩映),互相衬托着。
由于阳光的照射,云彩的流动,雾霭(ǎi)的聚散和升降,不断变幻着深浅浓淡的颜色。
而且,阳朔的山,不像桂林的那样裸露着岩石,而是长满了(茂密密集)的丛林,把它遮盖得像穿了绿色的天鹅绒的裙子。
这还不算,最妙的是在春天,清明前后,在那翠绿的丛林中,开满了血红的杜鹃,就像在绿色的天鹅绒的裙子上,绣满了鲜艳的花朵。
这使人在一片幽静的气氛中,能生发出一种(猛烈热烈)的情感。
到阳朔去,最好是坐了木船在漓江里走。
单是那江里的倒影,就别有一番境界。
那水里的山,比岸上的山,更为清晰;而且,因为水的流动,山也仿佛流动起来。
山的(姿态姿势)也随着船的位置不断变化。
漓江的水,是出奇的清,恐怕没有一条河的水能有这样清。
清到不管多么深,都可以看到底;看到河底的卵石,石上的花纹,沙的闪光,沙土小虫爬过的爪痕。
河底的水草,十分茂密,长长的,像蒲草一样,闪着碧绿的光,顺着水的方向向前流动。
【问题】1.作者用阳朔的山与桂林的山作对比,写出了它们各自的特点。
阳朔的山____________,桂林的山__________,阳朔的山比桂林的山__________。
2.下面对漓江景物的特点概括准确的一项是()。
A.水平如镜,河底可见B.山水相映,江水清澈C.山随船动,水草茂密D.草随船动,清可见底3.阳朔的景物是极美的,作者给我们一个游览建议——坐木船。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练习部分答案及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前景诱人的空气发电技术人们将风力视为最洁净的发电技术之一,但是就风力发电而言,也有它的不足:在风力微弱的情况下,风车翼片无外力推动,就会静止不动,无法发出电能;另外,如果联网的风车群有部分不工作,只有几台运转就可能出现过载现象。
可是,通常电只能是发多少,消耗多少,无法存储。
虽然有一些存储方法,但成本昂贵,难以普及。
深夜,居民和企业用电均处于低峰,如果是核电站或热力电站,便可以将水压缩进位于高处的储水站。
当需要用电时将水排出,推动涡轮发电机发电。
那么,风力发电能否也像别的发电方式那样,将空气存储起来,到需要时再使用呢?目前,德国技术人员找到了一种存储空气的新方法,即在地下建一座大型储气站,用空气压缩机将空气压缩,进行存储。
需要时打开阀门,由高压空气推动涡轮机发电。
空气排放前,如果再用燃气加热,效率将更高。
早在1978年,德国下萨克森州就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空气发电站,两个位于地下658米和800米的储气站是两个废弃的盐矿矿井。
这两个储气站的储气量为31万立方米,最大承受力为70巴,足够供功率290兆的发电机组工作3小时。
除此以外,在美国阿拉巴马州也有一个类似的电站,据说美国将要对其进行改造,并将建造一系列新型空气发电站。
目前,能源专家对空气发电前景看好,该技术除了能作为应急电站外,也是一种洁净能源的获取办法。
如果将其与风力发电机组合使用,它将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提供能源的新途径。
一个风力发电机群加上压缩空气电站,无论从技术、还是从经济角度看,均可以与油、燃气、煤或核能一比高下。
如我国的内蒙地区,风力资源丰富,建造风力发电机群,加上空气电站,将有取之不尽的能源。
为保证能提供充足的电能,一般在设计风力发电站时需考虑各种因素,如,建造一个50兆瓦的电站,并不是说由50台1兆瓦的风力发电机简单并联,这只是指在最佳风源的情况下能够实现,但如果风速降低,其功率可能只能达到25兆瓦,因此,建造时需要安装100台风力发电机,这样,即使在风速较低时仍能提供足够的电能。
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现代文阅读含解析(1)
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现代文阅读含解析(1)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现代文阅读练习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心中有一尊神①那天,街上很冷,太阳淡淡地照着,薄得如纸,母亲引着8岁的我走过清冷的街道。
我吸溜着鼻涕,拉着母亲的手,另一只手上拿着一个烤白薯。
烤白薯冒着缕缕热气,香味很有诱惑力地飘散到空气中。
阳光,也仿佛染上了诱人的香味。
②我捏着烤白薯,看着里面黄亮亮的瓤儿,咬了一口,一种软乎乎的幸福直钻入我的五脏六腑中。
那种香气,至今想起来,仿佛还荡漾在我的记忆里,缭绕不散。
③就在我张大嘴,准备再咬第二口时,一声乞讨声拽住了我的注意力。
我回过头,是一个面黄肌瘦的讨饭女人站在我的旁边,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手里拉着个男孩。
那男孩和我差不多大,瘦瘦的,一双眼睛却不小,圆圆的瞪着我的烤白薯,一个手指伸在嘴里,使劲地咂,好像他的手指比我的烤白薯还有味儿似的。
④女人看看自己孩子的馋样,又看看我手中的烤白薯,赔着笑脸道:“娃娃,把烤白薯给我孩子吃点好吗?他有大半天没吃东西了。
”⑤我当然不答应,忙缩回手,生怕一不小心,会被那母子俩抢去似的,嘴里还像个大人似的,连连说:“没有了,就这点儿,没有了。
”说着,用另一只手去推了那孩子一下。
⑥“小斌,咋恁没大没小?”母亲皱起了眉。
⑦“谁叫他们要吃我的烤白薯。
”我不高兴地说。
⑧母亲说:“给一点儿吧,来,掰一点儿给弟弟。
”母亲哄着,边把我手中的烤白薯拿过去,说是掰一点儿的,谁知一下子给那个孩子掰了一大半。
⑨那个小家伙接过烤白薯,仿佛饿了很久似的,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吃的都是我的香喷喷的烤白薯啊!我非常不高兴,把另一小半烤白薯一下扔在地上,低着头跑了。
⑩母亲捡起地上的烤白薯,吹吹上面的灰,递给那个小孩,拍拍他的头,笑笑,来寻我。
我拐过街角,见没有人了,一下子躺在地上,死命地又蹬又哭:“我要我的烤白薯,我要我的烤白薯。
”⑪母亲怎么哄我也哄不住,沉默了一会儿,轻声道:“说不定那两个人是天上下凡的神仙呢。
初中现代文阅读题型专题讲解(三)(表现手法、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的作用等!!!)
现代文阅读专题讲解三教学目标:1、学会记叙文阅读的表现手法、表达方式2、掌握记叙文的人物形象分析3、阐述感情体验教学过程:记叙文阅读方法解读(三)一、分析表现手法文学作品中的表现手法,又叫“艺术手法”,是作家在创作中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手法.在中考中,对文章的表现手法分析显得非常重要。
中考考察到的题型和几种表现手法如下:【常考题型】(1)本文(某部分)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作用是什么(有什么表达效果)?(2)本文在情节安排上最大的特点是设置悬念(欲扬先抑/前后照应等),试举一例并说说其作用。
【方法点拨】(1)伏笔:使内容前后照应,情节紧凑,结构严谨.(2)铺垫:制造悬念,引人入胜,突出重点,使情节衔接自然紧密.(3)象征:把抽象的事理和情感表现得具体可感,含蓄而耐人寻味.(4)衬托:突出本体特征、作者情感,增强表现力。
(5)对比:突出事物(人物)特征和情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6)欲扬先抑: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征,使情节曲折生动。
(7)设置悬念:使情节环环相扣,曲折生动,引人入胜.(8)前后照应:使文章前后贯通,脉络清楚,主题突出,结构严谨。
(9)托物言志:把事理和情感表现得具体可感、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模板一:文章先写.。
为下文写。
.。
买下伏笔,使内容前后照应,情节紧凑,结构严谨。
模板二:先写。
.。
.。
为下文写.。
.。
.作铺垫,制造悬念,突出重点,使情节衔接自然紧密。
模板三:运用象征,抓住。
..。
.与。
.。
相似点,通过对。
...。
形象描述,更好地表现了.。
..。
,含蓄而耐人寻味。
模板四:用。
.。
.。
衬托。
...。
,使。
.。
特点更突出、鲜明,增强表现力.模板五:把..。
.。
和。
.。
.对比,突出事物.。
.。
特点或人物精神品质,鲜明地表现出。
.。
.,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模板六:作者本意是.。
而先。
.。
,用抑扬之法,突出重点令读者更全面深刻地认识。
,使情节曲折生动.模板七:先把。
.。
...抛给读者,设下悬念,后面再解释,使情节环环相扣曲折生动,引人入胜。
部编版五年级(五升六)现代文阅读衔接讲义(三)(有答案解析)
部编版五年级(五升六)现代文阅读衔接讲义(三)(有答案解析)【考点解读】把握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中心。
★常考题型及答题模式:①必须包括两个要素:人物+事情;“谁做了什么”或“谁怎么样"②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内。
可用这样的模式:“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什么事”+“什么结果”【例题精析】例: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母爱是一根穿针线母亲为儿子整理衣服时,发现儿子衬衣袖子上的纽扣松动了。
她决定给儿子钉一下。
儿子很年轻,但已经是一名声誉日隆的作家。
天成和勤奋成就了他的金天。
母亲因此而骄做,她就是作家的母亲!屋子里很静,只有儿子敲击键盘的嘀嘀嗒嗒声,为他行云流水的文字伴奏,母亲能从儿子的神态上看出,他正文思泉涌。
她在抽屉里找针线时,不敢弄出一点声响,催恐打扰了儿子。
还好,母亲发现了一个线管,针就插在线管上。
她把它取出来,轻轻推好抽屉。
可她遇到了麻烦,当年的绣花女连针也穿不上了。
一个月前她还穿针引线缝被子,现在明明看见针孔在那儿,就是穿不上。
她不相信她视力下降得那么厉害。
再次把线头伸进嘴里濡(rú)湿,再次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把它捻得又尖又细,再次抬起手臂。
让眼睛与针的距离最近,再试一次还是失败。
再试……可线仍未穿进针眼里。
儿子在对文章进行后期排版,他从显示屏上看见反射过来的母亲,怔往了。
他忽然觉得自己就是那根缝衣针,虽然与母亲朝夕相处,可他的心却被没完没了的文章堵死。
母亲的丝线在他这里已找不到进出的"孔",可她还是不甘心放弃。
儿子的眼睛热了。
他这才想起许久不曾和母亲交流过感情,也没有关心过她的衣食起居了。
妈,我来帮你。
儿子离开电脑,只一刹那,丝线穿针而过。
母亲笑纹如花。
用心为儿子钉起纽扣来,像在缝合一个美丽的梦。
儿子知道今后该怎样做了。
因为,母亲很容易满足,比如,只是帮她穿一根针,实现她为你钉一颗纽扣的愿望,使她付出的爱畅通无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现代文阅读【例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呼唤谢璞一次偶然的机缘使我和一只美丽的斑鸠交上了朋友。
一天,我在家乡的土屋里写作,一直写到腰酸背痛才起身运动四肢。
见屋外阳光那么迷人,便从后门走出,想到屋后的一片树林子里去晒晒太阳。
我刚走出几步远,便见一只鹞鹰从高空俯冲下来,伸出铁钩似的爪子,一把猛抓住一只什么鸟,可是没抓紧,猎物惨叫一声逃窜掉了。
鹞鹰很生气,好似责备我不该突然出现,它麻碌碌的大翅膀在低空打得啪啪作响。
猝然身子一斜,翻了个身,狠狠地瞪了我一眼,就气势汹汹地飞远了。
出于好奇心,我四处张望。
希望找到那只死里逃生的鸟雀。
我很快发现了,原来是一只斑鸠遭到了袭击,它像一个标本似的,钉在我家屋子后墙上,连气也不敢出,爪子很深的扣进泥墙里。
当我把它从墙上小心翼翼地拿下来时,它浑身哆哆嗦嗦,没有一丝反抗的力量,头颈软绵绵地,耷拉在我手掌的虎口,背上流着殷红的血,眼睛里仿佛还有泪花。
我借了一只方形的鸟笼子,把斑鸠关在里头。
它也安静了一阵子。
我用紫药水给它涂伤口,用小茶杯盛了黄豆和清水放在笼子里供它吃喝。
然而,它只用宝石般的小眼睛瞅了瞅,没有动口。
不一会儿,满村的孩子都来看望斑鸠了。
突然,斑鸠张皇失措地乱冲,神色大变。
我仔细一看,才发现不远的灶台上的老猫在发野。
它如饿虎将要捕羊似的,拱着背,弯着两只前爪,尾巴竖得高高的,两只金黄的眼睛盯住斑鸠,它的胡子还利箭似的动弹着。
孩子们见了,一阵吆喝,把恶猫从灶台上赶走了。
谁知,还有只不识时务的公鸡,它也凑热闹,竖着脖子上的五彩羽毛,张开一对翅膀准备向斑鸠发起进攻。
孩子们当然不客气地把它轰走了。
考虑到斑鸠的安全,我发愁起来,因为说不定什么时候它还会受到侵犯。
这时,我听到走廊上有节奏的手杖敲击地面的笃笃声,这是年过八十的父亲来了。
一听我说起斑鸠的来历,便微笑着叫我把笼子挂在屋檐下,并递手杖给我往高处挑。
果然这一来,任何侵略势力都威胁不了它了。
从此,我天天用清水和黄豆喂它,不到一个月功夫,它的伤口愈合了,也换上了不少新的羽毛,脖子下端还有个花圈儿,孩子们也经常光顾它,仰着头对它说话。
它只照例偏头瞅着人,从不用声音来作回答,似乎对万事万物都很冷漠。
不过对于我却不同,只要我往笼子下边一站,它就在笼子里舞蹈似的跳跃一阵。
当然,它也从不用声音同我说话。
久而久之,孩子们都说它是一只哑巴斑鸠,我也暗暗怨它不该作哑,真希望有一天它能突然歌唱。
说也怪,立春那一天,它终于了开金口“咕咕……咕咕……”地叫了几句,而且正是全家按传统习惯在立春那天吃生萝卜片的时候叫唱的。
它给全家人带来了欢乐,都称它是一只“报春鸟”。
不过,我听出来那叫声有点心酸。
可惜,叫了这一次后,它再也不开腔了。
我似乎有点明白了那声音中的心酸,但与斑鸠朝夕相处的不舍,和对斑鸠身体状况的担忧,还是让我放弃了让他回归蓝天的想法。
终于有一天上午,父亲坐到我写字桌边。
“你没有忘记斑鸠立春那天是怎么叫的吧?”父亲双手握住手杖,微微含笑着说,“鸟雀是通人性的。
斑鸠平时高兴就‘鼓舞……鼓……’地叫,立春那天,它是向你喊‘给我……给我……’当初,你搭救它,不是为了一辈子囚住它,而是要放它回天大地宽的世界,照它自己的愿望去生活。
”是呀,该让它按自己的愿望生活了。
让它飞回大自然,分享它应得的一份生活乐趣。
想想自己,虽然给过它治伤的紫药水,给过它恢复身体的黄豆,但给予它更多的是囚禁。
而我居然还埋怨它没有天天给搭救过它的我唱歌,我暗自愧疚!它作哑,其实是一种愤怒吧!于是,我决定等到天气暖和点便开笼,让它飞回大自然。
可是,等不到那暖和的一天,一个大雷雨的清早,它从笼子的缝隙间挤出身子逃走了。
从此,屋檐下只挂着空笼子。
它的逃走,我并不惋惜,只佩服它向往自由的勇气。
不过,还担心它在乍暖还寒的天气里是否真的能自由自在的生存下去。
过不了几天,一个坏消息让我吃了一惊。
孩子们告诉我村西头的一个孩子用弹弓打死一只鸟吃了,我按捺不住便去问那孩子究竟打死过一只什么鸟?他说是一只斑鸠,我听后鼻子酸痛起来。
谁知到了清明前一天,有一只斑鸠飞进屋里来了,它落在那只吊挂的空鸟笼上,一点不怕人,宝石般的小眼睛好像在询问我们:“你们还认识我吗?”我高兴得像个孩子,和全家人指着斑鸠说:“它一定就是那一只,他还活着,若不然,他怎么会飞到屋子里来东张西望?”我立即拉开笼门,想请它吃还留在笼子里的黄豆。
可是它翅膀一振,又从进来的地方飞向了碧蓝的天空,一路“鼓舞……鼓舞……”地叫唱着,声音里包含着无尽的欢乐。
斑鸠的归来使我们一家人非常愉快。
后来,我们经常听到屋前屋后有几只斑鸠奏鸣,我们猜想:其中会有一只是我们的老朋友。
时光如风,吹走了很多记忆,偏偏我忘却不了这件小事,也许是因为一生只救过这一只鸟儿,也许是因为此间总有一种哲理在不断地呼唤我……(有删改)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俯.冲()②惋.惜()③询.问()④碧.蓝()2.草木鱼虫,飞禽走兽,历来是文人笔下的爱物。
文中一只斑鸠的经历牵动着“我”的心。
通读全文,说说这只小小的斑鸠经历了哪些事?3.本文的作者,只寥寥几笔就勾勒出鹞鹰和花猫独特的形象。
请从修辞的角度,体会下面两句话在表达上的作用。
①它麻碌碌的大翅膀在低空打得啪啪作响。
猝然身子一斜,翻了个身,狠狠地瞪了我一眼,就气势汹汹地飞远了。
②它如饿虎将要捕羊似的,拱着背,弯着两只前爪,尾巴竖得高高的,两只金黄的眼睛盯住斑鸠,它的胡子还利箭似的动弹着。
4.文章写到斑鸠被救助时说“它只用宝石般的小眼睛瞅了瞅”,写到它回来看望我们时又说“宝石般的小眼睛好像询问我们”,请你体会作者两次提到“宝石般的小眼睛”的用意。
5.鸟儿在欢愉的时候常常放声歌唱,久不开口的斑鸠在立春那天突然“咕咕……咕咕……”叫几声,让全家人都异常高兴,可“我”为什么听出它的叫声里“有点心酸”?6.草色变得翠绿是对根的回报,百花争奇斗妍是对叶的回报。
文中得到人类帮助的小鸟,是通过什么方式表达了对我们这一家人的感激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7.这是一篇情理交融的散文,营造了深厚的情感氛围,包含了丰富的哲理意蕴。
情由事起,理在情中。
文章的标题为“呼唤”,结尾再一次提到“总有一种哲理在不断地呼唤我”。
你认为作者“呼唤”的是什么?【例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人狗情未了天下文章儿子喜欢狗,曾跟我多次说要养狗。
我说:“咱们养自己还很困难,哪还有精力养狗啊!”儿大不由爷了,儿子到了既有经济实力,也能自主的年龄了,没太在意我的意见,自己暗中买了一条心仪已久的萨摩犬。
说绝对的“不由爷”,也冤枉了儿子,他还是考虑到我们的难处,将狗暂时寄养在他准岳母家。
以往总是我来唤儿子起床,并用保尔的话“起来,不是已经睡过了吗”来激励他起床,他已经是不受任何英雄激励的一代人了。
今早照例唤儿子起床时,却发现他不在屋,床上的被子乱扬着。
没听到他外出时的门响,儿子又从来没有早起外出的习惯,顿时让我和他妈有些着急,打电话又关机。
焦急中突然发现儿子留下的一张便条。
老爸:我去姗姗家。
萨摩不舒服,我去照顾了。
儿子原来如此!还没到吃早饭的时候,儿子回来了,面容疲惫,头发蓬乱,想必是一宿都照顾狗而不得睡觉。
现在看来放在他准岳母家也是不妥了。
让人喜忧参半的萨摩从此开始了它浮萍式的生活。
儿子又决定把萨摩寄养在好朋友家。
那小两口都很喜欢萨摩,儿子似放心了许多。
几天以后,儿子想狗坐立不安,当爹当妈的也于心不忍。
狗既然买了,我们抱着克服困难的决心,满足儿子的心愿。
翌日,我向儿子热情宣布:“欢迎狗狗回家!”我没有得到期望中的那种热烈回应,但狗狗还是回来了!它通体雪白,毛绒似毯,毛长似鬃;瓜子脸,尖下颌,两眼炯炯。
虽然才2个多月大,但足以看出它未来硕大的发展潜能。
它有“我到家了”的感觉,对人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
东闻西嗅,东张西望,大爪子敲击在地板上掷地有声。
儿子他老妈回家时看见这个“庞然大物”,如同见到出笼的老虎一般惊呼。
儿子虔诚地请我为狗狗起名。
我起了一大串名字候选,其中有“追风”“乌骓”“公子小白”“赛虎”等,儿子选中了“赛虎”。
赛虎的到来改变了家庭平静的生活。
出入门要紧关,因为有一位见狗如虎的;赛虎被关在儿子房间里,寂寞难耐,经常挠门;它要吃喝拉撒,还会时常掉点毛;雨天带它遛弯回来,儿子虽然给它擦了爪子,地板上仍是斑斑点点的。
晚上,儿子把赛虎放在没有上盖的大笼子里,它总是往外蹦,或如困兽一般乱撞。
儿子大了,眼里透着焦急,家里条件实在有限,他开始理解父母了,最后又决定把赛虎送回到那位朋友家寄养。
那天儿子很晚闷闷地回来了,我“通感”出了一种感觉。
儿子告诉我,赛虎再回到朋友家时,小两口抱着狗非常激动地说:“这两天想起赛虎就难过,谁也不敢提赛虎,现在好了,好了!”儿子定期去看赛虎,我们经常听到赛虎的消息:长大了,长壮了;又长高了,又长壮了。
言谈中能看得出儿子对它牵肠挂肚,在不远的远方有一个让他牵挂着的生命!时光荏苒,赛虎近一岁了。
那一天我出差回来,一个胖乎乎的白练似的大狗亲热地扑到我面前,它已经是靠近它的名字般的威风凛凛了!原来赛虎的养主新与别人合租一房,而合租者不喜欢狗,赛虎不得已被“退”回家了。
在外飘泊半年多的赛虎,又一次给我们平静的生活带来了快乐和麻烦。
已与上一次有着本质的不同了,它把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过程的结果呈现在我们面前,温顺中带着野性,蜷居一隅时带着悲鸣,门一开就要往外冲,一有钥匙开门声,它就在屋内急促地转圈、挠门。
它随意地跳到儿子的床上无拘无束地躺着,床单上还留有它的爪印,它总愿意跳上窗台向外眺望,那眼神令我无限地爱怜。
赛虎的“为所欲为”,使儿子有了一种无形的压力,在舍和不舍间痛苦着。
渐渐的我有些理解了有些人叫爱犬为“儿子”的“荒唐”了。
我打电脑时,赛虎就依偎在我的脚下咪咪兮兮地假寐。
我常想,这个世界人是主宰,狗作为附属,它在假寐时不会什么都不想吧!我串休的那几天简直不忍把赛虎独自留家,当我要给它套上链子时,它知道是外出,竟能像小孩似地配合着给它“武装”,表现出极度的兴奋、急切……好景不长,赛虎又要易主了,这个小家实在有点容不下这个庞然大物了。
儿子在赛虎和老妈之间难以鱼和熊掌得兼。
儿子在焦急中物色着下一个养主。
最难忘、揪心的时刻到了,赛虎又要面对第三位主人了。
北方的倒春寒使气温骤降,下了一整天的冷雨还没有休止,使人感到了暖气走后的寒冷。
儿子打来电话,“老爸,我晚上六点带朋友来接赛虎”。
顿时,赛虎在时的千般嬉闹化作一腔怜意和不舍。
儿子和朋友来了,他们快速地收拾好东西带着赛虎走了。
我站在阳台上,看见儿子在雨中抱着赛虎打车。
因为有条大狗,很多车都“拒载”,儿子在雨中抱着赛虎焦急地等待能够停下来的车。
我的心情很复杂,为赛虎,更为儿子。
我们是不是在横刀夺爱?我在家很不安地等待儿子回来。
很晚,儿子回来了,我知道他要多陪陪在陌生环境中的赛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