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理学史

合集下载

我国物理学的发展历程 - 浙江理工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心

我国物理学的发展历程 - 浙江理工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心
1937 年 7 月 7 日 ,日寇在卢沟桥发起侵华战 争. 八年抗战中 ,各地区的教育和研究机构被迫西迁 到四川 、云南 、广西 、贵州 、陕西等地区 ,在极端艰难 困苦的条件下 ,坚持物理教学和研究. 在海外从事前 沿研究的爱国学者也不断回国工作 ,竭尽全力使中 国物理教育达到先进水平. 周培源关于湍流模式理 论的奠基性工作 、王淦昌提出的中微子探测方法 、吴 大猷的《多原子分子结构和振动光谱 》专著 、王竹溪 和汤佩松关于植物细胞水势的研究等 ,都是具有国
另一方面 ,中国物理学会在周培源同志的主持 下 ,于 1978年 8月在江西庐山召开了中国物理学会 年会 ,抓住机遇 ,及时恢复了正常活动. 学会通过广 泛深入的开展国内外的学术交流 、推动中国物理走 向国际 ,逐步成为国际物理学大家庭中不可缺少的 、 重要的一员 ,同时大力推进科学普及 、促进物理教学 改革和教学的现代化等活动 ,提高公众对物理学前 沿的了解 ,为繁荣中国物理科学 、营造了良好的环 境. 为纪念前辈在发展中国物理学事业中作出的卓 越贡献 ,培育和激励年轻学者 ,学会还根据有关基金 会的规定 ,先后设立奖励委员会 ,定期评审并颁发胡 刚复 、饶毓泰 、叶企孙 、吴有训和王淦昌物理奖以及 周培源物理奖 . 随着国家科教事业的蓬勃发展 ,中 国物理学会发展成为一个拥有三万四千余会员 , 27 个专业委员会及分会等分支机构的规模较大的学术 团体.
令人遗憾的是 ,近代科学并没有起源于当时经 济科技发达的中国. 中国近代物理学的起步比西方 晚了 200 多年 ! 其中的原因十分复杂 , 需要历史学 家从各种角度 仔细研究才搞得清楚. 可能一方面在 长期封建统治下的伦理道德与文化观念 (唯君是 从 、唯上是从 )不利于近代科学的萌发 ,而清朝“闭 关锁国 ”政策又阻止西方近代科学的传入. 另一方 面我国的传统文化比较强调实用 , 缺乏科学探索的 动力也可能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尽管科学研究与技 术研究在形式和方法上并没有什么不同 ,但技术研 究的动机在于应用 ,而基础科学代表着一种探索 ,其 目标在于揭示和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规律 ;它的动 机是求知 、求真 ,对真理的追求 !

中国古代物理学

中国古代物理学

中国古代物理学中国古代物理学严格地说,在古代世界中是没有近代意义的物理学的,但这并不是说物理学不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在漫长的20多个世纪中,中国古代物理学在世界上一直处于领先的地位,只是到了明、清,由于欧洲近代物理学的兴起,它才显得落后了,可以称之为衰落时期。

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中国物理学汇合于世界物理学,呈现出不同于古代物理学的新面目。

一.发展概况先秦时期的伟大哲学家墨翟(约公元前468-前376)及其墨家学派(公元前4世纪-公元前3世纪)在他们的论着《墨经》中记述了大量的物理知识,这是春秋战国时期物理学成就最大的学派,《墨经》的主要成就在力学与光学方面。

它探讨了力的定义,叙述了惯性运动,研究了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等装置省力的原因,以及浮力与平衡原理,指出了光的直线传播及反射规律以及小孔、平面镜、凹凸面镜的成像情况;观察了温度与火色的关系。

同时期的《考工记》是应用力学、声学方面的书,记载了滚动摩擦、斜面运动、惯性现象、抛物轨道、水的浮力、材料强度以及钟、鼓、磬的发音、频率、音色、响度及乐器形状的关系。

这时期的《管子·地数篇》、《鬼谷子》、《吕氏春秋》等书中还记载了天然磁石的吸铁现象以及最早的指南针“司南”。

汉代王充(27~约97)的《论衡》是中国中古时期的百科全书。

在力学方面指出外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运动速度。

而内力不能改变物体的运动,还讨论了相对运动,在声学方面研究了声的发生、传播与衰减,并用水波做比喻。

在热学方面研究了热的平衡、传导及物态变化。

在光学方面阐述了光的强度、光的直线传播及球面聚焦现象。

在电磁学方面记录了摩擦起电及磁指南器。

在唐代,《玄真子》中记叙了人造虹的简单实验:“背日喷水”。

唐人将风力分为八个等级。

了解到共鸣的道理并应用于音乐中,并指出了雷与电的关系。

宋代沈括(1031-1095)的《梦溪笔谈》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其主要成就是在声学、光学、磁学方面。

中国古代物理学-中国古代物理学史概述

中国古代物理学-中国古代物理学史概述

中国古代物理学-中国古代物理学史概述从远古到西周时期在原始社会时期,当人们学会用火、学会制造石器时,人们就在劳动实践中播下了物理学的种子。

据古籍记载,这时期的人们“刳木为舟、剡〔yan演〕木为楫”,“断木为杵、掘地为臼”,“弦木为弧、剡木为矢”,船、杵臼和弓箭的制造,可知力学中有关浮力、杠杆、弹性的知识开始萌芽。

“燧人氏钻木取火”的记载,也表明人们开始懂得热学中摩擦生热的道理。

夏、商、西周时期,交通运输工具的制造,用以计量时间的壶漏的发明,贸易交换中必备的权衡器,杠杆和桔槔在生产中的应用,烧陶和冶铜中控制火候的技术,铜镜和阳燧(凹面铜镜)的铸造,各种乐器的创制,这些技术的发展为物理学知识的积累创造了条件,也为其后总结物理学理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学家一般把这个时期称之为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社会变革时代。

这个时期也完成了我国从青铜时代向铁器时代的过渡。

随着冶铁和铁制工具的使用、农田水利的发达、都邑建筑的兴盛,以及列国兼并战争的刺激,以《墨经》和《考工记》两书为标志,中国古代物理学开始了它的形成时期。

墨子(约公元前468—前376年)是这个时期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哲学家,也是我国古代最早的物理学家。

墨子,名翟,鲁国人,他和他的弟子组成的墨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物理学成就最大的学派。

其代表作《墨经》一书,记载了有关力学、声学、光学等方面的知识。

尤其是在光学方面,它以八条文字连续有序地记述了光、影、镜面成像的光学问题。

它不仅是中国最早的几何光学著作,而且在世界古代文化史上也是一篇很难得的和较全面的光学杰作,比欧几里得光学还早百余年。

《考工记》是春秋末年齐国人的著作。

它论述了当时手工业的主要工种,是一部关于我国古代手工技术规范的总汇集。

尤为可贵的是,该书在记述各种手工技术的同时,还分别阐明了它们的科学道理。

其中包括许多力学、声学和热学方面的物理知识,堪称为集我国古代物理学知识在工艺技术上应用的大成。

中国物理学史pdf

中国物理学史pdf

中国物理学史pdf
中国物理学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科学发展。

古代中国的学者在物理领域做出了许多重要的贡献,其中一些对世界科学有着深远影响。

古代中国的物理学发展主要集中在力学、光学和天文学等方面。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有了一些对物理学有所贡献的学派,例如墨子学派就提出了关于光的传播和反射的观点。

而在汉朝时期,张衡发明了地动仪,这是一种测量地震的仪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测震仪。

在唐宋时期,物理学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陆羽发明了茶具中的茶壶喉咙,并通过利用水蒸气压的原理实现了自动倾倒茶水。

这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蒸气机械装置之一。

此外,在宋代,沈括提出了冲击波理论,他对火药的研究也推动了火药的发展。

到了近代,中国的物理学发展受到了西方科学的影响。

19世纪末,中国的科学家杨振宁和李政道合作提出了关于弱相互作用的理论,从而赢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标志着中国在现代物理学领域的重要进展。

总的来说,中国物理学史上有着许多杰出的学者和重要的发明,对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虽然在某些时期受到了外部因素的限制,但中国的物理学研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和成就。

中国物理学史

中国物理学史

明清时期西方物理学知识向中国的传播⏹明朝:1368年-1644年⏹朱元璋(洪武31年)1368年⏹朱翊钧(万历48年)1573年,利玛窦1582年来华⏹朱思宗(崇祯17年)1628年,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清朝:1616年-1911年⏹爱新觉罗·努而哈赤(天命11)1616年开国⏹皇太极(天聪10)1627年⏹福临(顺治18)1644年⏹玄烨(康熙61)1662年⏹1717年重新实行海禁⏹雍正年间拆除各省教堂⏹1840年鸦片战争⏹1894年甲午战争、1898年戊戌变法、1900年八国联军、1911年辛亥革命、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第一次西学传入中国--明末-清初(16世纪末-18世纪20年代,140多年)⏹清代中期-闭关锁国⏹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上半叶,欧洲国家多次派使来华。

⏹1753年,葡萄牙特使巴哲格抵华;⏹1793年,英国特使马嘎而尼抵华,要求通商和互派使节。

他们带来了大批礼物,其中有天球仪、地球仪、抽气机、力学器械、光学仪器、各种枪炮、军舰模型等。

清王朝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此则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

”⏹1816年,英国特使阿美士德抵华,再次要求通商。

⏹清朝回答:“天朝不宝远物,凡尔国奇巧之器,亦不视为珍异”,“嗣后毋庸遣使远来,徒烦跋涉,但能倾心孝顺,不必岁时来朝,始称向化”。

⏹第二次西学传入中国--晚清时期(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期,70多年)⏹这一时期传入物理学知识的特点:⏹内容零散⏹水平不高⏹多为应用或实用知识⏹物理学内容被包裹在其他知识中传入(引进机械学方面的知识时,涉及到力学知识;引进天文学方面的知识时,涉及到光学和热学知识。

)晚清时期西方物理学知识的传入⏹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在中国进行科学和教育活动的西方人士,以新教传教士为主。

新教传教士来华后,在其传教活动中,从一开始就比较重视科技常识的传播和教育的普及等方面的工作。

中国近代物理学史.doc

中国近代物理学史.doc

中国近代物理学史评从哥白尼时代起,第一次关于静止与运动相对统一的物理学革命,到牛顿时代结束。

第二次物理学革命以数学分析为基础的近代物理学渐显雏形,至麦克斯韦时代结束。

物理学大厦基本建成。

到了20世纪初,以相对论与量子论为支柱的第三次物理学革命至今愈演愈烈。

那么中国这一阶段在物理学方面扮演着什么角色?我们能从中认识到并反思到什么呢?一:16世纪至20世纪初华夏文明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但科学文明是断裂的,不练续的,没有交流和传承,更没有发扬光大。

明清两代延续了这一特征。

与此同时,以欧洲为中心的哥白尼革命开始爆发,经伽利略,笛卡尔,牛顿等人传承,静止和运动开始统一。

其间中国虽有明末数学家徐光启与清末的李善兰完成的几何原本的翻译,还有李善兰与英国传教士合作翻译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但这一时期,没有专门培养科学人才的机构,也没有什么体制,这一时期的中国脱离世界,固步自封。

到了20世纪初期,第二次物理学革命已落下帷幕,第三次物理学革命争议星火燎原之势席卷整个世界。

但这时的中国列强顽肆,军阀混战。

中国的留学生开始走出国门,但这时的留学生保守,封建的思想依然很强,没有取得多大的成绩,完全不能融入到当时物理学主流。

虽然出现了早期的物理学博士,1918年北大设立物理门等等,但是与当时的欧洲,美洲的庞大的科学院相比,此乃天壤之别。

二:叶企孙时期(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叶企孙,中国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中国物理学界最早组织者之一,对中国的物理学研究,理科研究,乃至世界科学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当第二代中国留学生开始西行,并相继回国。

中国物理学开始了近三十年的大发展。

以叶企孙为代表的中国近代物理学先哲们把近代物理学引入到中国这个贫瘠的土壤上。

1915年,十七岁的叶企孙这样说:“吾国人不好科学,而不知20世纪之文明皆科学家之赐,中国只落后,在于实业之不振,实业之不振,在与科学之不发达。

”承载着中国振兴的梦想,远洋到了美国,在美国留学其间,叶企孙与之合作者侧定了普朗克常量h的值,并使这一值的精确度领先世界达16年之久,中国人的名字第一次载入到物理学的经典著作中。

中国物理知识点总结

中国物理知识点总结

中国物理知识点总结一、物理学的发展历程1. 古代物理学:古代中国的物理学主要包括医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例如《黄帝内经》、《淮南子》中包含了关于物理学方面的知识。

古代的物理学主要还处于试验探索的初级阶段,对于各种物理现象只是做出了描述并且进行解释。

2. 近代物理学:近代以来,物理学的发展突飞猛进,主要是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推动下。

近代物理学的发展有很多突破性成果,如相对论、量子力学、电磁理论等,这些成果的取得极大地促进了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和对物质世界的利用。

二、基本物理概念和理论1. 物质的组成:原子是一切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原子由电子、质子和中子组成。

电子是负电荷,质子是正电荷,中子是没有电荷的。

不同的原子由不同数量和种类的电子、质子和中子组成,形成了不同的化学元素。

2. 运动的基本原理:牛顿三大运动定律是运动的基本原理,分别是惯性定律、运动定律和作用反作用定律,这三大定律描述了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

3. 能量和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是物质发生变化时所具有的性质,它包含动能、势能、热能、化学能等。

能量守恒定律表明能量在不同形式之间可以相互转换,但总能量守恒。

4. 电磁力学:电磁理论是揭示电荷和电场、磁场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论,包括库仑定律、安培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等,这些定律描述了电荷和电场的相互作用,以及电流和磁场的作用关系。

三、经典物理学和现代物理学1. 经典物理学:经典物理学主要是牛顿力学和经典电磁理论,这些理论适用于中小规模的宏观物体,并且物体的速度远远小于光速的情况。

2. 现代物理学:现代物理学主要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这些理论适用于微观领域,尤其是在原子和分子水平上的物质和能量的相互作用。

四、中国的物理科研成果1. 光学:古代中国盛行光学理论和实践,在光学方面的科研成果有很多,如古代中国的夫琅和费衍射现象、玻焰镜和凸透镜等。

2. 动力学:中国古代的东西动力学理论在航海、建筑和机械制造等方面有很多成功应用,如鼓风机、霓虹灯、指南针等。

为中国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做出了重要记录

为中国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做出了重要记录

为中国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做出了重要记录中国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古代中国。

在中国古代,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古代学者们对物质、能量、力学等现象进行了观察、实验和研究。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中国物理学发展的一些重要历程。

在中国古代,最早的物理学研究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周易》、《尚书》等古代文献中就包含了一些关于物理学的记录。

比如《尚书》中有关于测量、天文、气候等方面的内容。

古代中国还有许多著名的学者,比如张仲景、华佗等,他们不仅擅长医学,也对物理学有一定的研究。

他们对天文、地理、气象等方面的现象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并作出了一些重要的发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物理学研究逐渐发展起来。

在唐宋时期,物理学在中国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高峰。

当时的学者们通过观察和实验,对光学、声学、热学等方面的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他们提出了许多关于光、声、热等方面的理论,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验证。

其中最著名的是郭守敬的“水银铜爵”,通过这个实验,他测量了天文现象,并提出了一些关于天体运动的理论。

明清时期,中国的物理学研究进一步发展。

当时的学者们对力学、电学、磁学等方面的现象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

比如,明代的杨恩斋提出了机械工作原理和力的守恒定律;清代的沈中阳研究了电磁现象,并发现了电场和磁场的关系;饶士腾在清代末期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实验物理学教学体系。

20世纪初,中国的物理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这个时期,许多中国青年学者前往国外留学,接触到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物理学理论和实验技术。

他们携带所学,回到中国,为中国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比如,在1928年,钱学森等学者在南京成立了国立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这标志着中国现代物理学研究的起点。

此后,中国的物理学研究逐渐走上了正轨,建立了一批高水平的物理学研究机构,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先进研究。

随着中国的国力不断增强,中国物理学的研究水平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中国古代物理学史题

中国古代物理学史题

中国古代物理学史100题一、选择题1.春秋时代,有几何光学,力学等研究成果在科学史上有名的着作是:(1)《墨经》(2)《礼记》(3)《禹贡》(4)《内经》答(1)2.春秋末年,记载了当时手工业的主要工种,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工程技术方面的专着是:(1)《易经》(2)《诗经》(3)《尚书》(4)《考工记》答(4)3.春秋时记载了声音共振现象的着作是:(1)《管子》(2)《韩非子》(3)《庄子》4)《山海经》答(3)4.1954年,在长沙出土了我国最早的天平及砝码是什么朝代的?(1)周(2)战国(3)秦(4)汉答(2)5.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叫“侯风地动仪”,它的发明者是:(1)张衡(2)马均(3)丁缓(4)刘安答(1)6.明朝时,以等比数列创立了十二平均律的科学家是:(1)徐光启(2)宋应星(3)朱载土育(4)沈括答(3)7.唐初,在《礼记注疏》中解释虹的形成原因的人是:(1)刘禹锡(2)一行(3)孙思邈(4)孙颖达答(4)8.我国关于透镜聚焦的最早记载是公元2世纪的:(1)《论衡》(2)《淮南方毕术》(3)《春秋纬》(4)《初学记》答(2)9.《汉书西域传》记载有公元3年观察到:(1)摩擦起电(2)磁石吸铁(3)尖端放电(4)光的折射答(3)10.西汉刘歆写的什么书记载了指南车?(1)《太平御览》(2)《西京杂记》(3)《博物志》(4)《后汉书》答(2)11.西汉墓出土的弩机装有带刻度瞄准用的什么东西,可提高射击确度,类似近代步枪标尺。

(1)望山(2)准尺(3)瞄镜(4)靶标答(1)12.我国什么时代已有玩器竹蜻蜓的记载,竹蜻蜓能飞起的原理与直升飞机相同。

(1)汉代(2)唐代(3)秦代(4)晋代答(4)13.北宋初年,杨亿记载了什么光学现象?(1)反射(2)天然晶体的色散(3)折射(4)衍射答(2)14.北宋时,谁在《萍州可谈》中第一次记载了指南针用于航海,比英国人纳肯早71年(1)朱或(2)梅文(3)曾公亮(4)张载答(1)15.明末,宋应星在《论气》中对什么物理现象作出合乎科学的解释?(1)气体流动(2)大气压(3)空气成份(4)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答(4)16.我国最早有关毛发摩擦生电的记载,是西晋张华写的(1)《庄子》(2)《水经注》(3)《博物志》(4)《淮南子》答(3)17.反映我国古代声学成就的北京天坛内的回音壁、三音石、圜丘建于何时?(1)清代(2)明代(3)元代(4)宋代答(2)18.明代发明的用于水战的什么武器是两级火箭的雏型,它当时已有多级火箭的设想(1)火弹(2)神火飞鸦(3)飞筒(4)火龙出水答(4)19.宋代谁用浮船打捞沉落江中的铁牛?这是现代沉箱打涝技术的最早应用。

中国古代物理学史

中国古代物理学史
起源于殷周之际的周易对阴阳说作了充分的阐述而且提出了作为原始之物的八卦和万物本原的太白纸称为无极画上一个圆圈称为无极生太极宇宙中间一条曲线将圆圈分成黑白两个部分称为太极生两仪中间的曲线表示了阴阳的相互运动和相互转化
第一篇 古代物理学
第一章
中国古代物理学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自然观(掌握) 第二节 中国古代物理学知识的积累(知道) 第三节 中国古代物理学的特点(了解)
(3)气分阴阳,永远处于运动变化之中
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天地万物存在与变化的多 样性,天地万物变化的实质即气的运动变化。
王充在《论衡•自然》中说“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张载《正蒙》:“气有阴阳,屈伸相感之无穷”。
王夫之《张子正蒙注》:“感者,交相感。阴感于阳而 形乃成,阳感于阴而象乃著”。
西周末年的伯阳父解释地震现象时说:“夫天地之气, 不失其序。若过其序„„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 是有地震。”(《国语·周语》)就是说:“天地之气”有 一定的秩序。若是失了秩序,阳气和阴气都不在它们应有的 位置,不能有它们应有的运动,这就有地震。
宣夜说认为宇宙是无限的,宇宙中充满着气体,所有天 体都在气体中漂浮运动。星辰日月的运动规律是由它们各自 的特性所决定的,决没有坚硬的天球或是什么本轮、均轮来 束缚它们,宣夜说打破了固体天球的观念,这在古代众多的 宇宙学说中是非常难得的。 宣夜说创造了天 体漂浮于气体中的理 论,并且在它的进一 步发展中认为连天体 自身,包括遥远的恒 星和银河都是由气体 组成的。这种十分令 人惊异的思想,竟和 现代天文学的许多结 论相一致。
4.评价
李约瑟(1900-1995) 认为:“元气,像现代人 心目中以太波或辐射线。”
何祚庥先生则认为 气“与其说是接近于以 太,不如说更接近于现 代科学所说的场”, “元气学说„„是现代 量子场论的滥觞”。

中国物理学发展

中国物理学发展

中国物理学发展中国物理学发展中国物理学历史悠久,其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涵盖了许多领域和学科。

本文将按照时间顺序和学科划分来介绍中国物理学的发展。

古代物理学中国古代物理学家对自然世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

例如,在战国时期,墨子首先提出“光行无限”的观点,认为光无限传播,并且能够沿着直线传播。

在东汉时期,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浑天仪,并使用它来研究星象和气象。

在唐朝时期,李淳风首次使用恒星测定经度,对地理学和导航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近代物理学近代物理学在中国的发展始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

最早的物理学研究可以追溯到慈禧太后时期的中国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康有为。

他通过研究洛谷问题和二次函数等数学问题,使得他对物理学有了更深的认识。

20世纪30年代,物理学在中国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这个时期,许多学者开始将国际上的物理学研究引入中国,并且积极探索新的物理理论。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为了发展物理学和纳入既定的科技计划中,开始了大规模的科学计划和科研投资。

当代物理学中国物理学在当代得到了许多的进步和发展。

中国自主研究和发展了一些重大的物理理论和技术。

例如,在1990年代和2000年代,中国开始了“天眼”和“神舟”计划,旨在研究宇宙和探索太空。

中国还开始大规模发展核能技术,建设了大规模的核电站。

目前,中国正在发展新的物理技术,如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等,这些技术在能源、医疗、环保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结语通过上述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物理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不仅为国家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且成为了世界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

再加上中国政府大力支持和投资,相信中国物理学会有更大的发展,做出更多的重要贡献。

中国近代物理学史

中国近代物理学史
学中 国 近 代 物
史理
目 录
01. 物理学在中国的发展 02. 近代物理学在中国的发展 03. 中国近代物理学的重要事件
物理学在中国的发展
说起我国古代物理学,你们觉得谁最具代表性?
1.1古代物理学的萌芽
古代天文学:观测天象,制定历法 古代力学:研究物体的运动和力 古代光学:研究光的性质和现象 古代声学:研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古代热学:研究热现象和热力学定律 古代电磁学:研究电现象和磁现象
04
1930年代, 中国物理学教 育受到抗日战 争的影响,但 仍然取得了一 定的成就
05
1940年代, 中国物理学教 育在艰苦的条 件下继续发展, 为新中国培养 了一批优秀的 物理学家
谢 谢
2.3物理学教育的普及
01 清末民初:物理学教
育开始传入中国,主
要通过教会学校进行
02 民国时期:物理学教
育逐渐普及,开设了
专门的物理学课程
03 抗日战争时期:物理 学教育受到严重影响, 但部分高校仍坚持办 学
04
新中国成立后:物理学教
育得到迅速发展,建立了
一批高水平的物理学院系
中国近代物理学的重 要事件
●23. 黄昆在固体物理学领域,特别是晶格动力学方面进行了开拓性工作。
3.2 近代物理学教育的发展
01
19世纪末, 清政府开始 引进西方物 理学教育
02
20世纪初, 中国物理学 教育开始起 步,建立了 一批物理学 院系
03
1920年代, 中国物理学教 育得到了快速 发展,培养了 一批优秀的物 理学家
1.2中国古代物理学家的贡献
墨子
1.2中国古代物理学家的贡献
沈括
1.2中国古代

物理学史--补充--中国古代物理成就总汇

物理学史--补充--中国古代物理成就总汇

西方思维方式 —— 逻辑性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开创形式逻辑 • 提出形式逻辑的三大基本规律: 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 • 研究论证的三大要素:概念、判断、推理 • 提出两种思维方法:归纳法、演绎法 • 创立演绎推理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 提出整个形式逻辑体系 西方中世纪时期,占主导地位的经院哲学 也未能从根本上否定理性和形式思维的作用 依然主要运用形式逻辑的模式 从教会的《圣经》出发 对上帝的存在采用演绎推理加以证明
博采众长,主张中西合璧,儒、释、道三教归一。一生著 述400余万言,多有散佚,存世作品数十种,内容广博, 文、史、哲、地、医药、物理,无所不包。他第一个把知 识分为三大类: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 “且劈古今薪,冷灶自烧煮”
方以智从20岁开始写《物理小识》,经过22年完成。
《物理小识》:以科学知识的 记录形式出现,广泛涉及天文、 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医 药、农学、工艺、哲学、艺术 等诸多方面,是17世纪初的一 部民间百科全书。 物理内容涉及到力学、光学、 磁学和热学。 方以智用棱镜、带棱的宝石把 光分成五色,并把这一现象同 背日喷水而成五彩的现象联系 起来,认为是同属一类的物理 现象。这种发现比牛顿的分光 实验还早30年。
2、《考工记》春秋时期
是从手工业制作中阐述一些科学技术。 现存《考工记》是《周礼》中的一篇——“冬官篇”。 该书可能是当时一些知识分子记录各个工种的经验和制 作工艺,后经统编后成书的。书中所论及工种30种。 物理学方面,主要包括力学和声学。
3、王充和《论衡》东汉初期 王充:(公元27-100年)一生颠沛流离,和下层民众及生产 实际相接触。 天资聪颖,刻苦专研,知识广博,见解精湛。 著书背景:变乱之后,百废待兴,谶纬(chen wei)之学当 道 《论衡》:表示言论的公平,像衡器一样。 全书30卷85篇,现存84篇,内容包罗 甚广,天地人事,无所不涉,是我国古代 的百科全书。 物理学方面,几乎涉及了每一个领域, 力、声、热、光、电。 王充的哲学思想在我国历史上很早就受到 重视,“两汉一人”。但在自然科学史上 占据应有的地位。

物理学史-中国古代物理学

物理学史-中国古代物理学

与《考工记》几乎同时的《墨经》,则进一步得出一些初 步的力学哲理(如“奋”、“衡”、“本”、“标”、“重”、 “权”等),给力下了比较科学的定义:“力,刑(形)之 所以奋也。”可惜这一形成科学的抽象思维进程在后世没有 顺利继续下去。这一时期是以记录与积累生产经验为主,也形 成了初步哲理。
(2)两汉到五代时期(前206~960)
总的来说,我国古代力学知识与古代精湛的工艺技术往 往密不可分,但各时期对技术知识的整理汇集、研究提高、 保存流传都未受到重视,致使技术特别是科技理论不能代替 人力形成明显的生产力,科举八股把教育与知识分子的注意 力引到文字游戏或仕途官场上。一方面是大量生产知识与技 术积累而又散失,缺乏系统整理,一方面是经验性的定性的 力学概念始终带有思辨色彩(如“气”、“道”、“理”), 缺乏数学的定量引用和系统实验的基础,因此经典力学理论 只能等待西方传入。
热胀冷缩是重要的热现象之一,在我国古代对它已有所研 究和利用。汉代《淮南万毕术》记述了这样一个现象:把盛水 铜瓮加热,直到水沸腾时密闭其口,急沉人井中,铜瓮发出雷 鸣般响声。这现象可能是发热物体在急速冷却时发生了内破裂, 破裂声由井内传出,这是一个典型的热胀冷缩现象。元代陶宗 仪曾亲自作热胀冷缩实验,他把带孔的物体加热以后,使另一 个物体进入孔洞,从而这两个物体如“辘轳旋转,无分毫缝罅” 他明确指出,这是前一物体“煮之胖胀”的缘故。
四. 中国古代的光学知识
我国古代对光的认识是和生产、生活实践紧密相连的。它 起源于火的获得和光源的利用,以光学器具的 发明、制造及 应用为前提条件。根据籍记载,我国古代对光的认识大多集 中在光 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大气光学、成像理论等多个 方面。
三. 中国古代的热学知识
我国古代的热学知识大部分是生活和生产经验的总结。至 今所知的古籍中对热的研究记载较少,还有待于进一步发掘。

中国物理发展史

中国物理发展史

中国物理发展史
中国物理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早在公元前4世纪,中国古代学者就开始研究自然现象并提出了有关物理学的理论。

其中最著名的是孔子的“天时地利人和”,他认为自然界的变化受到天地之道和人
类行为的影响。

在中国古代,物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天文、地理、气象等方面。

最著名的物理学家之一是张衡,他设计了一种测量地震的仪器,并发现了地磁现象。

在现代物理学出现之前,中国物理学主要是实践性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开始引进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开始了现代物理学的研究。

20世纪初,中国的物理学家开始在国内从事物理学研究。

他们
在国内建立了物理学实验室和研究机构,开始进行物理学方面的研究工作。

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物理学家开始着手建设物理学教育和研究体系。

同时,他们也积极地参与国际科学研究,包括参加国际物理学家大会和交流研究成果等。

20世纪50年代,中国探索了一些新的物理学理论和技术,包括超导技术和核聚变等。

这些成果对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到了21世纪,中国的物理学研究成果获得了国际认可。

中国的
科学家们在量子计算、物质科学和天体物理学等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

总的来说,中国物理学从古代至今,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

现如今,中国的物理学家们正在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和更加高远的目标,继续推动物理学的发展。

中国古代物理学的发展史

中国古代物理学的发展史

中国古代物理学的发展史中国古代物理学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领域,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

在此,我们将探讨中国古代物理学的发展史以及它对中国科学和文化的影响。

1. 古代物理学的起源中国古代物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

在这个时期,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就开始研究自然现象,比如气象、地质和天文。

孔子提出了“天人合一”的理论,强调天地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在秦汉时期,更多的学者开始研究物理学。

其中最有名的是张衡,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浑天仪并提出了“地心说”理论,这一理论对后来的科学和技术有着深远的影响。

2. 古代物理学的成就中国古代物理学的成就是令人瞩目的。

在物理学领域,中国的研究成就主要包括测量学、天文学和光学等方面。

测量学方面,中国古代已经有了以红色为基础颜色的长度单位“尺”,并提出了10进位记数法。

这使中国几乎成为世界上最早使用笛卡尔坐标系的文明。

在天文学方面,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开始记录天象,发掘出了大量有关天文现象的文献。

到了汉代,刘歆等人开始修建天文台,观测天象,为后来天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光学方面,古代中国人提出了光的折射定律和光的散射定律,并发明了光学器具,如双凸透镜、李氏光学和摩擦起电等。

3. 古代物理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古代物理学的发展和成就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人重视和宇宙的关系,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关联,依存的。

这种人文主义对中国哲学、文化、政治等各个方面都有深远影响。

古代的物理学家注重实际研究和实际应用,无论是古代的工艺品还是现代的科学技术,都可以在其中找到中国物理的印记。

中国物理的贡献也使中国自然科学具备了很高的水平,而这一水平直接影响到中国文化的多方面。

4. 古代物理学的现实意义古代物理学的研究不仅仅是为了学术的需要,也是为了实际应用。

中国古代的物理学家们对于“如何运用自然规律来改善人们的生活”的思考,为中国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借鉴。

例如在地理方面,长城的修筑根据地形和物理学法则进行了布局;并且中国还出现了许多的编写地图的专家,他们并不断总结优化宣传技术。

中国物理历史知识

中国物理历史知识

中国物理历史知识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现象以及相关力学、能量、热、光、电、声、原子构造等基本概念的学科。

在中国,物理学的发展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哲学家们对自然现象的思考和探索。

一、古代物理学1. 先秦时期:在春秋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和庄子等人就已经开始探讨自然界的规律。

老子提出了“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万物都遵循自然的规律。

庄子则提出了“齐物论”,认为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2. 两汉时期:汉代的科学家张衡发明了地动仪,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器。

他还提出了“浑天说”,认为地球是一个球体,太阳、月亮和其他星球都在围绕着地球运动。

3. 宋元时期:宋代的科学家沈括编写了《梦溪笔谈》,这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涵盖了许多自然科学的知识。

沈括提出了“磁偏角”的概念,解释了指南针为什么会偏离地理北极的现象。

二、近现代物理学1. 明清时期:明代的科学家徐光启翻译了许多西方科学著作,如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等,为中国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清代的科学家郑和下西洋,将中国的科学技术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2. 民国时期:民国时期的物理学家吴健雄等人在实验上证实了李政道和杨振宁提出的宇称不守恒定律,为中国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投入大量资金支持科学研究。

中国物理学家们在量子力学、相对论、核物理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例如,钱三强等人发现了铀核裂变现象,为原子能的利用奠定了基础;邓稼先等人成功研制出原子弹、氢弹等核武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三、当代物理学近年来,中国物理学家们在量子信息、超导材料、纳米科技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

例如,潘建伟团队成功实现了千公里级量子密钥分发,为量子通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屠呦呦因为发现抗疟疾药物青蒿素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中国古代物理学史100题

中国古代物理学史100题

中国古代物理学史100题中国古代物理学史100题一、选择题1.春秋时代,有几何光学,力学等研究成果在科学史上有名的著作是:(1)《墨经》(2)《礼记》(3)《禹贡》(4)《内经》答(1)2.春秋末年,记载了当时手工业的主要工种,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工程技术方面的专著是:(1)《易经》(2)《诗经》(3)《尚书》(4)《考工记》答(4)3.春秋时记载了声音共振现象的著作是:(1)《管子》(2)《韩非子》(3)《庄子》4)《山海经》答(3)4.1954年,在长沙出土了我国最早的天平及砝码是什么朝代的?(1)周(2)战国(3)秦(4)汉答(2)5.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叫“侯风地动仪”,它的发明者是:(1)张衡(2)马均(3)丁缓(4)刘安答(1)6.明朝时,以等比数列创立了十二平均律的科学家是:(1)徐光启(2)宋应星(3)朱载土育(4)沈括答(3)7.唐初,在《礼记注疏》中解释虹的形成原因的人是:(1)刘禹锡(2)一行(3)孙思邈(4)孙颖达答(4)8.我国关于透镜聚焦的最早记载是公元2世纪的:(1)《论衡》(2)《淮南方毕术》(3)《春秋纬》(4)《初学记》答(2)9.《汉书西域传》记载有公元3年观察到:(1)摩擦起电(2)磁石吸铁(3)尖端放电(4)光的折射答(3)10.西汉刘歆写的什么书记载了指南车?(1)《太平御览》(2)《西京杂记》(3)《博物志》(4)《后汉书》答(2)11.西汉墓出土的弩机装有带刻度瞄准用的什么东西,可提高射击确度,类似近代步枪标尺。

(1)望山(2)准尺(3)瞄镜(4)靶标答(1)12.我国什么时代已有玩器竹蜻蜓的记载,竹蜻蜓能飞起的原理与直升飞机相同。

(1)汉代(2)唐代(3)秦代(4)晋代答(4)13.北宋初年,杨亿记载了什么光学现象?(1)反射(2)天然晶体的色散(3)折射(4)衍射答(2)14.北宋时,谁在《萍州可谈》中第一次记载了指南针用于航海,比英国人纳肯早71年(1)朱或(2)梅文(3)曾公亮(4)张载答(1)15.明末,宋应星在《论气》中对什么物理现象作出合乎科学的解释?(1)气体流动(2)大气压(3)空气成份(4)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答(4)16.我国最早有关毛发摩擦生电的记载,是西晋张华写的(1)《庄子》(2)《水经注》(3)《博物志》(4)《淮南子》答(3)17.反映我国古代声学成就的北京天坛内的回音壁、三音石、圜丘建于何时?(1)清代(2)明代(3)元代(4)宋代答(2)18.明代发明的用于水战的什么武器是两级火箭的雏型,它当时已有多级火箭的设想(1)火弹(2)神火飞鸦(3)飞筒(4)火龙出水答(4)19.宋代谁用浮船打捞沉落江中的铁牛?这是现代沉箱打涝技术的最早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学的发展以及其为我们创造的生活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班级:工业设计141班姓名:叶祥学号:5203014023摘要:物理学的发展历经千年终于完善,近代物理学从牛顿建立经典力学开始,不断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一步步完善着这栋恢弘的物理学大厦,当最后一片砖瓦加上去之后,人们似乎又发现这一片是那么的重要却又格格不入,那么我们的工作并没有结束,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牛顿的经典力学,这两部书写了革命的理论,并不能完全支撑住整栋大厦。

整个物理学的发展,为我们创造了现在的世界,而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享受着它带来的便利。

关键词:发现推翻实验创造天才一、物理学的起源“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这是古人们对于宇宙的概念与定义:宇宙就是时间,空间与物质的总称。

老子说:“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是中国古代贤者们对宇宙的认识。

泰勒斯说:“万物的本源乃是水。

”这是古希腊的贤者们对宇宙的认识。

宇宙是万事万物的起源,对于研究自然的物理,宇宙是终极的目标。

运动学,力学,磁场,电场,波,原子结构……这些是物理学里面的分支学科,大到宇宙,小到原子,都有物理学的研究范畴。

欧洲“物理”一词最先出自古希腊文φυσικ,愿意是指自然,泛指一般的自然科学。

在古希腊人那里,物理学就是“自然哲学”,古希腊出现了一批著名的自然哲学家,“物理学”的名称就来自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一书中。

后来牛顿发表的经典物理学的奠基之作,就叫做《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

在古代中国,“物理”原是泛指一切事物的道理,其实在《墨子》中,就有过关于光学的描述,而春秋战国时期公输班(即民间相传的鲁班)与墨翟(墨子)便已经发展出很完整的机关术了,有文献记载墨子擅长工巧和制作,在军事技术方面高于其他诸子,堪称博学多才。

据说他能在顷刻之间将三寸之木削为可载300公斤重的轴承。

据《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一日而败"。

他利用杠杆原理研制成桔槔,用于提水。

他还制造了辘轳、滑车和云梯等,用于生产和军事。

他还擅长守城技术(即所谓的"墨守"),其弟子将他的经验总结成《城守》二十一篇。

这里面已经有着很成熟的物理力学原理在里面了。

由此可见,物理作为一门科学它的广度和时间的跨度都是相当大的。

二、近代物理学的发展(物理学定律,思想和研究方法)近代物理学的摩天大厦是以经典力学为基础的。

1590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著名实验,从此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物体落地的速度与重量成比例”的学说,纠正了这个持续了1900年之久的错误结论,成为了近代经典力学的奠基者,同时他也开创了一种新的科学研究方法:观察现象→发现问题→提出假想或假设→通过逻辑包括数学计算→通过实验对推论进行验证→对结论进行修正和推广。

1942年,伽利略在意大利逝世,同年12月,牛顿出生,这个相传被苹果砸中的小男孩便是近代经典力学的建立者。

1687年,牛顿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这本书的发表标志着经典力学的建立。

这本书里面包含着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物体沿直线匀速运动或保持静止,知道有外力改变其速度或方向为止;力产生加速度,且加速度的大小与物体质量成反比(F=ma);有作用力就有反作用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牛顿的第一定律是按照伽利略的惯性原理提出的,它并不是通过实验得出的定律且不能通过实验证明。

牛顿的第二定律解释了伽利略在假想实验中所提出的问题:铁球和羽毛同时降落谁先落地?按照我们的生活经验一想便能得出答案:铁球。

但这是因为存在空气阻力的缘故,如果没有空气阻力,结果如何?1971年,阿波罗15号的宇航员们在月球上(没有大气阻力)所做的实验表明:羽毛与地质锤是以相同的速率下降的。

牛顿的第三定律解释了为什么我打你一拳,被打的明明是你而我也会痛的原因,因为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作用力是相互的。

利用这三大定律,牛顿几乎能够解决所有物体的运动问题,时至今日,要描述驾车快速通过或者撞击弯道时所涉及的力,牛顿定律也已经足够了。

除了三大运动定律外,牛顿还提出了解释万物的万有引力,每两个独立的物体之间都存在相互的引力,大小与两者的乘积成正比,与两者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万有引力很好的解释了太阳系中各个天体的运转,对开普勒于1609年提出的开普勒定律做出了很好的解释。

除了这两项成就之外,牛顿对光学的研究也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他通过三棱镜发现了光的色散现象:白光是由七彩光混合而成的。

并发表在他的另一部著作《光学》里。

牛顿很好的利用了前人的基础,“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注重实验,缔造了他那个时代的传奇。

继牛顿之后的几百年里,牛顿所建立的经典力学作为近代物理学的基础继续推动者物理学向前发展。

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在一次演示中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启了电气时代。

这个时代,开始进入了波的时代。

虽然没有得到足够的正式教育,法拉第是历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科学家之一。

实际而言,他时常被认为是科学史上最优秀的实验家。

他详细地研究在载流导线四周的磁场,想出了磁场线的点子,因此建立了电磁场的概念。

法拉第观察到磁场会影响光线的传播,他找出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他发现了电磁感应的原理、抗磁性、法拉第电解定律。

他发明了一种电磁旋转机器,这就是今天电动机的雏型。

由于法拉第的努力,电磁现象开始出现于具有实际用途的科技发展。

法拉第是一位优秀的实验家,能够用清楚与简单的语言传达思想,但其数学能力只限于最简单的代数,对其它更高阶的数学像是三角学并不熟悉,法拉第最早提出波也是一种电磁波,但由于其数学能力薄弱,一直没有证明,知道后来他的朋友,另外一名跨世纪的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初步验证。

麦克斯韦提出了决定性问题:既然电场与磁场可以相互转变,那如果它们永远不断相互转变会发生什么情况呢?麦克斯韦发现这些电—磁场会制造出一种波,与海洋波十分类似。

令他吃惊的是,他计算了这些波的速度,发现那正是光的速度!在1864年发现这一事实后,他预言性地写道:“这一速度与光速如此接近,看来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光本身是一种电磁干扰。

”麦克斯韦接着法拉第的工作继续进行电学和磁学的研究,最后,麦克斯韦仅用四个基本方程就成功描述了所有的电磁现象,令当时所有的科学家都感到震惊,这便是享誉盛名的麦克斯韦方程组。

1873年,麦克斯韦发表了其电磁方程组。

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却没有捕捉到过他们。

1886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通过实验捕捉到了电磁波,第一次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

波的时代告一段落了。

188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逊在研究稀薄气体放电的实验中,证明了电子的存在,测定了电子的荷质比,轰动了整个物理学界。

19世纪末期汤姆逊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讲到“物理学大厦已经建成,以后的工作仅仅是内部的装修和粉刷”。

但是,他话锋一转又说:“大厦上空还漂浮着两朵‘乌云’,麦克尔逊-莫雷试验结果和黑体辐射的紫外灾难。

”正是为了解决上述两问题,物理学发生了一场深刻的革命导致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诞生。

从此时代进入了量子物理的时代。

1904年,汤姆逊提出了原子的葡萄干布丁模型。

在汤姆生之前,道尔顿的学说认为原子是一个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但汤姆生发现原子中的电荷,因此他在道尔顿的模型上作出改进,他认为原子还是一个实心球体,正电荷和负电荷就象葡萄干一样嵌在这个球上,成为一个“葡萄干布丁”模型。

不就之后的1909年,卢瑟福做了一个实验:他用准直的α射线轰击厚度为微米的金箔,发现绝大多数的α粒子都照直穿过薄金箔,偏转很小,但有少数α粒子发生角度比汤姆生模型所预言的大得多的偏转,大约有1/8000 的α粒子偏转角大于90°,甚至观察到偏转角等于150°的散射,称大角散射,更无法用汤姆森模型说明。

1911年卢瑟福提出原子的有核模型(又称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与正电荷联系的质量集中在中心形成原子核,电子绕着核在核外运动,由此导出α粒子散射公式,说明了α粒子的大角散射。

卢瑟福的散射公式后来被盖革和马斯登改进了的实验系统地验证。

根据大角散射的数据可得出原子核的半径上限为10的负14次方米,此实验开创了原子结构研究的先河。

这个实验推翻了J.J.汤姆森在1903年提出的原子的葡萄干圆面包模型,认为原子的正电荷和质量联系在一起均匀连续分布于原子范围,电子镶嵌在其中,可以在其平衡位置作微小振动,为建立现代原子核理论打下了基础。

暂时放下原子内部的研究,因为与此同时,物理学史上发生了另一场重大的变革。

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狭义相对论,解释了牛顿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牛顿力学可以解决我们生活中所有见到的受力情况,但是,牛顿定律不能解决接近光速的物体和极小物体的运动。

这些极端情形便需要借助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

按照狭义相对论而言,物体运动时质量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增大而增加(质速关系),同时,空间和时间也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即会发生尺缩效应和钟慢效应。

由于任何物体的速度都不能超过光速,因此在接近这个宇宙中的速度极限时,时间和空间本身会发生改变。

为了解决狭义相对论中遗留的两个问题:惯性系所引起的困难和万有引力所引起的困难。

爱因斯坦于1915年发表了广义相对论,在广义相对论中,他将万有引力统一到了狭义相对论中,对人们的时空观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它跳出了牛顿定律的范围,向人们展示了具有黑洞,虫洞和引力透镜的宇宙。

在广义相对论中,空间的三个维度和时间的一个维度合成四维时空网格。

此时,光速仍然不变,是所有速度的极限。

运动或加速时,为保持光速固定不变,时空度量会发生弯曲。

爱因斯坦只用了几个星期就建立起了狭义相对论,然而为解决这两个困难,建立起广义相对论却用了整整十年时间。

为解决第一个问题,爱因斯坦干脆取消了惯性系在理论中的特殊地位,把相对性原理推广到非惯性系。

因此第一个问题转化为非惯性系的时空结构问题。

在非惯性系中遇到的第一只拦路虎就是惯性力。

在深入研究了惯性力后,提出了著名的等性原理,发现参考系问题有可能和引力问题一并解决。

几经曲折,爱因斯坦终于建立了完整的广义相对论。

讲回原子内部,继电子被发现之后,1932年,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

由此为引,1938年,人们首次发现了原子裂变现象,然后,原子弹的概念出现了。

1942年人们获得了第一个链式反应,1945年,美国在日本投下原子弹,1951年,开始利用核能发电。

而此时,对于粒子的探索并没有结束,1956年,人们探测到了中微子,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夸克,1995年发现了夸克……直到物理学大厦的最后一片砖瓦——希格斯波色子被探测到。

广义相对论让所有物理学家大吃一惊,引力远比想象中的复杂的多。

至今为止爱因斯坦的场方程也只得到了为数不多的几个确定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