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奈达翻译理论体系的核心
辩证地看待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Form Right Attitudes to Nida'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作者: 石锡书[1];杜平[2]
作者机构: [1]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济南,250061;[2]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南充,637002;
出版物刊名: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页码: 69-71页
主题词: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翻译理论;读者反应
摘要:'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是奈达翻译理论体系的核心,它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也有丰富的实践基础.它在中国的传播经历了由盛到衰的过程.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功能对等'理论,既要看到它的优点,也不能忽视其缺陷.研究'功能对等'理论,对构建适合中国文化传统的翻译理论体系有重大的意义.。
对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再认识
对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再认识重新审视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挑战与机遇在翻译领域中,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具有深远影响。
该理论强调翻译过程中,应追求原文与译文在功能上的对等,而非简单的字面对应。
本文将重新审视这一理论,以期深入理解其在当今翻译界的角色,并探讨其未来发展方向。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起源于他的《翻译科学:理论与实践》一书,他提出:“翻译就是用接受语言复制出与原语信息最接近、最自然的对应语言。
”这个定义强调了翻译不仅是语言间的转换,更是文化间的交流。
因此,成功的翻译应追求原文与译文在功能上的对等,而非简单的字面对应。
“功能对等”理论在翻译实践中具有广泛应用。
在语言翻译领域,这一理论为译者在处理文化差异、语言结构差异等问题时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同时,该理论也在计算机语言学习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机器翻译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然而,在实践中,“功能对等”理论也面临一些挑战。
对于“功能对等”的界定,不同译者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和操作方式,这可能导致译文的多样性。
在某些情况下,“功能对等”可能难以实现,例如,原文中的文化典故、语言风格等信息在译文中可能无法完全还原。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功能对等”理论进行优化:增强文化意识:译者应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充分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习惯和价值观,以便在翻译过程中实现更准确的功能对等。
提高语言能力:译者应不断加强语言学习和实践,以确保在翻译过程中能够准确传达原文的信息和风格。
引入新技术: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技术来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效率,例如,通过数据分析和对比,提高译文的质量。
展望未来: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机遇与发展尽管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在实践中面临挑战,但其仍然是翻译界的重要指导原则。
未来,随着语言学、计算机科学技术以及跨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功能对等”理论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奈达翻译理论体系的核心
[摘要]传统的翻译方法相关论文只围绕直译与意译之争,而奈达从《圣经》翻译提出功能对等即读者同等反应。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是奈达翻译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从新的视角提出的新的翻译方法,它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也有丰富的实践基础,对翻译理论的进一步完善是一大贡献。
[关键词]功能对等;奈达翻译;英语论文范文尤金·A·奈达博士是西方语言学翻译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他的学术生涯中,从事过语言学、语义学、人类学、通讯工程学等方面的研究,还从事过《圣经》的翻译工作,精通多国文字,调查过100多种语言。
经过五十多年的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至今他已发表了40多部专著、250余篇论文。
“自八十年代初奈达的理论介绍入中国以来,到现在已经成为当代西方理论中被介绍的最早、最多、影响最大的理论。
他把信息论与符号学引进了翻译理论,提出了‘动态对等’的翻译标准;把现代语言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到翻译理论中来;在翻译史上第一个把社会效益(读者反应)原则纳入翻译标准之中。
尤其是他的动态对等理论,一举打破中国传统译论中静态分析翻译标准的局面,提出了开放式的翻译理论原则,为我们建立新的理论模式找到了正确的方向。
奈达在中国译界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奈达的理论贡献,主要在于他帮助创造了一种新姿态对待不同语言和文化的气氛,以增进人类相互之间的语言交流和了解。
”[1]翻译作为一项独立的学科,首先应回答的问题就是:什么是翻译?传统翻译理论侧重语言的表现形式,人们往往醉心于处理语言的特殊现象,如诗的格律、诗韵、咬文嚼字、句子排比和特殊语法结构等等。
现代翻译理论侧重读者对译文的反应以及两种反应(原文与原作读者、译文与译作读者)之间的对比。
奈达指出:“所谓翻译,就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贴切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奈达在《翻译理论于实践》一书中解释道,所谓最切近的自然对等,是指意义和语体而言。
浅谈奈达的功能对等与商务英语翻译
浅谈奈达的功能对等与商务英语翻译作者:张淑萍廖昌盛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1年第10期摘要:现在,商务英语已成为世界经济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语言交际工具。
商务英语有其自身的语言特点,翻译的关键就是领会并体现这些特点,实现语体对等。
关键词:功能对等;商务英语翻译中图分类号:H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0-0103-01一、奈达功能对等翻译理论的提出随着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各国翻译理论家总是给出不同的说法。
在众多的翻译家中,美国著名翻译家尤金·奈达是当今西方世界享有盛名的几位翻译理论家之一,在世界翻译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他从实际出发,发展了一套自己的翻译理论,最终成为翻译研究的经典之一。
其理论广为翻译对翻译实践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其中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是奈达翻译理论体系的核心。
奈达对等翻译理论的基本观点是逐渐形成的。
奈达最初使用的术语是“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
他是这样定义“动态对等”的: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应基本相同。
由于文化和历史背景过于悬殊,这两种反应不可能一模一样,但总存在着一种最大程度的反应对等,否则这种翻译就不能达到其目的。
1986年把“动态对等”改为“功能对等”.并指出,这两种说法的内涵实际上是一致的。
这样做的原因只是“为了避免‘动态’一词可能引起的误解”。
功能对等理论从读者接受角度去思考翻译问题.强调“读者反应”.要求读者不仅要理解原文。
更需要在此基础上采取行动。
奈达认为,如果译文读者能够像原文读者理解和欣赏原文一样理解并欣赏译文.那么就可以说.这样的译文实现了功能对等。
二、功能对等对商务英语翻译的指导意义(一)商务英语翻译的特点商务英语是应用于商务、经贸等领域,涵盖各种商务活动内容,满足商业交流需要的专业英语。
它是英语的一种功能变体,是专门英语中的一个分支,适于各种商务活动或场合中应用。
功能对等论文: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浅析
功能对等论文: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浅析摘要: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是其翻译理论体系的核心,以读者反映论作为译文判断的标准,即是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对等。
“功能对等”理论从多角度对翻译进行研究,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方法,但因过于强调译文的交际性和可懂性导致该理论的局限性。
关键词:功能对等;读者反应;局限性一、“功能对等”的基本观点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语言学家奈达,在世界翻译领域占有重要地位,为翻译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奈达的“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理论是其翻译理论体系的核心,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基础。
在对“功能对等”的阐述中,奈达强调以读者反应作为译文判断的标准,“读者反应论”是“功能对等”理论的核心,是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对等。
二、对等理论的演变发展奈达分析了翻译中译语文化和源语文化关系的三种类型,认为这三种关系是由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距离决定的。
在此基础上,他总结出翻译的两种基本导向:等值有两种不同的基本类型—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
形式对等关注信息本身的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与此相对应的是以“等效原则”为基础的动态对等。
在以动态对等为导向的翻译中,翻译的标准是“接受者和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和原语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存在的关系相同。
”他同时强调,动态对等的翻译以完全自然地表达方式为目标,译者并不坚持读者理解源语语境中的文化模式,而是尝试将接受者与他自己文化语境中的行为方式联系起来。
奈达的《论对等原则》一文集中阐发了动态对等思想。
他认为语言之间不存在绝对的对等,必须辨别翻译的不同类型,以确定不同的对等原则,根据信息的本质、作者的目的以及译者的目的、受众的类型等因素,对翻译进行了分类,即根据信息的本质,确定内容和形式何为翻译的主要考虑因素;根据作者及译者目的,确定翻译的预期目的是提供知识、引起情感反应,还是建议某种特有的行为举止。
奈达理论的核心概念是
奈达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功能对等”。
所谓“功能对等”,就是说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
为使源语和目的语的之间的转换有一个标准,减少差异,奈达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根据翻译的本质,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即“功能对等”。
在这一理论中,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
奈达有关翻译的定义指明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
“动态对等”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1. 词汇对等,2. 句法对等,3. 篇章对等,4. 文体对等。
在这四个方面中,奈达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
形式很可能掩藏源语的文化意义并阻碍文化交流。
因此,在文学翻译中,根据奈达的理论,译者应以动态对等的四个方面作为翻译的原则准确地在目的语中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
翻译形式对等是以原语为中心,尽量再现原文形式和内容。
功能对等注重读者反映,以最贴近、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文信息,使译文读者能够达到和原文读者一样的理解和欣赏原文的程度。
奈达的形式对等要求严格地再现原语的形式,其实也就是“逐字翻译”或“死译”。
奈达本人也不主张形式对等的翻译,他认为严格遵守形式无疑会破坏内容。
事实上,在汉语中很难找到一个完全与英文对等的句型来表达同样的内涵。
于是,译者将源语的深层结构转换成目的语的表层结构,即用目的语中相应的词汇直接说明、解释原文的内涵,以使译文读者更易接受译作。
根据奈达的翻译理论,文化差异的处理是与从语义到文体将源语再现于目的语紧密相联的。
只有当译文从语言形式到文化内涵都再现了源语的风格和精神时,译作才能被称作是优秀的作品。
汉语的词汇主要由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组成,词的组成比较方便,只要合乎事理,表意明确,便可以组合在一起,造句比较简单,不必考虑形式的一致。
而英语的语法特征是显性,句法特征是形合,次词比较灵活,构词比较自由。
功能翻译理论
功能翻译理论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是,奈达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功能对等”。
所谓“功能对等”,就是说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对等。
功能翻译论翻译出来的译本是有一定功能的;翻译目的论根据翻译目的来确定译文。
译文的翻译策略、语言风格等,需要根据目的来确定。
相关内容:1、第一,努力创造出既符合原文语义又体现原文文化特色的译作。
然而两种语言代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文化可能有类似的因素,但不可能完全相同。
因此,完全展现原文文化内涵的完美的翻译作品是不可能存在的,译者只能最大限度地再现源语文化。
2、第二,如果意义和文化不能同时兼顾,译者只有舍弃形式对等,通过在译文中改变原文的形式达到再现原文语义和文化的目的。
3、第三,如果形式的改变仍然不足以表达原文的语义和文化,可以采用“重创”这一翻译技巧来解决文化差异,使源语和目的语达到意义上的对等。
功能翻译理论是何时产生的?功能翻译理论是以目的论(skopos theory)为核心,强调问题和翻译功能的一种流派。
它的出现反映了翻译的全面转向:从原来站主导地位的语言学流派的注重形式的翻译观转向更加注重功能和社会文化因素的翻译观。
这种转向得益于交际理论、行为理论、话语语言学、语篇学说以及文学研究中趋向于接受理论的一系列研究活动。
功能翻译理论的形成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以卡瑟琳娜·莱斯(Katharina Reiss) 在1971年出版的《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一书为标志。
第二个阶段是赖斯的学生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创立的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
扩展资料产生背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国译学界深受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形成了以扭伯特卡德为代表的莱比锡学派和以威尔斯为代表的萨尔派。
前者立足于转换生成语法,在翻译中严格区分不变的认知因素和可变的认知因素;后者是奈达学说的追随者,主张建立翻译科学。
“对等”成为了翻译研究的中心,各种借鉴语言学理论的翻译对等论应运而生,但大都不过是对等形式的重新组合。
尤金奈达翻译理论
文体对等
不同文体的翻译作品有着各自独特的语言特征。 只有在同时掌握源语和目的语两种语言的特征, 且能熟练运用两种语言的情况下,译者才能创造 出真实体现源语风格的翻译作品。作品语言风格 的不同就意味着所蕴涵的文化因素也各不相同。 相反,在文学体裁的作品中,文化就成为翻译中 应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忽略了文化因素. 译作就成了没血没肉的、只是由词汇和句子堆积 起来的躯壳。因此,优秀的译者在文学翻译实践中 应充分考虑如何处理不同体裁作品中的文化差异。
句法对等
无庸质疑,句法对等比词汇对等更复杂。在英汉 互译之时,一个最明显的问题涉及到了单数和复数 的范畴。汉语经常用到复数时无明显语言标示,而 在英语里,复数则体现得淋漓尽致。此外,性和数 等语法标示在翻译时还会涉及时态的一致性。因此, 译者不仅要清楚在目的语言里有没有这种结构,而 且还要明白这种结构的使用频率。有时,词汇的差 异也会给句法对等带来翻译上的障碍。例如,汉语 没有关系代词,这就意味着在英汉翻译时,需要考 虑定语从句的次序和组合。
词汇对等
一个词的意义在于它在语言中的用法。而在实际翻 译中,让人困惑的是怎样在目的语里找到对应的意 义。英汉词汇对等包含了字词对等、多词同义、一 词多义、词义交织和无对等词语等五种对应情况, 其中字词的完全对等主要是专用名和技术词汇。尽 管在两种语言之间,没有哪两个词的意义是完全相 同的,但语言可以使用不同的形式来表达相同的意 义。例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 “The People’ S Republic of China.” 之间的 音位和拼写差异是很明显的,但却指向同一事物。
影响
功能对等理论是尤金·奈达的翻译理论的核心, 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翻译理论界产生过巨大 的影响,是我国较早被引进的理论之一,因此在中国 译学界的影响较大,也是国内译学界评价较多的理 论。功能对等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也是影响深远。 伴随着翻译学影响的扩大,翻译学研究的范围也在 扩大,但是功能对等理论在对翻译实践的指导方面 作用仍然不可忽视。
浅谈英汉翻译中奈达“功能对等”与“形式对等”理论的应用
- 202-校园英语 / 翻译研究浅谈英汉翻译中奈达“功能对等”与“形式对等”理论的应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齐鑫【摘要】本文根据著名语言学家、翻译家、翻译理论学家尤金•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以及形式对等翻译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差异以及举例说明其应用效果。
【关键词】英汉翻译 功能对等 形式对等一、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奈达作为现代翻译理论的鼻祖,主要倡导利用科学的方法研究翻译,1969年,他与塔伯合作完成了著作《翻译理论与实践》,对动态对等,意义的分析、翻译的步骤等话题进行了阐述,书中提出:“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 ” . 即翻译是在接收语中寻找和源语信息最切近的、自然的对等话语。
这个定义包括三个基本术语:(1)对等,即指向源语言信息;(2)自然,即指向受体语言;(3)最切近,是在极度相似的基础上将二者联系在一起。
首先是意义上“最切近”,而在“自然”的基础上选择意义与原文最接近的译文,首先是意义上的对等,其次才是风格上的对等即形式对等。
所以功能对等理论是奈达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
尽管功能对等是我们要追求的目标,但同时也是一个逐渐递变的概念,因为奈达认同内容和形式等传统概念之间的“冲突”而非总能轻而易举的解决。
奈达强调如果要确定对等效应,意义的对应必须优先于文体的对应,这是处理这种冲突的总体原则。
动态对等即功能对等包括四个方面:文体,句法,篇章和词汇对等。
在实践中,译文读者理解原文的信息少于原文读者理解的信息,译者就需要拉长信息的表达形式,为使译文读者理解原文的信息与原文读者理解的信息趋于对等。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奈达翻译理论体系的核心
[摘要]传统的翻译方法相关论文只围绕直译与意译之争,而奈达从《圣经》翻译提出功能对等即读者同等反应。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是奈达翻译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从新的视角提出的新的翻译方法,它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也有丰富的实践基础,对翻译理论的进一步完善是一大贡献。
[关键词]功能对等;奈达翻译;英语论文范文尤金·A·奈达博士是西方语言学翻译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他的学术生涯中,从事过语言学、语义学、人类学、通讯工程学等方面的研究,还从事过《圣经》的翻译工作,精通多国文字,调查过100多种语言。
经过五十多年的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至今他已发表了40多部专着、250余篇论文。
“自八十年代初奈达的理论介绍入中国以来,到现在已经成为当代西方理论中被介绍的最早、最多、影响最大的理论。
他把信息论与符号学引进了翻译理论,提出了‘动态对等’的翻译标准;把现代语言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到翻译理论中来;在翻译史上第一个把社会效益(读者反应)原则纳入翻译标准之中。
尤其是他的动态对等理论,一举打破中国传统译论中静态分析翻译标准的局面,提出了开放式的翻译理论原则,为我们建立新的理论模式找到了正确的方向。
奈达在中国译界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奈达的理论贡献,主要在于他帮助创造了一种新姿态对待不同语言和文化的气氛,以增进人类相互之间的语言交流和了解。
”[1]翻译作为一项独立的学科,首先应回答的问题就是:什么是翻译?传统翻译理论侧重语言的表现形式,人们往往醉心于处理语言的特殊现象,如诗的格律、诗韵、咬文嚼字、句子排比和特殊语法结构等等。
现代翻译理论侧重读者对译文的反应以及两种反应(原文与原作读者、译文与译作读者)之间的对比。
奈达指出:“所谓翻译,就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贴切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奈达在《翻译理论于实践》一书中解释道,所谓最切近的自然对等,是指意义和语体而言。
但在《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中,奈达又把对等解释为是指功能而言。
从动态对等到功能对等_奈达对等翻译观简述_张雪芳
安徽文学
理 论 新 探
在内容上的一致优先于形式上的一致, 有失偏颇, 容易给人一 种印象, 认为内容和形式矛盾。 动态对等常常被误解, 而采用 “功能对等” 这一术语旨在突出翻译的交际功能, 消除这种误 解。 “功能对等” 要求译文与原文不但在信息内容上对等, 而 且尽可能在形式上也要求对等。相比之下 “功能对等” 比 “动 态对等” 更具说服力。 在 《语言与文化-翻译中的语境》 一书中, 奈达也设专章讨 论功能对等。他阐述了自己变换说法的原因: 一些人误认为 “动态对等” 只强调译文效果; 因此, 为了消除这种误解, 也为 了强调 “功能” 这一概念, 开始改用 “功能对等” 这一表达来描 述翻译的充分程度。 他认为, 要达到功能对等, 需要满足六条 原则。总的来说, 为了达到这一对等, 译者应该对语言资源、 文化的重要性和翻译的艺术有着不同寻常的感受力。 奈达 同时也看到, 没有两种翻译是完全对等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 说, 对等只是一个目标。 以对原文的近似度, 可以区分出不同 层次的对等。最低层次的功能对等应该是指 “译文能达到充 分的对等, 使译文听众或读者能理解和欣赏原文听众或读者 对原文的理解和欣赏。 ” 这是一种最基本的要求 “低于这一层 次的译文就难以让人接受。 ” 而最高层次的对等则是指 “译文 达到高度的对等, 使目的语听众或读者在理解和欣赏译文时 的反应, 与原文听众或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和欣赏的反应基本 一致” 。 而最高层次的翻译几乎不可能实现, 因为这种翻译 要求源语与译语之间存在较高程度的语言文化对应。 从动态对等到功能对等, 奈达不断吸收各种新的研究成 果, 对他的理论不断地进行修正; 使其不断趋于完善, 以适应 当今翻译理论的快速发展, 也使这一概念至今仍具有讨论和 研究价值。在学习和研究这一观念的时候, 我们应该既看到 它的优点和价值, 也应该注意到其不足之处。 从六十年代提出对等概念以来, 奈达的这一学说在翻译理 论界引起了较大影响。 “动态对等” 翻译理论是奈达翻译理论 体系的核心, 它既以奈达多年来在圣经翻译工作中积累的经验 为基础, 又以深厚的语言学理论为支撑。 它的提出让理论界摆 脱了长久以来对直译、 意译的反复讨论。 奈达较为系统地分析 了翻译问题, 对翻译过程和译文批判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同时, 这一理论也受到了严厉的批评。有学者认为对等 过分关注词汇层面, 另外一些则认为对等是无法实施的, 尤其 (上接第 382 页)义利思想更容易为中国民众所接受, 其应当为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可利用的传统文化资源之一。 纵观周边东亚各国的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 可以清楚地 看到, 日本和 “亚洲四小龙” 的崛起中, 都包含有儒家义利观与 西方市场经济制度合理结合的因素。被西方称为 “儒家资本 主义” 的日本在发展市场经济中引入儒家义利观作指导, 用儒 家思想来协调市场经济的发展, 走 “论语加算盘” 的道路, 提倡 “义利合一” , 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推动了日本的崛起。而 “亚 洲四小龙” 的经济快速发展虽包括诸多因素, 但重视 “义利合 一” , 义与利的关系处理得较好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 作为 儒家思想发源地的中国, 有着丰富的儒家义利观思想, 批判地 继承和发展儒家义利观, 必能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 展起到协调和推进作用。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自觉经济, 市场经济的发展不 仅是体制上的确立和完善, 也是一个市场道德主体道德素质 生成的过程。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义利观所倡导 “重义不轻 利, 尚义不排利, 以义节利” 的精神在肯定企业、 个人追求利益 正当性的同时又强调企业、 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应遵守社 会道德规范, 这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价值理念 是相符合, 有助于人们逐 “利” 思 “义” , 明白谋利虽然无可厚 非, 但谋利手段有正当和不正当之别, “利” 有可取与不可取之 分, 帮助他们以节利, 在义与利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引 导他们在合乎社会道德规范的前提下, 用正当的手段追求正 当的利益, 进而在他们的思想中形成义与利相统一的价值观, 促使市场经济和社会道德,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和谐发展。 儒家义利观产生并发展于中国古代自给自足的农业社 会, 其观点多有局限, 特别是宋代理学家们所提倡的 “义利对 立” 的观点, 在其后的几百年间严重束缚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是对等的反应, 因为两个语篇在不同文化中对不同的接受群 体产生的效果不可能相同, 并且读者的反应无法测量; 因此, 对译文读者反应的评判不可避免会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国内 也有学者认为奈达的理论在认知能力、 求真心理等六个方面低 对等理论更多地 估了读者, 低估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并且, 适用于以传达信息为主的文体, 如圣经等; 而对于文学性较强 的小说和诗歌等, 对等理论就不能成为检验译文质量的标准。 然而, 从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到功能对等, 从最初对 “内 容” 和 “意义” 的关注, 到对形式的重视, 奈达对自己的对等翻 译观进行不断的修正。也正因为如此, 对等理论至今仍影响 着国内外翻译学界。 他对翻译理论界的贡献也是不言而喻的。
奈达_功能对等_理论的探讨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探讨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商务英语教研室 刘成科[摘 要]奈达的翻译理论是最受中国翻译研究者欢迎的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之一。
本文介绍和评述了奈达翻译理论中的核心——“功能对等”理论,并进一步探讨了“功能对等”理论所遵从的原则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翻译理论 尤金・奈达 功能对等 一.引言翻译作为语际交流的桥梁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只要人类社会存在不同民族、不同语言包括使用相同语言不同方言之间的交流,就会有翻译的存在。
然而,尽管翻译实践早就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共同进步,但构建翻译理论系统却显得举步维艰。
在西方世界,直到16世纪法国的多雷Do let 发表过翻译论文之后,在法兰西学院和詹森主义的共同影响下,人们才开始认真探索翻译理论,按照科学的方法从理论上系统研究翻译活动。
但是从那以后,由于人们对“可释性”这一古老的问题,即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之间是否存在可译性问题长期争论不休,对翻译活动的悲观论调长期盛行,从而延缓了翻译理论的形成。
上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语言学家、翻译家尤金・奈达提出了一套“以读者的反应为依据的翻译理论”,在西方翻译学理论体系中树起了一面旗帜,一改过去翻译理论只注重原作在译文中的表现情况,和译文与原文表现对等的翻译观念。
而他的“功能对等”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初被介绍到中国以来,已经成为当代西方理论中被引进的影响最大的理论。
它对一直受忽视的译文读者给予了更多的重视,尤其是他的核心理论“功能对等”理论,打破了中国传统翻译中静态分析翻译标准的局面,提出了开放式的翻译理论原则。
二.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不同语言尤其是不同语系的语言之间往往在语言背景、思维方式、语言结构和表达方法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绝对的等值是不可能实现的,奈达在等值论方面做了精辟的论述。
奈达的“功能对等论”及其评价
奈达的“功能对等论”及其评价主题:奈达的“功能对等论”:理论与应用评价奈达的“功能对等论”是翻译理论中的重要学说,强调在翻译过程中追求原文与译文之间功能的对等,而非简单的词汇对应。
这一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翻译视角,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翻译中的难题。
“功能对等论”主张翻译的目的是实现原文与译文之间的功能对等,而非字面上的逐字翻译。
这意味着翻译不仅仅是词汇和语法的对应,更是语义和文化的对等。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奈达提出了三个核心原则:词汇对等、语法对等和语境对等。
词汇对等要求译者准确理解原文中的每个词汇,并在译文中找到相应的词汇表达;语法对等则强调译者需掌握原文和目标语言的语法规则,从而在译文中保持原文的语法结构;语境对等则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考虑原文和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以实现译文与原文在语境上的对等。
为了验证奈达“功能对等论”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我们来看一个实践案例。
比如翻译“天生我材必有用”这句话时,如果我们单纯从词汇和语法角度翻译,可能会译为“I was born with certain talents which will surely be useful one day”。
然而,这种翻译并没有考虑到原文的文化背景和语境,导致译文与原文之间的意义有所偏差。
而如果我们在翻译中注重功能对等,将原文和译文看作是整体,那么我们可以将这句话译为“Everybody has his day”。
这个译文不仅实现了词汇和语法的对等,更重要的是考虑到了原文的文化背景和语境,实现了功能的对等。
评价奈达的“功能对等论”,我们首先要肯定这一理论的重要性和价值。
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的翻译视角,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翻译中的难题。
然而,我们也需要注意到,“功能对等论”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一些挑战。
比如,对于一些文化特色浓厚的词汇和表达,往往很难在目标语言中找到完全对应的表达方式,这就需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进行灵活处理。
浅析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
浅析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摘要:奈达的翻译理论是最受中国翻译研究者欢迎的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之一。
本文介绍和评述了奈达翻译理论中的核心――“功能对等”理论, 并进一步探讨了“功能对等”理论所遵从的原则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翻译理论尤金•奈达功能对等一、引言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著名语言学家、翻译家尤金•奈达提出了一套“以读者的反应为依据的翻译理论”, 在西方翻译学理论体系中树起一面旗帜,一改过去翻译理论只注重原作在译文中的表现情况, 和译文与原文表现对等的翻译观念。
而他的“功能对等”理论自20 世纪80 年代初被介绍到中国以来, 已经成为当代西方理论中被引进的影响最大的理论。
它对一直受忽视的译文读者给予了更多的重视, 尤其是他的核心理论“功能对等”理论, 打破了中国传统翻译中静态分析翻译标准的局面, 提出了开放式的翻译理论原则。
这一理论给中国翻译界带来了新鲜空气,也给译论注入新的血液。
然而奈达的理论对我们的翻译究竟有何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呢? 本文将从该理论的起源,实质,对中国翻译理论的影响与指导意义及相关争议等方面来对该理论进行介绍。
二、功能对等论的起源功能对等论在翻译史上是同等效果论的变体。
在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同等效果论的是英国翻译理论家泰特勒。
1790 年,他在《优秀的翻译》一文,为“优秀的翻译”下了一下定义:“好的翻译是把原作的优点完全移植在译作语言之中,使译语使用者像原语使用者一样,对这种优点能清楚地领悟,并有着同样强烈的感受”。
这就是说优秀的译文应该能够在不同的语言社会里和原作产生同等的效果。
而德国翻译理论家考尔在1896 年的《翻译艺术》一书中称之为“效果相等”。
英国翻译理论家E. V. Rieu 则把这一项要求正式命名为“同等效果原则”。
在中国的译论史上也有不少翻译家及翻译理论家提到过翻译中的等效问题。
马建忠在1894 年提出的“善译”思想中,等效理论就初见端倪。
功能对等理论
小组成员:葛玉涛、汪洵、陈浩、陈康宁
内容
Eugene Nida简介
功能对等理论简介 案例分析
Eugene Nina 简介
报告人:陈浩
Eugene Nida简介
Eugene A. Nida (尤 金·A·奈达)(November 11, 1914 – August 25, 2011) was a linguist who developed the dynamic-equivalence Bible-translation theory and one of the founders of the modern discipline of Translation Studies.
我方十分乐意报盘如下,此报盘以 5 月 20 日前收到对方复函为准。
谢谢
功能对等强调译文的读者和原文的读者在感受上基本相同。翻译文本时除了有词 汇表层意义的对等,还应该有深层次的语境和文化等意义的对等。奈达认为应该 时刻关注和预计目的语接受者对译文的理解程度和效果,当目的语接受者对译文 的反应和源语接受者对原文的反应一致时,便达到了最佳的翻译效果。也就是用 翻译实践的效果来评价译文的优劣和检验翻译的准确度。
案例分析
商务文本涉及到经济、贸易、法律等各个领域,因此不可避
免的牵涉很多术语。许多术语意义广泛,如果直接将原语译成目
的语,一些词语很可能让人不明白,因此在商务材料的翻译中, 译者必须正确理解专业术语,在目的语中选用正确、规范的对等 术语。例如: 不能把“不可抗力”直译为 “force that cannot be resisted”,其对应的翻译应是 “force majeure”。同样, “make an offer”也不是“提供帮助”,而是“发盘”。
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看政论文的翻译
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看政论文的翻译作者:刘冠男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32期摘要:功能对等是奈达翻译理论的核心思想。
本文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出发,从词汇和句子的不同角度分析了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阐述了功能对等理论在政论文翻译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政论文;政府工作报告;奈达;功能对等;翻译作者简介:刘冠男(1982.11-),女,山东聊城人,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硕士(笔译)。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2)-23--011、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按照奈达对翻译的定义,“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风格)在译语中用最贴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首先是意义,其次是文体(风格)”[1]。
功能对等是奈达翻译理论的核心思想。
奈达认为,功能对等是以读者心理反应为基础的,也就是说原文读者读原文取得的心理反应和译文读者读译文的心理反应相似[2]。
在此基础上,奈达进一步提出“最高层次的对等”和“最低层次的对等”两个概念。
2、政论文的特点政论文属于应用文体的一种,具有一定的政治倾向,讲求确切,严谨,鲜明,富有鼓动性。
《政府工作报告》属于政论文,除具有政论文的普遍性外,还有自己的特点。
政府工作报告中长句较多、句子无主语现象较多,修饰语较长,词的重复现象较多,具有浓厚中国特色的词汇较多。
3、功能对等理论在政论文中的应用本文结合2011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及其英译本,分析政论文在词语、句子等方面的翻译策略。
3.1.政论文词语的翻译3.1.1、重复性词语的翻译政论文中重复性词语出现较多,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坚持”一词出现了43次之多,因此在翻译重复性词语时,我们要针对不同情况,结合上下文语境,从功能对等的角度出发,使内容的一致优先于词语的一致。
(完整版)功能对等理论
功能对等理论功能对等理论由美国人尤金·A·奈达(Eugene Nida)提出,奈达师从几位著名的结构主义语言大师,本身也是有重要地位的语言学家,曾任美国语言学会主席。
但这位在学术界赫赫有名的人物,偏偏远离学术重镇,默默地在美国圣经协会供职半个多世纪。
他一生的主要学术活动都围绕《圣经》翻译展开。
在《圣经》翻译的过程中,奈达从实际出发,发展出了一套自己的翻译理论,最终成为翻译研究的经典之一。
奈达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功能对等”。
所谓“功能对等”,就是说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
简介编辑为使源语和目的语的之间的转换有一个标准,减少差异,尤金·A·奈达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根据翻译的本质,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即“功能对等”。
在这一理论中,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郭建中,2000 , P65) 。
奈达有关翻译的定义指明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
“动态对等”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1. 词汇对等,2. 句法对等,3. 篇章对等,4. 文体对等。
在这四个方面中,奈达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郭建中,2000 , P67) 。
形式很可能掩藏源语的文化意义并阻碍文化交流。
因此,在文学翻译中,根据奈达的理论,译者应以动态对等的四个方面作为翻译的原则准确地在目的语中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步骤编辑为了准确地再现源语文化和消除文化差异,译者可以遵循以下的三个步骤。
第一,努力创造出既符合原文语义又体现原文文化特色的译作。
然而,两种语言代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文化可能有类似的因素,但不可能完全相同。
因此,完全展现原文文化内涵的完美的翻译作品是不可能存在的,译者只能最大限度地再现源语文化。
第二,如果意义和文化不能同时兼顾,译者只有舍弃形式对等,通过在译文中改变原文的形式达到再现原文语义和文化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传统的只围绕直译与意译之争,而奈达从《圣经》翻译提出功能对等即读者同等反应。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是奈达翻译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从新的视角提出的新的翻译方法,它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也有丰富的实践基础,对翻译理论的进一步完善是一大贡献。
[关键词]功能对等;奈达翻译;英语论文范文尤金·A·奈达博士是西方语言学翻译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他的学术生涯中,从事过语言学、语义学、人类学、通讯工程学等方面的研究,还从事过《圣经》的翻译工作,精通多国文字,调查过100多种语言。
经过五十多年的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至今他已发表了40多部专着、250余篇论文。
“自八十年代初奈达的理论介绍入中国以来,到现在已经成为当代西方理论中被介绍的最早、最多、影响最大的理论。
他把信息论与符号学引进了翻译理论,提出了‘动态对等’的翻译标准;把现代语言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到翻译理论中来;在翻译史上第一个把社会效益(读者反应)原则纳入翻译标准之中。
尤其是他的动态对等理论,一举打破中国传统译论中静态分析翻译标准的局面,提出了开放式的翻译理论原则,为我们建立新的理论模式找到了正确的方向。
奈达在中国译界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奈达的理论贡献,主要在于他帮助创造了一种新姿态对待不同语言和文化的气氛,以增进人类相互之间的语言交流和了解。
”[1]翻译作为一项独立的学科,首先应回答的问题就是:什么是翻译?传统翻译理论侧重语言的表现形式,人们往往醉心于处理语言的特殊现象,如诗的格律、诗韵、咬文嚼字、句子排比和特殊语法结构等等。
现代翻译理论侧重读者对译文的反应以及两种反应(原文与原作读者、译文与译作读者)之间的对比。
奈达指出:“所谓翻译,就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贴切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奈达在《翻译理论于实践》一书中解释道,所谓最切近的自然对等,是指意义和语体而言。
但在《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中,奈达又把对等解释为是指功能而言。
语言的“功能”是指语言在使用中所能发挥的言语作用;不同语言的表达形式必然不同,不是语音语法不同就是表达习惯不同,然而他们却可以具有彼此相同或相似的功能。
奈达所强调的是“对等”“、信息”“、意义”和“风格”,奈达从语义学和信息论出发,强调翻译的交际功能,正如他自己所说“:翻译就是交际”,目的是要寻求原语和接受语的“对等”。
他所说的“信息”包括“意义”和“风格”,着重于交际层面。
他实质上要打破的是传统的翻译标准。
他把翻译看成是“语际交际”,也就是在用交际学的观点来看问题。
交际至少应当是三方的事情:信息源点———信息内容———信息受者,也就是说话者———语言———听话者。
奈达注重译文的接受者,即读者,而且都对读者进行了分类。
奈达根据读者的阅读能力和兴趣把读者分为四类:儿童读者、初等文化水平读者、普通成人读者和专家。
他曾说过,一些优秀的译者,常常设想有一位典型的译文读者代表就坐在写字台的对面听他们口述译文,或者正在阅读闪现在电脑显示屏上的译文。
这样,就好像有人正在听着或读着译文,翻译也就不仅仅是寻求词汇和句法的对应过程。
运用这种方法,译者就可能更自觉地意识到“翻译就是翻译意思”的道理。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是翻译界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
奈达对不同的之间的交流提出了新的观点。
他认为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特点,一种语言所表达的任何东西都可以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
尽管不同民族之间难以达到“绝对的”交流,但是可以进行“有效的”交流,因为人类的思维过程、生产经历、社会反应等有许多共性。
他这种思想主要基于他对上帝的信仰和对《圣经》的翻译。
在他看来,上帝的福音即是真理,可以译成不同的语言,也可以为不同国家的人所理解。
因此,他提出“最贴近、最自然的对等”。
奈达把翻译分为两种类型:形式对等翻译和动态功能对等。
翻译形式对等是以原语为中心,尽量再现原文形式和内容。
功能对等注重读者反映,以最贴近、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文信息,使译文读者能够达到和原文读者一样的理解和欣赏原文的程度。
奈达的形式对等要求严格地再现原语的形式,其实也就是“逐字翻译”或“死译”。
奈达本人也不主张形式对等的翻译,他认为严格遵守形式无疑会破坏内容。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的提出是对译学研究的一个重大贡献。
首先,他提出了一个新的翻译评价标准。
他指出:翻译准确与否取决于普通读者正确理解原文的程度,也就是把译文读者反应与原文读者反应进行对照,看两者是否达到最大限度的对等。
其次,他提出的“最贴切、最自然的对等”标准也不同于传统的“忠实”标准,这样对译者的要求也就更高。
因为“忠实”只是基于原文,而“对等”则是既照顾原文和原文读者,又照顾译文和译文读者。
第三,他用新的眼光看待翻译过程。
传统的观点认为翻译过程是单向的、直线式过程,即原文—译者—译文;而奈达认为翻译过程还应包括译文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和评价。
应当指出,奈达的理论也有一些值得探讨之处。
首先,他的翻译论来源于对《圣经》的翻译经验,因此,他所提出的翻译标准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的文本。
由于《圣经》翻译的目的在于传教,译者当然应注重读者反应。
但是对于文学翻译,译者就很难或者说没有必要总是考虑读者反应。
因为文学作品的解读常常受到许多主观因素的影响,由于读者在文化素养、价值观、审美观、情感体验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不同读者在不同时代对同一作品的理解往往相差甚远。
即便是原文读者对原文的理解也可能千差万别,更何况是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译文读者。
因此不能把读者反应作为评价译文优劣的唯一标准。
其次,他的功能对等论在某种程度上排斥文化交流。
他认为翻译中要尽量使用译文读者熟悉的表达法来替换难懂的、或可能引起误解的原语习惯表达法。
事实上,不同文化之间确实存在差异,而翻译的目的之一也就是促进文化交流。
保留原语的一些表达法有利于读者了解外国文化,丰富本国的语言。
奈达的理论可总结为功能论,奈达强调读者反应和贴切、自然,奈达把形式和意义看作是翻译中两个对立的部分,因此他反对形式对等,张功能对等。
奈达虽然提出有形式对等和功能对等,但他真正主张的是功能对等的翻译,而且适用于所有文本类型。
奈达注重读者反应,主张用接受语的表达习惯代替原文中外国文化的表达方式,也就是主张“归化”。
奈达以现代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社会符号学、交际学理论和信息论为指南,采用不同于传统的、令人耳目一新的研究方法,对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中种种问题都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对的进一步完善作出了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1]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2]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3]思果.翻译研究[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4]萧立明.新译学论镐[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5]谢天振.翻译研究新视野[M].青岛出版社,2003.[6]张南峰.中西译学批评[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关键词:翻译理论功能对等目的论差异性论文摘要:在当今翻译界,尤金·奈迭和德国功能派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作为着名的美国语学派翻译大师,其关于翻译的“功能对等”核心理论更是影响深远。
然而,“功能对等”和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奠基理论一“目的论”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对这两种翻译理论的比较研究,在两者相似性的基础上,着重谈二者的相异性,说明后者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前者的缺陷,拓宽了翻译研究视角,是对前者的重大突破和重要补充。
一、尤金·奈达“功能对等”理论概述“功能对等”(FunctionalEquivalence)理论是美国着名的语言学家、翻译大师尤金·奈达提出的,是翻译理论的核心,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翻译理论界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是我国较早被引进的理论之一。
因此,在译学界的影响较大,也是国内译学界评价较多的理论。
“功能对等”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1)词汇对等;(2)句法对等;(3)篇章对等;(4)文体对等。
因此,在文学翻译中,根据奈达的理论,译者应以动态对等的四个方面作为翻译的原则准确地在目的语中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
与以往的翻译理论相比较,功能对等理论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将翻译纳入语言学的研究领域的同时,还将文化以及西方文论中的读者反映纳入到翻译研究的领域。
功能对等理论以意义和风格对等为基础,强调译入语读者对译文的反映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映基本一致。
将读者客观反映作为衡量译品好坏的标准。
二、德国功能派“目的论”概述功能派翻译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在德国兴起。
其形成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首先,凯瑟琳娜·莱斯(KatharinaReiss)在1971年出版的《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PossibilityandLimitationsinTranslationCirticism)一书中提出了功能派;理论思想的雏形。
不久以后,其学生汉斯·弗美尔(HansVermeer)摆脱以原语为中心等值论的束缚,创立功能派的奠基理论: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y)。
根据这种理论,所有翻译遵循的首要法则是“目的法则”:翻译行为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结果决定方法。
在弗美尔的“目的论”基础上,贾斯塔·赫利·曼塔莉(JustaHoly—Manttari)进一步功能派翻译理论。
她用信息传递来指各种跨文化转换,视翻译为一项为现实特定目的的复杂活动。
20世纪90年代,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naeNord)已有功能翻译理论,写成《目的性行为——析功能翻译理论》(TranslatingaSaPur—posefulActivity),提出“忠诚”原则来完善功能翻译理论。
三、“功能对等”和“目的论”的差异性(一)两者的理论基础不同1.“功能对等”的理论基础(1)社会语言学和语言交际功能:尤金·奈达在1964年出版的《翻译探索》一书中,从社会语言学和语言交际功能的角度,提出了“动态对等”(dynamicequivalence)理论。
后来,奈达用“功能对等”(functionalequivalence)替换了“动态对等”,因为“功能”二字把翻译视为一种交际形式,着重于翻译的内容和结果,因而比“动态”更合理。
(2)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尤金·奈达,根据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中“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的学说,提出翻译应以反映“深层结构”的“功能对等”为主,而不是反映“表层结构”的“形式对应”,使泽文文本的读者基本上能以原文读者理解和欣赏原文的方式来理解和欣赏译文。
2.“目的论”的理论基础(1)行为交际理论:目的论者把翻译视为一种有意图的人际互动行为,翻译首先是意图改变现有事物的状况,或是告知目标读者源语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