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全册精品63页】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测量测量单元,数学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1—3页第二课时:4—5页,第三课时:6页,第4课时:7页“量一量实践活动”。
测量这一单元,主要是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在实践活动中,体会米、厘米的含义,知道分米,了解厘米,分米,米之间的关系。
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测量物体长度;在测量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估测意识和习惯,获得与同伴合作解决测量问题的体验,体会测量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经历用不同方法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
2、体会厘米的含义,会用厘米长度单位测量物体长度。
3、在测量、交流活动中,体会测量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培养学生初步的测量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厘米的含义,会用厘米作长度单位测量物品的长度。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二次备课1、估计铅笔和蜡笔的长度,2、用蜡笔量出铅笔的长度,验证自己的估计。
3、交流自己的测量方法。
渗透归纳出测量的方法。
4、激发学生用实物测量桌面的长度的兴趣,引导学生感悟为什么同是一样的课桌测量的结果会不一样,体会统一单位的必要性。
最后引导学生用统一的工具(小棒)去测量。
5、教师谈话引出直尺。
6、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1)引导学生观察直尺,说一说你发现什么?(2)引导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cm)。
用手比一比,再找一找身边有哪些长是1厘米的物品。
2厘米3厘米……引导帮助学生建立厘米的空间观念。
(3)引导学生学习用厘米作单位进行测量的方法,并测量物品的长度。
①测量橡皮的长度。
掌握测量的方法。
②测量新铅笔的长度,学会估计、测量,进一步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
三、综合实践拓展应用1、小组合作,完成练一练第2题自选几种学习用品,先估计,再测量,把结果都填在统计表中。
2、“个人特别小档案”活动。
三、观察直尺1、观察自己的直尺,在观察、交流中认识厘米。
冀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1单元观察物体(一)第1课时观察物体【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例题及练一练第1~3题。
【教学目标】1.通过让学生观察实物,使学生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形状的活动,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3。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感受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正确辨认从不同侧面(左侧面、右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PPT课件,四个同学一组,每组准备一个带把的杯子。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盲人摸象1。
师生谈话,引出《盲人摸象》的故事,鼓励学生讲故事,然后播放动画故事。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盲人摸象》这个故事吗?谁来给大家讲讲?学生讲故事,然后教师播放PPT课件。
2.提出:四个盲人摸的是同一头大象,为什么说得不一样?通过讨论,使学生理解“摸”的地方不一样,说得就不一样.师:四个盲人摸的是同一头大象,为什么他们说得不一样呢?3。
提出问题:如果站在一个地方用眼睛观察大象,能看到大象的全部吗?得到答案:不能.师:四个盲人因为只摸到了大象的一部分,所以说的也只是这部分的样子。
现在,老师提一个问题:如果我们站在一个地方用眼睛看,你能看到大象的全部吗?生:不能。
二、观察木头大象1.出示教材上四个同伴观察木头大象的情景图,让学生观察,说一说每个人看到大象的哪个部位,看到些什么。
师:同学们,通过盲人摸象的故事我们知道,站在一个位置观察大象,也只能看到一部分。
现在,请同学们看教材上四个同伴观察木头大象的图,谁来说一说每个人看到大象的哪个部分?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看到些什么。
学生的描述不一定完全一样,对描述细致、语言丰富的同学,给予激励性评价。
2.让学生观察四幅图,要求说一说分别是谁看到的,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全班交流.师:同学们根据四个同伴观察大象的图,说出了每个人能看到大象的样子,现在,请看教材上的四幅大象图片,你能说出分别是谁看到的吗?先自己判断一下.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然后指名回答。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一)第1课时观察物体(1)【教学目标】1、通过让学生观察实物,使学生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遭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培养学生空间相象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形状的活动,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3、激发学生研究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正确辨认从不同侧面(左侧面、右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听过盲人摸象这个故事吗?谁来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1事?(学生讲故事)大家想一想为什么同一头大象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看来我们在观察物体时应该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观察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细节,才能比较准确。
二、探究体验1、活动一:观察物体找图片(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情景有时不一样)。
(1)观察找照片:在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摆了术头大象和一些照片,四位同学坐在不同的位置,请从你的位置仔细观察,然后把你观察到的图像从这些图片中找出来,放到自己的面前。
(2)汇报:请一小组的同学上合汇报。
先说你坐在几号位,再说说你看到的是木头大象的哪一面,选的是哪张照片?这两张照片都是侧面,这两个侧面有没有甚么不同呢?(3)讨论:老师这儿还有一张图片(从上面拍的),讨论一下、这是从哪个角度拍的呢?四个同学当中谁站起来看到的和图片上的一样?(4)请小组长把大象和照片收到抽屉里。
2、活动二:根据照片,判断拍照角度。
(1)小兔子和小猴子给XXX的家各拍了一张照片,请大家猜猜这两张照片分别是谁从哪个角度拍摄的?(2)学生汇报交流。
3、巩固练:(1)同学们做的太好了,现在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放着一个茶杯,请2你们从不同的操度观察这个茶杯,并完成练一练第一题。
(2)学生独立完成第二题,小组之间交流方法。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8篇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8篇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1、经历计算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过程,初步体会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体会小括号的作用,并能正确使用小括号。
3、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1)掌握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正确计算。
(2)正确使用小括号。
教学过程:一、复习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
8×9+1320-3×47+4×720-8×2二、新课出示例3指名学生说一说计算顺序。
问:用脱式怎样计算?指名学生板演58-(14+6)=58-20=38让学生说一说计算顺序。
三、做一做让学生在脱式本上完成,叮嘱学生注意书写格式,集体订正。
并指明6名学生板演。
问:想一想,什么时候需要加小括号?指名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混合运算(三)58-(14+6)=58-20=38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2一、教材分析8的乘法口诀是乘法口诀教学的最后一部分内容之一,由于8的乘法口诀句数较少,因此应该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多练习记忆口诀,多做练习,也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们自己进行小组讨论,然后让学生自己总结出8的乘法口诀并进行熟练记忆,另外可以让学生熟练掌握8的乘法口诀的运用。
考虑到得出8乘法口诀的乘法算式中的因数和积都比较大,同时,学生要直接得出8×8=64这个算式会有一定困难,丰富学生感性认识,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探索8的乘法口诀提供素材。
学生可以根据情景图提供的素材和前面学过的知识填写表格,由表格提供的数据写出乘法算式,进而编出乘法口诀。
与前面不同的是,以问题让学生产生编写8的乘法口诀需求,同时,不再完整地写出乘法算式及编出乘法口诀,而是充分相信学生并让他们自己解决这些问题,另外使学生能较熟练地运用口诀。
二、学情分析1、学生是7-8岁的儿童,思维活跃,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对数学学习有浓厚的兴趣;2、学生在学习中随意性非常明显,渴望得到教师或同学的赞许;3、学生在平常的生活当中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经历和体验,比如自己整理书包、系红领巾等;4、学生已有一定数学计算能力;5、学生已经认识1至7的乘法口诀,对8的乘法口诀的学习有很重要的作用;6、学生对于编写8的乘法口诀兴趣很高,编写乘法口诀的方法已有所掌握,能采用编写1至7的乘法口诀的方式来编写8的乘法口诀,并且能自己运用8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二班级数学老师要找准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开展游戏,使学生在玩中学习,玩中思考,玩中创新。
在工作中每个二班级数学老师都必须要写二班级数学教案,它能对老师的工作带来帮助。
下面是为大家收集有关于冀教版二班级数学上册教案,希望你喜欢。
冀教版二班级数学上册教案1教学目标:1、能读懂统计图表,并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自主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育孩子的探索精神,并让学生不断地收获成功的喜悦。
2、让学生体会统计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同时渗透健康教育,让孩子从小养成合理睡眠的好习惯。
3、通过小调查活动让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过程,培育学生的统计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读懂统计图教学难点:在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教具准备:电脑课件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1)奥运会掀起了全民健身的热潮,少儿频道要举行一次儿童体育比赛,可是应该赛什么呢?这可把董浩叔叔难住了!我们一起帮帮他好吗?(2)出示二(2)班同学最喜欢的体育项目统计图、学生观察。
二、探索新知1、导入:出示统计图,你们认识它吗?这个统计图会说话,它能告诉我们许多数学信息,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统计图表。
(板书课题)2、读二(2)班同学最喜欢的体育项目统计图。
①请看大屏幕,从图上你能知道或调查的是什么内容吗?你从哪知道的?②最喜欢是什么意思?调查项目每人只能选一个最喜欢的③仔细观察,这幅统计图还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同桌说一说。
④学生汇报。
⑴ 踢毽子、踢球、游泳、跳绳,这些词表示体育项目的名称。
⑴ 0、1、2……16,这些数表示具体“人数”,人是单位名称。
⑴ 每行都有16个格子,1格代表1个人,1格代表一个单位。
⑴ 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最喜欢某种体育项目的人数是多少?(汇报)……⑤老师小结。
3、预测董浩叔叔看到这个统计图,你猜他会决定举行什么比赛?为什么?4、体会统计图的优点。
5、读二(1)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统计图。
冀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一)第一课时:《观察物体》教案《观察物体》是冀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的内容,学生在此之前已经有了辨别前后左右的知识基础,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体验中明白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并能辨认从不同的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要全面了解物体的特征,就需多方面、多角度观察,并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地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使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渗透全面观察事物的辩证思想。
教学重点:体验到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教具准备:课件、玩具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请学生仔细看大屏幕,根据照片来猜猜这是谁?出示一张学生背面照片,学生猜测。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学生正面照再猜猜,你们知道这是谁吗?你们要是看见哪个面的照片你就能猜出来呢?从侧面我们的确很难确定,当同学们看到前面就认出来了,是这样的吗?刚才同学们看得都特别仔细、特别认真。
用眼睛仔细、认真的看这就叫“观察”。
2出示“盲人摸象”的情景图,让学生看图讲故事,激发学习兴趣。
二、授新课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个好朋友,瞧!就是这只玩具大象。
小朋友们,喜欢这只玩具大象吗?它可爱吗?小朋友想一想:你坐在玩具大象的哪一边?请大家头不要偏,手不要动,仔细观察玩具大象,思考一个问题:仔细观察,坐在你的位置上能看见玩具大象的什么?请一位学生站起来向全班学生说说?结合学生发言,课件分别出示在不同面拍摄的玩具大象的照片,让学生进行描述,同时教师进行板书:前面、后面、侧面。
为什么观察的是同样的玩具大象,大家刚才说的却不一样呢?结合回答,教师归纳:由于位置不同,所以观察角度就不同,看到的玩具小熊的形状也就不一样了。
下面咱们换换位置再观察观察。
现在你又看到玩具大象的哪个面呢?这回和刚才看到的一吗?通过我们前面两次的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话想和大家说说吗?教师小结: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冀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篇
冀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篇优秀的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教案的撰写切忌抄袭和照搬,需要结合班级实际情况,无忧文档我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冀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冀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在辨认方向的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3.会辨认平面示意图,并根据平面示意图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会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辨认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教材设计的活动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为学生提供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
因此,我在教学中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创设现实的活动情境,增加学生探索、体验的机会,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我校是一所厂办子弟小学,班上的47名学生中大部分是本厂子弟。
班上的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遇到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敢于尝试解决,思维比较活跃。
由于学生在二年级上学期已经学习了东、南、西、北这四个基本方向,因此对于本课的学习是有一定知识基础的。
?教学设计第一部分教室里(一)折一折(设计意图通过折方向板的活动,唤起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复习已学过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1. 折方向板同学们都喜欢折纸游戏,这节课一开始,我们就一起折一个方向板。
请拿出一张正方形的纸,先对折一下,再对折一下,然后打开,中间就有一个十字形的折痕,这就是一个方向板了。
想一想我们学过哪些方向。
(东、南、西、北)请把这些方向写在方向板上。
这个方向板我们就做好了。
2.在地图上是怎样规定方向的?你知道我们教室的北面在哪吗?你是怎么知道的?请大家把方向板的北面对准教室的北面放好。
教室的南面在哪?请你向南面招招手,请你面朝东面敬个礼,请你面朝西面点点头,面朝北面大声地说:我认识方向了!(二)认一认(设计意图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给方向起名字,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认识0
第一课了解数字0
教学目标
1. 认识数字0;
2. 熟悉数字0的书写;
3. 理解0在数学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认识和书写数字0。
教学难点
理解0在数学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
0卡片、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重复声音或跳绳次数等方式引入数字0);
2. 出示0卡片,让学生默读、认读数字;
3. 在纸板上出示数字0,让学生模仿教师的书写;
4. 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圈,让学生理解0的含义,比如计算中0的作用;
5. 练:让学生利用卡片或黑板上的0书写,理解0在数学中的作用;
6. 拓展: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出身边出现的0。
巩固练
完成课本练题。
课后作业
背诵数字0的写法。
第二课数字0的应用
教学目标
1. 研究认识0在数字中的使用方法;
2. 理解0的作用,能够熟练使用0。
教学重点
研究认识0在数字中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0在数字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
黑板、粉笔、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以0出现在数字中的多种情况做引入;
2. 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阅读;
3. 利用黑板上数字的书写,让学生理解0在数字中的作用;
4. 练:让学生通过计算0在数字中的值;
5. 拓展:让学生自己选用数字卡片制作一个多种数字的计算表,并计算表中每个数字的值。
巩固练
完成课本练题。
课后作业
复习数字0在数中的作用及使用。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教学理念】1、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主线,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体验、合作交流的过程。
2、“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教师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学生用自己的双手去操作,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体验着自主、挑战、胜利带来的愉悦。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生动活泼,主动而富有个性,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物体的正面、右面和上面,能辨认从正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通过观察活动,体验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从一个位置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建立的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在探究图形变化中感受乐趣,学会欣赏数学美。
【学习重点】1、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不同,每次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2、引导学生有序地进行观察活动。
在参与探索实践活动中学会合作、交流与简单评价。
【学习难点】正确辨认从正面、右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几何体的平面图形。
【教具与学具】积木、长方体纸盒等学习过程:一、课前游戏复习方位谜语:“左一片、右一片,摸得着,看不见,是什么呢?”(耳朵)师:为什么能看见别人的耳朵,却看不见自己的耳朵呢?师:以前我们学过前后、左右、上下等方位词,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吗?好,全体起立!听老师的指令做动作,比一比看谁反应快。
口令:上拍拍,下拍拍,前拍拍、后拍拍,左拍拍、右拍拍。
(节奏越来越快。
)二、实际观察初步感知新知1、观察汇报师:同学们,你们看戴老师今天穿得漂亮吗?谁愿意上来站在老师的周围和老师成为更好的朋友呢?生分别站在老师的前后左右,观察老师衣着有什么特征。
师:你能和大伙说说你站在哪里?看到什么吗?师:从同学的回答中你发现了什么?2、小结揭题师:像这样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或者站在同一位置观察物体的不同面看到的都会不一样。
冀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教学内容教材第1~3页,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
◆教学提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时刻都在对身边的物体进行观察,他们也基本理解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该物体的形状可能不相同。
但是在本节课教师要积极的引导学生,使学生本来模糊的认识变得清晰、准确起来,从数学的角度来强化学生日常生活中形成的观察经验。
要让学生以亲身体验、操作为主,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积累学习数学的方法与策略。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不一样,能辨认从某个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辨认、想象等活动,使学生能够运用“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的方法”辨认物体,发展形象思维和空间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重点、难点重点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不一样,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难点能区别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会根据看到的形状图判断观察位置。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玩具小猴子8只,数码照相机一台,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学生每四人一组围桌而坐。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 巧用儿歌讲故事(课件出示“盲人摸象”的图片)师:同学们,你们听过“盲人摸象”的故事吗?谁能简单给大家说一说?生:…(简单叙述故事情节)师:今天老师把这个故事改编成了一首儿歌,想不想听一听?(投影,在图片旁边出示儿歌,并请一位同学读一读)四位盲人去摸象,一起来到大象旁,一人摸到象耳朵,说像蒲扇能扇凉,一人摸到象身体,又大又厚像堵墙,一人摸到大象腿,说像柱子高过房,还有一人摸尾巴,说像绳子细又长,小朋友们不要笑,快把叔叔帮一帮!师:小朋友们,为什么同是一头大象,盲人叔叔说出的结果却各不相同呢?生:因为他们摸到的只是大象身体的不同部分。
师:是啊,盲人叔叔看不见,以为他们摸到的那一部分就是大象了,怎样才能让盲人叔叔们真正了解到大象的样子呢?生1:让盲人叔叔们把大象完整的摸一遍……生2:我们把大象的样子仔细的说给盲人叔叔听……师:你们真是又聪明又善良的好孩子,我们要想把大象的样子描述给盲人叔叔听,一定要仔细的观察大象才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的方法。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测量课题、厘米的认识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3页。
教学目标:1、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2、认识厘米,会用厘米作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体会厘米的含义。
3、在测量、交流等活动中,激发学生参及数学活动的积极性,体会测量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能估计较短的物体,培养初步的估测意识,。
教学准备:双面胶,直尺、同样长的小棒一包、整根铅笔、蜡笔、新橡皮等。
课题、米的认识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5页。
教学目标:1、经历以米、厘米为单位正确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验1米到底有多长,并会估计物体的长度。
2、体会米的含义,知道厘米、米之间的关系。
3、在活动中体验测量及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新铅笔、米尺、数学课本、文具盒、1米多长的绳子。
课题: 认识分米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页。
教学目标:1、经历小组合作、交流探索出米、分米及厘米的关系的过程。
2、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初步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知道1分米有多长。
认识米及分米、分米及厘米的关系。
知道1米=10分米,1米=10分米=100厘米。
3、在及同学合作的学习活动中,获得及同伴解决问题的经验。
了解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激发参及数学活动的积极性。
教具准备:米尺、尺子、线绳、电脑课件、长纸条。
课题、量一量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7页。
教学目标:1.经历选用合适的工具,选择适当的长度单位测量身体某部位或物体长度的过程。
2.了解自己身上的数据,能用手拃、步长等作标准估测物品的长度。
3.使学生获得及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体会测量及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参及数学活动的积极性。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估计意识和习惯。
教具准备:直尺、米尺,记录卡片。
第二单元百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9页。
冀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冀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冀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能运用倍的概念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进一步加强对倍的认识。
2、能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教具:实物投影仪,乒乓球、羽毛球若干,卡片。
学具:小三角形纸片、小圆片、卡片等。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教师:二(1)班小朋友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请看屏幕:(实物投影仪出示例3图)教师:你能根据这幅图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一小组和二小组一共植树多少棵。
教师:这个问题你能解决吗、(能)真行!学生:学生:第二小组植树的棵数是第一小组的几倍。
教师:说得真棒!谁能解答吗。
学生:用14÷7=2。
教师:这是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
二、自主探索屏幕出示:第三个小组植了多少棵树。
教师:你能解答吗、请小朋友以4人小组为单位讨论,讨论时可以借助你的学具,代替树苗。
学生活动,教师在教室巡回检查、指导。
学生可能用学具来摆:先摆7根小棒,再以7根小棒为1份,摆3份来表示第三个小组植树棵树。
也可以用画竖线的方式来表示:7根、7根、7根;也可能凭借前面对“倍”的理解直接说出“第三组植树棵数是3个7棵那么多。
”教师:刚才老师看到小朋友都用自己的办法通过摆一摆、画一画、说一说,理解了这幅图的意思,谁愿意代表你们小组向同学汇报你们讨论的结果。
学生1:我们小组是这样讨论的,先在一个圈里画7根竖线代表7棵树苗,再在右边一个更大的圆圈画3个7根竖线,因为3个7是21,所以第三小组植了21棵。
教师:你们小组能用画图的方法帮助理解题意,真行!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
学生2:我们小组用小棒代替树苗,第一排先摆7根,第二排摆7根、7根、7根,数一数,3个7根一共是21根。
教师:太棒了!你们小组同学很善于动手操作,值得大家学习。
学生3:因为第一小组植了7棵树,把7棵看成1份,第三小组植的棵数是第一小组的3倍,就有3份,也就是3个7。
冀教版二年级上册全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第1课时观察生活中的场景和物体学习目标:1、经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根据具体事物和图片判断观察角度的过程。
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能根据具体的事物、图片和照片,直观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能根据具体的事物、图片和照片,直观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创设请境,导入新课出示“盲人摸象”情境图师:你们以前有没有听过盲人摸象的故事呢?谁来给大家讲一讲生:……师:四个盲人摸得是同一只大象,为什么他们对摸到的部分感受不一样呢?师:老师这有一个盒子,请3名同学站在不同方位上观察物品,并说一说你看到的是什么样子的。
师生总结出:观察物体的角度不同,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板书:观察物体)二、组织活动,引导观察出示四个同伴观察木头大象的情景图师:丫丫看到的大象是哪个部位,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丫丫看到的大象是什么样子的。
师:其他三位同学看到的大象是哪个部位,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看到的大象是什么样子的。
师:请4名学生在不同的方位上观察这个带把的水杯,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水杯的样子。
师:下面四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三、巩固练习出示拍照图师:说一说小猴、小兔分别在什么位置给小房子拍照,并说一说它们能拍到房子的什么部分。
师:(出示两幅照片)让学生判断两幅照片分别是谁照的,并说出理由。
练一练2题师:汽车侧面的侧面指的是哪?师:物体的左面和右面观察统称为侧面观察。
作业设计:练一练1、3板书设计:观察生活中的场景和物体观察物体:位置不同,看到的情形不同。
第2课时观察长方体、正方体和球学习目标:1.经历从不同位置观察长方体、正方体和球等立体实物的过程。
2.能够辨认从前面、侧面和上面观察立体实物所看到的平面图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第1课时观察生活中的场景和物体学习目标:1、经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根据具体事物和图片判断观察角度的过程。
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能根据具体的事物、图片和照片,直观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能根据具体的事物、图片和照片,直观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创设请境,导入新课出示“盲人摸象”情境图师:你们以前有没有听过盲人摸象的故事呢?谁来给大家讲一讲生:……师:四个盲人摸得是同一只大象,为什么他们对摸到的部分感受不一样呢?师:老师这有一个盒子,请3名同学站在不同方位上观察物品,并说一说你看到的是什么样子的。
师生总结出:观察物体的角度不同,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板书:观察物体)二、组织活动,引导观察出示四个同伴观察木头大象的情景图师:丫丫看到的大象是哪个部位,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丫丫看到的大象是什么样子的。
师:其他三位同学看到的大象是哪个部位,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看到的大象是什么样子的。
师:请4名学生在不同的方位上观察这个带把的水杯,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水杯的样子。
师:下面四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三、巩固练习出示拍照图师:说一说小猴、小兔分别在什么位置给小房子拍照,并说一说它们能拍到房子的什么部分。
师:(出示两幅照片)让学生判断两幅照片分别是谁照的,并说出理由。
练一练2题师:汽车侧面的侧面指的是哪?师:物体的左面和右面观察统称为侧面观察。
作业设计:练一练1、3板书设计:观察生活中的场景和物体观察物体:位置不同,看到的情形不同。
第2课时观察长方体、正方体和球学习目标:1.经历从不同位置观察长方体、正方体和球等立体实物的过程。
2.能够辨认从前面、侧面和上面观察立体实物所看到的平面图形。
3.在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数学活动中,感受立体和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观察、辨认从前面、侧面和上面观察的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体会观察球时,所看到的平面图形是一个圆。
一、情境导入1、教师准备出示长方体饼干盒,变换不同的角度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观察到的图形,并解释前面、侧面、上面等术语。
(师:请仔细观察我手中的饼干盒,从前面/侧面/上面你看到的是什么形状和图形?)2、出示教材中丫丫、红红和亮亮观察饼干盒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三个小朋友的观察角度以及看到的图形会是什么样子的。
(师:请你试着说一说丫丫、红红和亮亮是分别从哪个角度来观察的,他们看到的图形是什么样的?)3、出示三幅平面图,让学生判断三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师:说一说这三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二、观察探究,学习新知1、出示长方体模型和三个平面图形,提出大头蛙的问题。
(师:观察长方体,说一说下面三个图形分别是从长方体的哪个方向看到的。
)3、想一想:和它们对着的三个面各是什么样的?4、出示正方体图片,让学生试着猜一猜从它的前面、侧面和上面观察,会看到什么图形。
(师:想象一下,从正方体的前面/侧面/上面观察,看到的是什么图形?)5、出示正方体,让学生实际观察正方体,看看和自己的猜想一样不一样。
(师:请仔细观察这个正方体,看看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结果和你想的一样吗?)6、出示球形,让学生猜想从各个角度观察会看到什么图形。
(师:刚才我们观察了长方体和正方体,那么同学们想一想,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球,又会看到什么图形呢?)7、让学生观察球形,验证猜想,得出不管从什么角度观察球,看到的都是同样大的圆形的结论。
三、巩固练习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
练一练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上台展示。
练一练第3题:小组讨论,找出“对着的面”,然后动手操作,通过实践验证结论。
板书设计:观察长方体、正方体和球正面正面上面上面长方体正方体一样侧面侧面第二单元加加混合运算第1课时连加运算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探索三个数连加计算方法的过程。
2、了解连加计算的顺序,会用自己的方法灵活计算和在100以内数的连加。
3、感受算法的多样化,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了解连加计算的顺序,会用自己的方法灵活计算和在100以内数的连加。
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呈现书中的情景图,让学生说一说是什么场景。
向学生们讲述我国历年参加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情况。
二、知识新授1.出示我国第27届至29届奥运会上的奖牌获得情况从表中你得到那些数学信息?2、那谁来给大家说说“合计”的意思?3、第29届奥运会我国一共获得多少块奖牌?4、谁来说说这个式子你怎样计算?生1:我是口算的方法,先算50+20+20=90,然后算1+1+8=10,90+10=100生2:先算51+21=72,再算72+28=100生3:用竖式计算对学生的两个竖式要给予肯定,然后重点讲解连加的竖式计算过程。
(首先,我们先写第一个加数51,再写第二个加数21,接下来写第三个加数28,要相同数位对齐,那么加号写在哪呢?对,写在28前面,用横线将三个加数都托起来。
按照我们上学期学过的竖式计算方法,比算加法,从各位加起,先算个位上1+1+8=10,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然后算十位上5+2+2+1=10,那十位满十了,我们应该向百位进一)2.教师向学生介绍连加的分步脱式计算,总结连加计算的顺序。
(计算连加,可以从左往右依次计算)重点介绍脱式的书写格式。
介绍应用题要写口答以用书写格式。
在第27届、28届奥运会上,我国分别获得多少块奖牌?三、作业设计:1、练一练1、2、3题。
2、完成相关练习板书设计:第1课时连加计算顺序: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第2课时加减混合运算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探索加减混合运算计算方法的过程。
2.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
3.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难点: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设计:一、复习导入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连加的计算方法,现在请同学们在纸上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下面两道题33+25+29和26+35+432.师:请同学们看这幅图,你从中得到那些数学信息?生:玩具店里有18个白皮球,23个花皮球,小羊买了22个皮球,还剩多少个皮球?师:怎样列式?生:18+23-22鼓励学生试着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然后全班交流算法。
二、知识新授师:谁来说说自己的算法?生:我是用上节课的脱式进行计算的,先算18+23=41,再算41-22=19(个)师:非常好,如果一个算式中又有加法又有减法我们应该怎样计算呢?生: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师:对,加减混合运算,我们也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师:谁还有其他方法?生:用竖式如果学生列了两个竖式,要对他的计算方法给予肯定,但是为了更加简便,我们只需列一个竖式就可以,然后指导其加减一起出现的竖式计算。
生:列两个算式。
师:这种方法叫分步计算。
三、巩固练习1.试一试在本上用竖式计算4道题2.练一练先观察图中给出的数学信息,再根据图意列算式作业设计:练一练2、3、4、5板书设计:第2课时加减混合运算加减混合运,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第3课时连减和小括号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探索连减和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的过程。
2、掌握连减和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
3、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方法解答,增强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连减计算的书写格式及计算方法的掌握。
教学难点: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的掌握。
教学设计:一、复习请用竖式和脱式计算下列各题:85-26+14 42+36-58找学生到黑板上写,或将计算过程投影展示,对其的书写与计算给予评价。
二、观察情境图,解决问题出示课件。
1、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和问题?2、怎样列式?自己在练习本上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一下。
交流学生不同的算法:①重点指导学生用竖式计算。
②介绍分步脱式计算,连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③还有其他方法吗?若没有,引导学生:可以先算花了多少钱……师生共同列出分步算式。
你能把分步算式写成一个算式吗?按顺序计算一下。
怎么算不对了?如果我们想要这个式子变正确,我们可以找“小括号”来帮忙:想要先计算56+29就要给56+29加上小括号,即100-(56+29)。
总结:小括号可以改变运算顺序,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那么现在,这个带小括号的算式,它表示什么意思?先算56+29表示求运动鞋和书包一共花了多少钱,100减去它们的和表示买这两样东西还剩多少钱。
三、巩固练习1、试一试说一说先算什么,再计算。
2、练一练第1题,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数学信息和问题,再列式解答。
第2题,在练习本上独立计算。
作业设计:1、完成练一练1、2题板书设计:连减和小括号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第4课时解决问题学习目标:1、在猜一猜数学活动中,经历自主选择合适的信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2、能运用所学知识回答“猜一猜”的问题,能自己设定情境提出数学问题。
3、对“猜一猜”活动有好奇心,感受数学游戏的乐趣。
教学重点:能运用所学知识回答“猜一猜”的问题,能自己设定情境提出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一、猜一猜1、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2、师提出:我带100元买了××和××两件物品,还剩多少元?以这道题为复习题,复习上节课学的两种方法。
3、提出聪聪的问题:我用50元买了一件物品,还剩20多元。
猜一猜我买的可能是哪件物品。
鼓励学生大胆猜,给学生充分交流不同意见的机会,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猜的。
4、小组几个同学一起,做猜一猜的游戏。
5、练一练其中第1题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答。
作业设计:1、完成练一练;板书设计:加减混合运算的综合练习表内乘法(一)第一课时认识乘法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和问题,经历由加法算式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
2、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会读、写乘法算式,会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3、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乘法的兴趣,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重点:了解乘法的意义,会写乘法算式,把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一、复习导入2+8+3= 5+5+5=9+1+6= 4+4+4+4=3+7+8= 2+2+2+2=师:同学们观察左右两边的算式,你们发现左右两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师生总结:右边每一个算式中的加数都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