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诗歌中的神话境界初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植诗歌中的神话境界初探

前言:曹植是六朝时期成就最大、影响最深的诗人之一,是当时建安最为杰出的诗人,他流传于世的作品大概有200余篇,其中涉及到古代神话的大约有40余篇。这些有关于神话的作品从文体上看形式比较多样,在内容上更是包含了诸多神话,在这个纷纭复杂的神话世界里,他们有时是同一神话中的人物,有时又有各自的新的联系,既是上天的神又是人间的皇者,往往是集神格与人格的力量于一身,诗歌中时常引用神话内容,作为诗歌的例证与材料或是表达某种思想情感,并且其中神话有着非常明显的历史化,而以往的研究总是将此归到游仙诗一类,直接影响到对曹植的深入研究,本文笔者主要对曹植作品中涉及古代神话的诗歌进行研究,从其主要内容上分作四个方面,一是关于黄帝、神农与少昊等一些歌颂帝王圣德的神话,二是关于伏羲女娲等的,三是有关于尧舜禹和娥皇女英等的神话,四是关于西王母与嫦娥等的神话。这些诗歌中都蕴含着一定的神话境界,值得我们进行深入分析。

1赞美神话中的英雄人物,抒发自身对政治理想的追求

曹植在《与杨德祖书》中通过对时贤与历史的评述,而表达出了一种为国家建国立业的理想抱负;在《白马篇》中歌颂幽并游侠,对其英雄壮举赞美不已;在《黄帝赞》中“少典之孙,神明对哲。土德承火,赤帝是灭。服牛乘马,衣裳是制。云氏名官,功冠五帝。”还有《惟汉行》中所说“二皇称至化,盛哉唐虞庭。禹汤继厥德,周亦致太平。”其中都是以圣明的君王作为理想的化身,而神话中所赞咏的也正是曹植心目中的帝王与英雄。曹植在《画赞序》中这样说“见三皇五帝,莫不仰戴。见三季暴主,莫不悲惋。见纂臣贼嗣,莫不切齿。见高节妙士,莫不忘食。见忠节死难,莫不抗首。见忠臣孝子,莫不叹息。见淫夫妒妇,莫不侧目。见令妃顺后,莫不嘉贵。是知存乎鉴者何如也。”像历代的儒家士大夫一般,他所举荐的帝王一般都是由神话因素在平民心理经过政治化、伦理化与历史化结晶而形成的明君圣主,因此在他的诗篇中对逝去的时代不断的进行吟诵。这些当然都与他的成长经历分割不开,曹植自幼熟读儒家经典,儒家思想深深的影响着他,在他的心中有着非常强烈的以天下为己任的功业意识,然而在当时的建安时代,军阀混战,民众们流离失所,甚至出现了白骨露于野外的惨象。建安的文人们因为不能在沙场上实现抱负,最后就只能通过文学创作来排遣这样的悲凉与抑郁,以至于后世都称之为建安风骨。曹植生在这样兵荒马乱的年代,他长在军营中,14便跟随父亲征三郡乌丸,又征袁谭,16岁再随父亲远征乌丸,17岁随曹操会战孙权和刘备于赤壁,20岁封为平原侯,再随曹操西征,21-22岁随父亲征东吴,到24岁再次随父亲曹操西征张鲁,有了这许多次的参战经历,他十分佩服父亲的文韬武略,同时在经受了战争的考验后,形成了他为国建功立业的英雄主义气概,在他30余首画赞体作品中,不仅称颂了神人帝王的功业,同时更表达了他自身的政治理想。曹植的才华在曹操众子中的表现得非常突出,因此深受曹操的宠爱,曹操也曾一度想立他为太子,但是由于其在政治上的表现极为不成熟而最后作罢。公元219年,曹仁被蜀军所困,曹操任命曹植为南中郎将,前去求援,但是曹植却由于醉酒而不能受令,这让曹操大失所望。后又因其行为不检点,私闯司马门更是触怒了曹操,至此,曹植不但失宠,而且也让曹操对他

彻底的失望了。曹植的才能充分的体现在他的创作之中,他与建安七子交往甚密。在立太子的政治斗争中,魏国的重臣和谋士分别站在曹植与曹丕两边,丁氏兄弟多次冒死进言,拥立曹植为太子,同时也有人极力反对他,他在政治上的彻底失败进一步促进了他文学创作上的成就,尤其是他作品中的神话部分。在邺城宫里,他欣赏前贤的画像,并不断以古代先圣的业绩勉励自己。

2超越现实遭遇,向往神仙境界

曹丕继承王位后,派人诛杀了曹植的羽翼丁氏史弟,曹植被迫返回其封国,曹丕还派了监国使督察于他,削减其封邑。曹植自离开帝都后,一直过着贬爵而且被监视的流亡生活。众所周知曹丕对他的迫害仍没有终止。据《世说新语·文学》中记载,曹丕令曹植七步内作诗,作不出便施以严重的刑罚。曹植应声便作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听后略有惭愧之色。然而即便是在这样险恶的环境中,也没有改变曹植追求理想的志愿。他在神话中极力赞咏上古圣贤明君与忠勇之臣,像是《玄畅赋》中这样说“该仁圣之上义,据神位以统方”“上同契于稷、卨,降合颖于伊、望。思荐宝以继佩,怨和璞之始镌;思黄钟以协律,怨伶站夔之不存。”尽管这里面带有哀怨之声,但是他褒奖虞舜时的贤臣稷与契,商和周时的贤臣伊尹与吕尚,这些都体现出了曹植内心的远大抱负,只可惜的是他的才能没能得到赏识,就如和氏王与令夔协律一样被埋没而无人察觉。而由于曹丕与其党羽监视着曹植的言论与行动,所以曹植的诗中才会出现古代神话与仙人的故事“湘娥拊琴瑟,秦女吹笙竽。玉樽盈桂酒,河伯献神鱼。四海一何局,九州安所如?”“驱风游四海,东过王母庐。”“不见轩辕氏,乘龙出鼎湖。”“仙人翔其隅,玉女戏其阿。琼蕊可疗饥,仰首吸朝霞。”这里渲染了一幅幅缥缈绮丽的仙境神人图,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瑰丽壮伟的浪漫主义世界,诗歌中所创造出的生活是那样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完全没有尘世的繁忙劳碌与追名逐利,实际上却抒发了作者曹植不能施展抱负的惆怅心情。再有《洛神赋》中描绘出来的洛水女神的形象,也是寄寓了他的理想与追求。他通过在神话虚幻中将自己的理想尽情的抒发,在幻想中的精神世界中,消解自己在现实中的痛苦,失衡的心理也得到了平复,进而实现了精神上的超越。作者曹植正是借助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来慰藉自己孤独郁闷的心灵,面对被人宰割的残酷现实,他的雄心壮志无法实现,这些都使他生不如死,他虽然也不相信仙界的真实存在,但是他故意把求仙当作一种精神幻想来麻醉自己,因为他在现实世界中看不到一丝希望,所以才更加憧憬死后的幸福,将注意力完全转移到神仙自由境界中,并借以发泄自己满腹的牢骚与忧愤。他在《游仙》和《仙人篇》中这样写道“翱翔九天上,骋辔远行游”“飞腾逾景云,高风吹我躯。回驾观紫微,与帝合灵符。”诗人虽然随着诗歌翱翔于天地间,但是他却依然无法忘却人间的一切。3对自我悲剧的忧伤,并感叹人生命运

在曹植的诗歌中,既有对社会政治的忧患,同时也有对人生命运的忧患,在曹丕之子曹叡即位后,曹植仍希望能够实现他的报国立业的志愿,在《求自试表》中说“方今天下一统,九州晏如,顾西尚有违命之蜀,东有不臣之吴,使边境未得脱甲,谋士未得高枕者,诚欲混同宇内以致太和也。帮启灭有扈而夏功昭,成克商,奄而周德著。”他想借历史传说来表达自己济世立业的迫切愿望,但是屡屡上表恳请,却始终得不到应允。而且明帝对诸王更为严厉苛法,屡次改变其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