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然自然到人工自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从天然到人工——趋利避害

我今天要讲的主要是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并列举一些曾经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事情来供大家思考和讨论。在举这些例子之前我们先来说一下什么是天然自然什么是人工自然。

天然自然又称第一自然,是指还未受到人类实践活动影响即还未被人类认识的那部分自然。既包括人类出现以前的整个自然,也包括人类出现以后人类活动还未影响和还未认识的自然。人工自然是指人类实践活动所及从而变革了的那部分自然界,是指社会化的人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和满足生活需要,以社会生产劳动为基础,以科学技术为先导,通过一定的物质技术手段,在变革自然、驾驭自然的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自然产品和自然环境的总称。

现在的自然界,人工自然不断扩大,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时无刻不受到影响,比如我们所居住的地方,这个城市,就是人工自然的产物。现在呢我们就先来讨论一下大城市与小城镇的问题。大城市经济繁荣发达,人口集中,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很繁荣,街上有各种各样的店铺餐馆,到处都是人,尤其是火车站,人多的更不用提。交通拥堵,像金水路,东西方向上不论什

么时候车都是一辆接着一辆。而小城镇就没有这样的情况,比如新郑,路

比郑州的要窄一倍,但是从没说像郑州这样堵的。还有就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郑州的天空,从来都是灰蒙蒙的,没有说很蓝很蓝的,而那

些小城镇就不一样。中秋节那天我坐长途汽车回家,在郑州天好像阴着似的,灰蒙蒙的,走着走着天就变蓝了。这是我的切身体会。不信的话大家可以注意观察一下。如果你到了农村,估计你看到的天永远都是蓝的,除了下雨天。这就是环境污染问题,涉及到很多方面,汽车尾气排放,工业污染,垃圾问题等等,具体的不再多说。这说明了什么?当然不能说大城市不好,而是说改造自然具有两面性,有好的方面和不好的方面,这就要求我们在改造自然之前必须要权衡一下利弊。

再举一个例子,也是和大家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大家应该都喜欢吃黄瓜吧,最起码应该不会讨厌。我们平时买黄瓜都喜欢买新鲜的是吧,大多消费者认为,黄瓜头顶黄花是判断嫩黄瓜的标准之一,所以在菜市场里顶着黄花、身披硬刺的黄瓜特别好卖,而且也能卖上好价钱,而那些个头略小、瓜形弯曲、头部黄花枯萎的多被认为是存放了几天的黄瓜,少人问津。但是你们是否有知道这其中不为人知的秘密呢?有句话叫做瓜熟蒂落,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正常黄瓜从开花到采摘一般需要8到10天,温度越高成熟越快,自然生长的黄瓜即使在采摘过程中非常小心,花也会常常掉落。因此,上市的时候黄瓜的顶花大多已经枯萎,而这种瓜熟蒂不落的黄瓜,在生长过程中使用了生长激素,其作用主要是抑制花蕾绽放,保持花期不败已达到那种新鲜的感觉,来欺瞒大众的眼睛。那你说持这样的黄瓜对人身体好吗?

我们不反对对自然进行改造,像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还有一些蔬菜、水果、粮食的品种选育等,能够使其高产丰收,来满足人们的正常生活需求,为人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这些是我们所提倡的,但是有些人,为了牟取暴利不惜做出危及百姓健康的事,是非常不可取的。所以我们应该在实践某件事之前想一下是出于什么目的,要考虑对整个社会对整个自然界的影响。

我想问一下咱班有没有驻马店的人,有谁是请举手示意一下。……谢谢!!!那我再问一下,有没有人知道驻马店曾发生过的一件事情,提示一下,事件发生在35年前也就是1975年。这就是河南驻马店“板桥水库溃坝事件”。

1975年8月上旬,3号台风在我国东南沿海登陆后,变成台风低气压,深入河南境内,在驻马店地区上空徘徊引发特大暴雨。石漫滩、田岗水库垮坝,澧河决口,流域内洪峰齐压驻马店全区,老王坡蓄洪区相继决口。1975年8月8日1时驻马店地区板桥水库漫溢垮坝,六亿多立方洪水,五丈多高的洪峰咆哮而下,同期竹沟中型水库垮坝,薄山水库漫溢,及58座小型水库在短短数小时间相继垮坝溃决。造成河南省有29个县市、1100万人受灾,伤亡惨重,1700万亩农田被淹,其中1100万亩农田受到毁灭性的灾害,倒塌房屋596万间,冲走耕畜30.23万头,猪72万头,纵贯中国南北的京广线被冲毁102公里,中断行车18天,影响运输48天,直接经济损失近百亿元。死亡人数达24万多人!史称“75·8”大

洪水!

“以蓄为主,以小型为主,以社队自办为主”,这是当时修建大坝时确定的总的方针政策。一位名叫陈惺的水利专家当时即指出:在平原地区以蓄为主,重蓄轻排,将会对水域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地表积水过多,会造成涝灾,地下积水过多,易成渍灾,地下水位被人为地维持过高,则利于盐分聚积,易成碱灾。涝、渍、碱三灾并生,结果不堪设想。专家的忠告被忽视了,“以蓄为主”的经验被大范围推广,很快推及安徽。在安徽境内,不仅丘陵地区涌现大批小水库,淮河流域的河道也被一道道“水坝”分割闸起,形成许多大大小小的“条状水库”,造成淮河流域在后来数十年间致命的“肠梗阻”症。陈惺是远东最大的平原水库——河南驻马店境内宿鸭湖水库的设计者。该水库施工时正值“大跃进”,省水利厅一位副厅长认为原设计过于保守,擅自作了几处关键的改动。例如:他认为“闸门设计太大”,便将原设计的12孔排水闸门砍去7门,仅剩5门。同此遭遇的是淮河豫皖交界处的班台分洪闸:该闸闸孔原按800秒立方米排水量设计,共为9孔,但由于“以蓄为主”的思想指导,水文数据被人为减小,只建造了7孔;1959年水闸建成后,在1961年又人为堵闭两孔。由于片面重视蓄水,忽视防洪,石漫滩水库在溢洪道上增加了1.9米的混凝土堰,板桥水库在大雨前超规定蓄水3200万立方米。后来一场台风引发千年一遇特大暴雨,这场暴雨引发了这场灾难。

2005年5月28日,美国《Discovery》栏目播放一期名为《世界历史上人为技术错误造成的灾害TOP 10》的专题节目。它们包括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

电站爆炸事件、印度化工厂泄毒事件等。而TOP.1,世界历史上最惨绝人寰的人为灾难,居然就是中国河南省驻马店板桥水库溃堤。

据《Discovery》节目报导:1975年8月,河南板桥水库因暴雨发生垮坝,9县1镇东西150公里、南北75公里范围内一片汪洋。现场打捞起尸体10万多具,后期因缺粮、感染、瘟疫又致14万人死亡。24万余的死亡人数直逼次年发生的唐山大地震。死亡人数,包括垮坝当晚熟睡中的直接受难者,也包括几天后爆破泄洪、分洪的受难者,以及灾后瘟疫、饥饿等致死者。

事过35年,现在的驻马店已经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1986年板桥水库复建工程被列入国家“七五”期间重点工程项目。工程于1986年底开工,1993年6月5日通过国家验收。复建后的板桥水库工程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有灌溉、发电、水产养殖、城市供水及旅游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每年都吸引了大量游客。05年7月路经河南的台风“海棠”与35年前的台风“尼娜”的路线非常相似,尽管这次也给驻马店带来了特大暴雨,但复建后的板桥水库安然无恙。

相似的情况,却是不同的结果,这证明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我们也应当从中获得启示,即我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要有一定的正确的合理的方式和手段,在不危及自然平衡的前提下,在对人类对社会有益的条件下,去适当地建造人工自然。那些很好地适应地质演化规律、生态规律的运河、水坝、水电站、引水工程、农林生态系统、城市建筑等人工自然,在不发生人为破坏的情况下,能够长久地在自然环境中存在下去,而与此相反的人工自然则会被自然规律强大的力量所淘汰。

最后呢我再做个总结,阐述一下我的观点。人工自然正在不断扩大,相应的,要引起自然平衡的改变,自然平衡的改变往往具有双重性,即往往是利弊交织的。人类一方面应以其能动作用来增强自然界的进化,促使自然价值向高度提升和广度扩展;另一方面尽量充分估计到自己实践活动的后果,尽量充分估计到由于这种实践活动所导致的自然平衡改变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究竟会带来一些什么

样的影响,从而作出趋利避害的选择。人工自然是从天然中产生自然并存在于天然自然之中的,它受到自然演化规律的制约,要接受自然规律的检验。人类若忽视来自人工自然的自然化方面的要求,仅仅从人类自身的需要出发,一味盲目地使用不断增长的物质力量,去掠夺自然,将使自己和人工自然一起走向毁灭的深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