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活性药物使用与护理

合集下载

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与护理

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与护理

剂量与用法
<2ug/(㎏.min)
•增加利尿药的反应和增加钠离子的排泄作用, 可以看到比较有效的利尿效果.(但如果效果不 明显则应停用)
2--5ug/(㎏.min)
增加心肌的收缩力和心排
﹥5ug/(㎏.min) •增加外周血管的阻力以提高血压.
去甲肾上腺素
血管收缩作用 具有很强的血管收缩作用,使全身小动脉和 小静脉都收缩(但冠状血管扩张),外周 阻力增加,血压升高,静注用于各种原因 引起的休克。
硝酸酯类
硝酸甘油
硝酸异山 梨 酯 (消 心痛,异 舒吉)
硝酸甘油剂量与用法
片剂
•口服:0.5/次.1日内可多次 含服. •静脉:剂量可以维持在 10--30 ug/(㎏.min)
针剂
应用与观察
• 药物不良反应:头痛,面色潮红,灼热,恶心,眩晕, 出汗,虚脱.偶见皮疹. • 静脉使用过高剂量时容易发生耐药.应注意病 人对药物剂量的反应情况. • 硝酸甘油过敏禁用.颅内压增高,青光眼,严重贫 血.等禁用. • 异舒吉:直立性低血压,头晕,嗜睡等.
硝普钠
静脉及动脉血管扩张
用于高血压急症及急性心力衰竭.是一种 快速,有效的静脉及动脉血管扩张药
硝普钠 用法与用量
推荐使用的剂量为0.3 ug/(㎏.min) 逐渐加至5 ug/(㎏.min).
硝普钠
建议在严密的监护条件下使用,注意 观察血压,神志的变化.及时发现由 于病人的血压被降至较低水平时, 不能满足病人头部的血液供应的情 况
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与护理 ICU
曾兆慧
血管活性药物概念
对血管产生扩张及收缩作用的药物
儿茶酚氨类 • 多巴胺 • 多巴酚丁 胺 • 去甲肾上 腺素
扩张血管类 •硝酸酯类 •磷酸二酯酶 抑制药 米力 农

血管活性药物使用与护理

血管活性药物使用与护理

1、硝普钠
注意点:
1、严密监测血流动力学,补足血容量; 2、撤药时应给予口服降压药巩固疗效,防骤然停药有“反跳”现象; 3、本药对光敏感,溶液稳定性较差(最好以5%GS稀释)。滴注溶液应 新鲜配制并注意避光; 4、新配配置的药液保存及应用不应超过 6h,以免药物分解,降低疗效;
5、单一静脉通路输注,以免引起血压波动。
阿托品、异丙肾、临时起搏器--房室传导阻滞、窦性
心动过缓等慢性心律失常
1、硝普钠
药物特性:
是一种自发释放N0直接扩张小动脉、静脉的血管平滑肌, 降低体循环和肺循环阻力,具有作用强、生效快和持续时间 短的特点;
静脉给药,可先从小剂量开始,直到效果满意为止,
0.2-10ug/Kg/min,一般维持12~48小时即停药。
常用剂量: 5-20ug/Kg/min。
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新进展
血管活性药物和肾功能
传统观念
多巴胺<5ug/kg.min
多巴胺<5ug/kg.min
改善肾血流,保护肾功能
药物对肾功能的影响
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对肾功能的比较
多巴胺 多巴酚丁胺
增加尿量 并不增加Ccr
结论
不增加尿量 但明显增加Ccr
多巴酚丁胺能够改善肾脏灌注,多巴胺仅具有利尿作用
一、定 义
通过调节血管舒缩状态,改变血管平滑肌张力和改 善或增加肾脏和肠道等内脏器官的血流灌注,影响心脏前 负荷、后负荷,纠正组织缺氧,防止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 征而达到治疗目的的药物。
血管活性药物的作用
对心脏和血管系统的影响主要在三个方面: (1)对血管紧张度的影响 (2)对心肌收缩力的影响 (3)对心肌自律性的影响 心脏术后常用于调节血压、改善心排血量和组织 器官的灌注

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和护理PPT课件

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和护理PPT课件

内容
1
血管活性药物的概述
2
药物的作用机制
3
血管活性药物的护理
4
临床用药的注意事项
.
3
一血管活性药物的概述
定义:血管活性药物通过改变血管平滑肌 张力,调控血压;影响前负荷(通过静脉 系统的容量);影响后负荷(外周阻力和 小动脉收缩和舒张)。
分类:1血管扩张剂:硝酸甘油、硝普钠
2血管收缩剂: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多巴 酚丁胺、阿拉明等
.
13
去甲肾上腺素
【药理作用】 主要兴奋-受体,对阻力血管和容量
血管均有强烈的收缩作用。
注意事项:
长期大量使用可导致重要脏器和组织血流减 少,加重微循环障碍,可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
14
异丙肾上腺素
【药理作用】
主要兴奋ß-受体,使心肌收缩率增加,心 率加快,传导加速。
注意事项:
应用后可使心排量增加,收缩压增高,舒 张压下降,肾血流量增加,尿量增多。大 剂量使用可使静脉血管扩张,收缩压、舒 张压降低。
注意事项
❖ 持续使用>24小时会逐步产生耐药作用, 即同剂量药效下降或无效,因此不主张长期 静脉使用。
❖ 说明书:避光储存, 无说明避光使用!
.
8
硝普钠
【药理作用】
同时扩张小动脉和小静脉,降低心 室的前后负荷属于一种控制性降压药
注意事项
❖ 长期用药时,易产生神经中毒症状,并 可导致甲状腺功能低下。 ❖ 一般情况需6小时更换,新观点只要避光得当
.
4
二 药物的作用机制
血 管 活 性 药 物
血管收缩剂 血 压
血管扩张剂
.
5

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与管理

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与管理
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使成50ml
微量泵泵入给药
ml/h = ug/kg·min
二、分类及特点
多巴胺
【护理观察】 1.尿量:利尿效果;联合应用利尿剂时尤其注意。 2.心率:↑ 3.血压:↑
二、分类及特点
多巴酚丁胺
【规 格】20mg/支
【药理作用】选择性激动心脏β1受体,能增加心肌收缩力, 改善左心功能的作用优于多巴胺.
【适 应 症】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 心脏外科术后、创伤引起的综合征,以及常规治疗疗效不 好的心功能不全患者。也可以增加肾及肠系膜动脉的血流 量,防止缺血所致的休克。
尿少、血压低、心排量低的患者,但需排除血容量不 足。
二、分类及特点
多巴胺
小剂量(<2ug/kg·min)
激动多巴胺受体,肾和肠系膜血管 扩张,增加肾血流量,利尿效果;
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护士
合作、交流 信任、支持
临床 药师
共同进步
二、分类及特点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氨力农、米力农
【药理作用】兼有正性肌力及扩张血管双重作用;
【适 应 症】对洋地黄、利尿药、血管扩张药物治疗无效 或效果欠佳的急慢性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疗效:米力农>氨力农
二、分类及特点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氨力农、米力农
【用
法】
负荷量 25-75µg/kg,5-10分钟缓慢静注,以后每分钟维
【适 应 症】用于器质性心脏病时心肌收缩力下降引起的 心力衰竭,包括心脏直视手术后所致的低排血量综合征, 作为短期支持治疗。
二、分类及特点
多巴酚丁胺
【用 法】 多巴胺剂量(mg) = 患者体重(kg)× 3 微量泵泵入给药。 【应用与观察】 心率、血压及尿量。

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及护理

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及护理

应用要点
明确目标选准药物! Nhomakorabea血管活性药物在危重病人的救治 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护 士,我们必须做到将药物精确、 安全、有效、定量、均匀、持续 地注射到患者体内 !
4
血管收缩药物作用 与剂量有关,开始 时尽可能使用小剂 量,避免用量过大, 也要避免长期持续 用药,防止血管强 烈收缩,加剧微 循环障碍,发生严 重并发症。
5
应用血管活性药 物过程中要密切 观察尿量,如尿 量每小时尿量不 足25毫升时,应 予停药。
6
血管活性药物药 物引起病人突然 死亡的最常见原 因是对心脏的 效应(室性心律 紊乱)。因此对 心脏 病患者应 该特别小心。
1
无论何种类型的休 克,必须在补充有 效血容量基础上酌 情使用 血管活性 药。
2
应严密观察病情, 最好在血流动力学 监测下用药。
3
血压的显著升高是 以增加心脏作功, 增加心肌耗氧量为 代价, 将患者收 缩压以维持在 90~100mmHg,如症 状改善不满意,则 应采取其他措施, 切忌盲目加大剂量
临床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使用注射泵的常见问题及处理
1.微量泵使用不当 操作者对微量泵操作不熟悉,操作失误,导致药物进 入体内过量或不足,影响治疗;在同一条管道上同时输入 多种药液,当另一条管道输液速度较快,造成管腔内压力 增大,阻碍微量泵液体输入,因此,应用微量泵输液时要 尽量避免与其它输液管路使用同一条血管。
使用注射泵的常见问题及处理
6
大剂量可引起恶心、呕吐, 如漏出血管可引起皮肤皮 下组织坏死 (及时发现 可局部应用普鲁卡因或酚 妥拉明)
7
不可与碱性 药物混用 (抗休克时 二者均为常 用药)
肾上腺素
【药理作用】 对-受体和-受体具有兴奋作用,其 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和护理PPT课件.ppt

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和护理PPT课件.ppt
0.1 μg/kg·mi n
0.01 μg/kg·mi n
0.1 μg/kg·mi n
常用剂量 μg/kg·min
5~20 μg/kg·min
0.5~2 μg/kg·min
0.01 ~0.1 μg/kg·min
0.5~8 μg/kg·min
26
规范微量泵注射器标识
➢ 标识内容:床号、姓名、药名、配制方法、 浓度、时间、签名
注意事项:
过量使用可有低血压,心动过速。
.
16
三 血管活性药物的护理
准确
用药目的明确、使用方 法正确、不良反应有数
量化
用固定的模式精确用 药。
严密监测
整个用药过程全面的 观察
准确 量化
严密 监测
.
17
血管活性药物的护理



μg/kg·min


量化
.
18
(一)何为量化
就是给治疗规定一个 比较固定的模式,
.
10
肾上腺素
【药理作用】 对-受体和-受体具有兴奋作用,其
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
11
肾上腺素
0.1ug/kg·min
> 0.1ug/kg·min
0.01~0.05ug/kg·min
强烈收缩周围血管作用易导致心 动过速和心律失常
心肌收缩力和心输出量增加, 周围血管开始收缩
增加心肌收缩力和心输出量
,扩张周围血管。
.
心血管专科 暖心圈
规范更换微量泵注射器操作 (泵对泵更换法)
1、备药至床 边,新注射器
卡泵
2、调整每小 时剂量,按
启动键
.
29

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护理常规

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护理常规

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护理常规目的指导护士规范使用特殊药物,保证输液安全;范围适用于使用经微量泵静脉泵入的特殊药物时,包括血管活性药、抗心律失常药、镇静药、胰岛素、其他类药物等等。

1.护理常规1.1 使用特殊药物时科室应组织护士学习使用方法、作用、副作用,认真阅读药物说明书,注意评估该药的生产日期、有效期、使用方法及其质量,注意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

1.2 严格根据医生的医嘱配置特殊药物,配置时严格执行双人核对,抢救中使用时应大声复述一遍医生的口头医嘱,确认无误后方可配置,抢救后督促医生及时补开医嘱。

1.3 使用中配置好药物后,在条码标签上,双人核对签名,药物配置好后 24h 内有效,超过 24h 应丢弃或更换。

1.4 使用特殊药物时,必须悬挂“高危药物”标识,15分钟巡视一次后每小时且每班巡视三次;1.4 血管活性药物建议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输入,紧急情况下可选择外周大静脉输注。

去甲肾上腺素、胺碘酮禁止外周注射,防止药物外渗,使用微量泵恒速注射。

1.5 血管活性药物尽量使用独立输液通路,禁止从该通路推注其他药物,剂量按公斤体重方式换算,严格控制药物最大剂量:如多巴胺 20ug/kg ·min、去甲肾上腺 1.5ug/kg ·min、肾上腺素 0.2~0.5 ug/kg ·min。

1.6 使用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时,必须使用双泵推注药物方法,交替更换,更换时先打开另一注射泵,再关闭已经应用完毕的微量静脉注射泵;其他的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剂量大时,也应使用双泵推注药物方法,如使用多巴胺>10ug/kg ·min 时使用。

1.7 如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血管活性药物通过三通从同一种静脉输入时,应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微量泵速度过慢< 1 mL/ h 时,极易引起静脉回血及阻塞,需与医生沟通使用生理盐水微泵冲管,总速度>10mL/ h 。

1.8 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前、后应测量血压、心率、心律、呼吸、血氧饱和度,用药初期设置 5~15min 监测一次(应用硝普钠时5min 测量血压一次)并及时记录,待血压稳定后宜每 1h 记录 1 次血压、心率、心律、呼吸、血氧饱和度、末梢循环、尿量、药物不良反应等,病情变化随时测量并记录。

血管活性药物静脉输注护理内容(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T CNAS 22-2021)

血管活性药物静脉输注护理内容(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T CNAS 22-2021)

血管活性药物静脉输注护理内容(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T CNAS 22-2021)血管活性药物静脉输注护理内容(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TCNAS 22-2021)一、概述血管活性药物是指能够影响血管舒缩状态,调节血压和改善组织灌注的药物。

此类药物的使用要求严格,护理过程中需遵循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TCNAS 22-2021,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二、护理内容2.1 药物认知1. 了解血管活性药物的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特点、适应症、禁忌症及不良反应。

2. 熟悉药物的配制方法、浓度、剂量及给药方式。

2.2 患者评估1. 评估患者病情,包括血压、心率、心律、呼吸、意识等生命体征。

2. 观察患者有无过敏史、药物不良反应史及血管通路情况。

2.3 操作准备1. 准备药物及用物,包括血管活性药物、输液器具、急救药品等。

2. 检查输液器具是否完好,药物是否过期、变质。

2.4 静脉输注1. 选择合适的静脉通路,尽量选择中心静脉置管。

2. 按照医嘱调整输液速度,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3. 输注过程中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医生并处理。

2.5 监测与评估1. 定期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心律、呼吸、意识等。

2. 观察患者皮肤色泽、末梢循环、尿量等指标,评估组织灌注情况。

3. 记录输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措施,为医生提供有效信息。

2.6 健康教育1.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血管活性药物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2. 指导患者正确配合输液操作,如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三、注意事项1. 严格遵守医嘱,不得擅自更改药物剂量、浓度和给药速度。

2. 注意药物过敏反应,发现患者出现过敏症状,立即停药并报告医生。

3. 保持输液通路通畅,避免因导管滑脱、堵塞等原因导致药物中断。

4. 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四、总结血管活性药物静脉输注护理内容严格遵循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TCNAS 22-2021,要求护理人员具备专业的药物知识和技能,细致观察患者病情,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命药”,所以它们的滥 用、误用所造成的不光是经济方面的损失,还可造患儿病 情的恶化、康复的延迟,甚至有时要患儿付出健康和生命 作为代价,因此所有的医护人员对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不可不精,不可不慎!
大纲
主要内容
一、血管活性药物的概述 二、药物的作用机制 三、药物的配置与调节 四、临床应用与护理要点
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各种原因引起心脏骤停,如溺水、电击、手术
意外和药物中毒,也可用于房室传导阻滞、气道高反应性疾 病、抗休克等。
注意点: 增加心肌应激性容易引起心律失常,大剂量导致心肌氧
耗增加
药物特性: 人工合成儿茶酚胺,β受体激动剂,主要增加心肌收
缩力和心率,增加心排血量和心排血指数,轻微收缩周围 血管。适用于体内去甲肾上腺素储存不足如慢性心衰。为 纠正左心衰的良药,特别是肺循环和体循环阻力升高的患 者,用于容量不足或外周血管阻力降低的患者
➢ NIH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21世纪肾衰治疗策略
不再推荐小剂量多巴胺
2、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米力农)
药理作用:
具有正性肌力及血管扩张作用,主要抑制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的 磷酸二酯酶Ⅲ,是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或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的强 心药。 增加心肌细胞、血管平滑肌环磷酸腺苷浓度,激活钙通道增加 钙内流,从而增强心肌收缩力,也有利于心肌松弛及血管扩张, 减低体循环及肺循环阻力,改善心排量 对肺高压和低心排的病例,与高剂量的儿茶酚胺类药物相比, 有明显优势,降低肺动脉压力、心房压力以及心肌耗氧量
常用剂量: 5-20ug/Kg/min。
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新进展
血管活性药物和肾功能
传统观念
多巴胺<5ug/kg.min
多巴胺<5ug/kg.min 改善肾血流,保护肾功能
药物对肾功能的影响
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对肾功能的比较
结论
血管活性药物治疗中的肾脏保护新观点
➢ 感染性休克的肾脏保护性药物:
多巴酚丁胺 去甲肾上腺素
0.01~0.05ug/kg·min
作用于α、β受体 心肌收缩力和心输出量增加
周围血管开始收缩
作用于β受体,增加心肌收缩力 和心输出量,扩张周围血管
肾上腺素使用注意点
➢ 短期使用,中心静脉给药,以免引起血管外组织坏 死;若药物外溢时可用α受体阻滞剂酚妥拉明局部 封闭。
➢ 高剂量引起肾灌注下降、少尿。 ➢ 不宜与强心苷类、维生素C、氯化钾、氨茶碱等配伍 ➢ 副作用:外周血管收缩;心动过速,增加心肌耗氧
➢心脏术后常用于调节血压、改善心排血量和组织 器官的灌注
血管活性药物的分类
血管收缩药 正性肌力作用药物 血管扩张药
分类
血管收缩药
血管活性药
正性肌力药
血管扩张剂
多巴胺、肾上腺素、间羟胺、异 丙肾、去甲肾上腺素
多巴酚丁胺、米力农、 洋地黄类
硝普钠、硝酸甘油、钙离子拮 抗剂、卡托普利、 酚妥拉明
二、临床常用药物作用机制
敏物质 临床应用:
过敏性休克、心脏骤停、支气管哮喘、低血压、止血; 静脉推注,单次使用2种稀释方法,1:1000或1:10000可经静 脉、气管插管或皮下注入
稀释后泵入,用于低血压、低灌注或推注后不能长期维 持,常用剂量0.05-1ug/Kg/min
1、肾上腺素
0.1ug/kg·min
> 0.1ug/kg·min
作用机制分类:
(1)肾上腺素能激动剂(拟交感胺类):肾上腺素、多巴胺 、
多巴酚丁胺、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 (2)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米力农 (3)洋地黄类:地高辛、西地兰 (4)增敏剂:左西孟旦、匹莫苯
血管活性药物受体作用一览表
血管活性药物
➢肾上腺素 ➢异丙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 ➢多巴胺 ➢多巴酚丁胺
脉及毛细血管具有强效的血管收缩作用,舒张冠 状血管,收缩压升高,促进糖原分解,升高血糖
作用于血管:皮肤黏膜肾脏血管收缩,骨骼肌、肝脏血管舒 张、舒张压不变或下降
1、肾上腺素
大剂量时(0.5ug/Kg/min) 作用于α受体:促进血管收缩、增加体循环阻力,收缩压、
舒张压均增高,增加心肌氧耗 作用于β2 受体:舒张支气管平滑肌,抑制肥大细胞释放过
2、多巴胺
1
采用有效的最低 剂量,最大剂量 <20µg/kg·min
2
用注射泵或输液 泵给药,以确保 剂量的精确控制
和输入速率均一
3
有指征的患者应 尽早使用,大剂 量时仍可发生肾 脏缺血,应注意 监测尿量
4
停药前逐渐减 量,以防低血 压,同时要使 容量负荷达到 优化
5
多巴胺能抑制胰岛素 分泌,此可解释多巴 胺输注期间常见的高 血糖现象。
兴奋受体
-受体和1、2-受体 主要1-受体、次2-受体 主要-受体 多巴胺受体、1、-受体 主要1-受体
受体作用机制
➢ 心脏1受体兴奋,可加快心率,加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 出量,同时也使心肌耗氧量增加。
➢ 兴奋2受体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扩张支气管,解除支气管 痉挛;作用于骨骼肌2受体,使血管扩张,降低周围血管阻 力而减低舒张压。
。若达到1ug/kg/min可引起新生儿不可逆的心肌损 害,包括肌浆破裂,线粒体减少。
2、多巴胺
【药理作用】
多巴胺主要激动α、β 受体和外周的多巴胺受体,促
进内源性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其效应具有剂量依赖性
临床应用: 适合于尿少、血压 低、心排量低的患 者,但需排除血容 量不足
小 剂 量






一、定 义
通过调节血管舒缩状态,改变血管平滑肌张力和改 善或增加肾脏和肠道等内脏器官的血流灌注,影响心脏前 负荷、后负荷,纠正组织缺氧,防止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 征而达到治疗目的的药物。
血管活性药物的作用
➢对心脏和血管系统的影响主要在三个方面: (1)对血管紧张度的影响 (2)对心肌收缩力的影响 (3)对心肌自律性的影响
➢ -受体兴奋,可使皮肤、粘膜血管及内脏小血管收缩,除冠 脉外,几乎所有的小动脉和小静脉都表现出强烈的收缩作用
1、肾上腺素
【药理作用】
剂量依 对-受体和-受体具有兴奋作用,其作用呈 赖性
1、肾上腺素
作用于:α 、 β受体、强效的正性肌力药物 常用剂量:0.01-0.5ug/Kg/min 药理作用:增加心率及心肌收缩力,加速传导,作用于小动
6
7
大剂量可引起恶心、呕吐, 不可与碱性
如漏出血管可引起皮肤皮 药物混用
下组织坏死(及时发现可 (抗休克时
局部应用普鲁卡因或酚妥 二者均为常
拉明)
用药)
药物特性: β受体激动剂
常用剂量:0.01-0.05ug/Kg/min
药理作用: 1.增加心率、心肌收缩力,增加氧耗和心脏做功 2.扩张骨骼肌血管及放松支气管平滑肌,对肺血管有扩 张作用,但对肾动脉无扩张作用 3.降低心脏后负荷,用于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