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平均数》ppt课件

合集下载

《平均数》(最新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优秀课件

《平均数》(最新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优秀课件

巩固提升
做一做。
2.下面三个花瓶里各插了几枝花?平均每个花 瓶插几枝?
(6+5+7)÷3 =18÷3 =6(枝) 答:第一个花瓶里插了6枝花,第二个花瓶里插了5枝花, 第三个花瓶里插了7枝花。平均每个花瓶插6枝。
巩固提升
3.下面是某小组6名同学身高和体重情况。
姓名 刘雨涵 身高/cm 139 体重/kg 34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平均数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导入
姓名
小红
小兰 小亮
下面是某小队4名同学收集矿泉水瓶 情况的统计图。平均每人收集了多 少个?
小明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数量 / 个
知识讲解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平均每人收集了几个”不是指每个同学实际收集到的矿 泉水瓶的数量,而是假设4名学生收集的矿泉水瓶的数量同 样多,每人收集了多少个。
李强 140 38
高峰 135 35
陈丽 138 34
宋晓东 139 36
张思思 137 33
请你算出同学们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各是多少。
平均身高
平均体重
(139+140+135+138+139+137)÷6 (34+38+35+34+36+33)÷5
=828÷6
=210÷6
=138(cm)
=35(kg)
下课
总数量 ÷ 总份数=平均数
(14+12+11+15) ÷ 4 = 13
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
知识讲解
解决问题
(14+12+11+15)÷4 =52÷4 =13(个) 答:平均每人收集13个。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说课课件 (共27张PPT)ppt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说课课件 (共27张PPT)ppt

平均分的意义
“移多补少”
教材分析
平均数的意义
一组数据的 整体水平
用平均数判断 更合适
2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平均 数的概念,体会平均数的 作用和特点,掌握求平均 数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 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 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理 解并能解释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平均数:6
三、巩固练习,应用平均数 (一)平均数与水资源
我国淡水资源总量2万亿立方米,排名世界 第4,我国人均水资源排名世界第121。
国家
水资源总量 (立方米)
人口
巴西
约7万亿
1.5亿
俄罗斯
约6万亿
2.8亿
加拿大
约3万亿
0.3亿
中国
约2万亿
13.8亿
我国的人均水资源只有2千多立方米, 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为什么两个排名相差这么大?
(二)平均数与平均身高
学校篮球队队员的平 均身高是160厘米。
我的身高是 226厘米。
60×5=800(厘米) 800+226=1026(厘米) 1026÷6=171(厘米)
(三)扩展延伸
计算本组同学的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 对比正常值、分析原因
四、总结经验,感悟平均数
(1)为什么需要平均数?平均数有什么特点?
(2)如果加入一个女生,要使女生套圈的准 确程度超过男生,她至少要套中多少个?
6
板书设计
谢谢聆听
自评
组内点评
《平均数》说课
讲课人:XXX
组员:XXX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平均数课件(共29张PPT)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平均数课件(共29张PPT)

(1)王悦5次跳远的总成绩是10m,她每次的跳远成绩肯定
都是2m。
()
×
(2)学校排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cm,有的队员身高会
超过160cm,有的队员身高不到160cm。 ( ) √
(3)小东所在小组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6kg,小刚所在小组同
学的平均体重是34kg,小东一定比小刚重。 ( ) ×
四年级十班四组成员成绩统计表
平均数能较好的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分数(分)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0
10
第1场
9
第2场
14,7号队员 本场得分可能是 多少?
分数(分)
24
22最23 小数<平均数<最大数
21
20 19
(人教版)
平均数
像这样几个不相同的数,在总数不变 的情况下,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得到 相同的数,我们把得到的这个相同的 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姓名
小红 小兰 小亮
14 12 11
小明
15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数量 / 个
18
17
16
15 14 13
14 13
12
11 10
10
9
9
8 7
6
5
4
3
2
1
0 第1场
第2场
第3场
本场 场次
本场比赛得13分,
估一估四场比赛得分的 平均数是多少?

四年级下册数学PPT-平均数-人教新课标(17张)-精品课件

四年级下册数学PPT-平均数-人教新课标(17张)-精品课件

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
小红
14
小兰
12
小丽
11
小明
15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
小红
14
小兰
12
小丽
11
小明
15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四 年 级 下 册 数学PP T-平均 数-人 教新课 标(17张 )-ppt 精品课 件(实用 版)
三年级二班第一小组体重统计表
36
王红算了他们的平均体重是42千克, 不计算,你能不能知道他算得对不对?
四 年 级 下 册 数学PP T-平均 数-人 教新课 标(17张 )-ppt 精品课 件(实用 版)
四 年 级 下 册 数学PP T-平均 数-人 教新课 标(17张 )-ppt 精品课 件(实用 版)
四 年 级 下 册 数学PP T-平均 数-人 教新课 标(17张 )-ppt 精品课 件(实用 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 么收获?
四 年 级 下 册 数学PP T-平均 数-人 教新课 标(17张 )-ppt 精品课 件(实用 版)
四 年 级 下 册 数学PP T-平均 数-人 教新课 标(17张 )-ppt 精品课 件(实用 版)
课后作业:
李刚参加打靶比赛,第一次中了7环, 第二次中了9环, ,第三次与第四次 共中了16环.平均每次打中几环?
四 年 级 下 册 数学PP T-平均 数-人 教新课 标(17张 )-ppt 精品课 件(实用 版)
四 年 级 下 册 数学PP T-平均 数-人 教新课 标(17张 )-ppt 精品课 件(实用 版) 四 年 级 下 册 数学PP T-平均 数-人 教新课 标(17张 )-ppt 精品课 件(实用 版)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下册课件-8.1 平均数 (共17张PPT)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下册课件-8.1 平均数  (共17张PPT)
25 20 15
10 5 0
2009年小刚家各季度用水量情况统计图
35
24 21
16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平均每月用水多少吨?
(1)(16+24+35+21)÷4 (2)(16+24+35+21)÷12 (3)(16+24+35+21)÷365
四、课堂小结
• 1、什么是平均数? • 一组数据中各个数据相加的和除以这组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能理解移多补少求平均数的方法,能根据数据列出算 式求平均数。 2、帮助学生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探索平均数的过程,启动观察、分析、归纳、总结、
小兰
方法,可以看出
平均每人收集了
小亮
13个。
还可通过
小明
先合并再
0
1
2
3
4
5
6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平分等方
数量/个
法;
小红
143
小兰
132 相当于把总数平均
小亮
131
分成了4份。
小明
153
像这样,几个不相等的量,在总数不变的前 提下,通过“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平分”等方法, 会得到一个相等的数,我们把这个相等的数叫做 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比最大的数要小, 比最小的数要大。
我的收获
三、巩固练习
1、 辩一辩,说一说:
(1) 学校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篮球 队员壮壮的身高有可能是155厘米吗?

《平均数》课件PPT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平均数》课件PPT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11 10
10
9
8
先合并 再平均分
8 7
7
7
6
5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4 3
3
2
1
0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探究新知
观察表格,你有什么发现?
场次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平均数
个数 3
8
7
10 7 (3+8+7+10)÷4=7(个)
个数 3
8
7
2 5 (3+8+7+2)÷4=5(个)
个数 3
8
7
6 6 (3+8+7+6)÷4=6(个)
前三次的数 据没有变化
第四次数据引 起平均数变化
平均数易变化
探究新知
比较一下超过的部分与不到的部分,你发现了什么?
个数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8 7
6
Hale Waihona Puke 54 33
2
1
0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3=2+1
个数 15
14
13
12
11
10 9
个数
15
14
13
12
通过移多补少得到的这组同样多的数
11
10 9
叫作这组数的 平均数 。
8
7 6
6
5 4
6是3、8、7这3个数的平均数,它反映
3
2 1
的是这个同学3次投篮个数的整体水平。
0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次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平均数》ppt课件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平均数》ppt课件
一本书,小明第一天读了14页,第 二天上午读了10页,下午读了6页, 他平均每天读多少页?
想一想
.
◇ 游泳池的平均水深是120厘米, 小明身高140厘米,他在游泳池中 学游泳,会不会有危险?为什么?
.
求平均数的方法: 方法一:移多补少 方法二:先合后分
(1)先求出总数 把各个部分数加起来
(2)再求平均数
下面是一只母鸡六个月产蛋的统计表。根据题目中 给的数据,算出这只母鸡平均每月产多少蛋。
月份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个数 20 23 26 28 30 29
(20+23+26+28+30+29)÷6 (20+23+26+28+30+29) ÷5 (20+23+26+28+30)÷6
.
动动脑,你一定能行。
= 13(个) 总数÷份数=平均数
答:这一队平均每人收集13个。 .
男生投篮成绩统计图
.
总数÷份数=平均数
(6+9+7+6)÷4 = 28÷4 = 7(个)
.
14厘米
24厘米 16厘米
这三条丝带的平均长度是多少? (14+24+16)÷3 =54÷3
=18(厘米) .
? 想一想:下面哪个列式才对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
制作者:蔡小惠 单位:大靖第二小学
.
怎样移动才能使每排的小球个数同样多?
56
57
每排都是5个
52
5是 6、7、2的平均数.源自像这样,几个不相等的量,在总数 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移多补少,会 得到一个相等的数,我们把这个相 等的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平均数》人教版(共11张PPT)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平均数》人教版(共11张PPT)
A.(234+287+293)÷2
B.(234+287+293)÷3
C.(234+287+293)÷5
三、巩固练习
3.下面的统计图是花店本周四种花的销售情况。 (1)平均每种花销售多少支? (2)如果你是花店老板,下周要购进鲜花,你会怎样进货?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3+31+26+28)÷4 =27(千克)
总数量
总份数 平均数
三、巩固练习
1.三年级3个班同学捐图书,一班共捐23本,二班捐了15本,三班捐了
22本,平均每班捐图书( A )本
A.20 B.15
C.5
2.师傅和徒弟两人用3天合作生产一批零件,第一天生产234个,第二
A 天生产287个,第三天生产293个,平均每人生产( )个, 平均每天生产( B)个。
一、复习
1.口算 145+255= 400 475-275= 200 25x4= 100 9.8-3.7= 6.1 56÷8= 7
380-200= 180 300+250= 550 125x8= 1000 2.5+4.8= 7.3 9÷10= 0.9
பைடு நூலகம்、复习
2.列式计算
①、把24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多少?
②、把18颗糖平均分给6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几颗?
③、把36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
2.四(1)班图书角书架的上层有8本书, 下层有4本书。
你能移动书本,使上下层的书一样多吗?
这时上下层各有几本书?(6本书)
这个6是什么数?你们是用什么办法找出来的?
小丽体重23千克,小明体重31千克,小 芳体重26千克,小强体重28千克。他们的平 均体重是多少千克?

四年级数学下册课件-8.1平均数-人教版(共17张PPT)

四年级数学下册课件-8.1平均数-人教版(共17张PPT)

3
5
移多补少
6
每排都是
4个
2
4 是 3、5、6、2的平均数
像这样,把几个不相等的
数量,在总数不变的前提 下,通过移多补少,使每 一份都相等,我们把这个 相等的数叫做这几个数的
平均数。
二、寻求方法,探索新知
1 2
(1+2+3)÷3=2
3
6
7
(6+7+2)÷3=5
2
3 5
(3+5+6+2)÷4=4
6
2
运动会期间,三年级的三个班分别成立 了环保小队,他们收集的废旧塑料瓶分 别是40个、38个、42个。请问平均每个 队收集了多少个?
(40+38+42)÷3 =120÷3 =40(个) 答:平均每个队收集了40个。
游戏一:请你们6名同学平均分成3队
问:每队有几人? 平均分
平均数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游戏导入
规则:老师任意摆出几排球, 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圆片进行摆, 摆完后想一想:怎样移动使每 排小球个数同样多?
怎样移动才能使每排小球个数 同样多?
1
2
移多补少
每排都是2个
3
2 是 1、2、3的平均数
怎样移动才能使每排小球个数同 样多?
6
7
移多补少
每排都是5个
2
5 是 6、7、2的平均数
定都是2m。
()
×
(2)学校排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cm,有的队员身高
会超过160cm,有的队员身高不到160cm。 ( ) √
(3)小东所在小组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6kg,小刚所在小
组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4kg,小东一定比小刚重。 ( ×)

四年级下册数学PPT-平均数-人教新课标(16张)-精品课件

四年级下册数学PPT-平均数-人教新课标(16张)-精品课件

4
四年级下册数学PPT-平均数-人教新 课标(16 张)-pp t精品 课件(实 用版)
6
5
四年级下册数学PPT-平均数-人教新 课标(16 张)-pp t精品 课件(实 用版)
我身高125厘米,下水游泳不会有危险。
50厘米 110厘米 176厘米
四年级下册数学PPT-平均数-人教新 课标(16 张)-pp t精品 课件(实 用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PPT-平均数-人教新 课标(16 张)-pp t精品 课件(实 用版)
第一排5位同学的身高
人员
1 2 3 4 5 平均身高
身高(厘米) 133 132 128 130 127
四年级下册数学PPT-平均数-人教新 课标(16 张)-pp t精品 课件(实 用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PPT-平均数-人教新 课标(16 张)-pp t精品 课件(实 用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PPT-平均数-人教新 课标(16 张)-pp t精品 课件(实 用版)
小明家平均每月用水( )吨。
2016年小明家各季度用水量情况统计表 单位:吨
时间 一季度 二季度 三季度 四季度
用水量 16
24
36
27
A. (16+24+36+27)÷365 B. (16+24+36+27)÷12 C. (16+24+36+27)÷4
第第 第 第 一二 三 2 1
第 第第 一 二三 次 次次
小明
7
7 6
5
4
4 32
3
2
1
第第 第第 一二 三四 次次 次次
小芳
76
6
6

四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 8.1平均数 - 人教版(共10张PPT)

四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 8.1平均数 - 人教版(共10张PPT)

平均数
这个小组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水瓶? 第一小组收集水瓶的情况 14个 12个
11个 15个
这个小组平均每人收集了多13少个个水瓶?。
第一小组收集水瓶的情况
平均数
13 14个
13 12个
13 11个 13 15个
第一小组收集水瓶的情况
14个 12个 11个 15个
下面是第4小组男生队和女生队踢毽子比赛的成绩。
超过160cm,有的队员身高不到160cm。( √ )
× 3.小东所在小组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6kg,小刚所在小组同 学的平均体重是34kg,小东一定比小刚重。( )
一家旅馆要订购一批新床,订购人员
按照客人的平均身高来订购,这样做合 理吗?
“十二五”时期,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获得长足 发展,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提高。2015年人均预期 寿命达到76.34岁,比2010年提高1.51岁。
张爷爷今年75岁了,可当他看到这条新闻 时却闷闷不乐的,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你能 不能劝劝他呢?
下面是肖扬同学周一至周五上学所花时间的情况。
星期 一




时间/分 15
17
14
16
18
(1)她平均每天上学要花多少时间? (2)学校规定到校时间是上午8:00,肖扬什么时间从 家里出发合适?
●谢 谢
男生队
女生队
姓名
王小飞 刘东 李雷
谢明明 孙奇
踢毽个数
19 15 16 20 15
姓名
杨雨 曾诗涵 李玲 张倩
踢毽个数
18 20 19 19
哪个队的成绩好?
下面的说法正确吗?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王悦5次跳远的总成绩是10m,她每

四年级数学下册课件-8.1平均数72-人教版(共15张PPT)

四年级数学下册课件-8.1平均数72-人教版(共15张PPT)

《平均数》教学目标解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经历平均数产生的过程,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探索求“平均数”的 基本方法,掌握求简单平均数的方法。 2、初步学会运用平均数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根据统计结果作出简单的判 断和预测,培养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意识和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自主探索与合作交 流的意识和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估算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男生组套圈成绩统计表
姓名 王刚 张宇 陈勇 李杰 合计
个数 7 5 4 8
24
女生组套圈成绩统计表
姓名 孙娟 林燕 吴芳 高敏 李丽 合计
个数 10 6 3 4 2
25
哪个队的成绩好?
王刚
7
张宇
5
陈勇
6 4
李杰
8
男生组套圈成绩统计表 胜
姓名 王刚 张宇 陈勇 李杰 平均
个数 7 5
4
8
6
女生组套圈成绩统计表
姓名 孙娟 林燕 吴芳 高敏 李丽 平均
个数 10 6 3 4 2
5
(7+5+4+8)÷4
(10+6+3+4+2)÷5
=24÷4
=25÷5
=6(个)6>5
=5(个)
答:男生组套圈成绩好。
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 整体情况。也可以作为不同数据比 较的一个标准。
比一比:
(1)把12块糖平均分给3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 ( )块。
浸透初步的统计思想,体会统计的作用及其价值。培养学生学以致用 的习惯,体会数学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平均数课件(共19张PPT)

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平均数课件(共19张PPT)

说一说: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姓名 小红 小兰
14个 12个
小亮
11个
小明
15个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数量 / 个
思考:“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可以怎样考虑?
姓名
小红
通过移多补少
小兰
可以看出平均
每人收集了13小亮个。 Nhomakorabea小明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数量 / 个
哪个小组成绩好些? 132÷4=33(个) 155÷5=31(个) 33>31 答:第一小组成绩好些。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求平均数的方法: 移多补少法 数量较小时使用比较方便。 先总后分法 平均数=总数÷总份数
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
六、作业布置
完成相关练习
谢谢大家
(15+17+14+16+18)÷5=16(分)
动脑筋: 一个池塘的水平均深度是120cm,小明身高135cm, 他下水游泳会不会有危险?
答:可能会有危险。
因为120cm是池塘里水的平均深度,有的地方 可能比120cm浅,有的地方可能比120cm深, 如 果到了比135cm深的地方就有危险了。
备选练习
“平均分”与“平均数”的区别
(1)把12块糖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 得3块糖。
这里的3块表示平均分的结果,是每个孩子 实际分得的块数。
(2)4个小孩一共有12块糖,平均每个孩子有 3块糖。
这里的3块就是平均数,它并不代表每个孩 子一定有3块糖。
三、巩固练习
1.下面是5名同学捐书的情况。

四年级数学下册课件-8.1平均数-人教版(共16张PPT)

四年级数学下册课件-8.1平均数-人教版(共16张PPT)

我身高140厘米,下水游泳不会有危险。 小吴
(4) 快乐蛋糕店的草莓蛋糕最近5天的销售情况 谁帮我解决了问题我让他免费品尝。
(4) 快乐蛋糕店的草莓蛋糕最近5天的销售情况 明天我做多少个草莓蛋糕合适呢?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2010年我国男性人 口平均寿命约为72岁。
一位71岁的老伯伯看了这份资料后,不 但不高兴,反而还有点难过。你知道为什 么吗?
平均数
1分钟投篮挑战赛啦!
一分钟投篮挑战赛情况
小强
5个
5个
5个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你想用哪一次来表示他一分钟投篮水平?
一分钟投篮挑战赛情况
小红
1个
8个
3个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哪个队赢了?
男生队
姓 名 投篮个数
王小飞
19
刘东
15
李雷
16
谢明明
20
孙奇15女生队姓名 杨羽 曾诗涵 李玲 张倩
生活中的平均数
(1)四(3)班的同学平均身高是130cm,按照同学们的 平均身高来定做校服,这样做合理吗?为什么?
(2) 某校十年前,数学老师的平均年龄是41岁,而现在 平均年龄是35岁,你说为什么?
(3)小吴同学星期六到郊外游玩,发现一个水池,在 水池里有一个提示牌,写着平均水深110厘米。小吴同 学的身高140厘米,他说在这个水池里游泳不会有危 险。你同意吗?
敬老院有2位老奶奶,平均年龄是74岁;有6 位爷爷,平均年龄是70岁。这些老人的平均
年龄是多少岁?
74×2 + 70×6=568(岁) 568÷(2+6)= 71(岁)
答:这些老人的平均年龄是71岁。
小李期末考试的成绩单,不小心撕掉了 一块,数学99分,语文98分,平均分9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本书,小明第一天读了14页,第 二天上午读了10页,下午读了6页, 他平均每天读多少页?
想一想
.
◇ 游泳池的平均水深是120厘米, 小明身高140厘米,他在游泳池中 学游泳,会不会有危险?为什么?
.
求平均数的方法: 方法一:移多补少 方法二:先合后分
(1)先求出总数 把各个部分数加起来
(2)再求平均数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
制作者:蔡小惠 单位:大靖第二小学
.
怎样移动才能使每排的小球个数同样多?
56
57
每排都是5个
52
5是 6、7、2的平均数
.
像这样,几个பைடு நூலகம்相等的量,在总数 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移多补少,会 得到一个相等的数,我们把这个相 等的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
课P90 例1
总数÷份数=平均数
我的收获 .
乐天 天 快
祝同学们 开笑 口 常
.
= 13(个) 总数÷份数=平均数
答:这一队平均每人收集13个。 .
男生投篮成绩统计图
.
总数÷份数=平均数
(6+9+7+6)÷4 = 28÷4 = 7(个)
.
14厘米
24厘米 16厘米
这三条丝带的平均长度是多少? (14+24+16)÷3 =54÷3
=18(厘米) .
? 想一想:下面哪个列式才对
小红:14个
小兰:12个
他们小队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多少 个?
小亮:11个
小明:15个
.
小红 小兰 小亮 小明
0 1 2 3 4 5 6 7 8 . 9 10 11 12 13 14 15
先把4个人收集的矿泉水瓶个数合起来, 求出总个数,然后再平均分成4份。
( 14 + 12 + 11 + 15 )÷ 4 = 52 ÷ 4
下面是一只母鸡六个月产蛋的统计表。根据题目中 给的数据,算出这只母鸡平均每月产多少蛋。
月份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个数 20 23 26 28 30 29
(20+23+26+28+30+29)÷6 (20+23+26+28+30+29) ÷5 (20+23+26+28+30)÷6
.
动动脑,你一定能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