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案例

合集下载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颐和园》案例分析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颐和园》案例分析

四个一评价材料:案例分析四年级语文《颐和园》案例分析学校:宁乡中心校姓名:王瑞红年级:四年级科目:语文编号:《颐和园》教学案例《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了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熏陶,享受审美乐趣。

我在教学《颐和园》一课文时,在情境表演中,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代替老师的分析讲解,并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自己提出问题,并合作解决问题,整堂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

师:导游公司要接待外国贵宾游览颐和园,想从同学们中挑出一些优秀的导游,大家想报名参加吗?(学生个个喜出望外,跃跃欲试)师:我们的课文就是“报名手册”,请大家把课文读一读。

(学生以喜欢的形式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师:(课件出示)“报名须知”(1)你觉得哪个地方最美,把它独特的地方和小组同学一起读一读、说一说,并谈谈你的感受。

(2)小组中推选出一名最好的导游参加总决赛。

师:同学们,报名须知提出了报名的具体要求,请同学们分小组准备吧!(学生们兴趣盎然地挑选自己喜欢的地方,在四人小组中有的朗读,有的讲解,有的提问,形式多样地进行自主选择性阅读,并合作解决其中所遇到的问题)师:下面请大家做评委,听一听各小组推荐的优秀导游的介绍,评一评,谁是优秀的导游。

(教师根据“导游”的介绍,适时点拨,指导朗读,出示课件)生1:长廊真美,有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每一间横槛上还有五彩的画。

生2:我觉得长廊很长,有七百多米长,分成了273间,一眼都望不到头,我真想去看看。

生3:那横槛上的画有人物、花草、风景,奇怪的是几千幅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那些画师真厉害。

(适时出示课件1长廊远景、近景、整体的、局部的风光片)生4:佛香阁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很漂亮。

生5:我知道佛香阁是八角宝塔形的,很像绳金塔。

(适时出示课件2佛香阁的风光及其特点)生6:昆明湖的水又静又绿,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颐和园教学案例 教案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案例 教案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案例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建筑风格和园林特点。

学习如何欣赏和评价历史文化遗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

学会使用适当的术语和词汇描述颐和园的特点和价值。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颐和园的背景和历史:介绍颐和园的建立、变迁和重要历史事件。

2. 颐和园的建筑特点:分析颐和园的主要建筑风格和特点,如昆明湖、长廊、佛香阁等。

3. 颐和园的园林特点:探讨颐和园的园林布局、景观设计和艺术特色。

4. 颐和园的文化价值:讨论颐和园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

5. 颐和园的保护和传承:介绍颐和园的保护措施和可持续发展计划。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组织学生参观颐和园,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其建筑和园林特点。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颐和园的观察和感受,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相关的实践活动,如绘画、摄影或写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4. 讲座法: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导游进行讲座,为学生提供专业的知识和观点。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观察报告:评估学生在参观过程中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交流能力。

3. 实践活动作品:评估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资源:1. 颐和园参观门票和相关费用。

2. 参考书籍、图片和视频资料。

3. 实践活动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4. 讲座嘉宾的邀请和安排。

教学设计:1. 准备阶段:为学生提供颐和园的背景资料,提前安排参观和实践活动。

2. 实施阶段:按照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思考。

六、教学安排:1. 第1-2课时:介绍颐和园的背景和历史。

2. 第3-4课时:分析颐和园的主要建筑风格和特点。

园林形式美法则举例分析案例

园林形式美法则举例分析案例

园林形式美法则举例分析案例案例:北京颐和园北京颐和园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代表之一,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园林之一、它位于北京西郊,占地面积约290公顷,由湖泊和山丘组成。

颐和园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历经多次修复和扩建,如今已成为旅游景点和文化遗产。

1.亭台楼阁:颐和园中有各种形式的亭台楼阁,如十七孔桥、卧佛堂、寿皇殿等。

这些亭台楼阁以其精美的建筑风格和独特的造型给人一种壮观和优美的感觉。

这符合园林形式美法则中“造型美”的要求。

2.山水景观:颐和园中的山水景观融合了南方和北方的风格,如山明水秀的苏州园林和平泽秀丽的北方庄园。

其中的青泥洼桥、长廊等景观以其秀美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形式给人一种舒适和宁静的感觉。

这符合园林形式美法则中“景观美”的要求。

3.协调统一:颐和园整体布局上,各个部分相互协调统一,整体上给人一种和谐的感觉。

无论是建筑物的布局还是景观的设计,都符合园林形式美法则中“整体美”的要求。

4.空间布局:颐和园中的空间布局合理,通过园林元素的巧妙安排,创造出一种开阔、深远的空间感。

无论是湖泊、山丘,还是建筑物、花坛,都给人一种流畅而连贯的感觉。

这符合园林形式美法则中“空间美”的要求。

5.材料环境:颐和园中广泛使用了石、木、水以及各种植物作为园林材料,通过它们的组合和搭配,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园林环境。

无论是石雕、木构建筑,还是花草树木,都给人一种自然、生动的感觉。

这符合园林形式美法则中“材料美”的要求。

通过以上的案例分析,可以看出北京颐和园的园林设计运用了园林形式美法则,使得园林具有了独特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

园林形式美法则的运用使得颐和园成为了一座兼具自然与人文的艺术园林,给人带来了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愉悦。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活化利用优秀案例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活化利用优秀案例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活化利用优秀案例(最新版)目录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活化利用的背景和意义二、优秀案例介绍1.案例一:颐和园2.案例二:故宫3.案例三:秦始皇兵马俑三、活化利用的措施和成效四、未来发展方向和建议正文【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活化利用的背景和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历史、旅游等方面的需求逐渐增强。

我国的文物保护单位作为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载体,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活化利用文物保护单位,既能够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又能够保护和传承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

【二、优秀案例介绍】1.案例一:颐和园颐和园是我国著名的皇家园林,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近年来,颐和园通过多种方式,如举办各类展览、开展文化活动、提供文化创意产品等,使得文物保护单位更具吸引力,也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

2.案例二:故宫故宫作为中国古代皇家宫殿建筑之精华,拥有丰富的文物藏品和历史文化。

近年来,故宫通过举办各类展览、开展学术研究、开发文化创意产品等方式,将文物保护单位与现代社会相结合,使得故宫的文化价值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可。

3.案例三:秦始皇兵马俑秦始皇兵马俑是我国古代陶瓷艺术的瑰宝,也是世界著名的文物保护单位。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通过举办专题展览、进行文物保护研究、开展公众教育活动等方式,让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三、活化利用的措施和成效】通过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活化利用,不仅提高了文物保护单位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丰富了公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了公民的文化素质。

同时,文物保护单位的活化利用还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地区经济的繁荣。

【四、未来发展方向和建议】在未来,我国文物保护单位的活化利用应继续加强,具体措施包括:加大文物保护力度,确保文物安全;举办更多高质量的展览和活动,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开发更多具有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与国际交流合作,提高我国文物保护单位的国际影响力。

著名景观更新案例

著名景观更新案例

著名景观更新案例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许多著名景观也在不断进行更新和改造,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审美趋势。

这些更新案例对于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提升城市形象和增加居民生活质量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著名景观更新案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如何焕发新的活力的。

我们可以看到北京颐和园的更新案例。

颐和园是中国历史悠久的皇家园林,经过多年的风雨洗礼,园内的建筑、湖泊和植被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老化和破损。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北京政府进行了大规模的颐和园更新工程。

他们修复了颐和园内的建筑、雕塑和画廊,对湖泊进行了清淤和水质改善,还恢复了园内的古典园林景观。

通过这些更新措施,颐和园焕发出了全新的活力,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让我们来看一下纽约中央公园的更新案例。

中央公园作为美国最著名的城市公园之一,长期以来一直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绚丽多彩的自然风光。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中央公园也出现了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破坏。

为了保护和改善中央公园的环境,纽约市政府进行了大规模的更新工程,他们清理了垃圾,修剪了植被,修复了湖泊和喷泉,并增加了更多的休闲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

通过这些更新工程,中央公园焕发出了新的活力,成为了纽约市民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

另外一个著名景观更新案例是巴黎埃菲尔铁塔的更新工程。

作为巴黎市的标志性建筑,埃菲尔铁塔每年吸引了数百万的游客前来参观。

长期以来,铁塔表面的锈迹、设施的老化已经影响了其整体的观赏价值和安全性。

为了保护和延续这一重要的城市地标,巴黎市政府对埃菲尔铁塔进行了全面的更新工程。

他们对铁塔的表面进行了防锈处理和喷漆,更新了观景台的设施,并提升了游客的服务体验。

通过这些更新措施,埃菲尔铁塔焕发出了更加迷人的魅力,成为了巴黎市民和游客眼中的新地标。

著名景观的更新案例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是对城市形象的提升和社会发展的促进。

通过更新工程,这些著名景观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和市民。

颐和园的小故事

颐和园的小故事

颐和园的小故事颐和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它以其宏伟的建筑、精致的园林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于世。

在这座古老的园林中,有许许多多的小故事,它们或让人感动,或让人心痛,或让人留恋,让我们一起来听听颐和园的小故事。

故事一,佛香阁的传说。

在颐和园的佛香阁下面,有一条长长的地道,传说当年乾隆皇帝为了让自己的宠妃慈禧能够方便地前往佛香阁祈福,特意在地下修建了这条地道。

据说,每到冬至这一天,地道中就会传来悠扬的佛号声,仿佛是佛祖在为乾隆皇帝和慈禧祈福。

这个传说至今仍让人心生敬畏。

故事二,石舫上的爱情。

颐和园中最著名的景点之一就是石舫,这是一座仿照西湖上的石舫而建的假山,它曾经见证了一段动人的爱情故事。

相传乾隆皇帝的一个宠妃因为得不到皇帝的宠爱,便在石舫上自尽。

据说每年的农历七月十四日这一天,石舫上便会出现一对鸳鸯鸟,它们被认为是那位宠妃的化身,一直陪伴在她的身边。

故事三,颐和园的春天。

颐和园的春天是最美丽的,湖水清澈,绿树成荫,鸟语花香。

每年春天,成千上万的游客都会涌入颐和园,他们来到这里,不仅是为了欣赏这里的美景,更是为了感受这里的历史和文化。

在春天里,颐和园仿佛是一个世外桃源,让人忘却了尘世的烦恼。

故事四,颐和园的秋韵。

秋天,颐和园的景色更是美不胜收。

湖水波光粼粼,树叶金黄如火,游人穿梭在林荫小道之间,仿佛是置身于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之中。

在这个季节里,颐和园更显得宁静而神秘,让人沉醉其中,忘却了时间的流逝。

故事五,颐和园的冬日。

冬天的颐和园,虽然没有了春天和秋天的繁花似锦,但却有着一种别样的美丽。

湖水结冰,树木披上了银装,整个园林仿佛是一个银色的世界。

在这个季节里,颐和园更显得宁静而祥和,让人感受到了岁月静好的美好。

颐和园的小故事就是这样,它们或让人感动,或让人心痛,或让人留恋。

这座古老的园林见证了太多的故事,也承载了太多的情感。

让我们珍惜这片美丽的园林,让这些小故事永远传承下去。

学习美文,拥抱美景——《颐和园》教学案例及反思

学习美文,拥抱美景——《颐和园》教学案例及反思

5 . 长廊的确又长又美, 作者都眼花缭乱了。咱们来帮帮 作者吧 。 出示课文相关文字, 在原文中加入表示观察角度的
融为 一体 , 现 了颐 和 园 的美 丽景 色 , 学 生带入 了一 幅 山 再 把
水画卷的优美情境之中。 同时抓住表东方位的词语教学, 体
4 2
2 1年 第 1 期 ( 第 10 ) 02 2 总 8期
明湖 , 去感 受 颐和 园这 个 美丽 的大 公 园 。
3学 生选 择 自己最 喜欢 的观 察 角度 , 习边读 边 想 象 , . 练 、
1 . 园 的美 景 的确 说也 说 不尽 , 颐和 这节 课 咱们 欣 赏 了长
《 和 园》 篇课 文 不但 文 字优 美 , 且条 理 清楚 , 者 颐 这 而 作
本 节 课 教者 力求 学 生充 分 读文 , 实现 在读 中 自学 、 中 读
自悟 、 中 自 、 中展示 ; 读 得 读 同时通 过反 复读 , 从读 中悟 , 发 激 语 言 , 习多种 写 作 的好 方法 。 学 ( 感 受景 色 之美 一)
学 生 的思维 , 学 生感 受到 颐和 园美丽 的景 色和 课 文优 美 的 使
7过 渡 : . 作者 移步 换 景 , 不 同 的角度 写 出了景 物 不 同 从
的特 点 。 我们 继 续 随着 文字 去感 受 。 完 长廊 , 来 到万 让 走 就
出些 什 么呢 ? 自己读一 读 。
寿 山脚下 。 这一 次 , 者 又 是从 哪个 角 度去 看 万 寿 山 ?又赏 作 五、 自主 学 习 , 合作 交 流 山的哪 些景 物 。 或谈 读 书 收获 。 通过 朗读表 达 自己 的感 受 。 六 、 结铺 垫 , 展 延伸 小 拓 廊 、 寿 山的美丽 风 光 , 万 昆明湖 呢 ?下节 课 继续 学 习交 流 。 2建 议学 生 收集 昆明湖 的 图片 或 资料 。 .

颐和园案例分析(王咏娟)

颐和园案例分析(王咏娟)

《颐和园》教学案例分析陕坝小学王咏娟一、案例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作者的游览顺序,谁能说一说作者的游览顺序是什么?生: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及十七孔桥。

师:这节课我们也随着作者的脚步,一起去参观一下这座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

下面请大家自由读书,喜欢哪一处就学哪一处。

(让学生自学五分钟,画出感受深刻的句子批注自己的学习体会,关键词点上黑点。

)师:小组合作学习,组长分配任务。

师:哪个小组愿意分享一下学习成果?生:我最喜欢长廊。

因为它非常长,也非常美丽。

师:你从哪看出来的,给大家读一下有关的语句。

生: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

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

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师:这么美的长廊,同学们想不想读出来呢?(想。

生齐读。

)师:游玩了长廊,又该到什么地方了?生:来到万寿山脚下。

在这可以仰望到高大华丽的佛香阁和金碧辉煌的排云殿。

(请另一喜欢这一处的学生读这一小节,读出美。

)师:来到山脚了,想不想往上走?想,就先讲一句介绍方位的话。

生:登上万寿山。

师:谁来当小导游,给大家介绍一下在万寿山上都可以看到那些景物?生:站在佛香阁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大半景色收在眼底。

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正前面,昆明湖……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师点拨:作者是抓住昆明湖的什么特点来描写的?生:抓住昆明湖的静和绿来描写的。

(再读描写昆明湖的两句话)师:从万寿山下来,又该到哪儿了?生:昆明湖。

师:在昆明湖上作者欣赏了哪些景物?生:长长的堤岸,式样不同的石桥,倒垂的杨柳,湖中心的小岛。

师:作者重点介绍了什么?它有什么特点呢?生:作者重点介绍了十七孔桥。

十七孔桥有三个特点:桥洞多,石柱多,石狮子多。

师:你们能把昆明湖上的景色画下来么?(生在练习本上画,挑选好的展示给同学们看。

)师:这里的景色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生:美丽。

师总结。

二、分析这一环节主要采取的是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学习按照作者是怎样抓住事物的特点,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来把事物写具体的。

颐和园的小故事

颐和园的小故事

颐和园的小故事颐和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它以其独特的园林艺术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在这片园林中,不仅有壮丽的建筑,还有许多动人的故事。

在颐和园的西堤上,有一座名为“三题桥”的小石桥。

相传,在乾隆皇帝年间,有一位名叫李纹的宫女,她聪明伶俐,深得皇帝宠爱。

然而,她却与一位宫廷画师私通,引起了宫廷的非议。

乾隆皇帝得知此事后,大为震怒,下令将宫女李纹流放到颐和园西堤的一座小桥上,命她在桥上三次跳水,以示对她的惩罚。

李纹在桥上跳水时,却突然化作了一条美丽的鱼,游到了桥下的湖中,从此消失不见。

传说这座桥就是李纹三次跳水的地方,因此得名“三题桥”。

另外一个有趣的故事发生在颐和园的昆明湖上。

相传,在乾隆皇帝的时代,有一位名叫苏小小的宫女,她是乾隆皇帝的宠妃。

一天,苏小小在昆明湖边散步时,不慎摔入湖中。

当她快要溺水时,一只名叫“大鹏鸟”的神鸟飞来,用巨大的翅膀将她救起。

乾隆皇帝得知此事后,大为感动,便在昆明湖中放养了许多大鹏鸟,以示对苏小小的感激之情。

在颐和园的乐寿堂内,有一幅名为《白毛女》的巨幅壁画。

相传,乾隆皇帝在一次巡游时,看到了一位贫苦百姓家的姑娘,名叫白素贞,她为了救母亲,不惜与恶霸斗争,最终化作了一座山。

乾隆皇帝得知此事后,深为感动,便让宫廷画师在乐寿堂内绘制了这幅壁画,以纪念白素贞的英勇事迹。

这些故事,虽然有些神话色彩,却深刻地反映了颐和园的历史和人文内涵。

它们让人们在游览颐和园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片古老园林的魅力所在。

颐和园,不仅是一座美丽的园林,更是一部生动的历史故事集。

每一处景点,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让人们在游览的过程中,仿佛穿越到了古代的宫廷世界。

在颐和园的每一个角落,都隐藏着一个个精彩的小故事,这些故事不仅让人们感受到了古代皇家的生活,更让人们对这片园林充满了无限的想象和向往。

颐和园的小故事,如同一幅幅精美的画卷,将古老的宫廷文化和现代的游园体验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实地考察教学案例:颐和园之忆教学活动

实地考察教学案例:颐和园之忆教学活动

实地考察教学案例:颐和园之忆教学活动颐和园是中国著名的古典园林,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遗产。

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颐和园的历史文化价值,提高他们的历史文化素养,我们在教学中采用了实地考察的方式进行教学。

本文就是围绕这个教学活动展开的,介绍了我们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等方面的内容。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实地考察教学活动,我们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颐和园的历史文化背景,包括其建设历史、文化内涵和造园技艺等方面的内容;2.掌握颐和园的园林结构,为今后的艺术欣赏和地理学习打下基础;3.培养学生对颐和园的艺术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4.通过实地考察,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颐和园历史文化背景的讲解我们要为学生介绍颐和园的建设历史、文化内涵和造园技艺等方面的内容。

在这个环节中,我们通过PPT和实物等多种形式进行讲解,辅以图表和图片的展示,让学生对颐和园的历史文化背景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2.颐和园的园林结构在讲解完颐和园的历史文化背景后,我们将带领学生走进颐和园,全面了解颐和园的园林结构、山水布局、建筑特色和景观亮点等方面的内容。

在这个环节中,我们将园林结构分为东区、中区和西区三个部分,依次介绍各个部分的特点和景点。

3.颐和园文化艺术欣赏在颐和园的欣赏环节中,我们将为学生介绍颐和园的园林艺术和文化内涵。

我们会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和景点,介绍其历史文化背景、奇特景致以及结构特点等方面的内容。

在欣赏的同时,我们还会对学生进行现场解说和交互问答,加深对颐和园的认识和理解。

三、教学方法1.教材阅读法在颐和园的建构历程、园林技艺、文化内涵等方面,我们采用了教材阅读法,通过透彻、生动的阐述,让学生更好的了解颐和园的历史文化背景。

2.现场讲解法在颐和园的园林结构和文化艺术欣赏环节中,我们采用现场讲解法,通过老师的现场指导,让学生更好地领略颐和园的魅力,并提供现场问答环节,让学生能够及时解决疑问和提出问题。

古典园林经典案例—颐和园

古典园林经典案例—颐和园

4、分区 南北两个景区: 前山前湖景区-后山后湖景区 88%
须弥灵境
智慧海
宝云阁
罗汉堂
鱼藻轩
清华轩
介寿堂
对鸥舫
撷秀 宝云阁
佛香阁 敷华 罗汉堂
排云殿
云松巢
写秋轩
寄澜亭
秋水亭
5、景观节点分析

云松巢 画中游 扬仁风 谐趣园
云松巢
绿蛙亭
邵窝殿
画中游
借秋楼
爱山楼
• 乾隆在《万寿山昆明湖记》中写到:瓮山西湖工程有 三个目的,第一是整修水利,第二是操练水军,第三, 皇太后的六十大寿即将到来,所以要利用疏浚西湖的 机会,修建寺庙,为母亲祝寿。
• •
第一件事情是建寺为母后祝寿。 乾隆十六年(1751年)适逢皇太后钮枯禄氏60整寿,一 向标榜“以孝治天下”的乾隆为庆祝母后寿辰、于乾隆十 五年(1750年)选择瓮山圆静寺的废址兴建一座大型佛寺 “大报恩延寿寺”,同年三月十三日发布上谕改瓮山之名 为“万寿山”。与佛寺建设同时,万寿山南麓沿湖一带的 厅、堂、亭、榭、廊、桥等园林建筑已相继作出设计和工 料估算,陆续破土动工。
西山晴雪图清初西湖瓮山大致与明代相同寺庙园林年久失修康熙时内务府在瓮山设马厩乾隆九年1744圆明园扩建工程告一段落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后世子孙必不舍此而重费民力以创设苑囿斯则深契联法皇考勤俭之心以为心矣
风景园林设计课程之
中国古典园林经典案例-颐和园
欧洲勒·诺特时期(公元1650——1750)

小西汵 知春亭
凤凰墩 绣绮桥
湖西北收束河道,南收束绣绮桥
背山面水地,明湖仿浙西; 琳琅三竺宇,花柳六桥堤。
3、建筑和建筑群(101处)

颐和园的故事

颐和园的故事

颐和园的故事颐和园是一座充满历史故事和人文气息的古老园林。

以下是其中几个故事:1888年,清朝的慈禧太后下令重建这座园林,并取名为颐和园,寓意着“颐养冲和”。

在这之前,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烧毁,荒凉了二十六个春秋。

颐和园的建造以排云殿为中心,串联起慈禧太后六十岁前后中国社会的变化、慈禧在颐和园中的生活、慈禧与光绪的关系以及戊戌变法等重大历史事件。

美国画家卡尔在颐和园中为慈禧画像这一鲜为人知的事件,也被作为展现清朝末年颐和园中外交活动的主要线索。

颐和园的佛香阁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期被破坏,1902年重修,现存规模。

然而,佛香阁中的千手观音佛像并不是原装的,它来自北京一所寺庙旧址的夹壁墙中。

工作人员从昆明湖中找到了一尊小佛像并放到了大佛头顶,大小两尊佛像的缘分令人惊叹。

颐和园的十七孔桥是乾隆皇帝为了给母亲庆祝60岁大寿而修建的,桥上有100只石狮子,代表着“十全十美”。

颐和园的昆明湖曾是清朝皇家园林中的一个人工湖,是慈禧太后在夏天避暑和游玩的地方。

颐和园的万寿山是北京西山的一部分,也是颐和园的背景。

这座山上的建筑和景点都是为了庆祝慈禧太后的寿辰而修建的。

颐和园的乐寿堂是慈禧太后居住的地方,也是她处理政务的地方。

这里曾经发生过一件惊动宫廷的事件,即“六君子事件”。

颐和园的德和园大戏楼是慈禧太后看戏的地方。

这座大戏楼以其精美的建筑和音响效果而闻名,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戏楼。

颐和园的宜芸馆是光绪皇帝的妻子隆裕皇后居住的地方。

宜芸馆是清代后妃居住的寝宫区,因院内种植了大量的丁香、芸香草,这两种草有除蚊子、跳蚤的作用,因而得名“宜芸”。

以上就是一些关于颐和园的故事,这座园林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还有许多美丽的景点和建筑值得游客去探索和欣赏。

颐和园语文案例分析

颐和园语文案例分析

语文教学案例:品词析句感受美景——《颐和园》教学案例赏析襄汾县第三小学校毛文叶《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了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熏陶,享受审美乐趣。

词语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单位,句子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形式。

因抓好词句教学是小学阅读教学的根本,语文老师在教学课文时,不仅要从字、词、句的解读入手,细致分析言语的表达手法,剖析言语内在的组织结构,挖掘言语的多层内涵;最重要的是要从学生需求处出发,借助于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词语,精美的句子,架设起一座座与文本对话的桥梁。

案例片段呈现:师:现在,我们走完长廊,就来到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你看到了什么?生:佛香阁。

师:佛香阁是颐和园中最具特色,最具吸引力的建筑,这是一座怎样的建筑?生: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

师:游客们,初次见到佛香阁感觉如何?生:高端、大气、上档次。

生笑。

师:概括得不错,皇帝的皇家园林怎能不高大上呢?其实,走完长廊,我们右边仰头见到金碧辉煌的佛香阁,左边低头见到碧波万顷的昆明湖。

我们去哪里呢?生:昆明湖。

生:佛香阁。

师:那咱们就兵分两路,四人一组选择你们的下一个景点,在文字中品味美景。

生自由朗读4、5段。

师:刚才去登万寿山的游客们,起立。

你们登上万寿山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了昆明湖。

生:我看到了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生:我看到了游船、画舫。

生:我看到了几座古老的城墙和城里的白塔。

师:你们看到了这么多的美景,真是不虚此行。

你感觉最美的是什么?生:昆明湖。

师:你从哪感受到它的美?生: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生:昆明湖像镜子,像碧玉,这样的湖水怎能不美呢?生:是呀,这样的昆明湖美不胜收。

生:老师,我发现你课件写的“划”和文中的不一样。

师:真厉害,一下子就帮老师发现问题了。

《颐和园的毁灭》微课案例

《颐和园的毁灭》微课案例

《颐和园的毁灭》微课案例
颐和园的毁灭微课案例
颐和园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代表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建筑风格。

然而,颐和园曾经历了一次可
怕的毁灭。

案例背景
1856年,英法联军第二次侵华战争期间,颐和园遭到了严重破坏。

当时,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攻占了颐和园,并纵火迫使其毁灭。

这场破坏行为让世人痛心疾首。

破坏过程
英法联军的破坏行为令人发指。

他们将颐和园内的宫殿、寺庙、亭台、楼阁等建筑纷纷焚毁,使得颐和园的大部分建筑化为灰烬。

不仅如此,他们还洗劫了颐和园中的珍宝,并将其带回西方国家。

后续重建
颐和园的毁灭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公愤与关注。

随后,清政府决定重建颐和园,以保留中国历史文化的珍贵遗产。

花费长达数十年的时间,颐和园最终得以重建,恢复了一部分原有的壮丽景观。

案例启示
颐和园的毁灭是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严重侵犯,也是对人类文明的损失。

它提醒我们珍惜历史和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呼吁世界各国共同保护历史遗址与文化景观,维护人类共同的文明传承。

非法侵占和破坏文化遗产是对人类共同记忆的破坏,对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并采取行动,加强国际间的合作,确保历史与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以上是《颐和园的毁灭微课案例》的内容。

通过这一案例,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历史遗迹的宝贵性,以及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颐和园案例分析

颐和园案例分析

三 . 清漪园的造园手法 • 清漪园的理水工程 • 清漪园的叠山工程 • 清漪园的建筑工程 • 清漪园的花木工程
(一)清漪园的理水工程
理水:是中国古典园林四大造园手段之一,是古代
造园者基于对自然河湖溪涧的艺术概括,以聚或 分的方式,构成湖海、池沼、溪涧、泉源等水体, 并以山石点缀为驳岸、石矶、港汊,表现出水面 的平远辽阔或水径的曲折幽邃。 措施: • 疏导水源,引自玉泉山水 • 挖大型人工湖 • 在湖中修建长提和岛屿 • 开凿人工河——后溪河
一.借景:众多古典园林中最有特色的布局技巧,
包含远借,邻借,仰借,俯借,时借等
• 颐和园的借景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巅峰之作,在选 址时就以数十里外的重峦叠嶂的西山为远景,林 木青葱的玉泉山及以上的玉峰塔为中景,以园中 之景为近景,形成一幅美丽画卷式的景观。
二.名景移植 颐和园的昆明湖的造景采取了以至全国各 地名胜的手法。昆明湖-杭州西湖;昆明湖 上的凤凰墩-无锡黄埠墩;佛香阁-六和塔; 转经藏-杭州法云寺藏经阁;谐趣园-无锡寄 畅园;十七孔桥-卢沟桥;买卖街-苏州水街 市;望蟾阁-黄鹤楼
四 . 景观布局
• 颐和园大致可分为三个区域:以庄重威严 的仁寿殿为代表的政治活动区,是清朝末 期慈禧与光绪从事内政、外交政治活动的 主要场所。以乐寿堂、玉澜堂、宜芸馆等 庭院为代表的生活区,是慈禧、光绪及后 妃居住的地方。以万寿山和昆明湖等组成 的风景游览区。也可分为万寿前山、昆明 湖、后山后湖三部分。
昆明湖景区
昆明湖景区在万寿山的南面,包括宽阔的水 域,东堤,西堤和湖边陆地,西堤将湖面 分为3个水域,三个水域中按古代帝苑“一 池三山”理水方法在三个水域中各建一座 小岛即知春亭,南湖岛,凤凰墩。由于水 景处理艺术的高超,使之成为中国园林艺 术乃至世界园林艺术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颐和园教学案例教案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案例教案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案例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建筑特色和文化价值。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颐和园的美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遗产的情感,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色2.颐和园的美学价值和历史意义3.颐和园的文化遗产保护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建筑特色和美学价值2.教学难点:颐和园的历史意义和文化遗产保护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颐和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看法。

(2)教师简要介绍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色。

2.自主探究(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研究方向,如颐和园的建筑风格、园林布局、历史文化等。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整理研究成果。

3.小组分享(1)每组选取一名代表,汇报本组的研究成果。

(2)其他同学针对汇报内容进行提问,汇报者进行解答。

4.教师讲解(1)教师对颐和园的美学价值和历史意义进行深入讲解。

(2)教师介绍颐和园的文化遗产保护情况。

5.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五、教学案例分析1.案例一:颐和园的建筑特色(1)分析:颐和园的建筑风格独特,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美学思想。

(2)讨论:颐和园的建筑风格对后世建筑有哪些影响?2.案例二:颐和园的园林布局(1)分析:颐和园的园林布局巧妙,既有自然山水之美,又有人工建筑之巧。

(2)讨论:颐和园的园林布局如何体现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特点?3.案例三:颐和园的历史意义(1)分析:颐和园是清朝皇家园林,见证了我国封建王朝的兴衰。

(2)讨论:颐和园的历史意义对现代有哪些启示?六、作业布置2.调查了解本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分析其保护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小组讨论、教师讲解等方式,使学生全面了解了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建筑特色和文化价值。

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注重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颐和园建筑案例分析

颐和园建筑案例分析

佛香阁是园中的标志性建筑,八面三 层四重檐,内部有2000多尊佛像。排 云殿是皇帝举行庆寿大典的地方,大 殿前有巨大的铜鼎和庭院。德和园大 戏楼是清代四大戏楼之一,内部雕梁
画栋,富丽堂皇
2
3
苏州街则模仿江南水乡的风貌,商 铺林立,还有茶楼、酒楼、戏台等 建筑。石舫则是模仿江南水乡的船
舫修建的,长廊环绕四周
昆明湖位于园的西部,占 据了园的大部分面积。湖 中有一座南湖岛,由一座 十七孔桥与岸上相连。岛 上有龙王庙和治镜阁,与 周围的建筑形成了"龙岛"
建筑风格与特 色
第2章
1
颐和园的建筑风格融合了汉、满、 蒙、藏等民族元素,展现了皇家园 林的庄重与豪华。这些建筑中,既 有宏伟壮观的佛香阁、排云殿,也
有精致小巧的苏州街、石舫等
颐和园 建筑案 例分析
目录
01 万寿山与昆明湖 02 建筑风格与特色 03 园林空间布局 04 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
01
颐和园,坐落在北京市海淀区,是 清代皇家园林的代表作品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以其精
02
美的建筑、博大的文化内涵和独特
的艺术风格吸引了无数游客
03
下面,我们将对第4章
01
02
颐和园不仅是一座精美的园林艺术作品, 更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它 是清代皇家园林的代表,反映了清代园林 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同时,颐和园也是中 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交流的见证之一, 园中融合了中西方的建筑元素和文化元素
总之,颐和园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其建筑 案例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展示了 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精髓,也反映了清代 皇家园林的独特风格和文化内涵。通过对 颐和园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

感受美 欣赏美 描绘美——《颐和园》教学案例

感受美 欣赏美 描绘美——《颐和园》教学案例

游。 大家想 报名参加吗?( 学 生个个喜 出望 外. 跃跃欲 试) 师: 我 们 的课 文就 是 “ 导游词 ” , 请 大
家把课 文读பைடு நூலகம்一读。
生 6: 昆明湖 的水 又静 又 绿 , 静得 像

师 :我们欣 赏 了颐 和园 美丽 的景色 , 也感受到 了那优美 的文句 . 更 为我 们祖 国 有这样 的历 史遗 产而骄傲 ! 在这课 外练笔 环节 中 , 有 小组 合作 中 的读和 说为基础 。 以读促写 。 以写促读 。 又 以学生的说来 吸引全体 学生 听 , 形式 多样
师: 下 面请 大家做 评 委 . 听 一听各 小 组 推荐 的优 秀导 游的介 绍 , 评 一评 . 谁 是
鲜艳 的 画面 。 配 上清 晰 的解说 . 让学 生 如 临其境 。既真切 地体 会 了景物的特 点 , 如 长廊 的长 、 美、 奇. 昆明湖 的静 、 绿等, 又丰
富 了学生的课 外知识 , 同时又能激 发学生
吸引我 , 上百根 石柱 上都雕 刻着小 狮子 。
这么 多的狮 子 , 姿 态不 一 , 更 令人 惊 奇 的 是没有哪 两只是相 同的。
( 适时 出示课件 3昆明湖 。十七 孔桥 的风 光 )
整体 发展 。这样 将课文 与课 外 内容 结合 . 达到课 文 内容 延伸 的 目的 。 让孩 子们 学有 所获 , 学以致用 同时让学 生为祖 国有 这些 历史遗产而骄 傲 , 为祖 国有这 样 的美景而 自豪。 新课程 给我们提 供 了崭新 的平 台 , 也 给 学生提 供 了 自由展 示 ,自我 发挥 的 空 问。 课 堂上 。 教 师更多的是 孩子 的朋 友 . 是 学生语 文实践 活动 中的指 导 者和协 作者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颐和园》教学案例
(语文)杜丽敏
《颐和园》是小学阶段接触的第一篇写景的游记。

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恰当的比喻,再现了颐和园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秀丽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喜爱之情,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学习写法的好文章。

教学过程
一、视频引入,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片子里播放的是哪里的风光吗?板书:颐和园(寄托美发愿望的皇家园林。

学生有感情读题,注意“颐”的写法。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在人们心目中,颐和园简直就是人间天堂啊,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颐和园,去领略皇家园林的魅力。

2、生读课文,教师巡视。

3、反馈。

(1)认读生字新词。

(理解)
(2)交流:这是一个怎样的颐和园,请用一个词语来形容。

(课件:这是一个的颐和园。

)学生选择积累的词汇。

(3)过渡:课文也有两个句子很概括地写了这是一个怎样的颐和园,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文章,找到句子划下来。

(4)反馈交流。

随生回答出示句子:(第一自然段和最后自然段)——齐读句子。

这两个句子都在课文的什么位置?再来读,都用了一个什么词?板书:美丽(像这样在文音质开头讲,结尾又讲的方未能叫什么?首尾呼应,这种方法可以突出事物特点,又可以加深印象,写作时可用上它)
(5)课文读完了,谁来说说导游带你们游览了哪几处景点呢?(看课件)师:这些句子能否交换位置?为什么?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理清叙述顺序。

(板书:按游览的顺序)
(7)用上表示方位的词语,出示课文的主要内容,说说发现了什么?
(师生总结:“总—分—总”的结构。


三、品读5自然段,感受昆明湖的美丽
1、师:颐和园的美无处不在,它占地4320,仅水就占了四分之三,现在就让我们走近昆明湖,去看一看它的别样风光,老师想请3位同学来读读课文的第5自然段。

其他同学认真听,想想你看到了怎样的风光
2、生接读第5自然段,其余思考
3、预设:
(1)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栽着数不清的垂柳。

(有长长的堤岸,有数不清的垂柳,这使你联想到什么诗句呢?----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2)生:我看到了湖中心的小岛。

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
师:这也是一处重要的景色。

A、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此时,我们就站在昆明湖畔,范读句子,你好象看到什么?
(3)生:我看到了十七孔桥,桥栏杆上还有许多小狮子呢。

师:同学们,看!这就是十七孔桥,古老的栏杆,整齐的桥洞,在这座汉白玉石桥上,还有544只小狮子呢。

师:你们看。

它们有的?还有的?
师:这只是我们看到的几只小狮子,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呢? A谁能连起来读一读?
D、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也来写一写你想象中的姿态不一的小狮子吧!——拿出练习纸,学生动笔写句子——反馈。

4、师: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单看这石柱就这么引人入胜了,更不用说其他景色了。

四、小结余韵,再赏颐和园。

(配乐补充材料)穿过青石铺筑的小路,我来到了昆明湖畔。

我惊诧于在这风尘满天、粗犷豪放的北方,竟有这秀美灵动的江南山水!湖面上笼罩着淡淡的薄雾。

远山在薄雾里忽隐忽现。

在山水相接之处,有小船在随波逐流,还有湖心岛右侧的一溜长堤,象极了杭州西湖的绿杨荫里白沙堤,左侧的那座桥,更象许仙与白娘子相约的断桥。

虽然整个湖的构造与西湖相仿,却更显得大气,如诗如画之中透着几分无法抵挡的威严与庄重。

(李丽君散文:颐和园随想)师:“碧水画舫游船;绿岛石桥狮栏”多么美的画卷呀!(配乐朗读昆明湖的片段。


难怪作者会说课件(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风景,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师:说到底就是要告诉我们:课件(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师:说到底还是要告诉我们:课件(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风景,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这节课我们徜徉在昆明湖畔,尽情领略了昆明湖的美,下节课我们再去细细游览。

教后反思:
这是篇写景的文章,为了使学生能清楚明了课文内容,我搜集了关于颐和园的视频、图片,使学生借鉴图片来感受颐和园的美景。

多媒体的利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多场景多角度地向学生展示颐和园的迷人风光,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和作者一起去欣赏美丽的风光。

整节课,我让学生先自己阅读学习,然后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最后全班交流汇报。

在交流汇报环节中,学生说到那处描写,我会随机地出示相应的图片,展示出相关的句子,让学生对景点有进一步的了解,同时感受到语言文字在表达上的好处,体会到语言的优美。

课堂自我感觉较流畅,不足之处在于放的程度不够,还有些牵着学生走。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如何放手还需进一步研究。

电子白板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语文)杜丽敏
近段,北关区举行了电子白板在教学中应用的交流观摩活动。

我有幸参与了本次作课。

从刚开始的不知所措,到学习、研究,直至最后较自如的运用,感触颇多。

电子白板,又称是电子交互白板,是一种新的高科技电子教学系统。

它是由一套专用的设备集成,集传统的黑板、计算机、投影仪等多种功能于一身,使用非常方便。

电子白板可以与电脑进行信息通讯,将电子白板连接到电脑,并利用投影机将电脑上的内容投影到电子白板屏幕上。

同时,可以用感应笔或用手指就可操作电子白板上书写,拥有了粉笔和鼠标的功能,在电子白板上书写的内容在电脑上同步显示,构造成一个大屏幕、交互式的教学环境。

特别是我们安装的这套“班班通”软件,里面提供了与教学内容相配合的教学资源,使我们在使用多媒体时,节省了在网上搜索资源的时间,同时使课堂呈现的知识更直观。

我此次教学的是写景文章《颐和园》,对于去过的学生相对好理解,但对于大多数没去过的学生仅靠课堂单纯讲解,难以体验到它的迷人景色。

而电子交互白板配套资源的使用,为课堂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供了技术可能和方便。

特别是在语文教学中,利用电子白板完成呈现、展示、交流、互动、合作,拓展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不应该是“被动吸取知识、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而应是一个“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新知识并积极建构他们自己的意义”的主动建构过程,交互
式网络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在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尝试活动中,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的线索,建立起相应的学习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使学生由被动、不情愿的学习变为积极主动学习。

下面我结合自己在这次教学活动中的实际运用谈谈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第一,使用交互白板技术能方便灵活地引入多种类型的信息资源,并且它可以根据你的教案设计将存储的多媒体资料进行灵活地编辑组织、展示和控制。

它还具有生动逼真的音响效果、色彩鲜艳的动态视频、非线性灵活便捷的交互手段外,能够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第二,电子白板及配套的遥控器,使得课堂中教师的身体语言得以充分发挥,使教师有了明显的主导作用和控制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使教学的多个环节有机地成为一体。

也避免了课堂上由于教师往返于黑板与主控台间分散学生注意力的问题。

由于学生对白板关注的增多,加强了集体共同参与的学习过程,教师也变成整个学习集体中的一员,不再是远离学生的躲在设备后的软件或设备的操作者,学生在无意识中达成了更多的与老师和同学的情感上的交流沟通,学习兴趣也随之提高。

这种高效的教学手段和大信息量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教学质量,而这些都是传统课堂教学难以实现的。

第三,白板功能及其技巧的使用,使教学更精彩。

对于新设备,学生很新奇,特别是在白板上书写及擦除功能的使用,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可以设计出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活跃。

第四,投影仪的使用,使课堂书写指导更加有效。

本节课,我设计有一个小练笔,在学生独自完成后,为使交流更为有效,也便于老师指导,我请了一位写完的学生将自己书写的句子放到投影仪上,并读给大家听,听后评论。

因为有投影更直观,所以学生在评价时范围更广了,从内容到字体,再到错别字,避免以往教学中只关注内容这一方面。

特别是运用仪器中的笔修改,不仅可以选择颜色,而且还可以选择线条,现场修改,关注细节。

因为使用机会有限,对其研究还很粗浅,仅做为初步偿试者感觉电子白板设计的互动,作为一种变革性的教学手段,促进了我们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有利于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从被动教育向主动教育的转变。

今后还要继续研究,使其更好的服务课堂,服务学生。

2013.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