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精神分析学的文艺批评方法
浅谈精神分析学的文艺批评方法
![浅谈精神分析学的文艺批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ed5707348d7c1c708a145c2.png)
式中 θ为单摆摆角, θ接近于 0°时的周期 T0=2π ,取 二 级 近似为:
丁宁先生指出 : “事实上, 除去其 粗 鄙 的 一 面 ( 如 某 些 新 弗 洛伊德主义者所作的那样) , 心理分析的具体阐释正日益和文化 的、社会的眼光融合在一起, 进而把它本身和具体学科之间的通 兑性和互诱性推向了新的境地心理分析对艺术史学科的启迪和 推进应该是令人刮目相看的, 而且在某些领域甚至发挥了无可 替代的特殊作用”。在当代艺术研究中, 精神分析学的重要性随 着这门学科本身的日益完善将越来越明显。将精神分析学的独 特方法运用于艺术现象的研究事实上也取得了独特的成果。
摘 要: 在当代艺术研究中, 精神分析方法成为了一种非常有影响力的文艺批评手法。本文在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进行爬梳的基础 上, 认为, 对人的关注使得既具有感性身体语言又包含了社会文化语言的欲望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 精神分析法; 原型; 欲望
弗洛伊德说: “我们对任何真 正 的 文 学 作 品 , 也 必 须 由 文 学家心灵中不止一 种 的 动 机 、冲 动 去 了 解 它 , 并 且 需 要 承 认 , 它 可能有两种以上的不同解释。在此, 我只是就这位富有创意的文 学 家 心 灵 冲 动 中 最 深 的 一 层 来 加 以 讨 论 的 。”以 心 理 学 所 取 得 的 成就来看, 弗洛伊德对于人的意识、无意识心理的描述可谓达到 了有史以来的最“深层”, 尤其是他对“无意识”的发掘, 极大的影 响了文艺研究领域。尽管至今, 他所创立的精神分析学有许多偏 颇之处, 但是将精神分析学运用于艺术现象的研究总是能使我 们获得不同的视野。
弗洛伊德将精神分析学运用于视觉艺术研究的论文有两 篇 : 《论列奥纳多·达·芬奇和他童年的一个梦》与《米开朗基罗的 摩西》, 以前者对艺术研究的影响最大。在其中, 弗洛伊德借用艺 术作品来分析人的无意识心理, 显示了他对艺术作品与人深层 心理关系的浓厚兴 趣 , 这 尤 其 在 他 曾 写 信 给 《格 拉 迪 瓦 》的 作 者 詹森以求证他对作者的无意识心理分析的正确性中可窥见一 斑, 虽然他主要借用文艺作品来研究心理学, 但反过来, 他也为 借助精神分析学分析艺术现象提供了某种途径。作为艺术家无 意识欲望的表达, 艺术创作、艺术作品与艺术家的深层心理息息 相关, 因此, 精神分析与艺术的结缘自弗洛伊德开始, 随着精神 分析本身完善和变化, 不同的学者运用这种方法的侧重点也有 不同。
精神分析批评
![精神分析批评](https://img.taocdn.com/s3/m/dd4a7145f7ec4afe04a1df9d.png)
(四)读者反应论的精神批评 理论 诺尔曼· 霍兰德(Norma荣格
(二)自由联想精神分析批评
前排左起:S.弗洛伊德,G.霍尔,C.荣格 后排左起:A.A.布里尔 ,E.琼斯 ,S.费伦奇
(三)结构主义精神分析批评 拉康 (Jacques Lacan,1901— 1981),对精神分析批评的贡献 主要有三个方面: 其一,他把精神分析学与结构主 义语言学联系起来考察。 其二,拉康对弗洛伊德的“自我”概念也作了重新 阐释。 其三,在文本阐释方面,拉康通过重新评估语言 的作用,关注的是文本、语言和读者。
Psychoanalytical Criticism
精神分析批评,是把弗洛伊
弗洛伊德
德的精神分析学等现代心理 学理论运用于文学研究的一 种批评模式。是二十世纪影 响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西 方文艺批评流派之一。它是 用精神分析学理论对文学艺 术及其各种文艺现象进行研 究所采用的一种批评模式。
精神分析批评根据其研究对象大致可分为三
类:作者、读者、文本(包括这三者之间的 相互关系)。
作者
读者
文本
(一)传统的精神分析批评: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 - 1939):《释梦》(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 ) 荣格(Carl Gustav Jung, 1875—1961)《论分析心理 学与诗歌的关系》 (On the Relation of Analytical Psychology to Poetry)
精神分析与文艺批评
![精神分析与文艺批评](https://img.taocdn.com/s3/m/cbee16a5af45b307e971970e.png)
自从精神分析的鼻祖奥地利的弗洛伊德(1856—1939)在心理分析时对无意识的重要性作了特别的强调之后,精神分析学派便随之兴起,并成了20世纪以来的一门显学,影响了许多的研究领域。
美学史与文艺理论史学者,就把他们视作20世纪以来重要的美学流派或文艺理论的流派。
没有无意识就没有精神分析,精神分析对人的无意识的强调,开启了20世纪以来的“非理性转向”,于是他们用“我欲故我在”取代了“我思故我在”。
精神分析学家往往喜欢以艺术家与文艺作品为材料,来说明与验证他们的精神分析理论。
他们对艺术家与文艺作品的分析,由于精神分析理论的介入,显得见解独到,别出心裁,为文艺批评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与新的方法。
下面,我们以精神分析的三位大师——弗洛伊德、空格、拉康为例,来管窥一下精神分析学派的文艺批评。
一、弗洛伊德与《蒙娜丽莎》《蒙娜丽莎》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创作的极为著名的油画,现收藏于法国卢浮宫博物馆。
这幅油画表现了一位女性典雅而恬静的形象。
一般艺术史家认为,这幅油画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她神秘的微笑中,显露出的是文艺复兴时期,觉醒的人“超越”中世纪的充满信心的胜利的微笑。
然而,作为精神分析鼻祖的弗洛伊德,对这幅名画却作出了完全不同于传统理性主义的分析,他的分析完全是从他的精神分析理论出发的。
所以,我们有必要先简介一下他的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活动包含着意识、前意识与无意识三个层面。
其中意识是表层的,它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最高表现,仿佛是人的精神活动的主宰;前意识是暂时退出意识的部分,但是仍有可能回到意识的领域中去;潜意识则是人类心理活动最深层和最原始的部分,在这个层面上充满了不容于社会的各种本能与欲望,它时刻想冲出意识与前意识的层面表现出来。
然而,意识的抑制作用把它强迫于潜意识的深处,潜意识就是人的内心能量的积蓄处与贮存库,它被压抑在那里。
尽管潜意识一般难以呈现为意识的水平,但是它却无时不在暗中影响着甚至规定着人的心理的细微活动。
浅谈批评的艺术方式(精)
![浅谈批评的艺术方式(精)](https://img.taocdn.com/s3/m/6599e19a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8a.png)
浅谈批评的艺术方式(精)第一篇:浅谈批评的艺术方式(精)浅谈批评的艺术方式浅谈批评的艺术方式批评是教育工作中经常运用的重要手段,是帮助学生增强自控能力,转变学生行为习惯的“特效药”,如果说表扬是给幼苗施肥、浇水,那么批评则是给幼苗整枝除虫。
如何实施批评才能起到最佳期的效果,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值得研讨的问题。
恰当的批评能使学生心悦诚服,让你的教育得以顺利开展,取得明显的成效。
否则,可能达不到教育的目的,甚至还会适得其反,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激起抵触情绪。
因此,我们应慎重采用批评方法,做到态度要诚恳,感情要真挚,必要时,也可以严厉些,但要注意把握批评的角度。
要区别批评对象的个性特点,尽量创设批评时的激励情景,讲究批评的艺术。
在这里,我简单谈谈这几年教学生涯中的几点见解。
一、鼓励——巧妙的批评有些学生是自尊心强,爱面子,对于这一类学生不可从正面提出批评。
而要婉转地从侧面绕一绕,即寓批评于鼓励励中,采用巧妙地鼓励,在鼓励中饱含信任和期望,在信任中维护其自信和勇气,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码而又不丧失自尊,从而起到预期的批评效果。
徐特立说过“对犯错误的学生要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中去批评他们的坏处。
“例如,我们班里的一位优秀生,他喜欢上科技课,玩四驱车。
上语文课,他也拿起四驱车玩个不停,我找他来谈话:“你热爱科技,喜欢改装四驱车,这是好事,老师也赞赏你。
要是你在语文方面也能这样用功,那就更好了,相信你是能做到的……老师没有声色俱厉地直接批评使他很感激,也很渐愧。
后来这位学生对语文也下了苦功,写了许多有关科技的小论文,获得了学校一等奖。
这样貌似鼓励,实是批评的方法较之训斥和责备,效果自然要好得多。
二、提醒——善意的批评面对性格倔强的学生,切忌用居高临下的态度去训斥和指责。
应该以诚恳的态度,热情的关怀去帮助他们,适时地给予提醒,言语要饱含深情,蕴藏期望,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他感到教师的善意批评是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从而接受批评,改正错误。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笔记—精神分析批评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笔记—精神分析批评](https://img.taocdn.com/s3/m/5bf1e554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99.png)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笔记—精神分析批评27.精神分析批评是什么?(1)精神分析批评是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等现代心理学理论运用于文学研究的一种批评模式。
(2)它是20世纪影响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西方文艺批评流派之一,在将近一个世纪的跨度中,是意识流、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和荒诞派等现代主义流派的重要理论影响来源,活跃于20世纪上半叶的一流作家大多受到精神分析学的影响。
(3)二三十年代达到鼎盛,四五十年代遭到冲击,六七十年代又在重新阐释中焕发生机活力而呈现多元发展局面。
(4)传统精神分析批评产生于20世纪初《释梦》一书的出版,最早将精神分析学说应用于文学批评实践的是弗洛伊德本人及其弟子。
(5)精神分析批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模式:传统精神分析批评、读者反应精神分析批评和结构主义精神分析批评。
28.传统精神分析批评受弗洛伊德影响:(1)无意识理论;(2)力比多学说;(3)本我、自我、超我三重人格结构学说;(4)梦的学说和释梦理论;(5)“俄狄浦斯情结”说;(6)文学艺术与“白日梦”;(7)艺术家与精神病。
29.如何理解精神分析批评与弗洛伊德假设紧密相连?(1)艺术被看作是一种精神病的表现,艺术家都是神经质、病态、精神失调的,而艺术作品从某种程度上说是这种病态的副产品。
(2)文学艺术被看做是与幻想或白日梦相类似的东西,被当做作者的幻想投射,于是文艺作品便成了艺术家无意识幻想的象征表现。
(3)精神分析学大致可以分为前后两期:①前期是传统精神分析学,着重研究人的生物性本能方面。
②后期是新精神分析学,强调道德社会化的影响,视社会文化为人格发展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4)精神分析批评的研究对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即作者、读者和文本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传统精神分析批评侧重对作者心理创作活动的研究,旨在揭示作者创作过程、态度及心理状态及其作品之间的关系;读者反应精神分析批评侧重研究读者的心理阅读过程及反应,以解决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关系问题;结构主义精神分析批评侧重通过分析文本语言和结构的方式去研究文本、语言与读者之间的关系问题。
精神分析批评
![精神分析批评](https://img.taocdn.com/s3/m/5a11126687c24028915fc3f4.png)
精神分析批评精神分析批评,它是用精神分析学理论对文学艺术及其各种文艺现象进行研究所采用的一种批评模式。
这种批评模式的最基本的美学主张,就是强调人的无意识和本能冲动在艺术创造和审美活动中的决定作用。
作为精神分析批评理论基础的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他的精神分析学说形成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文学批评的精神分析流派则在20世纪20年代形成,30至40年代流行于欧洲,并成为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中影响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西方文艺批评流派之一。
精神分析批评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早期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为核心的传统(经典)精神分析批评和美国的着名批评家肯尼斯的自由联想精神分析批评??、法国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家拉康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批评?、美国的诺尔曼。
霍兰德为代表的读者反映论的精神批评理论等在理论上重新阐释和在实践上创新的新精神分析批评。
传统精神分析批评传统精神分析批评家主要依据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力比多学说、人格结构学说、释梦理论等理论和概念进行批评实践。
他们或者在作品中寻找象征,以窥视作者的无意识创作动机,或者把文学作品的文本视为“病例”,通过分析作品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语言、行为模式等揭示作者的心理和无意识欲望。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无意识理论和三重人格结构学说二:力比多与升华说(又称性本能理论)三:释梦理论四:俄狄浦斯情结五:心理防御机制学说(由弗洛伊德提出,安娜·弗洛伊德整理成体系)新精神分析批评新精神分析批评家则大都抛弃了弗洛伊德主义的性本能动因说,更加注重人的社会性的一面。
他们借助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接受美学等哲学、美学理论,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进行重新阐释,并运用于文学批评实践之中。
他们注重探索读者的心理机制和阅读过程,注意研究文学文本的语言、形式结构及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关系。
具体运用精神分析理论进行文学研究和批评实践的方法有:一是分析文学作品的无意识意义。
精神分析在文艺评论中的应用
![精神分析在文艺评论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4c7dfd7172ded630b1cb638.png)
精神分析在文艺评论中的应用弗洛伊德被公认是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三位犹太人之一。
他创立了弗洛伊德学说,即精神分析学说,该学说诞生于十九世纪末,是“一种关于无意识心理过程的科学”。
在精神分析学说诞生之前,人们强调意识的作用,而忽略无意识或者潜意识的作用;人们往往重理性而轻感性,重形象而轻文字的倾向。
而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现象都能够通过逻辑推理得以理解或者证明。
在非理性主义者看来,传统的科学理性远远不充足理解整个世界,尤其是不足以理解人类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世界。
尼采首先对西方世界的“理性至上论”提出质疑,提倡以感性的审美方式来理解世界。
叔本华则认为,理性是人的偶然属性,理性的概念,往往把丰富而生动的表象分开,容易导致谬误,而人的直觉是一切真理的源泉和最后的依据。
而弗洛伊德恰好深受两者之非理性主意思想的影响,进一步深化为无意识理论学说。
弗洛伊德发现人的意识背后还存有着一种更为深层的无意识或者潜意识活动,并认为人潜意识活动对人的精神生活和行为比意识活动更具有长远的作用。
与传统的观点不同,弗洛伊德用潜意识活动的能量来解释人的一切精神生活和行为,包括文学艺术行为。
所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对文学艺术创作与批评产生了长远的影响。
他创造性地解决了自古以来文艺界颇具争论的问题,特别是文艺创作的原动力问题。
弗洛伊德对文艺创作的灵感实行了系统和深刻的解析。
有史以来,人们都在不同水准上论述了灵感的在文艺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并认为文学,艺术作品是文学艺术家灵感的产物。
但却没有人能解释文学艺术家的灵感的来源。
也就是说我们知其不过不知其所以然。
在精神分析创立以前,对灵感的解释多少带有封建迷信的色彩,认为是神灵依附到了诗人和艺术家的体内,把灵感传输给他们,暗中操纵着他们去创作。
而弗洛伊德从潜意识的核心—性欲望着手来分析文学艺术家的创作灵感。
他认为灵感是由无意识的性欲冲动而产生的,创作者就如是做“白日梦”的人,在梦境之中,意识和理智放松了对无意识的控制,灵感就从无意识的状态中突显出来。
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文艺观
![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文艺观](https://img.taocdn.com/s3/m/e2f2179d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95.png)
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文艺观一、本文概述Overview of this article本文旨在探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对文艺观的影响和贡献。
弗洛伊德,作为心理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理论不仅在心理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对文学、艺术等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启示。
他的精神分析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理解和解读文艺作品中的深层含义和象征意义。
This article aims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and contribution of Freudian psychoanalysis on literary views. Freud, as the founder of the psychoanalytic school, not only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field of psychology, but also had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literature, art, and other fields. His psychoanalysis provides us with a new perspective to understand and interpret the profound and symbolic meanings in literary works.在本文中,我们首先将简要介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基本理论,包括他的潜意识理论、性欲论以及人格结构理论等。
然后,我们将重点分析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如何影响我们对文艺作品的理解和欣赏,包括他对文艺作品深层含义的揭示,对艺术家创作心理的解析,以及对文艺作品社会功能的认识等。
In this article, we will first briefly introduce the basic theories of Freud's psychoanalysis, including his subconscious theory, sexual desire theory, and personality structure theory. Then, we will focus on analyzing how Freud's psychoanalysis influences our understanding and appreciation of literary works, including his revelation of the deep meaning of literary works, analysis of the artist's creative psychology,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social function of literary works.我们还将探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在文艺批评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文艺批评方法和视角。
最新-精神分析法与文学批评关系透析 精品
![最新-精神分析法与文学批评关系透析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05486b0e58fb770bf78a5534.png)
精神分析法与文学批评关系透析论文摘要本文从剖析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入手,试图勾勒其不同发展阶段的思想脉络,着重论述该理论对文学批评的贡献及其主要不足。
奥地利著名学者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文学批评理论的创始人,他的精神分析法是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端于欧洲的西方文学思潮的两大理论奠基石之一,对这股以非理性主义为主要特征的西方思潮产生过非常深远的影响。
精神分析与文学批评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借助该理论可以揭示文学批评领域里许多隐藏的深层次含义,为文学批评提供崭新的研究视角。
论文关键词精神分析法文学批评弗洛伊德西方文学思潮新视角20世纪人类在政治、文化、经济、科学、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空前的成就,这在一定程度促进了西方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与繁荣。
尼采、康德等哲学家从各自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出发,对文学创作阐述了不同的观点与主张,成为西方文学思潮的重要思想源泉;9世纪末、20世纪初,各种以非理性主义为主要特征的文学思潮在欧美国家粉墨登场,形形色色的批评流派精彩纷呈,形式主义、新批评理论、结构主义、现代主义、女性主义、解构论等风起云涌,潮起潮落,来去匆匆,它们以各自的方式影响着西方文坛。
在这股声势浩大的西方文学思潮中,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批评以其独特而深刻的理论体系对西方文坛产生了长远的影响,在分析、解读文学作品中发挥出十分独特的作用。
由于历史的局限性,虽然该理论存在一些诸如泛性主义等不足之处,但总的束说,它对西方文学批评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是毋庸置疑的。
1精神分析法的主要理论建树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为文学与心理学架起了桥梁,人们可以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去解读文学作品。
它对文学批评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五点1赋予文学意象更多的象征意义;2心理学概念恋父情结与恋母情结的借用与引入,开拓了文学批评家的研究视野;3弗洛伊德关于心理类型模式与心理过程结构模式的思想为文学批评家对作品人物进行精神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4他的有关生死本能论有助于分析作品中的死亡主题;5他提出的人本研究方法,突破了以往剖析作家传记的传统思路框架。
简析精神分析文艺学研究
![简析精神分析文艺学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b068e78f46527d3240ce0fd.png)
文 章编 号 : 1 6 7 4 — 9 3 2 4 ( 2 0 1 3 ) 4 6 — 0 1 6 1 — 0 3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文艺学以无意识 、 性本能 、 梦和文化 理 论 为 理论 基石 “ 建立 起 了他 的精 神 分析 文 艺美 学 , 形 成 了 他关于文艺的动力论 、 本质论 、 本体论 、 价值论和创作论的 基 本 轮廓 和 构架 ,从 而 为精 神 分析 文艺 学 方法 提供 了理念
【 专题研讨】
简析精神 分析 文艺学研究
蔡素霞
( 中共漯 河 市委党 校 , 河南 漯河 4 6 2 0 0 0 )
摘要 : 精神 分 法盛行 于2 O 世 纪, 它的分析方式为学术界 开拓 了新的研究空间。本 文将对精神分析 - , t . g学方法发展 轨迹 、 对文学研究发展 的贡献与其 自身的局 限性 、 对 中国文学发展影响进行概括分析与总结。
・
+
一 +
- + 一 +
一 +
n +
一 +
” +
一 + 一 +
一 +
一 + ” +
一 +
“ +
“ +
” +
平, 文字精炼用词准确 , 在语法 、 修辞、 逻辑方面无误 。网上 文书模版格式 固定 , 案情则错综复杂, 合理谋篇布局 内容准 确规范是基本技能 , 在网上实训中进行观察 、 分析 、 综合 问 题的基本训练 , 这些都是写好公安文书的基础。以《 警务信 息综合应用平台》 为参 照 , 加强 网络办公实训的速度训练 , 熟 练掌 握警 宗 平 台的使 用 方法 , 迅速 处 理相 关信 息 , 针对 公 安刑 事 法律 文 书 的每一 个 程序 每 一份 文 书 , 进行 单 项训 练 , 让学 生 通过 计 算机 网络办 公平 台 ,熟 练完 成 案件 的网上 录 入和审批 , 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通过计算机网络实训平台的 应用 训 练 , 既 能 为公 安应 用 写作 教学 提 供宽 广 的教 学 环境 , 也 能使 学生 在 较为 真 实 的 、贴 近 实战 的文 书 制作 程 序 中感 受文 书 制作 的重要 性 、紧 迫性 ,从 而 激发 学 生 的学 习积 极 性、 主动性 , 发挥“ 身临其境” 优势 , 不仅能调动学生多种感 官深刻理解教学内容 ,而且能够优化教学过程 ,扩大信息 量, 收 到事 半 功倍 的效 果 , 从根 本上 促 进教 学 质量 的提高 。 3 . 构建 网上考试考核评价体系。 成绩考核 , 是检查教学 效果 、 评定学员能力素质的重要环节 。根据课程建设 目标 ,
精神分析美学影响下的艺术批评方法分析
![精神分析美学影响下的艺术批评方法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1d1dede0c22590102029dea.png)
“ 表现” 作为艺术 与审美活动 的内在原则 , 回答 了“ ‘ 表现 ’ 原则所 依据 的本源是什么” 的命题 , 其所涉及理论 包括移情说 、 生命哲 学美学 、 抽象艺术意志理论 、 精神分析美学 、 直觉表现说等 ; 第二 阶段 , 确立 了“ 表现 ” 艺术本身 的独立性 , 回答 了“ 艺术最终实现 什 么” 的命题 , 其所涉及理论包括克莱夫 ・ 贝尔 的艺术论 、 英美新
神—— 心理批评思路 , 如立普斯等人的移 隋说 , 由视觉审美心理 为一 种器官运动 的内模仿理论发生一定程度的偏转 ,得 出美不 可能是客观 的而是存在于观照者 心灵与观照对象发生的共鸣时
的结论 , 故而审美观 照应是一种主观活动。
进入 2 0世纪后 , 现代 主义美学 和艺术将 “ 表现” 作为一个起 点, 以对客体世界 的无视 、 否定 和人类主体性 的凸显为核心。艺 术 的方式不再是对 一个客观 的 自然对象 的模仿 ,而是主体独立 创 造或构成形 式的呈 现。艺术 与审美获得独有的根基和独立的 形式, 不再 凭借外部的权威 ( 自然 、 神性 、 集体 ) 建立起 自己的主 体 性。浪漫主义的从 主观性 向主体性 的转化使艺术成为生命 实 体, 从而去寻找 自我存在 的方式。 这种 以生命主体为哲学根基的
派, 是" 3代 美 学理 论 与 艺术 批 评 的重 要 来 源 。 - 本 文通 过 对 西方 现 代 主 义 时期 精 神 分 析 法及 其 代 表 人 物 进 行 梳理 . 从 而 形 成 了精 神 分 析 美 学 的 学 术 思 想 , 对 现 代 精神 分析 批 评 产 生 了一 定 的影 响 。并 从 精神 分 析 关 学的 发 生 和 发展 以 及 艺 术 批 评 体 系奠基 的 角 度 , 分析其如何 通过归纳、 整理 、 阐释 等 方 式 评 价 艺 术创 造 及 其 作 品 审 美价 值 。 重 塑 艺 术 批 评 的
浅谈关于文艺批评的批评
![浅谈关于文艺批评的批评](https://img.taocdn.com/s3/m/7255d71e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de.png)
浅谈关于文艺批评的批评
文艺批评是对文艺作品进行系统、深入和全面的评价和分析的过程。
文艺批评作为文艺创作的参考和发展动力,对文艺作品的创作和鉴赏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文艺批评中,批评家需要运用严谨的理论知识,深入挖掘文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和艺术手法等方面,发表深刻而有说服力的批评。
首先,文艺批评应该倾听作品本身的声音,从中找寻出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
这种倾听需要批评家在较长的时间内对作品进行反复的阅读和分析,从中挖掘出作品背后的真正含义,并将这种认识与读者分享。
在这个过程中,批评家需要运用严密的分析方法和精准的表达方式,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
其次,文艺批评应该注重审美视角的拓展与深化,以便更好地发掘出作品的艺术价值。
艺术创作是一种以视觉、听觉等感官形式呈现的语言,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艺术形式的组织和表达上。
因此,批评家需要寻找作品在艺术形式上的独特性,从而发现作品所包含的深层次的艺术魅力。
在这个过程中,读者对作品的欣赏和体验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艺术的价值只有在观众的体验与认可下才能得以真正实现。
最后,文艺批评应该注重表达方式的准确与规范。
批评家在进行评论时,需要考虑到读者的接受情况,需要将自己的审美视角与读者作出有效的沟通。
因此,批评家在语言表述上应该避免使用过于抽象的语言和词汇,而要用通俗易懂的口吻表达自己的看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
总之,文艺批评是一个既需要专业知识,又需要审美感受的过程。
批评家需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进行深入的研究,在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论时要把握好角度和方法,以便挖掘出作品的真正情感和思想,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
精神分析批评
![精神分析批评](https://img.taocdn.com/s3/m/4512bfcfaa00b52acfc7cae0.png)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心理学创始人,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心 理学家和文艺批评家。弗洛伊德出生于捷克的一个犹太商人 家庭。1873年进入维也纳大学医院学习,1881年获该校医学 博士学位。此后长时期从事医疗、教学和研究工作。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是他在长期对精神病人的诊治过程 中形成的。他首创了被称为“自由联想法”心理诊疗法,即 让患者躺在床上,鼓励患者随意地与医生交谈,不管谈话的 内容多么荒唐,多么令人难为情。佛洛伊德从大量的临床观 察中发现,引起精神病的原因大都是病人童年时代的创伤经 验,并且许多与性的问题有关。弗洛伊德高度重视他的这一 发现。自1897年起,弗洛伊德便开始了“自我分析”工作, 他花了大约两年多的时间研究自己的梦。1900年,弗洛伊德 主要的代表做《梦的解析》问世。该书大体上构造起了精神 分析学的理论框架,标志着精神分析学已由单纯的医疗心理 学上升为一种心理学理论。
揭示艺术品深层结构隐藏的潜意识动机 情结解释法是精神分析批评第二种最重要 的方法 象征分析法是精神分析批评第三种最重要 的方法 症候探究法是精神分析批评第四种最重要 的方法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 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 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 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 哼着眠歌。 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 舞女的裙。层层的叶 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 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 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些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 的那边去了。叶子本 是肩并肩密密的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 的流水,遮住了,不 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 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 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 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 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话:[益鸟]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 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 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精神分析批评》课件
![《精神分析批评》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fe1249e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f9.png)
06
精神分析批评的影响和贡献
对文学和艺术创作的影响
01
揭示潜意识
精神分析批评强调文学作品中的 潜意识表达,帮助读者理解作者 和角色的内心世界。
精神分析批评关注作家的创作心 理、作品中的无意识元素以及读
者在阅读过程中的心理反应。
通过深入探索作品中的梦境、幻 想、隐喻等元素,精神分析批评 旨在揭示作品背后的深层心理结
构和意义。
精神分析批评的起源和发展
精神分析批评起源于20世纪初 的奥地利,由心理学家西格蒙 德·弗洛伊德创立。
弗洛伊德的理论对文学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许多作家和批评 家开始尝试将精神分析学的观 点应用于文学研究。
02
拓展创作手法
03
丰富作品主题
精神分析批评对文学创作产生了 深远影响,促使作家探索更加深 入、细腻的心理描写手法。
精神分析批评促使文学作品中出 现了更多关于人性、欲望、心理 冲突的主题。
对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的贡献
提供理论支持
精神分析批评为心理学和心理咨询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丰富 了心理学的理论体系。
精神分析批评在20世纪中叶逐 渐发展成熟,成为文学批评领 域的一个重要分支。
精神分析批评的主要观点
强调作品中的无意识元素
精神分析批评认为,文学作品中的许多元素是无意识的表 达,通过深入挖掘这些元素,可以揭示作家的内心世界和 作品的深层意义。
关注作家的创作心理
精神分析批评关注作家的创作过程和心理状态,认为作家 的个人经历、情感和欲望等无意识因素会对作品产生影响 。
简说弗洛伊德的文艺批评方法
![简说弗洛伊德的文艺批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0534415856a561253d36f74.png)
简说弗洛伊德的文艺批评方法作者:邓甲文,冯梅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第2期邓甲文,冯梅(泸州医学院外国语学院,四川泸州646000)摘要:由弗洛伊德所开创的精神分析批评,是西方20世纪影响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文艺批评流派之一。
本文主要简述伟大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文艺批评方法,以弗洛伊德人格理论为基础,对该理论在作家、作品、读者各方面的应用作介绍,并在对西方文论的发展中阐释弗洛伊德文艺批评的贡献。
关键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批评;人格理论;批评实践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2-0125-02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是奥地利20世纪伟大的心理学家、文艺批评家,由他所开创的精神分析心理学对西方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本文拟以弗洛伊德人格理论为基础,对弗洛伊德的文艺批评方法进行剖析。
一、人格理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批评的基础1.人格结构。
弗洛伊德早期把人格结构划分为“无意识”、“前意识”、“意识”三个层次,意识是可以觉察到的想法,无意识包括没有觉察到的人格的各个方面,前意识则介于两者之间,在集中注意时可以察觉。
对无意识重要性的揭示,构成弗洛伊德理论的重要方面。
1923年,弗洛伊德在《自我与本我》一书中对早期人格结构理论进行修正,把人格结构划分为“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三个部分。
本我由先天本能和欲望组成,是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按“快乐原则”活动;自我由本我分化而来,在出生后开始发展,调和本能冲动与外部世界的张力,按“现实原则”活动;超我从自我内部分化出来,由代表父母的价值和标准结合形成,压制本能冲动,是道德化的自我,遵循“至善原则”。
一般情况下,三者处于平衡状态,若三者发生冲突失去平衡时,则导致人格异常和精神疾病。
2.人格动力。
弗洛伊德认为,促使人格动力过程的所有能量来自本能,本能存在于本我。
精神分析学以两种方式进入文学批评
![精神分析学以两种方式进入文学批评](https://img.taocdn.com/s3/m/d96b3fce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ed.png)
精神分析学以两种方式进入文学批评
精神分析学可以以以下两种方式进入文学批评:
1. 符号学分析:精神分析学强调潜意识和象征意义对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影响。
在文学批评中,可以运用这个理论来解读文学作品中的符号和隐喻,探索作品背后所表达的深层意义和心理冲突。
2. 人物分析:精神分析学也关注人类个体的心理结构和性格发展。
在文学批评中,可以运用这个理论来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揭示他们的内心动机、欲望和心理冲突,从而深入理解作品中人物的行为和思想。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分析方法属于学术讨论范畴,且可能带有主观性。
对于不同的文学作品和批评者,对精神分析学的应用方式和解读可能会有所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式中 θ为单摆摆角, θ接近于 0°时的周期 T0=2π ,取 二 级 近似为:
36
希望月报 2007.4
■理论探索
用误差理论分析《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设计原理
许利军 周和平
( 张家口教育学院 河北 张家口 075000)
摘要: 本文运用误差理论分析了实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设计原理, 目的在于提高物理教师的实验指导能力, 增强学 生 对 该 实 验 设 计原理的理解和对该实验结果的把握。
停秒表的误差要熟练到小于 0.2 秒。根据此方案可得出重力加
速度 g 的绝对误差为 Δg=5cm/s2。
本实验还要求周期的测量与振幅无关, 而根据机械振动理
论可知, 单摆的周期随摆角的增大而增大。那么, 对周期的影响呢? 根据单摆
的周期公式:
T=2π [ 1+( )2sin2 +( )2sin4 +…]
结构精神分析学家拉康的欲望观与弗洛伊德的不同, 首 先 他 使 用 处 于 个 体 不 同 层 次 的 需 要 ( Need) 、欲 望 ( Desire) 和 要 求( Demand) 来取代弗洛伊德的本能论。当拉康使用这三个层次 的术语来取代弗洛伊德的本能论后, 无疑会使欲望的真正地位 与性质更加清晰, 在这三个层次中突出的问题是主体欲望的异
弗洛伊德认为欲望也是一种能量, 和本能一样处在无意 识中, 它也能引起个体的行为, 以达到满足自己的目标。在弗洛 伊德的著作中, 我们看到本能与欲望这两个词经常重叠在一起。 但是严格说来, 本能和欲望是不能互换的, 因为欲望不具有来自 人类遗传和荣格 所 说 “普 遍 的 一 致 性 ”的 特 征 , 它 是 由 本 能 产 生 的, 本能的冲动产生了欲望, 本能先于欲望而存在。个体欲望指 向一个明显的对象或目标, 它具有个别的特性, 所以欲望与本能 究竟还是存在区别。打个比方, 人对于维持生命的食物的需要可 以说是本能, 但是人对于超出维持生命目的的食物需要就是欲 望的, 动物仅仅是为了本能的需要而进食, 而人类进食则更多是 出自对食物的欲望。欲望将人与动物区分开来, 但弗洛伊德显然 没有严格的区分这一点, 尤其是在性本能和性欲望概念的使用 上。
为了使 =0.5%, 一般按等分配的原则, 根据本题的具体情 况把误差大致分配如下:
< 0.1%, < 0.2% 这样分配考虑到周期的测量误差较大, 即周期的分误差对 总误差贡献大, 误差分配大些, 这样可以减少对周期测量的难 度。 其次, 分别考虑 L 和 T 的测量, 看是否达到以上的误差要 求。在摆长的测量过程中, 使用的是米尺, 它的精确度为 1 毫米, 即 ΔL=1 毫米, 若取摆长 L 为 1 米 , 则 =0.1%。 所 以 , 摆 长 被 确定为 1 米, 精确度很容易达到 0.1%。 对于周期, 用秒表测量时间产生的偶然误差约为±0.2 秒(即 在开始按表和最后停止时各产生±0.1 秒的误差)。对于摆长为 1 米的单摆, 周期为 2 秒, 如果只测一个周期的时间其相对误差 为 0.2"/2"=10%, 这显然 是 不 能 满 足 本 实 验 的 要 求 。 为 了 达 到
0.2%的要求, 可以采取微小量积累法, 多测 几 个 周 期 , 这 样 可 以
减小误差。连续测量多个周期, 产生的偶然误差仍然是±0.2 秒,
根据
%可知, 只要连续测量 50 个周期就可满足实验的要
求了( 即 n=50) 。⑵
实验方案就可以这样确定下来, 摆长设计为 1 米, 用米尺
测 量 , 绝 对 误 差 控 制 在 1 毫 米 以 内 ; 用 秒 表 测 量 50 个 周 期 , 按
本能。他是从动物的角度来定义本能的, 把本能描述为某种动作 的先天趋势。但是他指出, 本能的概念包括了精神能力在内。精 神分析学的本能观受到达尔文的影响。荣格从本能行为的特 征— ——具有普遍的一致性和可重复发生性, 把本能定义为是典 型的行为模式, 任 何 时 候 , 当 我 们 面 对 着 普 遍 一 致 、反 复 发 生 的 行为和模式时, 我们就是在与本能打交通, 而无论它是否与自觉 的动机联系在一起。
弗洛伊德把本能看成是一种力, 是能激起人的行为的力 量或驱力。在《超 越 唯 乐 原 则 》一 书 中 , 他 指 出 本 能 这 一 词 代 表 “所 有 产 生 于 身 体 内 部 并 被 传 递 到 心 理 器 官 的 力 ”。 在 弗 洛 伊 德 早期的学术思想中, 他将本能区分为“性本能”和“自我本能”, 到 20 世纪 20 年代, 他对本能论做了调整, 将本能划分为“生本能” ( 包括“性本能”与“自我本能”) 和“死本能”。他所说的人类的本 能完全被包括在达尔文的生物本能之中, 除了“死本能”。
■理论探索
浅谈精神分析学的文艺批评方法
廖三贵 1 黄河清 2
( 1 湖南省平江县第二中学; 2 湖南省平江县第一中学, 湖南 平江 410400)
摘 要: 在当代艺术研究中, 精神分析方法成为了一种非常有影响力的文艺批评手法。本文在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进行爬梳的基础 上, 认为, 对人的关注使得既具有感性身体语言又包含了社会文化语言的欲望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精 神 分 析 学 者 荣 格 在 其 《心 理 学 与 文 学 》一 书 中 , 主 要 提 出了“原型”的研 究 方 法 , 他 以 集 体 无 意 识 取 代 了 弗 洛 伊 德 的 个 体无意识, 这也是一种至今都影响甚大的研究方式。英国学者彼 得·福勒的著作《艺 术 与 精 神 分 析 》的 研 究 方 法 则 更 多 地 体 现 了 新弗洛伊德主义学者梅莱尼·克莱恩的影响, 这种方式主要是从 个体心理 发 展 历 程 中 的 “母—婴 ”关 系 来 看 待 人 类 的 无 意 识 , 法 国 学 者 克 里 斯 蒂 娃 在 她 的 博 士 论 文 《诗 歌 语 言 的 革 命 》中 从 性 别 的角度进行文艺研究, 她所代表的女性主义思潮深受精神分析 学的影响。在这些著作中, 精神分析学显示了它在研究文艺现象 时独特优势, 因为作为精神分析学核心概念的无意识, 引导着人 们将探索的触角伸向人心的深处。但是, 这些作品都没有给予无 意识中的欲望应有的重要地位。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正因为 在很多人看来, 欲望是不言自明的东西, 所以他们才忽视了欲望 的独特性与重要地位, 忽视了对文艺作品中欲望的表述结构的 研究。
关键词: 精神分析法; 原型; 欲望
弗洛伊德说: “我们对任何真 正 的 文 学 作 品 , 也 必 须 由 文 学家心灵中不止一 种 的 动 机 、冲 动 去 了 解 它 , 并 且 需 要 承 认 , 它 可能有两种以上的不同解释。在此, 我只是就这位富有创意的文 学 家 心 灵 冲 动 中 最 深 的 一 层 来 加 以 讨 论 的 。”以 心 理 学 所 取 得 的 成就来看, 弗洛伊德对于人的意识、无意识心理的描述可谓达到 了有史以来的最“深层”, 尤其是他对“无意识”的发掘, 极大的影 响了文艺研究领域。尽管至今, 他所创立的精神分析学有许多偏 颇之处, 但是将精神分析学运用于艺术现象的研究总是能使我 们获得不同的视野。
关键词: 误差理论; 设计原理; 相对误差; 绝对误差
现行高中物理教材( 必修) 中,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 验, 其公式由单摆的周期公式
T=2π 得 g=4π2 . ⑴ 可见, 测出单摆的摆长 L 和周期 T, 就可以求出当地的重力 加速度 g。教材中要求摆线选用 1 米左右的细线, 在摆角 θ很小 ( 例 如 不 超 过 5°) 的 情 况 下 , 用 秒 表 测 出 单 摆 做 30–50 次 全 振 动所用的时间, 由此计算出平均摆动一次的时间, 就可得到单 摆的振动周期。⑴ 为了提高物理教师的实验指导能力, 增强学生对该实验设 计原理的理解和对该实验操作步骤的把握, 我们有必要运用误 差理论来分析该实验的设计原理。 假设要求测得重力加速度 g 的相对误差不得超过 0.5%, 怎 样设计这个实验呢? 首先做误差分析, 进行误差分配。按照误差传递公式求出 ⑴式 g 的最大相对误差。
丁宁先生指出 : “事实上, 除去其 粗 鄙 的 一 面 ( 如 某 些 新 弗 洛伊德主义者所作的那样) , 心理分析的具体阐释正日益和文化 的、社会的眼光融合在一起, 进而把它本身和具体学科之间的通 兑性和互诱性推向了新的境地心理分析对艺术史学科的启迪和 推进应该是令人刮目相看的, 而且在某些领域甚至发挥了无可 替代的特殊作用”。在当代艺术研究中, 精神分析学的重要性随 着这门学科本身的日益完善将越来越明显。将精神分析学的独 特方法运用于艺术现象的研究事实上也取得了独特的成果。
那么, 在精神分析学的文艺批评中 , “欲 望 ”一 次 究 竟 是 怎 样逐渐成为话语中心的呢? 我们可以对欲望在无意识中的话语 地位的上升做一个简述。
在精神分析学中 , 欲望的概念 、使 用 一 开 始 就 和 本 能 纠 缠 在一起。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 使用更多的是本能的概念, 他对 本能的重视要超过欲望。在达尔文的进化论出来之前, 本能被理 解为“先天的能力”。达尔文在他的《人类的由来及其性选择》中 , 认为人类的本能是 自 保 、性 交 、母 亲 对 新 生 儿 女 的 爱 、新 生 儿 女 吸乳的欲望等等。此外, 在《物种起源》一书中, 他写了专章论述
弗洛伊德将精神分析学运用于视觉艺术研究的论文有两 篇 : 《论列奥纳多·达·芬奇和他童年的一个梦》与《米开朗基罗的 摩西》, 以前者对艺术研究的影响最大。在其中, 弗洛伊德借用艺 术作品来分析人的无意识心理, 显示了他对艺术作品与人深层 心理关系的浓厚兴 趣 , 这 尤 其 在 他 曾 写 信 给 《格 拉 迪 瓦 》的 作 者 詹森以求证他对作者的无意识心理分析的正确性中可窥见一 斑, 虽然他主要借用文艺作品来研究心理学, 但反过来, 他也为 借助精神分析学分析艺术现象提供了某种途径。作为艺术家无 意识欲望的表达, 艺术创作、艺术作品与艺术家的深层心理息息 相关, 因此, 精神分析与艺术的结缘自弗洛伊德开始, 随着精神 分析本身完善和变化, 不同的学者运用这种方法的侧重点也有 不同。