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过程的网络分析

合集下载

政策过程的网络分析--教案教材

政策过程的网络分析--教案教材

• 综上所述,政策网络可视为利害关系者与国家机关各部门 之间建立例行化的互动模式,对关心的议题进行沟通与协 商,使得参与者的政策偏好被满足或是政策诉求获得重视, 以增进彼此的政策利益。通常政策网络内的行动者包括行 政人员、国会议员、学者专家、利益集团等与该政策有利 害关系的个人或团体,这些个别行动者或团体因为法定权 威、资金、信息、专业技术与知识等资源的相互依赖,而 结合成行动联盟或是利益共同体。
• (3)结合专业知识与技术;丁仁方结合统合主义与政 策网络概念,应用分析我国在威权转型过程的残障 福利政策之形成与发展,以残障福利网络概念说明 国家机关(行政部门的社政单位)与残疾人团体之间的 互动关系与行为,及对于残障福利政策推动的影响; 李允杰、丘昌泰将政策网络界定为在一群互赖行动 者之间建立某种稳定程度的社会关系型态,以促成 政策问题或方案的形成或发展);林玉华认为政策网 络是跳脱传统官僚层级结构及自由市场机制两种治 理结构的另类「政治制度」,逐渐成为解释政策执 行的重要因素,也架构了一九七○年代与一九九○ 年代公共行政理论发展的桥梁。
• 第二、 德国学者卓尔(Marian Dhler)在研究英国、 德国与美国医疗政策网络型态后,指出医疗政策网 络(health policy networks)的特性,包括 • ⑴网络的结构:如集中程度、部门化、系统整合情 形,例如英国卫生政策网络结构呈现集权化与层级 节制的形式。 • ⑵网络中行动者及其联盟:如行动者的数目,例如 美国医疗政策网络的行动者众多,彼此之间形成稳 定的联盟关系。
• (2)由于网络成员之间资源交换的协议与达成共同目 标的共识,促使内部成员持续互动与合作;(3)网络 成员之间的互动基础,建立在相互信任与遵守协议 的游戏规则上;(4)政策网络是一种自我规范的组织, 相当程度地独立于国家机关之外,但国家机关仍能 某种程度地加以主导。因此,罗茨将网络分析层次 着重在政策部门,而不是政策次级部门。此外,罗 茨并以政策网络概念分析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政 府间关系(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以下简称 IGR模型),认为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呈现出多元竞 争与复杂的博弈形式。

政策研究方法与案例

政策研究方法与案例

政策研究方法与案例政策研究是通过调查、分析和评估来理解和解决社会问题的一种方法。

在进行政策研究时,有许多方法和案例可供参考。

下面是关于政策研究方法与案例的一些相关参考内容。

1. 定性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是一种用来理解和解释人类行为、价值观和社会现象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通过深入访谈、焦点小组讨论和观察等方式收集和分析非数值数据。

在政策研究中,定性研究方法可以用来了解特定政策对不同人群的影响、评估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等。

2. 定量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方法是一种通过收集和分析数值数据来描述和推断关系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使用问卷调查、实验研究和统计分析等手段,通过大样本的数据收集来进行分析。

在政策研究中,定量研究方法可以用来测量特定政策的效果、评估政策实施的成本效益等。

3. 案例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方法是一种通过深入分析个别现象或事件来获取详细信息的方法。

在政策研究中,案例研究可以用来理解特定政策在实施中的挑战与机遇,从而提供政策改进的建议。

例如,可以通过研究某个地区或国家实施某项政策的情况来评估该政策的效果和局限性。

4. 国际比较研究国际比较研究可以帮助政策研究者了解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政策措施和实施效果。

通过比较不同国家的政策做法,可以寻找最佳实践和经验教训,并从中吸取借鉴。

例如,可以比较多个国家的医疗政策措施,找出最有效的方法来改善医疗服务。

5. 社会网络分析社会网络分析是一种研究社会关系和信息流动的方法。

在政策研究中,社会网络分析可以用来研究政策制定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利益相关者及其影响等。

通过分析社会网络,可以了解政策制定者之间的联系和影响力,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政策制定的动态和影响因素。

以上所提到的方法只是政策研究中的一部分,根据具体的研究目标和问题,研究者可以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

此外,为了更好地理解政策研究的实践应用,以下列举了一些相关案例:案例一:荷兰自行车政策荷兰被公认为自行车文化的发源地,其自行车政策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很多借鉴。

科技创新政策网络分析:一个应用框架

科技创新政策网络分析:一个应用框架
估等过程 中 , 政府 、 业 、 校 、 研 院所 、 技 中介 、 有 企 高 科 科 金 融 服 务 机 构 等 不 同 性 质 创 新 主 体 及 大 众 媒 体 的 参 与 。换 言 之 , 了解 决 科 技 创 新 中 的 复 杂 问 题 , 级 政 为 各 府 部 门和 各 种 社 会 组 织 围 绕 特 定 的 科 技 创 新 政 策 过 1 1 政 策 网络 理 论 简 述 . 政 策 网络 源 于 2 O世 纪 五 六 十 年 代 , 将 网 络 理 论 是 引 入 公 共 政 策 领 域 , 析 政 策 过 程 中 政 策 主 体 相 互 关 分
术 、 新 政 策 的研 究 主 要 从 4个 方 面 展 开 : 科 技 政 策 创 ①
0 引 言
当前 科 技 创 新 面 临 着 新 局 面 , 重 要 科 技 创 新 成 即
和创 新 政 策 的一 般 理 论 研 究 ; 各 项 具 体 政 策 的研 究 ; ②
③ 各 国政 策 的 比 较 研 究 ; 政 策 的 评 估 研 究 。 李 晓 春 ④
家 ” 伟 目标 的 推 动 , 种 新 局 面 也 日趋 明 显 。这 时 , 宏 这
和黄 鲁 成 则 认 为 , 我 国 的 技 术 创 新 政 策 研 究 领 域 在 中, 术创新政策 的概念 、 据 、 技 根 目标 , 策 工 具 和 政 策 政
实 施 、 策 效 果 评 估 、 策 的 历 史 演 变 、 业 技 术 创 新 政 政 行 政 策 和 地 区技 术 创 新 政 策 等 领 域 是 主 要 的研 究 焦 点 。 可见 , 以往 我 国 学 者 对 科 技 创 新 政 策 的 研 究 注 重 对 特
国家 的科 技 创 新 政 策 体 系 应 该 顾 及 每 一 个 创 新 主体 的 利 益 , 各 个 主 体 的 创 新 管 理 职 能 和 创 新 资 源 进 行 有 将 效 整 合 , 其 形 成 合 力 。 因此 , 技 创 新 政 策 的 利 益 相 使 科 关 者 也 会 随 之 变 得 多 种 多 样 , 政 策 主 体 除 了各 级 政 其 府 部 门这 些 直接 主体 之 外 , 包 括 企 业 、 校 及 公 众 等 还 高 间接 主 体 。 这 些 间 接 主 体 参 与 和 影 响 政 策 制 定 的 同 时 , 作 为 科 技 创 新 政 策 客 体 来 保 障 政 策 执 行 。对 于 又

政策过程的网络分析

政策过程的网络分析

一、政策网络的概念和发展
• 政策网络(PolicyNetwork或Policy Community) 理论的产生,就是基于以上两种研究方法之间的裂痕和紧张 关系。政策网络理论的最初发展,就是试图填补宏观和微观 两种研究方法之间的空间。从20世纪60,70年代开始, 一些美国学者强调研究在政府、官僚机构和利益团体中个 人之间的常规化的联系。
一、政策网络的概念和发展
• 政策网络(Policy Network)概念在公共政策或政治科学领 域的出现与应用,其产生的现实原因是现代国家机关(Sta te)推行公共政策时,越来越不易通过相关部门动员到所 有必要的政策资源,往往必须依赖政策利益相关者的合作, 结合与动员原本分散的社会资源,以期能在和谐的集体行 动过程解决政策问题,而政策网络正是这种稳定与持续关 系所形成的互动型态。
• ㈢欧洲学者的观点 • 欧洲学者的观点系以德国学者作为代表,他们的观点与英 国研究途径有许多相似之处,主要差异在于欧洲学者视政 策网络为一种治理结构,英国学者视其为一种利益集团中 介模型。 • 第一、 肯尼斯与薛奈德(Patrick Kenis and Volke r Schneider)认为现代社会功能高度分化的结果,私人 部门控制许多重要的资源,在政策形成与执行时扮演不可 或缺的角色。他们认为政策的制订相当程度地依赖参与者 之间非层级节制形式的互动关系。政策网络即是由一群具 有自主性,且彼此之间有共同利益的相互依赖的行动者所 组成的关系。
• ㈣我国台湾学者的观点 • 我国台湾公共政策学者对于政策网络的研究也给予了很大的关注。例 如,张世贤由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传统权力关系的缺失角度,提出应 以政策网络概念加强中央与地方政府合作关系;林钟沂认为现代国家 面临的政策问题,相当复杂与专业化,需以专业知识来解决专门性问 题,故与此种政策问题相关利害关系者形成的政策网络便应运而生, 并透过三种途径使政策顺利运作:(1)整合不同的利益,(2)设定政策 优先级,(3)结合专业知识与技术;丁仁方结合统合主义与政策网络 概念,应用分析我国在威权转型过程的残障福利政策之形成与发展, 以残障福利网络概念说明国家机关(行政部门的社政单位)与残疾人团 体之间的互动关系与行为,及对于残障福利政策推动的影响;李允杰、 丘昌泰将政策网络界定为在一群互赖行动者之间建立某种稳定程度的 社会关系型态,以促成政策问题或方案的形成或发展);林玉华认为 政策网络是跳脱传统官僚层级结构及自由市场机制两种治理结构的另 类「政治制度」,逐渐成为解释政策执行的重要因素,也架构了一九 七○年代与一九九○年代公共行政理论发展的桥梁。

公共政策过程中网络媒体的作用机制分析

公共政策过程中网络媒体的作用机制分析


政策 过程 中网络媒 体的作用机制 分析
( 一 )网络 媒体在 政策 制定过 程 中的作用 网络媒体对 政 策制定 过程 的作用 ,首 先表现在 网络 媒 体 可 以提出某 些公 共 问题 并推 动 问题 认定 。网络媒 体作 为 种现 代信 息传播 工具 ,实时 性的特 征使 得其 能够 时刻 监 测 着社 会环境 变化 ,及时 发现和 提 出社会 问题 。当网络 媒 体 发现 某一 社会 问题时 ,通过 给予频 频追 踪报道 和关注 制 造 焦 点效应 ,从而 催生 热点公 共 问题 ,从 社会 问题到 社会 公共 问题 ,最终促 成公共 政策 问题 。此外 ,网络 媒体通 过 其技术 可 以实现信 息快速 交流 ,释放 社会 多元诉 求 。有效 影 响政 策议程 的设置 。 网络媒 体对政 策议程 的作 用 ,其次表 现在 能够 推 动公 共议程 尽快 转化为 政策 议程 。托马 斯 ・ 戴 伊认 为, “ 在政 策制 定过程 中 ,媒 体 的权 力体 现在 ‘ 制造 ’ ,并将 这 些 问 题进行 装扮 ,使之 变成 ‘ 危机 ’ 问题,使 人们 开始关 注并 讨论这 些 问题 ,最 终迫 使政府 官员 不得不 采取措 施解 决这 些 问题 ”。网络媒 体通 过其广 泛 的受众和 多种传 递工 具 , 吸引 民众参 与并进 行 民意表 达 , 进 而对政 府形成 舆论压 力 , 将公共 议程转 化为 政策议程 影 响公共政 策 的选 择 。 最后 ,网络媒 体还 能影 响公共 政策 的选择 。当 公共议 程转化 为政 策议程 之后 ,就涉 及到 了多种 政策 方案 的选择 问题 。而 网络媒体 正是 通过反 映 民众的利 益诉 求 ,对 政策 选择产 生作 用 。这 种作 用表现 在公 共政策 选择 的合法 性合 理性 以及政 策方案 的最优 选择 。 ( 二 )网络媒 体在政 策执 行过程 中的作 用 网络媒 体在政 策执 行过程 中 的作用主 要表 现在两 个方 面 ,一是为 政策执 行提 供舆 论支持 ,二是 对政 策执行 过程 实行监 督和控作用机制分析

政策网络理论

政策网络理论

政策网络理论t 政策网络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的一个新兴学科,其主要内容是根据公共政策的作用过程,把政策网络分为初级政策网络和高级政策网络两个层次。

初级政策网络是指各种行动主体在相互交往中形成的能够完成某项政策目标的有机组织;高级政策网络是指由行动主体在价值层面上达成共识,并通过实践活动构建起来的、以完成各种社会目标为核心的政策网络。

该理论对社会政策的效率提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分析为什么同样的政策方案得到不同结果?以及这些不同结果的原因是什么?政策网络理论研究认为可以通过改变组织结构和增强政策网络连接度来影响政策的执行和效果。

政策网络理论认为: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和人们需要而制定的政策,都必须通过政策网络才能得以顺利地贯彻落实。

各级政府在履行其职能时,都需要借助于网络的力量,使之与各个相关主体的地位、作用、目标及权限相匹配,以保证政策工作的顺利开展。

政策网络理论对社会政策的效率提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将影响人们对各种社会政策进行选择的视角由“以行政分工为基础的公共部门”转向“以社会需求为基础的社会问题解决组织”,使政策的产生者从“目标设置型”转向“过程管理型”,通过设计合适的网络使各种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最终促进政策目标的实现。

政策网络理论认为:为了避免传统政策工作中所遇到的单向线性政策循环,社会政策实施过程应当包含三个阶段:一是通过政策网络确立政策目标;二是通过政策网络协调相关部门和主体,使政策目标的实现成为可能;三是通过政策网络充分考虑和吸纳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对政策目标的实现进行评估。

2、政策网络理论对社会政策的效率提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政策网络的构建可以改善政策环境,拓宽信息渠道,减少官僚体系,节约监督成本,加快政策速度,提高决策的准确性,进而提高政策效率。

t 在网络的空间里,通过共同的价值取向,各类主体对政策目标和实现途径取得一致性,使政策朝着整体预期的方向发展。

所以,各类群体都积极参与到政策网络的构建中来,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实现网络外部性。

公共政策的网络传播研究

公共政策的网络传播研究

公共政策的网络传播研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快速发展,网络传播正在成为公共事务和政策解释的重要手段。

公共政策包括政策制定、实施和评估等方面,它是政府针对社会问题所制定的一系列指导行动,以解决具体问题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公共政策的实施需要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传播和宣传,网络传播在其中具有重要作用。

一、公共政策的网络传播渠道网络传播渠道主要包括传统的媒体渠道和社交网络平台。

传统的媒体渠道包括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这些媒体通过宣传和报道公共政策,能够较好地提高公众对政策的知晓度和理解度。

社交媒体平台包括微博、微信、贴吧、论坛等,这些平台具有较高的互动性和传播效率,能够更好地促进政策实施和社会反馈的互动。

二、公共政策的网络传播目标与策略公共政策的网络传播需要通过选择合适的传播渠道和策略,达到传播目标。

政府和政策制定者需要通过网络传播,提高政策执行的透明度和公正性,提高公众对政策执行的评价和理解。

政府官方媒体可以通过网络传播,增强宣传效果,吸引更多的读者和观众。

民间组织和社会团体可以通过网络传播,组织公众对政策的反馈和支持。

公共政策的网络传播策略可以包括选择目标受众,制定网络传播内容,选择传播平台和方式等。

三、公共政策的网络传播效果评估公共政策的网络传播需要对传播结果进行评估和反馈,以便及时纠正和改进传播策略。

网络传播效果的评估可以通过对传播指标的量化分析和统计,来了解传播效果和受众反馈。

同时,也需要关注传播过程中产生的负面影响、误导和偏见等问题,及时调整传播策略。

公共政策的网络传播效果评估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集合政府、研究机构和专业团队的力量,整合数据和分析方法,共同推进政策传播的优化和进步。

四、公共政策网络传播的道德与规范公共政策网络传播需要遵循一定的社会道德和行业规范,保障公共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避免虚假宣传和误导。

同时,也需要保障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和滥用。

政府和企业需要建立公共政策网络传播的管理机制,加强对网络传播的引导和监督,维护网络传播公信力和行业形象。

保障性住房政策过程的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政策网络理论的分析与应用

保障性住房政策过程的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政策网络理论的分析与应用

保障性住房政策过程的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政策网络理论的分析与应用保障性住房政策过程的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政策网络理论的分析与应用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保障性住房政策成为解决城市贫困和住房问题的重要手段。

中央与地方政府在保障性住房政策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本文运用政策网络理论对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与应用,旨在深入了解这一过程中各种利益相关者的相互作用,为政策制定和执行提供参考。

1. 引言保障性住房政策作为解决城市住房问题的重要手段,在我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中央与地方政府在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政策网络理论通过分析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深入了解中央与地方政府在保障性住房政策过程中的关系。

本文将通过对政策网络理论的分析与应用,揭示中央与地方政府在保障性住房政策中的协同发展和合作机制。

2. 政策网络理论的基本概念与模型政策网络理论将政策制定与执行过程视为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合作过程。

在保障性住房政策过程中,各利益相关者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房地产开发企业、社会组织等。

这些利益相关者在政策制定、资源分配和实施过程中相互影响,共同推动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实施。

3. 中央与地方政府在政策网络中的角色中央与地方政府是保障性住房政策过程中最核心的利益相关者。

中央政府负责制定整体的政策方针和目标,提供财政支持和政策引导。

地方政府负责具体的实施工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政策的调整和改进。

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需要建立起有效的合作机制,保障政策的顺利实施。

4. 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的影响因素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政策目标的一致性是中央与地方政府合作的基础。

如果双方对政策目标存在分歧,将会影响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其次,资源的分配也是中央与地方政府合作的重要因素。

中央政府需要将有限的资源分配给各地方政府,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实施需要大量的财政支持。

政策网络论文:政策网络模式研究的现状及分析

政策网络论文:政策网络模式研究的现状及分析

政策网络论文:政策网络模式研究的现状及分析摘要:政策网络模式作为当代公共政策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国家对其已有多年的研究,在中国也已被不断地引介和论证。

美欧学者关于政策网络模式的研究可以划分为三大学派,聚焦于五个方面。

政策网络已经成为解释政策过程复杂关系的一种有益路径,值得深入探讨。

关键词:政策网络;模式;辨识;公共政策理论所谓政策网络(policy networks),是指一群互赖行动者之间建立的某种稳定的社会关系形态,旨在促成政策问题或方案的形成与解决。

而政策网络模式则是基于政策网络的现实,抽离出政策网络中参与者相互依赖、互动、自组织等特质,进而转化为一种分析政策现实的有效路径。

政策网络模式作为一种新的分析模式被引入公共政策领域,肇始于美国,经过英国、德国、荷兰等国学者的不懈研究,流行于整个欧洲,乃至我国。

政策网络正逐步成为公共政策学界的主流话语之一,它将公共政策过程视为多元利益群体复杂的互动博弈过程,弥补了基于国家与社会分野的宏观分析和基于组织与个体理性的微观分析的裂痕。

一、美欧学者对于政策网络模式研究的派别划分美欧学者对于政策网络模式的研究,从上世纪70年代末的零星研究,到九十年代中期的锋芒展露,再到现今的百家争鸣,可以说已从“乱序”转为“有序”,但“分流”尚未“合流”。

关于政策网络模式的研究,中国学者大多认可“三大学派”之划分:1. 美国学派。

美国学者多把政策网络模式定位于微观层次。

政策网络近似于被认为是诸如“次级政府”(subgovernment)的概念。

政策网络模式秉承多元主义、利益集团理论等美国主流学者研究的传统,强调微观层次的不同机构之间的人际关系互动而非组织结构关系的互动。

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赫克洛(h. heclo)最早运用议题网络(issue network)的概念与美国政治领域的“铁三角”(iron triangle)进行比较,并认为议题网络的概念更真实,更能反映现实政策过程中的互动、博弈与纷杂;本森(j. k. benson)认为由于行政与利益团体之间具有相互依赖性,因此网络可以实现资源交换与共同的政策偏好;麦克弗兰德(a. mcfarland)认为在政策领域中,关系人或团体在其中持续互动形成议题网络,这些参与者包含国会议员、利益团体、行政官僚、专家学者与媒体,其成员可以自由进出。

政策过程的网络分析--教案

政策过程的网络分析--教案
• ⑴公共行政部门与私人产业部门均呈现功能 专业分化的情形;
• ⑵专业化组织与政策制定机构普遍出现; • ⑶互动关系频繁与密切。
• 罗茨IGR模型与威克与怀特GIR模型的主要不同 处,在于前者强调将政策网络研究焦点置于 政府部门层次(sectoral level),分析政策领域 中个别行动者的利益如何汇集为团体利益; 而后者认为将研究焦点置于部门层次时,涉 入的行动者过多,造成分析时的困扰,因而 将分析层次置于政策次级部门,并集中在网 络间人际互动关系的讨论。
一、政策网络的概念和发展
• 政策网络(Policy Network)概念在公共政策 或政治科学领域的出现与应用,其产生的现 实原因是现代国家机关(State)推行公共政策 时,越来越不易通过相关部门动员到所有必 要的政策资源,往往必须依赖政策利益相关 者的合作,结合与动员原本分散的社会资源, 以期能在和谐的集体行动过程解决政策问题, 而政策网络正是这种稳定与持续关系所形成 的互动型态。
政策过程的网络分析
政策网络理论概述
一、政策网络的概念和发展
• 在西方的政治学和政府的研究中,有两种方法为我 们所熟悉。一是通过分析权利在国家和社会之间的 分配,明确国家与社会之间的边界,这属于一种宏观 的结构研究方法,其方法论基础为整体主义;
• 二是通过分析个人和单个组织在政治过程中的功能 和行为机制,这是一种微观的研究方法,其基本的理 论依据是理性选择,个人主义是其主要的方法论基础 。
• 2.本森(J. K. Benson)以政府间关系概念界定政策网 络,他认为因为资源的互赖而使行政与利益结构形 成一体,以确保共同的政策偏好被满足,并排除其 它异议团体。
3.麦克法兰(A. McFarland)认为议题网络是在政 策领域中,与该政策有利害关系的团体或个 人形成的持续沟通网络,参与者包括行政官 僚、国会议员、游说团体、学者专家与大众 传播业者,并指出议题网络不同于铁三角关 系,其是开放途径且有多元参与者。

网络治理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网络治理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网络治理的现状分析与对策一、概述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网络治理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网络治理的现象分析与对策实质上是对我国当今社会的重大问题进行探讨,亟需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

本文主要从现状分析和对策两个方面探讨网络治理。

二、网络治理的现状分析1.重视度不够目前,我国政府对网络治理的重视欠缺。

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网络安全的政策法规,但针对网络治理的法规相对较少,这导致了一些互联网企业和从业者的管制运行不够严格。

因此,需要更为严格的规定与措施来约束网络企业和从业人员的行为,在法律范围内形成有力的监督和惩戒机制。

2. 监管不足随着网络社会的蓬勃发展,监管工作显得十分关键。

但网络监管局的设立相对较晚,对于我国的网络治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现阶段,网民在虚拟空间中的言论和行为不受到足够的约束,呈现出与现实社会相似的问题。

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导致每天出现成千上万的非法信息、不良内容,例如色情、暴力等等,这不仅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还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青少年。

3. 安全风险互联网虚拟空间中的安全问题一直是网络治理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

近年来,网络病毒和网络诈骗事件频繁发生,对于互联网安全的保障呈现出明显的不足。

这个问题迫切要求各级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加大技术投入与人力资源的培训,从而能够形成有效的保障机制。

三、网络治理的对策1. 加强立法要加强网络治理的效果,就需要出台更为严格的立法规定。

行业变化中的“灰色区域”需切实解决,避免出现各种漏洞。

同时,应该建立行业监管机构,细化控制兰条,并增强对于恶意行为的处罚力度。

2. 建立市场运行监管体系市场的发展需要充分的监管,要按照这个逻辑,对于互联网企业和从业人员也需要建立起相对应的市场运行监管体系。

必须制定并完善相应的平台规则,对于不遵守规则的行为进行惩戒。

同时,加强自律委员会的建设,关注平台运营的方方面面,形成自我规范的惯习。

3. 推进技术创新从技术层面推进网络治理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论述政策过程的五种新途径

论述政策过程的五种新途径

论述政策过程的五种新途径政策过程是指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评估的全过程。

近年来,随着政策研究不断深入和发展,学者们提出了许多新的论述政策过程的途径。

本文将介绍其中的五种新途径。

一、制度主义途径制度主义途径认为,政策过程的结果是制度的产物。

政策制定、实施和评估都是在制度框架内进行的。

制度主义途径强调政策过程中制度的重要性,认为制度是政策过程中最为稳定的部分,对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博弈论途径博弈论途径认为,政策过程是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过程。

政策制定、实施和评估都是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中进行的。

博弈论途径强调政策过程中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认为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一个复杂的多方利益博弈。

三、认知途径认知途径认为,政策过程是政策制定者和政策执行者之间的认知过程。

政策制定和实施都是在政策制定者和政策执行者的认知之间进行的。

认知途径强调政策过程中人的主观性和认知能力的重要性,认为政策制定和实施都是基于人的认知和主观判断的。

四、议程设定途径议程设定途径认为,政策过程是议程设定者和政策制定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议程设定者是指那些通过媒体等途径将某个议题或问题提到公众视野中的人或组织。

议程设定者和政策制定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政策制定的方向和内容。

五、社会网络途径社会网络途径认为,政策过程是各种社会网络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社会网络包括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媒体和公众等各种社会组织和个人。

社会网络途径强调政策过程中各种社会网络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认为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在各种社会网络之间的相互作用中进行的。

综上所述,以上五种新途径都为我们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和思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政策过程。

对于政策制定者和政策研究人员来说,熟练掌握这些途径,将有助于更加全面深入地认识政策过程。

政策网络理论_政策过程的新范式_石凯

政策网络理论_政策过程的新范式_石凯
⑤ Schneider , Volker , 1992 , The Structure of Policy Networks: A Comparison of the Chemicals Control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Domains in Germany ,p. 112.
21 倾向从资源依赖的角度来界定政策网络 例如 ,贝森 (Beson) 将政策网络定义为 “: 一群 或复杂的组织因资源依赖而彼此结盟 ,又因资源 依赖结构的中断而相互区别 。”λυ 罗兹 ( Rhodes) 采 纳了贝森的观点 ,并重点阐述了资源依赖与政策 网络的基本特征 。罗兹认为 ,政策网络中的资源 通常有以下几种 : 权威 (authority) 、资金 (money) 、
正当社会学 、经济学中的网络理论研究如火 如荼 ,20 世纪 70 年代中后期的欧美政治学者也 开始接受网络思想 ,进而促成了政策网络理论的 兴起 ,并逐渐在英国 、北美 、德国 、法国 、荷兰等国 家和地区赢得了许多追随者 ,进而在欧美国家广 泛传播 。《欧洲政治研究》《、理论政治》《、治理》、 《政策科学》《、国际组织》等重要政治学期刊分别 以专刊形式详细介绍了政策网络的研究成果 ,英 国社会科学联合会和政治学会甚至联合主办了以 “网络途径与政策网络”为主题的年会 (1994) 。由 此而知 ,政策网络理论的学术地位与现实意义日 渐重要 。那么 ,什么是政策网络 ? 政策网络理论 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 与多元主义 、法团主义的政 策过程范式相比 ,它又新在哪里 ?
28
《国外社会科学》二 ○○六年第三期
度的不同而不同 。学者伊斯顿 、阿尔蒙德 、德诺林 格等人则认为国家的概念与边界都是模糊的 。伊 斯顿认为 “, 国家”一词跟过去一样 ,依然是一个含 糊不清的概念 ;阿尔蒙德则批评道 “, 新国家学派” 试图回到国家和社会这些没有严格界定的概念 ; 德诺林格 、斯考克普尔和克拉斯纳等人或多或少 都承认的一个难题是 ,国家的边界是不确定的 ,社 会的因素从各个方面渗透其中 ,其结果是国家与 社会的界限很难划定 。①因此 , 学者们对“二分 法”的质疑似乎催生了这样一个研究假说 :在政策 过程中 ,国家并不是“铁板一块”,它与社会的边界 也是模糊的 。对于政策过程理论的研究者而言 , 似乎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的确如此 ,政策网络理 论就是这种研究假说的产物 。②

重新建构政策过程:基于政策网络的视角

重新建构政策过程:基于政策网络的视角

重新建构政策过程:基于政策网络的视角作者:郭巍青涂锋摘要:在公共政策的过程分析中,传统的政策过程理论注重阶段性的周期分析,强调议程、决策和执行间的单向线性关系。

另一种较新的理论框架是政策网络理论。

在这一理论看来,政策参与主体通过互动模式形成更为复杂的政策过程。

在当代社会结构转型的背景下,大量涌现的复合的跨部门议程凸显出政策网络理论的意义。

在容纳利益相关群体、形成互动规则和组织战略合作方面,这一理论框架具有独特的优势。

英国政府的“邻里振兴计划”证明了政策网络理论的应用性。

在应对“社会排斥”这一复杂社会问题上,政策网络策略使得政府的“导航”作用得以真正实现。

关键词:政策过程;政策网络路径;跨部门议程;“导航”政府“政策网络”(policy networks)是一个新兴概念,意指在政策过程中,作为政策参与者的多个组织或个人形成一种网络状结构。

同时,它也是一种新的研究面向,即“政策网络路径”( policy networks approach,PNA) 。

过去二十多年中,政策网络发展成为政策分析领域中的核心范式之一。

政策网络理论富有成效地回应了实际政策过程中出现的复杂变化,并从新的视角重新回答了一些基本问题,例如“谁决策”或“谁在制定政策”。

一、政策过程的图景转换公共政策研究的学科目标,是建立和运用某种理论框架,以辨识和理解政策过程。

在过去半个世纪中,占主流地位的理论框架是“阶段模型”。

它将政策过程解释为一种依次向前进展的、动态性的认识流程。

它设想,人们首先发现了某些问题,然后产生各种可行的解决方案,经过择优比较后采用的方案即为政策,政策将被执行,其效果需要评估,等等。

这一“图景”经过“概念化”提炼之后,就成为政策过程中的若干(较一致的看法是五个)阶段,分别为议程设置、方案拟议、政策决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

“阶段模型”对公共政策研究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首先,它提供了适用的分类框架,使得研究领域的相关知识得以整合并获得理论表述。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政策分析一价值网络的方法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政策分析一价值网络的方法

策 ,在考虑 外部环境 和 内部条件 的情况 下,针对 不同的决策
问题 采 用 相 应 的 决 策 方 法 来 解 决 问题 。
的调整 ,从而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竞争优势的树立 。a 参考文献 : [] 1李兴 山. 西方管理理论产 生与发展 [] 中央 党校 出版社 , M.
2 . 01 O
战略性新 兴产 展 过程 中政府政 策分 析 业发

价值 网络 的方 法
一 文 / 丽 萍 王
战 略 性 新 兴 产 业 是 以 高新 技 术 的 突破 为 基 础 , 未 来 能 发 展 成 为 经 济 增 长 的 主 导产 业 ,对 经 济 发 挥 重 大 拉 动 和 推 动 作 用 的 产 业 。 战 略 性 新 兴产 业 必 然 需 要 重 大 科 技 创 新 的 支 撑 ,
果这种 公共产 品。因而 ,政府为 了履 行其供给 公共 产品的职
能 ,理 应 对 这 种 研 发 活 动 给 予 额 外 的支 持 或 补 偿 。
3 不 确 定 性 和 高风 险 性 .
有产 业的主 导者为 了保 持 自己的市场地位 和竞争 力,不 自
动 把 资 源 让 给 战 略 性 新 兴 产 业 , 这 样 新 老 产 业 之 问 会 产 生 矛
[] 楠 . 变 管理 理论 在 人 力 资 源管理 实践 中的应 用 [] 2邱 杈 J.
东方 企 业 文 化 ,2 1 () 012.
[] 3张艳 丽. 变结 构管理 与企业人 力资源利用率的提 高 [] 权 J.
企 业 经 济 ,2 0 () 039.
[】 兰 云 . 力 资 源 管 理 与组 织绩 效的关 系 [] 科学管理 4王 人 J.

浅议政府信息网络化对公共政策过程的影响

浅议政府信息网络化对公共政策过程的影响

浅议政府信息网络化对公共政策过程的影响作者:唐芬来源:《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3年第12期摘要政府信息网络化已成为行政改革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政府信息网络化也推动着行政改革,成为行政改革的驱动力。

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决策,决策的直接后果就是形成各项公共政策。

本文试图从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和政策终结四个环节探讨政府信息网络化对公共政策过程的影响。

关键词政府信息网络化政策过程行政改革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一、政府信息网络化与公共政策过程“政府信息网络化是指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到来,运用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办公自动化技术等现代信息手段,对传统的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进行改造。

从而大大提升政府管理的有效性,满足社会以及公众对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期望,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的动态过程。

”政府信息网络化的核心就是政府通过现代信息手段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以信息为根本来实现对社会的管理。

在政府信息网络化的过程中,政府所掌握的信息由传统的不透明向透明转变,信息透明化的进程使得公众在信息的获取上变得更加容易,并且也随着信息获取的增多而对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公共政策过程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完整的政策过程包括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和政策终结。

在公共政策过程中,信息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它贯穿于整个政策过程,同时也是公众参与政策过程的基础。

因此,政府信息网络化的过程也不断地影响着公共政策过程。

二、政府信息网络化对公共政策过程的影响分析(一)政府信息网络化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公共政策制定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包括政策问题的认定、确定政策目标、设计政策方案、评估方案、选择政策方案和政策合法化。

在政策制定的过程中,政府的信息化进程也改变着从政策问题的认定到政策的合法化过程。

公共政策问题的形成与认定是政策制定过程的起点,也是它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在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中,公共政策问题一般都是由政府、政党组织和利益集团、大众传媒或者是各类政策研究组织提出。

西方政策网络理论研究

西方政策网络理论研究

股利政策理论的内容评述
西方股利政策理论的核心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公司应该采取 稳定的股利政策,以减少投资者的不确定性;其次,公司管理层应该通过股利政 策向投资者传递有关公司未来收益和风险的信息;第三,公司应该根据其盈利能 力和现金流状况来制定股利政策。这些观点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二、西方政策网络研究的主要观 点
西方政策网络研究的主要观点大体可概括为四个方面:
1、政策网络的实质是社会互动 关系结构
政策网络理论认为,政策过程实质上是一种社会互动过程。在政策制定和执 行过程中,参与主体并非孤立的行动者,而是由相互关联的行动者所构成的行动 系统。这种互动不仅表现为各行动者之间的利益竞争和利益协调,还受到他们的 历史背景、价值观念、社会角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各行动者所处的具体环境 中,这些因素往往构成行动者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即“情境”。因此,分析 一个政策过程应该将其放在一个具体的情境中考虑。
同时,由于参与者之间通过互动来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或最小成本化,因 此又必然会存在妥协与协调的过程。这种互动博弈过程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 在博弈过程中,各个参与者不断调整自己的策略和行动方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 境和条件。因此,互动中的动态博弈是推动政策网络的本质机制。
三、西方政策网络研究的方法
所谓政策网络,按照美国学者罗森布鲁姆的定义,是“政府与民间各种行动 者通过长期的关系和结构所形成的模式”。因此,它实质上是一种社会关系结构。 从社会网络的视角研究公共政策,是在将政策过程看作是社会互动过程的基础上, 把社会各种因素对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影响转化为不同行动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政策网络理论的形成与政府治理理念的变化密不可分。随着20世纪70年代末 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西方国家开始改革传统的官僚制政府组织形式,主张政 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由垂直线性控制转变为水平多向的合作关系。政府不再是公 共政策的惟一主体,而是由政府、利益集团、公民等多元主体参与的共同作用过 程。同时,这些主体之间不再是单纯的主从关系或简单的合作关系,而是围绕特 定的政策目标形成的一种复杂的关系结构。

公共政策研究的政策网络分析视角

公共政策研究的政策网络分析视角
的 适 用 性 和必 要 性 。
和政策社群(oc m ui) ply o m ny 的研究 , 上个 世纪 五六十 i c t 是
年代精 英主义和多元主义关于权力讨论 的产 物 1 ( 嘲 ’ 。 由于各国的政治制度 和文化 的差异 以及 各 自学术传 统 的 不同, 政策 网络 的研 究形 成了不同理论和流派 。政 策 网络
维普资讯
公共政 策研究 的政策 网络分 析视角
朱 亚 鹏
( 中山大学 行政 管理 研 究 中心 、 务 学院 , 东 广 州 5 07 ) 政 广 125
政策网络是将网 络理 论引入公 共政 策科学 『 形成 的 『 I i

策 过程 中各种主体之 间形 成 的复杂关 系。学 界一般 认 为
相关研 究可分为 3 。 类 即所谓 美国传 统 、 国传统和德 国 、 英 荷 兰传统 一 。
( ) 国传统 。美 国对政 策网 络 的研 究 以政策 子系 一 美 统 ( o c ytm) p l yss i e 的研 究为起 点 , 从微 观层 面研究 政策 过
一、Leabharlann 政策 网络理论 的发展脉络
互依赖 的许 多主体 形成 的各种 网络 之 中。早 期 的网络 分 析主要试 图揭示政府机 构和利益集 团之间的关 系 , 来学 后 者又将政策网络 的概念上 升到 宏观 层向 的治理 范畴 尽 管政策 网络分析正流行 于欧美学界 , 但学界对政 策 网络的
题网络则范围广泛 , 结构松散, 成员经常更新 , 决策过程呈
政策 网络是一种 比喻的说法 , 一般被用来分 析政 治政
事实上 , 们 对 政 策 过 程 的 影 响 随 政 策 议 题 和时 间 而 它

解析中的政策解读与分析方法

解析中的政策解读与分析方法

解析中的政策解读与分析方法政策解读与分析是政治学、行政学以及公共管理领域中常见且重要的研究方法。

本文将就政策解读与分析的方法进行深入探讨,并介绍一些常用的分析工具和技巧,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方法。

一、政策解读的概念和意义政策解读是通过研究政策文件、采访政策制定者以及分析相关数据等手段,对政策背后的意图、目标和内容进行解释和阐释的过程。

它能够帮助人们深入理解政策的内涵和目的,为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政策解读对于政府、研究机构以及公民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政策解读的方法论1.政策文本分析法政策文本分析法是对政策文件进行详细解读和分析的一种方法。

它通过仔细研读文件中的文字、条款、标点以及文本结构等方面,揭示政策文件背后的含义和意图。

对于政策制定者、研究人员和实施者来说,政策文本分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和方法。

2.政策网络分析法政策网络分析法是通过研究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参与者、利益关系和信息流动等方面,分析政策形成和实施的过程和影响因素。

它强调政策制定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并试图揭示政策背后的动态关系和权力结构。

3.政策评估方法政策评估是对政策实施和效果进行评价的过程。

它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结合定性和定量的方法,来评估政策的成效和可行性。

政策评估的结果可以为政策的调整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对于政策解读和分析起到重要的补充和支持作用。

三、政策分析工具和技巧1.数据收集和分析技巧政策分析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工作。

合理选择数据来源、制定数据收集方案,并借助统计分析工具和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都是保证政策分析结果准确性的重要环节。

2. SWOT分析法SWOT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政策分析工具。

它通过对政策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梳理和评估,帮助分析人员全面了解政策所面临的环境和条件,并为政策的调整和改进提供指导。

3.成本收益分析法成本收益分析是一种经济学方法,用于评估政策的经济效益。

政策网络分析:发展脉络与理论构建

政策网络分析:发展脉络与理论构建

政策网络分析:发展脉络与理论构建
朱亚鹏
【期刊名称】《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8(048)005
【摘要】作为一种分析途径和研究方法,政策网络已经成为公共政策研究中的主要范式之一.文章简述了国外政策网络理论的源流与发展,介绍和疏理了相关学术争论,尤其侧重于政策网络理论的最新发展以及理论的完善和重构.政策网络对政策过程的理论分析力和解释力不断增强,对民主和治理也具有重要意义.政策网络分析不仅是描述性的,还具有规范性,对解决我国当前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也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总页数】8页(P192-199)
【作者】朱亚鹏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研究中心,广州51027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035
【相关文献】
1.中国开放教育资源研究发展脉络探析——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 [J], 张婧婧;许玲;郑勤华
2.家庭主义、去家庭化和再家庭化:福利国家家庭政策的发展脉络与政策意涵 [J],
韩央迪
3.我国职业教育教师政策的发展脉络与演进逻辑——基于1995-2018年相关政策文本的分析 [J], 李政
4.建党百年青年政策发展脉络、发展趋势及政策意涵 [J], 蔡康鑫;孙晓伟
5.我国成人教育教材研究的发展脉络探析
——基于关系网络视角的社会网络分析 [J], 李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⑷当决策权力与行政结构相互依赖时,而且政策资源是高度分散时,行政部 门透过与民间团体建立政策网络形式的互动关系,得到民间社会的协助与合 作,以利于政策顺利推动,并降低政策监测与控制成本。
美国学者的观点
• 1.贺可(H. Heclo)认为多数政策议题的决策方式并非铁三角的封闭关 系,而是在政党系统、国会、行政系统等正式组织结构之外,所形成 的一种非正式的、复杂的议题网络(issue network)型态。
• 我国台湾公共政策学者对于政策网络的研究也给予了很大的关注。例 如,张世贤由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传统权力关系的缺失角度,提出应 以政策网络概念加强中央与地方政府合作关系;林钟沂认为现代国家 面临的政策问题,相当复杂与专业化,需以专业知识来解决专门性问 题,故与此种政策问题相关利害关系者形成的政策网络便应运而生, 并透过三种途径使政策顺利运作:(1)整合不同的利益,(2)设定政策 优先级,(3)结合专业知识与技术;丁仁方结合统合主义与政策网络概 念,应用分析我国在威权转型过程的残障福利政策之形成与发展,以 残障福利网络概念说明国家机关(行政部门的社政单位)与残疾人团体 之间的互动关系与行为,及对于残障福利政策推动的影响;李允杰、 丘昌泰将政策网络界定为在一群互赖行动者之间建立某种稳定程度的 社会关系型态,以促成政策问题或方案的形成或发展);林玉华认为 政策网络是跳脱传统官僚层级结构及自由市场机制两种治理结构的另 类「政治制度」,逐渐成为解释政策执行的重要因素,也架构了一九 七○年代与一九九○年代公共行政理论发展的桥梁。
英国学者的观点
• 英国立法部门在决策过程的政治重要性与美国立法部门不 同。因此,英国政策网络的主要参与者,通常仅包括政府 官员与政策利益相关者。
• 1.理查德森与乔丹(J. J. Richardson and A. G. Jordan)认 为政策社群是由特定利益团体与国家机关相对应部门形成 的持续互动关系,指出英国政策可说都是在次级政府中透 过政府机构与利益团体之间的协商而形成,并强调政府部 门中有许多决策部分的特性。
政策过程的网络分析
政策网络理论概述
马文义 行政管理 200406009
一、政策网络的概念和发展
• 在西方的政治学和政府的研究中,有两种方法为我们所熟 悉。一是通过分析权利在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分配,明确国 家与社会之间的边界,这属于一种宏观的结构研究方法,其 方法论基础为整体主义;
• 二是通过分析个人和单个组织在政治过程中的功能和行为 机制,这是一种微观的研究方法,其基本的理论依据是理性 选择,个人主义是其主要的方. Rhodes)认为自1980年以来英国政治出现一种新的 治理结构,即在各个政策领域出现由多元组织组成相互关联的网络。 他根据权力依赖观点,将政策网络定义为各个组织(包括国家机关相 关行政部门)基于权威、资金、正当性、信息、人员、技术、设备等 资源依赖基础,结合成一种联盟或利益共同体。其内部运作过程是一 种资源交换的过程,如同博弈(game),其特征包括:(1)国家机关治 理的范围更为广泛,以及公、私与民间志愿部门三者之间相互依赖; (2)由于网络成员之间资源交换的协议与达成共同目标的共识,促使内 部成员持续互动与合作;(3)网络成员之间的互动基础,建立在相互信 任与遵守协议的游戏规则上;(4)政策网络是一种自我规范的组织,相 当程度地独立于国家机关之外,但国家机关仍能某种程度地加以主导。 因此,罗茨将网络分析层次着重在政策部门,而不是政策次级部门。 此外,罗茨并以政策网络概念分析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政府间关系 (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以下简称IGR模型),认为两者之间的 互动关系呈现出多元竞争与复杂的博弈形式。
• 综上所述,政策网络可视为利害关系者与国家机关各部门 之间建立例行化的互动模式,对关心的议题进行沟通与协 商,使得参与者的政策偏好被满足或是政策诉求获得重视, 以增进彼此的政策利益。通常政策网络内的行动者包括行 政人员、国会议员、学者专家、利益集团等与该政策有利 害关系的个人或团体,这些个别行动者或团体因为法定权 威、资金、信息、专业技术与知识等资源的相互依赖,而 结合成行动联盟或是利益共同体。
二、政策网络的类型
• ㈠罗茨的模型 • 罗茨将政策网络视为国家机关中不同部门之间,和国家机关与其它民
间社会组织之间的互动关系。他指出政策网络概念至少包含五个主要 的方面: • ⑴利益的汇集(constellation of interests):网络的参与者依其服务内 容、专业功能与顾客团体而有其不同的利益; • ⑵成员或参与者(membership):哪些人参与网络关系; • ⑶垂直的独立性(vertical independence):政策网络之垂直关系为何; • ⑷水平的独立性(horizontal independence):网络间的相互联结为何; • ⑸资源分配(distribution of resources):参与者的资源交换情形。
• ⑵政策网络途径视公共决策过程为多元行动者之间权力互动的结果,政策过 程不再只是行政部门纯理性的规划活动,不宜将政策过程明确地分割为截然 不同的阶段,而政策网络途径可以避免传统公共政策研究阶段论的迷惘。
• ⑶政策网络参与者各自拥有其政策需求与资源,基于协商的逻辑(the logic of negotiation),参与者必须就政策内容进行交涉,使政策在规划与形成阶段必 须负担较高的成本,包括协议、资源交换与行政成本。
• 2.本森(J. K. Benson)以政府间关系概念界定政策网络,他认为因为 资源的互赖而使行政与利益结构形成一体,以确保共同的政策偏好被 满足,并排除其它异议团体。 3.麦克法兰(A. McFarland)认为议题网络是在政策领域中,与该政策 有利害关系的团体或个人形成的持续沟通网络,参与者包括行政官僚、 国会议员、游说团体、学者专家与大众传播业者,并指出议题网络不 同于铁三角关系,其是开放途径且有多元参与者。
罗茨(R.A.W. Rhodes)的政策网络 分类模型
网络型态 政策社群/地域社群 专业网络
政府间网络
网络特性
(1) 关系稳定 (2) 严格限制参与者的数目 (3) 参与者之间水平地相互依赖 (4) 有限程度的垂直连结 (1) 关系稳定 (2) 严格限制参与者的数目 (3) 参与者之间水平地相互依赖 (4) 有限程度的垂直连结 (5) 提供专业人员利益 (1) 限制参与者的数目 (2) 有限程度的水平相互依赖 (3) 扩张程度的垂直连结
英国学者的观点
• 3.威克与怀特(Stephan Wilks and Maurice Wright)以社 会中心途径提出政府与产业界之间的网络关系(governmen t-industry relations,以下简称GIR模型),强调政策网络中 的人际互动关系,而非制度结构关系,并进一步提出GIR 模型特性,包括:
续上表
网络型态
网络特性
生产者网络 议题网络
1、参与者的数目不固定 2、有限程度的水平相互依赖 3、提供生产者利益
1、不稳定的关系 2、参与者众多 3、有限程度的水平相互依赖
来源:D. Marsh and R. A. W. Rhodes. (1992). Policy Net works in British Politics: A Critique of Existing Approache
• ⑴公共行政部门与私人产业部门均呈现功能专业分化的情 形;
• ⑵专业化组织与政策制定机构普遍出现; • ⑶互动关系频繁与密切。
• 罗茨IGR模型与威克与怀特GIR模型的主要不同处,在于 前者强调将政策网络研究焦点置于政府部门层次(sectoral l evel),分析政策领域中个别行动者的利益如何汇集为团体 利益;而后者认为将研究焦点置于部门层次时,涉入的行 动者过多,造成分析时的困扰,因而将分析层次置于政策 次级部门,并集中在网络间人际互动关系的讨论。
政策网络对于公共政策研究的影响
• ⑴传统政策研究者倾向于视国家机关为政策偏好一致的行动者,以英国传统 政策研究的“威斯敏斯特模式”(Westminster model)为例,将国家机关视作 一个具有层级节制的同构型机构,在议会权威独大的情况下,官僚机构仅仅 是政策执行工具。但政策网络概念挑战“威斯敏斯特模式”的观点,强调各 行政机构因为拥有不同的政策责任与权力基础,在与民间社会不同利害相关 团体互动时,也呈现不同的行动与政策偏好。
• ㈢欧洲学者的观点
• 欧洲学者的观点系以德国学者作为代表,他们的观点与英 国研究途径有许多相似之处,主要差异在于欧洲学者视政 策网络为一种治理结构,英国学者视其为一种利益集团中 介模型。
• 第一、 肯尼斯与薛奈德(Patrick Kenis and Volker Schneid er)认为现代社会功能高度分化的结果,私人部门控制许多 重要的资源,在政策形成与执行时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他们认为政策的制订相当程度地依赖参与者之间非层级节 制形式的互动关系。政策网络即是由一群具有自主性,且 彼此之间有共同利益的相互依赖的行动者所组成的关系。
• 第二、 德国学者卓尔(Marian Dhler)在研究英国、德国与美国医疗政 策网络型态后,指出医疗政策网络(health policy networks)的特性, 包括
• ⑴网络的结构:如集中程度、部门化、系统整合情形,例如英国卫生 政策网络结构呈现集权化与层级节制的形式。
• ⑵网络中行动者及其联盟:如行动者的数目,例如美国医疗政策网络 的行动者众多,彼此之间形成稳定的联盟关系。
艾特金森(M.M.Atkinson)与柯曼(W.D.Colem sn)建构政策网络的条件
一、政策网络的概念和发展
• 政策网络(Policy Network)概念在公共政策或政治科学领 域的出现与应用,其产生的现实原因是现代国家机关(Sta te)推行公共政策时,越来越不易通过相关部门动员到所 有必要的政策资源,往往必须依赖政策利益相关者的合作, 结合与动员原本分散的社会资源,以期能在和谐的集体行 动过程解决政策问题,而政策网络正是这种稳定与持续关 系所形成的互动型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