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辽源市2020年(春秋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

合集下载

吉林省辽源市2020年(春秋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卷(六)(II)卷

吉林省辽源市2020年(春秋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卷(六)(II)卷

吉林省辽源市2020年(春秋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卷(六)(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一、阅读理解。

(共4题;共70分)1. (12分)(2019·安徽模拟)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森林的作用①森林能起其他植被及工程措施替代不了的护土保水作用。

它通过树冠、树干和枝叶缓和降水对地表的直接冲击,减少沙土流失;又因森林植被的残落物和树木的庞大根系,使森林土壤形成涵水能力很强的乳隙,落在林地的雨水能迅速下渗储存起来。

据统计,森林土壤的根系空间达到1米深时,每公顷森林可贮水500~2000立方米。

这样,每2000公顷森林的贮水量,至少相当于一个100万立方米的小型水库。

从这个意义上,人们称森林为“绿色水库”。

②值得强调的是,森林在特大暴雨下能起到削弱洪峰、缓解险情的作用。

1975年河南驻马店地区的洪汝河、沙颍河和唐白河流域连降特大暴雨,3天内降水量迭800~1000毫米,使板桥和石漫滩两座水库大坝决口,造成极大的灾难;而同一条件下的薄山、东风两水库,却经受住洪峰的冲击,没有出现险情:据事后调查,认为水库的失事与否,与上游的森林覆盖状况密切相关。

那两座失事水库上游的森林覆盖率仅为20%,而安然无恙的两座水库上游的森林覆盖率高达90%。

正因为如此,前两座水库每年因暴雨淤积的泥沙最高可达40厘米,使库容日减,终于niàng ()成大灾。

从中可以看出森林在消除水患方面的重要作用。

(1)根据文中的拼音在括号里写汉字。

(2)第①自然段中主要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这种说明方法是为准确说明________。

(3)第②自然段中的“同一条件”是指________。

(4)第②自然段中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

(5)这篇短文说明了________。

辽源市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辽源市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辽源市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一、基础运用 (共10题;共93分)1. (8分)找出反义词。

①天气像孩子的脸,一会儿哭,一会儿笑。

________②萤火虫提着小灯笼飞来飞去。

________③我的左边是王小苗,右边是李蒙蒙。

________④我打开窗户,关上门。

________⑤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________2. (8分)字音一家亲。

①爸爸送给我一本记载了这座宝tǎ________光róng________又huī huáng________的历史的线装书。

这句话中的“载”在文中的读音是________。

②最近很多gōng________廷剧受到了大家的欢迎。

③这个身材ǎi________小、tuǐ________有残疾的人竟然是这家大公司的mì________书。

3. (6分)按意思写词语。

①到处充斥着。

________②全神贯注于。

________③打仗得胜后返回。

________④神圣的祭坛。

引申为高雅的地方。

________⑤向个人或社会申述,请求援助或主持公道。

________4. (2分)朗读训练营。

下面句子中,停顿不恰当的一句是()。

A .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B .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C .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D . 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5. (2分)根据课文内容所描述的事件,按其发生的时间排列顺序,正确的是()①《十六年前的回忆》②《赤壁之战》③《田忌赛马》④《一夜的工作》A . ③②①④B . ①②④③C . ②③①④D . ②③④①6. (20分)根据课文《落花生》内容判断正误。

(1)父亲的话是希望孩子们要像花生一样做有用的人。

2020年(春秋版)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语文试卷D卷

2020年(春秋版)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语文试卷D卷

2020年(春秋版)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语文试卷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选择题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1 . 可怜九月初三夜()A.可爱B.值得怜悯C.数量少或质量坏不值得一提2 . 只缘身在此山中()A.因由、原因B.沿,顺着C.因为3 . 不教胡马度阴山()A.指导、训诲B.令,使C.姓4 . 下面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疲惫(bèi)享受(xiǎng)间隔(jiān)谴责(qiān)B.誊写(téng)罕见(hǎn)瞌睡(kē)抖擞(sǒu)C.承诺(nuò)灰烬(jìn)苔藓(xiān)缴费(jiāo)5 . 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句中的“_____”上,句意最连贯的一项是()。

地质勘探队员__________累月地在__________积雪的雪山营地工作,十分辛苦。

廉将军是国家的栋梁,他__________会不顾大局的。

就算他要动手,我也只是防御, __________还手。

就在山洪__________的那个夜晚,战争终于__________了。

这条铁路__________着南北两座城市,而它的历史则__________着过去、今天和未来。

A.长年常年决不绝不暴发爆发联结连接B.长年常年绝不决不暴发爆发连接联结C.常年长年决不绝不爆发暴发联结连接D.常年长年绝不决不爆发暴发连接联结6 . 下列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A.一只画眉鸟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B.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儿。

C.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

D.小溪唱着歌奔向远方。

7 .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漫灭(màn)波涛(tāo)繁星(fán)B.潇洒(xiāo)炫耀(xuàn)绽放(zhàn)C.余晖(huī)徜徉(cháng)胆怯(què)D.曝晒(pù)朦胧(méng)赤脚(chì)二、填空题8 . 读拼音,写词语。

吉林省辽源市2020年(春秋版)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

吉林省辽源市2020年(春秋版)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

吉林省辽源市2020年(春秋版)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一、口语交际 (共1题;共5分)1. (5.0分) (2019五下·尖草坪期末) 听读短文两次,回问题。

(1)短文列举的上网害处有三种,请你任意概括出两种:①________②________(2)除短文中介绍的之外,请你结合生活再说一说上网的其它害处(至少两个)。

(3)请你给短文加一个结尾。

二、基础与积累(42分) (共7题;共42分)2. (8分)按要求写词语。

①载歌载舞(仿写ABAC式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写出有“怒”的意思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4分)判断下面的说法(1)“高山流水”用来比喻乐曲高妙或是知心朋友,也可以指某处的风景迷人。

()(2)达·芬奇用他神奇的画笔,使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成为了永恒的美的象征。

()(3)“兮”字一般出现在文言文里,相当于现在的“啊”。

()(4)“盈”字用部首查字法,应该查“皿”部。

()(5)“瞻仰”的意思是低下头来看。

()(6)“厉害、动弹、师傅”划线字都读轻声。

()4. (2分)入情景,填词语。

①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

________的脸庞________的身影________的母亲________的灵魂________的关塞________的宣告②选词填空。

描绘绘制描写A有一位伟人用超人的智慧和胆略,为香港________了回归的航向。

B这些作品生动地________了北京的新变化。

C丽丽的作文对人物心理活动的________非常真切。

5. (6分) (2018四下·云南期中) 按要求写句子①他经常回忆过去有趣的往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省辽源市2020年(春秋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
一、基础运用 (共8题;共56分)
1. (10分)给形近字组词。

蓬________ 绊________ 衰________ 咽________ 涌________
逢________ 伴________ 哀________ 烟________ 通________
2. (3分)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孜孜________ 璀璨________ 丰富________
3. (15分)按要求写句子。

(1)
老人边给它喂食边对它亲昵地说着话。

(用划线的词语造句)
(2)
学生看着书。

(扩句)
(3)
这是狐狸的脚印。

(改成反问句)
4. (7分)给多音字组词。

落:là ________luò________lào ________
差:chà________chā________chāi________cī________
5. (8分)选词填空。

强烈猛烈激烈热烈
①冬天里,常常刮起________的北风,使人眼都睁不开。

②校长讲话完毕,同学们鼓起了________的掌声。

③上甘岭战斗打得非常________。

④夏天的阳光照射出来的光线格外________。

漂浮飘浮
⑤几只小船________在海面上。

⑥白云________在蓝天,就像羊儿在草原。

分散分裂
⑦到了营地,大家________开来,分别扎营,准备露宿。

⑧它们经过风化作用后,________成细小的颗粒。

6. (6分)填空。

(1)
我喜欢《草原》一课中描写草原美丽景色的一个句子:________。

(2)
唐代诗人王之涣在《凉州词》中写道:“黄河远上白云间,________。

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

”(3)
信封左上方写________所在地的邮政编码,上方写________,收信人的姓名写在________
7. (2分)填空后,至少再写两句名人名言。

(1)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________。

(2) ________,行成于思毁于随。

8. (5分)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

(照样子,写句子)
②满身绒毛的蜂子嗡嗡地飞着。

(缩句)
③那大团的白云,好像洒了花的白银似的。

(照样子,写句子)
二、阅读理解 (共2题;共32分)
9. (18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除夕真热闹。

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

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

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

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1)用“∥”将这段话分两层。

(2)分两层的根据是什么?()
A . 先总体写,再具体叙述除夕热闹的活动。

B . 先交代时间,再具体写活动。

C . 先说节日名称,再说节日活动。

D . 先说在家的人如何过除夕,再说在外的人回家过年。

(3)文中具体介绍除夕的活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线句子表明了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方面写了人们欢庆除夕的场景,充分表现了除夕的热闹。

10. (14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剪枝的学问(片段)
看我一脸疑惑的样子,王大伯拿起一根剪下的枝条,笑了笑,对我说:“你别看这根枝条长得粗壮,其实它只吸收营养,不结(jiējié)果实。

这种枝条不剪掉,到了春天就会疯长起来,把许多养分夺走。

”接着,王大伯
抚摸着那些留下的枝条,充满信心地说来年就靠它们结桃子啰我将(jiānɡjiànɡ)信将疑剪去这些枝条来年真的能长出更多更大的桃子吗
(1)
选择括号里正确的读音。

结________(jiējié)果实将________(jiānɡjiànɡ)信将疑
(2)
在文中缺少标点的地方加上合适的标点。

接着,王大伯抚摸着那些留下的枝条,充满信心地说________来年就靠它们结桃子啰________我将(jiānɡjiànɡ)信将疑________剪去这些枝条________来年真的能长出更多更大的桃子吗________(3)
找出文中表现“我”心理变化的两个词语写下来。

(4)
《剪枝的学问》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 . 桃树每年春天都要剪枝。

B . 要剪去不结桃子的树枝。

C . 剪去不结果的树枝,能提高桃子的产量。

D . 减少是为了增加。

三、写作 (共1题;共5分)
11. (5分)芸芸众生都可以创造奇迹,用心体悟,你会被他们感动。

太阳冲破层层乌云发出夺目的光芒;鹰击长空只为看得更高;父母之爱博大,师长教诲促我成长……或者,你也被自己感动过。

总之,请以“感动”为题,写一件自己亲眼所见或亲身经历的事情。

讲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注意刻画好“感动”的细节,不少于350字。

参考答案一、基础运用 (共8题;共56分)
1-1、
2-1、
3-1、
3-2、
3-3、
4-1、
5-1、6-1、
6-2、
6-3、7-1、
7-2、
8-1、
二、阅读理解 (共2题;共32分) 9-1、
9-2、
9-3、
9-4、
10-1、
10-2、
10-3、
10-4、
三、写作 (共1题;共5分) 1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