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公式详细整理大全PPT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公式总结PPT课件

初中物理公式总结PPT课件
第6页/共47页
6. T722次特快列车运动时刻表如下:
上海 苏州 常州 南京
到站时间
09:39 10:29 11:47
发车时间 09:00 09:43 10:33
里程/km 0
84 165 303
(1)求列车由上海到南京全程平均速度 (2)列车在哪段运行的最快?哪段最慢?
第7页/共47页
二、密度计算公式
压强
。不同液体的压强还

有关。
第24页/共47页
2、杯内装满水,若将手浸入水中(手不接
触杯底)则水对杯底的压强( )
A 变大
B 不变
C 变小
D 无法判断
3.三个容器的底面积和高都相同,当向三个容
器中注满清水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下列表
述正确的是( )
A、pA>pB>Pc B、pA<pB<pC C pA=pB=pc D pA<pB>pc
第40页/共47页
3.体积相同的实心木球和铝球 静止于足够多的水中,比较浮 力大小; 质量相同的实心木球和铝球 静止足够多的水中,比较浮 力大小
第41页/共47页
4.质量相等的实心铁球和铜球,铁 球放入足够多的水中静止,铜球放 入足够多的水银中静止,它们受到 的浮力大小情况是F铜______F铁
1.重力和浮力间的关系判断沉浮 沉浮的种类 下沉 G物>F浮 上浮 G物<F浮 漂浮 悬浮 G物=F浮
第37页/共47页
1.一个质量为600g的物体,放入水 中,排开了500cm3的水,则此物体 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2.一物体的质量为2kg,体积为 3×10-3m3,将其浸没在水中松手,该 物体是上浮,还是下沉?
第38页/共47页
2.物体密度和液体密度间的关系判断沉浮 沉浮的种类 下沉 ρ物>ρ液 上浮 漂浮 ρ物<ρ液 悬浮 ρ物=ρ液

初中物理公式课件

初中物理公式课件

式,它们的功率计算有特定的公式,通过这些公
式,我们可以理解和计算电路的功率消耗。
05 光学相关公式解析
光学相关公式解析
光的传播速度公式
折射定律公式
反射定律公式
在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为 299792458米/秒,这个常数 被称为光速,它是物理学中 的一个基本常数。
当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 种介质时,其入射角和折射 角的正弦之比等于两种介质 的折射率之比,这就是著名 的折射定律。
能量和功的公式
2
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三定律等
能量和功的公式涉及到机械能守恒、功的计算、
,它们是理解物体运动规律的基础。
功率的计算等,它们帮助我们理解和计算物体在
运动过程中的能量转换和做功情况。
3
电学公式
电学公式包括欧姆定律、电功率的计算、电能的
计算等,它们是理解电路运行规律,解决电路问
初中物理公式精讲
掌握核心公式,提升学习效率
作者: 汇报时间: 2024/02/05
目录
01 初中物理公式概述 03 能量和功的计算方法 05 光学相关公式解析
02 力和运动的基本公式 04 电学基础公式讲解 06 热学公式及应用实例
01 初中物理公式概述
初中物理公式概述
1 力和运动公式
力和运动公式是初中物理中最基本的部分,包括
谢谢大家
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
速度是物体位移与时间的比 值,加速度是速度变化量与 时间的比值。根据公式 v=u+at,可以得出加速度与 速度、时间的关系,反映了 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情况。
03 能量和功的计算方法
能量和功的计算方法
能量的计算方法
能量的计算主要依赖于其形 式和数量,包括动能、势能 等,通过相应的公式,我们 可以准确计算出物体的能量 。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PPT)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PPT)

1 R
=
1 R1

1 R2
1 R3
1 Rn
电功公式:
W=UI t
电学部分
{ 物理量 W——电功 I——电流 U—— 电压
t——时间
单位
J A V
s
电功公式变形:
W=UI t=I2Rt
W=UI
t=
U2 R
{ 此公式是结合欧姆定律推导而 来的。
提示: (1)U、I、 t必须是同一段 电路、同一时刻。 (2)公式中各物理量都必须 用国际单位。 (3)1度=1kwh=3.6×106J
R——电阻
Ω
提示:
I、U、R必须是同一时刻,
同一段电路。
公式变形: U=IR R=
U
I
电学部分
{ 串联电路公式:
电流: I=I1=I2=I3……=In 电压: U=U1+U2 +U3+……+Un 电阻:
R=R1+R2 +……+R3
{ 并联电路公式:
电流: I=I1+I2+I3……+In 电压: U=U1=U2 =U3=……=Un 电阻:
sm————路质程量 mkg kgm
t—V———时体间积 s m3 h cm3
单位换算 1m=10dm=102cm=103mm 1h=60min=3600s; 1min=60s 1m/s=3.6km/h
单位换算 1g/cm3=1×103kg/m3 1m3=103dm3=106cm3 1L=1dm3 1mL=1cm3
提示: 由于部分欧姆定律只适用于 纯电阻电路,因此这两个公 式也只能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电学部分
{ 电热公式: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ppt课件精选ppt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ppt课件精选ppt

比热: c 焦/(千克 °C) J/(kg °C)
真空中光速 3×1015°C 空气中声速 340 米/秒
初中物理公式汇编 【力 学 部 分】 1、速度: V=S/t 2、重力: G=mg 3、密度: ρ=m/V 4、压强: p=F/S 5、液体压强: p=ρgh 6、浮力: 1 )、 F 浮= F’-F (压力差 ) 2 )、 F 浮= G-F (视重力 ) 3 )、 F 浮= G (漂浮、悬浮 ) 4 )、阿基米德原理: F 浮 =G 排= ρ液 gV
5、热平衡方程: Q 放=Q 吸
6【、电热力学学部温度分:】 T=t+273K
1、电流强度: I=Q 电量 /t 2、电阻: R=ρL/S
3、欧姆定律: I= U/R
4、焦耳定律: 1 )、 Q=I2Rt 普适公式 ) 2)、 Q=UIt =Pt=UQ 电量= 5、串联电路: 3 )、 I=I1=I2
物体漂浮或悬浮 G 排:排开液体的重力 m 排:排开液体的质量 液体中的体积 )
ρ液:液体的密度 V 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即浸入
:动力 L1:动力臂 F2:阻力 L2:阻力臂
定滑轮 F=G 物
S=h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 物:物体的重力
的距离
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物体升高
S=2 h G 物:物体的重力
G 轮:动滑轮的重力
滑轮组 F=(G 物+G 轮)
S=n h
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总功 W 总 W 有 =G 物 h
W 总=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
W:功 t:时间
9 电功率: 3 )、 P=W/t = UI (普适公式 )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ppt课件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ppt课件

液体压强 p(Pa)
P=ρgh
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 Q=mq
Q(J) m:质量 q:热值
物体漂浮或悬浮 G 排:排开液体的重力 液体中的体积 )
m 排:排开液体的质量 .
ρ液:液体的密 度
V 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即浸入
:动力 L1:动力臂 F2 :阻力 L2 :阻力 臂
定滑轮 F=G 物
S=h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 物:物体的重力
的距离
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物体升高
S=2 h G 物:物体的重力
G 轮:动滑轮的重力
滑轮组 F=(G 物+G 轮)
S=n h
n:Hale Waihona Puke 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F:力
s:在力的方
向总上功移W动总的距W离有=G 物 h
W 总=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
W:功 t:时间
有用功 W 有
F:压力 S:受力面积 ρ:液
真空中光速
3×108 米/秒
g :9.8 牛顿/千克
15°C 空气中声速
340 米/秒
初中物理公式汇编
【力 学 部 分】
1、速度: V=S/t
2、重力: G=mg
3、密度: ρ=m/V
4、压强: p=F/S 5、液体压强: p=ρ gh 6、浮力:
1)、F 浮= F’-F
(压力差)
2)、F 浮= G-F
1)、I=I1+I2
2)、U=U1 =U2
( 3)、1/R =1/R1 + 1/R2 +R2)]
[ R=R1R2/(R1
( 4)、I1/I2 =R2/R1( 分流公式 )
( 5)、P1/P2 =R2/R1 7 定值电阻:

物理公式汇总PPT教学课件

物理公式汇总PPT教学课件
(3)1 J的规定: 1J = 1N•m
2020/12/10
9
9,机械效率的公式:
(1)公式:η=W有/W总×100%
(2)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W有---有用功---焦耳(J) W总--- 总功---焦耳(J)
(有用+W额
2020/12/10
10
10,功率的公式:
7
7,浮力公式: (1)两次读数差法: F浮=G—F
G物: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 F:物体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浮沉条件法:F浮=G物;(适用物体漂浮或悬浮 )
(3)阿基米德原理法: (a)公式:F浮=G排=m排g=ρ液gV排;
(b)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牛(N) 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千克(kg) ρ液---液体的密度---千克/米3(kg/m3)
2020/12/10
2,速度公式:
(1)公式: v=S/t
(2)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S ---路程---米(m) t ---时间---秒(S) V---速度---米∕秒(m /S )
(3)国际单位:米/秒(m /S) 其它单位:千米/时(km /h)
(4)换算关系: 1 m/S =3.6 km /h
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米3(m3) g --- 9.8N/kg或者10N/kg
2020/12/10
8
8,功的公式:
(1)公式: W = F S
(2)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F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牛(N) S ---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米(m) W ---功 ---焦耳(J)
(3)计算公式: P=UI (4)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2020/12/10

初中物理计算公式整理

初中物理计算公式整理

浮力计算的四种方法:1.测量法: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的重G物,然后把物体浸入液体中,再读出测力计减少后的示数F示,则23.阿基米德原理:4抵消,处于二力平衡状态。

此时(G物=m物g=ρ物gV物),注意与阿基米德原理的区别。

三、要熟练运用的公式:1.密度公式:密度相关运算中,“kg”“m3”“kg/m33”是另一常用单位。

要注意当中的换算。

记住水的密度为ρ水=1×103 kg/m3 或 1g/cm3。

1000 kg/m3 =1g/cm3密度公式的变形:对于同一物体,在知道了m、ρ、V当中的任意两个后,就可以求出第三个。

2.速度公式:速度的相关运算中,“m”“s”“m/s”是国际单位,而交通运输上常用“km”“h”“km/h”为单位。

要注意当中的换算。

1km=1000m 1h=3600s 1m/s=3.6km/h 记住光速 c=3×108 m/s 声速v=340m/s速度公式的变形:对于同一物体,在知道了“S”“v”“t”中的任意两个后,就可以求出第三个。

3变形公式:利用这几个公式,知道了质量就可以求出物体所受的重力,反之知道了所受的重力也就可以求出物体的质量。

41、F2或L1、L2也可能给出比例,这时也一样可以求出余下的那个物理量。

例:已知某杠杆平衡时,动力也阻力的比为3:4,若动力臂为40cm,求阻力臂。

解:因为杠杆平衡所以:2211LFLF=cmcmLFFL3040431212=⨯==5.压强计算公式:(1Pa=1N/m2)进行单位换算。

常用的转换为:1m2=10000cm2 1cm2=1×10-4m2压强公式的变形对于某一受力过程,知道了“P”“F”“S”当中的任意两个物理量,我们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了。

6.液体压强计算公式:注意:(1)所有单位都采用国际单位 (2)深度:从液面到该处的竖直距离。

液体压强公式的变形:知道了“液ρ”“液P ”和“h ”中的任意两个,就可以求出余下的那一个。

《初中物理公式汇总》PPT课件

《初中物理公式汇总》PPT课件

序 号 物理量
杠杆平
5

条件
6

7 功率
8 有用功 9 总功
机械效
10

计算公式
备注
杠杆平衡条件也叫杠杆
F1 L1 = F2 L 2
原理
W=FS=Pt P = W / t = Fυ
1J = 1N·m = 1W·s
1KW = 103 W,1MW = 103KW
W有用 = G h(竖直提升)
W总= F S
初中物理公式汇总
序号 物理量
计算公式
备注
1 速度
υ =S/t
1m / s = 3.6 Km / h 声速υ = 340m / s 光速C = 3×108 m /s
2 密度
ρ= m / V
1 g / c m3 = 103 Kg / m3
3 压强
P=F/S P=ρg h
p = F / S适用于固、液、气 p =ρg h可直接计算液体压强
(R
1
+
R

2
分流
I
1∶I
∶=
2
R
2∶R
1
W1/ W2 = P1/ P2 = Q1/ Q2 = I1/ I2=R2/ R1
W=W1+W2 P=P1+P2 Q=Q1+Q2
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 u
成像性质
倒立/ 放大/ 实像/ 像距 正立 缩小 虚象 υ
同侧/ 异侧
应用
u > 2 f 倒立 缩小 实像
2f >υ > f
1标准大气压 = 76 cmHg柱 = 1.01×105 Pa
4 浮力 漂浮、悬浮:F浮 = G F浮 = G排 =ρ液g V排

中学物理基本公式课件

中学物理基本公式课件

v /(m s1)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
O
t/s
v t图像
1.速度图象的特点: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1)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
(2) 图线在纵轴上的截距表示运动物体的初速度大小;图线过 原点表示运动物体的初速度为零;
(3)两条图线相交的交点,表示两物体在这时刻速度相等; (4)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在相应时间内的位移.
B.1s内、2s内、3s内、……ns内的位移之比为:
x1 : x2 : x3 :: xn 12 : 22 : 32 :: n2
C.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第ns内的位移之比为:
x : x : x :: xN 1: 3 : 5 :: 2n 1
x/m
v /(m s1)
O
t/s
x t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像
一、匀速直线运动
O
t/s
v t图像
1一.、位匀移速图直象线的运特动点: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21.)图速象的度斜图率象表的示特速度点的:大图小线;与时间轴平行
(2)直线可以不过原点;
(3)图象向上倾斜表示物体向选定的正方向运动,图线与时间 轴平行表示物体静止,图线向下倾斜表示物体反向运动;
(4)两条图线相交的交点,表示两物体在这时刻相遇.
概念: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 直线运动。
基本公式
①vt=v0+at ②x=v0t+12at2
推导公式 ①v2t -v20=2ax ②x=vt+2 v0·t
物体在某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
平均速度: vt
2
v
v0
2
vt
连续相T等时T间内T的位移差:xT x2 x1 Tx3 x2 T xn xn1 aT 2

初中物理知识点整理大全ppt课件

初中物理知识点整理大全ppt课件

f2f 倒放大实 幻灯机
u放大正虚 放大镜
⒌凸透镜成像实验: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
使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个高度上。
7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9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⒋欧姆定律:公式:I=U/R U=IR R=U/I
导体中的电流强度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导体电阻R=U/I。对一确定的导体若电压变化、电流也发生变化,但电阻值不变。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一、测量
⒈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单 位是长度单位。 ⒉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 ⒊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主单位:千克; 测量工具:秤;实验室用托 盘天平。
5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六、浮力
1.浮力及产生原因: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叫浮 力。方向:竖直向上;原因:液体对物体的上、下压力差。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 即F浮=G液排=ρ液gV排。 (V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3.浮力计算公式:F浮=G-T=ρ液gV排=F上、下压力差 4.当物体漂浮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当物体悬浮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当物体上浮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当物体下沉时:F浮物 且 ρ物>ρ液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ppt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ppt

初中物理公式
初中物理公式
13、热值公式:Q = m·q Q ——燃料放出的热量(J); q ——燃料的热值(J/kg) m-——燃料的质量(kg)
14、比热容公式:Q = c m △t Q ——热量(J); c ——物质的比热容 (J/kg·℃);
△t ——温度差(℃)
15、欧姆定律:I =U/R I——电流(A);U——电压(V); R——电阻(Ω)
F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N);
v ——物体移动的速度(m/s);
初中物理公式
9、杠杆平衡公式: F1·L1= F2·L2 F1 ——动力(N); F2 ——阻力(N); L1——动力臂(m); L2——阻力臂(m);
10、轮轴公式:F1·R = F2·r F1 ——作用在轮上的力(N); R ——轮半径(m); F2 ——作用在轴上的力(N); r ——轮半径(m);
初中物理公式
4、压强公式:P = F/s P ——压强(Pa); F ——压力(N); S ——受力面积(m2)
5、液体压强—密度(kg/m3);
h ——深度(m)
6、浮力公式: ① 悬浮时,F浮 = G =ρ物g v物 ρ物——物体的密度(kg/m3); v物 ——物体的体积(m3) ② F浮 = F下-F上 F上 ——上表面受的压力(N); F下 ——下 表面受的压力(N); ③ F浮 =G-F拉 G ——物重(N);F拉 ——液体中测力计的读 数(N); ④ F浮 =ρ液g v排 ρ液——液体密度(kg/m3);v排——排开的 液体体积
初中物理公式
11、斜面公式:F·L = G·h (理想机械)
F ——拉力(N); L ——斜面长(m); G ——物重(N); h ——斜面高(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
蒼山縣實驗中學 Biblioteka 理組速度速度(V) m/s km/h 1m/s=3.6km/h 路程(S) m km 时间 ( t ) s h 公式:v= s=vt t= s/v 平均速度:v=s总/t总 V声=340m/s v光=3.0×108m/s 单位换算: 1 m=10dm=102cm=103mm 1h=60min=3600 s; 1min=60s
并联电路的特点
电流: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 的电流之和。表达式:I=I1+I2
分流原理:I1/I2=R2/R1 电压: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表达式:U=U1=U2 并联电路中,电流在电路中做的总功等于电流在各
支路所做的电功之和。W = W1+ W2 各支路的电功与其电阻成反比:W1/W2=R2/R1 并联电路的总功率等于各并联用电器的电功率之和。
表达式:P = P1+ P2 并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
P1/P2=R2/R1
单位换算
1m=10dm=100cm 1m2 =102dm2 =104cm2 1m3 =103dm3 =106cm3 1m/s=3.6km/h 1w=1J/s 1J=1N·m 1Pa=1N/m 1kw·h=1度=3.6×106J 1h=60min=3600s 1L=1dm3 1mL=1cm3 1吨=103 kg=106 g
m ——质量 kg
△t ——温度差 ℃
当物体吸热后,终温t2高于初温t1,△t = t2 - t1 当物体放热后,终温t2低于初温t1。△t = t1- t2
Q放= mq(如果是气体燃料可应用Q放 = Vq)
Q放 ——放出的热量 J m ——燃料的质量 kg q ——燃料的热值 J/kg
IQ t
电学
η——机械效率 W有——有用功 J W总——总功 J W额——额外功 J
机械功、功率公式
W=F s
W——动力做的功 J
F——动力
N
s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m
P——功率 W
W——功 J
t ——时间 s
1w=1J/s
物态变化
热量计算公式
Q = c m △t(保证 △t >0)
Q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J c ——比热容 J/(kg·℃)
凸透镜成像规律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G=mg
G——重力 N m——质量 kg g——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g=9.8N/kg;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合力公式
F = F1 + F2 方向不变 [ 同一直线同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 ] F = F1 - F2 方向与较大的力方向一致 [ 同一直线反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 ]
p1=p2
帕斯卡原理

应用帕斯卡原理解题时,只要代入的单位相 同,无须国际单位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F2L2 或 F1——动力 N L1——动力臂 m F2——阻力 N L2——阻力臂 m 支点O 力臂: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应用杠杆平衡条件解题时,L1、L2的单位只要相同
浮力
压强公式
p——压强 Pa;N/m F——压力 N S——受力面积 m2
S是受力面积,指有受到压力作用的那部分面积
液体压强公式
p=ρ gh
深度(h)是指液体内部某一点到自由液面的竖
直距离 p——压强 Pa;N/m2 ρ——液体密度 kg/m3 h——深度 m g=9.8N/kg,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电功率公式
P = W /t
P—电功率 W ( Kw ) W—电功 J ( kWh) t—通电时间 s ( h)
P = UI
P--电功率 W I—电流 A
P=I2R
P=U2/R
U—电压 V
只能用于:纯电阻电路
串联电路的特点
电流: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表达式: I=I1=I2 电压: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 之和。表达式:U=U1+U2 分压原理:U1/U2=R1/R2 串联电路中,电流在电路中做的总功等于电流在各 部分电路所做的电功之和。W = W1+ W2 各部分电路的电功与其电阻成正比: W1/W2=R1/R2 串联电路的总功率等于各串联用电器的电功率之和。 表达式:P = P1+ P2 串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 P1/P2=R1/R2
即可,无须国际单位;
滑轮组
定滑轮:L1=L2不省力但可改变力的方向 动滑轮:L1=2L2省力但不可改变力的方向 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G:被提升重物的重力 G动:动滑轮的重力 h:重物被提升的高度 F:自由端拉力 S: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n:绳子的股数 S=nh
滑轮组
W总=FS [对于杠杆和滑轮] W总=P t [对于起重机和抽水机] W有=Gh=W总η[对于所有简单机械] W额= W总- W有=G动h =W总(1-η ) 机械效率η没有单位,用百分率表示,且总小于1
密度公式
ρ——密度 kg/m3 g/cm3 m——质量 kg g V——体积 m3 cm3 单位换算: 1kg=103 g 1g/cm3 =1×103 kg/m3 1m3 =106 cm3 1L=1dm3 1mL=1cm3 ρ =m/v m=ρV v=m/ρ
浮力公式
F浮=G – F
I=U/R U=IR R=U/I
I——电流 A R——电阻 Ω
U——电压 V
同一性:I、U、R三量必须对应同一导体(同 一段电路)
同时性:I、U、R三量对应的是同一时刻
电学
W=UIt W——电功 J U——电压 V I——电流 A t——
通电时间 s (1) I、U、t 必须对同一段电路、同一时刻而言。 (2) 式中各量必须采用国际单位; 1度=1 kWh =
3.6×10 6 J。 (3)普遍适用公式,对任何类型用电器都适用;
W = U I t 结合U=I R →→W = I 2Rt 结合I=U/R →→W = U2 t/R
只能用于如电烙铁、电热器、白炽灯等纯电阻电路(对 含有电动机、日光灯等非纯电阻电路不能用) 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则:Q=W 如电热器
F浮——浮力 N G ——物体的重力 N F -物体浸没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N
F浮=G排=m排g
G排——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N m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质量 kg
F浮=ρ水gV排 F浮——浮力 N ρ ——密度 kg/m3
V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 m3 g=9.8N/kg,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