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及论语简介PPT
合集下载
《论语》五则PPT课件
做学问的黄金时代,献身学术20年,教书育人。 • (51——54岁)孔子仕鲁(前501——498)
52岁出任鲁司空,继任大司寇。 • (55——68岁) 孔子周游列国(前497——484)
周游卫、宋、曹、郑、陈、蔡等国。 • (69——73岁)孔子返鲁前(483——479)
69岁儿死,71岁颜回死,72岁子路死
2
《大学》
《中庸》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 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 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现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 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 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 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 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清心寡欲
勇猛
才华
宪问篇第十 四
子路问怎样做才是一个人格完备的人。孔子说:“如果具 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清心寡欲,卞庄子的勇敢,冉 求那样多才多艺,再用礼乐加以修饰,也就可以算是一个 完人了。”孔子又说:“现在的完人何必一定要这样呢? 见到财利想到义的要求,遇到危险能献出生命,长久处于 穷困还不忘平日的诺言,这样也可以成为一位完美的人。”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 题
求可使报秦之人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 题
唯瞻马首 1. 唯马首是瞻 2. 求人可使报 秦者
1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 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52岁出任鲁司空,继任大司寇。 • (55——68岁) 孔子周游列国(前497——484)
周游卫、宋、曹、郑、陈、蔡等国。 • (69——73岁)孔子返鲁前(483——479)
69岁儿死,71岁颜回死,72岁子路死
2
《大学》
《中庸》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 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 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现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 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 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 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 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清心寡欲
勇猛
才华
宪问篇第十 四
子路问怎样做才是一个人格完备的人。孔子说:“如果具 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清心寡欲,卞庄子的勇敢,冉 求那样多才多艺,再用礼乐加以修饰,也就可以算是一个 完人了。”孔子又说:“现在的完人何必一定要这样呢? 见到财利想到义的要求,遇到危险能献出生命,长久处于 穷困还不忘平日的诺言,这样也可以成为一位完美的人。”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 题
求可使报秦之人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 题
唯瞻马首 1. 唯马首是瞻 2. 求人可使报 秦者
1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 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论语》十二章ppt课件完美版
提出“仁、义、礼、智、信”等核心概念,构建 了儒家思想体系。
03 教育理念
倡导“有教无类”,注重因材施教,强调学习与 思考相结合。
章节概述
章节内容
《论语》十二章选取了《论语》中的 部分章节,涵盖了孔子的政治主张、 伦理思想、教育理念等多个方面。
结构安排
重点与难点
重点阐述孔子的核心思想和理念,难 点在于对古文的深入理解和文化背景 的把握。
邻里关系的和谐
里仁也体现了邻里之间和睦相处、互相关爱的美好关系, 这种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01
贫穷的困境
贫穷使人生活困顿,无法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 因此是人们所厌恶的。
02
卑贱的地位
卑贱的地位使人失去尊严和自由,受到他人的轻 视和侮辱,因此也是人们所厌恶的。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公冶长篇
公冶长可妻也
原文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 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译文
孔子谈到公冶长时说:“可以把女儿 嫁给他为妻,他虽然有过牢狱之灾, 但这并不是他的罪过。”于是,孔子 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解读
本章是孔子对公冶长的评价和对其人 品的肯定。孔子认为公冶长虽然曾经 遭受过牢狱之灾,但那是冤枉,并非 他的罪过,因此孔子并不轻视他,而 是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这表明孔 子在看待一个人时,重视的是其品德 和才能,而不是其过去的经历。
把握度的重要性
在生活中,我们需要把握度,避免过 度或不足的行为。比如,在饮食方面 ,过度追求美食可能会导致肥胖和健 康问题;在工作方面,过度劳累可能 会导致身心疲惫和效率下降。
小人的狭隘
小人则只关注眼前的利益和个人得失,缺乏远大的志向和高尚的品 德。
03 教育理念
倡导“有教无类”,注重因材施教,强调学习与 思考相结合。
章节概述
章节内容
《论语》十二章选取了《论语》中的 部分章节,涵盖了孔子的政治主张、 伦理思想、教育理念等多个方面。
结构安排
重点与难点
重点阐述孔子的核心思想和理念,难 点在于对古文的深入理解和文化背景 的把握。
邻里关系的和谐
里仁也体现了邻里之间和睦相处、互相关爱的美好关系, 这种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01
贫穷的困境
贫穷使人生活困顿,无法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 因此是人们所厌恶的。
02
卑贱的地位
卑贱的地位使人失去尊严和自由,受到他人的轻 视和侮辱,因此也是人们所厌恶的。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公冶长篇
公冶长可妻也
原文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 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译文
孔子谈到公冶长时说:“可以把女儿 嫁给他为妻,他虽然有过牢狱之灾, 但这并不是他的罪过。”于是,孔子 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解读
本章是孔子对公冶长的评价和对其人 品的肯定。孔子认为公冶长虽然曾经 遭受过牢狱之灾,但那是冤枉,并非 他的罪过,因此孔子并不轻视他,而 是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这表明孔 子在看待一个人时,重视的是其品德 和才能,而不是其过去的经历。
把握度的重要性
在生活中,我们需要把握度,避免过 度或不足的行为。比如,在饮食方面 ,过度追求美食可能会导致肥胖和健 康问题;在工作方面,过度劳累可能 会导致身心疲惫和效率下降。
小人的狭隘
小人则只关注眼前的利益和个人得失,缺乏远大的志向和高尚的品 德。
《论语十二章》PPT课件
知识点解析
古今异义现象在文言文阅读中常会遇到。只有准确辨析出这个词是否古 今异义,才能正确理解其表达的意思,顺畅地翻译文意。在复习过程中,考 生要重视掌握辨析古今异义词的几种有效方法:
✓ 把握好判定标准
古今异义是指某个词语古已有之,现在仍然使用,字音字形完全相同, 而意义已发生了变化的词。简单地说,我们判定一个词是否古今异义词,需 要看四个方面:这个词古代就有;这个词语现在还在使用;这个词语的词形 词音与现代汉语的完全相同;古义与今义不同。如果这个词具备了这四个方 面的条件,那就可以判定这个词就是古今异义词了。
纷向朝廷“献书”,因口口相传再手抄笔录辗转反复,字句往往有所差异。今日所读之本经
历了两次大改造,一个是西汉末年,汉成帝帝师张禹以《鲁论》为主,结合《齐论》编定的
《张侯论》,有21篇;西元二世纪中期,郑玄又以《张侯论》为底本,根据不同版本进行点
校,定下《论语》今本,并结集了两汉间对《论语》的不同解释。
知识点 解析 8.通“如”:好像,如同。
例:军惊而坏都舍。 9.通“尔”,你,你的。
【例】①而翁归,自与汝算耳! ②若欲死而父。
《论语》十二章
——孔子
-.
作者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时期鲁国人,名丘,字仲尼,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 “万世师表”、“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论语》属语录体散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录关 于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籍,共20篇 。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 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 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宋 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诗》 《书》《礼》《易》《春秋》。)
论语第1课介绍孔子与《论语》PPT课件
孔子因求仕得不到 重用,乃集中精力从 事教育及文献整理工 作。一生培养弟子三 千余人,身通六艺 (礼、乐、射、御、 书、数)者七十二人。
孔子终生热衷于 从事政治,有一腔报 国之热血,也有自己 的政治见解,但最高 统治者对于他始终是 采取一种若即若离、 敬而远之的态度。他 真正参与政治的时间 只有四年多。
“当你的女友改名为玛丽, 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萨蛮》?”
美国前总统里根说:
“孔子高贵的行谊与伟大的伦 理道德思想,不仅影响了他的 国人,也影响了全人类。孔子 学说世代相传,提示全世界人 类丰富的为人处世原则。”
孔子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1988年1月,世界各国的诺贝尔奖获 得者在巴黎会议上宣布:“如果人类要 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二千五百 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孔子拥有了较高的声誉。
政治上的辉煌
孔子51岁时,担 任鲁国首都的市长 “中都宰”,政绩 卓著。在孔子的治 理下,鲁国国泰民 安。
周游列国时期
• 55岁时,孔子开始周游列国,推行儒家学说。 • 此后14年中东奔西走,多次遇到危险,险些
丧命。后虽被鲁国迎回,但鲁终不用孔子。
晚年时期
• 58岁,孔子回到鲁 国。很受尊敬,享 受国老的待遇,但 政治上得不到重用。 孔子退而修诗书礼 乐。
二、《论语》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 其弟子言行的书,是儒家经 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 录体。
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 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 艺术、宗教等方面。
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 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 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中
国
古 代
论
智 慧
语
的
结
晶
初中七年级语文《论语十二章》教学课件PPT
1. 三军:指军队。 2. 夺:改变。 3. 匹夫:指平民中的男子,这里泛指平民百姓。
第十二章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字句 翻译
子夏说:“博览群书并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摸索当前 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1. 子夏(前507—?):即卜商,字子夏,年龄末期晋国人,孔子的弟子。 2. 笃志:志向坚定。笃,坚守。 3. 切问而近思:恳切的提问请教,多摸索当前的事情。切,恳切。 4. 仁:仁德。
本课学习完毕
5. 忠:尽心尽力。 6. 信:诚信。 7. 传: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第三章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字句 翻译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便小有所成,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 外物所困惑,五十岁能知道上天的意旨,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能 为所欲为,不会超过规矩。”
字句 翻译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知道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 去当(别人的)老师了。”
1. 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知道和体会。
第五章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字句 翻译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摸索,就会感到困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问而 无所适从。”
4. 于:介词,对,对于。 5. 如浮云:像浮云一样。
第九章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字句 翻译
孔子说:“在多个人的行列里,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挑选他的优点 向他学习,发觉他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对照着改正自己的缺点。”
第十二章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字句 翻译
子夏说:“博览群书并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摸索当前 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1. 子夏(前507—?):即卜商,字子夏,年龄末期晋国人,孔子的弟子。 2. 笃志:志向坚定。笃,坚守。 3. 切问而近思:恳切的提问请教,多摸索当前的事情。切,恳切。 4. 仁:仁德。
本课学习完毕
5. 忠:尽心尽力。 6. 信:诚信。 7. 传: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第三章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字句 翻译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便小有所成,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 外物所困惑,五十岁能知道上天的意旨,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能 为所欲为,不会超过规矩。”
字句 翻译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知道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 去当(别人的)老师了。”
1. 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知道和体会。
第五章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字句 翻译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摸索,就会感到困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问而 无所适从。”
4. 于:介词,对,对于。 5. 如浮云:像浮云一样。
第九章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字句 翻译
孔子说:“在多个人的行列里,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挑选他的优点 向他学习,发觉他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对照着改正自己的缺点。”
初中课文孔子《论语十二章》课件PPT
语言的修辞美
《语综合运用排比、反问、比喻、映衬、对比、对偶、顶 真等多种修辞手法,使句式丰富多彩,表达多样,语气音韵和 谐,节奏鲜明,因而叙事、写人及说理生动活泼,收到了很好 的效果
语言的音乐美
《论语》语言能给人一种音乐美感,究其原因,除语言简洁 外,还与句式丰富多样、句子的节奏音韵、句子中的叠词重 句、修辞手法灵活多变、虚词的纯熟运用.《论语》美的节 奏音韵,读之琅琅上口;美的整齐句式,诵之津津有味;美 的叠句重语,令人寻绎不尽。
主要内容
第五则: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教师的人 在中间;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也有,就要改 掉它。" 第六则: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确立自己的理想,四十 岁面对任何事都能从容面对不疑惑,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 法则,六十岁时无论听到什么,不用多加思考,都能领会其中的意思, 并明辨是非。七十岁随自己心意,想怎样就怎样,而不逾越法度规矩。”
完结
——感谢聆听
《论二 主要内容
录
三 写作特点
四 问题探究
第一章 整体感知
学习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孔子及《论语》的相关文学常识; 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熟练背诵课文内容。 2.思维发展与提升:.结合课文注释或查阅工具书疏通文意, 理解文中出现的成语,积累名言。 3.审美鉴赏与创造:理理解每则语录的内容,体味《论语》 的语言风格。 4.文化传承与理解:感受孔子的教育思想和人格魅力;结 合自身,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会修身做人。
作者简介
孔夫子,又名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 11日),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 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 阜市)。[2] 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 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论语》ppt课件
社会责任
论语提倡社会责任意识,有助于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
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论语》ppt课件
• 《论语》简介 • 《论语》的核心思想 • 《论语》的名言警句 • 《论语》的现代意义
01
《论语》简介
《论语》的作者与成书背景
总结词
关于《论语》的作者,历史上存在不同的说法。一种 观点认为《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的记录,另 一种观点则认为它是孔子的作品。成书背景方面,《 论语》主要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和思想活 跃的背景。
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论语》中重要的哲学思想 之一,主张在处理人际关系和事物时要 保持中正、平和的态度,避免过度或不
及。
孔子认为中庸之道是一种理想的人生态 度和处事原则,通过保持中正、平和的 态度,可以避免偏颇和极端,达到和谐
与平衡的状态。
中庸之道还强调了适度原则,认为在追 求个人利益和社会进步时,要保持适度 和平衡,避免过度追求或过于保守的态
详细描述
关于《论语》的作者,历史上存在不同的说法。一种 观点认为《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的记录,另 一种观点则认为它是孔子的作品。成书背景方面,《 论语》主要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和思想活 跃的背景。这一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社会 动荡不安。同时,诸子百家兴起,各种思想流派涌现 ,为《论语》等经典著作的产生提供了思想土壤。
该以平和的态度进行交流。
总结词
03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关于人际关系的名言
详细描述
这句话告诫人们要注重道义和仁慈,不要只看重利益和金钱。
总结词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详细描述
这句话强调了君子的心胸开阔和坦荡,而小人则常常心胸狭窄、 忧虑不安。
《论语》十二章ppt课件
第二章 研读文本
《论语》十二章
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 谓好学也已。”(《学而》)
2.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3.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4.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5.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堆土成山
比喻
填平洼地
未成一篑 (其咎在己)
坚持不懈,
虽覆一篑
不能半途而废 (进益在己)
研读第九章
9.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知:通“智”,智慧。
者:……的人
译文:子曰:“有智慧的人不疑惑,有仁德的人不忧愁, 勇敢的人不畏惧。”
研读第九章
9.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补充: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里仁》)
研读第五章
5.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贤:形容词用作名词,贤人,有贤德的人。 齐:看齐。 内: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心里。 省:反省,检查。
译文:孔子说:“看见贤人就想着与他看齐;见到不 贤的人,就在心里反省自己。”
重在 虚心请教
研读第二章
2.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 佾》)
而:表假设,如果 如……何:把……怎么样、对…怎么办
译文:孔子说:“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礼仪制度呢? 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音乐呢?”
研读第二章
2.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 佾》) 思考:请分析“仁”和“礼”“乐”的关系。
孔子和论语详细介绍PPT
叔梁纥的正妻施氏,生了九个女
儿却没有儿子,小妾为他生了长子孟 皮。孟皮有足疾,叔梁纥很不满意, 于是请求纳颜氏女儿为妾。颜氏有三 个女儿,只有小女儿颜徵(zhēng)在 愿嫁叔梁纥。颜徵在时年不满二十岁, 而叔梁纥已经六十六岁,年龄相差悬 殊,两人为婚于礼不合,两人于是 “野合”而生孔子。
孔子的生日历史上有争议,现 在一般把孔子生日定于鲁襄公二十 二年(公元前551年9月28日)
孔子生而七漏,头上圩(wéi) 顶(意为头顶凹陷),而又因其母 曾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 “仲尼”。
早年经历
鲁襄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49年), 孔子三岁时,叔梁纥病逝。叔梁纥死 后,颜徵在被叔梁纥正妻施氏所逐, 于是带孔子庶兄孟皮与孔子至曲阜阙 里,过着清贫的生活。
孔子儿童时表现得就与众不同,孔 子最喜欢的儿童游戏是“陈俎豆。设 仪容”,就是摆放各种礼器,模仿行 礼的样子。
鲁昭公五年(公元前537年),孔子已 意识到要努力学习做人与生活之本领,所 以称自己虽然已经十五岁了,但志向在于 做学问。(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鲁昭公七年(公元前535年),孔子的母 亲颜徵在去世。
鲁昭公九年(公元前533年),孔子十 九岁,为了能够经常回到祖籍地宋国祭拜 祖先,便迎娶了宋国人丌(qí)官氏之女 为妻。
鲁定公十二年(公元前498年),孔子为削 弱三桓(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世卿, 因为是鲁桓公的三个儿子的后代,故称三桓。 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他们手中,而三桓 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着三桓)采取 了堕三都(郈、费、成)的措施,拆毁三桓所 建城堡。后来堕三都的行动半途而废,孔子与 三桓的矛盾也随之暴露。
鲁昭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18年),孟懿子 和南宫敬叔学礼于孔子。相传孔子与南宫敬叔 适周问礼于老聃,问乐于苌弘。
小学生论语ppt课件
具体内容
学习的意义和目的 为人处世的道理和方法 修身养性的重要性和方法
《为政》篇解读
总结词:治理、道德、政治
01
具体内容
03
02
详细描述:《为政》篇主要讲述了治理国家 、道德修养、政治理念等方面的内容。
04
治理国家的理念和方法
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和方法
05
06
政治理念和原则
《里仁》篇解读
总结词:道德、修身、处世
孔子及其弟子
论语主要是记录了孔子及 其弟子的言行,体现了他 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和政 治主张。
儒家经典
作为儒家经典之一,论语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 要的地位,对后世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论语的版本
原始版本
论语最初只有一种版本, 即《论语》20篇,是孔子 弟子及再传弟子所记录的 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注释版本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 多的学者对《论语》进行 了注释和解读,形成了多 个注释版本。
现代版本
现代版本通常是根据原始 版本和注释版本整理而成 ,并添加了现代化的解读 和注释。
论语的影响
传统文化 教育 政治
现代社会
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的思想、文化 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论语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提倡“有教无类”,注重人的品德 和道德修养。
封面
副标题
• 经典国学启蒙
作者
• 张老师
PART 02
孔子简介
孔子的生平
孔子,名丘,字仲尼 ,春秋时期鲁国人。
自学成才,以“知礼 、好学、善思”著称 。
出生于公元前551年 ,成长在一个贫困的 家庭。
孔子的成就
伟大的教育家 创办私学,提倡“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
学习的意义和目的 为人处世的道理和方法 修身养性的重要性和方法
《为政》篇解读
总结词:治理、道德、政治
01
具体内容
03
02
详细描述:《为政》篇主要讲述了治理国家 、道德修养、政治理念等方面的内容。
04
治理国家的理念和方法
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和方法
05
06
政治理念和原则
《里仁》篇解读
总结词:道德、修身、处世
孔子及其弟子
论语主要是记录了孔子及 其弟子的言行,体现了他 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和政 治主张。
儒家经典
作为儒家经典之一,论语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 要的地位,对后世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论语的版本
原始版本
论语最初只有一种版本, 即《论语》20篇,是孔子 弟子及再传弟子所记录的 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注释版本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 多的学者对《论语》进行 了注释和解读,形成了多 个注释版本。
现代版本
现代版本通常是根据原始 版本和注释版本整理而成 ,并添加了现代化的解读 和注释。
论语的影响
传统文化 教育 政治
现代社会
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的思想、文化 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论语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提倡“有教无类”,注重人的品德 和道德修养。
封面
副标题
• 经典国学启蒙
作者
• 张老师
PART 02
孔子简介
孔子的生平
孔子,名丘,字仲尼 ,春秋时期鲁国人。
自学成才,以“知礼 、好学、善思”著称 。
出生于公元前551年 ,成长在一个贫困的 家庭。
孔子的成就
伟大的教育家 创办私学,提倡“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
孔子与《论语》导读ppt课件
道德伦理
孔子提出的仁、义、礼、智等 道德准则,成为了中国道德伦 理的核心内容。
社会价值
孔子的思想对于维护社会秩序 、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具有重要
意义。
03
孔子与《论语》的关系
孔子的教育思想在《论语》中的体现
01
仁爱
孔子提倡仁爱,认为每个人都应该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论语》中记
录了孔子关于仁的言论,强调了仁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实现仁。
《颜渊篇》
涉及道德修养和人际关系,提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观点
。
《论语》中的名言警句赏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体现了孔子的人道主义思想,告诫人们要尊重他人,不要 对别人做自己不愿意被做的事情。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这句话强调了学习与思考的重要性,只有不断地学习与实践,才能 获得真正的快乐。
阅读《论语》时,不仅要理解其意义, 更要思考如何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注重整体
不要孤立地看待某一章或某一句话, 而应将《论语》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 把握其核心思想。
《论语》中的重要篇章导读
《学而篇》
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提出“学而 时习之,不亦说乎”等观点。
《为政篇》
探讨政治伦理,提出“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等观点。
孔子与《论语》导读
• 孔子简介 • 《论语》简介 • 孔子与《论语》的关系 • 《论语》导读 • 结语
01
孔子简介
孔子的生平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 的创始人。
孔子出生在贵族家庭,但家道中落,他自幼刻苦好学,精通六艺,后成为伟大的思 想家和教育家。
《论语》的成书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
孔子及其论语解读课件ppt
和上马石。
名著导读《论语》
6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孔子,是一个志在报国又无人重用 的闲人,又是一个周游列国、苦寻 门路的忙人,更是一个到处碰壁、 从不回头的强人。
2024/2/13
名著导读《论语》
五四时期的评孔思潮
五四时期,孔子及其学说的历史命运经受了一次
空前严峻的时代性考验。新文化运动要破除以孔子之
道为代表的中国封建主义文化信念、价值体系,要对
历史的孔子及其学说进行
重新认识,将它从封建主
义意识形态中拯救出来;
要树立民主与科学的精神,
进行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
2024/2/13
根本改造。
名著导读《论语》
2024/2/13 才被中国人尊为名著至导读圣《论语先》 师,万世师表。 16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 颁
中华文化的先驱:孔子 他用最锐利的智慧开启了
奖 那一道道尘封的门,阳光从那
辞 错开的门缝间挤出来,于是门
孔子像
2024/2/13
名著导读《论语》
10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一、孔子的历史贡献
1、删《诗经》《尚书》, 定《礼记》《乐记》,
赞《易经》,
修《春秋》,
以传先王之道。
2024/2/13
❖ 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广收 门徒,收的学生不管贫富贵贱, 据说有3000弟子,其中优秀的有 72人。他成为文化传播的使者。 他曾周游列国,晚年专心从事古 代文献整理与传播工作,致力于 教育,整理《诗》、《书》等古 代典籍,删修《春秋》。其学生 将其思想言行记载在《论语》中。
名著导读《论语》
6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孔子,是一个志在报国又无人重用 的闲人,又是一个周游列国、苦寻 门路的忙人,更是一个到处碰壁、 从不回头的强人。
2024/2/13
名著导读《论语》
五四时期的评孔思潮
五四时期,孔子及其学说的历史命运经受了一次
空前严峻的时代性考验。新文化运动要破除以孔子之
道为代表的中国封建主义文化信念、价值体系,要对
历史的孔子及其学说进行
重新认识,将它从封建主
义意识形态中拯救出来;
要树立民主与科学的精神,
进行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
2024/2/13
根本改造。
名著导读《论语》
2024/2/13 才被中国人尊为名著至导读圣《论语先》 师,万世师表。 16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 颁
中华文化的先驱:孔子 他用最锐利的智慧开启了
奖 那一道道尘封的门,阳光从那
辞 错开的门缝间挤出来,于是门
孔子像
2024/2/13
名著导读《论语》
10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一、孔子的历史贡献
1、删《诗经》《尚书》, 定《礼记》《乐记》,
赞《易经》,
修《春秋》,
以传先王之道。
2024/2/13
❖ 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广收 门徒,收的学生不管贫富贵贱, 据说有3000弟子,其中优秀的有 72人。他成为文化传播的使者。 他曾周游列国,晚年专心从事古 代文献整理与传播工作,致力于 教育,整理《诗》、《书》等古 代典籍,删修《春秋》。其学生 将其思想言行记载在《论语》中。
《论语》之《学而篇》解析 ppt课件
《论 语》 孔 子
ppt课件 1
孔子其人
孔子,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 邑,今属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出生 地鲁国陬邑,今属山东省曲阜市。中 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ppt课件
2
孔子其人
孔子在30岁前后,开始收徒讲学, 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私学。相传 他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 50岁时,孔子在鲁国做官,先后 做过中都宰、司空和大司寇,但时间 不长,终因鲁国的动乱而离开了鲁国。
ppt课件 6
《论语》其书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 家。由他开创的儒家学派在历史上产生过 深远的影响,儒家文化一直是封建时代中 华民族的主体文化。 但是孔子“述而不作”,没有留下完 整、系统的学术专著。只有一部记录了孔 子及其学生的言论与事迹的语录体著作流 传了下来,这就是《论语》。
ppt课件 7
ppt课件
3
孔子其人
此后,他带领颜回、子路、子贡、冉有等 弟子离开鲁国,周游列国,历经坎坷,长达14 年之久,向各国君主宣传自己建立社会秩序、 尊重爱护人的主张,但是都没有被采用。 63岁,孔子又返回鲁国,整理遗产,聚 徒授业。开始专心于教育和整理、传授古代文 化的工作。据说经他整理的典籍有《诗》《书》 等,他还将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 使之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1.15
子贡曰:“《诗》云:‘如切 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 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ppt课件 45
安贫乐道: 安于贫穷的境遇,乐于奉行自己信仰的 道德准则。
告诸往而知来者: 学习要举一反三,善于联系,善于思考。
ppt课件
46
ppt课件 1
孔子其人
孔子,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 邑,今属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出生 地鲁国陬邑,今属山东省曲阜市。中 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ppt课件
2
孔子其人
孔子在30岁前后,开始收徒讲学, 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私学。相传 他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 50岁时,孔子在鲁国做官,先后 做过中都宰、司空和大司寇,但时间 不长,终因鲁国的动乱而离开了鲁国。
ppt课件 6
《论语》其书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 家。由他开创的儒家学派在历史上产生过 深远的影响,儒家文化一直是封建时代中 华民族的主体文化。 但是孔子“述而不作”,没有留下完 整、系统的学术专著。只有一部记录了孔 子及其学生的言论与事迹的语录体著作流 传了下来,这就是《论语》。
ppt课件 7
ppt课件
3
孔子其人
此后,他带领颜回、子路、子贡、冉有等 弟子离开鲁国,周游列国,历经坎坷,长达14 年之久,向各国君主宣传自己建立社会秩序、 尊重爱护人的主张,但是都没有被采用。 63岁,孔子又返回鲁国,整理遗产,聚 徒授业。开始专心于教育和整理、传授古代文 化的工作。据说经他整理的典籍有《诗》《书》 等,他还将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 使之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1.15
子贡曰:“《诗》云:‘如切 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 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ppt课件 45
安贫乐道: 安于贫穷的境遇,乐于奉行自己信仰的 道德准则。
告诸往而知来者: 学习要举一反三,善于联系,善于思考。
ppt课件
46
介绍孔子ppt名人生平简介幻灯片
仁爱之心
孔子认为仁爱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 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尊重的表现 。
忠恕之道
博爱精神
孔子的仁爱观念还体现在博爱精神上 ,他主张无分贵贱、亲疏、远近地爱 人,这种爱超越了家族和国家的界限 。
他提倡忠恕之道,即“己所不欲,勿 施于人”,强调人们应该换位思考, 以理解和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人。
礼制思想
政治生涯
孔子曾在鲁国担任过官职,如中都宰、司空、大司寇等,但 因与当权者政见不合而离开鲁国,周游列国十四年。
主要贡献
孔子在政治上主张“为政以德”,提倡德治和礼治。他强调 君主的道德品质对政治的重要性,认为君主应该以身作则, 以德服人。同时,他还提出了“均贫富”、“轻徭薄赋”等 经济主张,关注民生疾苦。
区的社会变革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
05
孔子在教育领域贡献
创办私学,打破贵族垄断教育局面
创立私学
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使教育从“学在 官府”向民间普及,打破了贵族垄断 教育的局面。
扩大教育对象
孔子提倡“有教无类”,招收不同出 身的学生,使更多人有机会接受教育 。
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发展
因材施教
孔子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等 因素,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 各尽其才。
外交原则
孔子认为外交应以诚信为基础,主张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 ,反对使用武力或欺诈手段。
联盟策略
孔子提倡建立稳定的国际联盟,通过婚姻、会盟等方式加强与其 他国家的联系,以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外交实践
据史书记载,孔子在担任鲁国大司寇期间,曾成功调解过一些国 际争端,展现出一定的外交才能。
对当时社会变革推动作用
中庸的实践
他主张人们在日常生活中 要遵循中庸之道,追求言 行一致、恰到好处,以实 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
论语五则完美课件ppt
论语五则完美课件
目 录
• 论语简介 • 论语五则解析 • 论语的智慧与启示 • 论语的现代解读 • 总结与展望
01
论语简介
论语的背景和历史
重要背景 孔子(公元前551-479年)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论语是他与其弟子对话的记录。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论语旨在提供道德、政治和教育的指导。
论语的核心思想和影响
企业管理
借鉴论语中的管理思想, 建立和谐的企业文化和有 效的激励机制。
社会治理
将论语的智慧应用于社会 治理,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和和谐发展。
04
论语的现代解读
论语的现代解读:如何理解其深意
深入挖掘字面意义
通过对《论语》中每一句话的字 面意义进行深入挖掘,理解其背 后的深意,是理解《论语》的基
础。
结合时代背景
总结3
论语五则注重实践和应用,通过学习和践行论语中的思想,可以帮 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困难。
展望:论语在现代社会的未来发展与影响
1 2 3
展望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论语五则的经典思想将 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对于现代社会的治理和发 展提供智慧和启示。
展望2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论语五则作为中华文化的瑰 宝,将进一步走向世界,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和交 流做出贡献。
将《论语》中的思想与春秋时期的 社会背景相结合,有助于理解其深 层次的思想内涵。
对比其他文献
对比同时期的其他文献,可以更全 面地理解《论语》中的思想,并发 现其独特之处。
论语的现代解读:如何将其应用于现代生活
指导人际关系
论语中的“仁爱”思想可以指导 我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帮助
我们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
目 录
• 论语简介 • 论语五则解析 • 论语的智慧与启示 • 论语的现代解读 • 总结与展望
01
论语简介
论语的背景和历史
重要背景 孔子(公元前551-479年)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论语是他与其弟子对话的记录。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论语旨在提供道德、政治和教育的指导。
论语的核心思想和影响
企业管理
借鉴论语中的管理思想, 建立和谐的企业文化和有 效的激励机制。
社会治理
将论语的智慧应用于社会 治理,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和和谐发展。
04
论语的现代解读
论语的现代解读:如何理解其深意
深入挖掘字面意义
通过对《论语》中每一句话的字 面意义进行深入挖掘,理解其背 后的深意,是理解《论语》的基
础。
结合时代背景
总结3
论语五则注重实践和应用,通过学习和践行论语中的思想,可以帮 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困难。
展望:论语在现代社会的未来发展与影响
1 2 3
展望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论语五则的经典思想将 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对于现代社会的治理和发 展提供智慧和启示。
展望2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论语五则作为中华文化的瑰 宝,将进一步走向世界,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和交 流做出贡献。
将《论语》中的思想与春秋时期的 社会背景相结合,有助于理解其深 层次的思想内涵。
对比其他文献
对比同时期的其他文献,可以更全 面地理解《论语》中的思想,并发 现其独特之处。
论语的现代解读:如何将其应用于现代生活
指导人际关系
论语中的“仁爱”思想可以指导 我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帮助
我们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
高中语文《论语》十二章PPT课件
孔子学琴 孔子在学习方面很虚心,尤为刻苦。有一次孔子随师襄子 学鼓琴。曲名是“文王操”。孔子苦苦地练了很多日子,师襄 子说“可以了”。孔子说:“我已经掌握了这个曲子的弹法, 但未得其数。”又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又说“可以了,你已 得其数”。可是孔子仍说“不可以,未得其志”。又过了一段 时间,师襄子认为这回真的可以了,可是孔子仍然认为自己没 有弹好这首乐曲,于是,反复地钻研,体会琴曲的内涵,直到 他看到文王的形象在乐曲中表现出来了才罢休。他的精神深深 地感动了师襄子,直到现在,孔子的名言“学而不厌,诲人不 倦”仍是我们的座右铭。
大道至高,至美 ——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
人是自然和社会的产物。人一方面要适应自然和社会,另 一方面也在改变影响自然环境和推动社会的发展。人的生存和 发展乃至损耗都离不开与自然和社会的相互作用过程。科学技 术迅猛发展,带来了人类物质文明的巨大进步与飞跃,但也产 生了一系列世界性的问题,如资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 心理疾病、价值标准失范、道德滑坡等。那么,作为中国传统 文化主流的儒家学说,其价值于如今的社会问题有什么可以借 鉴呢?今天,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儒学?
千人,贤弟子七十二人。
孔子是中国第一个使学术民众化的、以教育为职业
的“教学老儒”,他开讲学游说之风,他将中国之非农
人物 非工非商非官僚之士之阶级发扬光大。孔子的行为,与
生平 希腊之“智者”相仿佛。孔子的行为及其在中国历史上
之影响,与苏格拉底之行为及其在西洋历史Biblioteka 之影响相仿佛。主要
相传他曾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
二、文学常识 语录体儒家经典——《论语》
《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由孔子的弟 子和再传弟子编辑而成。涉及哲学、政治等,内容丰富。全书 现存 20 篇,分为 492 章。每一篇都用第一章的头两三个字作 篇名,如《学而》《述而》《公冶长》等。《论语》各章独立成 篇,其排列次序在内容上没有必然的联系,只是大致归类,每 一章只有三言两语,简单明了,接近口语,后人称这种简短的 形式为语录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能猜出故事中的老师是谁吗?
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孔子,不能
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 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 中国人。1988年,77位诺贝尔奖得主在 巴黎集会的宣言中说到:“人类要在21 世纪生存下去,就要从中国的孔子那里 寻找智慧。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寻找智慧, 就要从《论语》里面去寻找智慧。由此 可见,孔子是一位对中国乃至世界都影 响深远的文化巨人。同学们,你们对孔 子和《论语》还有哪些了解呢?
孔子说:“(对待任何事业和学问)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 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这段主要讲学习的三个层次,只有以之为乐的人, 才能真正学好它。
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 昼夜。”(《子罕》) 孔子站在河边叹道:“消逝的时光像 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去。”
讲的是珍惜宝贵的时光。
10、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 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 睡,思考问题, (但并)没有益处,还不如 去学习。”
这一段讲躬身实践的重要性。
孔子的箴言名句:
听其言而观其行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府:
孔子嫡系子孙 居住地
孔府一角
二堂内景
圣府大门
三堂内景 后堂楼内景
孔庙:
祭祀孔子的地方
孔林:
是孔子及其 家族的专用墓地
《论语》
《论语》是早期语录体散文 ,记载孔子及其弟 子的言行,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纂录而成。
《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 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 要的经典。
•
3、在比夜更深的地方,一定有比夜更黑的眼睛。
这一则是孔子的自述,讲的是学习态度和 方法。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 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 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 要注意改正。”
这里说的是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
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 者。”(《雍也》)
走近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公 元前479),名丘,字仲尼, 生于鲁国。是古代的大思想 家、教育家,在民族文化的 发展史上是一个极重要的人 物。
走近孔子
他在鲁国做过官, 又曾游说四方,一生的 主要活动是聚众讲学, 由此建立了中国古代第 一个私家学派——儒家。
相传孔子出生地----山东曲阜尼山全貌
孔子的箴言名句: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 鲁国陬邑人。著名的思想家、 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思想核心是“仁”,即仁爱、 爱人。在政治上主张施行“仁 政”,提倡德治和教化。教育 方面,他首创私人讲学之风, 主张“有教无类”(一视同 仁),“因材施教”。
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3、子曰:“学而不思则闰;思而不学则 殆。”(《为政》)
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
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
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
也是讲学习方法的。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孔于说:“子路,教给你正确认识事 物的道理吧。(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 道就 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洛洛208
从前有位老师,他学识渊博,但从不 自傲。有一次他周游列国时,在去晋国的 路上,遇见一个七岁的孩子拦路,要他回 答两个问题才让路。一个问题是:“鹅的 叫声为什么大?”他答道:“鹅的脖子长, 所以叫声大。”孩子说:“青蛙的脖子很 短,为什么叫声也很大呢?”他无言以对。 他惭愧地对他的学生说,我不如那个孩子, 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论语》
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 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
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 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 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 出现。
论语十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 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 乎?”(《学而》)
《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 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的书。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 “半部《论语》治天下” 。
四书:《论语》、《孟子》、 《大学》、《中庸》;
五经:《诗》、《书》、 《礼》、《易》、《春秋》
•
1、许多人企求着生活的完美结局,殊 Nhomakorabea知美根本不在结局,而在于追求的过程。
•
2、慢慢的才知道:坚持未必就是胜利,放弃未必就是认输,。给自己一个迂回的空间,学会思索,学会等待,学会调整。人生没有假设,当下即是全部。背不动的,放下了;伤不起的,看淡了;想不通的,不想了;恨不过的,抚平了。
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学了知识, 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
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从 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是君子的风格。 这是讲个人修养问题。
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 政》) 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
这段说的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5、子贡问曰: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 也?”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 谓之‘文’也。”(《公冶长》)
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叫“文” 呢?”孔子说:“他聪敏而又爱好学刁,并 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因此用 ‘文’做他的谥号。”
这里借回答于贡的问话, 借题发挥,教育 弟子要勤学好问。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 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要把学过的东西默默地记在心里,不 断积累知识。“学而不厌”,讲的是好学 精神,学无止境,从不感到满足。“诲人 不倦”,讲的是教学态度,要热情地教导 学生。孔于一生都是这样做的,所以他说: “对我来说,有什么呀?”表现了孔子的自 信。
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孔子,不能
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 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 中国人。1988年,77位诺贝尔奖得主在 巴黎集会的宣言中说到:“人类要在21 世纪生存下去,就要从中国的孔子那里 寻找智慧。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寻找智慧, 就要从《论语》里面去寻找智慧。由此 可见,孔子是一位对中国乃至世界都影 响深远的文化巨人。同学们,你们对孔 子和《论语》还有哪些了解呢?
孔子说:“(对待任何事业和学问)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 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这段主要讲学习的三个层次,只有以之为乐的人, 才能真正学好它。
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 昼夜。”(《子罕》) 孔子站在河边叹道:“消逝的时光像 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去。”
讲的是珍惜宝贵的时光。
10、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 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 睡,思考问题, (但并)没有益处,还不如 去学习。”
这一段讲躬身实践的重要性。
孔子的箴言名句:
听其言而观其行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府:
孔子嫡系子孙 居住地
孔府一角
二堂内景
圣府大门
三堂内景 后堂楼内景
孔庙:
祭祀孔子的地方
孔林:
是孔子及其 家族的专用墓地
《论语》
《论语》是早期语录体散文 ,记载孔子及其弟 子的言行,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纂录而成。
《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 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 要的经典。
•
3、在比夜更深的地方,一定有比夜更黑的眼睛。
这一则是孔子的自述,讲的是学习态度和 方法。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 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 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 要注意改正。”
这里说的是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
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 者。”(《雍也》)
走近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公 元前479),名丘,字仲尼, 生于鲁国。是古代的大思想 家、教育家,在民族文化的 发展史上是一个极重要的人 物。
走近孔子
他在鲁国做过官, 又曾游说四方,一生的 主要活动是聚众讲学, 由此建立了中国古代第 一个私家学派——儒家。
相传孔子出生地----山东曲阜尼山全貌
孔子的箴言名句: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 鲁国陬邑人。著名的思想家、 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思想核心是“仁”,即仁爱、 爱人。在政治上主张施行“仁 政”,提倡德治和教化。教育 方面,他首创私人讲学之风, 主张“有教无类”(一视同 仁),“因材施教”。
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3、子曰:“学而不思则闰;思而不学则 殆。”(《为政》)
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
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
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
也是讲学习方法的。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孔于说:“子路,教给你正确认识事 物的道理吧。(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 道就 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洛洛208
从前有位老师,他学识渊博,但从不 自傲。有一次他周游列国时,在去晋国的 路上,遇见一个七岁的孩子拦路,要他回 答两个问题才让路。一个问题是:“鹅的 叫声为什么大?”他答道:“鹅的脖子长, 所以叫声大。”孩子说:“青蛙的脖子很 短,为什么叫声也很大呢?”他无言以对。 他惭愧地对他的学生说,我不如那个孩子, 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论语》
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 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
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 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 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 出现。
论语十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 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 乎?”(《学而》)
《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 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的书。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 “半部《论语》治天下” 。
四书:《论语》、《孟子》、 《大学》、《中庸》;
五经:《诗》、《书》、 《礼》、《易》、《春秋》
•
1、许多人企求着生活的完美结局,殊 Nhomakorabea知美根本不在结局,而在于追求的过程。
•
2、慢慢的才知道:坚持未必就是胜利,放弃未必就是认输,。给自己一个迂回的空间,学会思索,学会等待,学会调整。人生没有假设,当下即是全部。背不动的,放下了;伤不起的,看淡了;想不通的,不想了;恨不过的,抚平了。
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学了知识, 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
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从 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是君子的风格。 这是讲个人修养问题。
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 政》) 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
这段说的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5、子贡问曰: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 也?”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 谓之‘文’也。”(《公冶长》)
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叫“文” 呢?”孔子说:“他聪敏而又爱好学刁,并 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因此用 ‘文’做他的谥号。”
这里借回答于贡的问话, 借题发挥,教育 弟子要勤学好问。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 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要把学过的东西默默地记在心里,不 断积累知识。“学而不厌”,讲的是好学 精神,学无止境,从不感到满足。“诲人 不倦”,讲的是教学态度,要热情地教导 学生。孔于一生都是这样做的,所以他说: “对我来说,有什么呀?”表现了孔子的自 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